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3407A - 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3407A
CN112803407A CN202110267788.2A CN202110267788A CN112803407A CN 112803407 A CN112803407 A CN 112803407A CN 202110267788 A CN202110267788 A CN 202110267788A CN 112803407 A CN112803407 A CN 112803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nverter
power supply
load
l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77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03407B (zh
Inventor
王晓聪
李俊林
韩捷
刘晓
张晏玉
张旭
张迎晓
林劝立
段宜廷
刘知行
官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677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3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3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3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03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3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7Arrangement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load or loads to one or several among a plurality of power lines or power sources
    • H02J3/0073Arrangement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load or loads to one or several among a plurality of power lines or power sources for providing alternative feeding paths between load and source when the main path fails, e.g. transformers, busba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adjustment of reactiv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8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 H02J3/1807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using series compensators
    • H02J3/181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using series compensators wherein al least one reactive element is actively controlled by a bridge converter, e.g.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s [UPF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确定待转供的负载、原供电母线以及负载的容量,选择容量足够的转供母线,并将合环装置并联于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的馈线之间;先闭合第一开关,使变换器从转供母线取电并调节输出电压,待第二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差和相角差均满足预设合闸条件时,将第二开关闭合,使负载由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同时供电;控制变换器的输出功率逐阶上升,直至原供电母线的输出电流为零,变换器单独为负载供电,切断原供电母线使其停止为负载供电;调节变换器输出电压使其跟踪转供母线电压,直至变换器两侧的电压满足预设合环条件后,将合环开关闭合。本发明提升合环转供过程的快速性及可靠性。

Description

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停电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往往远超电力系统本身的损失,保证可靠持续的供电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之一。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需求逐渐增加。在目前的配电网运行中,低压配电网位于配电网的末端,直接面对用户端的负荷,所以能否提供可靠且优质的电能与用户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而不停电转供技术因为能在合环转供过程中持续供电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网的实际运行中。
常用的合环措施为先停电后合环,但考虑到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近年来多地开始使用不停电合环转供措施。在合环操作执行之前,往往采用评估的方法,系统检测获得两侧电气量数据并预测合环时可能产生的冲击,而后判断合环线路之间的相位差、幅值差是否满足合环要求,该过程将占用较长时间。评估工作完成后开始进入合环倒闸流程,操作的具体内容为先闭合联络开关保证供电,等待系统稳定后切除原供电电源。
以上方法的缺陷在于:1)合环评估及合环后系统恢复稳态过程将使整个操作流程耗时较长,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影响负荷及线路元件安全运行;2)合环过程可能产生较大冲击电流,可能对配电网的运行产生威胁,造成操作过电压等安全风险,也会引起继电保护装置动作;3)合环操作完成后直接切除原供电电源将对线路部件及负载造成二次冲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不停电合环方法在合环期间产生冲击电流及合环转电流程耗时过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待转供的负载、负载所连接的原供电母线以及负载的容量,基于所述负载的容量选择容量足够的转供母线,并将合环装置并联于所述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的馈线之间;所述合环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变换器以及合环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转供母线,另一端连接变换器的一端,变换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的一端,第二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原供电母线侧的所述负载;所述合环开关的一端连接转供母线,另一端连接原供电母线侧的所述负载;所述合环开关、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的初始状态均处于断开状态;
