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2093B - 多吡啶铂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多吡啶铂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2093B
CN101812093B CN 200910078531 CN200910078531A CN101812093B CN 101812093 B CN101812093 B CN 101812093B CN 200910078531 CN200910078531 CN 200910078531 CN 200910078531 A CN200910078531 A CN 200910078531A CN 101812093 B CN101812093 B CN 1018120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inum
gas
title complex
many pyridines
dimensional mic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0785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2093A (zh
Inventor
吴骊珠
丁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 20091007853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12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12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2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2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20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yridine Compound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特别涉及多吡啶铂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中性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是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得到的,通过溶液扩散法自组装形成的橙红色一维纳米材料表现明显的聚集发光增强行为,而自组装前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固体粉末不发光;本发明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能够对甲醇的气体产生专一快速的响应,是一类制备方便、结构新颖、响应快速专一、检出信号多样、可再生的气致变色传感器。

Description

多吡啶铂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特别涉及可作为气致变色传感器材料应用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以及该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气致变色材料是指当该材料接触气体或易挥发有机溶剂的气体后,其光谱(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性质能够发生显著的改变。这种气致变色材料可以作为气体或易挥发有机溶剂气体的传感器,还可以人为地调节光线的透过,用于显示器件。常见的气致变色材料分为四类:(1)由金属(如铑、钯、铂、镍等)与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钨、氧化钼等)构成的薄膜;(2)金属配位聚合物,如:{Tl[Au(C6H5)2]}n和{[Cu(bhnq)(THF)2](THF)}n等;(3)金属配合物,如:钌(II)、铼(I)、铱(III)、钒(IV)、铂(II)等配合物的晶体;(4)一些气致变色的有机小分子,如:噻咯和苯胺的衍生物等。上述几种方法中,气致变色的金属/金属氧化物薄膜主要对气体敏感,而不易对易挥发有机溶剂气体产生响应;金属配合物的晶体响应速度快、选择性高,但通常不易制备;金属配合聚合物和气致变色的有机小分子一般不能产生专一响应,响应的时间较慢。
近年来,通过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如:氢键作用、π-π堆积作用、静电作用和范德华作用等组装制备超分子的功能纳米材料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然而,通过分子间金属-金属相互作用组装构建纳米材料的报道很少。d8族多吡啶铂(II)配合物平面四配位的结构允许金属中心或配体的前沿轨道与其它分子或者同类分子相互作用,这种金属-金属(PtII-PtII)和配体-配体(π-π)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典型相互作用的吸收和发光(MMLCT和/或π-π激基复合物)。虽然多吡啶铂(II)配合物在固态或不良溶剂中会发生聚集,但通过分子间金属-金属(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一维纳米结构的报道很少。最新研究表明,离子型多吡啶铂(II)配合物受静电相互作用的驱使可以形成一维纳米结构(Chem.Commun.2006,3972-3974.Angew.Chem.Int.Ed.2006,45,5610-5613.Angew.Chem.Int.Ed.2008,47,4568-4572)。然而,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金属-金属(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一维纳米结构未见文献报道,特别是多吡啶铂(II)配合物组装一维纳米结构的发光增强行为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中性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中性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中性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作为气致变色传感器材料的用途。
本发明的中性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是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金属-金属(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方法得到,通过溶液扩散法自组装形成的橙红色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表现明显的聚集发光增强行为,而自组装前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固体粉末不发光;本发明的中性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能够对甲醇的气体产生专一快速的响应。甲醇的气体或含有甲醇的气体的混合气体能够引起本发明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快速由橙红色变为黄色;是一类制备方便、结构新颖、响应快速专一、检出信号多样、可再生的新型气致变色传感器。
本发明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是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金属-金属(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得到的直径为300纳米~500纳米,长度为10微米~30微米的橙红色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II)是指铂的价态。
所述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合成方法见Inorg.Chem.2008,47,5099-5106,其具有如下结构:
Figure G2009100785311D00031
其中:t-Bu是叔丁基。
本发明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制备是采用溶液扩散法制备得到的,该方法为:
