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1436B - 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1436B
CN101811436B CN2010101601801A CN201010160180A CN101811436B CN 101811436 B CN101811436 B CN 101811436B CN 2010101601801 A CN2010101601801 A CN 2010101601801A CN 201010160180 A CN201010160180 A CN 201010160180A CN 101811436 B CN101811436 B CN 101811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clutch
plate
arm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01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11436A (zh
Inventor
莫毅松
翁志煌
李小春
陈朝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anse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ans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anse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ans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601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11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11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1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11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1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Of Trailers, Or Other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操纵控制系统、右操纵控制系统,右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具有动力转轴的传动齿轮组、设置在车架体上的箱体、脚踏装置、双杆液压油缸、离合装置,脚踏装置、双杆液压油缸设置在箱体的上方,脚踏装置与双杆液压油缸的前伸缩杆连接;离合装置中的离合器一端滑动配合在所述动力转轴上,离合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后桥的连接盘。本发明只需要通过一只脚就可以完全对其进行操作,操作简单、方便、灵活,且大大降低了操纵功,不需要再用手进行操作,从而将手解放出来,操作其他的装置。

Description

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履带式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履带式拖拉机的转向采用手拉杆进行操作,此种方法操作起来费力、操作不灵活,使用起来也比较麻烦,而且手不能解放出来去做其他的事情,试验表面,当手拉杆上的力大于150N,操纵行程大于450mm时,操纵就很费劲。
现有的转向离合器的操纵机构包括人力操纵、助理操纵,而和其他操纵控制部件相比,转向离合器的操纵力和操纵功比较大。转向离合器的助理操纵方式一般采用弹簧式助理装置,弹簧助理装置结构简单,但工作不可靠,且只能减少部分操纵功,因此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省力,控制灵活的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操纵控制系统、右操纵控制系统,右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具有动力转轴的传动齿轮组、设置在车架体上的箱体、脚踏装置、双杆液压油缸、离合装置,所述脚踏装置、双杆液压油缸设置在箱体的上方,脚踏装置与双杆液压油缸的前伸缩杆连接;
所述离合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离合器,以及滑动配合在动力转轴上并可沿该动力转轴形成轴向位移的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的上部伸出到箱体外并与双杆液压油缸的后伸缩杆接触,转动机构的中部顶住所述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的一端滑动配合在所述动力转轴上,离合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后桥的连接盘。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活动转动臂,活动转动臂与双杆液压油缸的后伸缩杆滑动配合,活动转臂与穿过箱体的离合转向杠杆连接,离合转向杠杆与套设在动力转轴上的分离座滑动配合,所述离合器包括与动力转轴固定连接的内从动盘,以及套设在内从动盘外的外从动盘,外从动盘与后桥的连接盘连接。
