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7200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07200A CN101807200A CN 201010112239 CN201010112239A CN101807200A CN 101807200 A CN101807200 A CN 101807200A CN 201010112239 CN201010112239 CN 201010112239 CN 201010112239 A CN201010112239 A CN 201010112239A CN 101807200 A CN101807200 A CN 1018072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e
- data
- medium
- subelement
- divi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应用运行单元,被配置为生成要被记录到记录数据的介质上的数据或者从该介质中再现数据;文件系统单元,被配置为利用一文件系统来管理被记录在该介质上的数据;以及文件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在应用运行单元能够处理的第一文件格式与文件系统规定的第二文件格式之间执行转换。文件转换单元把由应用运行单元生成的第一文件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具有文件系统所规定的可允许大小的第二文件格式的文件,并把转换后的文件以要被记录文件的形式提供给文件系统单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具体而言涉及把数据转换成诸如盘或闪存之类的介质采用的文件系统格式以及把数据记录到介质上以及从介质中再现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例如,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它们使得针对以Blu-ray DiscTM(蓝光光盘)文件系统的格式记录和再现数据而设计的应用可以把数据记录到除Blu-ray DiscTM文件系统格式以外的格式的介质(例如闪存)上或者从该介质中再现数据。
背景技术
诸如闪存和包括Blu-ray DiscTM在内的盘介质之类的多类介质已经被用来利用记录器记录电视节目或者记录通过摄像机拍摄到的运动图像。
为了管理被记录在这样的数据记录介质上的数据项,使用了文件系统。文件系统规定了用于确保使用介质进行数据记录和再现的规则。规则的示例包括介质中记录的每单位数据的数据量、从介质再现的每单位数据的数据量、文件结构或目录结构、真实数据项与管理数据项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文件名设置规则。
例如,开发出了一般用于光盘(例如Blu-ray DiscTM)的FAT(FileAllocation Table,文件分配表)和UDF(Universal Disk Format,通用盘格式)。注意,FAT在例如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8-262381中有所记载,UDF在例如日本未实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7-305171和2004-350251中有所记载。
这些文件系统具有其特有的规则。例如,对于不同的文件系统,介质中记录的每单位数据量、从介质再现的每单位数据量以及文件名设置规则是不同的。更具体而言,FAT32将最大文件大小规定为4GB。然而,在UDF中,最大文件大小远大于4GB。
在使用Blu-ray DiscTM作为数据记录和再现介质的装置中运行的数据记录和再现应用根据UDF规定的规则来生成要记录的数据并设置文件名。遵从UDF的应用所生成的记录数据的文件大多数具有远大于4GB的大小。因此,可以从UDF格式的介质(例如,Blu-ray DiscTM)中读取由该应用生成的文件的数据或者向这种介质中写入由该应用生成的文件的数据。然而,数据无法被写入到具有不同于UDF的文件系统的介质(例如,采用FAT的闪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它们使得用于利用特定文件系统来生成要记录的数据和再现数据的应用可以基于一种不同的文件系统来处理数据。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支持不同文件系统的记录介质(例如,Blu-ray DiscTM和闪存)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应用运行单元,被配置为生成要被记录到记录数据的介质上的数据或者再现从该介质中读取的数据;文件系统单元,被配置为利用一文件系统来管理被记录在该介质上的数据;以及文件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在应用运行单元能够处理的第一文件格式与文件系统规定的第二文件格式之间执行转换。文件转换单元把由应用运行单元生成的第一文件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具有文件系统所规定的可允许大小的第二文件格式的文件,并把转换后的文件以要被记录文件的形式提供给文件系统单元。
文件转换单元可以把由应用运行单元生成的第一文件格式的文件分割成各自具有文件系统所规定的可允许最大文件大小的多个文件,并把所生成的分割文件以要被记录文件的形式提供给文件系统单元。
文件转换单元可向每个分割文件赋予文件名,并且文件名可包括与被分割成分割文件的文件的文件名有关的信息和与分割文件的布置有关的信息。
文件转换单元可接收来自应用运行单元的数据读取请求并且利用数据读取请求中包含的文件名来获取被记录在介质上的分割文件的文件名,并且文件转换单元可向文件系统单元输出具有表示所获取的分割文件的文件名的参数的读取请求。
文件转换单元可对由文件系统单元从介质读取的多个分割文件进行连结,生成应用运行单元所请求的读出文件,并把所生成的读出文件提供给应用运行单元。
文件转换单元可接收从介质读取的、经历由应用运行单元执行的编辑处理的文件并对该文件进行转换。当编辑处理会导致数据删除时,文件转换单元可识别具有第二格式并且包括数据删除要删除的数据的要被编辑文件,并且文件转换单元可根据数据删除之后的数据状态来执行包括更新要被编辑文件和删除要被编辑文件中的至少一种在内的文件转换处理,并把编辑后文件作为要被记录文件提供给文件系统单元。
文件转换单元可接收从介质读取的、经历由应用运行单元执行的编辑处理的文件并对该文件进行转换。当编辑处理会导致数据插入时,文件转换单元可识别具有第二格式并且包括数据插入要插入的数据的要被编辑文件,并且文件转换单元可根据数据插入之后的数据状态来执行包括更新要被编辑文件和生成具有第二文件格式的新文件中的至少一种在内的文件转换处理,并把编辑后文件作为要被记录文件提供给文件系统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信息处理装置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信息处理装置的应用运行单元来生成要被记录到记录数据的介质上的数据或者从该介质中读取数据并再现数据;利用信息处理装置的文件系统单元来在应用运行单元能够处理的第一文件格式与介质所采用的文件系统规定的第二文件格式之间执行转换;以及利用信息处理装置的介质接口来把在执行第一文件格式与第二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的步骤中生成的、具有第二文件格式的文件记录到介质上。执行第一文件格式与第二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的步骤包括把由应用运行单元生成的第一文件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具有文件系统所规定的可允许大小的第二文件格式的文件,并把转换后的文件以要被记录文件的形式提供给信息处理装置的文件系统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使信息处理装置执行信息处理的程序。该程序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信息处理装置的应用运行单元来生成要被记录到记录数据的介质上的数据或者从该介质中再现数据;利用信息处理装置的文件系统单元来在应用运行单元能够处理的第一文件格式与介质所采用的文件系统规定的第二文件格式之间执行转换;以及利用信息处理装置的介质接口来把在执行第一文件格式与第二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的步骤中生成的、具有第二文件格式的文件记录到介质上。执行第一文件格式与第二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的步骤包括把由应用运行单元生成的第一文件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具有文件系统所规定的可允许大小的第二文件格式的文件,并把转换后的文件以要被记录文件的形式提供给信息处理装置的文件系统单元。
注意,通过使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或通信介质,该程序可被提供给例如能够运行多种程序代码的图像处理装置或计算机系统。通过以计算机可读格式提供这种程序,可在图像处理装置或计算机系统中执行根据程序的处理。
从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将清楚看出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此外,这里使用的术语“系统”指的是多个装置的逻辑组合;这多个装置并不一定包括在一个主体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应用运行单元生成的文件不遵从记录介质所采用的文件系统的规范时,管理被记录到介质上的数据的文件转换单元被设在应用运行单元与文件系统单元之间。文件转换单元把由应用运行单元生成的文件转换成具有文件系统所允许的文件格式的文件,并把转换后的文件作为要被记录文件提供给文件系统单元。这个配置使得即使在应用运行单元采用的文件系统不同于数据记录介质采用的文件系统的配置中,也可以记录或再现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2示出了信息处理装置的数据处理单元的处理结构;
图3示出了信息处理装置的文件处理单元执行的文件转换处理;
图4示出了记录在第一介质上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示例;
图5是示出当数据被记录到第二介质上时文件转换处理单元执行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当从第二介质再现数据时文件转换处理单元执行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流程图的继续;
图8示出了应用到文件分割处理和文件连结处理的规则;
图9示出了文件名转换规则;
图10示出了记录在第二介质上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示例;
图11示出了记录在第二介质上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的另一示例;
图12示出了记录在第二介质上的数据的数据结构和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的流文件;
图13示出了当在数据编辑处理中删除数据时执行的文件转换处理的一个示例;
图14示出了当在数据编辑处理中删除数据时执行的文件转换处理的另一示例;
图15示出了当在数据编辑处理中删除数据时执行的文件转换处理的另一示例;
图16示出了当在数据编辑处理中删除数据时执行的文件转换处理的另一示例;
图17示出了当在数据编辑处理中插入数据时执行的文件转换处理的一个示例;
图18示出了当在数据编辑处理中插入数据时执行的文件转换处理的另一示例;
图19示出了当在数据编辑处理中插入数据时执行的文件转换处理的另一示例;
图20是示出当在数据编辑处理中插入数据时执行的示例性文件转换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并且
图2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按以下顺序进行描述:
1.信息处理装置的配置和处理概要
2.第一介质(Blu-ray DiscTM)上记录的数据的结构
3.利用文件分割处理和文件连结处理向介质上记录数据和从介质再现数据的处理
4.文件分割处理、文件连结处理和文件名转换规则
5.第二介质的数据存储结构和文件转换处理中应用所识别的文件
6.文件编辑期间执行的文件转换处理
7.信息处理装置的其他示例性配置
1.信息处理装置的配置和处理概要
首先描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和该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示例性处理。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信息处理装置100是使用例如Blu-ray DiscTM作为主记录介质(第一介质111)的数据记录和再现装置。例如,信息处理装置100把通过广播节目或网络(例如因特网)接收的数据或者通过外部连接的装置输入的数据记录到第一介质111上。此外,信息处理装置100再现被记录在第一介质111上的数据。信息处理装置100的示例包括记录器、摄像机和个人计算机(PC)。
信息处理装置100还使用安装在其中的第二介质112。数据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并且被利用与第一介质111的文件系统不同的文件系统来加以管理。第二介质112的示例是闪存。与对第一介质111的处理类似,信息处理装置100把数据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并从第二介质112再现数据。
如图1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0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101、通信单元102、输入单元103、输出单元104、存储器105、第一介质接口106、以及第二介质接口107。
数据处理单元10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其具有运行多种数据处理程序的程序运行功能。例如,数据处理单元101运行一种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执行数据记录和再现操作。数据处理单元101把诸如通过通信单元102接收的广播数据之类的数据记录到介质上,并再现被记录在介质上的数据。
通信单元102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通过因特网执行通信,或者与外部装置执行通信。输入单元103例如充当用户操作单元。输入单元103接受多种输入操作,例如对数据记录指令或数据再现指令的输入。注意,输入单元103可通过遥控来操作并且接收遥控信息。输出单元104包括显示器和扬声器。输出单元104输出图像和声音。存储器105包括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105用作存储由数据处理单元101运行的应用程序(以下简称为“应用”)的区域。存储器105还用作应用的参数区域和工作区域。另外,存储器105用作要被记录到介质上的数据的缓冲区域。
当向第一介质111(例如,Blu-ray DiscTM)上记录数据和从第一介质111中再现数据时,使用第一介质接口106。响应于从数据处理单元101接收到的请求,第一介质接口106把数据写入到第一介质111上或者读取被记录在第一介质111上的数据。当向第二介质112(例如,闪存)上记录数据和从第二介质112中再现数据时,使用第二介质接口107。响应于从数据处理单元101接收到的请求,第二介质接口107把数据写入到第二介质112上或者读取被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数据。
对第一介质111执行使用第一文件系统(例如,UDF)的数据管理。与之对照,对第二介质112执行使用第二文件系统(例如,文件分配表32(FAT32))的数据管理。
由数据处理单元101运行的数据记录和再现应用根据这两种不同的文件系统中的仅一种来执行数据处理。在此示例中,数据记录和再现应用根据第一介质111(例如,Blu-ray DiscTM)采用的第一文件系统(例如,UDF)来执行数据处理。
即,数据处理单元101中运行的应用所生成的记录文件是具有符合UDF的数据大小和文件名的数据文件。此外,当记录数据时,数据处理单元101根据符合UDF的数据大小和文件名来执行处理。
因此,当利用第一介质111来执行数据记录和再现处理时,数据处理单元101中运行的数据记录和再现应用能够毫无问题地执行处理。
然而,单是数据记录和再现应用本身,是难以向采用第二文件系统(例如,FAT32)的第二介质112(例如,闪存)上记录数据和从其中再现数据的。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为了向第二介质112上记录数据和从第二介质112中再现数据,信息处理装置利用数据处理单元101来执行文件转换处理。接下来参考图2来详细描述数据处理单元101执行的处理。
图2示出了数据处理单元101执行的多个不同处理。如图2所示,数据处理单元101包括加密处理子单元151、应用运行子单元(记录和再现处理子单元)152、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
在这些子单元中,加密处理子单元151和应用运行子单元(记录和再现处理子单元)152利用由第一介质111采用的第一文件系统(例如,UDF)来执行处理,更具体而言,根据由第一文件系统规定的处理数据单位、文件大小和文件名转换来执行处理。
加密处理子单元151对要记录到介质上的数据进行加密或者对从介质中读取的经加密数据进行解密。更具体而言,例如,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根据高级访问内容系统(Advanced Access Content System,AACS)来执行加密和解密处理,高级访问内容系统是内容分发和数字权利管理的一种标准。根据AACS的规范,内容被分割成多个单位(CPS单位),并且每个单位被用一加密密钥(CPS单位密钥)来进行加密。该AACS标准是针对当内容被记录到Blu-ray DiscTM(这是第一介质111)上时使用的加密处理结构而设计的。经历由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执行的加密处理的数据单位遵从Blu-ray DiscTM的记录数据单位。
另外,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根据由第一介质111采用的第一文件系统(例如,UDF)的标准来执行处理。因此,记录的数据文件的大小和名称遵从第一文件系统的规范。
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在向第二介质112上记录数据或从第二介质112中再现数据时管理数据。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把数据写入采用例如FAT32的第二介质112上或者从第二介质112中读取数据。
