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1255B - 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以及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以及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1255B
CN101801255B CN2008801078650A CN200880107865A CN101801255B CN 101801255 B CN101801255 B CN 101801255B CN 2008801078650 A CN2008801078650 A CN 2008801078650A CN 200880107865 A CN200880107865 A CN 200880107865A CN 101801255 B CN101801255 B CN 101801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mage
image information
organism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78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1255A (zh
Inventor
永濑绫子
内田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01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1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1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1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7Endoradiosondes
    • A61B5/073Intestinal transmit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0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 A61B1/0000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of image signals during a use of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11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 A61B1/0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using wireless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25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power management
    • A61B1/00036Means for power saving, e.g. sleeping mo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1Capsule endoscopes for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characterised by a proximal camera, e.g. a CCD camer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31Implanted circuit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3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nvolving compression of the physiological signal, e.g. to extend the signal recording perio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doscope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调光控制部(173)比较从平均亮度值测量部(132)输入的平均值与基准亮度值,判断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明亮度。然后,根据比较结果算出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根据所算出的发光时间对照明部(120)进行调光控制。另外,此时,将所算出的发光时间作为发光时间(191)保存于寄存器(190)。另一方面,发送信号生成部(131)生成用于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体外的发送信号。然后,发光时间附加部(133)经由控制部(170)从寄存器(190)读出发光时间(191),使其附加在由发送信号生成部(131)生成的发送信号上。发送处理部(140)进行无线发送该发送信号的处理。

Description

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以及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导入到被检体内部来获取该被检体内部的图像信息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接收由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图像信息的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以及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内窥镜的领域中,提出了一种在胶囊形状的壳体内容纳获取被检体内部的图像信息的摄像部、对摄像部的拍摄部位进行照明的照明部、无线发送由摄像部获取的图像信息的发送部等而构成的吞服型的胶囊型内窥镜。为了进行检查而从作为被检体的患者的口中吞服该胶囊型内窥镜来将其导入到被检体内部。然后,在直到自然排出为止的期间,该胶囊型内窥镜在体腔内的例如食道、胃、小肠、大肠等脏器内部随着其蠕动运动进行移动,同时依次拍摄体腔内的图像,并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体外。另外,关于该胶囊型内窥镜,公开了各种技术。例如,已知如下一种技术:通过使照明的强度、时间随着由照明部照射的照明光的反射光的量发生变化,来使装置的动态范围扩大(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81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胶囊型内窥镜接近脏器壁面或远离脏器壁面地在体腔内进行移动。在接近脏器壁面的状态下,得到拍摄了该壁面的狭窄范围的图像信息,在远离的状态下,得到拍摄了脏器内部的较宽范围的图像信息。另外,在如进行精密检查之前的阶段进行的筛选检查等那样、观察是否存在病变部位、出血部位等较为重要的检查中,与拍摄脏器壁面有限的狭窄范围得到的图像信息相比,需要更关注拍摄脏器内部的较宽范围得到的图像信息。然而,为了自动抽取这种应该关注的图像信息,需要检测胶囊型内窥镜是接近脏器壁面的状态还是远离脏器壁面的状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追加用于测量胶囊型内窥镜与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的结构。在现状下,存在如下问题:医生等观察者必须通过视觉识别来从庞大张数的图像信息中区分对检查有用的应该关注的图像信息并且进行诊断,从而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劳力。
另外,除了上述问题以外,还存在如何回收排出到被检体体外的胶囊型内窥镜较好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获取能够估计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与该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被摄体即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的信息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以及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回收从被检体排出到体外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回收器具以及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回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被导入到被检体内部,具备:摄像单元,其获取该被检体内部的图像信息;照明单元,其对摄像部位进行照明;以及发送处理单元,其进行将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处理,该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调光控制单元,该调光控制单元根据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的明亮度来决定调光量信息,使用该调光量信息对上述照明单元进行调光控制,其中,上述发送处理单元进行将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与使用于上述调光控制的调光量信息一起无线发送的处理。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被导入到被检体内部,具备:摄像单元,其获取该被检体内部的图像信息;照明单元,其对摄像部位进行照明;以及发送处理单元,其进行将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处理,该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调光控制单元,其根据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的明亮度来决定调光量信息,使用该调光量信息对上述照明单元进行调光控制;以及发送判断单元,其根据使用于上述调光控制的调光量信息,判断是否对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发送处理,其中,上述发送处理单元进行无线发送由上述发送判断单元判断为进行发送处理的图像信息的处理。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被导入到被检体内部,具备:摄像单元,其获取该被检体内部的图像信息;照明单元,其对摄像部位进行照明;以及发送处理单元,其进行将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处理,该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调光控制单元,其根据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的明亮度来决定调光量信息,对上述照明单元进行调光控制;以及图像处理单元,其根据使用于上述调光控制的调光量信息,对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上述调光量信息判断是否对上述图像信息进行压缩,对判断为进行压缩的图像信息实施压缩处理。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上述调光量信息设定压缩率,按照所设定的压缩率对上述图像信息实施压缩处理。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被配置在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结构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该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接收单元,其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和调光量信息;以及显示处理单元,其进行根据与图像信息一起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调光量信息来显示上述图像信息的处理。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被配置在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结构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该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接收单元,其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和调光量信息;以及显示处理单元,其进行根据与图像信息一起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调光量信息来显示上述图像信息的处理。