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1932B - 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1932B
CN101831932B CN2010101229838A CN201010122983A CN101831932B CN 101831932 B CN101831932 B CN 101831932B CN 2010101229838 A CN2010101229838 A CN 2010101229838A CN 201010122983 A CN201010122983 A CN 201010122983A CN 101831932 B CN101831932 B CN 1018319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equipment
pipe
metal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29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1932A (zh
Inventor
孟杰飞
孙正清
周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Gangzha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Gangzha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Gangzha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Gangzha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229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31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31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1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1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19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包括电机设备施工、控制设备及分配电设备、挖泥电气设备施工、蓄电池施工、舱室外照明灯具、强光灯、探照灯及航行信号灯、照明附具、船内通迅、信号设备的施工、设备的安装、设备的接地、设备的接线、电缆敷设工艺、电缆管的弯制及安装工艺、接地、冷藏场所的电缆敷设、邻近无线电设备场所电缆敷设等步骤。本发明工艺简单、施工效果好。

Description

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复杂,工作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施工效果好的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电机设备施工:
发电机组的安装时,其转轴与船舶艏艉线平行,其它卧式电机的转轴也尽量与艉线平行;立式电机的转轴与船舶水线面垂直;
电机的安装部位留有测量转速、观察火花、维修换向器和碳刷架的空间;发电机组设置同的基座,电机的联轴器及皮带或链轮转动部分,装可拆卸的护罩,以防止外罩偶然触及传动部分;
(2)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施工:
配电板的前后留有足够宽度的通道,其前面通道的宽度应至少为0.6m;
配电板后面通道的入口处,配置带锁的门,当海船配电板长度超过4m或江船配电板长度超过2.5m时,配电板后面通道的两端均设门;
配电板前后铺设防滑和耐油的绝缘处理的木格栅;配电板安装在具有封闭板的底座上,引入电缆的电缆框用填料封闭;配电板后面或附近固定设置原理线路图;
(3)控制设备及分配电设备:
启动箱及分配电箱的安装高度为:下沿离甲板或花铁板为1.3m,相邻安装的设备箱体下沿对齐;
电机的启动箱及主令控制器或控制按钮盒,安装在电机附近;主令控制器的安装时手柄转轴至操作平台的高度为1m;
(4)挖泥电气设备施工:
桥架、钢桩台车区域的所有电气设备设有减震和接地装置,桥架上水下部分的设备及传感器的防护等级达到IP65以上;
(5)蓄电池施工:
蓄电池安装在专用舱室或箱柜内或敞开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上下层蓄电池之间留有不小于300mm的空间,每只蓄电池四周留有不小于20mm空隙;蓄电池的安装高度,即电池液孔塞至甲板的距离,不大于1.4m;