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用于加密处理子单元151和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的数据格式转换成用于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的数据格式,反之亦然,其中加密处理子单元151和应用运行子单元152使用第一文件系统,而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利用第二文件系统来写入和读取数据。
例如,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以下处理。
当把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或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所生成或处理的数据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从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或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成满足第二介质112所采用的第二文件系统的规范的格式。然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经转换的数据提供给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
此外,当读取被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数据并把该数据提供给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或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由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从第二介质112中读取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成满足第一文件系统的规范的格式。然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经转换的数据提供给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或应用运行子单元152。
参考图3来更详细描述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处理的示例。图3示出了被分割成以下三层的数据处理单元101:
(层a)加密处理子单元151和应用运行子单元152,
(层b)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以及
(层c)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
在层a中,加密处理子单元151和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根据第一介质111采用的第一文件系统的规范来执行处理。针对第一介质111的记录文件181[00001.mts]在图3中示出。该文件表示一MPEG传输流文件,该MPEG传输流文件充当遵从第一文件系统(在本实施例中是UDF)规范的运动图片内容记录文件。
在层c中,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根据第二介质112采用的第二文件系统的规范来执行处理。针对第二介质112的三个记录文件182-1至182-3([00001_01]至[00001_03])在图3中示出。
在层b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被部署在层a(加密处理子单元151和应用运行子单元152)与层c(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之间。当在层a与层c之间交换文件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转换文件格式以使得文件在每个层中都可处理。更具体而言,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转换文件大小和文件名。
例如,假定第二介质112采用的第二文件系统是FAT32,而第一介质111采用的第一文件系统是UDF。FAT32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是4GB,而UDF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是远大于4GB的值。
在这种情况下,当把由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或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的数据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或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所生成的数据文件分成多个分割文件,每个分割文件的大小小于或等于4GB。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随后把这多个分割文件作为要记录的文件提供给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
即,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或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的数据文件是图3所示的文件[00001.mts]。该文件181的大小遵从第一文件系统的大小限制,并且远大于4GB。为了把该文件记录到采用第二文件系统(即,FAT32)的第二介质112上,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生成多个各自具有小于或等于4GB的大小的文件。即,例如,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如图3所示生成三个记录文件182-1至182-3([00001_01]至[00001_03]),并把所生成的文件提供给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
此外,当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把从第二介质112中读取的文件提供给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或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以下处理。即,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连结图3所示的各自具有小于或等于4GB的大小的三个记录文件182-1至182-3([00001_01]至[00001_03]),并恢复未分割的原始文件。即,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恢复图3所示的文件[00001.mts],并且把恢复的文件提供给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或应用运行子单元152。这种处理在下文中更详细描述。
2.第一介质(Blu-ray DiscTM)上记录的数据的结构
接下来参考图4描述第一介质(Blu-ray DiscTM)上记录的数据的结构。图4示出了记录到第一介质(Blu-ray DiscTM)上的数据文件的示例性目录结构。
紧挨在根目录[Root]下,生成了目录[AACS]和[BDAV]。[AACS]目录例如存储由上述AACS规范规定的加密密钥信息。更具体而言,在[AACS]目录中设置了CPS单位密钥文件和介质密钥块(MKB)文件,CPS单位密钥文件包含用于对记录到介质上的内容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密钥信息,介质密钥块(MKB)文件是用于从CPS单位密钥获取密钥的密钥块。
[BDAV]目录是其中设置有所记录内容的实际数据和用于再现处理的再现控制信息的目录。更具体而言,[BDAV]目录包含:包括内容的标题的索引信息(info.bdav.file)、包括静止图像内容的菜单缩略(Menu.Thumbnail的文件)、充当关于运动图像内容的再现控制信息的播放列表(PLAYLIST)、剪辑信息(CLIPINF)、以及作为内容的实际数据的流(STREAM)。例如,包含所记录内容的实际数据的文件(流文件)被记录在流目录(STREAM)中。
图4所示的[00001.mts]至[00003.mts]中的每一个是一个流文件。这些文件对应于第一文件系统(在本实施例中是UDF)所规定的MPEG传输流文件。
播放列表包含播放项,每个播放项指定要再现的数据。播放项对应于包括再现区间信息的剪辑信息项。通过使用播放列表,选择特定的剪辑信息项。此外,剪辑信息项包含与充当内容的实际数据的流数据有关的再现区间指示信息。利用剪辑信息,选择性地读取流数据,并且执行流再现处理。
如图3所示,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文件分割处理和文件连结处理。然而,文件分割处理或文件连结处理并不被应用到要被记录到图4所示的第一介质111上的所有文件。如果被记录到第一介质111上的文件的大小小于或等于4GB,即第二文件系统(FAT32)的最大文件大小,则不必进行文件分割处理和文件连结处理。文件分割处理和文件连结处理仅被应用到在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或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所生成的文件之中具有较大大小的文件。即,文件分割处理和文件连结处理仅被应用到具有大于4GB(第二文件系统(FAT32)的最大文件大小)的大小的文件。
在图4所示的目录结构中,可能具有大于4GB(即,FAT32的最大文件大小)的文件是表示内容的实际数据的流文件。诸如表示AACS目录设置数据、索引信息(info.bdav.file)、菜单缩略(Menu.Thumbnail的文件)、播放列表(PLAYLIST)和剪辑信息(CLIPINF)的文件之类的其他文件的大小小于或等于4GB。
图4所示的流文件[00001.mts]、[00002.mts]和[00003.mts]中的每一个的大小可大于4GB。当这些文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时,图3所示的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割这些文件。此外,当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分割流文件被提供给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或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这些分割文件连结成一个文件。
3.利用文件分割处理和文件连结处理向介质上记录数据和从介质中再现数据的处理
接下来描述利用文件分割处理和文件连结处理来向介质上记录数据的处理和从介质中再现数据的处理。
如上所述,当由根据第一介质111采用的第一文件系统来执行处理数据的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或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的数据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时,该数据被转换成遵从第二文件系统的规范的数据。
在以下描述中,假定第一文件系统是UDF,第二文件系统是FAT32。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于这样的组合。本实施例可应用到这样的处理:其中,应用运行子单元中执行的处理不同于利用在使用中的介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介质)所采用的文件系统进行的处理。
如上所述,FAT32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为4GB,而UDF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是远大于4GB的值。
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处理的概要如下。
即,当利用第二介质112来执行数据记录和再现处理和数据编辑处理时,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或加密处理子单元151分割文件或连结文件以维持第二介质112所采用的第二文件系统(FAT32)所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限制(4GB)。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一般来说,被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或加密处理子单元151处理并且可能具有大于4GB的大小的文件是包含内容的实际数据的流文件。因此,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对流文件执行文件转换处理,其中包括文件分割处理或文件连结处理。与之对照,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不对除了流文件以外的文件,亦即具有小于或等于4GB的大小的文件(例如,管理文件或再现控制文件),执行文件转换处理。
文件转换处理还包括文件名转换处理。即,如图3所示,在被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或加密处理子单元151处理并具有大于4GB的大小的原始文件181的文件名[00001.mts]与针对第二介质112的分割文件182-1至182-3的名称[00001_01]至[00001_03]之间转换文件名。
参考以下两种情况来示意性地描述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处理:
(A)当向第二介质112上记录数据时执行的处理,以及
(B)当从第二介质112中再现数据时执行的处理。
(A)当向第二介质112上记录数据时执行的处理
为了向第二介质112上记录数据,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以下处理:
(a1)对具有大于第二文件系统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的大小的流数据进行分割,
(a2)向每个分割文件赋予文件名,以及
(a3)将分割文件递送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
(B)当从第二介质112中再现数据时执行的处理
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检查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或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所请求的流文件是从哪些分割文件形成的。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随后读取这些分割文件并把所读取的分割文件连结成一个文件。然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连结的文件递送到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或加密处理子单元151。
例如,当应用运行子单元152请求从指定时间点起的内容重放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指示连结文件中的字节位置的信息转换成分割文件中的字节位置。注意,从该指定时间点到连结文件中的字节位置的转换是在应用层中执行的。更具体而言,执行以下处理序列:
(b1)利用流文件名和文件中的字节位置,确定要从哪个分割文件的哪个字节位置开始数据再现;
(b2)向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提交从该分割文件中的该字节位置起读取数据的指令,以及
(b3)把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读出的数据递送到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或加密处理子单元151。
接下来参考图5至7所示的流程图来详细描述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处理序列。图5示出了当向第二介质112上记录数据时的处理流程。图6和7示出了当从第二介质112中再现数据时的处理流程。即,图5至7示出了当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这种处理时其所执行的处理序列。
首先参考图5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当向第二介质112上记录数据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处理。注意,图5所示的处理流程表示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的文件的初始记录处理的序列。即,当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数据被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编辑并被重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时,执行不同的处理。编辑处理在下文中描述。
在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步骤S101中的处理由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执行。步骤S102至S112中的处理由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步骤S121中的处理由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执行。
首先,在步骤S101中,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文件写入处理指令。注意,此处理流程是在要被写入数据的介质是第二介质时执行的。更具体而言,在步骤S101中,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具有指示出要写入的文件的名称的参数的文件写入处理指令。
在步骤S102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检测到由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的文件写入处理指令。
