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1083A - 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及楔件 - Google Patents

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及楔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1083A
CN101821083A CN200880110712A CN200880110712A CN101821083A CN 101821083 A CN101821083 A CN 101821083A CN 200880110712 A CN200880110712 A CN 200880110712A CN 200880110712 A CN200880110712 A CN 200880110712A CN 101821083 A CN101821083 A CN 101821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im
sealant
tire
bead part
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0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泉本隆治
江口真一
平田成邦
先纳义和
美浓岛春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3136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13707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613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00068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143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29245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21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10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24Apparatu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02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using liquid or paste-lik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16Auto-repairing or self-sealing arrangements or agents
    • B29C73/166Devices or methods for introducing sealing compositions into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0/00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及楔件。能不污染周围环境地简单地回收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密封剂。将轮胎·轮辋装配体(10)横置并对上侧的胎圈部(14)和轮辋(18)的卡合进行解除。接下来,将轮胎·轮辋装配体(10)纵置,在拆下的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插入胎撬棒(33)而在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形成间隙(34)。从间隙(34)将管子(26)插入轮胎内,通过管子(26)抽吸回收轮胎内的密封剂(20)。

Description

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及楔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轮胎·轮辋装配体内的密封剂进行回收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及密封剂的回收时使用的楔件。
背景技术
近年,一种轮胎密封装置得到普及,在安装于车辆上的轮胎·轮辋装配体漏气时,将液态的密封剂(补胎修理液)注入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内部而对轮胎的漏气进行修补的同时,将轮胎内压加压(打气)到规定的基准压。
在通过上述轮胎密封装置进行修理的轮胎·轮辋装配体中,积存有密封剂,从而要在该状态下将轮胎从轮辋取下并进行更换时,存在密封剂向周围散乱的问题。
因此,作为解决更换轮胎时这样的不良情况的方法,例如,可考虑以下四种方法。
(1)从气门嘴嘴将高分子混凝剂(polymer coagulant)注入轮胎内,对轮胎内的密封剂进行固化并回收(专利文献1)。
(2)将轮胎·轮辋装配体横置并松开轮辋之后,从轮辋和轮胎的间隙将混凝剂放入轮胎内,对轮胎内的密封剂进行固化并回收。
(3)切开气门嘴(限于气门嘴主体和轮辋通过橡胶零件连接的情况)的橡胶部分之后,从取出气门嘴主体后的轮辋的孔将吸管、软管等插入,将轮胎内的密封剂吸出并回收(专利文献2~4)。
(4)将轮胎·轮辋装配体横置并松开轮辋之后,从轮辋和轮胎的间隙插入吸管、软管等,将轮胎内的密封剂吸出并回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180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272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31184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14524号公报
在(1)的方法中,在不知道内部的密封剂的量的情况下,很难确定高分子混凝剂的注入量,会出现密封剂凝集不上的情况。
在(3)的情况下,在气门嘴主体和轮辋通过金属零件连接的情况下,将气门嘴主体从轮辋取下变得困难。
另外,在(2)、(4)的方法中,由于二者的胎圈部从轮辋拆下,将下侧的胎圈部从轮辋拆下时,存在内部的密封剂通过下侧的胎圈部和轮辋之间的间隙流出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是提供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及楔件,能够不污染周围地简单地进行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密封剂的回收。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从在轮辋上安装有充气轮胎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内部回收液态的密封剂,具有如下工序:对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的卡合进行解除的第一工序;在所述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之间形成间隙的第二工序;从所述间隙将抽吸部件插入轮胎·轮辋装配体内部并抽吸所述密封剂的第三工序。
