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6853B - 声音拾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声音拾取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96853B CN101796853B CN2008801056986A CN200880105698A CN101796853B CN 101796853 B CN101796853 B CN 101796853B CN 2008801056986 A CN2008801056986 A CN 2008801056986A CN 200880105698 A CN200880105698 A CN 200880105698A CN 101796853 B CN101796853 B CN 1017968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nd
- use pattern
- voice output
- main shell
- sub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7—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microphones, e.g. in dummy hea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4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 H04R1/406—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micro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40—Details of 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1/4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403—Linear arrays of transduc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05—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combining the signals of two or more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了一种能够将最佳声音拾取环境以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发送给用户的声音拾取设备。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布置在预定位置并通过USB电缆300连接至PC2。当用户900操作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来启动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时,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检测每个子外壳11、12的转动量,并将检测到的转动量发送至PC2。PC2根据所获得的转动量计算主外壳10与子外壳11、12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确定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当确定能够得到等同使用模式时,PC2显示完全符合等同使用模式的包括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形状、人员的数量、人员的位置、声音拾取范围的指示器显示。用户900通过查看指示器显示能够确定最佳人员数量和最佳人员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多个使用模式的声音拾取设备,所述多个使用模式与人员的数量及其座位位置相匹配。
背景技术
当在相隔遥远的位置之间通过通信网络举行会议的情况下,在每个会议室中均安装有声音拾取设备。为了在此场合中检查与会者的谈话是否被稳妥地拾取,已经存在一种用于指示从多个方向采集的声音拾取信号的信号电平的方法,例如见专利文献1的记载。
专利文献1:JP-A-6-23336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的方法,转动声音拾取部分的可转动部分,并对在转动动作的过程中所获取的信号电平的变化进行检查,从而确定声音拾取方向。因此,用于确定转动停止位置(即声音拾取方向)的基准只是声音拾取电平。当如前所述用于停止转动动作的信息不足时,用户难以调节最佳声音拾取方向。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实现能够更简单地为用户提供最佳声音拾取环境的声音拾取设备。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声音拾取设备包括具有声音拾取部分的主外壳,还包括多个子外壳,每个子外壳均具有声音拾取部分并且被布置为能够相对所述主外壳转动。此外,声音拾取设备包括:转动量检测部分,其检测所述多个子外壳相对主外壳的转动量;使用模式确定部分,其基于所述转动量来检测主外壳和多个子外壳之间的实际测量位置关系,并确定适合于所述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最佳使用模式;显示控制部分,其生成包括所述实际测量位置关系和所述最佳使用模式的显示数据;以及显示部分,其显示所述显示数据。
在此构造中,布置在主外壳和多个子外壳中的声音拾取部分拾取声音。在所述多个子外壳相对主外壳进行转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转动状态来设置多个不同的声音拾取范围,即设置主外壳与子外壳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声音拾取部分的声音拾取特征来为每个声音拾取范围设置适当的使用模式。使用模式对应于根据声音拾取范围设置的信息,即围坐在声音拾取设备周围的人员的数量、位置等。通过使用此思想,本发明的声音拾取设备获取当前转动量,即主外壳与子外壳之间的实际测量位置关系;设置最适于所检测到的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并且显示所述实际测量位置关系和使用模式。可以将最适于该设备的当前设置状态的使用模式(人员的数量、人员围坐的位置等)提交给用户。
本发明的声音拾取设备的使用模式确定部分存储多个使用模式以及与所述多个使用模式相对应的主外壳和多个子外壳之间的预置位置关系,同时分别关联所述多个使用模式与预置位置关系。当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等于任何一个与所存储的使用模式相对应的预置位置关系时,使用模式确定部分将对应于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确定为最佳使用模式,并且当实际测量位置关系不等于任何一个与所存储的使用模式相对应的预置位置关系时,确定不能获得适当使用模式。当不能获得适当使用模式时,显示控制部分生成包括不存在适当使用模式和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显示数据。
在此构造中,多个使用模式和多个预置位置关系彼此相关联地存储。选择与实际测量位置关系最接近的预置位置关系相关联的使用模式作为最佳使用模式。在此情况下,使用模式确定部分根据预定的条件确定实际测量位置关系是否等同于预置位置关系。按照如下条件进行判断:例如,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转角是否落入相对于通过预置位置关系确定的转角的±10度的范围内,等等。当无法认为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等同于全部使用模式的任何预置位置关系时,使用模式确定部分显示无法提交与主外壳和子外壳之间的当前位置关系相关的最佳使用模式。具体来说,当使用方法处在预计范围内时,存在无法适当地拾取声音的潜在风险。从而用户能够在认识到在该设备当前安装状态下无法适当拾取声音的潜在风险的同时,对子外壳执行额外的转动等。