在步骤S103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析由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的文件写入处理指令并且识别出要写入的文件的类型和大小。
如果在步骤S104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文件的类型是流文件,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05。然而,如果在步骤S104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文件的类型不是流文件,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11,在该步骤S111中,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到的文件写入处理指令被直接输出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
如上所述,确保除流文件以外的文件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二介质采用的文件系统所允许的最大大小(4GB)。因此,除流文件以外的文件的写入指令被直接输出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121,在该步骤S121中,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直接使用由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的写入指令并且把数据写入到第二介质。
然而,如果在步骤S104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文件的类型是流文件,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05。当文件的类型是流文件时,文件大小可能大于第二介质采用的文件系统所允许的最大大小(4GB)。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05中确定文件大小。
如果文件大小大于第二介质采用的文件系统所允许的最大文件大小(4GB),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06。然而,如果文件大小不大于最大文件大小,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12。
在步骤S112中,向要写入的、大小小于或等于可允许最大文件大小(4GB)的文件赋予文件名。注意,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根据预定的规则把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的文件(原始文件)的文件名转换成要记录到第二介质上的文件的名称。下面更详细描述该转换处理的示例。
例如,当设置文件名时,在步骤S112中执行满足以下条件的文件名转换处理:
(a)设置被第二介质采用的第二文件系统所允许的文件名,并且
(b)设置标识信息,以表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的文件(原始文件)未被分割。
当在步骤S112中设置文件名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121,在该步骤S121中,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利用在步骤S112中设置的文件名把文件写入到第二介质上。注意,文件名转换可以仅在文件被分割时才执行。如果文件未被分割,则可以进行设置以便不执行文件名转换。
如果在步骤S105中确定文件大小大于第二介质采用的文件系统的可允许的最大文件大小(4GB),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06。在步骤S106中,分割文件,并且为每个分割文件设置文件名。即,生成多个分割文件,其中每一个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二介质采用的文件系统的可允许的最大文件大小(4GB),并且为所生成的分割文件中的每一个设置文件名。
注意,如上所述,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根据预定的规则来把由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的文件(原始文件)的文件名转换成要被记录到第二介质上的文件的名称。此外,当执行文件分割处理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根据预定的规则来分割文件。例如,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向多个分割文件中的每一个赋予一文件名,该文件名包括关于原始文件的标识信息和关于分割文件的布置信息。下面更详细描述文件名设置规则和分割规则。
例如,分割文件的文件名设置规则满足以下条件:
(a)为分割文件设置第二介质采用的第二文件系统所允许的文件名,并且
(b)设置包括标识信息的文件名,该标识信息表明该文件是通过文件分割处理根据由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的文件(原始文件)生成的。
当在步骤S106中设置文件名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107。
在步骤S107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向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输出文件写入指令,该文件写入指令具有指示出被赋予分割文件的文件名的参数。在步骤S121中,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利用在步骤S 106中赋予分割文件的文件名,把所有分割文件写入到第二介质上。
接下来参考图6和7来描述当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数据被再现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示例性处理。在图6所示的流程图中,步骤S201中的处理是由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执行的,步骤S202至S208中的处理是由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步骤S211中的处理是由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执行的。
首先,在步骤S201中,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文件读取指令。注意,该处理流程适用于要读取的介质是第二介质的情况。在步骤S201中,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文件读取指令,该文件读取指令具有指示出要读取的文件的文件名和与文件中的读取开始位置相对应的字节位置的参数。
在步骤S202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检测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的文件读取指令。
然后,在步骤S203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析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的文件读取指令并且确定要读取的文件的文件类型。
如果在步骤S204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文件类型指示流文件,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05。然而,如果在步骤S204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文件类型不指示流文件,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08,在该步骤S208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到的文件读取指令直接输出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
如图5所示,除流文件以外的文件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二介质采用的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4GB)。因此,通过使用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的文件写入指令来将文件写入到第二介质上。
因此,当读取文件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在步骤S208中把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的文件读取指令直接输出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在步骤S211中,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直接利用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输出的文件读取指令来从第二介质中读取文件。
然而,如果在步骤S204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文件类型指示流文件,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05。当文件类型指示流文件时,文件大小可能大于第二介质采用的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4GB)。因此,如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图示的,文件可以分割文件的形式被记录到第二介质上。此外,记录在第二介质上的文件的名称不同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所请求的文件的名称。
在步骤S205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利用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的读取指令的参量(参数)(即,原始文件的文件名和在原始文件中读取数据的字节位置)来识别包含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所指定的要读取的数据的文件。另外,在步骤S206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计算包含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指定的要读取的数据的第二介质文件的文件名和在该文件中读取数据的字节位置。
如以上参考图5所示的流程图所述,当把流文件记录到第二介质上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根据预定的规则来把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的文件(原始文件)的文件名转换成要被记录到第二介质上的文件的名称。此外,如果在记录文件时分割了文件,则根据预定的规则来执行分割处理。利用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的读取指令的参数(即,原始文件的文件名和读取数据的字节位置)以及该预定的规则,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计算被记录在第二介质上的文件的文件名和在该文件中读取数据的字节位置。
然后,在步骤S207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向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提交具有指示出要读取的文件的文件名和在该文件中读取数据的字节位置的参数的读取指令。
在步骤S211中,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根据在步骤S207中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提交的读取指令来从第二介质中读取文件。
然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对由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从第二介质中读取的文件执行图7所示的流程图所指示的处理。首先,在步骤S301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读出的文件是否是流文件。如果读出的文件不是流文件,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11,在该步骤S311中,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把由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从第二介质中读取的文件直接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然后,文件读出处理完成。
然而,如果在步骤S301中读出的文件是流文件,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2,在该步骤S302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进一步确定读出的文件是否是分割文件。
如果读出的文件不是分割文件,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12,在该步骤S312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从第二介质中读取的文件的文件名转换成原始文件名,并把该文件输出到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然后,文件读出处理完成。注意,文件名转换规则是预定的。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根据该预定的规则来转换文件名。然而,如上所述,可以仅在执行了文件分割处理时才执行文件名转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去除步骤S312中执行的处理。
然而,如果在步骤S302中读出的文件是分割文件,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3。在步骤S303中,对从第二介质中读取的分割文件进行连结,并且生成未分割的原始文件。此外,向该文件赋予原始文件名。然后,该文件被输出到应用运行子单元152,并且处理完成。注意,文件分割规则、文件连结规则和文件名转换规则是预定的。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根据这些预定的规则来对分割文件进行连结并且向连结文件赋予文件名。这样,根据分割文件的名称恢复原始文件名,并将其输出到应用运行子单元152。通过提供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即使在从第一介质111(其就文件大小而言的条件不那么严格)再现数据和从第二介质112(其就文件大小而言的条件较严格)再现数据时,也可以使用同一模块来作为应用运行子单元152。因此,可以有利地有助于再现装置的制造。
如以上参考图5至7所示的流程图所述,执行数据记录序列和数据再现序列。虽然对图5至7所示的流程图的描述是参考由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和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执行的处理来进行的,但是这同样也适用于由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和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执行的处理。
4.文件分割处理、文件连结处理和文件名转换规则
如上所述,当向第二介质上记录流文件和从第二介质中再现流文件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文件分割处理和文件连结处理之一。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还执行文件名转换处理。这些处理是根据预定的规则执行的。
首先参考图8来描述文件分割处理和文件连结处理。如上所述,当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或加密处理子单元151生成具有大于4GB的大小的文件并把该文件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割文件。对于第二介质112来说,必须生成具有遵从第二文件系统(FAT32)的规范的文件设置的文件,因此,大小大于4GB的文件是不可接受的。注意,在FAT32中,还必须把文件大小设置为512字节的倍数。当这些条件得到满足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对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或加密处理子单元151生成的、大小大于4GB的流文件进行分割。
例如,分割规则可包括以下条件(a)至(d)之一,如图8所示:
(a)文件分割点被设置为针对采用第一文件系统(Blu-ray DiscTM)的介质设置的扇区边界(2048字节)的倍数;
(b)文件分割点被设置为经历加密处理的对齐单位(6144字节)的倍数,对齐单位是采用第一文件系统(Blu-ray DiscTM)的介质中记录的内容的单位;
(c)文件分割点被设置为1MB的倍数;以及
(d)文件按3GB分割。
利用规则(a)至(d)之一来分割文件。此外,当连结文件时,利用根据规则(a)至(d)之一确定的分割点来连结文件。
接下来参考图9来描述文件名转换规则的示例。如上所述,当分割文件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向多个分割文件中的每一个赋予包括关于原始文件的标识信息和关于分割文件的布置信息的文件名。例如,令[00001.mts]表示未分割的原始文件的名称。于是,文件名转换规则可包括以下条件(a)和(b)之一,如图9所示:
(a)对分割文件的扩展名使用序号xxx(序号xxx可以是十进制的、十六进制的或者36进制的)。(在十进制xxx的情况下)文件名的示例包括[00001.001]、[00001.002]、[00001.003]......或者[00001.000]、[00001.001]、[00001.002]......。
