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7850U - 电网防倒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网防倒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87850U CN203787850U CN201420042853.7U CN201420042853U CN203787850U CN 203787850 U CN203787850 U CN 203787850U CN 201420042853 U CN201420042853 U CN 201420042853U CN 203787850 U CN203787850 U CN 2037878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th
- adhesive tape
- ground
- metal forming
- electrical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包括防倒供电装置,其包括开合式防护外壳、胶带和金属箔,金属箔使用时包裹在接地部位外周,胶带使用时缠绕在金属箔的两端,胶带同时覆盖金属箔的端头和接地部位外端之外的一段电缆线护套,防护外壳使用时设置在接地部位外周,完全覆盖包裹后的金属箔、缠绕后的胶带。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长期有效、安全性好、检修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网防倒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进行电网检修,都是先将检修线路所在区域的供电系统关闭后,检修人员再高空作业进行检修,而不进行防倒供电处理,这种方式,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因为架空电缆线必然会接线入户,而部分用户(如学校、商场、工厂等)会安装发电机,以保证停电时正常供电而不影响电器的正常运作,停电时会存在从用户自备发电机上倒供电到架空主干线上而使主干线上仍然带电的现象,如果施工人员在断掉主干线上的供电系统后,在没有防倒供电处理的情况下,贸然进行检修,势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有检修人员为了高效行事,根本不进行接地处理,更是威胁到其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长期有效、安全性好、提高检修效率的电网防倒供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包括防倒供电装置,防倒供电装置包括开合式防护外壳、胶带和金属箔,金属箔使用时包裹在绝缘架空线路中的联络开关两侧、电网线路耐张段的始端和终端、分支线路之靠近分支点处及可能反送电的线路上设置的接地部位外周,胶带使用时缠绕在金属箔的两端,胶带同时覆盖金属箔的端头和接地部位外端之外的一段电缆线护套,防护外壳使用时设置在接地部位外周,同时完全覆盖包裹后的金属箔、缠绕后的胶带。
所述金属箔的包裹范围大于接地部位的长度,金属箔的两端外延至接地部位两外端之外的电缆线护套上;所述胶带为弹性阻水胶带,其缠绕范围从金属箔外延至电缆线护套上;所述防护外壳的两外端分别设置在接地部位两外端之外的弹性阻水胶带上,防护外壳与缠绕后的弹性阻水胶带紧配合连接。
所述金属箔的包裹范围等于或小于接地部位的长度,包裹后的金属箔的两端与其外相应的电缆线护套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胶带包括防水绝缘胶带和弹性阻水胶带,防水绝缘胶带的缠绕范围从金属箔外延至电缆线护套上,弹性阻水胶带的缠绕范围从缠绕后的防水绝缘胶带外延至电缆线护套上;所述防护外壳的两外端分别设置在接地部位两外端之外的弹性阻水胶带上,防护外壳与缠绕后的弹性阻水胶带紧配合连接。
所述金属箔的包裹范围等于或小于接地部位的长度,包裹后的金属箔的两端与其外相应的电缆线护套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胶带为防水、绝缘的自粘胶带,自粘胶带的缠绕范围从金属箔外延至电缆线护套上;所述防护外壳的两外端分别设置在接地部位两外端之外的自粘胶带上。
所述接地部位沿电缆线轴向错开145-150mm设置在相邻电缆线上,所述防护外壳使用时安装在距支撑固定绝缘架空线路的架空电缆线用的街码的中心线500-600mm处的架空电缆线上。
所述防倒供电装置防倒供电时通过所述金属箔与一接地线连接,接地线接地的一端为其接地端,所述电网防倒供电系统还包括接地结构,接地结构包括接地点、接地引出线和地极,接地引出线一端与接地点连接,其另一端与地极连接,接地线的接地端与接地点连接。
所述地极包括水平地极和垂直地极,所述接地引出线与水平地极连接,垂直地极一端与水平地极连接,另一端使用时打入土中。