当实际测量位置关系与任何一个与所存储的使用模式相对应的预置位置关系相似时,本发明的声音拾取设备的使用模式确定部分将相似的预置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确定为最佳使用模式。当能获得对应于相似的预置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时,所述显示控制部分生成包括相似的预置位置关系和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显示数据。
在此构造中,当实际测量位置关系不等同于任何前述预置位置关系时,检测相似的预置位置关系。根据预定的条件,使用模式确定部分在此情况下确定实际测量位置关系是否与预置位置关系相似,如同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等同于预置位置关系的情况。按照如下条件进行判断:例如,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转角是否落入相对于通过预置位置关系确定的转角的±30度的范围内,等等。当获取了相似的预置位置关系时,连同实际测量位置关系一起显示相似使用模式以及相似使用模式的预置位置关系。用户能够由此识别与实际测量的当前位置关系相似的使用模式以及该使用模式的主外壳和子外壳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查看显示的同时,用户能够容易地对子外壳执行额外的转动,从而达到所选择的相似使用模式的预置位置关系。
本发明的声音拾取设备的转动量检测部分检测转动量的变化。使用模式确定部分检测与转动量的变化相对应的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变化。显示控制部分生成与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变化相一致的显示数据。
在此构造中,在所有时间(甚至在转动动作中间)检测和显示转动量。当子外壳转动至前述预置位置时,用户能够在查看显示的同时容易地确定子外壳是否到达预置位置、或者是否已经转动至等同于预置位置的位置。
本发明的声音拾取设备的转动量检测部分是旋转编码器。
在此构造中,使用通用旋转编码器作为转动量检测部分。于是可以容易地实现这样一种声音拾取设备,其具有易于获得并且能够精确检测转动量以及产生前述工作效果的机构。
本发明的声音拾取设备另外具有设置在主外壳中的声音输出部分。转动量检测部分基于在主外壳和多个子外壳的声音拾取部分处通过拾取从声音输出部分输出的声音而获得的拾取音频信号的延迟关系来检测转动量。
在此构造中,声音拾取设备具有声音输出部分和声音拾取部分,并且利用了如下事实:通过各个声音拾取部分获取从声音输出部分输出的声音而得到的声音拾取模式取决于主外壳和子外壳之间的位置关系(转动量)。预先获取对应于各个转动量的声音拾取模式,并将实际测量声音拾取模式与所述预先获取的声音拾取模式进行对比,从而检测转动量。因此,可以不使用机械元件(如旋转编码器)并且不对声音输出拾取功能的构造进行实质添加,而是使用声音拾取设备中所提供的声音输出部分和声音拾取部分、用于存储声音拾取模式的存储器、以及分析声音拾取模式的计算元件来检测转动量。
本发明的声音拾取设备还包括使子外壳相对主外壳转动的转动部分,以及转动操作输入部分,其接受与转动部分的转动有关的操作输入。主外壳、所述多个子外壳、所述转动量检测部分、以及所述转动部分被布置在固定设置在预定位置处的主装置中。显示部分和所述转动操作输入部分被布置在操作装置中。
在此构造中,转动操作输入部分和显示部分设置在PC或者用户手中的遥控器等中,从而远程操作转动动作。因此,举例来说,用户能够在就座时执行转动子外壳的操作并检查最佳使用模式。用户还能够在手边查看所选择的使用模式时确定各个人员的座位位置。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为用户提供了最适于声音拾取设备的当前安装状态的最佳使用模式(人员的数量、座位位置等)。各个人员能够通过观看显示的图案而容易、精确地坐在最佳位置。各个人员的谈话能够被声音拾取设备更可靠地拾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达到基准位置的平面图。
图2是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由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和PC 2构成的实施例的声音拾取设备的功能框图。
图3是示出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的执行流程的流程图。
图4(A)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设置状态的视图,图4(B)是示出在图4(A)的设置状态中获得的PC的指示器显示屏幕的视图,图4(C)是示出系统设置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5是示出了在执行如图4(A)、图4(B)和图4(C)所示的设置之后用户实际就座的状态的视图。
图6(A)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设置状态的视图,图6(B)是示出了在图6(A)的设置状态中获得的PC的指示器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7(A)是示出了子外壳的转动操作的视图,图7(B)是示出了在执行图7(A)所示的转动操作之后获得的指示器显示中的变化的视图。
图8是示出了在执行如图6(A)、图6(B)所示的设置之后用户实际就座的状态的视图。
图9(A)和图9(B)示出了在其它使用模式下达到的指示器显示,图9(C)示出了不能获得最佳使用模式时的指示器显示。
对参考标号和符号的说明
1 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
10 主外壳
11、12 子外壳
110 控制部分
111 输入输出I/F
112 声音输出控制部分
113 声音输入控制部分
114 回声消除器
115 操作部分
1160、1161、1162 麦克风阵列
1171、1172 旋转编码器
MIC 麦克风
SP 扬声器
2 PC
210 CPU
211 设备I/F
212 通信I/F
213 存储介质
214 RAM
215 操作部分
216 显示部分
300 USB电缆
400 网络
900-902 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声音拾取设备进行了说明。该声音拾取设备具有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其主要输出和拾取声音并检测转动量;声音拾取设备还具有PC 2,其主要执行使用模式选择、使用模式显示等。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达到基准位置的平面图。图2是由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和PC 2构成的该实施例的声音拾取设备的功能框图。
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由主外壳1和两个子外壳11、12构成,两个子外壳11、12布置为可相对主外壳1机械转动。在下面的说明中,在主外壳1和子外壳11、12的每一个上设置4个麦克风MIC。在主外壳1上设置两个扬声器SP。根据具体要求可以适当设置麦克风MIC和扬声器SP的数量。
当从顶部看时,主外壳10具有基本上为三角形的形状,并且其厚度允许沿着主外壳的侧壁设置麦克风MIC。主外壳10具有三个侧壁,在前侧壁(图1中具有朝向下方的壁面的侧壁)的内部设置四个麦克风MIC以拾取从前侧壁向外的方向上的声音。以预定的间隔排列四个麦克风MIC,使它们平行于前侧壁,从而通过四个麦克风构建了具有定向为从前侧壁向外的声音拾取区域的麦克风阵列1160。
在主外壳10的上表面(图1中从顶部看到的表面)上设置由多个操作部件组成的操作部分115。所述多个操作部件布置成例如图1所示的平行于前侧壁。所述多个操作部件包括:例如,用于接受下文将要描述的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的开始或结束的操作部件,用于接受预置分配的操作部件,用于接受输出声音的音量控制的操作部件,用于接受麦克风静音的操作部件等。
将两个扬声器SP设置在从顶部观看主外壳10时获得的三角形的大致中心附近的内部。扬声器平行于前侧壁对准,并且彼此隔开以使得双极扬声器控制可行。
主外壳10的上表面除了操作部分115的区域与前侧壁加工为啮合状态。
尽管未示出,可以在与主外壳10的前侧壁对角的角落布置USB连接端子、模拟音频输入端子、模拟音频输出端子、以及电源输入端子来作为输入输出I/F 111(图2)。
