CN101836222A - 信息码 - Google Patents

信息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6222A
CN101836222A CN200880112359A CN200880112359A CN101836222A CN 101836222 A CN101836222 A CN 101836222A CN 200880112359 A CN200880112359 A CN 200880112359A CN 200880112359 A CN200880112359 A CN 200880112359A CN 101836222 A CN101836222 A CN 101836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ading unit
code
area
w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2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斋藤孝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6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62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1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one-dimensional coding
    • G06K19/0602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one-dimensional coding using bar c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在信息码的一个单位中,第一及第二模块由“红”构成,第三模块由“黑”构成,第四及第五模块由“白”构成,第六及第七模块由“黑”构成。当例如由条形码识读器等构成的第一读取单元读取该信息码时,进行白或黑的二进制判定,辨别为“白/黑/白/黑”,其结果与以往的黑白条形码的读取结果相同。另一方面,当例如由移动电话中的相机装置等构成的第二读取单元进行读取时,可将“黑”区域读取为“黑”,将“白”区域读取为“白”,同时可与“黑”区域以及“白”区域相区分地读取“红”区域,可用作为多信号的信息码。

Description

信息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示商品等对象物所涉及的信息,且该信息以光学方式被读取的色彩梯度型(color gradation)信息码。
背景技术
以往,在零售销售点终端(Point Of Sales,POS)系统或库存管理系统等中,对于商品等,作为表示与该商品相关的信息的信息显示单元的条形码及读取条形码所表达的信息的读取装置被广泛利用。该条形码具有以下特征:其可被方便地印刷,还能够容易地以光作为检测介质读取条形码所表示的信息。
条形码包括JAN(Japanese Article Number(日本商品编号):也称为GS1)、ITF(Interleaved Two of Five)、CODE=138、CODE=39、NW-7码等,各种条形码分别具有固有的表示形式。其中,被广泛利用的JAN码如JIS-X0501所规定的,当将具有最小宽度的条纹(bar)定义为一个模块时,以七个模块为单位形成两根黑条纹与两个空白(两根白条纹),并以该两根黑条纹与两个空白表示一个数字。这里,形成为所述条纹的条纹中最细的条纹或空白具有一个模块份的宽度,另外,最粗的黑条纹或空白具有四个模块份的宽度。通过使该黑条纹及空白的粗细及其排列形态不同,来表现各个数字。
另外,JAN码具有在以七个模块作为一个单位时,通过排列13个该单位来表示13位数字的表达形式。该13位数字中,最靠前的2位数字表示国家代码,接下来的5位数字表示制造厂商,再接下来的5位数字表示商品的类别,最后1位数字用于验算。
但是在所述JAN码中,表示商品类别的位数仅为5位,所以在多品种小批量化不断发展的当前,该5位数字所能注册的商品的数量不足,为了注册新的商品,必须进行注销已不再使用的商品的注册的作业。
鉴于上述问题,本案申请人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并排地形成反射或辐射的波长特性不同的3种以上的显示区域,并将该排列中的显示区域的波长特性的组合作为信息表达的要素的信息码及以光学方式读取该信息码所表达的信息的读取装置。
但是,如上所述的条形码以光学方式由配置于超市或便利店等的收银台的POS终端机的条形码识读器读取。该条形码识读器大多使用红色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等单色光源,并通过二进制判定(binarizationdetermination)来将反射光判定为白或黑,由此读取条形码信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16175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彩梯度型信息码,其无需改变像如上所述的POS系统这样的现有通用系统即可流通,且当使用读取方式与该通用系统不同的光学读取装置时,可读取不同的信息或可增大信息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彩梯度型信息码,所述信息码是对应于通过将反射光二进制判定为白或黑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一读取单元、和通过识别反射光的颜色信息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二读取单元的信息码,其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两者均判定为黑或白;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白或黑,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所述颜色信息。
本发明涉及另一种色彩梯度型信息码,所述信息码是对应于通过将反射光二进制判定为白或黑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一读取单元、和通过识别反射光的颜色信息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二读取单元的信息码,其包括:第一信息层,包括白色指定区域与黑色指定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读取信息;以及第二信息层,包括第一颜色区域与第二颜色区域,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读取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白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白,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第一颜色信息,所述第二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黑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黑,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第二颜色信息。
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和附图,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由第一读取单元以光学方式读取信息码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b)是表示由第二读取单元以光学方式读取信息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A的模式图,图2(b)是表示反射光强度的图表,图2(c)是表示各模块的读取结果的表格形式的图。
图3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取得的一个单位的模块图案的表格形式的图。
图4(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B的模式图,图4(b)是表示反射光强度的图表,图4(c)是表示各模块的读取结果的表格形式的图。
图5是表示能够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取得的一个单位的模块图案的表格形式的图。