将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配制浓度范围为1×10-4摩尔/升~饱和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有机溶液,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有机溶液放置于容器中,随着有机溶剂的缓慢挥发,溶液中逐渐析出橙红色的固体,静置,除去上层清液,得到含有析出的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
所述的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有机溶液放置于容器中,是放置于温度范围为零下25℃~40℃的容器中。
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纯度为分析纯的二氯甲烷、纯度为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与纯度为分析纯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纯度为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与纯度为分析纯的乙醇的混合溶剂、纯度为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与纯度为分析纯的丙酮的混合溶剂、纯度为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与纯度为分析纯的氯仿的混合溶剂、纯度为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与纯度为分析纯的2-氯乙醇的混合溶剂中的一种;其中,上述的混合溶剂中的二氯甲烷的体积含量不低于80%。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能表现出明显的聚集发光增强行为,而自组装前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固体粉末不发光。本发明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最大吸收波长约为530±5纳米,最大发射波长约为730±6纳米,均来自典型的金属-金属相互作用的吸收和发射(MMLCT激发态是指metal-metal-to-ligand chargetransfer)。相比单一的二氯甲烷溶剂体系,在混合溶剂体系中生长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最低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略有移动。
本发明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能够对甲醇的气体或含有甲醇的气体的混合气体产生专一响应。甲醇的气体或含有甲醇的气体的混合气体能够引起本发明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快速由橙红色变为黄色。如在甲醇的气体作用下,一维带状的微米或亚微米材料断裂成直径为300~500纳米,长度为1~3微米的片状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如图4和图5所示)。这种片状微米或亚微米材料最大吸收波长和发射光谱与未通入甲醇的气体时的带状微米或亚微米材料明显不同,如图6所示,最大吸收波长约为450±3纳米,最大发射波长约为610±3纳米处,表明分子间金属-金属(PtII-PtII)相互作用消失,只存在配体-配体(π-π)间的相互作用。该气致变色效应显著依赖于所制备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尺寸和气体的浓度及流量。
本发明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能够作为气致变色传感器材料使用,对甲醇的气体或含有甲醇的气体的混合气体产生专一响应。
所述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能够作为气致变色传感器材料使用,是将含有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均匀沉积在清洁的基片上,有机溶剂在空气中自然挥发、干燥;然后将均匀沉积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基片放入通有甲醇的气体或含有甲醇的气体的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甲醇的气体或含有甲醇的气体的混合气体能够引起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由橙红色变为黄色,产生明显的气致变色现象。
所述的含有甲醇的气体的混合气体是甲醇的气体与空气、氮气、氩气、二氯甲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腈、丙酮、氯仿、四氢呋喃、四氯化碳、乙醇中的一种或大于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基片材料为玻璃、石英、硅片或金属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能够作为气致变色传感器材料使用,其具有可再生性,即将对甲醇产生响应后的气致变色传感器材料用二氯甲烷清洗,所得清洗液配制成溶剂为二氯甲烷或主要成分为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与乙醇、二氯甲烷与丙酮、二氯甲烷与氯仿、或二氯甲烷与2-氯乙醇;其中,上述的混合溶剂中的二氯甲烷的体积含量不低于80%)的溶液作为制备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所用的有机溶液使用,清洗后得到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浓度范围为1×10-4摩尔/升~饱和的配合物溶液,通过溶液扩散法重新生长的橙红色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形貌和对甲醇的气体产生专一快速的响应结果与利用新制备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得到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完全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2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透射电镜图。
图3a).本发明实施例3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固体吸收谱图。
图3b).本发明实施例4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固体发射谱图。
图4.通入甲醇的气体时,本发明实施例6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图5.通入甲醇的气体时,本发明实施例7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透射电镜图。
图6a).通入甲醇的气体时,本发明实施例5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固体吸收光谱。
图6b).通入甲醇的气体时,本发明实施例9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固体发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将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解于纯度为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中,得到二氯甲烷中含有浓度为3×10-3M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采用溶液扩散法进行制备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放置于温度为25℃的容器中,随着溶剂的缓慢挥发,溶液中逐渐析出橙红色的固体,静置,3天后除去上层清液,得到含有析出的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
其中析出的橙红色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直径为300纳米~500纳米,长度为10微米~30微米,如图1所示。
选择清洗干净的长为3厘米,宽为1.2厘米,厚为1毫米的石英基片。将含有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剂均匀沉积在清洁的基片上,二氯甲烷在空气中自然挥发;然后将均匀沉积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干燥基片放入通有甲醇的气体的容器中,甲醇的气体能够引起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快速由橙红色变为黄色,产生气致变色现象,响应时间为1分钟。