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被配置在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结构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该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接收单元,其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和调光量信息;以及显示处理单元,其进行根据与图像信息一起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调光量信息来显示上述图像信息的处理。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显示处理单元进行如下处理:根据与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一起接收到的调光量信息来判断是否显示上述图像信息,显示被判断为进行显示的图像信息。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显示处理单元进行依次切换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信息来进行连续显示的处理,根据与上述图像信息一起接收到的调光量信息可以改变上述图像信息的显示时间。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结构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接收单元,其被配置在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和调光量信息;以及显示处理单元,其进行根据与图像信息一起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调光量信息来显示上述图像信息的处理。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结构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接收单元,其被配置在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以及调光量信息;以及显示处理单元,其进行根据与图像信息一起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的调光量信息来显示上述图像信息的处理。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结构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接收单元,其被配置在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以及调光量信息;以及显示处理单元,其进行根据与图像信息一起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的调光量信息来显示上述图像信息的处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单地获取根据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明亮度而决定的调光控制用的调光量信息,来作为能够估计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与作为该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被摄体的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的信息。并且,能够将该调光量信息与由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一起进行无线发送。据此,例如在外部装置中,根据该调光量信息能够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区分为在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与脏器壁面接近的状态下获取到的图像信息、和在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与脏器壁面远离的状态下拍摄到的图像信息。然后,根据区分结果,例如能够实现如下的控制:仅对在与脏器壁面接近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进行画面显示,而不显示在远离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因而,在筛选检查等中能够自动抽取应该关注的图像信息,从而能够缩短观察者的观察时间,而省去利用观察者的视觉识别进行区分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一中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一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构造的概要示意图。
图3-1是示出胶囊型内窥镜的状态例和所得到的图像例的说明图。
图3-2是示出胶囊型内窥镜的状态例和所得到的图像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一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由发送信号生成部生成的发送信号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一中的接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一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一中的接收装置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9是说明变形例所涉及的图像信息的显示/不显示的控制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说明实施方式二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二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12是说明变形例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3是说明实施方式三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三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15是说明实施方式四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四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构造的概要示意图。
图18是表示变形例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9是示出变形例中的胶囊型内窥镜的状态例和所得到的图像例的说明图。
图20-1是说明实施方式五中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回收器具及其回收方法的图。
图20-2是说明实施方式五中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回收器具及其回收方法的图。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水溶性薄片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22是把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收纳袋的一例的图。
图24是表示变形例中的把持部件的俯视图的图。
图25是表示变形例中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回收器具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胶囊型内窥镜;110:摄像部;120:照明部;130:信号处理部;131:发送信号生成部;132:平均亮度值测量部;133:发光时间附加部;140:发送处理部;150:发送用天线;160:ROM;190:寄存器;191:发光时间;170:控制部;171:定时产生部;173:调光控制部;180:电源部;30:接收装置;A1~An:接收天线;310:接收部;320:基准时钟;330:变换部;340:同步信号检测部;350:图像处理部;360:显示部;370:存储部;380:读写部;390:控制部;391:发光时间检测部;400:电源提供部;50:便携式记录介质;70:显示装置;1:被检体;80:回收器具;81:水溶性薄片;83:把持部件;85:收纳袋;90:胶囊型医疗装置;100:便器;111:排出的粪便;113:弄碎的粪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一中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要示意图。如图1所示,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具备:胶囊型内窥镜10,其作为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获取被检体1内部的图像信息;接收装置30,其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10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以及显示装置70,其根据由接收装置30接收的图像信息,显示由胶囊型内窥镜10获取的图像信息。例如使用便携式的记录介质(便携式记录介质)50来进行接收装置30与显示装置70之间的图像信息的传送。
胶囊型内窥镜10具备具有摄像功能的摄像单元、具有照明功能的照明单元以及进行无线发送处理的发送处理单元,从被检体1的口中吞服该胶囊型内窥镜10来将其导入到被检体1内部,该胶囊型内窥镜10在体腔内进行移动并顺次获取体腔内的图像信息。然后,该胶囊型内窥镜10将所获取到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体外。
接收装置30具备多个接收用天线A1~An,通过各接收用天线A1~An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10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该接收装置30构成为自如地安装拆卸Compact Flash(注册商标)等作为记录介质的便携式记录介质50,将所接收到的图像信息顺次保存到便携式记录介质50中。这样,接收装置30将胶囊型内窥镜10所获取的被检体1内部的图像信息按时间序列顺序地存储到便携式记录介质50中。
例如以环形天线构成接收天线A1~An,如图1所示,将该接收天线A1~An分散配置在被检体1的身体表面上的规定位置。具体地说,例如分散配置在与胶囊型内窥镜10在被检体1内的通过路径对应的位置。此外,接收天线A1~An也可以分散配置在使被检体1穿着的夹克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由被检体1穿着该夹克来将接收天线A1~An配置在被检体1的身体表面上的与胶囊型内窥镜10在被检体1内的通过路径对应的规定位置。此外,只要对被检体1配置一个以上接收天线即可,不对其数量进行限定。
利用工作站、个人计算机等通用计算机来实现显示装置70,该显示装置70构成为自如地安装拆卸便携式记录介质50。该显示装置70读入便携式记录介质50所保存的图像信息,通过LCD、ELD等显示器对所读入的图像信息进行画面显示。另外,显示装置70将与被检体1有关的信息适当地写入便携式记录介质50。此外,也可以设为构成为通过打印机等将图像输出到其它介质。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对记录介质进行写入的同时将图像输出到接收装置30的显示部。另外,还可以设为不从记录介质读入、而通过绝缘部将由接收装置30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实时地输出到LCD、ELD等显示器的结构。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一中的胶囊型内窥镜10的结构。图2是表示胶囊型内窥镜10的构造的示意图。该胶囊型内窥镜10构成为在胶囊形状的容器12内容纳以下各部等:摄像部110,其拍摄体腔内的图像来获取图像信息;照明部120,其向体腔内照射照明光;发送处理部140,其进行通过发送用天线150无线发送由摄像部110获取的图像信息的处理;控制部170;以及电源部180,其对构成胶囊型内窥镜10的各部提供驱动电力。
容器12为人所能吞服程度的大小,由大致半球状的顶端盖13与胴部罩14接合而形成。顶端盖13由透明部件构成,作为光学窗而发挥功能。即,在容器12内部,摄像部110和照明部120与顶端盖13相对配置,顶端盖13使来自照明部120的照明光透射到容器12外部,并且将其反射光引导到容器12内部。
根据该胶囊型内窥镜10,照明部120所照射的照明光通过顶端盖13而被脏器壁面反射。然后,摄像部110经由顶端盖13接收该反射光来拍摄被检体1内部的图像。关于这样获取的图像信息,大致区分为在胶囊型内窥镜10的顶端盖13接近脏器内壁的状态下所拍摄的图像信息和在顶端盖13远离脏器内壁的状态下所拍摄的图像信息。