图6(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C的模式图,图6(b)是表示反射光强度的图表,图6(c)是表示各模块的读取结果的表格形式的图。
图7(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D的模式图,图7(b)是表示彩色模块R1至R4的着色例的表格形式的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E的模式图。
图9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0A的模式图,图9(a)至图9(c)是表示信息码100A的信息层的结构的模式图,图9(d)是表示这些信息层层叠而成的外观的图。
图10(a)、图10(b)是表示信息码100A的读取结果的一例的模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0B的模式图,图11(a)至图11(c)是表示信息码100B的信息层的结构的模式图,图11(d)是表示这些信息层层叠而成的外观的图。
图12(a)、图12(b)是表示信息码100B的读取结果的一例的模式图。
图1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信息码的更具体的例子(一维码型)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信息码的更具体的例子(二维码型)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信息码的更具体的例子(一维码与二维码的组合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色彩梯度型信息码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被附加到物体M上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的读取方式的立体图。图1(a)表示例如由配置于超市或便利店等的收银台的POS终端机21上所附设的条形码识读器等构成的第一读取装置22(第一读取单元)以光学方式读取信息码10的状态。另外,图1(b)表示由包括设置在移动电话23上的相机装置等的第二读取装置24(第二读取单元)以光学方式读取信息码10的状态。
信息码10例如是在形式上应用了上述JAN码且包含条纹与空白的条形码。但是,本实施方式的信息码10包括:由第一读取装置22及第二读取装置24两者均判定为黑或白的条纹或空白(第一显示区域);以及由第一读取装置22判定为白或黑、而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识别为颜色信息的条纹或空白(第二显示区域)。关于该信息码10,之后结合图2以后的附图详细地说明。
第一读取装置22包括发射发光波长为650nm左右的可见红色光的红色LED、由2000个左右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元件串联排列而成的一维CCD传感器单元及运算处理部。从红色LED发射的红色光照射于信息码10,由信息码10的条纹部分或几乎全部地吸收,并且由空白反射。该包含明暗的反射光由CCD传感器单元接收。CCD传感器单元的受光数据经过数字转换后,由所述运算处理部实施指定的数据处理。
所述数据处理中包括以下处理,即使用预定的阈值,针对每个受光区域,基于受光数据的强度进行二进制判定,从而读取黑(条纹)与白(空白)。即,信息码10是包含颜色信息的条形码,该第一读取装置22将其辨别为黑白条形码。因此,第一读取装置22与信息码10之间的关系和通用的POS系统相同。
第二读取装置24包括由经二维排列的CCD元件或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所构成的二维彩色区域传感器、及处理该传感器所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部。彩色区域传感器拍摄信息码10来作为二维彩色图像。图像处理部对所述彩色图像的数据实施边缘提取处理或亮度解析处理等,并识别信息码10的条纹及空白的排列形态及颜色信息(色调(hue)、亮度(brightness)、饱和度(saturation)等)。因此,若使用第二读取装置24,则可读取信息码10的颜色信息,从而可读取与辨别为黑白条形码时不同的信息或更多的信息。
接下来,基于图2以后的附图说明信息码10的各种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2(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A的模式图。这里表示了上述JIS-X0501所规定的JAN码的由七个模块构成的一个单位。在以往的条形码中,该一个单位由具有一至四个模块宽度的两根黑条纹与两个空白(两根白条纹)所构成,但这里给出了第一及第二模块由“红”(第五显示区域)所构成、第三模块由“黑”(第三显示区域)所构成、第四及第五模块由“白”(第四显示区域)所构成、第六及第七模块由“黑”(第三显示区域)所构成的例子。
图2(b)是表示由第一读取装置22(条形码识读器)读取所述信息码10A的一个单位时的反射光强度的图表。如图表所示,在作为“黑”区域的第三、第六及第七模块中,因为从红色LED发射的光被吸收,所以位于对应于这些模块的位置的CCD元件几乎不接收反射光,因此反射光强度变低。与此相对,在作为“白”区域的第四及第五模块中,因为光被反射,所以位于对应于这些模块的位置的CCD元件接收大部分的反射光,因此反射光强度变高。
另一方面,在作为“红”区域的第一及第二模块中,尽管不如“白”区域,但也有相应的光被反射,所以位于对应于这些模块的位置的CCD元件会接收相应的反射光。因此,在第一及第二模块中检测到比“黑”区域高很多的反射光强度。这里,当第一读取装置22中的白或黑的二进制判定的阈值th被设定成如图2(b)所示的强度时,因为该第一及第二模块超过阈值th,所以被判定为“白”。
因此,尽管所述信息码10A包含“红”区域,但第一读取装置22的读取结果如图2(c)所示,第一、第二、第四及第五模块为白(=1),第三、第六及第七模块为黑(=0)。即,“红”区域被读取为“白”区域,结果与以往的黑白条形码的读取结果相同。
与此相对,当由第二读取装置24(相机装置)读取所述信息码10A的一个单位时,因为将信息码10A读取为彩色图像,所以当然可将“黑”区域读取为“黑”,并将“白”区域读取为“白”,而且不仅可与“黑”区域、还可与“白”区域相区分地读取“红”区域。在图2(c)中按照模块分别表示了反射光强度(亮度水平),例如可基于此种强度的差异将第一及第二模块辨别为具有颜色信息的区域。因此,与将信息码10A读取为黑白信息的情况相比,颜色信息增加,所以可相应程度地被灵活用作多信号的信息码。
图3表示能够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取得的一个单位的模块图案。如图3所示,对于第二读取装置24而言,可利用“红/黑/白/黑”(图2(a)的图案)、“红/黑/红/黑”及“白/黑/红/黑”这三种模块图案构成由第一读取装置22读取为“白/黑/白/黑”的模块图案。
[第二实施方式]
图4(a)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B的模式图。这里给出了第一模块由“白”(第七显示区域)所构成、第二至第四模块由“蓝”(第八显示区域)所构成、第五及第六模块由“白”(第七显示区域)所构成、第七模块由“黑”(第六显示区域)所构成的例子。另外,上述“蓝”区域是对红色光的吸收量比第一实施方式的“红”区域更大的区域。
图4(b)是表示由第一读取装置22读取所述信息码10B的一个单位时的反射光强度的图表。如图表所示,在作为“黑”区域的第七模块中,因为红色光被吸收,所以这些模块的反射光强度低。与此相对,在作为“白”区域的第一、第五及第六模块中,因为光被反射,所以这些模块的反射光强度变高。
另一方面,在作为“蓝”区域的第二至第四模块中,尽管不如“黑”区域,但也有相应的光被吸收,所以位于对应于这些模块的位置的CCD元件会接收低强度的反射光。因此,在第二至第四模块中检测到比“白”区域低很多的反射光强度。这里,当第一读取装置22中的白或黑的二进制判定的阈值th被设定成如图4(b)所示的强度时,因为该第二至第四模块低于阈值th,所以被辨别为“黑”。
因此,尽管所述信息码10B包含“蓝”区域,但作为第一读取装置22的读取结果,如图4(c)所示,第一、第五及第六模块为白(=1),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七模块为黑(=0)。即,“蓝”区域被读取为“黑”区域,结果与以往的黑白条形码的读取结果相同。
与此相对,当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读取所述信息码10B的一个单位时,因为将信息码10B读取为彩色图像,所以可将“黑”区域读取为“黑”,将“白”区域读取为“白”,同时可与“黑”、“白”区域相区分地读取“蓝”区域。在图4(c)中按照模块分别表示了反射光强度(亮度水平),例如可基于此种强度的差异将第二至第四模块辨别为具有颜色信息的区域。因此,与将信息码10B读取为黑白信息的情况相比,颜色信息增加,所以可相应程度地被灵活用作多信号的信息码。