主外壳10的前侧壁两端的角分别对应于子外壳11的枢轴接合部分13A和子外壳12的枢轴接合部分13B。子外壳11、12绕枢轴接合部分13A和13B相对主外壳10转动。在各个枢轴接合部分13A和13B处提供旋转编码器1171、1172(图2)。旋转编码器1171获取与子外壳11的转动量相称的检测信号,旋转编码器1172获取与子外壳12的转动量相称的检测信号。
子外壳11、12均由基本为平行六面体的形状构成。平行六面体形状的长边的长度基本与主外壳10的三角形的一侧相等,并且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短边的长度为预定的。此外,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厚度与主外壳10的厚度相同。各个子外壳11、12均在其长边的一端通过枢轴接合部分13A、13B连接至主外壳10。子外壳11、12在一定范围内转动,该范围通过一个使长边的方向变为平行于主外壳10的前侧壁的位置而限定。在该范围的一端,各个子外壳11、12的整个长边与主外壳10保持接触。在该范围的另一端,子外壳的长边以相对主外壳10的前侧壁的预定角度进一步向前突出。
在子外壳11上设置了四个麦克风MIC以拾取处在与主外壳10的方向(即图1中的右上方向)相反的向外方向上的声音,同时该子外壳与主外壳10的一个侧壁(图1中的右上侧壁)保持接触。这些麦克风MIC沿着子外壳11的长边的方向以预定的间隔彼此间隔开。通过这四个麦克风MIC构建了麦克风阵列1161,其拾取子外壳11的设置了麦克风MIC的侧表面外侧区域中的声音。
在子外壳12上设置了四个麦克风MIC以拾取处在与主外壳10的方向(即图1中的左上方向)相反的向外方向上的声音,同时该子外壳与主外壳10的一个侧壁(图1中的左上侧壁)保持接触。这些麦克风MIC沿着子外壳12的长边的方向以预定的间隔彼此间隔开。通过这四个麦克风MIC构建了麦克风阵列1162,其拾取子外壳12的设置了麦克风MIC的侧表面外侧区域中的声音。由麦克风阵列1161、1162的麦克风MIC拾取的声音信号通过枢轴接合部分13A和13B传送至主外壳11的声音拾取控制部分113。
如图2所示,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另外具有控制部分110、声音输出控制部分112、声音拾取控制部分113、回声消除器114、主外壳10中的扬声器SP,以及前述的输入输出I/F 111、操作部分115、麦克风阵列1160、1161、1162和旋转编码器1171、1172作为功能部分。
控制部分110控制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整体。控制部分110根据操作部分115的每个操作部件所输入的指令来执行控制操作。例如,在接受到用于启动或完成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的操作输入时,控制部分110控制PC 2执行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的控制初始化或者完成,其中PC 2通过输入输出I/F 111经过USB电缆300连接至控制部分。在接受到分配的操作输入时,控制部分110执行对PC 2分配的控制操作。在接受到输出声音的音量控制时,控制部分110指示声音输出控制部分112控制输出声音的音量等级。在接受到麦克风静音的操作输入时,控制部分110指示(例如)声音拾取控制部分113停止输出拾取的声音信号。
当确定了使用模式时,控制部分110为声音拾取控制部分113提供声音拾取方向性指令,用于生成适于该使用模式的声音拾取方向性。控制部分110从通过输入输出I/F 111输入的具有声音输出方向性信息的声音输出音频信号中获取声音输出方向性信息,并将声音输出方向性指令提供给声音输出控制部分112。
根据来自旋转编码器1171、1172的检测信号,控制部分110检测转动量并将检测到的转动量输出至PC 2。
输入输出I/F 111具有前述构造,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USB电缆300连接至PC 2的设备I/F 211。输入输出I/F 111接收输出声音音频信号并发送输出拾取声音信号。在接收到与声音输出音频信号一起的声音输出方向性信息时,输入输出I/F 111将声音输出方向性信息传送至控制部分110,同时将声音输出音频信号通过回声消除器114传送至声音输出控制部分112。在发送输出拾取声音信号时,输入输出I/F 111从控制部分110获取声音拾取方向性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与输出拾取声音信号相关联的信息发送出去。输入输出I/F 111在控制部分110和PC 2之间交换各种控制信号。
根据通过PC 2和输入输出I/F 111获取的声音输出音频信号以及来自控制部分110的声音输出方向性指令,声音输出控制部分112生成要分别传送至两个扬声器SP的单独声音输出驱动信号。具体来说,根据所提供的声音输出方向性指令,声音输出控制部分112确定赋给两个扬声器SP的单独声音输出驱动信号之间的延迟。声音输出控制部分112对分开的两个声音输出音频信号进行与延迟相称的延迟处理,并将所得信号作为单独声音输出驱动信号输出给两个扬声器SP。根据音量调节的声音输出控制指令,声音输出控制部分112控制单独声音输出驱动信号的信号电平。
如前所述,两个扬声器SP以预置的间隔分隔开,并根据单独声音输出驱动信号输出声音。预先设置两个扬声器SP之间的间隔以及输出至各个扬声器的单独声音输出驱动信号,以使得扬声器成为偶极扬声器。在这些条件下实现多种类型的声音输出方向性。
布置在主外壳10上的麦克风阵列1160的四个麦克风MIC取主外壳10的前侧壁外侧的预定区域作为声音拾取区域,并拾取该声音拾取区域中的发言,从而生成拾取信号。
布置在子外壳11上的麦克风阵列1161的四个麦克风MIC取子外壳11的排列了麦克风阵列1161的侧壁外侧表面的预定区域作为声音拾取区域,并拾取该声音拾取区域中的发言,从而生成拾取信号。
类似地,布置在子外壳12上的麦克风阵列1162的四个麦克风MIC取子外壳12的排列了麦克风阵列1162的侧壁外侧表面的预定区域作为声音拾取区域,并拾取该声音拾取区域中的发言,从而生成拾取信号。
声音拾取控制部分113根据来自控制部分110的声音拾取方向性指令对通过各个麦克风阵列1160、1161、1162的麦克风MIC所拾取的声音信号进行延迟处理和加法处理,从而生成按照声音拾取方向性指令拾取的输出拾取声音信号,并将此信号输出至回声消除器114。当能够获取声音拾取方向时,声音拾取控制部分113为控制部分110提供声音拾取方向性信息。当多人同时讲话时,为每个人生成输出拾取声音信号和声音拾取方向性信息。
回声消除器114具有自适应滤波器和包含加法器的后置处理器。自适应滤波器生成源自输出声音信号的伪重发声音信号并将此伪重发声音信号提供至后置处理器的加法器。后置处理器的加法器从输出拾取声音信号中减去伪重发声音信号,以消除回声,并将所得信号输出至输入输出I/F 111。后置处理器将输出结果反馈至自适应滤波器。
PC 2例如是通用个人计算机,具有CPU 210、设备I/F 211、通信I/F 212、存储介质213、RAM 214、操作部分215、和显示部分216。
CPU 210将RAM 214用作临时存储区域和工作区域,并根据来自操作部分215的输入执行各种通用处理操作(包括网络通信等)。当接受到来自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启动控制请求时,CPU 210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213中的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包括指示器应用程序和位置关系检测应用程序。CPU 210基于所获得的转动量、存储在存储介质213中的位置关系数据和使用模式数据来计算主外壳10与子外壳11、12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选择使用模式。CPU 210将由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产生的图像输出至显示部分216,该图像例如是示出了所选择的使用模式的图像以及通过通用处理产生的图像。下文将对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所执行的具体细节进行说明。
设备I/F 211是USB端子,其通过USB电缆300连接至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输入输出I/F 111,从而控制CPU 210与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之间的通信。
通信I/F 212例如是LAN端子,其通过网络电缆连接至网络400。