图3-1和图3-2是分别示出胶囊型内窥镜10处于大肠管腔的情况下的胶囊型内窥镜10的状态例和所得到的图像例的说明图。在图3-1所示的例中,胶囊型内窥镜10为顶端盖13接近肠壁的状态,在所拍摄的图像I10中,只能观察到肠壁的有限的狭窄范围。另一方面,在图3-2所示的例中,胶囊型内窥镜10为顶端盖13远离肠壁而朝向管腔方向的状态,在所拍摄的图像I20中,能够较宽地观察到整个管腔,因此在例如筛选检查等中有用。
另外,关于在顶端盖13接近肠壁的脏器壁面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由于该顶端盖13与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较近,因此发光量可以较小。另一方面,关于在顶端盖13朝向管腔方向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由于该顶端盖13与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需要发光量较大。因而,基于所获取的图像的发光量信息,能够估计顶端盖13与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区分拍摄时的胶囊型内窥镜10的状态是图3-1所示的状态还是图3-2所示的状态。本实施方式通过这样来自动区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更详细地说,使用用于拍摄图像的发光量即调光量信息来进行区分。
图4是表示胶囊型内窥镜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如图4所示,胶囊型内窥镜10具备摄像部110、照明部120、信号处理部130、发送处理部140、发送用天线150、ROM 160、寄存器190、控制部170以及电源部180。
利用由CCD、CMOS等图像传感器构成的摄像元件、使入射光在该摄像元件上成像的成像透镜等来构成摄像部110,摄像部110输出与入射光的强度相应的模拟信号,由此进行拍摄被检体1内部的图像的拍摄动作。详细地说,摄像部110在由后述的定时产生部171提供摄像部驱动脉冲的定时进行拍摄动作。
例如利用LED等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等来构成照明部120,照射照明光来进行对摄像部110的摄像部位进行照明的照明动作。详细地说,照明部120在由定时产生部171提供照明部驱动脉冲的定时开始照明动作,在与所提供的照明部驱动脉冲的脉宽相当的发光时间内照射照明光。
信号处理部130包括发送信号生成部131、平均亮度值测量部132以及发光时间附加部133。
发送信号生成部131在对从摄像部110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颜色平衡调整、γ校正等模拟信号处理之后,将该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然后,根据所得到的数字信号生成用于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体外的发送信号。例如,将一张图像信息设为一帧,在帧的开头附加垂直同步信号、并且在每行成分数据的各个开头附加水平同步信号来生成发送信号,输出到发送处理部140。
图5是表示由发送信号生成部131生成的发送信号的一例的图。如图5所示,发送信号构成为配置有表示垂直同步信号、发光时间信息和附加信息的字段以及图像信号,该图像信号相当于分别包含水平同步信号的各行成分数据。在此,发光时间信息是从后述的发光时间附加部133输入的信息。在附加信息中,例如适当设定了本胶囊型内窥镜10的机种和序列号、白平衡系数等信息。该发送信号被输入到发送处理部140,来无线发送到体外的接收装置30。此外,在接收到该发送信号的接收装置30中,利用垂直同步信号检测图像的开头部分,利用水平同步信号检测每行图像信号的开头,由此对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图像信息。
平均亮度值测量部132测量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平均亮度值。具体地说,预先设定成为对象的调光区域,平均亮度值测量部132算出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中的构成调光区域的各像素的RGB值的加权平均值,求出调光区域的平均亮度。测量出的平均亮度值被输出到后述的调光控制部173。此外,也可以设为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所有区域作为对象来测量平均亮度值。
在发光时间附加部133中,将由后述的调光控制部173算出的发光时间输入到寄存器,发光时间附加部133将所输入的发光时间输出到发送信号生成部131,使其附加在由发送信号生成部131生成的发送信号上。由此,将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附加在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上。
利用根据需要对从发送信号生成部131输入的发送信号实施调制处理等来生成无线信号的发送电路等构成发送处理部140,该发送处理部140进行通过发送用天线150将所生成的无线信号无线发送到外部的处理。
ROM 160保持胶囊型内窥镜10进行动作所需的序列号、白平衡系数等各种数据。寄存器190保持由后述的调光控制部173算出的发光时间191。此外,除了寄存器190以外,也可以使用RAM。
控制部170对构成胶囊型内窥镜10的各部进行控制,统一控制整个胶囊型内窥镜10的动作。该控制部170包括定时产生部171和调光控制部173。
定时产生部171产生摄像部110和照明部120的驱动定时,来控制摄像部110的拍摄动作和照明部120的照明动作。例如,以0.5秒为间隔向摄像部110提供摄像部驱动脉冲来控制摄像部110的拍摄动作,并且通过在提供该摄像开始脉冲之前向照明部120提供照明部驱动脉冲来控制照明部120的照明动作。另外,此时,定时产生部171根据从后述的调光控制部173输入的发光时间来增减照明部驱动脉冲的脉宽,由上升缘来规定动作开始定时,由下降缘来规定动作结束定时。然后,定时产生部171通过根据摄像部驱动脉冲的提供定时对构成信号处理部130的各部进行驱动,来使各部的处理与摄像部驱动脉冲的提供定时同步。
调光控制部173根据由摄像部110获取到的图像信息的明亮度来决定调光量信息,对照明部120进行调光控制。具体地说,调光控制部173对从平均亮度值测量部132输入的平均值与作为阈值而预先设定的基准亮度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中的调光区域的明亮度。例如将对使用者来说能够容易地视觉识别其图像内容的亮度值设定为基准亮度值。然后,调光控制部173例如根据比较结果算出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作为调光量信息,将所算出的发光时间输出到定时产生部171。这样,根据本次获取的图像信息中的调光区域的明亮度算出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在进行下一次拍摄动作时使照明部120按照该发光时间照射照明光,由此将所拍摄的图像的图像质量保持为固定。例如,在所拍摄的图像的亮度值大于基准亮度值的情况下,将下一次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设定为较短,如果是所拍摄的图像的亮度值小于基准亮度值的情况,则将下一次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设定为较长。此外,调光量信息不限定于发光时间。例如也可以设为将提供给构成照明部120的发光元件的电流值作为调光量信息并使之变化。另外,也可以设为将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作为调光量信息并使之变化。或者,还可以设为将摄像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增益作为调光量信息并使之变化。
另外,由控制部170根据下一个摄像部驱动脉冲的提供定时将由调光控制部173算出的发光时间输出到发光时间附加部133。由此,由摄像部110获取的图像信息与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一起被无线发送到接收装置30。
接着,说明接收由胶囊型内窥镜10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的接收装置30的结构。图6是表示接收装置3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如图6所示,接收装置30具备天线A1~An、接收部310、基准时钟320、变换部330、同步信号检测部340、图像处理部350、显示部360、存储部370、读写部380、控制部390以及对构成接收装置30的各部提供驱动电力的电源提供部400。
接收部310通过接收天线A1~An接收来自胶囊型内窥镜10的无线信号。具体地说,接收部310根据控制部390的控制,将接收来自胶囊型内窥镜10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天线切换为接收天线A1~An中的某一个。详细地说,检测各接收天线A1~An中的来自胶囊型内窥镜10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由控制部390进行控制使得切换为接收强度最大的接收天线,由此进行该接收天线的切换。然后,接收部310对通过切换后的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来自胶囊型内窥镜10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处理,解调为图像信号。该图像信号与在胶囊型内窥镜10中生成的发送信号相当,包含由该胶囊型内窥镜10获取的图像信息、每帧所包含的垂直同步信号、一帧内的每行所包含的水平同步信号、发光时间信息以及附加信息。
基准时钟320输出时钟信号,该时钟信号为对来自胶囊型内窥镜10的无线信号的处理基准。变换部330对由接收部310解调过的图像信号进行串行/并行变换处理。同步信号检测部340按每帧检测解调后的图像信号所包含的垂直同步信号,对图像处理部350中的图像处理的定时进行指示。图像处理部350对解调后的图像信号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并将其处理为所期望形式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控制部390。
显示部360用于对从胶囊型内窥镜10接收到的图像、患者名等进行画面显示,例如利用小型的LCD、ELD等来实现。
利用可更新存储的闪存等ROM、RAM这样的各种IC存储器来实现存储部370,该存储部370保存与接收装置30的动作有关的程序、用于实现接收装置30所具备的各种功能的程序、与这些程序的执行有关的数据等。
读写部380安装拆卸自如地安装便携式记录介质50,将由图像处理部350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信息依次保存在便携式记录介质50中。利用与便携式记录介质50的种类相应的读写装置来实现该读写部380。
控制部390根据存储部370所保存的程序、数据等对构成接收装置30的各部进行指示、数据传输等,从而对整个接收装置30的动作进行统一控制。该控制部390包括发光时间检测部391。发光时间检测部391根据与由图像处理部350处理过的图像信息一起接收到的发光时间信息,检测拍摄该图像信息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
然后,控制部390进行在显示部360中对由接收部310接收并由图像处理部350处理过的图像信息进行画面显示、按接收顺序依次切换来进行连续显示的处理,在进行该画面显示时,该控制部39根据由发光时间检测部391检测到的发光时间来判断显示对象的图像信息的显示/不显示。例如,根据所检测到的发光时间是否比作为阈值而预先设定的基准发光时间长来进行判断。在此,基准发光时间被预先设定为如下值:用于辨别是如图3-1所示那样在胶囊型内窥镜10的顶端盖13与肠壁等脏器壁面接近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还是如图3-2所示那样在顶端盖13与脏器壁面远离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然后,在判断为进行显示的情况下,控制部390进行在显示部360中对该图像信息进行画面显示的处理。此外,也可以设为进行如下控制:通过改变拍摄时的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的图像信息和拍摄时的发光时间为基准发光时间以下的图像信息的显示时间,来进行快进。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将拍摄时的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的图像信息的显示时间设定为比拍摄时的发光时间为基准发光时间以下的图像信息的显示时间长。然后,控制部390进行以与获取显示对象的图像信息时的发光时间相应的显示时间对显示对象的图像信息进行画面显示的处理。
另外,控制部390对读写部380进行控制,来将由图像处理部350处理过的图像信息对应于与该图像信息一起接收到的发光时间信息地依次保存在便携式记录介质50中。此时,也可以构成为仅保存拍摄时的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的图像信息,而不保存拍摄时的发光时间为基准发光时间以下的图像信息。