图5表示能够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取得的一个单位的模块图案。如图5所示,对于第二读取装置24而言,可利用“白/蓝/白/黑”(图4(a)的图案)、“白/蓝/白/蓝”及“白/黑/白/蓝”这三种模块图案构成由第一读取装置22读取为“白/黑/白/黑”的模块图案。
[第三实施方式]
图6(a)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C的模式图。这里表示了由七个模块构成的A单位及B单位这两个单位。而且给出了在A单位中第一、第二模块由“红(浓)”所构成、第三模块由“黑”所构成、第四、第五模块由“白”所构成、第六及第七模块由“黑”所构成的例子。另外给出了在B单位中,第一模块由“白”所构成、第二至第四模块由“黑”所构成、第五及第六模块由“红(淡)”所构成、第七模块由“黑”所构成的例子。该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C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码10A的不同点在于:包括色调(红色)相同但浓度(亮度及/或饱和度)不同的模块。
图6(b)是表示由第一读取装置22读取所述信息码10C的A单位及B单位时的反射光强度的图表。如图表所示,在A单位的作为“黑”区域的第三、第六、第七模块中,因为红色光被吸收,所以这些模块的反射光强度低。与此相对,在作为“白”区域的第四及第五模块中,因为光被反射,所以这些模块的反射光强度高。另外,在作为“红(浓)”区域的第一及第二模块中,因为相应的光被反射,所以检测到相应的反射光强度。另一方面,在B单位的作为“黑”区域的第二至第四模块、第七模块中,反射光强度低,而在作为“白”区域的第一模块中,反射光强度高。而且,在作为“红(淡)”区域的第五及第六模块中,因为相应的光被反射,所以检测到相应的反射光强度。但是,浓度(density)比“红(浓)”越浅,检测到越高强度的反射光。
这里,当第一读取装置22中的白或黑的二进制判定的阈值th被设定成如图6(b)所示的强度时,因为A单位的作为“红(浓)”区域的第一及第二模块、B单位的作为“红(淡)”区域的第五及第六模块均超过阈值th,所以被辨别为“白”。
因此,尽管所述信息码10C包含浓度不同的“红”区域,但作为第一读取装置22的读取结果,如图6(c)所示,对于A单位,第一、第二、第四及第五模块为白(=1),第三、第六及第七模块为黑(=0)。另外,对于B单位,第一、第五及第六模块为白(=1),第二至第四、第七模块为黑(=0)。即,“红(浓)”及“红(淡)”区域均被读取为“白”区域,结果与以往的黑白条形码的读取结果相同。
与此相对,当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读取所述信息码10C的A单位及B单位时,因为将信息码10C读取为彩色图像,所以可将“黑”区域读取为“黑”,将“白”区域读取为“白”,并且可区分“红(浓)”及“红(淡)”区域地进行读取。在图6(c)中按照模块分别表示了反射光强度(亮度水平),例如可基于此种强度的差异将A单位的第一及第二模块与B单位的第五及第六模块辨别为具有颜色信息的区域。此外,还可读取“红(浓)”与“红(淡)”之间的差异。因此,与将信息码10C读取为黑白信息的情况相比,颜色信息增加,同时色调信息增加,所以可更进一步地被灵活用作多信号的信息码。
[第四实施方式]
图7(a)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D的模式图。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红色的浓/淡这两个色彩层次(tones),但为了进一步增加信息量,也可包含更多种类的色彩层次。该信息码10D是包含此种多色彩层次的颜色信息的信息码的一例。
信息码10D包括由七个模块构成的C单位、D单位及E单位,在这些单位中,除了包含黑模块及白模块以外,还包含色调相同或类似但亮度及/或饱和度互不相同的彩色模块R1至R4。当这些彩色模块R1至R4被第二读取装置24读取时,分别被辨别为不同的颜色。
图7(b)是表示彩色模块R1至R4的着色例的表格形式的图。这里,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Lab表色系所表示的色度数据来表现各个彩色模块R1至R4的颜色。图7(b)中,EX.1表示使表示色调与饱和度的色度(a,b)保持恒定(红),而改变彩色模块R1至R4的亮度L的例子。另外,EX.2表示使亮度L保持恒定,通过改变a来改变色调及饱和度的例子。这些仅是一例,可应用使颜色具有色彩层次的各种形态。
当彩色模块R1至R4被第一读取装置22读取时,具有被辨别为“白”的反射率。因此,当由第一读取装置22读取所述信息码10D时,C单位、D单位及E单位全部被读取为“白/黑/白/黑”的模块图案,结果与以往的黑白条形码的读取结果相同。另一方面,当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读取时,如上所述,彩色模块R1至R4被辨别为各不相同的颜色。因此,可进一步被灵活用作多信号的信息码。
[第五实施方式]
图8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E的模式图。该信息码10E是包含不同色调的彩色模块、同时对于各颜色设定了浓度层次(density gradation)的信息码。
信息码10E包括由七个模块构成的F单位、G单位及H单位,在这些单位中,除了具有黑模块及白模块以外,还具有红(浓/中浓/淡)模块、蓝(浓/中浓/淡)模块。具体而言,F单位具有“红(淡)/蓝(浓)/白/黑”的模块图案,G单位具有“红(浓)/黑/白/蓝(淡)”的模块图案,H单位具有“白/黑/红(中浓)/蓝(中浓)”的模块图案。
这里,当由第一读取装置22读取信息码10E时,红(浓/中浓/淡)模块具有被辨别为“白”的反射率,蓝(浓/中浓/淡)模块具有被辨别为“黑”的反射率。因此,当由第一读取装置22读取所述信息码10E时,F单位、G单位及H单位全部被读取为“白/黑/白/黑”的模块图案,结果与以往的黑白条形码的读取结果相同。另一方面,当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读取时,可辨别“红”与“蓝”的区别及其浓度(浓/中浓/淡)。因此,可更进一步地被用作多信号的信息码。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将重点着眼于信息码的记录方式的实施方式。图9(d)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0A的模式图,图9(a)至图9(c)是表示信息码100A的信息层的结构的模式图。这里表示了信息码100A具有第一信息区域101A、第二信息区域102A及第三信息区域103A这三个区域的例子。第一信息区域101A是作为黑白信息被读取的黑白条形码层(第一信息层),第二、第三信息区域102A、103A是作为彩色信息被读取的彩色条形码层(第二信息层)。
如图9(a)所示,第一信息区域101A包括白色指定区域W与黑色指定区域BK。因为该第一信息区域101A是黑白信息层,所以白色指定区域W被记录为“白”,黑色指定区域BK被记录为“黑”。另外,第一信息区域101A的记录信息由第一读取装置22读取。
另外,如图9(b)所示,第二信息区域102A是由“红”(第一颜色信息)与“蓝”(第二颜色信息)所记录的信息区域。“红”被记录在设定在白色指定区域W上的红色指定区域R(第一颜色区域)上,“蓝”被记录在设定在黑色指定区域BK上的蓝色指定区域BL(第二颜色区域)上。即,“红”覆盖在“白”上,“蓝”覆盖在“黑”上。与之前说明的实施方式同样地,“红”由第一读取装置22判定为“白”,而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识别为“红”这一颜色信息。另外,“蓝”由第一读取装置22判定为“黑”,而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识别为“蓝”这一颜色信息。
此外,如图9(c)所示,第三信息区域103A是由“橙”(第三颜色信息)与“紫”(第四颜色信息)所记录的信息层。“橙”被记录在设定在白色指定区域W上的橙色指定区域OR(第三颜色区域)上,“紫”被记录在设定在黑色指定区域BK上的紫色指定区域V(第四颜色区域)上。即,“橙”覆盖在“白”上,“紫”覆盖在“黑”上。“橙”由第一读取装置22判定为“白”,而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识别为“橙”这一颜色信息。另外,“紫”由第一读取装置22判定为“黑”,而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识别为“紫”这一颜色信息。
图9(d)是层叠地记录了如上所述的第一信息层(第一信息区域101A)与第二信息层(第二信息区域102A及第三信息区域103A)的信息码100A的外观。在该信息码100A中,预定对覆盖在“白”及“黑”的黑白条形码层(第一信息区域101A)上的彩色条形码层(第二信息区域102A及第三信息区域103A)的“红”、“橙”及“蓝”、“紫”的彩色条纹进行以下处理,即在由第二读取装置24进行读取的信号处理中,被作为连续信号加以处理,并被进制化。因此成为如下配置,即在白色指定区域W上,红色指定区域R与橙色指定区域OR的颜色区域实质上不重叠,另外在黑色指定区域BK上,蓝色指定区域BL与紫色指定区域V的颜色区域实质上不重叠。