所述分离座周向设置有环形槽、轴向设置有顶杆,所述离合转向杠杆上设置有分离销,分离销设置在环形槽内。分离销推动分离座轴向运动,设置在分离座上的顶杆推动离合器的前压紧板,前压紧板再推动后压紧板与传动摩擦片压紧片分离,从而消除对传动摩擦片的夹紧力,使外从动盘停止转动,从而与外从动盘连接的后桥的连接盘停止转动。
所述外从动盘内设置有后压紧板,后压紧板与内从动盘之间设置有传动摩擦片、传动摩擦片压紧片,所述内从动盘外侧设置有齿圈,传动摩擦片压紧片内侧设置有与内从动盘齿圈相配合的内齿圈,传动摩擦片外侧设置有外齿圈,外齿圈与设置在外从动盘内的齿圈相配合,所述内从动盘外侧设置有与后压紧板配合的前压紧板。当内从动盘与外从动盘组合在一起时,传动摩擦片压紧片将传动摩擦片紧紧夹住,此时动力转轴上的力经过内从动盘、由传动摩擦片再传递给外从动盘上,外从动盘再将力传递给后桥的连接盘;而当内从动盘与外从动盘分离后,传动摩擦片压紧片不再对传动摩擦片进行夹紧,这样传动摩擦片便进行空转,传动摩擦片不再传递力,达到刹车的效果。
所述传动摩擦片、传动摩擦片压紧片间隔设置在内从动盘与后压紧板之间。这样能够使传动摩擦片压紧片将每一个传动摩擦片夹紧,在传动摩擦片传动时,使其达到最大的传动效果。
所述前压紧板与内从动盘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轴向布置在前压紧板与内从动盘之间。
还包括刹紧装置,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上与后伸缩杆接触的刹车转动臂、设置在箱体内的刹车转动板、以及安装刹车转动板的刹车固定座,所述刹车转动臂与刹车转动板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刹车转动板上设置有刹车带,刹车带套设在离合器的外从动盘上。当外从动盘与内从动盘分开后,外从动盘会由于惯性的原因继续转动,此时通过拉紧刹车带将外从动盘抱紧刹死,保证外从动盘不再转动。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刹车转臂拉杆、刹车拉板、拉板固定座、刹车拉杆头,所述刹车固定座固定设置在箱体上,刹车拉板设置在拉板固定座上,刹车转臂拉杆的一端铰接于刹车转动臂,另一端铰接于刹车拉板的一端,刹车拉板的另一端铰接于刹车拉杆头,刹车拉杆头还与刹车转动板连接。
所述脚踏装置包括脚踏板、与脚踏板连接的脚踏板拉杆,脚踏板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转臂,所述伸缩装置的前伸缩杆设置在转臂上。只要踩动脚踏板,脚踏板拉杆就会带动转臂拉动双杆液压油缸的前伸缩杆,前伸缩杆被拉出的同时,后伸缩杆伸出并先与转臂接触,再与刹车转动臂进行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对称设置的左操纵控制系统、右操纵控制系统,驾驶人员在对右(左)操纵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时,只要脚踩住右(左)脚踏板,脚踏板拉杆就会拉动前伸缩杆,同时使后伸缩杆向后移动并先推动活动转臂转动,活动转臂通过拉动离合转向杠杆,离合转向杠杆上的分离销推动分离座轴向运动,分离座上的顶杆推动离合器的前压紧板,前压紧板再推动后压紧板与传动摩擦片压紧片分离,使外从动盘停止转动,即与外从动盘连接的后桥的连接盘停止转动,而此时的左(右)操纵控制系统中的离合器还是结合在一起没有停止工作,从而实现向右(左)转向的功能。如果同时踩下左、右两个脚踏板,便可以实现刹车的功能。本发明只需要通过一只脚就可以完全对其进行操作,操作简单、方便、灵活,且大大降低了操纵功,不需要再用手进行操作,从而将手解放出来,操作其他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动力传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右操纵控制系统的后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
图5为为图4的B-B向剖视图;
图6为图1俯视图中的部分结构视图;
图7为刹紧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8为离合器的分解图;
图9为离合器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小齿轮组,2为大齿轮组,3为主动盘,4为内从动盘,5为离合转向杠杆,6为分离座,7为顶杆,8为压紧螺栓,9为前压紧板,10为后压紧板,11为压缩弹簧,12为传动摩擦片,13为传动摩擦片压紧片,14为外从动盘,15为连接盘,16为输出大齿轮,17为小斜齿轮,18为驱动轮接盘,19为脚踏板,20为脚踏板拉杆,21为转臂,22为前伸缩杆,23为后伸缩杆,24为活动转动臂,25为刹车转动臂,26为刹车转臂拉杆,27为刹车拉板,28为刹车拉杆头,29为拉板固定座,30为环形槽,31为刹车固定座,32为刹车转动板,33为刹车带,34为分离销,35为箱体,36为双杆液压油缸,37为离合器,38为垂直杆,39为弯曲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9所示,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操纵控制系统、右操纵控制系统,右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具有动力转轴的传动齿轮组、设置在车架体上的箱体35、脚踏装置、双杆液压油缸36、离合装置,脚踏装置、双杆液压油缸36设置在箱体35的上方,脚踏装置与双杆液压油缸的前伸缩杆22连接;离合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35内的离合器37,以及滑动配合在动力转轴上并可沿该动力转轴形成轴向位移的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的上部伸出到箱体外并与双杆液压油缸的后伸缩杆22接触,转动机构的中部顶住所述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的一端滑动配合在所述动力转轴上,离合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后桥的连接盘15。