然后,由显示装置70读入便携式记录介质50所保存的图像信息,利用显示器对其进行画面显示。此外,也可以设为在显示装置70中对图像信息进行画面显示时,进行与有关接收装置30中对图像信息进行画面显示的处理同样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与显示对象的图像信息相对应地保存在便携式记录介质50中的发光时间信息来判断该图像信息的显示/不显示。具体地说,根据检测到的发光时间是否比作为阈值而预先设定的基准发光时间长来进行判断。然后,在判断为进行显示的情况下,进行利用显示器进行画面显示的处理。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一中的胶囊型内窥镜10以及接收装置30的动作的流程。图7是表示与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发送有关的胶囊型内窥镜10的动作流程的图。在胶囊型内窥镜10中,首先由摄像部110拍摄被检体1内部(步骤S11)。接着,由发送信号生成部131根据获取的图像信息生成发送信号,另一方面由发光时间附加部133经由控制部170读出寄存器190所保持的发光时间191(步骤S13),并使其附加在发送信号上,由此将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附加在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上(步骤S15)。然后,发送处理部140进行将从发送信号生成部131输入的发送信号无线发送到体外的处理(步骤S17)。
另外,图8是表示接收装置30的与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画面显示有关的动作流程的图。在接收装置30中,首先,由接收部310接收来自胶囊型内窥镜10的无线信号(步骤S21)。在接收部310中将该无线信号解调为图像信号。接着,由发光时间检测部391识别图像信号所包含的发光时间信息,来检测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步骤S23)。然后,由控制部390对由发光时间检测部391检测到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是所检测到的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步骤S25:“是”),则进行在显示部360中对该图像信息进行画面显示的处理(步骤S27)。另一方面,在所检测到的发光时间为基准发光时间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5:“否”),转移到步骤S29。并且,直到结束图像信息的接收为止(步骤S29:“否”),返回步骤S21并重复上述动作,在显示部360中对作为从胶囊型内窥镜10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的、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的图像信息依次进行画面显示。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一,胶囊型内窥镜10能够获取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来作为能够估计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作为被摄体的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的信息。并且,能够将该发光时间的信息附加在图像信息上来无线发送到接收装置30。另一方面,在接收装置30中,通过对拍摄时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进行比较,能够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区分为在胶囊型内窥镜10的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肠壁等脏器壁面接近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和在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远离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然后,根据该区分结果,能够仅对在与脏器壁面接近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进行画面显示。因而,在筛查检查等中能够自动地抽取应该关注的图像信息,从而能够缩短观察者的观察时间,而省去利用观察者的视觉识别进行区分的麻烦。
此外,在调光控制部173的调光控制中,在上一次得到的发光量与本次得到的发光量之差较大的情况下,存在调光控制的收敛时间较长的情况。也可以设为考虑该收敛时间来控制图像信息的显示/不显示。图9是说明该情况下的图像信息的显示/不显示的控制例的说明图。在图9所示的例中,帧4和帧5被判断为拍摄时的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对这些图像信息进行画面显示。另一方面,在帧1~帧3中,判断为拍摄时的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短,但是此时到帧2为止将图像信息设为不显示,在帧3中则考虑收敛时间而显示图像信息。
另外,也可以设为根据拍摄时的发光时间算出胶囊型内窥镜10的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之间的估计距离。此时,也可以设为考虑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颜色信息来算出估计距离。并且,也可以设为根据所算出的估计距离来区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另外,在接收装置30中,也可以设为将所算出的估计距离与所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一并进行画面显示。另外,可以在胶囊型内窥镜10中算出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之间的估计距离,也可以在接收装置30侧算出该估计距离。在胶囊型内窥镜10中算出该估计距离的情况下,使所算出的估计距离的信息包含于发送信号来无线发送到接收装置30。
(实施方式二)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二。图10是说明实施方式二中的胶囊型内窥镜10b的功能结构的框图。此外,对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结构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如图10所示,胶囊型内窥镜10b具备信号处理部130b,该信号处理部130b包括发送信号生成部131b、平均亮度值测量部132、发光时间比较部134、发送判断部135以及发光时间附加部133b。
发送信号生成部131b生成发送信号,并且对所生成的发送信号附加从发光时间附加部133b输入的发光时间,其中,上述发送信号用于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中的如后述那样由发送判断部135判断为进行发送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体外。由发送处理部140将该发送信号无线发送到体外,来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接收装置30。另一方面,对于由发送判断部135判断为不进行发送的图像信息,发送信号生成部131b不生成发送信号。
经由控制部170将寄存器190所保持的发光时间191输入到发光时间比较部134,发光时间比较部134对所输入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输出到发送判断部135。
发送判断部135根据从发光时间比较部134输入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发送所获取的图像信息。具体地说,如果发光时间比较部134的比较结果是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则发送判断部135判断为发送图像信息。另一方面,在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为基准发光时间以下的情况下,发送判断部135判断为不发送图像信息。判断结果被输出到发送信号生成部131b和发光时间附加部133b。
另外,经由控制部170将寄存器190所保存的发光时间191输入到发光时间附加部133b。在发送判断部135的判断结果是判断为发送图像信息的情况下,发光时间附加部133b将发光时间输出到发送信号生成部131b,使其附加在由发送信号生成部131b生成的发送信号上。
在此,说明实施方式二中的胶囊型内窥镜10b的动作流程。图11是表示胶囊型内窥镜10b的与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发送有关的动作流程的图。在胶囊型内窥镜10b中,首先由摄像部110拍摄被检体1内部(步骤S31)。接着,由发光时间比较部134经由控制部170读出寄存器190所保持的发光时间191(步骤S33)。然后,发光时间比较部134对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进行比较,发送判断部135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发送图像信息。即,如果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步骤S35:“是”),则发送信号生成部131b根据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生成发送信号,另一方面,发光时间附加部133b使发光时间附加在发送信号上,由此将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附加在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上(步骤S37)。然后,发送处理部140进行将从发送信号生成部131b输入的发送信号无线发送到体外的处理(步骤S38)。另一方面,在发光时间为基准发光时间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35:“否”),结束处理。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二,胶囊型内窥镜10b能够获取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来作为能够估计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的信息。并且,通过对该拍摄时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进行比较,能够将获取到的图像信息区分为在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接近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和在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远离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然后,根据该区分结果,能够仅将在与脏器壁面接近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体外。因而,能够在筛查检查等中自动地抽取应该关注的图像信息,从而能够缩短观察者的观察时间,省去利用观察者的视觉识别进行区分的麻烦。另外,仅发送应该关注的图像,由此能够降低胶囊型内窥镜10b的消耗电力。
此外,在实施方式二中,设为由构成信号处理部130b的发送判断部135判断是否发送所获取的图像信息、根据该判断结果生成发送信号的结构,但是也可以设为不管拍摄时的发光时间如何都生成发送信号并判断是否进行发送该发送信号的处理。此时,也可以考虑调光控制的收敛时间来判断是否发送图像信息。图12是说明本变形例中的胶囊型内窥镜10c的功能结构的框图。此外,对与实施方式二相同的结构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如图12所示,本变形例中的胶囊型内窥镜10c具备信号处理部130c,该信号处理部130c包括发送信号生成部131c、平均亮度值测量部132、发光时间比较部134c以及发光时间附加部133c。
发送信号生成部131c生成用于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体外的发送信号,并且对所生成的发送信号附加从发光时间附加部133c输入的发光时间信息。该发送信号被输出到发送处理部140c。
经由控制部170将寄存器190所保持的发光时间191输入到发光时间比较部134c,发光时间比较部134c对所输入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进行比较。该比较结果被输出到控制部170。另外,发光时间附加部133c将发光时间输出到发送信号生成部131c,使其附加在由发送信号生成部131c生成的发送信号上。
另外,发送处理部140c具备发送判断部141。该发送判断部141根据控制部170的控制,判断是否发送从发送信号生成部131c输入的发送信号。然后,发送处理部140c进行如下处理:根据由发送判断部141判断为进行发送的发送信号生成无线信号,通过发送用天线150将所生成的无线信号无线发送到外部。
并且,在本变形例中,控制部170根据从发光时间比较部134c输入的比较结果来控制发送判断部141的动作。具体地说,如果发光时间比较部134c的比较结果是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则控制部170控制发送判断部141使其判断为发送从发送信号生成部131c输入的发送信号。另一方面,在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为基准发光时间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170控制发送判断部141使其判断为不发送从发送信号生成部131c输入的发送信号。