存储介质213例如由硬盘驱动器(HDD)构成,其存储PC用通用处理程序和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使用模式数据、位置关系数据等。使用模式数据是包括人员的数量、人员的位置、主外壳与子外壳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自适应声音拾取范围的数据。在执行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期间对使用模式数据进行引用。位置关系DB是用于建立转动量与位置的关系的关系数据库。
操作部分215例如是键盘和鼠标,其接受用户的操作输入,并将所接受的输入传送至CPU 210。
显示部分216例如由液晶显示面板构成,其显示从CPU 210接收到的应用程序图像等。
现参照图3所示的流程图对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的执行流程(即本实施例的特征)进行说明。接受与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有关的操作的操作部件在下文中被称为“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操作部件”。现对能够通过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操作部件来执行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的启动和完成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了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的执行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和PC 2已经启动,PC 2通过用户操作建立网络通信,同时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和PC 2通过USB电缆300连接起来。当任何用户在此状态下操作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操作部件时,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接受操作(S101中的“是”)并将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启动指令发送至PC 2。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在接收到通过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操作部件输入的开始输入之前不将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启动指令发送至PC 2(S101中的“否”)。具体来说,只要未接收到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启动指令,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就仅用作这样一种设备:其通过与其他声音拾取设备执行语音通信来仅仅输出和拾取声音,其中所述其他声音拾取设备通过网络400连接至PC 2并且位于其他地点。
在接受到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启动指令后,PC 2的CPU 210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213中的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S102)。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包括指示器应用程序和位置关系检测应用程序。CPU 210执行位置关系检测应用程序,从而将转动量检测指令发送至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根据转动量检测指令,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开始检测转动量并将检测到的转动量发送至PC 2(S103)。从开始检测转动量之后,每当从旋转编码器1171、1172的每一个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都将转动量发送至PC 2。
在获取到转动量之后,即检测到子外壳11或子外壳12相对主外壳10的转动之后(S104中的“是”),CPU 210读取位置关系数据,并计算主外壳10和子外壳11或12之间的位置关系(S105)。计算得到的位置关系以更新的方式存储在存储介质213中。同时,当未检测到转动量时,不执行S105之后的处理,直到重新获取了转动量(当在S104中选择“否”时,处理返回S103)。
CPU 210读取存储在存储介质213中的使用模式数据,并检测是否存在包含与计算得到的位置关系等同的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基于如下判定的结果来确定一个位置关系是否等同于计算得到的位置关系,例如,计算得到的位置关系(即主外壳10和每个子外壳11、12之间的角度)是否落入相对于与存储为使用模式数据的每个使用模式相对应的主外壳10与每个子外壳11、12之间的角度的±10度的角度范围内。
当检测到包含等同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时(S106中的“是”),CPU210读取对应于该使用模式的人员的数量、人员的位置、以及自适应声音拾取范围。然后CPU生成指示器显示数据(如图4(B)所示),并使显示部分216显示该数据(S107)。用户通过查看指示器显示,能够确定最适于当前的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人员的数量、人员的座位位置、以及声音拾取范围,并能够根据指示器显示就座。只要人们按照指示器显示就座,就能够在最佳的声音拾取环境中举行会议。
当无法检测到包含等同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时(S106中的“否”),CPU 210检测相似使用模式。例如,通过判断计算得到的位置关系(即主外壳10和每个子外壳11、12之间的角度)是否落入相对于与存储为使用模式数据的每个使用模式相对应的主外壳10与每个子外壳11、12之间的角度的±30度的角度范围内来执行确定。
当检测到包含相似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时(S108中的“是”),CPU 210读取与检测到的使用模式相对应的人员数量、人员位置和自适应声音拾取范围。CPU还生成包括相似位置关系和计算得到的位置关系的指示器显示数据(如图6(B)所示),并使显示部分216显示该数据(S219)。通过查看指示器显示,用户能够确定不存在最适宜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当前状态的使用模式,而能够获得相似使用模式。可以进一步转动子外壳11、12来达到相似使用模式。如果此时CPU 210同时额外显示用于使检测到的当前位置状态与相似位置关系相匹配的转动量和转动方向,则用户能够容易地转动子外壳11、12直到达到相似使用模式为止。此时进行的转动反映在指示器显示上。也就是说,位置关系的显示与转动动作同步地逐步改变,于是,能够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将达到相似使用模式的操作提供给用户。只要用户在执行额外的转动动作后按照指示器显示就座,就能够在最佳的声音拾取环境中举行会议。
当既无法检测到包含等同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也无法检测到包含相似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时(S108中的“否”),CPU 210在指示器显示上显示不存在适于当前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并显示在以当前位置关系拾取声音的情况下的声音拾取范围,如图9C所示(S110)。通过查看指示器显示,用户能够确定不存在适当的使用模式,并且在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当前状态下声音输出或拾取存在潜在问题。用户在查看指示器显示的同时可以按需要进一步转动子外壳11、12。
