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7741U - 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57741U
CN210957741U CN201922202626.1U CN201922202626U CN210957741U CN 210957741 U CN210957741 U CN 210957741U CN 201922202626 U CN201922202626 U CN 201922202626U CN 210957741 U CN210957741 U CN 210957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room
transition
chambe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26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淼
朱鹏超
陈瑞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fu New Guangzhou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fu New Guangzho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fu New Guangzhou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fu New Guangzho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026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57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57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57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包括:配电房,GIS配电机构安装在所述配电房内,配电房下方挖设有电缆室,电缆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渡室,第一过渡室内填充有低热阻保护介质,电缆支架架设在配电房外的地面上,电缆终端安装在电缆支架顶部,电缆支架的底部挖设有第二过渡室,第一过渡室与第二过渡室之间通过预埋UPVC管连通,输电电缆的一端与GIS配电机构连接,输电电缆的另外一端依次贯穿电缆室、第一过渡室、UPVC管、第二过渡室和电缆支架后与电缆终端连接。本电缆敷设布置结构,简单实用,可以有效防止电缆损坏,并且提高电缆敷设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是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的英文简称。GIS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接件和出线终端等组成,这些设备或部件全部封闭在金属接地的外壳中,在其内部充有一定压力的SF6绝缘气体,故也称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配电后需要通过输电电缆引出至外部的电缆终端,需要对电缆进行敷设。
电缆敷设是指沿经勘査的路由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架空、地下(管道和直埋)、水底、墙壁和隧道等几种敷设方式。合理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对保证线路的传输质量、可靠性和施工维护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缆铺设结构通常是在地下预留孔洞,然后人工进行电缆铺设,但是这种铺设方式容易造成电缆损坏,长时间使用容易引发火灾,安全性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简单实用,可以有效防止电缆损坏,并且提高电缆敷设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包括配电房,GIS配电机构安装在所述配电房内,所述配电房下方挖设有电缆室,电缆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渡室,所述电缆室与第一过渡室之间开设有相连通的电缆室输出孔,第一过渡室内填充有低热阻保护介质,第一过渡室顶部通过混凝土盖板遮盖,电缆支架架设在配电房外的地面上,电缆终端安装在电缆支架顶部,电缆支架的底部挖设有第二过渡室,所述第二过渡室内填充有低热阻保护介质,第二过渡室顶部通过盖板遮盖,所述第一过渡室与第二过渡室之间通过预埋UPVC管连通,输电电缆的一端与GIS配电机构连接,输电电缆的另外一端依次贯穿电缆室、第一过渡室、UPVC管、第二过渡室和电缆支架后与电缆终端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电电缆的一端与GIS配电机构连接,输电电缆的另外一端依次贯穿电缆室、第一过渡室、UPVC管、第二过渡室和电缆支架后与电缆终端连接,通过设置电缆室,可以便于地面下输电电缆与GIS配电机构连接时的接线操作,且易于检修,且电缆室作为一个较大的地下可操作空间,预留一定长度的输电电缆可以卷曲放置在电缆室内,便于后续的铺设拉伸。第一过渡室内填充有低热阻保护介质,利于输电电缆的散热,有效防止电缆因为短路造成起火等安全事件,第一过渡室顶部通过混凝土盖板遮盖,便于后续的检修。通过预埋的UPVC管可以对输电电缆进行保护,防止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雨水、盐分、有机质等对输电电缆的腐蚀。第二过渡室的作用与第一过渡室的作用相同,均是为了提高输电电缆的散热性能,防止因为输电电缆过热而影响其输电性能。电缆支架用于支撑电缆终端,输电电缆最终与电缆终端连接进行电力输送。