(实施方式三)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三。图13是说明实施方式三中的胶囊型内窥镜10d的功能结构的框图。此外,对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结构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如图13所示,胶囊型内窥镜10d具备信号处理部130d,该信号处理部130d包括发送信号生成部131d、平均亮度值测量部132、发光时间比较部134d、发光时间附加部133d以及数据压缩判断部136。
发送信号生成部131d生成用于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体外的发送信号,并且对所生成的发送信号附加从发光时间附加部133d输入的发光时间信息。另外,在如后述那样由数据压缩判断部136判断为进行压缩的情况下,对图像信息实施压缩处理。编码例如采用JPEG等非可逆方式。此外,也可以采用可逆方式。该发送信号被输出到发送处理部140。
经由控制部170将寄存器190所保持的发光时间191输入到发光时间比较部134d,发光时间比较部134d对所输入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进行比较。另外,发光时间附加部133d将发光时间输出到发送信号生成部131d,使其附加在由发送信号生成部131d生成的发送信号上。
数据压缩判断部136根据发光时间比较部134d的比较结果判断图像信息的压缩/不压缩。具体地说,如果发光时间比较部134d的比较结果是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则数据压缩判断部136判断为不进行压缩。另一方面,在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为基准发光时间以下的情况下,数据压缩判断部136判断为进行压缩。判断结果被输出到发送信号生成部131d。
在此,说明实施方式三中的胶囊型内窥镜10d的动作流程。图14是表示胶囊型内窥镜10d的与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发送有关的动作流程的图。在胶囊型内窥镜10d中,首先由摄像部110拍摄被检体1内部(步骤S401)。接着,由发送信号生成部131d根据由摄像部110获取的图像信息生成发送信号,另一方面由发光时间比较部134d经由控制部170从寄存器190读出发光时间191(步骤S403)。然后,发光时间比较部134d对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进行比较,数据压缩判断部136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压缩图像信息。即,如果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步骤S405:“是”),则转移到步骤S409。另一方面,在发光时间为基准发光时间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405:“否”),判断为压缩图像信息,将判断结果输出到发送信号生成部131d。根据该判断结果,发送信号生成部131d对图像信息进行压缩(步骤S407)。另外,发光时间附加部133d使发光时间附加在发送信号上,由此将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附加在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上(步骤S409)。然后,发送处理部140进行将从发送信号生成部131d输入的发送信号无线发送到体外的处理(步骤S411)。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三,胶囊型内窥镜10d能够获取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作为能够估计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的信息。并且,通过对该拍摄时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进行比较,能够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区分为在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接近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和在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远离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然后,根据该区分结果,能够对在与脏器壁面接近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进行压缩。由于编码采用非可逆方式,因此对于实施了压缩处理的图像信息,在编码前后产生图像信息的劣化,但是由于能够得到高于可逆编码的压缩率,因此能够缩短发送处理部140的与图像信息的发送有关的动作时间,从而能够降低消耗电力。
此外,在实施方式三中,设为根据拍摄时的发光时间判断图像信息的压缩/不压缩,但是也可以设为对拍摄时的发光时间为基准发光时间以下的图像信息进行间除处理、切取处理。另外,也可以考虑调光控制的收敛时间来进行压缩/不压缩或者间除处理、切取处理的判断。
(实施方式四)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四。图15是说明实施方式四中的胶囊型内窥镜10e的功能结构的框图。此外,对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结构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如图15所示,胶囊型内窥镜10e具备信号处理部130e,该信号处理部130e包括发送信号生成部131e、平均亮度值测量部132、发光时间比较部134e、发光时间附加部133e以及数据压缩率设定部137。
发送信号生成部131e生成用于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体外的发送信号,并且对所生成的发送信号附加从发光时间附加部133e输入的发光时间信息。另外,按照如后述那样由数据压缩率设定部137设定的压缩率对图像信息实施压缩处理。
数据压缩率设定部137根据发光时间比较部134e的比较结果设定压缩率。具体地说,如果发光时间比较部134e的比较结果是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则数据压缩率设定部137将压缩率设为规定值X并输出到发送信号生成部131e。另一方面,在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为基准发光时间以下的情况下,数据压缩率设定部137将压缩率设为规定值Y(Y>X)并输出到发送信号生成部131e。
在此,说明实施方式四中的胶囊型内窥镜10e的动作流程。图16是表示胶囊型内窥镜10e的与所获取的图像信息的发送有关的动作流程的图。在胶囊型内窥镜10e中,首先由摄像部110拍摄被检体1内部(步骤S501)。接着,由发送信号生成部131e根据由摄像部110获取的图像信息生成发送信号,另一方面由发光时间比较部134e经由控制部170从寄存器190读出发光时间191(步骤S503)。然后,发光时间比较部134e对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进行比较,数据压缩率设定部137根据比较结果设定图像信息的压缩率。即,如果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步骤S505:“是”),则数据压缩率设定部137将压缩率X输出到发送信号生成部131e。在这种情况下,发送信号生成部131e以压缩率X对图像信息进行压缩(步骤S507)。另一方面,在发光时间为基准发光时间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505:“否”),数据压缩率设定部137将压缩率Y输出到发送信号生成部131e。在这种情况下,发送信号生成部131e以压缩率Y(Y>X)对图像信息进行压缩(步骤S509)。另外,发光时间附加部133e使发光时间附加在发送信号上,由此将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附加在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上(步骤S511)。然后,发送处理部140进行将从发送信号生成部131e输入的发送信号无线发送到体外的处理(步骤S513)。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四,胶囊型内窥镜10e能够获取拍摄时的照明部120的发光时间作为能够估计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的信息。并且,通过对该拍摄时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进行比较,能够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区分为在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接近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和在顶端盖13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远离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然后,根据该区分结果,能够以高于在与脏器壁面远离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的压缩率对在接近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进行压缩。因而,能够缩短发送处理部140的与发送不适于观察的图像信息有关的动作时间,从而能够降低消耗电力。
此外,在实施方式四中,设为对所获取的图像信息实施压缩处理,并设为根据拍摄时的发光时间来设定压缩时的压缩率,但是也可以设为对所获取的图像信息实施间除处理。并且,也可以设为根据拍摄时的发光时间来设定间除时的间除率。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一至四中,对具备一组摄像部和照明部的结构的胶囊型内窥镜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同样能够适用于具备两组以上摄像部和照明部的胶囊型内窥镜。图17是表示具备两组摄像部和照明部的胶囊型内窥镜10f的构造的概要示意图。另外,图18是表示该胶囊型内窥镜10f的功能结构的框图。此外,对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结构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本胶囊型内窥镜10f在两个顶端部分别具备摄像部和照明部,能够在被检体1内部分别拍摄前进方向前方的图像信息和后方的图像信息。即,如图17或图18所示,胶囊型内窥镜10f构成为在胶囊形状的容器15内容纳前方摄像部110-1和后方摄像部110-2、前方照明部120-1和后方照明部120-2、信号处理部130f、发送处理部140、发送用天线150、ROM 160、寄存器190、控制部170f以及电源部180等。
容器15由大致半球状的顶端盖16-1、16-2与筒状的胴部罩17接合而形成。另外,顶端盖16-1、16-2由透明部件构成,作为光学窗而发挥功能。即,顶端盖16-1使来自在容器15内部与该顶端盖16-1相对配置的前方照明部120-1的照明光透射到容器15外部,并且将其反射光引导到容器15内部。同样地,顶端盖16-2使来自在容器15内部与该顶端盖16-2相对配置的后方照明部120-2的照明光透射到容器15外部,并且将其反射光引导到容器15内部。前方摄像部110-1和后方摄像部110-2根据定时产生部171f的控制,在同一定时进行拍摄动作。另外,前方照明部120-1和后方照明部120-2根据定时产生部171f的控制,在同一定时进行照明动作,此时调光控制部173f根据由分别对应的摄像部110-1、摄像部110-2上一次获取的图像信息的明亮度来决定调光量,对照明部120-1、照明部120-2进行调光控制。
在该胶囊型内窥镜10f中,在信号处理部130f中,由发送信号生成部131f生成用于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体外的发送信号,此时,生成发送信号为在所获取的图像信息上附加以下信息而得到的信号:摄像部识别信息,其用于识别是通过哪一个摄像部110-1、摄像部110-2的拍摄动作而获取到的图像信息;发光时间信息,其与实施方式一同样地从发光时间附加部133输入;以及附加信息等。由发送处理部140将所生成的发送信号发送到体外的接收装置30。
图19是分别示出胶囊型内窥镜10f处于大肠管腔的情况下的胶囊型内窥镜10f的状态例和所得到的图像例的说明图。在图19所示的例中,胶囊型内窥镜10f的一个顶端盖16-1为接近肠壁等的状态,另一个顶端盖16-2为朝向管腔方向的状态。因此,在顶端盖16-1侧的前方摄像部110-1所拍摄的图像I31中,只能观察到肠壁的有限的狭窄范围,但是在顶端盖16-2侧的后方摄像部110-2所拍摄的图像I33中,由于能够较宽地观察到整个管腔,因此有用。