先闭合第一开关,使所述变换器从转供母线取电并调节输出电压,待第二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差和相角差均满足预设合闸条件时,将第二开关闭合,使所述负载由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同时供电;
控制所述变换器的输出功率逐阶上升,直至所述原供电母线的输出电流为零,此时所述变换器单独为负载供电,切断原供电母线使其停止为负载供电;
调节所述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使其跟踪转供母线的电压,直至所述变换器两侧的电压满足预设合环条件后,将所述合环开关闭合;
控制合环装置退出运行,以结束对负载的合环转电,所述合环转电在原供电母线输出电流为零时切除原供电母线对所述负载的供电;在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为零时进行合环,使转供母线为所述负载供电。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预设合闸条件为:第二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差和相角差均小于对应的预设值。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预设合环条件为:所述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与变换器输入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均相等,此时,所述合环开关两侧的电压差为零。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控制合环装置退出运行,具体为:
闭合所述合环开关后,控制变压器的输出电流逐步下降至零后,先后断开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关闭变压器中的晶闸管和IGBT的使能信号,以结束对负载的合环转电。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变换器包括:整流器和逆变器;
所述整流器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逆变器的一端;所述逆变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
所述整流器的一端作为变换器的输入端,所述逆变器的另一端作为变换器的输出端;
在对负载合环转电时,所述变换器的输入端等效为转移后的负载,输出端等效为可控的供电电压源。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该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控制分析模块实现对各个步骤的分析和控制。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系统,包括:
转供母线选择单元,用于确定待转供的负载、负载所连接的原供电母线以及负载的容量,基于所述负载的容量选择容量足够的转供母线,并将合环装置并联于所述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的馈线之间;所述合环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变换器以及合环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转供母线,另一端连接变换器的一端,变换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的一端,第二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原供电母线侧的所述负载;所述合环开关的一端连接转供母线,另一端连接原供电母线侧的所述负载;所述合环开关、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初始状态均处于断开状态;
合闸条件判断单元,用于先闭合第一开关,使所述变换器从转供母线取电并调节输出电压,待第二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差和相角差均满足预设合闸条件时,将第二开关闭合,使所述负载由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同时供电;
原供电母线切断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变换器的输出功率逐阶上升,直至所述原供电母线的输出电流为零,此时所述变换器单独为负载供电,切断原供电母线使其停止为负载供电;
合环条件判断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使其跟踪转供母线的电压,直至所述变换器两侧的电压满足预设合环条件后,将所述合环开关闭合;
合环装置退出单元,用于控制合环装置退出运行,以结束对负载的合环转电,所述合环转电在原供电母线输出电流为零时切除原供电母线对所述负载的供电;在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为零时进行合环,使转供母线为所述负载供电。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预设合闸条件为:第二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差和相角差均小于对应的预设值;所述预设合环条件为:所述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与变换器输入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均相等,此时,所述合环开关两侧的电压差为零。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变换器包括:整流器和逆变器;
所述整流器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逆变器的一端;所述逆变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
所述整流器的一端作为变换器的输入端,所述逆变器的另一端作为变换器的输出端;
在对负载合环转电时,所述变换器的输入端等效为转移后的负载,输出端等效为可控的供电电压源。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该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系统还包括:控制分析单元;
