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4732A -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4732A
CN101814732A CN200910232178A CN200910232178A CN101814732A CN 101814732 A CN101814732 A CN 101814732A CN 200910232178 A CN200910232178 A CN 200910232178A CN 200910232178 A CN200910232178 A CN 200910232178A CN 101814732 A CN101814732 A CN 101814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group
control
valve
voltag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32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4732B (zh
Inventor
胡铭
邵震霞
王振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321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14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14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4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4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4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每个极的两个阀组串联,一端相连接,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到极高压母线和极中性母线;极控系统分为双极\极控制层和阀组控制层两个层次,阀组控制层实现高压阀组和低压阀组的触发控制,每个阀组控制只采集各自12脉动阀组换流母线电压作为触发脉冲的同步电压,通过调节两个串联12脉动阀组触发角来维持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并通过串联阀组间触发角的协调控制实现串联阀组的平衡运行;电流指令由双极\极控制层产生,同时发送至高、低压即主从阀组控制。本发明解决串联阀组间竞争控制、测量误差等因素造成的高、低压串联阀组触发角偏离、电压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Description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控制系统设备。
背景技术
±800kV特高压直流系统一次主接线如图1所示,采用每极2个12脉动阀组串联的主接线形式,每个阀组电压为400kV。两个阀组的一端相连接,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到极高压母线和极中性母线,可分别称为高压阀组和低压阀组。实际运行中,可以两个阀组同时运行,也可以根据需要,只是高压阀组或者低压阀组运行。
一个换流站中的每个极配置两套冗余的极控系统,每套极控系统按功能分为双极\极控制层和阀组控制层两个层次。最底层的阀组控制层,包括高、低压阀组控制,每个阀组控制只采集各自12脉动阀组换流母线电压作为触发脉冲的同步电压。
高低压阀组配置各自完全独立的换流触发控制系统,可确保高低压阀组灵活独立运行,但必须解决串联阀组间竞争控制、测量误差等因素造成的高、低压串联阀组触发角偏离、电压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例如高低压阀组之间,定电流控制指令值或电流测量值发生极小的偏差,均会造成2个换流单元工作的发散工况。如高压阀组测量的直流电流值高于实际电流值时,由于高压阀组力图将直流电流降低,造成其触发角增大;而低压阀组虽然能正确测量直流电流,但由于直流电流一直在减小,低压阀组控制会力图增加直流电流直至其触发角减小到最小触发角。如果换流变分接头参与触发角的控制,则2个分接头的位置将分别减小和增大至非正常的极限位置,进一步恶化了两换流器所承受电压的不对称性。尽管直流极电压(即2个12脉动阀组直流电压之和)工作于额定值,但高、低压阀组将工作于严重不对称的异常工况,有可能损坏一次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800kV直流输电工程的特点,提出一种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的方法,解决串联阀组间竞争控制、测量误差等因素造成的高、低压串联阀组触发角偏离、电压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每个极的两个阀组串联,一端相连接,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到极高压母线和极中性母线,分别为高压阀组和低压阀组;极控系统为双极\极控制层和阀组控制层两个层次;阀组控制层实现高压阀组和低压阀组的触发控制(包括电压、电流调节器),每个阀组控制只采集各自12脉动阀组换流母线电压作为触发脉冲的同步电压,通过调节两个串联12脉动阀组触发角来维持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并通过串联阀组间触发角的协调控制实现串联阀组的平衡运行。
当12脉动双阀组正常运行时,两个阀组中选择先解锁的一个作为主阀组,另一个作为从阀组;电流指令由双极\极控制层产生,同时发送至高、低压即主从、阀组控制;高、低压两个阀组收到来自各双极\极控制层产生的电流指令后,各自计算触发角度,相互传递触发角指令,从阀组采用主阀组的触发角指令进行控制。这样就保证了高、低压串联阀组采用一个触发角度指令,避免两个阀组竞争控制,造成触发角偏离、直流极电压工作于额定值,但高、低压阀组工作于严重不对称的异常工况。
在阀组投退过程中采用阀组独立控制,高低压两个阀组各自控制本阀组的触发角,阀组间通过信号交换进行阀组间的协调控制。
当单阀组(主阀组或从阀组)退出时,收到阀组单独退出操作指令后,整流侧和逆变侧进入退出控制程序,逆变侧将要退出的阀组逐步增大熄弧角(又称Gamma)角以降低其端电压,而另一阀组仍处于正常运行控制,即保持端电压不变。整流侧将要退出的阀组逐步增大触发角(又称Alpha角),另一阀组处于正常运行控制,控制直流电流保持不变。
当单阀组(主阀组或从阀组)投入时,收到阀组投入操作指令后,整流侧和逆变侧进入阀组投入控制程序,逆变侧将要投入的阀组解锁后逐步降低Gamma角以增加其端电压,而另一阀组仍处于正常运行控制,即保持端电压不变。当逆变侧电压升到设定值后,高低压阀组同时进入定Gamma控制。整流侧将要投入的阀组解锁后逐步降低Alpha角,另一阀组处于正常运行控制,控制直流电流保持不变。当两个阀组的角度差小于一定值(1~2度)后,高低压阀组同时进入定电流控制。
:两个串联的12脉动阀组的控制和保护配置在设计上保持最大程度的独立,以利于可以单独退出或投入单12脉动阀组而不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阀组控制层间的信号交换尽可能简化,主要包括阀组间触发角指令信号、阀组解闭锁等协调控制信号。