所述接地引出线为镀锌扁钢,所述接地点由接地引出线弯曲而成,接地引出线之接地点的两外端使用时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墙体上。
所述水平地极为镀锌圆铁,所述接地引出线与水平地极通过驳接圆铁无缝焊接,所述垂直地极为镀锌角钢,其与水平地极的连接方式为无缝焊接,接地引出线的下端、水平地极和所述垂直地极使用时设置在设置于地面的一个凹槽内,凹槽内回填满有覆盖接地引出线的下端、水平地极和垂直地极的分层夯实的土层,土层的分层厚度小于或等于20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长期有效、安全性好、检修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倒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 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 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 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 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中地极和接地引出线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水平地极和接地引出线的驳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防倒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网防倒供电方法涉及的架空电缆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设置接地部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包裹金属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缠绕防水绝缘胶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缠绕自粘胶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缠绕弹性阻水胶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设置防护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防护外壳闭合以防水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防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电网防倒供电方法使用的金属箔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电网防倒供电方法使用的防水绝缘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电网防倒供电方法使用的弹性阻水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电网防倒供电方法使用的接地规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接地部位,2-金属箔,3-电缆线护套,4-胶带,41-阻水胶带,42-防水绝缘胶带,43-自粘胶带,5-防护外壳,6-接地线,7-接地点,8-接地引出线,9-地极,91-水平地极,92-垂直地极,10-膨胀螺丝,11-驳接圆铁,12-接地规尺,121-长度规尺,122-直径规尺,13-架空电缆线,14-检修处,15-墙体,16-地面,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网防倒供电方法及系统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电网的绝缘架空线路的架空电缆线13通过街码18进行固定支撑,检修时,需要进行接地处理,但是因为存在接线入户的线路倒供电的情况,因此单纯的主干线接地并不能保证施工人员在检修处14进行检修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进行防倒供电处理,保证检修处14的各端线路均不会向检修处供电。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包括防倒供电装置,防倒供电装置包括开合式防护外壳5、胶带4和金属箔2,金属箔2使用时包裹在绝缘架空线路中的联络开关两侧、电网线路耐张段的始端和终端、分支线路之靠近分支点处及可能反送电的线路上设置的接地部位1外周,胶带4使用时缠绕在金属箔2的两端,胶带4同时覆盖金属箔2的端头和接地部位1外端之外的一段电缆线护套,防护外壳5使用时设置在接地部位1外周,同时完全覆盖包裹后的金属箔2、缠绕后的胶带4,防护外壳5与缠绕后的胶带4紧配合。