在接收从该胶囊型内窥镜10f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的接收装置30、显示装置70中,将在胶囊型内窥镜10f中由前方摄像部110-1和后方摄像部110-2在同一定时获取到的两张图像信息作为显示对象来进行例如一并进行画面显示的处理。并且,此时,例如进行如下的处理:在拍摄时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的比较结果是一个图像信息的拍摄时的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而被推测为在远离脏器壁面的位置进行拍摄的情况下(例如,图19的情况),对它们一并进行画面显示。此外,也可以设为进行如下的处理:在两个图像信息的拍摄时的发光时间都比基准发光时间长而被推测为在远离肠壁等脏器壁面的状态下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对它们一并进行画面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图像信息的拍摄时的发光时间为基准发光时间以下而被推测为在接近脏器壁面的位置进行拍摄的情况下,不对它们进行显示。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实施方式二那样,根据拍摄时的发光时间判断由前方摄像部110-1和后方摄像部110-2获取的图像信息的发送/不发送。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进行如下处理:在拍摄时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的比较结果是两个图像信息的拍摄时的发光时间都比基准发光时间长的情况下发送它们。或者,也可以构成为进行如下处理:在任一个图像信息的拍摄时的发光时间比基准发光时间长的情况下发送它们。另外,也可以设为如实施方式三那样,根据拍摄时的发光时间判断由前方摄像部110-1和后方摄像部110-2分别获取的图像信息的压缩/不压缩。或者,还可以设为如实施方式四那样,根据拍摄时的发光时间判断由前方摄像部110-1和后方摄像部110-2分别获取的图像信息的压缩率。
另外,在实施方式二至四中,设为由胶囊型内窥镜将发光时间信息附加在图像信息上来无线发送到接收装置30,但是也可以设为不附加发光时间信息而进行发送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一至四中,设为通过对拍摄时的发光时间与基准发光时间进行比较来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区分为在胶囊型内窥镜的顶端盖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接近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和在远离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信息,但是例如也能够通过阶段性地设定多个基准发光时间来更细致进行区分。例如,如果以两个阶段来设定基准发光时间,则根据拍摄时的发光时间能够将图像信息区分为三种。据此,能够区分为被推测为在以下的状态下拍摄到的图像信息:胶囊型内窥镜的顶端盖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较近而顶端盖紧贴脏器壁面的状态;胶囊型内窥镜的顶端盖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较远而顶端盖朝向管腔方向的状态;以及胶囊型内窥镜的顶端盖侧的顶端部与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为居中程度、例如胶囊型内窥镜相对于管腔方向倾斜地配置的状态。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根据被区分为某一个的图像信息来变更例如压缩图像信息时的压缩率。
(实施方式五)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五。图20-1和图20-2是说明实施方式五中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回收器具80及其回收方法的图,分别切掉便器100的一部分而示出内部的情形。实施方式五的回收器具80用于回收与粪便一起排出到体外的胶囊型医疗装置,如图20-1等所示那样,具备水溶性薄片81和把持部件83。
便器100的内部始终积存规定水位的水,水溶性薄片81被配置在该便器100内的积水的水面上。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水溶性薄片81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如图21所示,水溶性薄片81例如具有层叠两张水溶性薄片811-1、811-2的双层构造,构成为在各水溶性薄片811-1、811-2之间形成有空气层813。据此,水溶性薄片81易于漂浮在便器100内的积水的水面上,从而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回收。更详细地说,水溶性薄片81形成为能够覆盖便器100内的积水的整个水面的大小。此外,除了该双层构造的水溶性薄片81以外,还可以采用单层构造的水溶性薄片。或者,也可以采用层叠三层以上水溶性薄片、在各水溶性薄片之间形成有空气层的多层构造的水溶性薄片。
把持部件83用于抓住与粪便一起排出到水溶性薄片81上的胶囊型医疗装置,例如是镊子。图22是把持部件83的俯视图。如图22所示,把持部件83的前端部831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曲面状使得不容易弄破水溶性薄片81。如果对该把持部件83的前端部831进行防滑加工使得易于抓住胶囊型医疗装置则更佳。另外,把持部件83使用后被废弃。因此,期望是价格便宜的树脂制品或纸制品以能够一次性使用。
接着,说明利用该回收器具80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回收方法。在回收胶囊型医疗装置之前,首先将水溶性薄片81配置在便器100内的积水的水面上。然后,在排便之后,如图20-1所示那样,使用把持部件83不弄破水溶性薄片81地将排出到水溶性薄片81上的粪便111弄碎来寻找胶囊型医疗装置。具体地说,此时,利用把持部件83从左右夹住粪便,由此不施加与便器100内的积水的水面大致垂直方向的力,而利用与便器100内的积水的水面大致平行方向的把持力来弄碎粪便来寻找胶囊型医疗装置。然后,如图20-2所示那样,利用把持部件83把持从弄碎的粪便113中发现的胶囊型医疗装置90来进行回收。如果已回收胶囊型医疗装置90,则通过排水将水溶性薄片81与便器100内的积水一起排出。
在此,将回收的胶囊型医疗装置90和把持部件83收纳到收纳袋中,每次废弃收纳袋。或者,也可以设为由医院、胶囊型医疗装置90的制造商进行收集。图23是表示收纳袋85的一例的图。该收纳袋85是用于收纳胶囊型医疗装置90、把持/回收该胶囊型医疗装置90的把持部件83的袋,例如由尼龙/聚乙烯层压材料形成,并形成为如镀铝复合袋那样通过进行铝蒸镀而无法透视内部。另外,在收纳袋85的上端开口部设置有拉链851,从而能够保持收纳胶囊型医疗装置90、把持部件83之后的收纳袋85内部的密闭状态。利用该收纳袋85,能够防止产生恶臭,并且能够成为看不见污物的状态。此外,也可以构成为预先准备多个收纳袋,从而在例如在收纳袋的外表面附着有粪便等情况下能够以两层收纳袋来进行收纳。另外,也可以将胶囊型医疗装置90和把持部件83收纳在不同的收纳袋内来进行废弃。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五,将水溶性薄片81配置在便器100内的积水的水面上来接受粪便,因此能够在该水溶性薄片81上寻找与粪便一起排出的胶囊型医疗装置90并进行回收。以往,在西式厕所中回收胶囊型医疗装置90的情况下,为了从粪便中寻找胶囊型医疗装置90,需要长度达到便器底部的棒状的回收器具。与此相对地,根据实施方式五,能够在水溶性薄片81上弄碎粪便来寻找胶囊型医疗装置90,因此不需要将回收器具设得较长。另外,由于用水溶性薄片81接受粪便,因此能够在回收胶囊型医疗装置90之后通过排水将水溶性薄片81与便器100内的积水一起排出。
另外,由于利用配置在便器100内的积水的水面上的水溶性薄片81接受粪便,因此存在水溶性薄片81容易被弄破或容易下沉的问题,但是通过将把持部件83设为镊子而从左右夹住粪便,能够不对水溶性薄片81施加力地弄碎水溶性薄片81上的粪便,从而把持所发现的胶囊型医疗装置90。由此,由于在回收胶囊型医疗装置90时水溶性薄片81不容易被弄破并难以下沉,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胶囊型医疗装置90的回收工作。另外,把持部件83的前端部形成为曲面状,因此能够在水溶性薄片81上弄碎粪便来寻找胶囊型医疗装置90时更不容易弄破水溶性薄片81。
此外,也可以设为对水溶性薄片81的至少一个面实施洒水处理或防水处理,该一个面是在将水溶性薄片81配置在便器100内的积水的水面上时为水面侧的面。据此,能够调整直到水溶性薄片81溶解于便器100内的积水为止的时间,从而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回收工作。
另外,把持部件的前端部分的形状不限定于此。图24是表示本变形例中的把持部件83b的俯视图的图。在图24所示的例中,把持部件83b的前端部831b形成为当在水溶性薄片上弄碎粪便来把持胶囊型医疗装置时与水溶性薄片的薄片面大致平行的平坦状。因而,能够不对水溶性薄片施加力而弄碎水溶性薄片上的粪便,并把持/回收所发现的胶囊型医疗装置。
另外,把持部件83不限定于镊子。图25是表示本变形例中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回收器具80c的图。如图25所示,也可以设为由水溶性薄片81和作为钳子的把持部件83c构成回收器具80c。并且,也可以设为与实施方式五同样地,使用作为钳子的把持部件83c将排出到水溶性薄片81上的粪便弄碎,利用把持部件83c把持所发现的胶囊型医疗装置90来进行回收。
(备注1)
一种回收器具,回收与粪便一起排出到体外的胶囊型医疗装置,该回收器具的特征在于,具备:
水溶性薄片,其被配置在便器内的水面上;以及
把持部件,其用于将排出到上述水溶性薄片上的粪便弄碎并抓住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
(备注2)
根据备注1所述的回收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收纳袋,该收纳袋能够收纳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和上述把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备注3)
根据备注1或2所述的回收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部件的把持部前端具有曲面形状。
(备注4)
根据备注1或2所述的回收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部件的把持部前端形成为与配置在上述便器内的水面上的上述水溶性薄片的薄片面大致平行的平坦状。
(备注5)
根据备注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回收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部件是镊子。
(备注6)
根据备注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回收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水溶性薄片构成为至少层叠两张薄片,并且在各薄片之间形成有空气层。
(备注7)
根据备注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回收器具,其特征在于,对上述水溶性薄片的至少成为上述便器内的水面侧的表面实施防水处理或洒水处理。
(备注8)
根据备注2所述的回收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纳袋构成为能够将内部密封。
(备注9)
一种与粪便一起排出到体外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薄片配置步骤,将水溶性薄片配置在便器内的水面上;
发现步骤,使用把持部件从排出到上述水溶性薄片上的粪便中发现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以及
把持步骤,利用上述把持部件把持所发现的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
(备注10)
根据备注9所述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步骤,在该收纳步骤中将上述把持部件和由该把持部件把持的胶囊型医疗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收纳到收纳袋中。
(备注11)
根据备注10所述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把持步骤中,利用上述把持部件以与上述便器的水面大致平行的方向的把持力来把持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
(备注12)
根据备注10或11所述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把持步骤中,利用上述把持部件不施加与上述便器的水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的力地把持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以及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在简单地获取能够估计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与作为其被摄体的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的信息时有用。