实施例2
将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解于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中,得到二氯甲烷中含有饱和浓度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采用溶液扩散法制备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放置于温度为40℃的容器中,随着溶剂的缓慢挥发,溶液中逐渐析出橙红色的固体,静置,1天后除去上层清液,得到含有析出的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
其中析出的橙红色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直径为300纳米~500纳米,长度为10微米~30微米,如图2所示。
选择清洗干净的长为3厘米,宽为1.2厘米,厚为1毫米的石英基片。将含有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剂均匀沉积在清洁的基片上,二氯甲烷在空气中自然挥发;然后将均匀沉积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干燥基片放入通有甲醇的气体的容器中,甲醇的气体能够引起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快速由橙红色变为黄色,产生气致变色现象,响应时间为1分钟。
实施例3
将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解于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中,得到二氯甲烷中含有浓度为1×10-4M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采用溶液扩散法制备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放置于温度为零下25℃的容器中,随着溶剂的缓慢挥发,溶液中逐渐析出橙红色的固体,静置,2天后除去上层清液,得到含有析出的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
其中析出的橙红色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纳米,如图3a)所示。
选择清洗干净的长为3厘米,宽为1.5厘米,厚为1毫米的玻璃基片。将含有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剂均匀沉积在清洁的基片上,二氯甲烷在空气中自然挥发;然后将均匀沉积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干燥基片放入通有甲醇的气体的容器中,甲醇的气体能够引起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快速由橙红色变为黄色,产生气致变色现象,响应时间为1分钟。
实施例4
将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解于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与分析纯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体积含量为80%)中,得到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体积含量为80%)中含有浓度为1×10-4M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采用溶液扩散法制备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放置于温度为零下25℃的容器中,随着溶剂的缓慢挥发,溶液中逐渐析出橙红色的固体,静置,2天后除去上层清液,得到含有析出的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
其中析出的橙红色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最大发射波长为730纳米,如图3b)所示。
选择清洗干净的长为3厘米,宽为1.2厘米,厚为1毫米的石英基片。将含有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剂均匀沉积在清洁的基片上,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在空气中自然挥发;然后将均匀沉积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干燥基片放入通有甲醇的气体的容器中,甲醇的气体能够引起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快速由橙红色变为黄色,产生气致变色现象,响应时间为1分钟。
实施例5
将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解于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与分析纯的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体积含量为80%)中,得到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体积含量为80%)的含有饱和浓度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采用溶液扩散法制备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放置于温度为40℃的容器中,随着溶剂的缓慢挥发,溶液中逐渐析出橙红色的固体,静置,1天后除去上层清液,得到含有析出的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
选择清洗干净的长为3厘米,宽为1.2厘米,厚为1毫米的石英基片。将含有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剂均匀沉积在清洁的基片上,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在空气中自然挥发;然后将均匀沉积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干燥基片放入通有甲醇的气体的容器中,甲醇的气体能够引起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快速由橙红色变为黄色,产生气致变色现象,其中吸收波长从530纳米蓝移至450纳米,如图6a)所示,响应时间为1分钟。
实施例6
将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解于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中,得到二氯甲烷的含有浓度为1×10-3M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采用溶液扩散法制备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放置于温度为25℃的容器中,随着溶剂的缓慢挥发,溶液中逐渐析出橙红色的固体,静置,6天后除去上层清液,得到含有析出的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
选择清洗干净的长为1厘米,宽为1厘米,厚为0.5毫米的硅基片。将含有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剂均匀沉积在清洁的基片上,二氯甲烷在空气中自然挥发;然后将均匀沉积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干燥基片放入通有甲醇、丙酮和乙醇(溶液体积比为1∶1∶1)的混合气体的容器中,其中的甲醇的气体能够引起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快速由橙红色变为黄色,产生气致变色现象。如图4所示,在甲醇的气体作用下,一维带状的微米或亚微米材料断裂成直径为300~500纳米,长度为1~3微米的片状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响应时间为3分钟。
实施例7
将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解于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中,得到二氯甲烷的含有浓度为2×10-3M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采用溶液扩散法制备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放置于温度为25℃的容器中,随着溶剂的缓慢挥发,溶液中逐渐析出橙红色的固体,静置,4天后除去上层清液,得到含有析出的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