(b)文件扩展名仍是“mts”。向文件名附加序号xx(序号xx可以是十进制的、十六进制的或者36进制的)。(在十进制xxx的情况下)文件名的示例包括[00001_01.mts]、[00001_02.mts]、[00001_03.mts]......或者[00001_00.mts]、[00001_01.mts]、[00001_02.mts]......。
当执行分割处理时,利用上述规则(a)和(b)之一向每个分割文件赋予文件名。然后,分割文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上。与之对照,当执行连结处理时,利用作为执行分割处理时使用的操作的逆反的操作来为连结文件恢复原始文件名。
虽然已经参考图9描述了当文件被分割时执行的文件名转换处理,但未被分割的文件也可在其名称未被改变的情况下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如果转换了文件的名称,则向文件赋予不被应用到普通分割文件的扩展名(数字)(例如,在情况(a)中为[00001.999]),以使得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能够认识到该文件不是分割文件。即使在情况(b)中,例如,也可以向不是分割文件的文件赋予文件名[00001_99.mts]。
5.第二介质的数据存储结构和文件转换处理中应用所识别的文件
接下来参考图10之后的附图来描述根据第二文件系统的规范记录在第二介质上的数据的示例性数据结构以及应用运行子单元152通过由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文件转换处理而识别的文件的示例。
图10示出了第二介质的数据存储结构的示例。该目录结构与图4所示的第一介质111(Blu-ray DiscTM)上记录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类似。
紧挨在根目录[Root]下,生成了目录[AACS]和[BDAV]。[AACS]目录例如存储根据上述AACS的规范的加密密钥信息。更具体而言,在[AACS]目录中设置了CPS单位密钥文件和介质密钥块(MKB)文件,CPS单位密钥文件包含用于对记录到介质上的内容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密钥信息,介质密钥块(MKB)文件是用于从CPS单位密钥获取密钥的密钥块。
[BDAV]目录是其中设置有所记录内容的实际数据和用于再现处理的再现控制信息的目录。
更具体而言,[BDAV]目录包含:包括内容的标题的索引信息(info.bdav.file)、包括静止图像内容的菜单缩略(Files forMenu.Thumbnail)、充当关于运动图像内容的再现控制信息的播放列表(PLAYLIST)、剪辑信息(CLIPINF)、以及作为内容的实际数据的流(STREAM)。例如,包含所记录内容的实际数据的文件(流文件)被记录在流目录(STREAM)中。
AACS目录设置文件和BDAV目录设置文件中的文件[info.bdav.file]至[CLIPINFO]与图4所示的那些类似。每个文件的大小小于或等于4GB,因此不超过第二文件系统(FAT32)的可允许最大大小。因此,这些文件被设置成具有与图4所示的第一介质111中存储的数据相同的格式。
定位为图10所示的BDAV目录的最后子目录的流目录[STREAM]201中设置的文件是例如视听(AV)内容的实际内容数据。因此,当文件由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时,文件的大小可能大于4GB。因此,如果流文件的大小大于4GB,则文件被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割成多个分割文件,并且这多个分割文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在图10所示的目录设置中,对于每个未分割的原始文件,在流目录[STREAM]201下生成了子目录[FRAGMENT_xxxxx]。通过分割原始文件而生成的多个分割文件被存储在该子目录下。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为原始文件设置了子目录210和220。
在子目录210[FRAGMENT_00002]中设置了通过分割原始文件[00002.mts]而生成的多个分割文件211[00002_01.mts]、212[00002_02.mts]、......。类似地,在子目录220[FRAGMENT_00004]中设置了通过分割原始文件[00004.mts]而生成的多个分割文件221[00004_01.mts]、222[00004_02.mts]、......。
注意,不位于子目录[FRAGMENT_xxxxx]下的流文件(例如,图10所示的流文件[00001.mts]202或流文件[00003.mts])的大小小于或等于4GB,因此这些分割文件不被分割。
图11示出了第二介质112的数据存储结构的另一示例。除了流目录[STREAM]230以外,该数据存储结构类似于图10所示的数据存储结构。
与图10所示的目录设置不同,在图11所示的目录设置中,不生成针对每个原始文件的子目录。通过分割原始文件生成的、要被记录的文件被直接设置在流目录[STREAM]230中。
即,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分割文件231[00002_01.mts]和232[00002_02.mts]是通过分割原始文件[00002.mts]来生成的。此外,分割文件241[00004_01.mts]和242[00004_02.mts]是通过分割原始文件[00004.mts]来生成的。
例如,被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割的流文件被利用图10和11所示的目录设置之一来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然而,当从第二介质112中读取这种分割记录的文件并将它们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或加密处理子单元151时,执行利用图6和7的流程图示出的上述处理。从而,分割文件被连结,并且文件名被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转换。
作为该处理的结果,由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或加密处理子单元151识别出的目录结构不同于如图10和11所示的包含分割文件的目录结构。更具体而言,该目录结构是图12所示的那种。
如图12所示,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或加密处理子单元151识别所记录的分割文件的原始文件251[00002.mts]和252[00004.mts]。结果,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或加密处理子单元151可以把文件识别为与图4所示的第一介质111中记录的数据类似的文件。因此,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或加密处理子单元151可以通过与对第一介质111上记录的数据执行的处理相同的方式来对第二介质112上记录的分割流文件执行处理。
6.文件编辑期间执行的文件转换处理
接下来描述当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读取被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分割文件并且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编辑文件(例如,数据删除或数据插入)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处理。
在一些情况下,应用运行子单元152读取被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文件并且对该文件中的数据进行编辑。数据编辑的示例包括数据删除或数据插入。应用对原始文件[xxxxx.mts]执行这种处理。然而,在此情况下,原始文件[xxxxx.mts]是被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多个分割文件[xxxxx_01.mts]至[xxxxx_nn.mts]。
当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执行编辑处理时,编辑后的分割文件[xxxxx_01.mts]至[xxxxx_nn.mts]可能不被直接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例如,通过数据删除,一分割文件中的所有数据可能都被去除了。此外,通过数据插入,一分割文件的大小可能超过了4GB。
因此,当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执行编辑处理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可能必须根据编辑后的流文件来去除分割文件、添加分割文件或者更新分割文件。接下来参考图13来描述当数据编辑处理被执行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所执行的处理。参考以下示例来描述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处理:
(6-1)数据删除期间执行的示例性处理,以及
(6-2)数据插入期间执行的示例性处理。
(6-1)数据删除期间执行的示例性处理
首先描述当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分割文件被读取并且应用运行子单元152从文件中删除数据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处理。
当数据被删除时,以下情况之一发生:
(情况1)所有要删除的数据都包含在要编辑的单个分割文件中,
(情况2)要删除的数据跨越要编辑的两个相邻分割文件,以及
(情况3)要删除的数据跨越要编辑的三个或更多个连续分割文件。
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根据上述情况之一来重建分割文件。下面参考图13至15来顺序描述在上述情况中执行的数据删除处理。
(情况1)所有要删除的数据都包含在要编辑的单个分割文件中的情况
首先参考图13来描述在所有要删除的数据都包含在要编辑的单个分割文件中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图13示出了以下数据:
(a)要编辑的文件(应用所要编辑的连结原始文件),
(b)要编辑的文件(记录在第二介质中的要编辑的分割文件),
(c)经历编辑处理的数据,
(d)编辑后的文件(要被记录到第二介质上的编辑后的分割文件),以及
(e)编辑后的文件(已被应用编辑的、通过对分割文件进行连结而生成的原始文件)。
在图13中,示出了分割文件[f00]至[f03]和连结文件[F]。例如,就每个文件与根据上述示例设置的文件名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言,连结文件[F]的文件名是[00001.mts],分割文件[f0]至[f3]的文件名分别是[00001_00.mts]至[00001_03.mts]。
在图13中,没有示出这些文件名,只示出了分割文件的序号部分。
注意,向更新分割文件的序号部分附加了(new)(例如,[f01(new)])。类似地,向更新连结文件的序号部分附加了(new)(例如,[F(new)])。另外,注意,[f01(new)]和[F(new)]表明这些文件分别是分割文件[f01]和连结文件[F]的更新文件。这些文件的文件名不变。
当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流文件被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编辑时,首先执行与图6所示的流程图所指示的数据再现处理类似的数据读出处理。
在该数据读出处理中,要编辑的文件(图13中(b)所指示的分割文件)被读出。然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对读出的文件进行连结。从而,图13中的(a)指示的要编辑的文件(连结文件)被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
注意,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在存储器中保存形成被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的连结文件的分割文件的名称和这些分割文件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这种数据位置信息包括分割文件的连结数据位置(即,分割位置)。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利用图8所示的规则之一来分割文件或连结文件。要应用这些规则中的哪一个是预定的。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在存储器中保存分割文件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其中包括通过利用这些规则之一生成的分割文件的连结数据位置(即,分割位置)。
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根据例如用户指令来对要编辑的文件(由图13中的(a)指示)进行编辑。在此示例中,图13所示的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被删除。
在图13所示的删除处理(情况1)中,要删除的所有数据(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都包含在分割文件[f01]中。
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根据例如用户指令来对要编辑的文件(由图13中的(a)指示)进行编辑。在此示例中,图13所示的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被删除。即,图13中的(c)指示的编辑处理被执行。通过该编辑处理,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由图13中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F(new)]。
在执行编辑处理之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要求把图13中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F(new)]写入到第二介质112上的写入指令。在检测到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的写入指令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析编辑后的数据,即由图13中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
更具体而言,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包括每个分割文件的连结数据位置(分割位置)在内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与图13中的(e)所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识别被编辑的数据的位置。
在此示例中,图13所示的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被删除。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删除的两个数据位置被包含在分割文件[f01]中。
基于该确定,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对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的、由图13中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进行分割。从而,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生成由图13中的(d)指示的编辑后文件(分割文件)。
即,对于包括被删除数据(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的分割文件[f01],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生成不包括被删除数据的更新文件[f01(new)]。其他分割文件[f00]、[f02]和[f03]中的数据保持不变。因此,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不更新这些分割文件。
这样,其中一些已被更新的分割文件[f00]、[f01(new)]、[f02]和[f03]被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提供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情况2)要删除的数据跨越要编辑的两个相邻分割文件的情况
接下来参考图14来描述在要删除的数据跨越要编辑的两个相邻分割文件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与图13类似,图14示出了以下数据:
(a)要编辑的文件(应用所要编辑的连结原始文件),
(b)要编辑的文件(记录在第二介质中的要编辑的分割文件),
(c)经历编辑处理的数据,
(d)编辑后的文件(要被记录到第二介质上的编辑后的分割文件),以及
(e)编辑后的文件(已被应用编辑的、通过对分割文件进行连结而生成的原始文件)。
与图13类似,在图14中,示出了分割文件[f00]至[f03]和连结文件[F]。经更新的文件由附加到文件名的“(new)”指示。即,取代完整文件名,只有序号部分被示出。
当应用运行子单元152对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流文件进行编辑时,图14中的(b)指示的要编辑的文件(分割文件)首先被读取。然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连结这些文件。从而,图14中的(a)指示的要编辑的文件(连结文件)被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
此外,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在存储器中保存形成被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的连结文件的分割文件的名称和这些分割文件中的每一个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
应用运行子单元152对图14中的(a)指示的要编辑的文件(连结文件)执行例如由用户指令的编辑处理。在此示例中,图14所示的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被删除。