接下来,对技术方案1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一工序中,一胎圈部和轮辋的卡合被解除。
在第二工序中,在一胎圈部和轮辋之间形成间隙。
在第三工序中,通过在第二工序中形成的间隙将抽吸部件插入轮胎·轮辋装配体内部,并对内部的密封剂进行抽吸回收。
此外,将两侧的胎圈部从轮辋拆下时,例如,在将轮胎·轮辋装配体横置时,存在内部的密封剂通过轮辋和下侧的胎圈部间的间隙向外部流出的问题,但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由于另一胎圈部是与轮辋保持卡合的状态,即使例如将轮胎·轮辋装配体横置,在将一胎圈部置于另一胎圈部的上侧,内部的密封剂也不会向外部流出。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将经过了所述第一工序的所述轮胎·轮辋装配体保持在轮胎拆装机上,插入用于在所述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之间形成间隙的构件。
接下来,对技术方案2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进行说明。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在第二工序中,由于用轮胎拆装机保持轮胎·轮辋装配体,所以在胎圈部和轮辋之间插入构件时,能够使轮胎·轮辋装配体稳定,使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在保持轮胎·轮辋装配体时,能够使用已有的设备,不需要新设备的投资。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将经过了所述第一工序的所述轮胎·轮辋装配体纵置配置后,插入用于在所述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之间形成间隙的构件。
接下来,对技术方案3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进行说明。
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在第二工序中,将经过了第一工序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纵置配置,在一胎圈部和轮辋之间插入构件而形成间隙。此外,通过将轮胎·轮辋装配体纵配配置,密封剂积存在轮胎内的下部(胎面部的内侧),不会向轮胎外流出。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其中,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将解除了与所述轮辋的卡合的所述一胎圈部置于上侧,并将所述轮胎·轮辋装配体横置配置后,插入用于在解除了与所述轮辋的卡合的所述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之间形成间隙的构件。
接下来,对技术方案4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进行说明。
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在第二工序中,将解除了与轮辋的卡合的一胎圈部置于上侧,并将轮胎·轮辋装配体横置配置,在一胎圈部和轮辋之间插入构件而形成间隙。此外,通过将轮胎·轮辋装配体横置配置,密封剂积存在轮胎内的下部(胎边部的内侧),由于下侧的胎圈部没被从轮辋上拆下,因而内部的密封剂不会向轮胎外流出。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在将解除了与所述轮辋的卡合的所述一胎圈部置于上侧,并倾斜地配置所述轮胎·轮辋装配体之后,插入用于在解除了与所述轮辋的卡合的所述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之间形成间隙的构件。
接下来,对技术方案5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进行说明。
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在第二工序中,将解除了与轮辋的卡合的一胎圈部置于上侧,并将轮胎·轮辋装配体倾斜地配置,在一胎圈部和轮辋之间插入构件并形成间隙。此外,通过将轮胎·轮辋装配体倾斜地配置,使得密封剂积存在轮胎内的下部(胎肩部的内侧),由于下侧的胎圈部未从轮辋拆下,因而内部的密封剂不会向轮胎外流出。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4或技术方案5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所述构件为楔件,在所述第三工序中,从所述间隙向轮胎内插入作为抽吸部件的管子,来抽吸轮胎内的所述密封剂。
接下来,对技术方案6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进行说明。
在第二工序中,在胎圈部和轮辋之间插入楔件。由此,在楔件的两侧,在轮辋和胎圈部之间形成间隙。此外,由于从外部难以确认轮胎内的密封剂的液面的位置,因而在插入楔件时,优选先将轮胎·轮辋装配体纵置临时放置,在使内部的密封剂积存在轮胎内的下部之后,在转轴的上方插入楔件。
在下一第三工序中,从在轮辋和胎圈部之间形成的位于楔件的侧方的间隙向轮胎内插入管子,抽吸轮胎内的密封剂。
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不需要用刀具等切断轮胎气门嘴,从而不会损伤轮辋。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对所述楔件和所述充气轮胎相接触的部位提供润滑剂。
在胎圈部和轮辋之间插入楔件时,胎圈部的一部分被楔件推压而向轮胎内侧弹性变形。此时,如果充气轮胎不在楔件的表面(斜面)滑动,则要使充气轮胎恢复原来形状的力会作用在充气轮胎和楔件的接触部位,其结果,由于在楔件上作用有要使其脱离轮辋的力,所以存在不用手等保持楔件,楔件就会脱离轮辋的情况。
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通过对楔件和充气轮胎接触的部位提供润滑剂,能够降低楔件和充气轮胎的接触部位的摩擦阻力,能够使充气轮胎容易地在配置于其与轮辋之间的楔件的表面上滑动。
使充气轮胎在楔件的表面(斜面)上滑动,由此能卸掉来自充气轮胎的力,在楔件上不会作用要使其脱离轮辋的力。因此,被插入的楔件不用手等保持也不会从轮辋脱落,使从轮胎和轮辋的间隙抽吸轮胎内的密封剂的作业变得容易。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向所述楔件提供所述润滑剂。