图10是表示信息码100A的读取结果的一例的模式图。如图10(a)所示,当由第一读取装置22读取信息码100A时,可取得第一信息区域101A的黑白条形码所具有的信息。例如,将“白”作为1,将“黑”作为0,或者相反地将“白”作为0,将“黑”作为1来读取信息。彩色条形码层不会对这里的读取造成任何影响。
另一方面,如图10(b)所示,当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读取信息码100A时,彩色条形码层的各彩色条纹被读取为有色信号。即,第二信息区域102A的“红”、“蓝”表示有色信号“1”,第三信息区域103A的“橙”、“紫”表示有色信号“2”。若进一步覆盖第四信息区域、第五信息区域……信息区域,则这些彩色条纹将表示有色信号“3”、“4”……。这样,有色信号被以进制的方式读取。
这里说明具有第一信息区域101A至第三信息区域103A这三个信息区域的信息码100A的写入流程的一例。
(1)黑白条形码用数据信号的生成:供第一信息区域101A的写入之用,例如生成如下所述的信号。
{0101001·····}
(2)用于彩色条形码层的数据信号的生成:供覆盖在第一信息区域101A上的第二信息区域102A及第三信息区域103A之用,例如生成如下所述的信号。在此情况下生成三进制的数据信号。
{0102001120·····}
(3)数据的层叠处理及颜色转换处理:为了使彩色条形码叠合在黑白条形码上,使用如表1所示的颜色转换矩阵进行颜色转换,并生成颜色数据。另外,在表1中,“白”=0、“黑”=1。生成的颜色数据例如是如下所述的数据信号。
{R,BK,W,BL,W,V,OR,BK,R·····}
(4)基于此种颜色数据,彩印出层叠有信息区域的信息码100A。
[表1]
  黑白条形码层   彩色条形码层   转换色
  0   0   白(W)
  1   0   黑(BK)
  0   1   红(R)
  1   1   蓝(BL)
  0   2   橙(OR)
  1   2   紫(V)
根据基于如上所述的记录方法的信息码100A,可在原样保留第一信息区域101A的黑白条形码所具有的信息的状态下,利用由彩色条形码构成的第二信息区域102A、第三信息区域103A所具有的有色信号,以增加进制的方式记录信息。另外,通过以相同的记录方式覆盖第四信息区域、第五信息区域……,可实现彩色条形码层的进一步多值化,并可使信息量显著增加。
[第七实施方式]
接下来,给出与第六实施方式不同的且层叠的彩色条形码层被记录为各自独立的信息层的例子。图11(d)是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码100B的模式图,图11(a)至图11(c)是表示信息码100B的信息层的结构的模式图。这里给出了信息码100B具有第一信息层101B、第二信息层102B及第三信息层103B这三个信息层的例子。第一信息层101B是被读取为黑白信息的信息层,第二、第三信息层102B、103B是被读取为彩色信息的信息层。
图11(a)、图11(b)、图11(c)所示的第一信息层101B、第二信息层102B及第三信息层103B的结构,与之前在图9(a)、图9(b)、图9(c)中说明的第一信息层101A、第二信息层102A及第三信息层103A的结构相同。不同点在于,不将第二信息层102B与第三信息层103B中所包含的彩色条纹作为连续信号加以处理,而是将两个信息层作为各自独立的信息层加以处理。
因为第二信息层102B与第三信息层103B作为不同的信息层依次覆盖到第一信息层101B上,所以有可能会产生第二信息层102B的颜色区域与第三信息层103B的颜色区域相重叠的情况。这里给出了设定为包含第二信息层102B的记录了颜色信息“红”的红色指定区域R、与第三信息层103B的记录了颜色信息“橙”的橙色指定区域OR重叠的部分的例子。
结果,如图11(d)所示,在白色指定区域W上,用于颜色信息“红”的红色指定区域R与用于颜色信息“橙”的橙色指定区域OR重叠,因为两种颜色重叠,结果形成具有“红橙”这一颜色信息的红橙区域CR。如在黑色指定区域BK上,用于颜色信息“蓝”的蓝色指定区域BL与用于颜色信息“紫”的紫色指定区域V重合,则会形成深蓝色的区域。
图12是表示信息码100B的读取结果的一例的模式图。因为由第一读取装置22读取信息码100B时的结果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将其省略。图12(a)表示为了读取第二信息层102B而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读取信息码100B时的读取结果。此情况被读取为:第二信息层102B的“红”、“蓝”表示有色信号“1”,其他区域表示“0”。
这里,“红橙”的彩色条纹是原来为“红”,但因与“橙”重叠而产生的区域,因此“红橙”也被读取为表示有色信号“1”。因此,在第二读取装置24侧设定以下的加法处理,即预定彩色条形码层中所包含的彩色条纹彼此的混合色(此时为“红橙”),并在信号处理时,将“红”及“红橙”两者均判定为有色信号“1”。这样,第二信息层102B中所包含的信息可被准确地读取。
图12(b)是表示为了读取第三信息层103B而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读取信息码100B时的读取结果。此情况被读取为:第三信息层103B的“橙”、“紫”表示有色信号“1”,其他区域表示“0”。这里,“红橙”的彩色条纹也是原来为“橙”,但因与第二信息层102B的“红”重叠而产生的区域,因此,“红橙”也被读取为表示有色信号“1”。由此,第三信息层103B中所包含的信息可被准确地读取。
这里说明具有第一信息层101B至第三信息层103B这三个信息层的信息码100B的写入流程的一例。
(1)用于黑白条形码的数据信号的生成:供第一信息层101B的写入之用,例如生成如下所述的信号。
{0101001·····}
(2)用于彩色条形码层的数据信号的生成:供覆盖在第一信息层101B上的第二信息层102B及第三信息层103B之用,例如生成如下所述的信号。在该实施方式中,因为第二信息层102B与第三信息层103B是各自独立的信息层,所以各自的数据信号被分别形成。
第二信息层102B={1011010·····}
第三信息层103B={1100101·····}
(3)数据的层叠处理及颜色转换处理:为了使彩色条形码叠合在黑白条形码上,使用如表2所示的颜色转换矩阵进行颜色转换,并生成颜色数据。所生成的颜色数据例如是如下所述的数据信号。
{W,R,CR,OR,W,BK,BL,BK,V,·····}
(4)基于此种颜色数据,彩印出层叠有信息层的信息码100B。
[表2]
  第一层数据(黑白)   第二层数据(彩色)   第三层数据(彩色)   转换色
  0   0   0   白(W)
  1   0   0   黑(BK)
  0   1   0   红(R)
  1   1   0   蓝(BL)
  0   0   1   橙(OR)
  1   0   1   紫(V)
  0   1   1   红橙(CR)
  1   1   1   深蓝(AZ)
根据基于如上所述的记录方法的信息码100B,可在原样保留第一信息层101B的黑白条形码所具有的信息的状态下,利用由彩色条形码构成的第二信息层102A、第三信息层103A分别独立地记录附加信息,从而可增加信息量。在该信息码100B的记录方式中,也可进一步覆盖第四信息层、第五信息层……。但是,因为存在层越多则混合色部分的信号处理变得越复杂的倾向,所以层叠的信息层为2至4层左右时较适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提供以下信息码,其无需改变使用了第一读取装置22的现有的通用系统即可流通,并且在使用可识别颜色信息的第二读取装置24的情况下,可使不同的信息被读取或可增大信息量。例如,既可用作为由POS终端机等读取普通商品信息的通常的黑白条形码,又可用作为在由移动电话的相机装置等进行读取时,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商品信息等的信息码。因此,可大幅度地提高信息码的可用性。
图13至图15中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信息码的更具体的例子。图13是表示一维码型的信息码100C的俯视图。给出了信息码100C是各显示区域表现为条纹且该条纹经一维排列而成的一维条形码,各条纹由黑、蓝(浓)、蓝(淡)、红(浓)、红(淡)及白所构成的例子。就该信息码100C而言,由第一读取装置22读取时,除了黑以外,蓝(浓)与蓝(淡)也被读取为“黑”,除了白以外,红(浓)与红(淡)也被读取为“白”。另一方面,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读取时,可识别出蓝(浓)、蓝(淡)、红(浓)及红(淡)地进行读取。
图14是表示二维码型的信息码100D的俯视图。信息码100D是所谓的QR码(注册商标),即通过单位单元的二维排列表现各显示区域的二维条形码。信息码100D包括黑色、蓝色、红色、绿色的单位单元,由这些单位单元二维信息被记录。该信息码100D由第一读取装置22读取时,除了黑以外,蓝也被读取为“黑”;除了白以外,红与绿也被读取为“白”。另一方面,由第二读取装置24读取时,可识别出蓝、红、绿地进行读取。