前述处理操作连续进行,直到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接受通过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操作部件执行的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完成操作为止(S111中的“否”)。因此,如果用户在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被执行期间转动子外壳11、12,则通过转动动作将再次评估使用模式,从而提供与重评估的结果相称的指示器显示。
同时,当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接受通过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操作部件执行的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完成操作(S111中的“是”)时,CPU 210将执行处理来完成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此时指示器显示消失(S112)。
前文的说明提供了对等同使用模式和相似使用模式进行顺序判断的示例。另一方案是,还对能否得到等同使用模式进行判定,而不对相似使用模式进行判定,并同样将判定结果提供为指示器显示。可以更简单迅速地将能否得到最佳使用模式的判断发送给用户。
现参考附图对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在设置期间达到的状态以及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在实际使用期间(如会议中)达到的状态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当能够得到等同使用模式时)
第一实施例示出了子外壳11和12与三角形的侧边接触的示例情况。
图4(A)是该实施例的视图,即子外壳11、12被布置为与主外壳10对准的设置状态。图4(B)是示出了在图4(A)所示的设置状态中获得的PC 2的指示器显示屏幕的视图。图4(C)是示出了系统设置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5是示出了在执行图4(A)、4(B)和4(C)所示的设置之后用户实际就座的状态的视图。
用户900将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放置在预定位置,例如放置在会议室中的会议桌上。在此情况下,用户900相对主外壳10适当地放置子外壳11、12。例如,如图4(A)所示,子外壳11、12被布置为与主外壳10对准。用户900将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通过USB电缆300连接至例如置于手边的PC 2,并启动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和PC 2。进而,用户900针对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激活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操作部件,从而启动并执行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当执行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时,检测转动量,从而检测主外壳10与子外壳11、12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检测到位置关系后,选择等同使用模式。预先设置了多种使用模式。在第一实施例中,确定“360度模式”为等同使用模式,在该模式中与会者沿着主外壳10的三角形的各个侧边就座。这样,当能够获得确定为等同的使用模式时,完全符合该等同使用模式的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形状(即,主外壳10与子外壳11、12之间的位置关系)、声音拾取范围(图中以淡色填充的区域)、推荐的最佳人员数量、推荐的最佳人员位置以图形方式在如图4(B)所示的指示器显示中出现。如图4(B)所示,此时还可以显示对该模式的简要说明。
只要如上文所述提供指示器显示,就能够将适于当前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形状的最佳使用方法发送给执行设置的用户900。
当认为推荐模式的人员数量、人员位置、以及声音拾取范围没问题时,通过查看指示器显示,用户900与其它用户901、902一起在人员推荐位置处就座来开始会议,如图5所示。各个用户900至902的声音能够可靠地无差错地拾取和输出。
如图4(C)所示,还能够以与指示器显示不同的窗口形式来提供系统设置屏幕。系统设置屏幕显示前述分配的设置、回声消除器的设置、要存储这些设置的存储器位置、要加载先前设置的数据的位置,使得能够以GUI控制的形式来执行设置相关的操作。只要这种系统设置窗口与指示器显示同时提供,用户900就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容易地执行安装设置和系统设置。
第二实施例(不能获得等同使用模式而存在相似使用模式的情况)
第二实施例提供了子外壳11、12被转动到不与主外壳10的前侧壁平行的程度的示例。
图6(A)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设置状态的视图,即子外壳11、12被布置为不与主外壳10对准。图6(B)是示出了在图6(A)所示的设置状态中获得的PC 2的指示器显示屏幕的视图。
图7(A)是示出了转动子外壳的操作的视图,图7(B)是示出了在从图7(A)所示位置进一步执行转动操作时出现的指示器显示中的变化的视图。
图8是示出了在执行图6(A)、6(B)所示的设置之后用户实际就座的状态的视图。
如同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用户900放置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将该设备连接至PC 2,并启动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在此情况下,如图6(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子外壳11、12相对主外壳10转动了预定的转动量。当执行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时,检测转动量,从而检测主外壳10与子外壳11、12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检测到位置关系后,判定能否得到等同使用模式。当无法得到等同使用模式时,进一步判定能否得到相似使用模式。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判定“三人同处一侧模式”为相似使用模式,在该模式中三个与会者沿着主外壳10的前侧壁就座。
当确定存在相似使用模式时,基于相似使用模式的子外壳11、12的最佳转动位置(图中由虚线表示)、声音拾取范围、推荐的最佳人员数量、推荐的最佳人员位置、以及基于检测到的当前位置关系的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形状在如图6(B)所示的指示器显示上以图形形式显示。在此情况下,更好的是额外显示到达相似使用模式的转动方法以及结合该模式简要说明的额外提醒。
通过提供上述指示器显示,能够将接近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当前形状的最佳使用模式、以及达到该最佳使用模式的调节方法提供给执行设置的用户900。
通过查看指示器显示,用户900如图7(A)所示进一步转动子外壳11、12以达到推荐的相似使用模式。在执行这种额外转动操作时,与子外壳11、12的转动动作同步地在指示器显示上显示正在被转动的子外壳,如图7(B)所示。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确定子外壳靠近相似使用模式的程度,并确定子外壳是否已经与相似使用模式匹配。在执行这些转动操作之后,用户与其它用户901、902一起在人员的推荐位置处就座,从而开始会议。各个用户900至902的声音能够无差错地被拾取或输出。只要在推荐位置放置了用于会议的PC 2或其它显示器,各个用户900至902就能够在举行TV会议时查看视频。声音拾取范围的变化或人员位置的变化也能够与子外壳的显示的变化同步显示,其中子外壳的显示变化与转动动作同步。