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通过提供给楔件的与充气轮胎相接触部位的润滑剂,能够使楔件在充气轮胎上滑动。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8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在所述第一工序中,通过轮胎拆装机保持所述轮胎·轮辋装配体,利用所述轮胎拆装机解除所述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的卡合。
接下来,对技术方案9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进行说明。
在技术方案9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中,在第一工序中,通过轮胎拆装机保持轮胎·轮辋装配体,通过轮胎拆装机解除上侧的胎圈部和轮辋的卡合。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对胎圈部和轮辋的卡合进行解除的作业。另外,使用已有的设备进行对胎圈部和轮辋的卡合进行解除的作业,因而不需要新设备的投资。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是一种楔件,其用于技术方案6~8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用于在胎圈部和轮辋之间形成能够插入管子的间隙,该管子用于抽吸密封剂,其中,具有:供所述轮辋的轮缘插入的槽部;推压面,将所述轮缘插入所述槽部时,该推压面将所述胎圈部的侧面向轮辋宽度方向内侧推压而在所述轮辋和所述胎圈部之间形成间隙。
接下来,对技术方案10所述的楔件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楔件中,由于能够向槽部插入轮辋的轮缘,所以将楔件插入轮辋和胎圈部之间,即使楔件的推压面从胎圈部受到朝向轮胎轴方向外侧的反作用力,由于槽部中插入有轮辋的轮缘,所以轮辋与槽部的槽壁抵接,也能够防止楔件向轮胎轴方向外侧脱落。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楔件中,用于形成所述槽部的下表面和所述推压面所成的角度θ设定在30°~60°的范围内。
接下来,对技术方案11所述的楔件的作用进行说明。
用于形成槽部的下表面和推压面所成的角度θ设定在30°~60°的范围内,则在将楔件插入充气轮胎和轮辋的间隙时,能够容易地使轮胎侧面在倾斜面上滑动,能够卸掉从轮辋使楔件脱落的旋转力,并能够防止楔件脱落。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0或技术方案11所述的楔件中,将所述轮缘插入所述槽部时,所述推压面位于所述轮辋的与胎圈座相比靠轮辋宽度方向内侧。
接下来,对技术方案12所述的楔件的作用进行说明。
技术方案12所述的楔件是将轮缘插入槽部时,推压面位于与轮辋的胎圈座相比靠轮辋宽度方向内侧,从而能够将胎圈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更深地压入,能够使轮辋和胎圈部之间的间隙更大。
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2所述的楔件中,具有能够供所述管子穿插的通孔,在将所述轮缘插入所述槽部时,所述通孔的一端部朝向轮胎内侧,另一端朝向轮胎外侧。
接下来,对技术方案13所述的楔件的作用进行说明。
就技术方案13所述的楔件而言,在将其插入胎圈部和轮辋之间并将轮缘插入槽部时,使形成在楔件上的通孔的一端部朝向轮胎内侧,另一端朝向轮胎外侧。
因此,如果将管子插入该楔件的通孔,就能够向轮胎内插入管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及楔件,具有不会污染周围地简单地进行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密封的回收的优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装入密封剂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剖视图。
图2是装入有上侧的胎圈部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剖视图。
图3是拉起上侧的胎圈部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剖视图。
图4是纵置并在轮辋和胎圈部之间形成了间隙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从间隙抽吸密封剂并进行回收的情况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对其他实施方式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进行说明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剖视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楔件的立体图。
图8是插入有第二实施方式的楔件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立体图。
图9是插入有第二实施方式的楔件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剖视图。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楔件的立体图。
图11是插入有第三实施方式的楔件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立体图。
图12是插入有第三实施方式的楔件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剖视图。
图13是插入有第四实施方式的楔件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立体图。
图14是插入有楔件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立体图。
图15是插入有第六实施方式的楔件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剖视图。
图16是插入有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楔件夹具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轮胎·轮辋装配体;12、充气轮胎;14、胎圈部;18、轮辋;18C、胎圈座;20、密封剂;22、楔件;22B、下表面;22C、倾斜面(推压面);22E、槽(槽部);28、轮胎拆装机;31、楔件;36、管孔(通孔);θ、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中,附图标记10表示轮胎·轮辋装配体,附图标记12表示充气轮胎,附图标记14表示胎圈部,附图标记16表示胎侧部,附图标记18表示轮辋,附图标记18A表示轮辋18的深凹槽(drop),附图标记18B表示轮辋18的轮辋槽(well),附图标记18C表示轮辋18的胎圈座部,附图标记18D表示轮辋18的轮缘。