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35上的活动转动臂24,活动转动臂24与双杆液压油缸的后伸缩杆23滑动配合,活动转动臂24与穿过箱体的离合转向杠杆5连接,离合转向杠杆5与套设在动力转轴上的分离座6滑动配合,离合器包括与动力转轴固定连接的内从动盘4,以及套设在内从动盘4外的外从动盘14,外从动盘14与后桥的连接盘15连接。
分离座6周向设置有环形槽30、轴向设置有顶杆7,离合转向杠杆上设置有分离销34,分离销34上端固定在离合转向杠杆5上,下端插在分离座6的环形槽30内;
外从动盘14内设置有后压紧板10,后压紧板10与内从动盘4之间设置有传动摩擦片12、传动摩擦片压紧片13,内从动盘4外侧设置有齿圈,传动摩擦片压紧片13内侧设置有与内从动盘4齿圈相配合的内齿圈,传动摩擦片12外侧设置有外齿圈,外齿圈与设置在外从动盘内的齿圈相配合,内从动盘4外侧设置有与后压紧板10配合的前压紧板9。传动摩擦片12、传动摩擦片压紧片13间隔设置在内从动盘4与后压紧板10之间。前压紧板9与内从动盘4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1,压缩弹簧11轴向布置在前压紧板9与内从动盘4之间。
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35上与后伸缩杆23接触的刹车转动臂25、设置在箱体内的刹车转动板32、以及安装刹车转动板的刹车固定座31,刹车转动臂25与刹车转动板32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刹车转动板32上设置有刹车带33,刹车带33套设在离合器的外从动盘14上。传动机构包括刹车转臂拉杆26、刹车拉板27、拉板固定座29、刹车拉杆头28,刹车固定座31固定设置在箱体35上,刹车拉板27设置在拉板固定座29上,刹车转臂拉杆26的一端铰接于刹车转动臂25,另一端铰接于刹车拉板27的一端,刹车拉板27的另一端铰接于刹车拉杆头28,刹车拉杆头28还与刹车转动板32连接。
脚踏装置包括脚踏板19、与脚踏板连接的脚踏板拉杆20,脚踏板拉杆20的另一端连接有转臂21,前伸缩杆22设置在转臂21上。
参见图2所示,是后桥部分的整体结构,显示后桥内部动力的传递路线。未踩脚踏板时,当动力从小齿轮组1,通过齿轮啮合使大齿轮组2转动,并通过花键带动主动盘3转动,主动盘3与内从动盘4通过螺栓连接,因此动力传递给内从动盘4。
参见图4所示,踩动踏板时,脚踏板拉杆带动前伸缩杆22向前运动,而后伸缩杆23向后运动,并推动活动转动臂24转动;后伸缩杆23不会停止还会继续运动并推动刹车转臂25,带动刹车臂拉杆26前后运动,拉动刹车拉板27转动。活动转动臂24和后伸缩杆23之间成一定角度,当后伸缩杆23继续向后推动的话,活动转动臂24和后伸缩杆23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以至趋于平行,导致活动转动臂24发向力变小,不再转动。
参见图5所示,前压紧板与后压紧板之间采用压紧螺栓8连接,内从动盘4转动时,其把动力通过离合器(结合时)传递给离合器外从动盘14,从而使连接盘15转动,连接盘15固定连接小斜齿轮轴,通过齿轮啮合依次经过小斜齿轮17,输出大齿轮16,将动力传递到驱动轮接盘18,动力通过驱动轮接盘18传出,从而履带可以转动。
参见图4、9所示,分离座6周向设置有环形槽30、轴向设置有顶杆7,离合转向杠杆上设置有分离销34,分离销34上端固定在离合转向杠杆5上,下端插在分离座6的环形槽30内;当活动转动臂24转动时,离合转向杠杆也随之转动,由于分离销34与离合转向杠杆5的垂直杆38中心轴线之间有一定距离,在离合转向杠杆5的弯曲杆39摆动时,分离销34便会产生位移对分离座进行推动,分离座6上的顶杆7便会推动离合器的前压紧板。
参见图4、5、8所示,踩下脚踏板后,顶杆7向右运动压到前压紧板9,前压紧板9推动后压紧板10向右运动,从而使传动摩擦片压紧片13与传动摩擦片12分离,从而使内从动盘4和传动摩擦片压紧片13空转,不再带动传动摩擦片12转动,使离合器外从动盘14和内从动盘4只发生相对的运动,而停止动力传递达到离合的效果。当松开脚踏板后,前压紧板9与内从动盘4之间的压缩弹簧11就会将前压紧板9弹回,并带动后压紧板将传动摩擦片压紧片压紧,从而使传动摩擦片进行传动。
参见图3、7所示,因为拉板固定座29、刹车固定座31固定在箱体上,刹车拉板27转动时,带动刹车拉杆头28前后运动,带动刹车转动板32转动,从而拉动刹车带33向后运动,使刹车带33直径相对缩小,从而抱紧离合器外从动盘14,使离合器外从动盘停止转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驾驶人员在对右(左)操纵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时,只要脚踩住右(左)脚踏板,脚踏板拉杆就会拉动双杆液压油缸的前伸缩杆,同时使后伸缩杆向后移动并先推动活动转动臂转动,活动转动臂通过拉动离合转向杠杆,离合转向杠杆上的分离销推动分离座轴向运动,分离座上的顶杆推动离合器的前压紧板,前压紧板再推动后压紧板与传动摩擦片压紧片分离,使外从动盘停止转动,即与外从动盘连接的后桥的连接盘停止转动,从而实现向右(左)转向的功能。如果同时踩下左、右两个脚踏板,便可以实现刹车的功能。