在高低压阀组间通信故障情况下,高低压阀组可以按各自的触发角控制信号维持电压、电流恒定继续运行,只是两个阀组工况可能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如某个阀组空载直流电压值(又称UDIO值)达到较大值,由于阀组的UDIO值随着换流变压器分接头档位的增加而增大,可通过禁止升分接头档位和降分接头档位的方法来限制阀组的UDIO值,保证阀组安全运行。
极层/阀组层间的信号交换主要是电流、电压指令信号、阀组解闭锁状态信号。在双极/极层控制单元都故障时,阀组层控制单元仍能然维持直流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继续运行、或根据运行人员的指令退出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可以很好的解决串联阀组间竞争控制、测量误差等因素造成的高、低压串联阀组触发角偏离、电压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特高压直流一次主接线图;
图2为特高压直流控制系统中极控制与阀组控制、两个阀组控制间信号交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为了实现串联的每个12脉动阀组的协调控制,采用在物理上相互独立的换流阀控制单元,双极/极控制层与阀组控制层采用相互独立的装置实现。
由一台主计算机完成双极/极控制层的功能,主要实现功率/电流指令的计算和分配、站间电流指令的协调、站无功设备的投切控制、站极直流顺序控制等功能。
如图2所示,双极/极控制将计算得到的电流、电压指令送到下一层次的阀组控制主计算机。阀组控制主计算机用于阀组触发控制。主要控制功能有:阀组触发控制、定电流控制,定关断角控制,直流电压控制,触发角、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最大值和最小值限制控制以及换流单元闭锁和解锁顺序控制等。高低压阀组控制主计算机中的换流器触发控制模块(即CFC模块)接收到来自极功率控制的电流指令后,分别产生Alpha指令,然后送至控制脉冲发生单元(即CPG单元)产生相应的触发脉冲。高低压阀组控制主计算机中的换流器触发控制模块,通过交换触发角信号实现高低阀组的触发角协调。
阀组控制功能实现换流阀组运行所必需的控制功能和阀触发功能,主要包括对直流电流、直流电压、熄弧角等的闭环控制,阀组的解锁、闭锁功能,阀组各自对应的换流变压器分接头控制以及阀组各自旁路开关的控制功能,阀组控制还具有手动方式的电流升降功能,作为在双极/极控制主计算机故障情况下的后备功能。
双阀组正常运行中,采用从阀组触发角跟随主阀组触发角指令的的控制方法,从而避免串联阀组间竞争控制、测量误差等因素造成的高、低压串联阀组触发角偏离、电压分配不平衡,对主设备的带来过应力的问题,实现双阀组统一控制目标。
阀组投退过程中采用阀组独立控制,高低压两个阀组各自控制本阀组的触发角,阀组间通过信号交换进行阀组间的协调控制。
单阀组退出,收到阀组单独退出操作指令后,整流侧和逆变侧进入退出控制程序,逆变侧将要退出的阀组逐步增大Gamma角以降低其端电压,而另一阀组仍处于正常运行控制,即保持端电压不变。整流侧将要退出的阀组逐步增大Alpha角,另一阀组处于正常运行控制,控制直流电流保持不变。
单阀组投入,收到阀组投入操作指令后,整流侧和逆变侧进入阀组投入控制程序,逆变侧将要投入的阀组解锁后逐步降低Gamma角以增加其端电压,而另一阀组仍处于正常运行控制,即保持端电压不变。当逆变侧电压升到设定值后,高低压阀组同时进入定Gamma控制。整流侧将要投入的阀组解锁后逐步降低Alpha角,另一阀组处于正常运行控制,控制直流电流保持不变。当两个阀组的角度差小于一定值(1~2度)后,高低压阀组同时进入定电流控制。
本发明方法中极层与阀组层、阀组控制层间的通讯结构和信号交换清晰、可靠。极层与阀组层间的信号交换主要是电流电压指令,在极层控制单元都故障时,阀组层控制单元仍能然维持直流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继续运行、或根据运行人员的指令退出运行;阀组控制层间的信号交换尽可能简化,主要包括阀组间触发角协调信号。
在阀组间通信故障的情况下,两阀组可以按各自的触发角控制信号维持电压、电流恒定继续运行,两个阀组工况出现不平衡的情况时,如某个阀组空载直流电压值(又称UDIO值)达到较大值,由于阀组的UDIO值随着换流变压器分接头档位的增加而增大,可通过禁止升分接头档位和降分接头档位的方法来限制阀组的UDIO值,保证阀组安全运行。
利用RTD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对于同一极的串联阀组的触发角间采用协调控制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证实采用本发明所提出同一极两个阀组间触发角协调控制方案的特高压直流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Claims (7)

1.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每个极的两个阀组串联,一端相连接,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到极高压母线和极中性母线,分别为高压阀组和低压阀组;极控系统分为双极\极控制层和阀组控制层两个层次,阀组控制层实现高压阀组和低压阀组的触发控制,每个阀组控制只采集各自12脉动阀组换流母线电压作为触发脉冲的同步电压,通过调节两个串联12脉动阀组触发角来维持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并通过串联阀组间触发角的协调控制实现串联阀组的平衡运行;当12脉动双阀组正常运行时,两个阀组中选择先解锁的一个作为主阀组,另一个作为从阀组;电流指令由双极\极控制层产生,同时发送至高、低压即主从阀组控制;高、低压两个阀组收到来自双极\极控制层产生的电流指令后,各自计算触发角度,相互传递触发角指令,从阀组采用主阀组的触发角指令进行控制。
2.由权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压直流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是:阀组投退过程中采用阀组独立控制,高低压两个阀组各自控制本阀组的触发角,阀组间通过信号交换进行阀组间的协调控制。
3.由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高压直流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双阀组运行时:当单阀组退出时,阀组层控制层收到阀组单独退出操作指令后,整流侧和逆变侧进入退出控制程序,逆变侧将要退出的阀组逐步增大熄弧角以降低其端电压,而另一阀组仍处于正常运行控制,即保持端电压不变;整流侧将要退出的阀组逐步增大触发角,另一阀组处于正常运行控制,控制直流电流保持不变;
当单阀组投入时,收到阀组投入操作指令后,整流侧和逆变侧进入阀组投入控制程序,逆变侧将要投入的阀组解锁后逐步降低熄弧角以增加其端电压,而另一阀组仍处于正常运行控制,即保持端电压不变;当逆变侧电压升到设定值后,高低压阀组同时进入定熄弧角控制,整流侧将要投入的阀组解锁后逐步降低触发角,另一阀组处于正常运行控制,控制直流电流保持不变,当两个阀组的角度差小于一定值后,高低压阀组同时进入定电流控制。
4.由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高压直流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是:阀组的角度差定值取值范围是1~2度。