前述两个实施例对应于能够通过本发明的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实现的某些示例使用模式,但其它使用模式也是可行的。指示器显示可以根据各种使用模式而变化。此外,即使无法得到针对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的当前形状的最佳使用模式,也可以提供指示器显示。图9(A)、9(B)和9(C)示出了一些其它示例。
图9(A)、9(B)示出了另一种使用模式的指示器显示,图9(C)示出了当无法得到适当使用模式时所获取的指示器显示。
图9(A)示出了“两人同处一侧模式”的情况。在两人同处一侧模式的情况下,采用使主外壳10的前侧壁变为平行于各个子外壳11、12的长边的形状。只要检测到与该形状相似的主外壳10与子外壳11、12之间的位置关系,就提供如图9(A)所示的指示器显示。
图9(B)示出了“一人”模式的情况。适用于该一人模式的布局是:子外壳11、12相对主外壳10的前侧壁被进一步向外转动。当检测到等同于此布局的主外壳10与子外壳11、12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提供如图9(B)所示的指示器显示。
图9(C)示出了无法得到适当使用模式时的情况。当无法得到适当使用模式时,显示主外壳10与子外壳11、12之间的当前位置关系,并显示此位置关系下可行的估计声音拾取范围。还显示在所述估计声音拾取范围内可行的人员位置以及与此人员位置相关的提醒。指示这样的显示使得能够为用户提供如下警示,即如果在此模式下举行会议则存在拾取用户谈话失败的潜在风险,并且当前的位置关系不属于任何适当使用模式。
尽管前述实施例示出了通过使用通用PC来执行提供指示器显示以及选择或确定使用模式的情况,还可以使用专门为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设计的遥控器。在此情况下,遥控器仅配备有指示器显示功能以及从属于该显示功能的操作输入功能。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能够执行包括选择使用模式等关于声音输出拾取应用程序的执行的处理、关于存储介质的处理、以及通信功能。于是包括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和PC 2的声音拾取设备实质上能够仅由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构成。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旋转编码器来检测转动量,还可以通过从扬声器SP输出测试声音并通过麦克风MIC拾取该测试声音来检测转动量。在此情况下,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对从各个麦克风阵列1160、1161、1162的麦克风MIC输出的声音拾取信号进行包括不同模式的延迟控制,从而生成多个声音拾取束信号。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针对子外壳11、12的每个转动量来存储多个声音拾取束信号的电平分布,即针对主外壳10与子外壳11、12之间的每个位置关系来进行存储。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针对所得到的多个声音拾取束信号来计算电平分布,并将所得的电平分布与所存储的电平分布进行比较以检测转动量。这样通过这种声音输出拾取功能来检测转动量,于是能够在不附加与声音输出拾取功能不直接相关的部件(如旋转编码器)的情况下检测转动量。这样可以简化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的部件构造。
尽管前述说明提供了手动转动子外壳11、12的示例,还可以通过电机、齿轮等的组合来自动转动子外壳11、12。在此情况下,用户能够在查看指示器显示的同时更简单地执行转动操作,只要PC 2或遥控器具有用于执行转动操作的操作输入部分。此外,当可以得到相似使用模式时,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可以被自动转动。
本实施例通过以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为例对声音拾取设备进行了说明。然而,声音输出拾取功能设备1并不必须具有麦克风MIC(声音输出功能)。
尽管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和目的的情况下,本发明将适用于各种变型或修改。
此专利申请基于2007年9月4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A-2007-228683),其全部主题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6)
1.声音拾取设备,包括:
主外壳,其具有声音拾取部分;
多个子外壳,每个子外壳均具有声音拾取部分并且被布置为能够相对所述主外壳转动;
转动量检测部分,其检测所述多个子外壳相对主外壳的转动量;
存储介质,其存储使用模式数据,该使用模式数据包括主外壳与多个子外壳之间的位置关系;
使用模式确定部分,其基于所述转动量来检测主外壳和多个子外壳之间的实际测量位置关系,并确定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在一个对应的使用模式,该对应的使用模式是其中对于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使用模式的位置关系与所述实际测量位置关系之间的差落入预定的角度范围内的使用模式,并且该使用模式中包含自适应声音拾取范围;
显示控制部分,其生成包括所述实际测量位置关系和所述使用模式的显示数据,所述使用模式是基于所述使用模式确定部分关于在存储介质中存在一个对应的使用模式的确定结果;以及
显示部分,其显示所述显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声音拾取设备,其中所述使用模式确定部分用于:
当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等于任何一个与所存储的使用模式相对应的预置位置关系时,将对应于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确定为所述的差落入预定的角度范围内的使用模式;和
当实际测量位置关系不等于任何一个与所存储的使用模式相对应的预置位置关系时,确定不能获得适当使用模式;以及
其中当不能获得适当使用模式时,显示控制部分生成包括不存在适当使用模式和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显示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声音拾取设备,其中当实际测量位置关系与任何一个与所存储的使用模式相对应的预置位置关系相似时,所述使用模式确定部分将相似的预置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确定为所述的差落入预定的角度范围内的使用模式;并且
其中当能获得对应于相似的预置位置关系的使用模式时,所述显示控制部分生成包括相似的预置位置关系和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显示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声音拾取设备,其中所述转动量检测部分检测转动量的变化;
其中所述使用模式确定部分检测与转动量的变化相对应的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变化;并且
其中所述显示控制部分生成与实际测量位置关系的变化相一致的显示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声音拾取设备,其中所述主外壳还包括声音输出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转动量检测部分基于在主外壳和多个子外壳的声音拾取部分处通过拾取从声音输出部分输出的声音而获得的拾取音频信号的延迟关系来检测转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声音拾取设备,还包括:
转动部分,其使多个子外壳相对主外壳转动;以及
转动操作输入部分,其接受与转动部分的转动有关的操作输入,
其中所述主外壳、所述多个子外壳、所述转动量检测部分、以及所述转动部分被布置在固定设置在预定位置处的主装置中;并且