选择清洗干净的直径为2.5毫米,厚为0.05毫米的铜网基片。将含有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剂均匀沉积在清洁的基片上,二氯甲烷在空气中自然挥发;然后将均匀沉积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干燥基片放入通有甲醇的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容器中,其中甲醇的气体能够引起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快速由橙红色变为黄色,产生气致变色现象。如图5所示,在甲醇的气体作用下,一维带状的微米或亚微米材料断裂成直径为300~500纳米,长度为1~3微米的片状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响应时间为1.2分钟。
实施例8
将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解于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与分析纯的乙醇的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体积含量为80%)中,得到二氯甲烷与乙醇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体积含量为80%)的含有浓度为1×10-3M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采用溶液扩散法制备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放置于温度为25℃的容器中,随着溶剂的缓慢挥发,溶液中逐渐析出橙红色的固体,静置,3天后除去上层清液,得到含有析出的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
选择清洗干净的长为3厘米,宽为1.2厘米,厚为1毫米的石英基片。将含有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剂均匀沉积在清洁的基片上,二氯甲烷和乙醇在空气中自然挥发;然后将均匀沉积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干燥基片放入通有甲醇和丙酮(溶液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的容器中,其中甲醇的气体能够引起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快速由橙红色变为黄色,产生气致变色现象,响应时间为2分钟。
实施例9
将对甲醇产生响应后的气致变色传感器材料用分析纯的二氯甲烷清洗,所得清洗液配制成溶剂为分析纯的二氯甲烷中含有饱和浓度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采用溶液扩散法制备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放置于温度为25℃的容器中,随着溶剂的缓慢挥发,溶液中逐渐析出橙红色的固体,静置,2天后除去上层清液,得到含有析出的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
选择清洗干净的3厘米,宽为1.2厘米,厚为1毫米的石英基片。将含有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剂均匀沉积在清洁的基片上,二氯甲烷在空气中自然挥发;然后将均匀沉积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干燥基片放入通有甲醇的气体的容器中,其中甲醇的气体能够引起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快速由橙红色变为黄色,产生气致变色现象。如图6b)所示,发射波长从730纳米蓝移至610纳米,响应时间为1分钟。
实施例10
将对甲醇产生响应后的气致变色传感器材料用分析纯的二氯甲烷清洗,所得清洗液配制成溶剂为二氯甲烷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体积含量为80%)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浓度为1×10-4M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采用溶液扩散法制备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液放置于温度为零下25℃的容器中,随着溶剂的缓慢挥发,溶液中逐渐析出橙红色的固体,静置,2天后除去上层清液,得到含有析出的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
选择清洗干净的3厘米,宽为1.2厘米,厚为1毫米的石英基片。将含有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剂均匀沉积在清洁的基片上,二氯甲烷和丙酮在空气中自然挥发;然后将均匀沉积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干燥基片放入通有甲醇、丙酮和乙醇(溶液体积比为1∶1∶1)的混合气体的容器中,其中甲醇的气体能够引起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快速由橙红色变为黄色,产生气致变色现象,响应时间为3分钟。

Claims (9)

1.一种多吡啶铂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吡啶铂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是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得到的直径为300纳米~500纳米,长度为10微米~30微米的橙红色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II)是指铂的价态;
所述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Figure FSB00000787167800011
其中:t-Bu是叔丁基。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吡啶铂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溶液扩散法,其特征是:
将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配制成浓度范围为1×10-4摩尔/升~饱和的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有机溶液,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有机溶液放置于容器中,随着有机溶剂的缓慢挥发,溶液中逐渐析出橙红色的固体,静置,除去上层清液,得到含有析出的由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通过分子间PtII-PtII相互作用自组装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将配制好的含有中性双核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有机溶液放置于容器中,是放置于温度范围为零下25℃~40℃的容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与乙醇的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与丙酮的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与氯仿的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与2-氯乙醇的混合溶剂中的一种;其中,上述的混合溶剂中二氯甲烷的体积含量不低于80%。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吡啶铂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作为气致变色传感器材料使用,对甲醇的气体或含有甲醇的气体的混合气体产生专一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作为气致变色传感器材料使用,是将含有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有机溶液均匀沉积在清洁的基片上,有机溶剂在空气中自然挥发、干燥;然后将均匀沉积多吡啶铂(II)配合物自组装形成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基片放入通有甲醇的气体或含有甲醇的气体的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甲醇的气体或含有甲醇的气体的混合气体引起多吡啶铂(II)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的显著蓝移,颜色由橙红色变为黄色,产生明显的气致变色现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含有甲醇的气体的混合气体是甲醇的气体与空气、氮气、氩气、二氯甲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腈、丙酮、氯仿、四氢呋喃、四氯化碳、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含有甲醇的气体的混合气体是甲醇的气体与空气、氮气、氩气、二氯甲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腈、丙酮、氯仿、四氢呋喃、四氯化碳、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片材料为玻璃、石英、硅片或金属中的一种。