Claims (13)

1.一种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被导入到被检体内部,具备:摄像单元,其获取该被检体内部的图像信息;照明单元,其对摄像部位进行照明;以及发送处理单元,其进行将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处理,该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调光控制单元,该调光控制单元根据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的明亮度来决定调光量信息,使用该调光量信息对上述照明单元进行调光控制,
其中,上述发送处理单元进行将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与使用于上述调光控制的调光量信息一起无线发送的处理,上述调光量信息是用于估计该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顶端与上述被检体的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的信息。
2.一种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被导入到被检体内部,具备:摄像单元,其获取该被检体内部的图像信息;照明单元,其对摄像部位进行照明;以及发送处理单元,其进行将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处理,该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调光控制单元,其根据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的明亮度来决定调光量信息,使用该调光量信息对上述照明单元进行调光控制;以及
发送判断单元,其根据使用于上述调光控制的调光量信息来估计该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顶端与上述被检体的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根据估计出的距离来判断是否对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发送处理,
其中,上述发送处理单元进行无线发送由上述发送判断单元判断为进行发送处理的图像信息的处理。
3.一种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被导入到被检体内部,具备:摄像单元,其获取该被检体内部的图像信息;照明单元,其对摄像部位进行照明;以及发送处理单元,其进行将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无线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处理,该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调光控制单元,其根据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的明亮度来决定调光量信息,对上述照明单元进行调光控制;以及
图像处理单元,其根据使用于上述调光控制的调光量信息来估计该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顶端与上述被检体的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根据估计出的距离来对由上述摄像单元获取的图像信息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上述调光量信息判断是否对上述图像信息进行压缩,对被判断为进行压缩的图像信息实施压缩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上述调光量信息设定压缩率,按照所设定的压缩率对上述图像信息实施压缩处理。
6.一种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被配置在被检体外部,接收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该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和调光量信息;以及
显示处理单元,其进行如下的处理:根据与图像信息一起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述调光量信息来估计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顶端与上述被检体的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根据估计出的距离来显示上述图像信息。
7.一种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被配置在被检体外部,接收从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该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和调光量信息;以及
显示处理单元,其进行根据与图像信息一起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调光量信息来显示上述图像信息的处理。
8.一种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被配置在被检体外部,接收从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该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在上述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和调光量信息;以及
显示处理单元,其进行根据与图像信息一起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调光量信息来显示上述图像信息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处理单元进行如下处理:基于根据与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一起接收到的调光量信息估计出的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顶端与上述被检体的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是否显示上述图像信息,显示被判断为进行显示的图像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处理单元进行依次切换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信息来进行连续显示的处理,基于根据与上述图像信息一起接收到的调光量信息估计出的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顶端与上述被检体的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上述图像信息的显示时间。
11.一种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在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和调光量信息;以及
显示处理单元,其进行如下的处理:根据与图像信息一起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述调光量信息来估计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的顶端与上述被检体的脏器壁面之间的距离,根据估计出的距离来显示上述图像信息。
12.一种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在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以及
显示处理单元,其进行显示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上述图像信息的处理。
13.一种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在被检体外部,接收从上述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无线发送的图像信息;以及
显示处理单元,其进行显示由上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上述图像信息的处理。
CN2008801078650A 2007-09-19 2008-09-17 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以及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 Active CN101801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43071 2007-09-19
JP2007243071A JP5096090B2 (ja) 2007-09-19 2007-09-19 生体内画像受信装置および生体内画像取得システム
PCT/JP2008/066709 WO2009038065A1 (ja) 2007-09-19 2008-09-17 生体内画像取得装置、生体内画像受信装置および生体内画像取得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1255A CN101801255A (zh) 2010-08-11
CN101801255B true CN101801255B (zh) 2012-12-05

Family

ID=40453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78650A Active CN101801255B (zh) 2007-09-19 2008-09-17 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以及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33169B2 (zh)
EP (1) EP2196130A4 (zh)
JP (1) JP5096090B2 (zh)
CN (1) CN101801255B (zh)
WO (1) WO20090380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2890B2 (ja) * 2009-11-05 2013-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干渉断層撮像装置及びデータ圧縮方法
JP5385469B2 (ja) * 2011-01-20 2014-01-08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
WO2012102204A1 (ja) * 2011-01-28 2012-08-02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内視鏡システム
BR112013028428A2 (pt) 2011-05-03 2019-09-24 Endosee Corp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histeroscopia e biópsia do endométrio
JP5865606B2 (ja) * 2011-05-27 2016-02-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及び内視鏡装置の作動方法
JP5855358B2 (ja) 2011-05-27 2016-02-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及び内視鏡装置の作動方法
EP2664268B1 (en) * 2011-06-21 2016-04-27 Olympus Corporation Medical instrument
CN102641109B (zh) * 2011-07-08 2014-08-27 上海交通大学 内窥镜照度的智能调节方法
CN102499617A (zh) * 2011-10-20 2012-06-20 上海欧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内窥镜光亮度自动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控制方法
CN103476324B (zh) * 2011-11-11 2015-09-02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色彩信号传输装置、无线影像传输系统以及发送装置
CN103190881A (zh) * 2012-01-04 2013-07-10 清华大学 胶囊式内窥镜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JP6089436B2 (ja) * 2012-04-18 2017-03-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装置の作動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US9468367B2 (en) 2012-05-14 2016-10-18 Endose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steroscopy and combined hysteroscopy and endometrial biopsy