Claims (9)

1.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操纵控制系统、右操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右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具有动力转轴的传动齿轮组、脚踏装置、双杆液压油缸、离合装置、设置在车架体上的箱体,所述脚踏装置、双杆液压油缸设置在箱体的上方,脚踏装置与双杆液压油缸的前伸缩杆连接;
所述离合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离合器,以及滑动配合在动力转轴上并可沿该动力转轴形成轴向位移的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的上部伸出到箱体外并与双杆液压油缸的后伸缩杆接触,转动机构的中部顶住所述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的一端滑动配合在所述动力转轴上,离合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后桥的连接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活动转动臂,活动转动臂与双杆液压油缸的后伸缩杆滑动配合,活动转动臂与穿过箱体的离合转向杠杆连接,离合转向杠杆与套设在动力转轴上的分离座滑动配合,所述离合器包括与动力转轴固定连接的内从动盘,以及套设在内从动盘外的外从动盘,外从动盘与后桥的连接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座周向设置有环形槽、轴向设置有顶杆,所述离合转向杠杆上设置有分离销,分离销设置在环形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从动盘内设置有后压紧板,后压紧板与内从动盘之间设置有传动摩擦片、传动摩擦片压紧片,所述内从动盘外侧设置有齿圈,传动摩擦片压紧片内侧设置有与内从动盘齿圈相配合的内齿圈,传动摩擦片外侧设置有外齿圈,外齿圈与设置在外从动盘内的齿圈相配合,所述内从动盘外侧设置有与后压紧板配合的前压紧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摩擦片、传动摩擦片压紧片间隔设置在内从动盘与后压紧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紧板与内从动盘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轴向布置在前压紧板与内从动盘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紧装置,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上与后伸缩杆接触的刹车转动臂、设置在箱体内的刹车转动板、以及安装刹车转动板的刹车固定座,所述刹车转动臂与刹车转动板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刹车转动板上设置有刹车带,刹车带套设在离合器的外从动盘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刹车转臂拉杆、刹车拉板、拉板固定座、刹车拉杆头,所述刹车固定座固定设置在箱体上,刹车拉板设置在拉板固定座上,刹车转臂拉杆的一端铰接于刹车转动臂,另一端铰接于刹车拉板的一端,刹车拉板的另一端铰接于刹车拉杆头,刹车拉杆头还与刹车转动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装置包括脚踏板、与脚踏板连接的脚踏板拉杆,脚踏板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转臂,所述双杆液压油缸的前伸缩杆设置在转臂上。
CN2010101601801A 2010-04-30 2010-04-30 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 Active CN101811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01801A CN101811436B (zh) 2010-04-30 2010-04-30 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01801A CN101811436B (zh) 2010-04-30 2010-04-30 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1436A CN101811436A (zh) 2010-08-25
CN101811436B true CN101811436B (zh) 2012-10-31

Family

ID=42618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01801A Active CN101811436B (zh) 2010-04-30 2010-04-30 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114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7701A (zh) * 2017-12-08 2018-06-19 蔡泽平 一种多功能平衡车