蓄电池之间的空隙用不吸潮、耐电解液腐蚀的绝缘材料楔隔、衬垫付和固定,对敞开安装的蓄电池,其上部还设有挡板;
蓄电池箱、柜设置有独立的通风装置,其出风口设在上方,进风口设在下方,进出通风口布置在箱、柜的两端,在结构上设置挡板或弯头,以防止水和火星进入,出风口的管子直通敞开甲板外;
蓄电池室的门和专用箱、柜的外面设置“禁止烟火”的标志,并设置标明蓄电池用途的铭牌;
蓄电池接线结束后,所有的接线柱用凡士林等油脂涂封,以防止腐蚀;
(6)舱室外照明灯具:
舱室照明灯具设置使舱室各处有均匀的照度,具有二个分路供电的舱室照明灯具,交叉或间隔布置;应急照明灯具,其外壳涂红色标记;
床头灯安装于高于床铺板600mm-700mm且离床头300mm的侧壁上;镜灯及壁灯的安装高度为;壁灯:据地面1700mm,镜灯:在镜子上方100mm;
(7)强光灯、探照灯及航行信号灯:
强光灯及探照灯安装专用灯架或底座;探照灯安装时,在其底部与底座之间填以厚度不小于5mm的橡皮以保证水密;
气体放电型强光灯的高压触发装置安装在带有“高压危险”标记的金属箱内,金属箱尽量装在人员不易触及的地方;
(8)照明附具:同一舱室及相邻安装的照明附具的安装高度一致;
暗式照明开关安装时,使其板柄方向一致,板柄向上为“接通”,板柄向下为“断开”;
不同电源种类及电压等级的插座,采用不同结构的插座,并且设置标明电源种类及电压等级的明显面板的标记;分路接线盒外面设置与系统图代号相对的明显面板的标记;
(9)船内通迅、信号设备
音响及灯光信号设备安装在有关工作人员易于听到和观察之处,并设置必要的识别标记;
火警按钮盒安装在较醒目之处;安装高度为室内距地面1.3-1.4m,室外距地面1.5-1.6m,其击锤设在火警按钮的右侧;
壁式自动电话及指挥电话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4m,台式自动电话的接线盒安装在台子的右侧,并避开舷窗的漏水斗,安装高度距台面150mm,并应与台灯、台扇插座高度一致;
舱室内喇叭箱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9m;
室外安装的指挥电话、扩音遥控站或有线对讲分机,安装在防水式的金属箱内;
应急报警装置的控制器,包括集合警铃的关闭器、火警按钮盒、测温、测烟或火警传感器,均涂上红色和设有标明其用途的铭牌;
(10)设备的安装:
设备支架或基座的焊接应保证牢靠,设备紧固件为镀锌或具有其他金属镀层的形式;螺钉、螺母紧固后,其螺钉的螺纹应伸出螺母不少于2-3牙;采用搭牙螺丝紧固时,螺丝旋紧后,其搭牙部分的深度应不小于螺丝直径的0.8倍;
(11)设备的接地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及工作接地,是接到船体永久结构或与船体相焊接的基座或座架上,安装在铝质轻围壁上设备的接地,接到船体的钢质部分;设备如直接紧固在船体金属结构或紧固在与船体有可靠电气连续的支架或基座上时,利用设备的金属底脚进行接地;凡具有电源插头的设备,应采用插头的接地极进行接地的接地形式;
(12)设备的接线
芯线的端部设置接头,接头与芯线采用冷压连接,冷压接头的型式为销形、板形或管形,压接的型式为局部和整体两种,如芯线截面为4mm2以下,设备的接线柱为具有压板的插入式连接,则可不设接头;
设备内的芯线束用塑料旋绕管、棉麻腊线、尼龙线或小型尼龙扎带进行捆扎,如设备内有塑料敷线槽,则不再另行捆扎;
芯线的余量在接线柱附近绕圈放置,如芯线为多股铜线,截面在2.5mm2以下,其芯线余量弯曲后捆扎在芯线束之中;备用芯线单独捆扎,在备用芯线端部,用绝缘材料包扎封口;
芯线接头为板型或管型时,套管的内径应能保证套管紧套在接头上不致松动,套管的长度为剥去绝缘的铜芯线长度的2倍;
芯线如无接头或接头为销形式,则套管的内径应能保证套管紧套在芯线绝缘上,其长度等于剥去绝缘的铜芯线的长度;
同一设备内的芯线标记套管应排列成同一方向,且不应将字母和号码倒置;
(13)电缆敷设工艺:
电缆穿过甲板时,用金属电缆管,电缆筒或电缆围板保护;电缆离蒸汽管、排气管及其法兰、电阻器等热源的空间距离不小于100mm;在易受油水浸渍的舱底花铁板下敷设电缆时,将电缆敷设在金属管子或管道内,管子或管道贴近花铁板安装,其两端至少高出花铁板200mm,并用填料封闭或加铝衬套,最低弯头处加钻10mm漏水孔;
在潮湿舱壁上敷设电缆时,电缆与舱壁之间至少有20mm的空间;
电缆与船壳板,防火隔墙及甲板的敷设间距不小于20mm,与双层底及滑油、燃油柜的敷设间距不小于50mm;
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电缆束的横截面宜敷设成矩形,避免敷设成圆形或方形,矩形的长宽比不小于3∶1;横截面敷设成矩形的电缆束,其宽边方向的电缆不超过四层;工作电压超过24V,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应可靠接地;
电缆的拉敷:
电缆拉敷时,使电缆沿着已烧焊紧固件的敷设线路方向,连续均匀地移动,对主干电缆,应按照电缆的“停止标记”,把电缆停止在规定的舱壁或甲板处;