在图14所示的删除处理(情况2)中,要删除的数据(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跨越两个相邻文件[f01]和[f02]。
应用运行子单元152对图14中的(a)指示的要编辑的文件(连结文件)执行例如由用户指令的编辑处理。在此示例中,图14所示的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被删除。即,图14所示的(c)指示的编辑处理被执行。通过该编辑处理,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由图14所示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F(new)]。
在执行编辑处理之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要求把图14所示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F(new)]写入到第二介质112上的写入指令。在检测到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的写入指令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析编辑后的数据,即图14所示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
更具体而言,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识别在存储器中保存的包括文件的连结点在内的每个分割文件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与图14所示的(e)所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确定被编辑的数据的位置。
在此示例中,图14所示的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被删除。因此,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被删除的数据跨越两个分割文件[f01]和[f02]。
基于该确定,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对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的、由图14所示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进行分割,并且生成由图14所示的(d)指示的编辑后文件(分割文件)。
即,对于包括被删除数据的分割文件[f01]和[f02],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生成不包含被删除数据的更新文件[f01(new)]和[f02(new)]。其他分割文件[f00]和[f03]中的数据在执行编辑处理之前和之后保持不变。因此,这些分割文件不被更新。
其中一些已被更新的分割文件[f00]、[f01(new)]、[f02(new)]和[f03]被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提供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情况3)要删除的数据跨越要编辑的三个或更多个连续分割文件的情况
接下来参考图15来描述在要删除的数据跨越要编辑的三个或更多个连续分割文件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图15示出了以下数据:
(a)要编辑的文件(应用所要编辑的连结原始文件),
(b)要编辑的文件(记录在第二介质中的要编辑的分割文件),
(c)经历编辑处理的数据,
(d1)编辑后的文件(在文件名被改变之前要被记录到第二介质上的编辑后的分割文件),
(d2)编辑后的文件(在文件名被改变之后要被记录到第二介质上的编辑后的分割文件),
(e)编辑后的文件(已被应用编辑的、通过对分割文件进行连结而生成的原始文件)。
与图13和14中类似,在图15中,示出了分割文件[f00]至[f03]和连结文件[F]。取代文件名,只有序号部分被示出。更新文件由附加到序号部分的“(new)”指示。“rn”表明文件名已被改变(重命名)。“(new-rn)”表明该文件中的数据和文件名已被改变。
当应用运行子单元152对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流文件进行编辑时,图15中的(b)指示的要编辑的文件(分割文件)首先被读取。然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连结这些文件。从而,图15中的(a)指示的要编辑的文件(连结文件)被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
此外,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在存储器中保存形成被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的连结文件的分割文件的名称和这些分割文件中的每一个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
应用运行子单元152对图15中的(a)指示的要编辑的文件(连结文件)执行例如由用户指令的编辑处理。在此示例中,图15所示的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被删除。
在图15所示的删除处理(情况3)中,要删除的数据(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跨越三个相邻文件[f00]至[f02]。
应用运行子单元152对图15中的(a)指示的要编辑的文件(连结文件)执行例如由用户指令的编辑处理。在此示例中,图15所示的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被删除。即,图15所示的(c)指示的编辑处理被执行。通过该编辑处理,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由图15所示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F(new)]。
在执行编辑处理之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要求把图15所示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F(new)]写入到第二介质112上的写入指令。在检测到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的写入指令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析编辑后的数据,即图15所示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
更具体而言,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识别在存储器中保存的包括文件的连结点在内的每个分割文件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与图15所示的(e)所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确定被编辑的数据的位置。
在此示例中,图15所示的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被删除。因此,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被删除的数据跨越三个分割文件[f00]、[f01]和[f02]。
基于该确定,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对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的、由图15所示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进行分割,并且生成由图15所示的(d1)指示的编辑后文件(分割文件)。
即,在包括被删除的数据的分割文件[f00]、[f01]和[f02]之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去除所有数据都被删除的分割文件[f01]。对于包括仍保留的数据的分割文件[f00]和[f02],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生成不包含被删除数据的更新文件[f00(new)]和[f02(new)]。其他分割文件[f03]中的数据在执行编辑处理之前和之后保持不变。因此,该分割文件不被更新。
在更新处理中,生成了分割文件[f00(new)]、[f02(new)]和[f03]。然而,这些分割文件的文件名不是顺序的号码。
例如,当原始文件(连结文件)的名称为[00001.mts]时,图15所示的(d2)指示的分割文件的完整文件名被表示如下:
[f00(new)]=[00001_00.mts],
[f02(new)]=[00001_02.mts],以及
[f03]=[00001_03.mts]。
因此,缺少了[00001_01.mts]。
如参考图9所述,根据分割文件的文件名设置规则,通过分割原始文件而生成的分割文件具有作为序号的文件扩展名(参考图9中的(a))。或者,文件名的后缀是序号(参考图9中的(b))。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文件名的后缀是序号(参考图9中的(b))。
然而,如图15中的(d1)所指示,当在数据删除处理中,分割文件之一中的所有数据都被删除时,如果执行编辑处理之前使用的分割文件的文件名被直接使用,上述规则就得不到满足。根据分割文件的名称的序号规则,通过分割原始文件而生成的分割文件具有作为序号的文件扩展名或文件名。即,分割文件的名称的序号规则是以上参考图9所述的规则。
如果难以满足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则改变分割文件的文件名。即,分割文件的文件名被改变(重命名),以使得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得到满足。即,如图15中的(d2)所指示的,编辑后的分割文件的名称被重命名,以使得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得到满足。图15的(d)所指示的带“(rn)”的文件是经重命名的分割文件。
例如,令[00001.mts]表示原始文件(连结文件)的文件名。那么,分割文件的完整文件名被表示如下:
[f00(new)]→[f00(new)]=[00001_00.mts](未被重命名),
[f02(new)]→[f01(new-rn)]=[00001_01.mts](被重命名),以及
[f03(new)]→[f02(m)]=[00001_02.mts]。
作为重命名的结果,与图15中的(e)指示的经更新的连结文件F[00001.mts]相对应的分割文件具有以下名称:
[00001_00.mts],
[00001_01.mts],以及
[00001_02.mts]。
这三个分割文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这样,通过改变文件名以使得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得到满足并且把这些文件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在读出处理中可以可靠地从第二介质112中读取分割文件。
如以上参考图13至15中所示的流程图所述,当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执行包括数据删除在内的编辑时(情况1至3),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处理。图16是在包括情况1至3中的数据删除在内的数据编辑被执行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6中的流程图示出了以下处理序列:
(A)整体序列,
(B)情况1中的处理序列(参考图13),
(C)情况2中的处理序列(参考图14),
(D)情况3中的处理序列(参考图15)。
首先描述整体序列(A)。整体序列(A)表示当在由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执行的包括数据删除在内的数据编辑完成之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检测到对要求把数据写入到第二介质112上的指令的提交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序列。
在检测到对要求把编辑后的数据写入到第二介质112上的指令的提交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编辑后的数据。然后,在步骤S501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析编辑后的数据。此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使用在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要编辑数据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时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如以上参考图13至15所述),即,形成连结文件的每个分割文件的文件名和每个分割文件的数据的开始和结束位置。
在步骤S501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识别出包括被删除数据的开始位置“in”和结束位置“out”的分割文件。注意,此时,识别被编辑的分割文件。在此情况下,假定识别出文件A和B,其中
文件A=包括要被删除数据的开始位置“in”的分割文件,并且
文件B=包括要被删除数据的结束位置“out”的分割文件。
在步骤S502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在步骤S501中识别出的文件A和B是否相同。如果文件A和B相同,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10,在该步骤S510中,执行情况1中的处理序列(B)。该处理序列对应于图13所示的处理。
然而,如果在步骤S502中文件A和B不相同,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03,在该步骤S503中确定文件A是否与文件B紧邻。如果文件A与文件B紧邻,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20,在该步骤S520中,执行情况2中的处理序列(C)。该处理序列对应于图14所示的处理。
然而,如果在步骤S503中文件A不与文件B紧邻,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530,在该步骤S530中执行情况3中的处理序列(D)。该处理序列对应于图15所示的处理。
描述图16所示的情况1中的处理序列(B)。在情况1中,文件A与文件B相同,其中文件A=包括被删除数据的开始位置“in”的分割文件,文件B=包括被删除数据的结束位置“out”的分割文件。即,在情况1中,所有要被删除的数据都包含在单个分割文件中,如图13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511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通过删除文件A(=文件B)中的点“in”和“out”之间的数据来生成经更新的分割文件[文件A(new)]。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不更新除了更新分割文件[文件A(new)]以外的分割文件。该处理对应于用于生成图13中的(d)指示的编辑后文件(编辑后分割文件)的处理。
通过步骤S511中执行的处理生成的分割文件被提供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描述图16所示的情况2中的处理序列(C)。在情况2中,文件A与文件B紧邻,其中文件A=包括被删除数据的开始位置“in”的分割文件,文件B=包括被删除数据的结束位置“out”的分割文件。即,在情况2中,要被删除的数据跨越两个相邻的分割文件,如图14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521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通过从文件A中删除点“in”与文件A的结束点之间的数据来生成经更新的分割文件[文件A(new)]。
此外,在步骤S522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通过从文件B中删除文件B的开头与点“out”(删除结束点)之间的数据来生成经更新的分割文件[文件B(new)]。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不更新除了更新分割文件[文件A(new)]和[文件B(new)]以外的分割文件。步骤S521和S522中执行的处理对应于用于生成图14中的(d)指示的编辑后文件(编辑后分割文件)的处理。
通过步骤S521和S522中执行的处理生成的分割文件被提供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描述图16所示的情况3中的处理序列(C)。在情况3中,要被删除的数据跨越三个或更多个连续的分割文件。即,当文件A=包括被删除数据的开始位置“in”的分割文件并且文件B=包括被删除数据的结束位置“out”的分割文件时,在分割文件A和B之间存在至少一个分割文件C。这个处理序列对应于图15所示的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531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通过从文件A中删除点“in”与文件A的结束点之间的数据来生成经更新的分割文件[文件A(new)]。
此外,在步骤S532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通过从文件B中删除文件B的开始点与点“out”(删除结束点)之间的数据来生成经更新的分割文件[文件B(new)]。
另外,在步骤S533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删除位于文件A与B之间的分割文件。步骤S531至S533中执行的处理对应于用于生成图15中的(d1)指示的编辑后文件(编辑后分割文件)的处理。
然后,在步骤S534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改变文件的名称(重命名),以使得包括点“out”(删除结束点)的文件B之后的分割文件具有是顺序号码的文件名。步骤S534中执行的处理对应于用于生成图15中的(d2)指示的编辑后文件(编辑后分割文件)的处理。
通过步骤S531至S534中执行的处理生成的分割文件被提供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6-2)在数据插入期间执行的示例性处理