CN108581553B (zh) * 2018-07-17 2023-07-25 万丰镁瑞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机床用夹具转换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5510Y (zh) * 1992-10-06 1993-06-09 山东文登盐业机械厂 履带车行驶方向控制机构
CN1727243A (zh) * 2005-03-04 2006-02-01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装置
CN201056229Y (zh) * 2007-06-08 2008-05-07 闫学富 履带式收割机转向油缸
CN201703247U (zh) * 2010-04-30 2011-01-12 常州汉森机械有限公司 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7567A (ja) * 2000-12-21 2002-07-02 Iseki & Co Ltd 走行車等のプッシュシリンダ装置
GB0517200D0 (en) * 2005-08-22 2005-09-28 Torotrak Dev Ltd Driving and steering of motor vehicles
US7824289B2 (en) * 2006-10-27 2010-11-02 Torvec, Inc. Steer drive for tracked vehicl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5510Y (zh) * 1992-10-06 1993-06-09 山东文登盐业机械厂 履带车行驶方向控制机构
CN1727243A (zh) * 2005-03-04 2006-02-01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装置
CN201056229Y (zh) * 2007-06-08 2008-05-07 闫学富 履带式收割机转向油缸
CN201703247U (zh) * 2010-04-30 2011-01-12 常州汉森机械有限公司 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187567A 2002.07.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1436A (zh) 201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1989008583A1 (en) A transfer device to grip a double wheel
CA2971710C (en) Hand propelled wheeled vehicle
EP1900610A3 (de) Dolly-Achse
CN101811436B (zh) 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
JP3894627B2 (ja) 車両用多板式ブレーキ
CN201703247U (zh) 履带式车辆的操纵控制系统
CN111071316B (zh) 一种转向轻便的水泥推车
CN202776781U (zh) 一种改进的推拉杆驱动轮椅
CN109938939A (zh) 适用于轮椅的平推型杠杆驱动装置及轮椅
CN201890338U (zh) 链轮式人力车助力器
CN100429107C (zh) 汽车驾驶操纵装置
CN103552551B (zh) 一种履带式小型多功能底盘的制动机构
CN218616940U (zh) 一种履带式自行走设备
RU181791U1 (ru) Привод ручного стояночного тормоза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13130370U (zh) 一种带有后轮手刹的轮椅
CN211893541U (zh) 电动车人力传动机构
CN216943410U (zh) 脚踏平衡车
CN110182183B (zh) 手动电动两用对轮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
CN216807700U (zh) 一种用于电梯救援的夹绳器
CN216185768U (zh) 一种两轮车制动装置
CN202243906U (zh) 一种手摇轮椅车刹车装置
CN219257609U (zh) 一种机械式碟刹装置
CN209972411U (zh) 手动对轮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
CN2044562U (zh) 机动车制动装置
CN205819404U (zh) 脚踏式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034 No. 19 Tongjiang North Road, Chunjiang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Hansen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34 No. 19 Tongjiang North Road, Chunjiang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Hansen Machiner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