优选的,所述GIS配电机构包括GIS配电装置,所述GIS配电装置的输出端安装有电缆输出终端,输电电缆连接在电缆输出终端上,第一接地箱固定在GIS配电装置上,所述电缆输出终端与第一接地箱之间通过第一接地电缆连接,以提高输电电缆输出端的安全性能。
优选的,所述电缆室内设置有电缆梯架,输电电缆沿电缆梯架铺设后通过电缆室输出孔进入至第一过渡室,通过电缆梯架可以更好的引导输电电缆的输出。
优选的,所述电缆支架包括钢支架,所述钢支架架设在混凝土底座上,第二接地箱安装在钢支架上,电缆终端安装在钢支架的顶部,输电电缆经过钢支架引导后与电缆终端连接,并且电缆终端与第二接地箱之间通过第二接地电缆连接,提高输电电缆与电缆终端连接端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电缆敷设布置结构布置合理,简单实用,通过设置电缆室、第一过渡室、UPVC管、第二过渡室和电缆支架,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输电电缆的引导及保护,提高输电电缆输出端与输入端的散热性能,可以有效防止电缆损坏,并且提高电缆敷设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GIS配电机构安装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预埋UPVC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缆支架安装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GIS配电机构的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缆支架的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电房;2、GIS配电机构;21、GIS配电装置;22、电缆输出终端;23、第一接地箱;24、第一接地电缆;3、地面;4、电缆室;41、电缆梯架;42、电缆室输出孔;5、输电电缆;6、第一过渡室;61、混凝土盖板;7、UPVC管;8、第二过渡室;81、盖板;9、电缆支架;91、钢支架;92、混凝土底座;93、第二接地箱;94、第二接地电缆;10、电缆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
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包括:配电房1,GIS配电机构2安装在所述配电房1内,所述GIS配电机构2包括GIS配电装置21,所述GIS配电装置21的输出端安装有电缆输出终端22,输电电缆5连接在电缆输出终端22上,第一接地箱23固定在GIS配电装置21上,所述电缆输出终端22与第一接地箱23之间通过第一接地电缆24连接,通过对电缆输出终端22的接地可以提高输电电缆5输出端的安全性能。所述配电房1下方挖设有电缆室4,电缆室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渡室6,所述电缆室4与第一过渡室6之间开设有相连通的电缆室输出孔42,电缆室4内还设置有电缆梯架41,输电电缆5沿电缆梯架41铺设后通过电缆室输出孔42进入至第一过渡室6,通过电缆梯架41可以更好的引导输电电缆5的输出。第一过渡室6内填充有细沙作为低热阻保护介质,第一过渡室6顶部通过混凝土盖板61遮盖,电缆支架9架设在配电房1外的地面3上,电缆终端10安装在电缆支架9顶部,所述电缆支架9包括钢支架91,所述钢支架91架设在混凝土底座92上,第二接地箱93安装在钢支架91上,电缆终端10安装在钢支架91的顶部,输电电缆5经过钢支架91引导后与电缆终端10连接,并且电缆终端10与第二接地箱93之间通过第二接地电缆94连接,提高输电电缆5与电缆终端10连接端的安全性能。所述电缆支架9的底部挖设有第二过渡室8,所述第二过渡室8内填充有低热阻保护介质膨润土,第二过渡室8顶部通过盖板81遮盖,所述第一过渡室6与第二过渡室8之间通过预埋UPVC管7连通,输电电缆5的一端与电缆输出终端22连接,输电电缆5的另外一端依次贯穿电缆室4、第一过渡室6、UPVC管7、第二过渡室8和电缆支架9后与电缆终端10连接。
本实施例中,输电电缆5的一端与GIS配电机构2中的电缆输出终端22连接,输电电缆5的另外一端依次贯穿电缆室4、第一过渡室6、UPVC管7、第二过渡室8和电缆支架9后与电缆终端连10接。通过设置电缆室4,可以便于地面3下输电电缆5与GIS配电机构2连接时的接线操作,且易于检修,且电缆室4作为一个较大的地下可操作空间,预留一定长度的输电电缆5可以卷曲放置在电缆室4内,便于后续的铺设拉伸。第一过渡室6内填充有低热阻保护介质细沙,利于输电电缆5的散热,有效防止电缆因为短路造成起火等安全事件,第一过渡室6顶部通过混凝土盖板61遮盖,便于后续的检修。通过预埋的UPVC管7可以对输电电缆5进行保护,防止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雨水、盐分、有机质等对输电电缆5的腐蚀。第二过渡室8的作用与第一过渡室6的作用相同,均是为了提高输电电缆5的散热性能,防止因为输电电缆5过热而影响其输电性能。电缆支架9用于支撑电缆终端10,输电电缆5最终与电缆终端10连接进行电力输送。