图15是表示组合型的信息码100E的俯视图。信息码100E是组合了一维码与二维码的信息码,其包括上述已例示的一维码型的信息码部100F(实质上与信息码100C相同)及二维码型的信息码部100G(将信息码100D展开成长方形而获得)。
在该组合型的信息码100E中,依据是将信息码部100F及信息码部100G作为黑白信息码加以处理还是作为有色信息码加以处理,这样获得以下四种组合。
信息码部100F×信息码部100G=
(a)黑白×黑白
(b)黑白×彩色
(c)彩色×黑白
(d)彩色×彩色
根据信息码100E,因为可将一维码信息与二维码信息结合,并且可实现上述(a)至(d)的组合,所以无论条纹或单元是否为带有颜色,均可实现两者的结合。另外,若通过第二读取装置24进行读取,则可一次性读取不同规格码的信息。此外,通过设置为组合型,可减小其在包装表面上的占用面积。
[其他变形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也可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如下所述的变型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各显示区域表现为条纹且该条纹被一维排列而形成的一维条形码来作为信息码。但是,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像QR码(注册商标)这样的二维码。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红”来作为虽然具有颜色信息但被第一读取装置22辨别为“白”的模块的颜色,并以“蓝”来作为虽然具有颜色信息但被第一读取装置22辨别为“黑”的模块的颜色进行了说明。这些颜色仅是一例,也可根据相对于第一读取单元中所采用的光源的反射率,将模块颜色设定成其他颜色。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由包括以红色LED为光源的条形码识读器的第一读取装置22作为第一读取单元来读取信息码的情况。一般在条形码识读器中使用红色单色光源的直线光,但除此以外,例如还可使用点状地照射出绿色瞄准光,并接收其反射光的读取装置。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移动电话的相机装置来作为第二读取单元,但除此以外还可使用具有摄像功能的各种电子设备。另外,当信息码中包含色调不同的多种彩色模块时,较为理想的是,使用能够准确地识别该颜色差异且具有分光测色功能(spectrocolorimetric function)的摄像装置。
或者,可使用不具有摄像功能的类似于条形码识读器的读取装置来作为第二读取单元。在此情况下,预先在读取头上设置发光波长不同的多个LED作为光源,并且对于各LED的光,预先求出相对于浓度层次不同的彩色模块的反射光强度,并预先设定判定阈值。例如,在使用发光波长为λ1、λ2、λ3的LED的情况下,设彩色模块1相对于λ1、彩色模块2相对于λ2、彩色模块3相对于λ3分别具有较大反射率,通过预先分别设定对应于该反射率的阈值,可识别出颜色信息。
另外,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含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彩梯度型信息码,所述信息码的特征在于其是对应于通过将反射光二进制判定为白或黑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一读取单元、和通过识别反射光的颜色信息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二读取单元的信息码,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两者均判定为黑或白;以及第二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白或黑,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所述颜色信息。
根据该结构,当由第一读取单元读取该信息码时,第一显示区域及第二显示区域的区域信息被读取为黑或白中的任一个,另一方面,当由第二读取单元进行读取时,对于第二显示区域,区域信息可被读取为颜色信息。因此,虽然是同一个信息码,但可根据读取单元的不同而读取不同的信息。
本发明涉及另一种色彩梯度型信息码,所述信息码的特征在于其是对应于通过将反射光二进制判定为白或黑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一读取单元、和通过识别反射光的颜色信息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二读取单元的信息码,包括:第三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两者均判定为黑;第四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两者均判定为白;以及第五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白,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所述颜色信息。
根据该结构,当由第一读取单元读取该信息码时,第三显示区域的区域信息被读取为“黑”,第四显示区域及第五显示区域的区域信息被读取为“白”,从而读取黑与白的排列信息。另一方面,当由第二读取单元进行读取时,虽然与第一读取单元同样地,第三显示区域及第四显示区域的区域信息被读取为“黑”、“白”,但对于第五显示区域,区域信息可被读取为颜色信息。因此,虽然是同一个信息码,但可根据读取单元的不同而增加信息量。
本发明涉及另一种色彩梯度型信息码,所述信息码的特征在于其是对应于通过将反射光二进制判定为白或黑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一读取单元、和通过识别反射光的颜色信息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二读取单元的信息码,包括:第六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两者均判定为黑;第七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两者均判定为白;以及第八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黑,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所述颜色信息。
根据该结构,当由第一读取单元读取该信息码时,第六显示区域及第八显示区域的区域信息被读取为“黑”,第七显示区域的区域信息被读取为“白”,从而读取黑与白的排列信息。另一方面,当由第二读取单元进行读取时,虽然与第一读取单元同样地,第六显示区域及第七显示区域的区域信息被读取为“黑”、“白”,但对于第八显示区域,区域信息可被读取为颜色信息。因此,虽然是同一个信息码,但可根据读取单元的不同而增加信息量。
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结构中,所述信息码包括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多个所述第五显示区域或多个所述第八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中的一个显示区域的颜色与另一个显示区域的颜色是色调相同或类似而亮度及/或饱和度不同的颜色。
根据该结构,因为亮度及/或饱和度不同的多种颜色信息加入到信息码中,所以可进一步增大信息量。
本发明涉及另一种色彩梯度型信息码,所述信息码的特征在于其是对应于通过将反射光二进制判定为白或黑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一读取单元、和通过识别反射光的颜色信息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二读取单元的信息码,包括:第一信息层,包括白色指定区域与黑色指定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读取信息;以及第二信息层,包括第一颜色区域与第二颜色区域,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读取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白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白,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第一颜色信息,所述第二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黑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黑,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第二颜色信息。