这里,轮辋槽18B的外径比胎圈座部18C的外径小,深凹槽18A的外径比轮辋槽18B的外径小。另外,深凹槽18A的外径设定成比胎圈部14的内径小。
另外,附图标记20表示用于对漏气胎进行修理的液态的密封剂。该密封剂20是例如在水等的液体成分中以胶态分散有胶乳而构成的。这样的密封剂20现在有各种类型的在市场销售,但作为代表例举,包括例如NR(天然橡胶)胶乳、SBR(丁苯橡胶)胶乳、N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胶乳等的胶乳,将添加有在水性分散剂或水性乳剂的状态下添加的树脂类粘合剂的水性溶液作为主体。在这样的水性溶液中,一般添加乙二醇、乙烯-乙二醇、丙烯乙二醇等的防冻剂、pH调整剂、乳化剂、稳定剂等。而且,为了提高对于漏气的密封性,可根据需要添加由聚酯、聚丙烯、玻璃等构成的纤维材料、由晶须、碳酸钙、碳黑等构成的填充剂(填充物)、硅酸盐和聚苯乙烯的粒子等。
接下来,对来自轮胎·轮辋装配体10的密封剂20的回收工序进行说明。
(1)首先,如图2所示,将轮胎·轮辋装配体10横置并安装在轮胎拆装机28上,之后,用轮胎拆装机28的辊30向下方推压上侧的胎圈部14,使上侧的胎圈部14与轮辋18的胎圈座部18C脱离,如图3所示,用轮胎拆装机28的杆32将上侧的胎圈部14向上侧的轮缘18D的上方拉起,从而解除上侧的胎圈部14和轮辋18的卡合(本发明的第一工序)。
这里使用的轮胎拆装机28是横置(以转轴为铅直方向)保持轮胎·轮辋装配体10的一般结构的装置。
此外,轮胎·轮辋装配体10的内部充有密封剂20,但下侧的胎圈部14仍与轮辋18卡合(紧密接触),轮胎·轮辋装配体内部的密封剂20不会向外部漏出。
(2)接下来,将经过了第一工序的轮胎·轮辋装配体10从轮胎拆装机28拆下,例如,如图4所示,纵向配置在工作台等上。此外,将轮胎·轮辋装配体10纵置时,内部的密封剂20积存在轮胎内的下部。而且,在拆下的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例如插入胎撬棒33并使入胎撬棒倾倒,而在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形成间隙34(本发明的第二工序)。
(3)其次,如图5所示,从间隙34将管子26的一端插入轮胎内,将管子26的另一端连接到能够弹性变形的容器38。容器38由柔软的合成树脂等形成。此外,管子26的一端配置成能到达轮胎底部。
然后,用手等压缩(压扁)容器38使其弹性变形,接着松开手并放开容器38,由此容器38膨胀,容器侧的压力变低,从而轮胎内的密封剂20被吸入容器38。通过反复多次操作,能够全部抽出轮胎内的密封剂20并回收到容器38中(本发明的第三工序)。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不用用刀具等切断轮胎气门嘴而损坏轮辋18,而且,也与轮胎气门嘴的种类没有关系地能够容易地回收轮胎内的密封剂20。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在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形成间隙34,可将胎撬棒33插入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但插入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的构件的形状在本发明中没有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图6所示的那样将日语假名コ字形状的工具40插入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轮胎·轮辋装配体10横置并由轮胎拆装机28保持,使用轮胎拆装机28解除横置的轮胎·轮辋装配体10的上侧的胎圈部14和轮辋18的卡合,之后,将轮胎·轮辋装配体10纵向配置在工作台等上,并在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插入胎撬棒33而形成间隙34,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拆下的胎圈部14位于上侧,而将轮胎·轮辋装配体10横向配置在工作台等上,在上侧的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插入胎撬棒33等的构件而形成间隙34;也可以使拆下的胎圈部14位于上侧,并倾斜地配置轮胎·轮辋装配体10,在上侧的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插入胎撬棒33等的构件而形成间隙34。
另外,也可以将轮胎·轮辋装配体10横置并由轮胎拆装机28保持,使用轮胎拆装机28解除横置的轮胎·轮辋装配体10的上侧的胎圈部14和轮辋18的卡合,之后,在由轮胎拆装机28保持着轮胎·轮辋装配体10的状态下,在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插入胎撬棒33等的构件而形成间隙34。
上述任意情况,只要是在形成间隙34之后抽出内部的密封剂20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轮胎拆装机28解除胎圈部14和轮辋18的卡合,但也可以不使用轮胎拆装机28进行胎圈部14和轮辋18的卡合的解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容器38回收密封剂2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真空等抽吸密封剂20并加以回收。
(试验例1)
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和以往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进行作业性的比较。结果如以下的表1所记载。操作方式栏中的“切断气门嘴+混凝剂”是指从除去气门嘴后的孔向内部投入混凝剂的意思,“切断气门嘴+吸管”是指从除去气门嘴后的孔通过吸管将密封剂吸出的意思。另外,“松开轮辋+混凝剂”是指在轮胎和轮辋之间开设间隙之后,从该间隙将混凝剂投入内部的意思,“松开轮辋+吸管”是指在轮胎和轮辋之间开设间隙之后,从该间隙将密封剂通过吸管吸出的意思。
另一方面,作业性栏中的“低扁平轮胎”是指使用了扁平率在50%以下的轮胎的意思,“金属气门嘴”是指用螺栓、螺母等将气门嘴主体固定在轮辋上,只从轮辋外侧难以拆下或不能拆下气门嘴主体的构造的意思。
另外,作业性的栏的“○”表示作业性良好,“×”表示作业性差或者不能作业。
[表1]
Figure GPA00001088313800131
在以往例1、2的方法中,存在不能适用于使用金属气门嘴的轮辋的情况。
在以往例3、4的方法中,在轮胎为低扁平胎的情况下(例如,扁平率在50%以下),实施松开轮辋后,会使轮胎的下侧的胎圈部和轮辋之间形成间隙,内部的密封剂会从该间隙漏出,会污染轮胎拆装机等的周围环境。
此外,在扁平率高的轮胎中(例如,扁平率超过50%),胎侧部的曲率半径比低扁平的轮胎小,轮胎横置时,在下方的胎侧部的内侧形成比低扁平的轮胎深的凹陷,轮胎横置时,密封剂会积存在该凹陷,因而,即使在胎圈部和轮辋之间形成间隙,密封剂经由该间隙流出到外部的可能性也较低,但在扁平率低的轮胎中,与扁平率高的轮胎相比,胎侧部的曲率半径大,在轮胎·轮辋装配体横置时,在下方的胎侧部的内侧几乎不会形成积存密封剂的凹陷,因而密封剂的液面位于与下侧的胎圈部相比靠上侧(参照图2)处,在下侧的胎圈部和轮辋之间能够形成间隙时,密封剂会从该间隙流出。