金属箔优选为带状结构(如图18所示),防水绝缘胶带和自粘胶带优选为成卷的结构(如图19所示),阻水胶带为带状结构(如图20所示),一套防倒供电装置包括置于一个包装盒内的带状金属箔,胶带和一个防护外壳(如图17所示)。
金属箔、胶带和防护外壳的设置方式优选以下三种:其一,金属箔2的包裹范围大于接地部位1的长度,金属箔2的两端外延至接地部位1两外端之外的电缆线护套3上;胶带4为弹性阻水胶带41,其缠绕范围从金属箔2外延至电缆线护套3上;防护外壳5的两外端分别设置在接地部位1两外端之外的弹性阻水胶带41上,防护外壳5与缠绕后的弹性阻水胶带41紧配合连接;其二,金属箔2的包裹范围等于或小于接地部位1的长度,包裹后的金属箔2的两端与其外相应的电缆线护套3之间的距离相等;胶带4包括防水绝缘胶带42和弹性阻水胶带41,防水绝缘胶带42的缠绕范围从金属箔2外延至电缆线护套3上,弹性阻水胶带41的缠绕范围从缠绕后的防水绝缘胶带42外延至电缆线护套3上;防护外壳5的两外端分别设置在接地部位1两外端之外的弹性阻水胶带41上,防护外壳5与缠绕后的弹性阻水胶带41紧配合连接。其三,金属箔2的包裹范围等于或小于接地部位1的长度,包裹后的金属箔2的两端与其外相应的电缆线护套3之间的距离相等;胶带4为防水、绝缘的自粘胶带43,自粘胶带43的缠绕范围从金属箔2外延至电缆线护套3上;防护外壳5的两外端分别设置在接地部位1两外端之外的自粘胶带43上。
其中接地部位1的设置方式可为:用接地规尺12对接地部位1进行定位,接地规尺12包括长度规尺121和设置在长度规尺两端的直径规尺122,直径规尺122的内表面为弧面结构,弧面尺寸小于或等于半圆弧面,两个直径规尺122同轴且弧面开口方向一致,直径规尺122靠近长度规尺121的一侧为其内侧,相对的一侧为其外侧:将接地规尺12卡接在电缆线需设置接地部位1的相应位置上,沿直径规尺122的内侧作标记,两个标记之间的部份,即是接地部位1的设置位,移开接地规尺12, 用电工刀剥开接地部位设置位处的电缆线护套3,露出祼线,祼线部位即接地部位1;缠绕后的胶带4的外侧边缘不超过直径规尺122的外侧边缘,其缠绕厚度根据直径规尺122测量。
其中防护外壳5为对合式防护外壳(如图17所示)或推拉式防护外壳,防倒供电时开启防护外壳5相应部位,露出金属箔2,在金属箔2上连接一接地线6,接地线6的一端与包裹后的金属箔2连接,另一端接地,为接地端,正常供电时关闭防护外壳5以防水。
优选接地部位1沿电缆线轴向错开145-150mm设置在相邻电缆线上,防护外壳5使用时安装在距支撑固定绝缘架空线路的架空电缆线13用的街码18的中心线500-600mm处的架空电缆线13上。
优选防倒供电装置防倒供电时通过金属箔与一接地线6连接,接地线6接地的一端为其接地端,电网防倒供电系统还包括接地结构,接地结构包括接地点7、接地引出线8和地极9,接地引出线8一端与接地点7连接,其另一端与地极9连接,接地线6的接地端与接地点7连接。
优选地极9包括水平地极91和垂直地极92,接地引出线8与水平地极91连接,垂直地极92一端与水平地极91连接,另一端使用时打入土中而接地固定。
优选接地引出线8为镀锌扁钢,接地点7由接地引出线8弯曲而成,接地引出线8之接地点7的两外端使用时通过膨胀螺丝10固定在墙体15上。
优选水平地极91为镀锌圆铁,接地引出线8与水平地极91通过驳接圆铁11无缝焊接,垂直地极92为镀锌角钢,其与水平地极91的连接方式为无缝焊接,接地引出线8的下端、水平地极91和垂直地极92使用时设置在设置于地面16的一个凹槽17内,凹槽内回填满有覆盖接地引出线8的下端、水平地极91和垂直地极92的分层夯实的土层,土层的分层厚度小于或等于200mm,其中夯实后土层夯实系数大于或等于0.94。
上述电网防倒供电系统的设置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一、预设空中的防倒供电装置,其包括以下步骤:a、在绝缘架空线路中的联络开关两侧、电网线路耐张段的始端和终端、分支线路之靠近分支点处及可能反送电的线路上设置接地部位1;b、在每个接地部位1外周包裹金属箔2;c、在包裹后的金属箔2的两端与接地部位1两外端之外的电缆线护套3之间的缠绕胶带4,胶带4同时覆盖金属箔2的端头和接地部位1外端之外的一段电缆线护套;d、在接地部位1外周设置绝缘、防水的防护外壳5,防护外壳5完全覆盖包裹后的金属箔2、缠绕后的胶带4;二、预设地面的防倒供电装置,即预设接地结构;三、用接地线6将空中的防倒供电装置和地面的防倒供电装置连接而实现接地。
设置防倒供电装置时,在距支撑电缆线的街码的中心线500-600mm处作剥线标记,用接地规尺定位接地部位,用电工刀剥开电缆线的绝缘护套露出里面的线芯,剥开长度小于防护外壳的长度,祼露的线芯处即接地部位,在接地部位中心处包裹金属箔,在金属箔的两端的外表面缠绕胶带,胶带的缠绕范围从金属箔,延伸到其外的电缆线绝缘护套上,将防护外壳的两端设置在接地部位上,其覆盖范围外延到缠绕后的胶带的外端,防护外壳闭合时可完全覆盖金属箔,打开时露出金属箔,将接地线一端连接到金属箔上,另一端连接到预先设置好的接地点上;可使用同样长度的防护外壳,多根电缆线的接地部位的长度也相同,防护外壳在接地部位上设置的相对位置相同,相邻电缆线的祼线部位错开145-150mm。
防护外壳的结构可参照该申请人的在先申请。