5.由权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压直流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高低压阀组间通信故障情况下,两个阀组按各自的触发角控制指令维持电压、电流恒定继续运行;当两个阀组出现不平衡情况,通过禁止升分接头档位和降分接头档位的方法来限制阀组的空载直流电压值。
6.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压直流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双极\极层控制单元故障时,阀组层控制单元维持直流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继续运行、或根据运行人员的指令退出运行。
7.由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直流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双极\极控制层、阀组控制层间的信号交换主要是电流、电压指令信号、阀组解闭锁状态信号。
CN2009102321788A 2009-12-02 2009-12-02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814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21788A CN101814732B (zh) 2009-12-02 2009-12-02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21788A CN101814732B (zh) 2009-12-02 2009-12-02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4732A true CN101814732A (zh) 2010-08-25
CN101814732B CN101814732B (zh) 2012-02-29

Family

ID=42621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321788A Active CN101814732B (zh) 2009-12-02 2009-12-02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14732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3299A (zh) * 2011-04-13 2011-11-23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判断特高压直流双阀组电压分配不平均的方法
CN103257575A (zh) * 2013-03-29 2013-08-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极功率控制仿真装置
CN103257592A (zh) * 2013-03-29 2013-08-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空载直流电压控制仿真装置
CN103364670A (zh) * 2013-08-01 2013-10-2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特高压直流输电空载加压试验中双阀组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CN103647269A (zh) * 2013-11-18 2014-03-1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串联双阀组平衡运行控制方法
CN104362611A (zh) * 2014-10-11 2015-02-1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下的双极同步解闭锁方法
CN104485696A (zh) * 2014-12-25 2015-04-01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阀组电压不均衡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4600738A (zh) * 2015-01-21 2015-05-0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串联阀组控制装置
CN105262122A (zh) * 2015-10-08 2016-01-20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串联双阀组整流侧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CN106159986A (zh) * 2015-04-15 2016-11-23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并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阀组在线投入退出的方法
CN108011537A (zh) * 2016-11-02 2018-05-0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逆变器中间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327039A (zh) * 2018-10-26 2019-02-12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阀组在线投退控制方法
CN110456131A (zh) * 2019-07-25 2019-11-1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流电压测量异常定位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890762A (zh) * 2019-10-14 2020-03-1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受端多落点串联接入方式下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262223A (zh) * 2020-03-19 2020-06-0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 一种柔性直流串联双阀组暂时性闭锁保护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1384721A (zh) * 2020-02-24 2020-07-0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一种常规直流输电系统极控制系统冗余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12202192A (zh) * 2020-01-03 2021-01-08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直流稳定控制用直流阀组运行及闭锁判别方法