本电缆敷设布置结构布置合理,简单实用,通过设置电缆室4、第一过渡室6、UPVC管7、第二过渡室8和电缆支架9,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输电电缆5的引导及保护,提高输电电缆5输出端与输入端的散热性能,可以有效防止电缆损坏,并且提高电缆敷设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包括配电房,GIS配电机构安装在所述配电房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房下方挖设有电缆室,电缆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渡室,所述电缆室与第一过渡室之间开设有相连通的电缆室输出孔,第一过渡室内填充有低热阻保护介质,第一过渡室顶部通过混凝土盖板遮盖,电缆支架架设在配电房外的地面上,电缆终端安装在电缆支架顶部,电缆支架的底部挖设有第二过渡室,所述第二过渡室内填充有低热阻保护介质,第二过渡室顶部通过盖板遮盖,所述第一过渡室与第二过渡室之间通过预埋UPVC管连通,输电电缆的一端与GIS配电机构连接,输电电缆的另外一端依次贯穿电缆室、第一过渡室、UPVC管、第二过渡室和电缆支架后与电缆终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敷设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GIS配电机构包括GIS配电装置,所述GIS配电装置的输出端安装有电缆输出终端,输电电缆连接在电缆输出终端上,第一接地箱固定在GIS配电装置上,所述电缆输出终端与第一接地箱之间通过第一接地电缆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敷设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室内设置有电缆梯架,输电电缆沿电缆梯架铺设后通过电缆室输出孔进入至第一过渡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敷设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支架包括钢支架,所述钢支架架设在混凝土底座上,第二接地箱安装在钢支架上,电缆终端安装在钢支架的顶部,输电电缆经过钢支架引导后与电缆终端连接,并且电缆终端与第二接地箱之间通过第二接地电缆连接。
CN201922202626.1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 Active CN210957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2626.1U CN210957741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2626.1U CN210957741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57741U true CN210957741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99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2626.1U Active CN210957741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57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52241B2 (en) Transmission conduit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of same
CN203466475U (zh) 一种封闭式变台架
CN210957741U (zh) 一种电缆敷设布置结构
CN208656179U (zh) 一种用于电网低压设备旁路的移动应急电源柜
CN211653238U (zh) 共享铁塔通信基站光缆接续与线路光缆接续装置共建结构
CN107591720A (zh) 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
CN101645548A (zh) 单芯高压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法
CN211577520U (zh) 用于户内变电站架空进线的通信光缆双路由敷设组合设备
CN202339431U (zh) 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光缆接地转接结构
CN201490354U (zh) 单芯高压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系统
CN101887782B (zh) 防雷光电缆
KR102153395B1 (ko) 지중 배전선로와 배전반 간 배전선로 연결구조
CN211670613U (zh) 一种屋面用电设备防雷系统
CN103779806B (zh) 电网防倒供电的方法及系统
CN203787850U (zh) 电网防倒供电系统
JP2598633B2 (ja) 原子炉建屋およびその接地方法
CN207518165U (zh) 一体化柱上智能变电站
CN214227371U (zh) 一种变电站的主变系统
CN204857994U (zh) 35kV电缆金属护层外接式接地保护箱
CN215496148U (zh) 抗干扰的防火型电力电缆
CN212258090U (zh) 一种用于配电网的防雷防火控制柜
CN219959458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防雷接地装置
CN218632791U (zh) 一种避雷式水泥电线杆
CN206987468U (zh) 一种具有防雷接地构件的opgw光缆变电站侧构架
CN219979930U (zh) 应急电源不停电接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n Xiaoming

Inventor after: Zhu Pengchao

Inventor after: Zhang Ziwei

Inventor before: Huang Miao

Inventor before: Zhu Pengchao

Inventor before: Chen Ruizhu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