每根电缆拉敷完毕后,均需把电缆理齐整平,校对好长度,并把电缆一起挂在设备附近;
所有电缆拉敷完毕后,全面核对电缆的型号、规格、进入设备的长度和总数,以防敷错或遗漏,核对无误后,进行电缆的紧固,如果用绑扎法紧固电缆,则可在拉敷好一束电缆经复核整理后,即用扎带紧固,然后再拉敷第二束;所有电缆的紧固件表面应镀锌或涂以防锈漆;
(14)电缆管的弯制及安装工艺:
管子或管道的弯曲半径应保证所穿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允许值,外径大于65mm的管子,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2倍;
一条管的弯曲次数不超过3次,且弯曲的角度大于90°,否则管应分段安装,用活接头联接,联接时保证密封性能;管子或管道成倾斜位置安装,如管子或管道内的凝结水无法自行流出,则在最低位置设置排水孔,孔径为1-3mm;电缆管采用管子卡子安装固定在船体构件上;管子与设备进线孔设置在同一中心线上,其间距为管径的6-10倍;在潮湿和油水容易进入的场所,管子或管道的两端用填料进行密封;管子或管道设置保证机械上和电气上的连续性,并可靠接地;
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
除工作电压不超过24V及具有单点接地要求的电缆外,其他电缆的金属护套均于两端可靠接地,但最后分支电路之电缆金属护套,可仅在近电源一端可靠接地;所有电缆的金属护套,在其全长上应保证与电气上的连续性;
(15)接地的工艺要求。
接地导体接到船体永久结构或与船体相焊接的基座支架上或接到可靠接地的设备的金属填料函或外壳上。
专用接地接线柱,设在不易受到机械损伤和有油、水浸渍的地方,在接地导体接地端的两侧,垫以镀锡铜垫圈,并设有防止松脱的弹簧垫圈或螺母。
金属护套与接地导体的接触面处,除去油漆及金属氧化层,并在两者之间垫以厚度不小于0.5mm的锡铂或镀锡铜皮;接地装置紧固后,应随即在接地处四周涂以防锈油漆封闭;接地导体由紫铜或其他抗腐蚀金属制造,其他材料的接地导体的电导,应不小于紫铜接地的导体的电导;
(16)冷藏场所的电缆敷设
对敷设在冷藏场所的电缆,设置耐寒的和不透水的护套,如敷设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时,则金属护套外面应有不透水和耐腐蚀的护套;
冷藏场所的电缆,全部明线敷设,并在周围设置防护罩,以防机械损伤;电缆与冷藏室表面之间应留有空间距离;
如电缆必须穿过冷藏场所的热绝缘层,则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子里垂直穿过,管子的两端设置水密填料函;
固定电缆的金属紧固件,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
(17)邻近无线电设备场所电缆敷设
对设在露天甲板和非金属上层建筑内的电缆设置金属护套或敷设在金属管子或金属罩壳内;
所有进入无线电室的电缆和无线电助航仪系统的电缆,设置连续的金属屏蔽层;上述电缆金属护套及穿管电缆的金属管或罩壳,至少应在两端可靠接地。
本发明工艺简单、施工效果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1)电机设备施工:
发电机组的安装时,其转轴与船舶艏艉线平行,其它卧式电机的转轴也尽量与艉线平行;立式电机的转轴与船舶水线面垂直;
电机的安装部位留有测量转速、观察火花、维修换向器和碳刷架的空间;发电机组设置同的基座,电机的联轴器及皮带或链轮转动部分,装可拆卸的护罩,以防止外罩偶然触及传动部分;
(2)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施工:
配电板的前后留有足够宽度的通道,其前面通道的宽度应至少为0.6m;
配电板后面通道的入口处,配置带锁的门,当海船配电板长度超过4m或江船配电板长度超过2.5m时,配电板后面通道的两端均设门;
配电板前后铺设防滑和耐油的绝缘处理的木格栅;配电板安装在具有封闭板的底座上,引入电缆的电缆框用填料封闭;配电板后面或附近固定设置原理线路图;
(3)控制设备及分配电设备:
启动箱及分配电箱的安装高度为:下沿离甲板或花铁板为1.3m,相邻安装的设备箱体下沿对齐;
电机的启动箱及主令控制器或控制按钮盒,安装在电机附近;主令控制器的安装时手柄转轴至操作平台的高度为1m;
(4)挖泥电气设备施工:
桥架、钢桩台车区域的所有电气设备设有减震和接地装置,桥架上水下部分的设备及传感器的防护等级达到IP65以上;
(5)蓄电池施工:
蓄电池安装在专用舱室或箱柜内或敞开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上下层蓄电池之间留有不小于300mm的空间,每只蓄电池四周留有不小于20mm空隙;蓄电池的安装高度,即电池液孔塞至甲板的距离,不大于1.4m;