所述控制分析单元用于对其他各个单元进行分析和控制。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在原供电母线输出电流为零时切除供电,在合环开关两端电压差为零时进行合环,可消除原本由合环及切除供电操作产生的冲击。且本发明只需预测变压器的负载容量并选择合适的母线,并可消除合环时产生的冲击,所以不需建立模型对冲击电流进行评估,节约事前准备工作的消耗的成本及时间,以缩短合环转电流程所消耗的时间,防止冲击电流过大对电力系统造成损害,有效提升合环转供过程的快速性及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使电力系统面对突发状况时可更快地切除供电,防止工作周期过长导致对用户端负荷及线路部件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让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本发明涉及装置可由一台装置可备用于多组线路合环,可大幅减少装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电路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系统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解决现有不停电合环方法在合环期间产生冲击电流及合环转电流程耗时过长的问题,实现无缝且无冲击的快速合环,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并联变换器的无缝合环转供方法。本发明可实现合环及切除供电过程中不产生冲击电流;在合环前不需进行评估,而只需计算转供母线侧变压器容量是否满足需求;整个操作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大幅缩短,系统面对紧急情况时可更快动作;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可实现一套装置备用于多条线路合环,具备很高的经济性及灵活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1,确定待转供的负载、负载所连接的原供电母线以及负载的容量,基于所述负载的容量选择容量足够的转供母线,并将合环装置并联于所述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的馈线之间;所述合环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变换器以及合环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转供母线,另一端连接变换器的一端,变换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的一端,第二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原供电母线侧的负载;所述合环开关的一端连接转供母线,另一端连接原供电母线侧的所述负载;所述合环开关、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初始状态均处于断开状态;
S102,先闭合第一开关,使所述变换器从转供母线取电并调节输出电压,待第二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差和相角差均满足预设合闸条件时,将第二开关闭合,使所述负载由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同时供电;
S103,控制所述变换器的输出功率逐阶上升,直至所述原供电母线的输出电流为零,此时所述变换器单独为负载供电,切断原供电母线使其停止为负载供电;
S104,调节所述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使其跟踪转供母线的电压,直至所述变换器两侧的电压满足预设合环条件后,将所述合环开关闭合;
S105,控制合环装置退出运行,以结束对负载的合环转电,所述合环转电在原供电母线输出电流为零时切除原供电母线对所述负载的供电;在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为零时进行合环,使转供母线为所述负载供电。
具体地,预设合闸条件为:第二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差和相角差均小于对应的预设值;预设合环条件为:所述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与变换器输入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均相等,此时,所述合环开关两侧的电压差为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的操作流程图,具体方案如下:
S1.准备运行阶段:依据转供负荷,选择容量足以承受两侧负荷的转供母线,将合环装置按正确方向并联于两母线的馈线之间。首先闭合靠近转供母线侧的开关,变换器从转供母线取电并调节自身输出跟踪原供电母线的电压,待靠近原供电母线侧的开关两端电压幅值、相角差满足合闸条件时将其闭合。闭合两侧开关后,待转供负载由转供母线和原供电母线同时供电;
S2.负荷转移阶段:系统选择合适的步长并控制变换器输出功率逐阶上升直至原供电母线输出电流为零,此时转供负载由转供母线单独供电。可断开令原供电母线退出运行;
S3.调节合环压差:根据系统实时测量数据,调节变换器输出电压跟踪转供母线的电压。而后系统检测两侧电压并进行判断,若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幅值及相位均相等,则直接将合环开关闭合,在此过程中不产生冲击;若不满足条件,则重复以上步骤;
S4.装置退出运行:控制变换器输出令流过变换器的电流逐渐降为0,断开线路开关并关闭开关管使能信号,合环转电过程结束。
可选地,合环装置由1个控制分析模块(或也可称为控制分析单元),1个电压型晶闸管整流器,1个电压型SPWM逆变器,1个变压器以及2个断路器组成。其中,断路器作为开关,分别对应图3中的开关Kb和开关Kc。所述控制分析模块通过公共母线连接各个模块,接受系统所检测的数据并进行计算及分析,进而控制整流器以及逆变器。所述电压型变换器与变压器、断路器相互串联后并联于2条母线的馈线之间,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其晶闸管的门极及IGBT的栅极连接控制分析模块接受控制信号;所述变换器交流侧滤波电感旁并联一个氧化锌压敏电阻,由于合环后变换器模块将被短路,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小以防止过电压损坏电感;所述变压器在电路中起电气隔离的作用。
本发明所使用的电压型变换器在切除时电感产生的过电压较小,利用压敏电阻即可安全保护,相比电流型变换器所装设的大电感在安全性及体积上均有优势。因此本发明在一般情况下通过电压型变换器进行合环,但当可用器材受到限制时也可使用电流型变换器进行替换。
本发明的主要目标为:提供一种无缝合环转电方法以消除低压配电网合环转电过程的冲击电流。所述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所涉及的装置并联接入两侧母线的馈线,由两台并联电压变换器在两条馈线之间进行负荷转移,既可保证合环过程中持续对用户供电,也可大幅减小合环产生的冲击电流,避免因合环冲击电流过大而带来设备损坏、保护误动等合环风险。本方法可降低现有无缝合环方法为配电网运行带来的电网安全隐患,减少合环操作的不确定性,提高合环转电的成功率,进一步加强地区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由准备运行阶段、负荷转移阶段、调节合环压差、装置退出运行等四个主要操作过程组成,其中每个操作过程分为数个简单操作。
所述准备运行阶段,所选择的变压器容量标准一般为原负荷及待转供负荷之和不超过其额定容量的75%,如果用户端负荷不会大幅变动,也可将此标准升高至80%。
所述负荷转移过程,是在切除供电之前进行负荷的转移。可将变换器输入端视为转移后的负载,将变换器输出端视为可控的供电电压源,此时合环开关两侧的相互影响可以视作不存在,且原供电母线的输出电流为零,可在无冲击的情况下将其切除。
所述调节合环压差过程指系统对SPWM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进行调节,而后判断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是否满足合环条件,若满足条件则直接进行合环;若不满足合环条件,则继续调节输出电压,并重复上述操作至电压差满足合环条件。合环瞬间装置将被短路,并联于电感旁的氧化锌压敏电阻对装置进行保护。