根据该结构,当由第一读取单元读取所述信息码时,可不受存在第二信息层的影响地读取第一信息层的信息。另一方面,当由第二读取单元进行读取时,可读取第二信息层的颜色信息。因此,虽然是同一个信息码,但可根据读取单元的不同而读取不同的信息。
在此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二信息层包括:第三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白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白,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与所述第一颜色信息不同的第三颜色信息;以及第四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黑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黑,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与所述第二颜色信息不同的第四颜色信息,其中,在所述白色指定区域上,所述第一颜色区域与所述第三颜色区域的颜色区域实质上不重叠,并且在所述黑色指定区域上,所述第二颜色区域与所述第四颜色区域的颜色区域实质上不重叠。
根据该结构,可提供适合于进制处理的色彩梯度型信息码,该进制处理将第二信息层的第一颜色信息及第二颜色信息作为有色信号“1”加以处理,并将第三信息层的第三颜色信息及第四颜色信息作为有色信号“2”加以处理。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具有第三颜色区域与第四颜色区域且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读取信息的第三信息层,其中,所述第三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白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白,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与第一颜色信息不同的第三颜色信息,所述第四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黑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黑,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与第二颜色信息不同的第四颜色信息。
根据该结构,因为包含颜色信息的第三信息层进一步被覆盖,所以可进一步增加信息量。
在此情况下可形成如下配置,即在所述白色指定区域上,所述第一颜色区域与所述第三颜色区域实质上包含颜色区域重叠的部分,及/或在所述黑色指定区域上,所述第二颜色区域与所述第四颜色区域实质上包含颜色区域重叠的部分。根据该结构,可提供适合于将第一信息层、第二信息层及第三信息层作为完全独立的信息层加以处理的色彩梯度型信息码。
在上述任一个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情况之一是,所述信息码是各显示区域表现为条纹且该条纹被一维排列的一维条形码。根据该结构,无需特别地改变基于通用的一维条形码的流通形态,即可增大一维条形码固有的信息量。
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情况之一是,所述信息码是通过单位单元的二维排列表现各显示区域的二维条形码。根据该结构,无需特别地改变基于通用的QR码(注册商标)这样的二维条形码的流通形态,即可增大二维条形码固有的信息量。
在上述结构中,更为理想的情况之一是,所述信息码是各显示区域表现为条纹且该条纹被一维排列的一维条形码、与通过单位单元的二维排列表现各显示区域的二维条形码的组合而成的信息码。

Claims (11)

1.一种色彩梯度型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是对应于通过将反射光二进制判定为白或黑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一读取单元、和通过识别反射光的颜色信息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二读取单元的信息码,其包括:
第一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两者均判定为黑或白;以及
第二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白或黑,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所述颜色信息。
2.一种色彩梯度型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是对应于通过将反射光二进制判定为白或黑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一读取单元、和通过识别反射光的颜色信息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二读取单元的信息码,其包括:
第三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两者均判定为黑;
第四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两者均判定为白;以及
第五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白,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所述颜色信息。
3.一种色彩梯度型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是对应于通过将反射光二进制判定为白或黑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一读取单元、和通过识别反射光的颜色信息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二读取单元的信息码,其包括:
第六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两者均判定为黑;
第七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两者均判定为白;以及
第八显示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黑,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所述颜色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色彩梯度型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包括多个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多个所述第五显示区域或多个所述第八显示区域,
所述显示区域中的一个显示区域的颜色与另一个显示区域的颜色是色调相同或类似而亮度及/或饱和度不同的颜色。
5.一种色彩梯度型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是对应于通过将反射光二进制判定为白或黑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一读取单元、和通过识别反射光的颜色信息来读取区域信息的第二读取单元的信息码,其包括:
第一信息层,包括白色指定区域与黑色指定区域,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读取信息;以及
第二信息层,包括第一颜色区域与第二颜色区域,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读取信息,其中,
所述第一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白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白,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第一颜色信息,