蓄电池之间的空隙用不吸潮、耐电解液腐蚀的绝缘材料楔隔、衬垫付和固定,对敞开安装的蓄电池,其上部还设有挡板;
蓄电池箱、柜设置有独立的通风装置,其出风口设在上方,进风口设在下方,进出通风口布置在箱、柜的两端,在结构上设置挡板或弯头,以防止水和火星进入,出风口的管子直通敞开甲板外;
蓄电池室的门和专用箱、柜的外面设置“禁止烟火”的标志,并设置标明蓄电池用途的铭牌;
蓄电池接线结束后,所有的接线柱用凡士林等油脂涂封,以防止腐蚀;
(6)舱室外照明灯具:
舱室照明灯具设置使舱室各处有均匀的照度,具有二个分路供电的舱室照明灯具,交叉或间隔布置;应急照明灯具,其外壳涂红色标记;
床头灯安装于高于床铺板600mm-700mm且离床头300mm的侧壁上;镜灯及壁灯的安装高度为;壁灯:据地面1700mm,镜灯:在镜子上方100mm;
(7)强光灯、探照灯及航行信号灯:
强光灯及探照灯安装专用灯架或底座;探照灯安装时,在其底部与底座之间填以厚度不小于5mm的橡皮以保证水密;
气体放电型强光灯的高压触发装置安装在带有“高压危险”标记的金属箱内,金属箱尽量装在人员不易触及的地方;
(8)照明附具:同一舱室及相邻安装的照明附具的安装高度一致;
暗式照明开关安装时,使其板柄方向一致,板柄向上为“接通”,板柄向下为“断开”;
不同电源种类及电压等级的插座,采用不同结构的插座,并且设置标明电源种类及电压等级的明显面板的标记;分路接线盒外面设置与系统图代号相对的明显面板的标记;
(9)船内通迅、信号设备
音响及灯光信号设备安装在有关工作人员易于听到和观察之处,并设置必要的识别标记;
火警按钮盒安装在较醒目之处;安装高度为室内距地面1.3-1.4m,室外距地面1.5-1.6m,其击锤设在火警按钮的右侧;
壁式自动电话及指挥电话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4m,台式自动电话的接线盒安装在台子的右侧,并避开舷窗的漏水斗,安装高度距台面150mm,并应与台灯、台扇插座高度一致;
舱室内喇叭箱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9m;
室外安装的指挥电话、扩音遥控站或有线对讲分机,安装在防水式的金属箱内;
应急报警装置的控制器,包括集合警铃的关闭器、火警按钮盒、测温、测烟或火警传感器,均涂上红色和设有标明其用途的铭牌;
(10)设备的安装:
设备支架或基座的焊接应保证牢靠,设备紧固件为镀锌或具有其他金属镀层的形式;螺钉、螺母紧固后,其螺钉的螺纹应伸出螺母不少于2-3牙;采用搭牙螺丝紧固时,螺丝旋紧后,其搭牙部分的深度应不小于螺丝直径的0.8倍;
(11)设备的接地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及工作接地,是接到船体永久结构或与船体相焊接的基座或座架上,安装在铝质轻围壁上设备的接地,接到船体的钢质部分;设备如直接紧固在船体金属结构或紧固在与船体有可靠电气连续的支架或基座上时,利用设备的金属底脚进行接地;凡具有电源插头的设备,应采用插头的接地极进行接地的接地形式;
(12)设备的接线
芯线的端部设置接头,接头与芯线采用冷压连接,冷压接头的型式为销形、板形或管形,压接的型式为局部和整体两种,如芯线截面为4mm2以下,设备的接线柱为具有压板的插入式连接,则可不设接头;
设备内的芯线束用塑料旋绕管、棉麻腊线、尼龙线或小型尼龙扎带进行捆扎,如设备内有塑料敷线槽,则不再另行捆扎;
芯线的余量在接线柱附近绕圈放置,如芯线为多股铜线,截面在2.5mm2以下,其芯线余量弯曲后捆扎在芯线束之中;备用芯线单独捆扎,在备用芯线端部,用绝缘材料包扎封口;
芯线接头为板型或管型时,套管的内径应能保证套管紧套在接头上不致松动,套管的长度为剥去绝缘的铜芯线长度的2倍;
芯线如无接头或接头为销形式,则套管的内径应能保证套管紧套在芯线绝缘上,其长度等于剥去绝缘的铜芯线的长度;
同一设备内的芯线标记套管应排列成同一方向,且不应将字母和号码倒置;
(13)电缆敷设工艺:
电缆穿过甲板时,用金属电缆管,电缆筒或电缆围板保护;电缆离蒸汽管、排气管及其法兰、电阻器等热源的空间距离不小于100mm;在易受油水浸渍的舱底花铁板下敷设电缆时,将电缆敷设在金属管子或管道内,管子或管道贴近花铁板安装,其两端至少高出花铁板200mm,并用填料封闭或加铝衬套,最低弯头处加钻10mm漏水孔;
在潮湿舱壁上敷设电缆时,电缆与舱壁之间至少有20mm的空间;
电缆与船壳板,防火隔墙及甲板的敷设间距不小于20mm,与双层底及滑油、燃油柜的敷设间距不小于50mm;
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电缆束的横截面宜敷设成矩形,避免敷设成圆形或方形,矩形的长宽比不小于3∶1;横截面敷设成矩形的电缆束,其宽边方向的电缆不超过四层;工作电压超过24V,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应可靠接地;
电缆的拉敷:
电缆拉敷时,使电缆沿着已烧焊紧固件的敷设线路方向,连续均匀地移动,对主干电缆,应按照电缆的“停止标记”,把电缆停止在规定的舱壁或甲板处;