US20150141752A1 (en) * 2012-05-19 2015-05-21 Capso Vision, Inc. Optical Wireless Docking System for Capsule Camera
US20140051924A1 (en) * 2012-08-16 2014-02-20 Capso Vision, Inc In Vivo Capsule Device with Electrodes
US9622646B2 (en) 2012-06-25 2017-04-18 Coopersurgical, Inc. Low-cost instrument for endoscopically guided operative procedures
KR101479158B1 (ko) * 2014-01-29 2015-01-08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체내 장비, 체외 장비, 이들을 포함하는 진단 장치, 및 내시경 장치
JP2016021287A (ja) * 2014-07-11 2016-02-04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6052175A1 (ja) * 2014-10-03 2016-04-0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06572786B (zh) * 2015-03-30 2018-12-1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胶囊型内窥镜系统以及磁场产生装置
US10702305B2 (en) 2016-03-23 2020-07-07 Coopersurgical, Inc. Operative cannulas and related methods
JP6724173B2 (ja) * 2017-02-01 2020-07-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JP7230174B2 (ja) * 2019-03-04 2023-02-2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0799090B1 (en) 2019-06-13 2020-10-13 Verb Surgic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turning on/off a light source for an endoscope during a surgery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7391A (zh) * 2003-04-25 2006-05-2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程序
CN1950018A (zh) * 2004-05-10 2007-04-1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胶囊型内窥镜和胶囊型内窥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4039A1 (en) * 2001-07-26 2006-08-17 Dov Avni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ight control in an in-vivo imaging device
US20030117491A1 (en) 2001-07-26 2003-06-26 Dov Avni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in an in-vivo imaging device
JP2003259392A (ja) * 2002-03-05 2003-09-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ホワイトバランス補正方法
JP4583704B2 (ja) * 2002-11-01 2010-11-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撮像装置
US7195588B2 (en) * 2004-03-01 2007-03-27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4012097B2 (ja) * 2003-03-06 2007-11-2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回収装置
JP4328125B2 (ja) * 2003-04-25 2009-09-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装置および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システム
JP2004350963A (ja) * 2003-05-29 2004-12-16 Olympus Corp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IL162740A (en) * 2003-06-26 2010-06-16 Given Imaging Ltd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ed transmission imaging
JP3882793B2 (ja) * 2003-07-14 2007-02-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の出力画像調整
JP4615963B2 (ja) 2004-10-29 2011-01-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装置
WO2006070356A2 (en) * 2004-12-30 2006-07-06 Given Imaging Lt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imaging
JP4546278B2 (ja) * 2005-02-16 2010-09-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用電源スターター
US20090018396A1 (en) * 2005-07-08 2009-01-15 Hironobu Takizawa Indwelling device for encapsulated medical device, in-vivo indwelling device for capsule endoscope, and capsule-indwelling medical device
EP1905345A4 (en) * 2005-07-20 2012-04-25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TAINING AN INTRODUCTION DEVICE IN A BODY CAVITY
JP2007075162A (ja) * 2005-09-09 2007-03-29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用の光学窓部材
EP1959830A4 (en) * 2005-12-02 2010-01-06 Given Imaging Ltd SYSTEM AND DEVICE FOR PROCEDURE IN VIVO
KR20080082002A (ko) * 2005-12-29 2008-09-10 기븐 이미징 리미티드 신체 내강속 물체의 크기를 추정하기 위한 시스템, 장치 및방법
US20070249900A1 (en) * 2006-01-19 2007-10-25 Capso Vision, Inc. In vivo device with balloon stabilizer and valve
EP2005214A4 (en) * 2006-03-30 2012-04-18 Given Imaging Ltd IN VIVO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IMAGING DEVICES AND CORRESPONDING PROCESSOR
EP2051615A4 (en) * 2006-08-10 2011-03-23 Given Imaging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 VIVO IMAG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7391A (zh) * 2003-04-25 2006-05-2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程序
CN1950018A (zh) * 2004-05-10 2007-04-1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胶囊型内窥镜和胶囊型内窥镜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259392A 2003.09.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1255A (zh) 2010-08-11
US20090073260A1 (en) 2009-03-19
JP5096090B2 (ja) 2012-12-12
US8133169B2 (en) 2012-03-13
WO2009038065A1 (ja) 2009-03-26
JP2009072316A (ja) 2009-04-09
EP2196130A1 (en) 2010-06-16
EP2196130A4 (en) 2012-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1255B (zh) 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生物体内图像接收装置以及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
JP4615963B2 (ja)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装置
EP141181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imager gain in an in-vivo imaging device
CA2530718C (en) Capsule endoscope and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KR100876673B1 (ko) 촬영 속도 조절이 가능한 캡슐형 내시경
US20040242962A1 (en) Capsule medical device
CN101291614B (zh) 接收装置以及使用了它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
EP2022388B1 (en) Endoscope apparatus
CN101370423B (zh) 接收装置
US20070066868A1 (en) Capsule endoscope
CN101784223B (zh) 生物体内图像获取装置以及生物体内图像获取系统
US7704204B2 (en) Intrabody introduced device and medical device
CN105848557A (zh) 具有多光谱光源的胶囊摄影机装置
JP2009539544A (ja) 収縮活動の測定及び分析のための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05103962A1 (en) Classifying images according to anatomical structure
CN101790344B (zh) 被检体内图像获取系统、被检体内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被检体内导入装置
CN100377686C (zh) 被检体体内装置及相关医疗装置
CN101868175B (zh) 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以及被检体内导入装置
JP4709514B2 (ja)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システム
JP5336749B2 (ja)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とその作動方法
CN1561902A (zh) 一种双图像传感器的数码无线传输内窥镜系统
EP2345359A1 (en) Image generating device, endoscopic system, and image generating method
US20190052854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5385469B2 (ja)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
US20200196845A1 (en)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capsule endoscope, and receiv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