所述第二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黑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黑,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第二颜色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彩梯度型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层包括:
第三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白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白,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与所述第一颜色信息不同的第三颜色信息;以及
第四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黑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黑,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与所述第二颜色信息不同的第四颜色信息,其中,
在所述白色指定区域上,所述第一颜色区域与所述第三颜色区域的颜色区域实质上不重叠,并且在所述黑色指定区域上,所述第二颜色区域与所述第四颜色区域的颜色区域实质上不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彩梯度型信息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第三颜色区域与第四颜色区域且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读取信息的第三信息层,其中,
所述第三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白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白,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与第一颜色信息不同的第三颜色信息,
所述第四颜色区域覆盖在所述黑色指定区域上,由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判定为黑,由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识别为与第二颜色信息不同的第四颜色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色彩梯度型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白色指定区域上,所述第一颜色区域与所述第三颜色区域实质上包含颜色区域重叠的部分,及/或在所述黑色指定区域上,所述第二颜色区域与所述第四颜色区域实质上包含颜色区域重叠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色彩梯度型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是各显示区域表现为条纹且该条纹被一维排列的一维条形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色彩梯度型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是通过单位单元的二维排列表现各显示区域的二维条形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色彩梯度型信息码,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码是各显示区域表现为条纹且该条纹被一维排列的一维条形码、与通过单位单元的二维排列表现各显示区域的二维条形码的组合而成的信息码。
CN200880112359A 2007-10-25 2008-10-21 信息码 Pending CN1018362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77651 2007-10-25
JP2007277651 2007-10-25
JP2008-100534 2008-04-08
JP2008100534 2008-04-08
PCT/JP2008/069008 WO2009054363A1 (ja) 2007-10-25 2008-10-21 情報コー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6222A true CN101836222A (zh) 2010-09-15

Family

ID=4057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2359A Pending CN101836222A (zh) 2007-10-25 2008-10-21 信息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43747A1 (zh)
JP (1) JPWO2009054363A1 (zh)
CN (1) CN101836222A (zh)
WO (1) WO200905436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5646A (zh) * 2011-06-30 2013-01-02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条码图像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2855511A (zh) * 2011-06-29 2013-01-02 电装波动株式会社 信息码和信息码读取器
CN106326959A (zh) * 2015-07-01 2017-01-11 上海天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复合点阵编解码的信息记录传递获取及人机互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77853B2 (en) * 2011-09-08 2016-10-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Generating an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object
US9111186B2 (en) * 2011-10-12 2015-08-18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Color barcodes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a per channel framework
US20150235118A1 (en) * 2012-04-26 2015-08-20 Steven J Simske Two-Dimensional Barcodes Having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Regions
US20140325328A1 (en) * 2012-10-09 2014-10-30 Robert Dale Beadles Memory tag hybrid multidimensional bar-text code with social media platform
JP6099258B2 (ja) * 2013-02-14 2017-03-22 株式会社テララコード研究所 光学コード及び該光学コードの生成方法
WO2015012827A1 (en) * 2013-07-24 2015-01-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ncoding an information object
KR101557829B1 (ko) * 2013-08-07 2015-10-06 (주) 엠티콤 음성 기반 재생정보 생성 및 인식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US10460141B2 (en) * 2016-05-31 2019-10-29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er-channel color barcodes for displays
CN116976373A (zh) 2017-07-28 2023-10-31 手持产品公司 对彩色条形码进行解码