每根电缆拉敷完毕后,均需把电缆理齐整平,校对好长度,并把电缆一起挂在设备附近;
所有电缆拉敷完毕后,全面核对电缆的型号、规格、进入设备的长度和总数,以防敷错或遗漏,核对无误后,进行电缆的紧固,如果用绑扎法紧固电缆,则可在拉敷好一束电缆经复核整理后,即用扎带紧固,然后再拉敷第二束;所有电缆的紧固件表面应镀锌或涂以防锈漆;
(14)电缆管的弯制及安装工艺:
管子或管道的弯曲半径应保证所穿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允许值,外径大于65mm的管子,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2倍;
一条管的弯曲次数不超过3次,且弯曲的角度大于90°,否则管应分段安装,用活接头联接,联接时保证密封性能;管子或管道成倾斜位置安装,如管子或管道内的凝结水无法自行流出,则在最低位置设置排水孔,孔径为1-3mm;电缆管采用管子卡子安装固定在船体构件上;管子与设备进线孔设置在同一中心线上,其间距为管径的6-10倍;在潮湿和油水容易进入的场所,管子或管道的两端用填料进行密封;管子或管道设置保证机械上和电气上的连续性,并可靠接地;
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
除工作电压不超过24V及具有单点接地要求的电缆外,其他电缆的金属护套均于两端可靠接地,但最后分支电路之电缆金属护套,可仅在近电源一端可靠接地;所有电缆的金属护套,在其全长上应保证与电气上的连续性;
(15)电缆接地:
接地导体接到船体永久结构或与船体相焊接的基座支架上或接到可靠接地的设备的金属填料函或外壳上。
专用接地接线柱,设在不易受到机械损伤和有油、水浸渍的地方,在接地导体接地端的两侧,垫以镀锡铜垫圈,并设有防止松脱的弹簧垫圈或螺母。
金属护套与接地导体的接触面处,除去油漆及金属氧化层,并在两者之间垫以厚度不小于0.5mm的锡铂或镀锡铜皮;接地装置紧固后,应随即在接地处四周涂以防锈油漆封闭;接地导体由紫铜或其他抗腐蚀金属制造,其他材料的接地导体的电导,应不小于紫铜接地的导体的电导;
(16)冷藏场所的电缆敷设
对敷设在冷藏场所的电缆,设置耐寒的和不透水的护套,如敷设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时,则金属护套外面应有不透水和耐腐蚀的护套;
冷藏场所的电缆,全部明线敷设,并在周围设置防护罩,以防机械损伤;电缆与冷藏室表面之间应留有空间距离;
如电缆必须穿过冷藏场所的热绝缘层,则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子里垂直穿过,管子的两端设置水密填料函;
固定电缆的金属紧固件,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
(17)邻近无线电设备场所电缆敷设
对设在露天甲板和非金属上层建筑内的电缆设置金属护套或敷设在金属管子或金属罩壳内;
所有进入无线电室的电缆和无线电助航仪系统的电缆,设置连续的金属屏蔽层;上述电缆金属护套及穿管电缆的金属管或罩壳,至少应在两端可靠接地。

Claims (1)

1.一种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电机设备施工:
发电机组的安装时,其转轴与船舶艏艉线平行,其它卧式电机的转轴也尽量与艏艉线平行;立式电机的转轴与船舶水线面垂直;
电机的安装部位留有测量转速、观察火花、维修换向器和碳刷架的空间;发电机组设置相同的基座,电机的联轴器及皮带或链轮转动部分,装可拆卸的护罩,以防止护罩偶然触及传动部分;
(2)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施工:
配电板的前后留有足够宽度的通道,其前面通道的宽度应至少为0.6m;
配电板后面通道的入口处,配置带锁的门,当海船配电板长度超过4m或江船配电板长度超过2.5m时,配电板后面通道的两端均设门;
配电板前后铺设防滑和耐油的绝缘处理的木格栅;配电板安装在具有封闭板的底座上,引入电缆的电缆框用填料封闭;配电板后面或附近固定设置原理线路图;
(3)控制设备及分配电设备:
启动箱及分配电箱的安装高度为:下沿离甲板或花铁板为1.3m,相邻安装的设备箱体下沿对齐;
电机的启动箱及主令控制器或控制按钮盒,安装在电机附近;主令控制器的安装时手柄转轴至操作平台的高度为1m;
(4)挖泥电气设备施工: 
桥架、钢桩台车区域的所有电气设备设有减震和接地装置,桥架上水下部分的设备及传感器的防护等级达到IP65以上;
(5)蓄电池施工:
蓄电池安装在专用舱室或箱柜内或敞开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上下层蓄电池之间留有不小于300mm的空间,每只蓄电池四周留有不小于20mm空隙;蓄电池的安装高度,即电池液孔塞至甲板的距离,不大于1.4m;
蓄电池之间的空隙用不吸潮、耐电解液腐蚀的绝缘材料楔隔、衬垫和固定,对敞开安装的蓄电池,其上部还设有挡板;