CN113539709A (zh) * 2021-08-11 2021-10-22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减少特高压直流工程整流侧分接开关动作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03374C2 (sv) * 1994-11-15 1996-06-03 Asea Brown Boveri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styrning av en i en anläggning för överföring av högspänd likström ingående seriekompenserad strömriktarstation
JPH10341566A (ja) * 1997-05-28 1998-12-22 Acer Peripherals Inc Sps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レーブスイッチング電源のスイッチ制御
CN101242139A (zh) * 2007-12-05 2008-08-13 国网直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特高压直流单12脉动换流单元投退时的功率调制方法
CN101383509B (zh) * 2008-10-17 2010-06-02 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配置方法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3299B (zh) * 2011-04-13 2013-09-18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判断特高压直流双阀组电压分配不平均的方法
CN102253299A (zh) * 2011-04-13 2011-11-23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判断特高压直流双阀组电压分配不平均的方法
CN103257575A (zh) * 2013-03-29 2013-08-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极功率控制仿真装置
CN103257592A (zh) * 2013-03-29 2013-08-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空载直流电压控制仿真装置
CN103257592B (zh) * 2013-03-29 2016-03-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空载直流电压控制仿真装置
CN103364670A (zh) * 2013-08-01 2013-10-2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特高压直流输电空载加压试验中双阀组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CN103647269B (zh) * 2013-11-18 2015-09-0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串联双阀组平衡运行控制方法
CN103647269A (zh) * 2013-11-18 2014-03-1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串联双阀组平衡运行控制方法
CN104362611B (zh) * 2014-10-11 2016-07-2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下的双极同步解/闭锁方法
CN104362611A (zh) * 2014-10-11 2015-02-1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接地方式下的双极同步解闭锁方法
CN104485696A (zh) * 2014-12-25 2015-04-01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阀组电压不均衡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4600738A (zh) * 2015-01-21 2015-05-0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串联阀组控制装置
CN106159986A (zh) * 2015-04-15 2016-11-23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并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阀组在线投入退出的方法
CN106159986B (zh) * 2015-04-15 2018-10-1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并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阀组在线投入退出的方法
CN105262122A (zh) * 2015-10-08 2016-01-20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输电系统串联双阀组整流侧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CN108011537B (zh) * 2016-11-02 2019-12-06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逆变器中间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011537A (zh) * 2016-11-02 2018-05-0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主从逆变器中间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327039A (zh) * 2018-10-26 2019-02-12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阀组在线投退控制方法
CN110456131A (zh) * 2019-07-25 2019-11-1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流电压测量异常定位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456131B (zh) * 2019-07-25 2021-06-22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流电压测量异常定位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890762A (zh) * 2019-10-14 2020-03-1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受端多落点串联接入方式下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202192A (zh) * 2020-01-03 2021-01-08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直流稳定控制用直流阀组运行及闭锁判别方法