Claims (10)
1.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包括防倒供电装置,防倒供电装置包括开合式防护外壳(5)、胶带(4)和金属箔(2),金属箔(2)使用时包裹在绝缘架空线路中的联络开关两侧、电网线路耐张段的始端和终端、分支线路之靠近分支点处及可能反送电的线路上设置的接地部位(1)外周,胶带(4)使用时缠绕在金属箔(2)的两端,胶带(4)同时覆盖金属箔(2)的端头和接地部位(1)外端之外的一段电缆线护套,防护外壳(5)使用时设置在接地部位(1)外周,同时完全覆盖包裹后的金属箔(2)、缠绕后的胶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2)的包裹范围大于接地部位(1)的长度,金属箔(2)的两端外延至接地部位(1)两外端之外的电缆线护套(3)上;所述胶带(4)为弹性阻水胶带(41),其缠绕范围从金属箔(2)外延至电缆线护套(3)上;所述防护外壳(5)的两外端分别设置在接地部位(1)两外端之外的弹性阻水胶带(41)上,防护外壳(5)与缠绕后的弹性阻水胶带(41)紧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2)的包裹范围等于或小于接地部位(1)的长度,包裹后的金属箔(2)的两端与其外相应的电缆线护套(3)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胶带(4)包括防水绝缘胶带(42)和弹性阻水胶带(41),防水绝缘胶带(42)的缠绕范围从金属箔(2)外延至电缆线护套(3)上,弹性阻水胶带(41)的缠绕范围从缠绕后的防水绝缘胶带(42)外延至电缆线护套(3)上;所述防护外壳(5)的两外端分别设置在接地部位(1)两外端之外的弹性阻水胶带(41)上,防护外壳(5)与缠绕后的弹性阻水胶带(41)紧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2)的包裹范围等于或小于接地部位(1)的长度,包裹后的金属箔(2)的两端与其外相应的电缆线护套(3)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胶带(4)为防水、绝缘的自粘胶带(43),自粘胶带(43)的缠绕范围从金属箔(2)外延至电缆线护套(3)上;所述防护外壳(5)的两外端分别设置在接地部位(1)两外端之外的自粘胶带(4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部位(1)沿电缆线轴向错开145-150mm设置在相邻电缆线上,所述防护外壳(5)使用时安装在距支撑固定绝缘架空线路的架空电缆线(13)用的街码(18)的中心线500-600mm处的架空电缆线(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供电装置防倒供电时通过所述金属箔与一接地线(6)连接,接地线(6)接地的一端为其接地端,所述电网防倒供电系统还包括接地结构,接地结构包括接地点(7)、接地引出线(8)和地极(9),接地引出线(8)一端与接地点(7)连接,其另一端与地极(9)连接,接地线(6)的接地端与接地点(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供电装置防倒供电时通过所述金属箔与一接地线(6)连接,接地线(6)接地的一端为其接地端,所述电网防倒供电系统还包括接地结构,接地结构包括接地点(7)、接地引出线(8)和地极(9),接地引出线(8)一端与接地点(7)连接,其另一端与地极(9)连接,接地线(6)的接地端与接地点(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极(9)包括水平地极(91)和垂直地极(92),所述接地引出线(8)与水平地极(91)连接,垂直地极(92)一端与水平地极(91)连接,另一端使用时打入土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引出线(8)为镀锌扁钢,所述接地点(7)由接地引出线(8)弯曲而成,接地引出线(8)之接地点(7)的两外端使用时通过膨胀螺丝(10)固定在墙体(1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网防倒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地极(91)为镀锌圆铁,所述接地引出线(8)与水平地极(91)通过驳接圆铁(11)无缝焊接,所述垂直地极(92)为镀锌角钢,其与水平地极(91)的连接方式为无缝焊接,接地引出线(8)的下端、水平地极(91)和垂直地极(92)使用时设置在设置于地面(16)的一个凹槽(17)内,凹槽内回填满有覆盖接地引出线(8)的下端、水平地极(91)和垂直地极(92)的分层夯实的土层,土层的分层厚度小于或等于2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42853.7U CN203787850U (zh) | 2014-01-23 | 2014-01-23 | 电网防倒供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42853.7U CN203787850U (zh) | 2014-01-23 | 2014-01-23 | 电网防倒供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87850U true CN203787850U (zh) | 2014-08-20 |