蓄电池箱、柜设置有独立的通风装置,其出风口设在上方,进风口设在下方,进出通风口布置在箱、柜的两端,在结构上设置挡板或弯头,以防止水和火星进入,出风口的管子直通敞开甲板外;
蓄电池室的门和专用箱、柜的外面设置“禁止烟火”的标志,并设置标明蓄电池用途的铭牌;
蓄电池接线结束后,所有的接线柱用凡士林涂封,以防止腐蚀;
(6)舱室外照明灯具:
舱室照明灯具设置使舱室各处有均匀的照度,具有二个分路供电的舱室照明灯具,交叉或间隔布置;应急照明灯具,其外壳涂红色标记;
床头灯安装于高于床铺板600mm-700mm且离床头300mm的侧壁上;镜灯及壁灯的安装高度为;壁灯:据地面1700mm,镜灯:在镜子上方100mm;
(7)强光灯、探照灯及航行信号灯: 
强光灯及探照灯安装专用灯架或底座;探照灯安装时,在其底部与底座之间填以厚度不小于5mm的橡皮以保证水密;
气体放电型强光灯的高压触发装置安装在带有“高压危险”标记的金属箱内,金属箱尽量装在人员不易触及的地方;
(8)照明附具:同一舱室及相邻安装的照明附具的安装高度一致;
暗式照明开关安装时,使其板柄方向一致,板柄向上为“接通”,板柄向下为“断开”;
不同电源种类及电压等级的插座,采用不同结构的插座,并且设置标明电源种类及电压等级的明显面板的标记;分路接线盒外面设置与系统图代号相对的明显面板的标记;
(9)船内通迅、信号设备
音响及灯光信号设备安装在有关工作人员易于听到和观察之处,并设置必要的识别标记;
火警按钮盒安装在较醒目之处;安装高度为室内距地面1.3-1.4m,室外距地面1.5-1.6m,其击锤设在火警按钮的右侧;
壁式自动电话及指挥电话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4m,台式自动电话的接线盒安装在台子的右侧,并避开舷窗的漏水斗,安装高度距台面150mm,并应与台灯、台扇插座高度一致;
舱室内喇叭箱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9m;
室外安装的指挥电话、扩音遥控站或有线对讲分机,安装在防水式的金属箱内;
应急报警装置的控制器,包括集合警铃的关闭器、火警按钮盒、测 温、测烟或火警传感器,均涂上红色和设有标明其用途的铭牌;
(10)设备的安装:
设备支架或基座的焊接应保证牢靠,设备紧固件为镀锌或具有其他金属镀层的形式;螺钉、螺母紧固后,其螺钉的螺纹应伸出螺母不少于2-3牙;采用搭牙螺丝紧固时,螺丝旋紧后,其搭牙部分的深度应不小于螺丝直径的0.8倍;
(11)设备的接地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及工作接地,是接到船体永久结构或与船体相焊接的基座或座架上,安装在铝质轻围壁上设备的接地,接到船体的钢质部分;设备如直接紧固在船体金属结构或紧固在与船体有可靠电气连接的支架或基座上时,利用设备的金属底脚进行接地;凡具有电源插头的设备,应采用插头的接地极进行接地的接地形式;
(12)设备的接线
芯线的端部设置接头,接头与芯线采用冷压连接,冷压接头的型式为销形、板形或管形,压接的型式为局部和整体两种,如芯线截面为4mm2以下,设备的接线柱为具有压板的插入式连接,则不设接头;
设备内的芯线束用塑料旋绕管、棉麻腊线、尼龙线或小型尼龙扎带进行捆扎,如设备内有塑料敷线槽,则不再另行捆扎;
芯线的余量在接线柱附近绕圈放置,如芯线为多股铜线,截面在2.5mm2以下,其芯线余量弯曲后捆扎在芯线束之中;备用芯线单独捆扎,在备用芯线端部,用绝缘材料包扎封口;
芯线接头为板型或管型时,套管的内径应能保证套管紧套在接头上 不致松动,套管的长度为剥去绝缘的铜芯线长度的2倍;
芯线如无接头或接头为销型式,则套管的内径应能保证套管紧套在芯线绝缘上,其长度等于剥去绝缘的铜芯线的长度;
同一设备内的芯线标记套管应排列成同一方向,且不应将字母和号码倒置;
(13)电缆敷设工艺:
电缆穿过甲板时,用金属电缆管,电缆筒或电缆围板保护;电缆离蒸汽管、排气管及其法兰、电阻器热源的空间距离不小于100mm;在易受油水浸渍的舱底花铁板下敷设电缆时,将电缆敷设在金属管子或管道内,管子或管道贴近花铁板安装,其两端至少高出花铁板200mm,并用填料封闭或加铝衬套,最低弯头处加钻10mm漏水孔;
在潮湿舱壁上敷设电缆时,电缆与舱壁之间至少有20mm的空间;
电缆与船壳板,防火隔墙及甲板的敷设间距不小于20mm,与双层底及滑油、燃油柜的敷设间距不小于50mm;
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电缆束的横截面宜敷设成矩形,避免敷设成圆形或方形,矩形的长宽比不小于3∶1;横截面敷设成矩形的电缆束,其宽边方向的电缆不超过四层;工作电压超过24V,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应可靠接地;
电缆的拉敷:
电缆拉敷时,使电缆沿着已烧焊紧固件的敷设线路方向,连续均匀地移动,对主干电缆,应按照电缆的“停止标记”,把电缆停止在规定的舱壁或甲板处;
每根电缆拉敷完毕后,均需把电缆理齐整平,校对好长度,并把电缆一起挂在设备附近;