所述装置退出运行过程,指的是:合环完成后调节变换器输出逐步减小至零,以转电电流流向的顺序断开合环装置两侧开关,关闭晶闸管及IGBT的使能信号,之后可将合环装置拆卸备用于下一次合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其所述装置包括电压型晶闸管整流器,电压型SPWM逆变器,控制分析模块及安装于两侧的断路器。
所述电压型SPWM逆变器用于输出三相交流电,并通过SPWM控制方法直接调节输出电压,逐渐增大输出功率以实现负荷的转移。所述晶闸管整流器从转供母线取电后进行整流供给电压型逆变器,选择晶闸管型装置的目的在于节省成本,如果可选装置受到限制也可选用IGBT整流器;所述电压型变换器的滤波电感旁均并联有氧化锌压敏电阻以预防过电压造成冲击。
所述控制分析模块通过公共母线连接各个模块,负责控制整个合环转电装置的电路,包括供电单元、通信线路、控制芯片、驱动电路和外部交互端口,所述控制芯片,用于对系统所检测到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存储数据和产生控制信号;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将所述控制芯片发出的控制信号转化为驱动信号,控制各个模块的开关管;所述外部交互端口,用于控制分析模块与外部进行信息交互。
如图3中的电路结构所示,母线1表示转供母线,母线2表示原供电母线,K1和K2分别是控制对应母线通断的开关。Ka是合环开关,i1和i2分别表示转供母线和原供电母线的输出电流,负载1连接转供母线,负载2连接原供电母线,Kb为连接转供母线侧的开关,Kc为连接原供电母线侧的开关,U1和U2分别表示Kb两端的电压,U3和U4分别表示Kc两端的电压,i3表示流入变换器的电流。变换器包括:电压型整流器和电压型SPWM逆变器。另外,控制分析模块基于i1-i3和U1-U4分析并控制整个合环转电过程。其中,该合环转电过程为不对负载2断电的前提下,将负载2的原供电母线断开,有转供母线对负载2进行供电。具体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运行阶段:根据转供负载的容量,预测负载全部转移至转供母线侧时该母线所承担的负荷并选择容量足够的转供母线1。将合环装置以正确的方向并联于两母线的馈线之间。首先闭合开关Kb,变换器从转供母线1取电并调节输出电压,待开关Kc两端电压幅值、相角差均满足合闸条件时即可无冲击地将其闭合。闭合Kc后,负载2由母线1和母线2同时供电。
S2.负荷转移阶段:系统选择合适的步长并控制变换器输出功率逐阶上升直至原供电母线2输出电流为零,此时变换器为负载2单独供电。断开开关K2令原供电母线2退出运行;
S3.调节合环压差:根据系统实时测量数据,控制变换器调节输出电压跟踪母线1的电压,待变换器的输出电压U3与变换器的输入电压U2的幅值及相位均相等,系统判断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是否满足合环条件,若满足条件则可将合环开关Ka闭合,完成操作且不产生冲击,若不满足,则重复此步骤;
S4.装置退出运行:控制变换器输出电流逐步下降为0,先后断开开关Kb、Kc,关闭晶闸管及IGBT的使能信号。合环转电过程结束,可将合环装置拆卸备用于下一次合环。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系统的架构图,如图4所示,包括:
转供母线选择单元410,用于确定待转供的负载、负载所连接的原供电母线以及负载的容量,基于所述负载的容量选择容量足够的转供母线,并将合环装置并联于所述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的馈线之间;所述合环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变换器以及合环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转供母线,另一端连接变换器的一端,变换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的一端,第二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原供电母线侧的所述负载;所述合环开关的一端连接转供母线,另一端连接原供电母线侧的所述负载;所述合环开关、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初始状态均处于断开状态;
合闸条件判断单元420,用于先闭合第一开关,使所述变换器从转供母线取电并调节输出电压,待第二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差和相角差均满足预设合闸条件时,将第二开关闭合,使所述负载由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同时供电;
原供电母线切断单元430,用于控制所述变换器的输出功率逐阶上升,直至所述原供电母线的输出电流为零,此时所述变换器单独为负载供电,切断原供电母线使其停止为负载供电;
合环条件判断单元440,用于调节所述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使其跟踪转供母线的电压,直至所述变换器两侧的电压满足预设合环条件后,将所述合环开关闭合;
合环装置退出单元450,用于控制合环装置退出运行,以结束对负载的合环转电,所述合环转电在原供电母线输出电流为零时切除原供电母线对所述负载的供电;在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为零时进行合环,使转供母线为所述负载供电。
控制分析单元460,用于对其他各个单元进行分析和控制。
具体地,各个单元的详细功能可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介绍,在此不做赘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待转供的负载、负载所连接的原供电母线以及负载的容量,基于所述负载的容量选择容量足够的转供母线,并将合环装置并联于所述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的馈线之间;所述合环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变换器以及合环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转供母线,另一端连接变换器的一端,变换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的一端,第二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原供电母线侧的所述负载;所述合环开关的一端连接转供母线,另一端连接原供电母线侧的所述负载;所述合环开关、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的初始状态均处于断开状态;
先闭合第一开关,使所述变换器从转供母线取电并调节输出电压,待第二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差和相角差均满足预设合闸条件时,将第二开关闭合,使所述负载由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同时供电;
控制所述变换器的输出功率逐阶上升,直至所述原供电母线的输出电流为零,此时所述变换器单独为负载供电,切断原供电母线使其停止为负载供电;
调节所述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使其跟踪转供母线的电压,直至所述变换器两侧的电压满足预设合环条件后,将所述合环开关闭合;