其中所述显示部分和所述转动操作输入部分被布置在与所述主装置分离的操作装置中,所述操作装置可移动并且能够与主装置建立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28683 | 2007-09-04 | ||
JP2007228683A JP5228407B2 (ja) | 2007-09-04 | 2007-09-04 | 放収音装置 |
PCT/JP2008/065908 WO2009031595A1 (ja) | 2007-09-04 | 2008-09-03 | 収音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96853A CN101796853A (zh) | 2010-08-04 |
CN101796853B true CN101796853B (zh) | 2013-10-30 |
Family
ID=40428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0569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6853B (zh) | 2007-09-04 | 2008-09-03 | 声音拾取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00171743A1 (zh) |
EP (1) | EP2187656B1 (zh) |
JP (1) | JP5228407B2 (zh) |
CN (1) | CN101796853B (zh) |
WO (1) | WO200903159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34819B2 (ja) * | 2007-09-21 | 2012-09-26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放収音装置 |
JP5293305B2 (ja) * | 2008-03-27 | 2013-09-18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音声処理装置 |
CH702399B1 (fr) * | 2009-12-02 | 2018-05-15 | Veovox Sa | Appareil et procédé pour la saisie et le traitement de la voix. |
US9158496B2 (en) * | 2012-02-16 | 2015-10-13 | High Sec Labs Ltd. | Secure audio peripheral device |
US8704070B2 (en) * | 2012-03-04 | 2014-04-22 | John Beat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and displaying audio source locations |
JP6201440B2 (ja) * | 2013-06-11 | 2017-09-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配置算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3702452A (zh) * | 2013-12-25 | 2014-04-02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车内消息的通知方法及终端 |
EP2911149B1 (en) * | 2014-02-19 | 2019-04-17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Determination of an operational directive based at least in part on a spatial audio property |
US9042563B1 (en) | 2014-04-11 | 2015-05-26 | John Beaty | System and method to localize sound and provide real-time world coordinates with communication |
US10491995B1 (en) * | 2018-10-11 | 2019-11-2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Directional audio pickup in collaboration endpoints |
CN110691290B (zh) * | 2019-09-27 | 2022-10-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拾音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43722A (ja) * | 2006-03-09 | 2007-09-20 | Toshiba Corp | 通信端末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17497A (en) * | 1980-02-22 | 1981-09-14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Adjuster of directive microphone |
JP2739835B2 (ja) * | 1995-04-27 | 1998-04-1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音声会議装置 |
TW410527B (en) * | 1998-01-08 | 2000-11-01 | Sanyo Electric Co | Stereo sound processing device |
US7057636B1 (en) * | 1998-12-22 | 2006-06-06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Conferenc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preset positions corresponding to participants in video-mediated communications |
JP2001296343A (ja) * | 2000-04-11 | 2001-10-26 | Nec Corp | 音源方位設定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送信システム |
US7142677B2 (en) * | 2001-07-17 | 2006-11-28 | Clarity Technologies, Inc. | Directional sound acquisition |
DE20114127U1 (de) * | 2001-08-27 | 2001-11-15 | E-LEAD ELECTRONIC CO., LTD., Changhua | Abnehmbares Konferenztelefon |
KR100499124B1 (ko) * | 2002-03-27 | 2005-07-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직교 원형 마이크 어레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음원의3차원 방향을 검출하는 방법 |
JP2005051744A (ja) * | 2003-07-17 | 2005-02-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通話装置 |
JP4269883B2 (ja) * | 2003-10-20 | 2009-05-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マイクロホン装置、再生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
US7515721B2 (en) * | 2004-02-09 | 2009-04-0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elf-descriptive microphone array |
JP2005333211A (ja) | 2004-05-18 | 2005-12-02 | Sony Corp | 音響収録方法、音響収録再生方法、音響収録装置および音響再生装置 |