所有电缆拉敷完毕后,全面核对电缆的型号、规格、进入设备的 长度和总数,以防敷错或遗漏,核对无误后,进行电缆的紧固,如果用绑扎法紧固电缆,则在拉敷好一束电缆经复核整理后,即用扎带紧固,然后再拉敷第二束;所有电缆的紧固件表面应镀锌或涂以防锈漆;
(14)电缆管的弯制及安装工艺:
管子或管道的弯曲半径应保证所穿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允许值,外径大于65mm的管子,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2倍;
一条管的弯曲次数不超过3次,且弯曲的角度大于90°,否则管应分段安装,用活接头联接,联接时保证密封性能;管子或管道成倾斜位置安装,如管子或管道内的凝结水无法自行流出,则在最低位置设置排水孔,孔径为1-3mm;电缆管采用管子卡子安装固定在船体构件上;管子与设备进线孔设置在同一中心线上,其间距为管径的6-10倍;在潮湿和油水容易进入的场所,管子或管道的两端用填料进行密封;管子或管道设置保证机械上和电气上的连续性,并可靠接地;
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
除工作电压不超过24V及具有单点接地要求的电缆外,其他电缆的金属护套均于两端可靠接地,但最后分支电路之电缆金属护套,仅在近电源一端可靠接地;所有电缆的金属护套,在其全长上应保证与电气上的连续性;
(15)电缆接地:
接地导体接到船体永久结构或与船体相焊接的基座支架上或接到可靠接地的设备的金属填料函或外壳上;
专用接地接线柱,设在不易受到机械损伤和有油、水浸渍的地方,在接地导体接地端的两侧,垫以镀锡铜垫圈,并设有防止松脱的弹簧垫圈或螺母;
金属护套与接地导体的接触面处,除去油漆及金属氧化层,并在两者之间垫以厚度不小于0.5mm的锡铂或镀锡铜皮;接地装置紧固后, 应随即在接地处四周涂以防锈油漆封闭;接地导体由紫铜或其他抗腐蚀金属制造,其他材料的接地导体的电导,应不小于紫铜接地的导体的电导;
(16)冷藏场所的电缆敷设
对敷设在冷藏场所的电缆,设置耐寒的和不透水的护套,如敷设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时,则金属护套外面应有不透水和耐腐蚀的护套;
冷藏场所的电缆,全部明线敷设,并在周围设置防护罩,以防机械损伤;电缆与冷藏室表面之间应留有空间距离;
如电缆必须穿过冷藏场所的热绝缘层,则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子里垂直穿过,管子的两端设置水密填料函;
固定电缆的金属紧固件,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
(17)邻近无线电设备场所电缆敷设
对设在露天甲板和非金属上层建筑内的电缆设置金属护套或敷设在金属管子或金属罩壳内;
所有进入无线电室的电缆和无线电助航仪系统的电缆,设置连续的金属屏蔽层;上述电缆金属护套及穿管电缆的金属管或罩壳,至少应在两端可靠接地。 
CN2010101229838A 2010-03-05 2010-03-05 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1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29838A CN101831932B (zh) 2010-03-05 2010-03-05 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29838A CN101831932B (zh) 2010-03-05 2010-03-05 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1932A CN101831932A (zh) 2010-09-15
CN101831932B true CN101831932B (zh) 2011-09-21

Family

ID=42716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298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1932B (zh) 2010-03-05 2010-03-05 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319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2148B (zh) * 2011-12-27 2015-01-21 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从3d放样中自动生成电缆敷线图的方法
CN102570354A (zh) * 2011-12-29 2012-07-11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船舶驾驶台电气安装工艺