CN111384721A (zh) * 2020-02-24 2020-07-0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一种常规直流输电系统极控制系统冗余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11262223A (zh) * 2020-03-19 2020-06-0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 一种柔性直流串联双阀组暂时性闭锁保护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1262223B (zh) * 2020-03-19 2021-04-2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 一种柔性直流串联双阀组暂时性闭锁保护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3539709A (zh) * 2021-08-11 2021-10-22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减少特高压直流工程整流侧分接开关动作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4732B (zh) 2012-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4732B (zh)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双12脉动阀组协调控制方法
CN109066759B (zh) 兼顾有功平衡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连续换相失败控制方法
WO2021088502A1 (zh) 一种直流耗能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KR101412742B1 (ko) 독립형 마이크로그리드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3280799B (zh) 一种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起停方法
WO2012044369A1 (en) Coordinated control of multi-terminal hvdc systems
CN109713704B (zh) 电网侧电池储能电站通讯中断安全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AU2017371146A1 (en) Microgri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alfunction
CN102593857A (zh) 多端直流输电控制系统配置方法
EP301294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allel power supply control for auxiliary converters of motor train unit in presence of interconnecting lines
CN104242331A (zh) 一种适用于机电暂态仿真的特高压直流控制系统
CN104184138A (zh)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单端退出运行系统的方法
WO2016116057A1 (zh)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串联阀组控制装置
JP2006325380A (ja) 電圧・無効電力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電圧・無効電力制御方法
WO2023093172A1 (zh) 直流组网船舶混动实验室的能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651772B1 (ko) 다수의 에너지 저장의 전력 제어 시스템
CN111799836B (zh) 一种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并机及热插拔控制方法
CN112186822A (zh) 一种基于低压隔离电池单元的储能系统
CN109638813A (zh) 一种实现电网自愈的电路及控制方法
US10291024B2 (en) Control of a microgrid
CN109327037A (zh) 一种分层接入直流换相失败预防控制整定方法及装置
CN201821274U (zh) 一种功率单元直流电压可调的高压变频器
CN108306328A (zh) 一种减少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控制方法
CN112803407A (zh) 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
CN112600219A (zh) 一种交直流电网动态无功备用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JING NARI-RELAY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ANJING NARI-RELAY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31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31

Address after: 211102 Jiangning, Jiangsu, Jiangsu Province, the source of the road No. 69

Patentee after: Nanrui Relay Protection Electricity Co., Ltd., Nanjing

Patentee after: Nanjing Nari-Relay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ddress before: 211102 Jiangning, Jiangsu, Jiangsu Province, the source of the road No. 69

Patentee before: Nanrui Relay Protection Electricity Co., Ltd., Nanjing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Nari-Relay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