控制合环装置退出运行,以结束对所述负载的合环转电,所述合环转电在原供电母线输出电流为零时切除原供电母线对所述负载的供电;在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为零时进行合环,使转供母线为所述负载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合闸条件为:第二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差和相角差均小于对应的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合环条件为:所述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与变换器输入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均相等,此时,所述合环开关两侧的电压差为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合环装置退出运行,具体为:
闭合所述合环开关后,控制变压器的输出电流逐步下降至零后,先后断开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关闭变压器中的晶闸管和IGBT的使能信号,以结束对负载的合环转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包括:整流器和逆变器;
所述整流器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逆变器的一端;所述逆变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
所述整流器的一端作为变换器的输入端,所述逆变器的另一端作为变换器的输出端;
在对负载合环转电时,所述变换器的输入端等效为转移后的负载,输出端等效为可控的供电电压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控制分析模块实现对各个步骤的分析和控制。
7.一种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供母线选择单元,用于确定待转供的负载、负载所连接的原供电母线以及负载的容量,基于所述负载的容量选择容量足够的转供母线,并将合环装置并联于所述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的馈线之间;所述合环装置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变换器以及合环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转供母线,另一端连接变换器的一端,变换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的一端,第二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原供电母线侧的所述负载;所述合环开关的一端连接转供母线,另一端连接原供电母线侧的所述负载;所述合环开关、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初始状态均处于断开状态;
合闸条件判断单元,用于先闭合第一开关,使所述变换器从转供母线取电并调节输出电压,待第二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差和相角差均满足预设合闸条件时,将第二开关闭合,使所述负载由原供电母线和转供母线同时供电;
原供电母线切断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变换器的输出功率逐阶上升,直至所述原供电母线的输出电流为零,此时所述变换器单独为负载供电,切断原供电母线使其停止为负载供电;
合环条件判断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使其跟踪转供母线的电压,直至所述变换器两侧的电压满足预设合环条件后,将所述合环开关闭合;
合环装置退出单元,用于控制合环装置退出运行,以结束对所述负载的合环转电,所述合环转电在原供电母线输出电流为零时切除原供电母线对所述负载的供电;在合环开关两侧电压差为零时进行合环,使转供母线为所述负载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合闸条件为:第二开关两侧电压的幅值差和相角差均小于对应的预设值;所述预设合环条件为:所述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与变换器输入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均相等,此时,所述合环开关两侧的电压差为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包括:整流器和逆变器;
所述整流器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逆变器的一端;所述逆变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
所述整流器的一端作为变换器的输入端,所述逆变器的另一端作为变换器的输出端;
在对负载合环转电时,所述变换器的输入端等效为转移后的负载,输出端等效为可控的供电电压源。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分析单元;
所述控制分析单元用于对其他各个单元进行分析和控制。
CN202110267788.2A 2021-03-12 2021-03-12 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803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7788.2A CN112803407B (zh) 2021-03-12 2021-03-12 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7788.2A CN112803407B (zh) 2021-03-12 2021-03-12 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3407A true CN112803407A (zh) 2021-05-14
CN112803407B CN112803407B (zh) 2023-01-03

Family

ID=75816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7788.2A Active CN112803407B (zh) 2021-03-12 2021-03-12 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340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2071A (zh) * 2021-09-23 2021-12-2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双电压源型变换器柔性合环装置直流侧合环控制方法
CN114899817A (zh) * 2022-05-11 2022-08-12 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式配网合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8882A (ja) * 1999-03-24 2000-10-06 Sanyo Denki Co Ltd 無停電電源装置
WO2014127664A1 (zh) * 2013-02-25 2014-08-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用于超/ 特高压线路的可控移相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06026085A (zh) * 2016-06-27 2016-10-1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配电网合环转供电路径优选决策方法