JP4591145B2 (ja) * | 2004-10-27 | 2010-12-01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音響システム |
JP4835151B2 (ja) * | 2005-12-21 | 2011-12-14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オーディオシステム |
JP4311402B2 (ja) * | 2005-12-21 | 2009-08-12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拡声システム |
US8130977B2 (en) * | 2005-12-27 | 2012-03-06 | Polycom, Inc. | Cluster of first-order microphone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stereo input of videoconferencing system |
JP4802708B2 (ja) * | 2005-12-28 | 2011-10-26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放収音装置 |
JP4396646B2 (ja) * | 2006-02-07 | 2010-01-13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応答波形合成方法、応答波形合成装置、音響設計支援装置および音響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
JP4946090B2 (ja) * | 2006-02-21 | 2012-06-06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収音放音一体型装置 |
JP4175420B2 (ja) * | 2006-11-27 | 2008-11-05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スピーカアレイ装置 |
-
2007
- 2007-09-04 JP JP2007228683A patent/JP522840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9-03 US US12/676,535 patent/US2010017174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8-09-03 CN CN2008801056986A patent/CN10179685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9-03 EP EP08829379.0A patent/EP218765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8-09-03 WO PCT/JP2008/065908 patent/WO200903159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43722A (ja) * | 2006-03-09 | 2007-09-20 | Toshiba Corp | 通信端末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065228A (ja) | 2009-03-26 |
EP2187656B1 (en) | 2013-07-10 |
CN101796853A (zh) | 2010-08-04 |
EP2187656A4 (en) | 2011-05-25 |
US20100171743A1 (en) | 2010-07-08 |
JP5228407B2 (ja) | 2013-07-03 |
WO2009031595A1 (ja) | 2009-03-12 |
EP2187656A1 (en) | 2010-05-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96853B (zh) | 声音拾取设备 | |
US9942513B1 (en) | Automated configuration of behavior of a telepresence system based on spatial detection of telepresence components | |
US8503669B2 (en) | Integrated latency detection and echo cancellation | |
US8130256B2 (en) | Telepresence conference room layout, dynamic scenario manager, diagnostics and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
US11818504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rticipant-controlled video conferencing | |
CN105683867B (zh) | 将触摸屏显示器配置用于会议 | |
CN113423017B (zh) | 直播画面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3391671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oudspeaker connection or positioning errors during calibration of a multi channel audio system | |
CN109600678A (zh) |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服务器、终端、存储介质 | |
US11595615B2 (en) | Conference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nference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CN116208885A (zh) | 具有增强音频的设备 | |
CN110244930A (zh) | 用于使音频均衡以便在电子设备上播放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981943A (zh) | 声音处理装置 | |
US11962981B2 (en) | Multi-voice conferencing device soundbar test system and method | |
WO2017135194A1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23024563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of 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 convergence | |
CN111556333A (zh) | 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19019420A1 (zh) | 一种播放声音的方法及多屏终端 | |
CN109842719A (zh) | 用于内部通讯网络的呼叫站 | |
JP5598394B2 (ja) | 会議端末装置、会議端末制御方法、及び会議端末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2009171486A (ja) | 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 | |
CN112788489B (zh) | 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JP2014175979A (ja) | 通信装置、及び音声入出力ユニットの制御方法 | |
CN102769764A (zh) | 应用于三维显示器的方法与相关装置 | |
US20200128324A1 (en) | Networked speaker system with combined power over ethernet and audio deliver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