CN103972763A (zh) * 2014-05-22 2014-08-06 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绞吸式挖泥船电气安装中的设备接地方法
CN103972814A (zh) * 2014-05-22 2014-08-06 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绞吸式挖泥船电气安装中的设备进线方法
CN103979072A (zh) * 2014-05-22 2014-08-13 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绞吸式挖泥船电气设备安装方法
CN104917109A (zh) * 2015-06-09 2015-09-16 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 船舶上层建筑至机舱的主干电缆逆向敷设方法
CN107086506A (zh) * 2017-05-22 2017-08-22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主干电缆走向设计方法
CN109560508A (zh) * 2018-12-04 2019-04-02 威海职业学院 一种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125908A1 (ru) * 1983-07-29 1990-11-07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156 Способ постройки судна из модульных блок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CN1190599C (zh) * 2003-06-07 2005-02-23 浙江大学 挖泥船定位桩台车液压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1932A (zh) 201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1932B (zh) 挖泥船电气安装施工工艺
CN104242191B (zh) 苯加氢工程仪表管线敷设方法
CN102518310B (zh) 玻膜光电幕墙的施工方法
CN109958609B (zh) 隧道变频空压机组智能动力供风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7884256U (zh) 电缆沟气体防火装置
CN206432530U (zh) 一种sf6绝缘配电快速转接装置
CN210246281U (zh) 一种地埋式电缆保护管件
CN109082669A (zh) 一种储罐内表面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施的安装装置
CN103779806B (zh) 电网防倒供电的方法及系统
CN114379707A (zh) 一种低闪点燃料船舶
CN211577520U (zh) 用于户内变电站架空进线的通信光缆双路由敷设组合设备
CN203787850U (zh) 电网防倒供电系统
CN208949412U (zh) 一种储罐内表面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施的安装装置
CN212162462U (zh) 建筑工地用楼层临时用电的随层安装装置
RU180293U1 (ru) Морская геофизическая контейнер-лаборатория на основе стандартного морского 20-футового контейнера
CN107069363A (zh) 一种sf6绝缘配电快速转接装置
II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CN102377125A (zh) 苯加氢工程电缆架上电缆的敷设方法
CN217214259U (zh) 一种防电气干扰的阻燃电缆
CN210957741U (zh) 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
CN209402117U (zh) 一种电缆铺设结构
CN110364959A (zh) 一种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CN113937689B (zh) 一种嵌套式电力线缆防火保护装置
CN218498573U (zh) 配电柜顶部上进线上出线防水处理结构
CN213483441U (zh) 一种低烟无卤耐火电线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