JP7380437B2 (ja) 2020-06-11 2023-11-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印刷媒体、情報コード生成装置、情報コード生成プログラム、情報コード生成方法、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情報コード読取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コード読取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45399A (ja) * 2001-02-20 2002-08-3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バーコードおよびバーコード作成システム
JP2007179372A (ja) * 2005-12-28 2007-07-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複合バーコード及びバーコード読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33779A (ja) * 1992-05-29 1993-12-17 Tokyo Electric Co Ltd ラベル等の印刷物
JPH10283446A (ja) * 1997-04-08 1998-10-23 Nippon I D Tec Kk 多色記録式マトリクスコード記録紙
WO1998045799A1 (en) * 1997-04-08 1998-10-15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Distortion resistant double-data correcting color transition barcode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nd using same
JP3910705B2 (ja) * 1997-11-28 2007-04-25 孝弘 斎藤 二次元コード、ステルスコード、情報コードの読み取り装置及びステルスコードの読み取り装置
US6631843B2 (en) * 2000-02-18 2003-10-14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Composite code symbology
JP2005165565A (ja) * 2003-12-01 2005-06-23 Kenpakku:Kk カラーコードシンボル及びカラーコードシンボル生成方法並びに、カラーコードシンボルを生成する記憶媒体。
US7264169B2 (en) * 2004-08-02 2007-09-04 Idx, Inc. Coaligned bar codes and validation means
US20080048044A1 (en) * 2006-08-25 2008-02-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Barcode Encoding and Decod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45399A (ja) * 2001-02-20 2002-08-3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バーコードおよびバーコード作成システム
JP2007179372A (ja) * 2005-12-28 2007-07-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複合バーコード及びバーコード読取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5511A (zh) * 2011-06-29 2013-01-02 电装波动株式会社 信息码和信息码读取器
CN102855511B (zh) * 2011-06-29 2016-05-25 电装波动株式会社 信息码和信息码读取器
CN102855646A (zh) * 2011-06-30 2013-01-02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条码图像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2855646B (zh) * 2011-06-30 2016-01-20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条码图像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6326959A (zh) * 2015-07-01 2017-01-11 上海天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复合点阵编解码的信息记录传递获取及人机互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9054363A1 (ja) 2011-03-03
US20100243747A1 (en) 2010-09-30
WO2009054363A1 (ja) 200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6222A (zh) 信息码
CN102317951B (zh) 利用彩色成像器进行高分辨率光学代码成像的系统和方法
US687463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employing multi-spectral imaging for the remote identification and sorting of objects
US637507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machine-readable symbols including color symbol elements
US6465801B1 (en) Dust and scratch detection for an image scanner
JP2008027029A (ja) 光学式シンボル及びそれが付された物品並びに光学式シンボルを物品に付す方法及び光学式シンボルのデコード方法。
KR20090033438A (ko) 광학식 심볼, 이것이 붙여진 물품 및 광학식 심볼을 물품에붙이는 방법, 광학식 심볼의 디코드 방법, 관련 장치 및 관련 프로그램
JP2012141729A (ja) 真贋判定方法、真贋判定装置、真贋判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カラー二次元コード
US7913922B1 (en) Matching bar code colors to painted pixel filters
CN101510942B (zh) 图像读取装置
JP5018686B2 (ja) 情報コード、情報コードの生成方法、及び情報コードの表示方法
US20030201325A1 (en) Information code and its reading device
JP4005621B1 (ja) 光学式シンボル及びそれが付された物品並びに光学式シンボルを物品に付す方法及び光学式シンボルのデコード方法。
MX2012010260A (es) Metodos para preparar y descodificar codigos de color bidimensionales.
JPH11161757A (ja) 情報コード及びその読み取り装置
US20230094590A1 (en) Information code and information code generation method
WO1998050882A2 (en) Multi-colored symb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188778B2 (en) Machine-readable symbol and related method
US9189674B2 (en) 2D barcode scanner
US7401738B2 (en) Apparatus for reading a color symbol
US20030052179A1 (en) Machine-readable symbol and related method
US20050011955A1 (en) Information code and its reading device
CN204731794U (zh) 彩色条码读取装置
US20210150172A1 (en) Code Reader and Method for Reading Optical Codes
EP407845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ding a two-dimensional encoded pattern applied on a non-uniform backgrou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