Family
ID=5132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42853.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87850U (zh) | 2014-01-23 | 2014-01-23 | 电网防倒供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8785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79806A (zh) * | 2014-01-23 | 2014-05-07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电网防倒供电的方法及系统 |
CN106356655A (zh) * | 2016-09-28 | 2017-01-25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低压开关防倒供电装置 |
-
2014
- 2014-01-23 CN CN201420042853.7U patent/CN20378785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79806A (zh) * | 2014-01-23 | 2014-05-07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电网防倒供电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779806B (zh) * | 2014-01-23 | 2016-04-20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电网防倒供电的方法及系统 |
CN106356655A (zh) * | 2016-09-28 | 2017-01-25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低压开关防倒供电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02090B (zh) | 利用架空地线和特高压中性线的兼用线的具有特高压中性线和低压中性线的分离设置结构的配电线路的施工方法 | |
CN203674611U (zh) | 一种耐张横担双横担绝缘遮蔽罩 | |
CN203787850U (zh) | 电网防倒供电系统 | |
CN103779806B (zh) | 电网防倒供电的方法及系统 | |
CN204424488U (zh) | 电缆防倒供电装置 | |
CN206163212U (zh) | 避雷器桩头用绝缘护罩 | |
CN203026249U (zh) | 一种电力电缆 | |
CN202339977U (zh) | 用于分布式基站的防雷电直流馈电线缆的接地结构 | |
CN202231331U (zh) | 变电站 | |
CN204190345U (zh) | 110kV及以上带漏电检测型交叉互联保护接地箱 | |
CN202110870U (zh) | 电缆铜芯截面3500mm2的7分割导体 | |
CN204884677U (zh) | 一种新型电力电缆 | |
CN103774766A (zh) | 智能建筑雷电预控施工方法 | |
CN210349422U (zh) | 高压海缆长距离登陆结构 | |
CN107181247A (zh) | 一种变电站通讯系统防雷方法 | |
CN201946370U (zh) | 一种耐火型矿物绝缘电缆 | |
CN204241732U (zh) | 一种带有接地装置的光缆交接箱 | |
CN105225756A (zh) | 一种耐火绝缘电力电缆 | |
CN109559844A (zh) | 一种电力传输电缆 | |
CN205880293U (zh) | 一种变电站opgw终端预留缆的安装装置 | |
CN205724382U (zh) | 一种居民住宅防雷结构 | |
CN103208769A (zh) | 张线夹绝缘罩 | |
CN210957741U (zh) | 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 | |
CN207021476U (zh) | 一种旁路电缆车连接装置 | |
CN202906419U (zh) | 户外电缆保护管出口绝缘封堵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0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