接下来描述当读取被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分割文件并且应用运行子单元152向该文件中插入数据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处理。
当插入数据时,以下情况之一发生:
(情况1)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的文件大小在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大小内,
(情况2)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的文件大小超过了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因此必须将该文件分割成两个分割文件,以及
(情况3)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的文件大小超过了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大小,因此必须将该文件分割成三个或更多个分割文件。
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根据上述情况之一来重建分割文件。下面参考图17至19来描述在上述情况下执行的数据插入处理。
(情况1)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的文件大小在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大小内的情况
首先参考图17来描述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的文件大小在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大小内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介质112用于遵从第二文件系统(FAT32)的规范的数据记录和再现。第二文件系统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是4GB。
图17示出了以下数据:
(a)要编辑的文件(应用所要编辑的连结原始文件),
(b)要编辑的文件(记录在第二介质中的要编辑的分割文件),
(c)经历编辑处理的数据,
(d)编辑后的文件(要被记录到第二介质上的编辑后的分割文件),以及
(e)编辑后的文件(已被应用编辑的、通过对分割文件进行连结而生成的原始文件)。
在图17中,示出了分割文件[f00]至[f03]和连结文件[F]。例如,就每个文件与根据上述示例设置的文件名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言,连结文件[F]的文件名是[00001.mts],分割文件[f0]至[f3]的文件名分别是[00001_00.mts]至[00001_03.mts]。
在图17中,没有示出这些文件名,只示出了分割文件的序号部分。
注意,向更新分割文件的序号部分附加了(new)(例如,[f01(new)])。类似地,向更新连结文件的序号部分附加了(new)(例如,[F(new)])。另外,注意,[f01(new)]和[F(new)]表明这些文件分别是分割文件[f01]和连结文件[F]的更新文件。这些文件的文件名不变。
当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流文件被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编辑时,首先执行与图6所示的流程图所指示的数据再现处理类似的数据读出处理。
在该数据读出处理中,要编辑的文件(图17中(b)所指示的分割文件)被读出。然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对读出的文件进行连结。从而,图17中的(a)指示的要编辑文件(连结文件)被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
注意,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在存储器中保存形成被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的连结文件的分割文件的名称和这些分割文件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这种数据位置信息包括分割文件的连结数据位置(即,分割位置)。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利用图8所示的规则之一来分割文件或连结文件。要应用这些规则中的哪一个是预定的。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在存储器中保存分割文件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其中包括通过利用这些规则之一生成的分割文件的连结数据位置(即,分割位置)。
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根据例如用户指令来对要编辑的文件(由图17中的(a)指示)进行编辑。在此示例中,数据(图17所示的插入数据311)被插入在图17所示的点“in”处。
在图17所示的数据插入处理(情况1)中,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的文件大小在文件系统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对于FAT32是4GB)内。
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根据例如用户指令来对要编辑的文件(由图17中的(a)指示)进行编辑。在此示例中,插入数据311被插入在图17所示的点“in”处。即,图17中的(c)指示的编辑处理被执行。即,文件在点“in”处被分割,插入数据311被插入,并且分割文件被重连结。通过该编辑处理,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由图17中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F(new)]。
在执行编辑处理之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要求把图17中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F(new)]写入到第二介质112上的写入指令。在检测到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的写入指令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析编辑后的数据,即由图17中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
更具体而言,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包括每个分割文件的连结数据位置(分割位置)在内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与图17中的(e)所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识别被编辑的数据的位置。
在此示例中,插入数据311被插入在图17所示的点“in”处。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数据插入点位于分割文件[f01]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还确定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f01]的文件大小是否在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对于FAT32是4GB)内。在图17所示的情况1中,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f01]的文件大小在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对于FAT32是4GB)内。
基于该确定,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对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的、由图17中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进行分割。从而,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生成由图17中的(d)指示的编辑后文件(分割文件)。
即,对于被插入了数据的分割文件[f01],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生成包括所插入的数据的更新文件[f01(new)]。其他分割文件[f00]、[f02]和[f03]中的数据在执行编辑处理之前和之后保持不变。因此,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不更新这些分割文件。
这样,其中一些已被更新的分割文件[f00]、[f01(new)]、[f02]和[f03]被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提供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情况2)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的文件大小超过了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大小并且必须将文件分割成两个分割文件的情况
接下来参考图18来描述在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的文件大小超过了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大小并且必须将文件分割成两个分割文件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与图17类似,图18示出了以下数据:
(a)要编辑的文件(应用所要编辑的连结原始文件),
(b)要编辑的文件(记录在第二介质中的要编辑的分割文件),
(c)经历编辑处理的数据,
(d)编辑后的文件(要被记录到第二介质上的编辑后的分割文件),以及
(e)编辑后的文件(已被应用编辑的、通过对分割文件进行连结而生成的原始文件)。
与图17类似,在图18中,示出了分割文件[f00]至[f03]和连结文件[F]。经更新的文件由附加到文件名的“(new)”指示。即,取代完整文件名,只有序号部分被示出。“rn”表明文件名已被改变(重命名)。“(new-rn)”表明文件中的数据和文件名已被改变。
当应用运行子单元152对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流文件进行编辑时,图18中的(b)指示的要编辑文件(分割文件)首先被读取。然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连结这些文件。从而,图18中的(a)指示的要编辑的文件(连结文件)被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
此外,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在存储器中保存形成被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的连结文件的分割文件的名称和这些分割文件中的每一个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
应用运行子单元152对图18中的(a)指示的要编辑文件(连结文件)执行例如由用户指令的编辑处理。在此示例中,插入数据312被插入在图18所示的点“in”处。即,图18中的(c)指示的编辑处理被执行。文件在点“in”处被分割,并且插入数据312被插入。然后,文件被重连结。通过该编辑处理,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由图18中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F(new)]。
在执行编辑处理之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要求把图18所示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F(new)]写入到第二介质112上的写入指令。在检测到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的写入指令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析编辑后的数据,即图18所示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
更具体而言,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识别在存储器中保存的包括文件的连结点在内的每个分割文件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与图18所示的(e)所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确定被编辑的数据的位置。
在此示例中,插入数据312被插入在图18所示的点“in”处。因此,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数据插入点位于分割文件[f01]中。此外,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f01]的文件大小是否在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对于FAT32是4GB)内。在图18所示的情况2中,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f01]的文件大小超过了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对于FAT32是4GB),因此,必须将该文件分成两个分割文件。
基于该确定,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对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的、由图18中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进行分割。然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生成如图18中的(d)指示的、具有重命名后的文件名的编辑后文件(分割文件)。
即,对于被插入了数据的分割文件[f01],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生成包括所插入的数据的更新文件[edited f01]。此外,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还对文件[edited f01]进行分割,以使得每个分割文件的文件大小小于或等于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对于FAT32是4GB)。如图18中的(d)所指示,通过额外的分割处理生成了分割文件[f01(new)和[f02(new-rn)]。注意,当执行该分割处理时,应用到第一数据记录处理的规则也被应用到该分割处理。即,图8所示的规则之一被应用到该分割处理。
另外,当执行该额外分割处理时,改变分割文件的文件名。即,由于编辑后分割文件的数目大于编辑前分割文件的数目,因此如果不设置新文件名,则不满足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根据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通过分割原始文件而生成的分割文件具有为顺序号码的文件扩展名或文件名。即,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是以上参考图9描述的规则。
如果难以满足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则改变分割文件的文件名。即,分割文件的文件名被改变(重命名),以使得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得到满足。即,如图18中(d)所指示,编辑后分割文件的名称被重命名,以使得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得到满足。图18的(d)所指示的带有“(rn)”的文件是重命名后的分割文件。新的分割文件[f02(new-rn)]之后的所有分割文件都被重命名。
这样,其中一些已被更新的分割文件[f00]、[f01(new)]、[f02(new-rn)]、[f03(rn)]和[f04(rn)]被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提供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如上所述,通过改变文件名以使得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得到满足并且把文件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在读出处理中可以可靠地从第二介质112中读取分割文件。
(情况3)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的文件大小超过了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大小并且必须将文件分割成三个或更多个分割文件的情况
接下来参考图19来描述在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的文件大小超过了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大小并且必须将文件分割成两个分割文件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与图17和18类似,图19示出了以下数据:
(a)要编辑的文件(应用所要编辑的连结原始文件),
(b)要编辑的文件(记录在第二介质中的要编辑的分割文件),
(c)经历编辑处理的数据,
(d)编辑后的文件(要被记录到第二介质上的编辑后的分割文件),以及
(e)编辑后的文件(已被应用编辑的、通过对分割文件进行连结而生成的原始文件)。
与图18类似,在图19中,示出了分割文件[f00]至[f03]和连结文件[F]。经更新的文件由附加到文件的标号的“(new)”指示。即,取代完整文件名,只有序号部分被示出。“rn”表明文件名已被改变(重命名)。“(new-rn)”表明文件中的数据和文件名已被改变。