在本发明中,能够与气门嘴的种类、轮胎的扁平率无关地、不污染周围地、简单地回收密封剂。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7至图9对本发明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楔件)
对用于在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形成间隙的楔件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楔件22整体为块状,上表面22A和下表面22B相互平行,在一个侧部(图7的箭头L方向侧)具有作为楔面的倾斜面22C,在另一个侧部(图7的箭头R方向侧)具有垂直面22D。倾斜面22C相对于上表面22A和下表面22B倾斜,垂直面22D相对于上表面22A和下表面22B成直角。另外,在楔件22上,在下表面侧形成有矩形的槽22E。
此外,下表面22B和倾斜面22C所成的角度θ优选设定在30°~60°范围内。
该楔件22能够如图8及图9所示地安装在轮胎·轮辋装配体10上。如图8及图9所示,以轮辋18的轮缘18D插入槽22E的方式将楔件22安装在轮辋18上时,与槽22E相比,倾斜面侧的下表面22B靠近并位于轮辋18的胎圈座部18C的上方(轮胎径方向外侧)。而且,倾斜面22C的前端部位于胎圈座部18C的轮辋内侧端部附近,充气轮胎12的胎圈部14~胎侧部16这部分被倾斜面22C推压,胎圈部14变位到比胎圈座部18C靠轮辋内侧,在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形成间隙24(图8中的网点部分)。
接下来,对密封剂的回收工序进行说明。
(1)首先,最初,抽出轮胎·轮辋装配体10的空气,使用胎撬棒等在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开设间隙(第二工序),在该间隙如图8及图9所示地插入楔件22,并将轮辋18的轮缘18D嵌入楔件22的槽22E。
将辋缘18D嵌入槽22E之后,拆下胎撬棒等即可。另外,也可以不使用胎撬棒等,将楔件22的前端压入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在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开设间隙。
此外,轮胎内的密封剂20的液面的位置不易从外部确认,因而,优选在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开设间隙之前,将轮胎·轮辋装配体10纵置临时放置,在内部的密封剂20积存在轮胎内的下部后,再在转轴的上方开设间隙并插入楔件22。
(2)在第三工序中,从在轮辋18和胎圈部14之间形成的位于楔件22的侧方的间隙24将管子26的一端插入轮胎内,并将管子26的另一端与能够弹性变形的容器38连接。容器38由柔软的合成树脂等形成。此外,管子26的一端配置成能到达密封剂20的底部。
然后,用手等压缩(压扁)容器38使其弹性变形,接着松开手而放开容器38,由此容器38膨胀,容器侧的压力变低,从而轮胎内的密封剂20被吸入容器38。通过反复多次操作,能够全部抽出轮胎内的密封剂20并回收到容器38中。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不用使用刀具等切断轮胎气门嘴来损坏轮辋18,而且,也能够与轮胎气门嘴的种类没有关系地容易地回收轮胎内的密封剂20。
此外,如图7的双点划线所示,楔件22为了容易操作也可以在垂直面22D侧延长使全长变长。
然而,将楔件22插入间隙时,如图9所示,胎圈部14的与楔件22接触的部分(及其附近部分)被强制地向轮辋18的胎圈座部18C的径向内侧和向轮胎内侧压入。由此,在胎圈部14与的楔件22接触的部分(及其附近部分)产生要返回原位置(要骑到胎圈座部18C上的位置)的力F(该力的方向是轮辋18的轴向外侧和径向外侧的倾斜方向)。在图9的情况下,在楔件22上,通过来自轮胎的力F产生向箭头C方向旋转的旋转力FR。
此外,楔件22即使受到来自充气轮胎12的力F而要旋转的话,只要楔件22不能推起胎圈部14也就不能够旋转。另外,楔件22在达到某程度旋转之前是不会从轮辋18脱落的。
在本实施方式的楔件22中,下表面22B和倾斜面22C所成的角度θ被设定在30°~60°范围内,因而在将楔件22插入充气轮胎12和轮辋18的间隙时,能够容易地使轮胎侧面在倾斜面22C上滑动,由此,能够卸掉要使楔件22从轮辋18脱落的旋转力FR。因此,即使在充气轮胎12为扁平胎的情况下(尤其是,要使楔件22脱落的上述旋转力很强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楔件22从轮胎·轮辋装配体10上脱落。
但是,在上述角度θ小于30°时,在有意使楔件22向与旋转力FR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推起胎圈部14的量变小,从而能够容易地旋转,变得容易从轮辋18上拆下楔件22(例如,在回收作业中,作业者触碰程度的力就可能会使楔件22脱落。)。
另一方面,上述角度θ大于60°时,倾斜面22C的角度θ很陡,容易施加要使楔件22脱落的旋转力FR,楔件22容易脱落。
此外,上述角度θ更优选设定在40°~50°的范围内。
[第三实施方式]
其次,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楔件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楔件31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楔件22相比,其倾斜面22C侧与胎圈座部18C相比向轮辋槽形成部方向延长(追加双点划线所示的延长部分32A)。比图10的双点划线靠图面左侧部分,是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楔件22延长的部分。
而且,使倾斜面22C向比胎圈座部18C位于车轮内侧的轮辋槽18B方向、朝向图中下方(轮辋径向内侧)延长(还追加了实线所示的延长部分32B),能够使车轮轮胎间稳定,并且能够维持更大的间隙。
如图11及图12所示,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楔件3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胎圈部14向轮辋内侧变位,并能够使间隙24的尺寸更大,并能够使管子26更粗(例如,能够使用
Figure GPA00001088313800171
8mm的管子。),并且能够缩短密封剂20的回收时间。另外,通过使间隙24变大,管子26的插入也变得容易。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楔件31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楔件3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楔件31的变形例,对于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楔件31安装在轮辋18时形成有连通轮胎内外的管孔36。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楔件31的情况下,能够从管孔36将管子26插入轮胎内,进行密封剂20的回收。