CN107492891A (zh) * 2017-08-25 2017-12-19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移动式智能合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149752A (zh) * 2018-08-15 2019-01-04 广东安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合环转供电sop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8738913U (zh) * 2018-08-15 2019-04-12 广东安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结构的合环转供电sop装置及系统
CN111404156A (zh) * 2020-04-17 2020-07-1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柔性合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40414A (zh) * 2020-06-30 2020-10-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合环转供电控制器及其方法、低压负荷无缝转移装置
CN112366714A (zh) * 2020-11-30 2021-02-12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调节压差角差的配电网合环调电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8882A (ja) * 1999-03-24 2000-10-06 Sanyo Denki Co Ltd 無停電電源装置
WO2014127664A1 (zh) * 2013-02-25 2014-08-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用于超/ 特高压线路的可控移相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06026085A (zh) * 2016-06-27 2016-10-1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配电网合环转供电路径优选决策方法
CN107492891A (zh) * 2017-08-25 2017-12-19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移动式智能合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149752A (zh) * 2018-08-15 2019-01-04 广东安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合环转供电sop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8738913U (zh) * 2018-08-15 2019-04-12 广东安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结构的合环转供电sop装置及系统
CN111404156A (zh) * 2020-04-17 2020-07-1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柔性合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40414A (zh) * 2020-06-30 2020-10-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合环转供电控制器及其方法、低压负荷无缝转移装置
CN112366714A (zh) * 2020-11-30 2021-02-12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调节压差角差的配电网合环调电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2071A (zh) * 2021-09-23 2021-12-2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双电压源型变换器柔性合环装置直流侧合环控制方法
CN113852071B (zh) * 2021-09-23 2023-09-22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双电压源型变换器柔性合环装置直流侧合环控制方法
CN114899817A (zh) * 2022-05-11 2022-08-12 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式配网合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3407B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7283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CN102355042B (zh)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电站直流电源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CN105406580B (zh) 一种供电系统和方法
CN112803407B (zh) 基于并联变换器的低压配电网无缝合环转电方法及系统
CN102005817A (zh) 基于微电网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及其调度控制方法
JP2012135179A (ja) 放電制御装置及び放電制御方法
CN112005460A (zh) 供电设备
CN111987791A (zh) 电池模组控制装置和方法、电源设备和系统
RU2656372C1 (ru) Динамический компенсатор напряжений
CN104753162A (zh) 基站供电系统及其多路交流电源切换方法
CN114825576A (zh) 一种高效交直流混合不间断供电系统
CN100386962C (zh) 改进型高压大功率变频器
CN209516634U (zh) 66kv配电网串联补偿装置的供电装置
CN212518452U (zh) 一种基于馈网逆变的蓄电池远程放电系统
CN108347170B (zh) 一种直流电源调压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10682909U (zh) 电梯停电应急平层装置
CN113315220A (zh) 一种不间断直流供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2817886U (zh) 不间断电源
CN211456775U (zh) 储能变流器及其供电系统
RU280678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перебойного вторичного электропитания
CN209929987U (zh) 一种智能监测三相不平衡的供电系统
CN216625590U (zh) 一种模拟安全级dc-dc变换器
CN217545669U (zh) 一种双端移动储能在线连接扩展装置及系统
CN215498369U (zh) 供电系统母联控制电路
CN112467755B (zh) 磁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励磁系统在线跟踪与切换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