当应用运行子单元152对记录在第二介质112上的流文件进行编辑时,图19中的(b)指示的要编辑文件(分割文件)首先被读取。然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连结这些文件。从而,图19中的(a)指示的要编辑的文件(连结文件)被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
此外,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在存储器中保存形成被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的连结文件的分割文件的名称和这些分割文件中的每一个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
应用运行子单元152对图19中的(a)指示的要编辑文件(连结文件)执行例如由用户指令的编辑处理。在此示例中,插入数据313被插入在图19所示的点“in”处。即,图19中的(c)指示的编辑处理被执行。文件在点“in”处被分割,并且插入数据313被插入。然后,文件被重连结。通过该编辑处理,应用运行子单元152生成由图19中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F(new)]。
在执行编辑处理之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要求把图19所示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F(new)]写入到第二介质112上的写入指令。在检测到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提交的写入指令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析编辑后的数据,即图19所示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
更具体而言,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识别在存储器中保存的包括文件的连结点(分割点)在内的每个分割文件的数据开始和结束位置与图19所示的(e)所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确定被编辑的数据的位置。
在此示例中,插入数据313被插入在图19所示的点“in”处。因此,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数据插入点位于分割文件[f01]中。此外,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f01]的文件大小是否在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对于FAT32是4GB)内。在图19所示的情况3中,插入数据后分割文件[f01]的文件大小超过了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对于FAT32是4GB),因此,必须将该文件分成三个或更多个分割文件。
基于该确定,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对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的、由图19中的(e)指示的编辑后文件(连结文件)进行分割。然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生成如图19中的(d)指示的、具有重命名后的文件名的编辑后文件(分割文件)。
即,对于被插入了数据的分割文件[f01],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生成包括所插入的数据的更新文件[edited f01]。此外,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还对文件[edited f01]进行分割,以使得每个分割文件的文件大小小于或等于文件系统所规定的最大文件大小(对于FAT32是4GB)。如图19中的(d)所指示,通过额外的分割处理生成了分割文件[f01(new)、[f02(new-rn)]和[f03(new-rn)]。注意,当执行该分割处理时,应用到第一数据记录处理的规则也被应用到该分割处理。即,图8所示的规则之一被应用到该分割处理。
另外,当执行该额外分割处理时,改变分割文件的文件名。即,由于编辑后分割文件的数目大于编辑前分割文件的数目,因此如果不设置新文件名,则不满足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根据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通过分割原始文件而生成的分割文件具有为顺序号码的文件扩展名或文件名。即,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是以上参考图9描述的规则。
如果难以满足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则改变分割文件的文件名。即,分割文件的文件名被改变(重命名),以使得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得到满足。即,如图19中(d)所指示,编辑后分割文件的名称被重命名,以使得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得到满足。图19的(d)所指示的带有“(rn)”的文件是重命名后的分割文件。新的分割文件[f02(new-rn)]之后的所有分割文件都被重命名。
这样,其中一些已被更新的分割文件[f00]、[f01(new)]、[f02(new-rn)]、[f03(new-rn)]、[f04(rn)]和[f05(rn)]被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提供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如上所述,通过改变文件名以使得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得到满足并且把文件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在读出处理中可以可靠地从第二介质112中读取分割文件。
如以上参考图17至19中所示的流程图所述,当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执行包括数据插入在内的编辑时(情况1至3),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处理。图20是在包括情况1至3中的数据插入在内的数据编辑被执行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20中的流程图示出了以下处理序列:
(A)整体序列,
(B)情况1中的处理序列(参考图17),
(C)情况2中的处理序列(参考图18),
(D)情况3中的处理序列(参考图19)。
首先描述整体序列(A)。整体序列(A)表示当在由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执行的包括数据插入在内的数据编辑完成之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检测到对要求把数据写入到第二介质112上的指令的提交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执行的序列。
在检测到对要求把编辑后的数据写入到第二介质112上的指令的提交后,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从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接收编辑后的数据。然后,在步骤S701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分析编辑后的数据。此时,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使用在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要编辑数据提供给应用运行子单元152时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如以上参考图17至19所述),即,形成连结文件的每个分割文件的文件名和每个分割文件的数据的开始和结束位置。
在步骤S701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如下规定包括数据插入的开始位置“in”的分割文件和由插入数据形成的文件:
文件A=包括数据插入的开始位置“in”的分割文件,并且
文件B=由插入数据形成的文件。
在步骤S702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确定在步骤S701中获得的文件A和B的大小总和是否满足第二介质112所采用的文件系统所规定的规范。即,当第二介质112是符合FAT32的介质时,确定该总和是否小于或等于4GB。如果文件大小的总和满足第二介质112采用的文件系统所规定的规范,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10,在该步骤S710中执行情况1的处理(B)。该处理对应于图17所示的处理。
然而,如果在步骤S702中,文件大小的总和不满足第二介质112所采用的文件系统所规定的规范,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03,在该步骤S703中进一步确定文件B(插入数据)的文件大小是否满足第二介质112所采用的文件系统所规定的规范。如果文件B的文件大小满足第二介质112所采用的文件系统所规定的规范,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20,在该步骤S720中,执行情况2的处理(C)。该处理对应于图18所示的处理。
然而,如果在步骤S703中,文件B(插入数据)的文件大小不满足第二介质112所采用的文件系统所规定的规范,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30,在该步骤S730中,执行情况3的处理(D)。该处理对应于图19所示的处理。
接下来描述图20所示的情况1中执行的处理序列(B)。在情况1中,文件A=包括数据插入的开始点“in”的分割文件,文件B=由插入数据形成的文件,并且文件A和B的文件大小的总和满足第二介质112所采用的文件系统规定的规范。即,图17所示的情况中的处理被执行。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711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生成包括插入在文件A中的点“in”处的文件B(插入数据)的经更新的分割文件[文件A(new)]。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不更新除了更新分割文件[文件A(new)]以外的分割文件。该处理对应于用于生成图17中的(d)指示的编辑后文件(分割文件)的处理。
通过步骤S711中执行的处理生成的分割文件被提供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接下来描述图20所示的情况2的处理序列(C)。在情况2中,文件A=包括数据插入的开始点“in”的分割文件,文件B=由插入数据形成的文件,并且文件A和B的文件大小的总和超过了第二介质112所采用的文件系统规定的上限,因此,必须生成两个分割文件。即,图18所示的情况中的处理被执行。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721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获取通过在文件A的插入数据点(点“in”)处插入文件B并扩展文件A而生成的经更新的分割文件[编辑后文件A]。然后,在步骤S722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包括插入数据的分割文件[编辑后文件A]进一步分割成两个分割文件,其中每一个的大小小于或等于可允许的最大文件大小。
如图18所示的(d)所指示,通过在步骤S722中执行的分割处理,生成了文件[f01(new)]和[f02(new-rn)]。注意,当执行分割处理时,应用到第一数据记录处理的规则也被应用到分割处理。即,图8所示的规则之一被应用到分割处理。
然后,在步骤S723中,分割文件的名称被改变(重命名),以使得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得到满足。即,分割文件的名称被重命名,以使得图9所示的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得到满足。在步骤S721至S723中执行的处理对应于用于生成图18中的(d)指示的编辑后文件(分割文件)的处理。
通过在步骤S721至S723中执行的处理生成的分割文件被提供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接下来描述图20所示的情况3的处理序列(D)。在情况3中,文件A=包括数据插入的开始点“in”的分割文件,文件B=由插入数据形成的文件,并且文件A和B的文件大小的总和超过了第二介质112所采用的文件系统规定的上限,因此,必须生成三个或更多个分割文件。即,图19所示的情况中的处理被执行。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731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获取通过在文件A的插入数据点(点“in”)处插入文件B并扩展文件A而生成的经更新的分割文件[编辑后文件A]。然后,在步骤S732中,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把包括插入数据的分割文件[编辑后文件A]进一步分成两个分割文件,其中每一个的大小小于或等于可允许的最大文件大小。
如图19所示的(d)所指示,通过在步骤S732中执行的分割处理,生成了文件[f01(new)]、[f02(new-rn)]和[f03(new-rn)]。注意,当执行分割处理时,应用到第一数据记录处理的规则也被应用到分割处理。即,图8所示的规则之一被应用到分割处理。
然后,在步骤S733中,分割文件的名称被改变(重命名),以使得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得到满足。即,分割文件的名称被重命名,以使得图9所示的分割文件名称的序号规则得到满足。在步骤S731至S733中执行的处理对应于用于生成图19中的(d)指示的编辑后文件(分割文件)的处理。
通过在步骤S731至S733中执行的处理生成的分割文件被提供到第二介质支持文件系统子单元154并被记录到第二介质112上。
7.信息处理装置的其他示例性配置
虽然已经参考由具有包括多个充当数据记录介质的介质的配置的装置(例如,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处理描述了上述实施例,但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处理也可被应用到具有不包括图1所示的第一介质111的配置的装置。即,该处理可被应用到具有仅包括第二介质112的配置的装置。更具体而言,如图21所示,该处理可被应用到具有仅包括记录介质512而不包括如图1所示的第一介质111的配置的装置。
如图21所示,信息处理装置500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501、通信单元502、输入单元503、输出单元504、存储器505、介质接口507、以及记录介质512。数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501、通信单元502、输入单元503、输出单元504和存储器505的配置分别类似于图1所示的数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101、通信单元102、输入单元103、输出单元104和存储器105的配置。
介质接口507和记录介质512分别对应于图1所示的配置中的第二介质接口107和第二介质112。在图21所示的配置中,记录介质512根据诸如FAT32之类的文件系统的规范来记录数据。然而,如以上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单元501根据与记录介质512所采用的文件系统规定的文件大小规则和文件名规则不同的文件系统(例如,UDF)的规范来执行数据处理。
在图21所示的配置中,数据仅被记录到记录介质512上。然而,通过使用其中在记录介质512中设置图2所示的文件转换处理子单元153并且执行文件转换的配置,可以利用记录介质512来记录、再现和编辑数据。这样,本发明的实施例可被应用到多种这样的配置:信息处理装置的应用运行子单元所运行的应用所使用的数据文件不遵从数据被记录于其上或者数据被从中再现的介质所采用的文件系统规定的规则。
虽然已经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显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宽广范围内,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很明显的。即,已经参考各种示例描述了本发明,不应当解释为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局限于此。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仅应当根据权利要求来确定。
上述一系列处理可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执行。当通过软件来执行上述一系列处理时,规定处理序列的程序可被安装在包含于专用硬件中的计算机的存储器并被运行。或者,这些程序可被安装在能够运行多种处理的通用计算机中并被运行。例如,这些程序可被预先记录在记录介质中。除了从记录介质安装之外,这些程序还可经由网络(例如局域网(LAN)或因特网)接收并被安装在包含于计算机中的记录介质(例如硬盘)上。
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步骤不仅可以按上述序列来执行,还可以根据执行步骤的装置的处理力或处理的必要性而并行或独立执行。此外,这里使用的术语“系统”指的是多个装置的逻辑组合;多个装置不一定被包括在一个主体中。
本申请包含与2009年2月13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09-032056中公开的内容相关的主题,特此通过引用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处于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即可。
Claims (9)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应用运行单元,被配置为生成要被记录到记录数据的介质上的数据或者从该介质中读取数据并再现该数据;
文件系统单元,被配置为利用一文件系统来管理被记录在所述介质上的数据;以及
文件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应用运行单元能够处理的第一文件格式与所述文件系统规定的第二文件格式之间执行转换;