[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与充气轮胎12的摩擦,例如,在插入楔件31之前,在与充气轮胎12接触的倾斜面22C涂布润滑剂。
作为润滑剂能够使用例如胎圈润滑剂(bead cream)、汽车蜡、轮胎蜡等,只要能够减少与充气轮胎12的摩擦,且不使轮胎的橡胶劣化,也可以使用公知的润滑剂,润滑剂的材质、性状没有特别要求。
此外,在楔件31的倾斜面22C上也可以贴附摩擦系数比楔件31的材料低的树脂例如氟树脂的薄片,也可以涂布氟树脂等。
在充气轮胎12和轮辋18之间插入楔件31时,充气轮胎12在楔件31的倾斜面22C上不打滑时,充气轮胎12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作用在充气轮胎12和楔件31的接触部位上,其结果,在楔件31上产生要使楔件31从轮辋18脱落的力,因而,在不用手等保持时,楔件会从轮辋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楔件31的倾斜面22C涂布润滑剂,所以楔件31和充气轮胎12的接触部位的摩擦阻力降低,充气轮胎12在楔件31的倾斜面22C上向上表面22A侧滑动并且卸掉从充气轮胎12受到的力,充气轮胎12不产生要使楔件31从轮辋18脱落的力F(参照图14),插入的楔件31稳定地被保持在轮辋18和充气轮胎12之间。因此,不需要用手等持续保持所插入的楔件31,密封剂回收作业变得容易。另外,通过在楔件31上涂布润滑剂,不论轮胎的哪个部位与楔件31接触,其都能够可靠地在楔件表面滑动。
此外,在不使用胎撬棒等,就将楔件31的前端压入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而在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开设间隙的情况下,如果使用润滑剂,楔件31与胎圈部14的摩擦变小,从而使压入作业变得容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倾斜面22C上涂布了润滑剂,但只要能够在充气轮胎12和楔件31的接触部涂布润滑剂即可,也可以在充气轮胎12涂布润滑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楔件31上涂布了润滑剂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当然在前述的楔件22上涂布润滑剂,也能够得到与在楔件31上涂布润滑剂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六实施方式]
其次,根据图15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楔件31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该楔件31正面观察呈大致日文假名コ字形状,并具有:能插入到轮辋18和胎圈部14之间的第一部分31A、能配置在胎圈部14的外表面侧的第二部分31B、连结第一部分31A的一端和第二部分31B的一端的第三部分31C。
这里,设图15所示的第一部分31A的长度为A,第一部分31A的宽度为B,第一部分31A和第二部分31B的间隔为C,整体的厚度为D时,在将该楔件31用于乘用车用的轮胎·轮辋装配体10的情况下,优选为10mm≤A≤20mm、10mm≤B≤40mm,C是能够容易地插入胎圈部14的尺寸,D是使楔件31稳定在轮辋18和胎圈部14之间而不发生偏斜的尺寸,例如,优选为5mm以上。
楔件31的材质优选是不使轮辋18受损的由合成树脂(例如,PP等)制成,但也可以是合成树脂以外的材质。
将拆下了胎圈部14的轮胎·轮辋装配体10从轮胎拆装机28拆下,并纵置配置在工作台等的上方,在拆下的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插入楔件31,在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形成间隙34。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楔件31中,被插入到轮辋18和胎圈部14之间的第一部分31A的宽度B为10~40mm的范围,从而在轮辋18和胎圈部14之间能够形成能用肉眼观察到轮胎内情况所需的较大的间隙34。
因此,内部的密封剂20和管子26的前端容易被观察到,能使管子26的前端接触到密封剂20而可靠地抽吸回收密封剂20(此外,在只用胎撬棒等拆卸胎圈部14的情况下,作用有要使胎圈部14返回轮辋轮缘侧的力,不能形成足够能用肉眼观察到轮胎内情况的间隙。)。
在第一部分31A的宽度B小于10mm的情况下,很难以肉眼观察轮胎内的情况。另一方面,第一部分31A的宽度B大于40mm时,不易向轮辋18和胎圈部14之间插入第一部分31A。
此外,楔件31的形状不限于图15所示的那样,也可以是图16所示的形状。图16所示的楔件31中,第一部分31A成为锥形形状,变得容易插入胎圈部14和轮辋18之间。
此外,楔件31的尺寸不限于上述值,能够根据轮胎的种类、轮胎大小等适当变更。
(试验例2)
实施本发明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实施例1、2)和以往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以往例1~4),进行作业性的比较。结果如以下的表2所记载。操作方式栏中的“切断气门嘴+混凝剂”是指从除去气门嘴后的孔将混凝剂向投入内部的意思,“切断气门嘴+吸管”是指从除去气门嘴后的孔通过吸管将密封剂吸出的意思。另外,“松开轮辋+混凝剂”是指在轮胎和轮辋之间开设间隙之后,从该间隙将混凝剂投向内部的意思,“松开轮辋+吸管”是指在轮胎和轮辋之间开设间隙之后,从该间隙通过吸管将密封剂吸出的意思。
另一方面,作业性栏中的“低扁平轮胎”是指使用了扁平率在50%以下的轮胎的意思,“金属气门嘴”是指用螺栓、螺母等将气门嘴主体固定在轮辋上,只从轮辋外侧难以拆下或不能拆下的构造的意思。
另外,作业性的栏的“○”表示作业性良好,“×”表示作业性差或者不能作业,“◎”表示即使不用手等保持楔件,作业性也良好。
[表2]
Figure GPA00001088313800211
Figure GPA00001088313800221
Figure GPA00001088313800231
在以往例1、2的方法中,存在不能适用于使用了金属气门嘴的轮辋的情况。
在以往例3、4的方法中,轮胎为低扁平的情况下(例如,扁平率在50%以下),通过水平地保持轮胎·轮辋装配体的轮胎拆装机松开轮辋,则在轮胎的胎圈部和轮辋之间能够形成间隙时,内部的密封剂会从该间隙漏出,污染轮胎拆装机等的周围环境。
另一方面,在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8的方法中,与轮胎气门嘴及轮胎的扁平率无关地、密封剂不会污染周围地能够容易地回收轮胎内的密封剂。
(试验例3)
制作倾斜面的角度不同的多种类型的楔件进行作业性的比较。
作业性的栏中的“○”表示作业性良好,“◎”表示作业性特别好。
[表3]
Figure GPA00001088313800232