CN 200910078531 2009-02-25 2009-02-25 多吡啶铂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2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78531 CN101812093B (zh) 2009-02-25 2009-02-25 多吡啶铂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78531 CN101812093B (zh) 2009-02-25 2009-02-25 多吡啶铂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2093A CN101812093A (zh) 2010-08-25
CN101812093B true CN101812093B (zh) 2012-12-26

Family

ID=42619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7853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12093B (zh) 2009-02-25 2009-02-25 多吡啶铂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120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64392A1 (de) * 2010-10-29 2012-05-03 Endress + Hauser Conducta Gesellschaft für Mess- und Regeltechnik 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s Analytgehalts einer Flüssigkeitsprobe mittels eines Bioanalysators
CN110591129A (zh) * 2019-10-14 2019-12-20 海南师范大学 一种多重响应铂配合物发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544A (zh) * 2001-01-19 2001-10-10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真空蒸发制备三氧化钨气致变色薄膜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544A (zh) * 2001-01-19 2001-10-10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真空蒸发制备三氧化钨气致变色薄膜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e Ding et al.Synthesis and photophysical studies of calix[4]arene-based binuclear platinum(II) complexes: probing metal-metal and ligand-ligand interactions.《Inorganic Chemistry》.2008,第47卷(第12期),5099-5106. *
潘敦.杯[4]芳烃连接的双核多吡啶铂(II)络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6,第24卷(第1期),75. *
韩雪.新型多吡啶铂(II)络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6,第24卷(第1期),7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2093A (zh) 201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7212B (zh) 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2093B (zh) 多吡啶铂配合物的一维微米或亚微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588794B (zh) 一种一价铜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463A (zh) 一种高效制备沸石咪唑类金属有机框架zif-90 的方法
CN108298577B (zh) 一种室温下合成超稳定的全无机CsPbX3钙钛矿的方法及其应用
Craig et al.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two new Pt (II)-2-phenylpyridine complexes; the influence of metal-carbon bonds
CN105713184A (zh) 用于检测硝基类爆炸物的荧光传感聚合物材料及制备方法
Wang et al. Deep insights into polymorphism initiated by exploring multicolor conversion materials
CN100372972C (zh) 在固体表面生长金属有机配合物的方法
CN102516550A (zh) 七元瓜环-稀土金属线性管状超分子聚合物及制备和应用
CN101423522A (zh) 二并苝-3,4,6,7:12,13,15,16-八羧酸四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法
CN105588824A (zh) 双层静电纺丝薄膜传感器在硝基芳烃类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CN105368447A (zh) 1-甲基-5-巯基四氮唑-牛血清白蛋白-金纳米团簇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CDs@ MOFs composites: fabrication, property modulation, and application
CN101368294B (zh) 一种表面修饰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8131A (zh) 一种含噁唑基吡啶配体的混配型亚铜配合物发光材料
Yamaguchi et al. Photochromism of diarylethenes on gold and silver nanoparticles
CN104861962A (zh) 一种基于膦配体的Cu4I4类立方烷簇芯配合物发光材料
CN103666453B (zh) 一种含三氟甲基芴蓝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0675A (zh) 一种新型的有机凝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43549A (zh) 一种纳米纤维荧光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4085195B (zh) 一种具有转光作用的生物降解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薄膜掺杂材料
Jiang et al. Coexistence of molecular Pd6 triangle and Pd8 square self-assembled from naphthyl-dipyrazole with di-palladium motifs
CN108645907A (zh) 一种极限电流式线性氧传感器及制造方法
CN110982064B (zh) 一种含稠环蒽基侧基结构的三芳胺基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