其中,所述文件转换单元把由所述应用运行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文件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具有所述文件系统所允许的文件大小的所述第二文件格式的文件,并把转换后的文件以要被记录的文件的形式提供给所述文件系统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文件转换单元把由所述应用运行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文件格式的文件分割成各自具有所述文件系统所允许的文件大小的多个文件,并把所生成的分割文件以要被记录的文件的形式提供给所述文件系统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文件转换单元向每个所述分割文件赋予文件名,并且该文件名包括与被分成分割文件的原始文件的文件名有关的信息和与分割文件的布置有关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文件转换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应用运行单元的数据读取请求并且利用所述数据读取请求中包含的文件名来获取被记录在所述介质上的分割文件的文件名,并且所述文件转换单元向所述文件系统单元输出具有表示所获取的分割文件的文件名的参数的读取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文件转换单元对由所述文件系统单元从所述介质读取的多个分割文件进行连结,生成所述应用运行单元所请求的读出文件,并把所生成的读出文件提供给所述应用运行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文件转换单元接收从所述介质读取的、经历由所述应用运行单元执行的编辑处理的文件并对所述文件执行文件转换处理,并且当所述编辑处理会导致数据删除时,所述文件转换单元识别具有所述第二格式并且包括所述数据删除要删除的数据的要被编辑文件,并且所述文件转换单元根据所述数据删除之后的数据状态来执行包括更新所述要被编辑文件和删除所述要被编辑文件中的至少一种在内的文件转换处理,并把编辑后文件作为要被记录的文件提供给所述文件系统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文件转换单元接收从所述介质读取的、经历由所述应用运行单元执行的编辑处理的文件并对所述文件执行文件转换处理,并且当所述编辑处理会导致数据插入时,所述文件转换单元识别具有所述第二格式并且包括所述数据插入要插入的数据的要被编辑文件,并且所述文件转换单元根据所述数据插入之后的数据状态来执行包括更新所述要被编辑文件和生成具有所述第二文件格式的新文件中的至少一种在内的文件转换处理,并把编辑后文件作为要被记录文件提供给所述文件系统单元。
8.一种用于信息处理装置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应用运行单元来生成要被记录到记录数据的介质上的数据或者从该介质中读取数据并再现数据;
利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文件系统单元来在所述应用运行单元能够处理的第一文件格式与所述介质所采用的文件系统规定的第二文件格式之间执行转换;以及
利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介质接口来把在执行所述第一文件格式与所述第二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的步骤中生成的、具有所述第二文件格式的文件记录到所述介质上;
其中,执行所述第一文件格式与所述第二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的步骤包括把由所述应用运行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文件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具有所述文件系统所规定的可允许大小的所述第二文件格式的文件,并把转换后的文件以要被记录文件的形式提供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文件系统单元。
9.一种用于使信息处理装置执行信息处理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应用运行单元来生成要被记录到记录数据的介质上的数据或者从该介质中再现数据;
利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文件系统单元来在所述应用运行单元能够处理的第一文件格式与所述介质所采用的文件系统规定的第二文件格式之间执行转换;以及
利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介质接口来把在执行所述第一文件格式与所述第二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的步骤中生成的、具有所述第二文件格式的文件记录到所述介质上;
其中,执行所述第一文件格式与所述第二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的步骤包括把由所述应用运行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文件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具有所述文件系统所规定的可允许大小的所述第二文件格式的文件,并把转换后的文件以要被记录文件的形式提供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文件系统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032056A JP5321113B2 (ja) | 2009-02-13 | 2009-02-13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2009-032056 | 2009-02-1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07200A true CN101807200A (zh) | 2010-08-18 |
Family
ID=42560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112239 Pending CN101807200A (zh) | 2009-02-13 | 2010-02-08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68627B2 (zh) |
JP (1) | JP5321113B2 (zh) |
CN (1) | CN101807200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82849A (zh) * | 2012-08-29 | 2013-01-16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介质通信装置与方法 |
CN103165154A (zh) * | 2011-12-14 | 2013-06-19 | 佳能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 |
CN110462735A (zh) * | 2017-03-24 | 2019-11-15 | 索尼公司 |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126027A1 (en) * | 2007-11-08 | 2009-05-14 | Rambus, Inc. | File accessing and retrieval using soft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technology |
US8452822B2 (en) * | 2010-06-30 | 2013-05-28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Universal file naming for personal media over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 |
FR2983599A1 (fr) | 2011-12-01 | 2013-06-07 | Thomson Licensing | Procede de stockage de donnees de contenu d'un recepteur de contenus dans un equipement de stockage portable, et dispositif de controle associe |
US20130198620A1 (en) * | 2012-01-26 | 2013-08-0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synchronous document conversion |
MX2014009037A (es) * | 2012-02-03 | 2014-10-14 | Sony Corp | Dispositivo de procesamiento de informacion, medio de grabacion de informacion y metodo de procesamiento de informacion, y programa. |
US9361181B2 (en) | 2012-03-15 | 2016-06-07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Error protection for memory devic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89074A (ja) * | 2001-12-14 | 2003-07-04 | Sharp Corp | ファクシミリ通信装置 |
WO2004090889A1 (en) * | 2003-04-14 | 2004-10-21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Format mapping scheme for universal drive device |
JP2005018922A (ja) * | 2003-06-27 | 2005-01-20 | Hitachi Ltd |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
US20050060279A1 (en) * | 2003-09-17 | 2005-03-17 | Sony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file transfer |
JP2005348228A (ja) * | 2004-06-04 | 2005-12-15 | Hitachi Ltd | 動画像編集システム |
WO2006030767A1 (ja) * | 2004-09-13 | 2006-03-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データ処理装置 |
JP4393320B2 (ja) * | 2004-09-13 | 2010-01-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ファイル管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記録装置 |
CN101171625B (zh) * | 2005-05-27 | 2011-06-01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装置的数据文件的发送方法 |
JP2007011504A (ja) * | 2005-06-28 | 2007-01-18 | Sony Corp | ファイル分割方法、ファイル分割装置及びファイル分割プログラム |
JP4899476B2 (ja) * | 2005-12-28 | 2012-03-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分割プログラム、連結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 |
JP2007325110A (ja) * | 2006-06-02 | 2007-12-13 | Canon Inc |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4882653B2 (ja) | 2006-10-06 | 2012-02-2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4779978B2 (ja) | 2006-11-27 | 2011-09-2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2009
- 2009-02-13 JP JP2009032056A patent/JP532111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1-25 US US12/693,017 patent/US886862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2-08 CN CN 201010112239 patent/CN10180720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5154A (zh) * | 2011-12-14 | 2013-06-19 | 佳能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 |
CN103165154B (zh) * | 2011-12-14 | 2016-09-28 | 佳能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 |
CN102882849A (zh) * | 2012-08-29 | 2013-01-16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介质通信装置与方法 |
CN102882849B (zh) * | 2012-08-29 | 2016-06-29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介质通信装置与方法 |
CN110462735A (zh) * | 2017-03-24 | 2019-11-15 | 索尼公司 |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CN110462735B (zh) * | 2017-03-24 | 2021-09-17 | 索尼公司 |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321113B2 (ja) | 2013-10-23 |
JP2010191489A (ja) | 2010-09-02 |
US8868627B2 (en) | 2014-10-21 |
US20100211556A1 (en) | 2010-08-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07200A (zh)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
CN101071622B (zh)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 |
TWI450110B (zh) | 用於直接大量儲存裝置檔案索引之方法、電腦可讀取媒體及系統 | |
JP2006114072A (ja) | ディスクデータの管理および仮想ディスク作成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媒体 | |
JP2006510984A (ja) | 事前設定されたバックアップ用dvd−rws | |
JP2002074856A (ja) | リアルタイム記録及び/または再生方法 | |
JP2007531175A (ja) | 記録再生装置、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
CN100524494C (zh)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记录方法、程序存储介质以及程序 | |
US20080151291A1 (en) | Imag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record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program for causing a computer to execute the method | |
JP4983297B2 (ja) | データ複製装置 | |
JP2008532103A (ja) | ポータブル装置のコンテンツを更新する方法 | |
JP2012175468A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4145646B2 (ja) | データ管理方法、データ管理装置、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 |
US20150039654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US8634692B2 (en) | Image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040064630A1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 |
US20050105430A1 (en) | Information-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recording/reproduction methods, program-storing medium and programs | |
JP2004171311A (ja) | データ管理装置、データ管理方法、記録媒体、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 |
JP4374887B2 (ja) | 記録媒体の保守サポート | |
CN1783311A (zh)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程序存储介质和程序 | |
JP4155878B2 (ja) |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EP1592239A2 (en) | Audiovisual informatio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 |
JP4364158B2 (ja) | データ処理装置 | |
JP2004302704A (ja) | ファイル管理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ァイル管理機能付き記録再生装置 | |
JP2010027100A (ja) |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