Figure GPA00001088313800241
从试验结果来看,在利用低扁平轮胎进行作业的情况下,为了特别良好地保障作业性,可知存在楔件的倾斜面的角度的优选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密封剂的回收方法,用于从在轮辋上安装有充气轮胎的轮胎·轮辋装配体的内部回收液态的密封剂,具有如下工序:
对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的卡合进行解除的第一工序;
在所述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之间形成间隙的第二工序;
从所述间隙将抽吸部件插入轮胎·轮辋装配体内部并抽吸所述密封剂的第三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将经过了所述第一工序的所述轮胎·轮辋装配体保持在轮胎拆装机上,插入用于在所述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之间形成间隙的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将经过了所述第一工序的所述轮胎·轮辋装配体纵置配置后,插入用于在所述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之间形成间隙的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将解除了与所述轮辋的卡合的所述一胎圈部置于上侧而将所述轮胎·轮辋装配体横置配置后,插入用于在解除了与所述轮辋的卡合的所述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之间形成间隙的构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将解除了与所述轮辋的卡合的所述一胎圈部置于上侧并倾斜地配置所述轮胎·轮辋装配体之后,插入用于在解除了与所述轮辋的卡合的所述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之间形成间隙的构件。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
所述构件为楔件,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从所述间隙向轮胎内插入作为抽吸部件的管子,抽吸轮胎内的所述密封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向所述楔件和所述充气轮胎接触的部位提供润滑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向所述楔件提供所述润滑剂。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
在所述第一工序中,用轮胎拆装机保持所述轮胎·轮辋装配体,
利用所述轮胎拆装机解除所述一胎圈部和所述轮辋的卡合。
10.一种楔件,被用于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剂的回收方法,用于在胎圈部和轮辋之间形成能够插入管子的间隙,该管子用于抽吸密封剂,其中,该楔件具有:
供所述轮辋的轮缘插入的槽部;
推压面,其在将所述轮缘插入所述槽部时,将所述胎圈部的侧面向轮辋宽度方向内侧推压而在所述轮辋和所述胎圈部之间形成间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楔件,其中,形成有所述槽部的下表面和所述推压面所成的角度θ设定在30°~60°的范围内。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楔件,其中,将所述轮缘插入所述槽部时,所述推压面位于比所述轮辋的胎圈座靠轮辋宽度方向内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楔件,其中,具有能够供所述管子穿插的通孔,将所述轮缘插入到所述槽部中时,所述通孔的一端部朝向轮胎内侧,另一端朝向轮胎外侧。
CN200880110712A 2007-10-10 2008-10-10 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及楔件 Pending CN1018210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4587 2007-10-10
JP2007264587 2007-10-10
JP2007313649A JP2009137071A (ja) 2007-12-04 2007-12-04 シーリング剤の回収方法
JP2007-313649 2007-12-04
JP2008-121292 2008-05-07
JP2008121292 2008-05-07
JP2008161321A JP2010000683A (ja) 2008-06-20 2008-06-20 シーリング剤の回収方法、及び冶具
JP2008-161321 2008-06-20
JP2008-214350 2008-08-22
JP2008214350A JP2009292455A (ja) 2007-10-10 2008-08-22 シーリング剤の回収方法、及び楔冶具
PCT/JP2008/068471 WO2009048140A1 (ja) 2007-10-10 2008-10-10 シーリング剤の回収方法、及び楔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1083A true CN101821083A (zh) 2010-09-01

Family

ID=42306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0712A Pending CN101821083A (zh) 2007-10-10 2008-10-10 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及楔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213446A4 (zh)
CN (1) CN101821083A (zh)
WO (1) WO200904814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7762A (zh) * 2019-06-24 2022-02-01 普利司通欧洲有限公司 用于从使用结束的充气轮胎的内腔表面移除密封剂的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43326B2 (ja) 2010-01-15 2011-08-1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パンク修理液の回収方法
CN104842571B (zh) * 2010-01-15 2017-12-1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爆胎修理液的回收方法以及回收装置
JP5304928B1 (ja) * 2012-06-18 2013-10-0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の洗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6134A (en) * 1981-11-24 1984-03-13 Dolphard Gaither Tire tool
DE19625372B4 (de) * 1996-06-25 2006-05-24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Kobe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von Pannen-Abdichtmitteln aus Reife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JP2001105815A (ja) * 1999-10-12 2001-04-17 Hofuman Japan:Kk タイヤ取外し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6588479B1 (en) * 2000-10-24 2003-07-08 Summit Tool Company Tire working tool
ITMO20010024U1 (it) * 2001-06-26 2002-12-26 Sicam Srl Attrezzo per agevolare le operazioni di smontaggio e rimontaggio dei pneumatici sui cerchi
JP3854841B2 (ja) 2001-10-12 2006-12-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パンク修理剤の処理方法
JP3782333B2 (ja) 2001-10-22 2006-06-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リング剤の注入・抜き取り兼用ホー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イヤの補修方法
JP2003311846A (ja) 2002-04-22 2003-11-06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タイヤのシール・ポンプ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ンク修理システム
JP3782385B2 (ja) 2002-09-26 2006-06-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リング剤の注入・抜き取り兼用ホースセット
JP2005138400A (ja) * 2003-11-06 2005-06-02 Bridgestone Corp シーリング剤回収装置
JP4133945B2 (ja) * 2004-06-28 2008-08-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の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送給、抜取り装置
US7156141B1 (en) * 2006-05-16 2007-01-02 Summit Tool Company Tire demounting too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7762A (zh) * 2019-06-24 2022-02-01 普利司通欧洲有限公司 用于从使用结束的充气轮胎的内腔表面移除密封剂的方法和系统
CN114007762B (zh) * 2019-06-24 2023-01-06 普利司通欧洲有限公司 用于从使用结束的充气轮胎的内腔表面移除密封剂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13446A4 (en) 2013-12-04
WO2009048140A1 (ja) 2009-04-16
EP2213446A1 (en) 201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1083A (zh) 密封剂的回收方法及楔件
RU2612035C2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опротивления потере давления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ой шины
JP2007331210A (ja) シーリング剤回収装置
US876365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vering puncture repair liquid
US20050194079A1 (en) Easy maintenance automatic tire inflation system
JP3782333B2 (ja) シーリング剤の注入・抜き取り兼用ホー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イヤの補修方法
US3863697A (en) Instant valve insert
CN105393103A (zh) 用于测试轮胎的压力损失的抗性的方法
CN104379328B (zh) 轮胎清洗方法
JP2010000683A (ja) シーリング剤の回収方法、及び冶具
US883983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vering puncture repair liquid
US8950443B2 (en) Method for recovering puncture repair liquid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puncture repair liquid
WO2021245988A1 (ja) タイヤ加工装置、タイヤ補修装置、補修用シート、タイヤ補修方法、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US8826946B2 (en) Method for recovering puncture repair liquid
JP2009292455A (ja) シーリング剤の回収方法、及び楔冶具
JP2009090575A (ja) シーリング剤の回収方法
CN105751536A (zh) 轮胎自动充气补胎装置及其方法
JP2009137071A (ja) シーリング剤の回収方法
KR20190127001A (ko) 타이어 공기주입밸브용 캡 및 이를 장착한 타이어
JP7074949B2 (ja) パンクシーリング剤
CN206031345U (zh) 一种快速补胎机
CN110778835B (zh) 油气管道支管带压封堵器及封堵工法
CN103620285A (zh) 轮胎气门的扫除方法以及扫除工具
CN205395209U (zh) 用于轮胎自动充气补胎器的充气装置
Eldridge Deaussa develops new polyadmide for pip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