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4572A - 键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键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4572A
CN101794572A CN201010106666A CN201010106666A CN101794572A CN 101794572 A CN101794572 A CN 101794572A CN 201010106666 A CN201010106666 A CN 201010106666A CN 201010106666 A CN201010106666 A CN 201010106666A CN 101794572 A CN101794572 A CN 101794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substrate
maintaining part
framework
boar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6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4572B (zh
Inventor
荒木胜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198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5932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930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1305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94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4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4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45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高度的键盘装置。用于保持基板(26)的固定保持部(28)以及可动保持部(29)分别一体设置在框架(12)上。可动保持部(29)对基板(26)施加向固定保持部(28)一侧的作用力。基板(26)抵接于固定保持部(28)。基板(26)被保持在固定保持部(28)和可动保持部(29)之间。可动保持部(29)具有在横向上延伸的变形部(29b)。变形部(29b)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固定端,而且在前后方向上变形。

Description

键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子风琴、电子钢琴等电子键盘乐器中的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比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利用片簧的弹力来保持基板的键盘装置,在所述基板上配置有用于检测键的按压/释放状态的开关。在该键盘装置中,使基板的前端抵接于挂钩上,并通过片簧的弹力将基板顶向挂钩以实现基板的保持。所述片簧向下方延伸。另外,片簧具有横向延伸的固定端,在安装基板时,片簧向后方变形。再者,挂钩以及片簧一体地形成在框架上。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1-51997号公报
在所述现有的键盘装置中,片簧向下方大宽度伸出,所以使键盘装置的高度变大。尤其是,在为再现原声钢琴的按触键感而设置了随着键的摆动而摆动的摆动部件(如音锤)的键盘装置中,为了防止摆动部件和片簧的干涉,就需要具有高的高度。其结果,存在乐器整体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高度的键盘装置。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键,被演奏者进行按压/释放操作;框架,将多个键在上下方向上能够摆动地加以支撑;基板,配置有用于检测多个键的按压/释放状态的多个开关;第一保持部,一体设置在框架上,用于保持基板的前端部;第二保持部,一体设置在框架上,用于保持基板的后端部;而且,在第一和第二保持部中的至少一个保持部具有变形部,该变形部在键的排列方向上延伸,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固定端,而且在前后方向上变形。在该情况下,优选地,变形部具有向基板一侧突出的突起。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地,在框架上设置台阶差,并在框架延伸设置沿着台阶差的上升面形成的贯通孔,由此在上升面内构成变形部以及固定端。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键盘装置中,在横向上(键的排列方向)延伸设置了变形部,使变形部将其端部作为固定端而在前后方向上变形。由于所述至少一个保持部对基板施加的作用力并不受到变形部的高度的影响,而能够通过横向长度来进行调整,所以能够降低所述至少一个保持部的高度。因此,能够降低键盘装置的高度。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在于,突起位于键的左右侧壁之间,突起的上端至少在按压键时位于键的侧壁下端的上方。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键盘装置中,由于所述至少一个保持部的突起至少在按压键时进入键的内侧,所以能够使在释放键时的键和所述至少一个保持部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进一步变小。因此,能进一步降低键盘装置的高度。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在于,还具有摆动部件,该摆动部件受框架的支撑,而且随着键的按压/释放操作而摆动。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键盘装置中,即使是具有用于再现原声钢琴的触键感的摆动部件(比如音锤)的键盘装置,所述至少一个保持部的高度也小,所以没有必要采用为避免摆动部件和所述至少一个保持部之间的干涉所需的大高度。因此,即使是具有摆动部件的键盘装置,也能够实现高度得以降低的键盘装置。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键,被演奏者进行按压/释放操作;框架,将多个键在上下方向上能够摆动地加以支撑;基板,配置有用于检测多个键的按压/释放状态的多个开关;第一保持部,一体设置在框架上,用于保持基板的前端部;第二保持部,一体设置在框架上,用于保持基板的后端部,其中,在第一和第二保持部中的至少一个保持部具有变形部,该变形部在多个键的排列方向上延伸,并将一端作为沿上下方向固定的固定端,将另一端作为自由端,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变形。此时,优选地,变形部具有向基板一侧突出的突起。另外,该情况下,优选地,在框架上设置台阶差,并在台阶差的上升部的前后沿着多个键的排列方向延伸设置贯通孔,而且将所述贯通孔之间的台阶差的上升部的一部分切掉,使得所述贯通孔的一部分相连接,从而在台阶差的上升部形成变形部。由此,变形部在横向上延伸(键的排列方向),所以能够降低键盘装置的高度。另外,由于变形部将其一端作为固定端,所以与将变形部的两端作为固定端并使其中央部前后变形的情况相比,能够用小的力来使变形部发生变形。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在于,还具有:摆动杆,其被框架支撑,并随着键的按压/释放操作摆动;下限挡块,其设置在台阶差的前端部或者后端部,用于限制摆动部件的摆动;基座部,其从台阶差的上升部向基板一侧突出,用于承载基板。由此,即使是具有用于模拟原声钢琴的触键感的摆动部件(例如音锤)的键盘装置,所述至少一个保持部的高度也小,所以没有必要采用为避免摆动部件和所述至少一个保持部之间的干涉所需的大高度。因此,即使是具有摆动部件的键盘装置,也能够实现高度得以降低的键盘装置。另外,即使在所述台阶差的前端部或者后端部设置有与摆动部件抵接以限制摆动部件的摆动的挡块的情况下,所述台阶差的上升部比所述台阶差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更难以在上下方向上发生变形,所以能够减弱因受到摆动部件与挡块抵接时所产生的撞击的影响而产生的基座部在上下方向的振动。即,所述撞击不仅经由挡块传导,而且也经由所述台阶差的前端部或者后端部来传导,但由于基座部的振动小,而且承载于基座部的基板在上下方向上的振动得到抑制,因此能够确保开关的良好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图1的键盘装置的框架的俯视图。
图3A为图2的框架的固定保持部以及可动保持部的放大图。
图3B为从高音部放大观察图2的框架的固定保持部的图。
图3C为图3A的A-A剖视图。
图4为示出了基板的安装顺序的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键盘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的框架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固定保持部以及可动保持部的放大图。
图8A为沿着图7的A-A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8B为沿着图7的B-B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8C为沿着图7的C-C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8D为沿着图7的D-D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9为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的基板的安装顺序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键盘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从高音部一侧(从演奏者看来的右侧)观察的将本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的纵向剖视图。键11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型为长尺寸形状。键11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薄的上壁以及从上壁的左右端分别向下方延伸的薄的侧壁,从而形成为向下方开放的中空形状。再者,键11被设置于下方的框架12的键支撑部13支撑为能够使前端部以后端部的转动中心14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摆动。
框架12由树脂一体成型为在横向(键的排列方向)上延伸。如图1和图2所示,框架12具有分别在横向上延伸的前板12a和后板12b。后板12b位于比前板12a更高的位置,前板12a的后端和后板12b的前端通过横向延伸的垂直板12c相连接。即,在框架12的上部,由前板12a以及后板12b构成了台阶差。设置在框架12前部的键引导部15从下方伸入键11的中间部,在按压键时,键11的前端部被键引导部15引导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从键11的前部向下方延伸着驱动部16。驱动部16具有上下延伸的薄的前壁和从前壁的左右端分别向后方延伸的薄的侧壁,从而形成向后方开放的中空形状。驱动部16的下端被下端壁封闭。
为给键11赋予惯性力来再现原声钢琴的触键感,在键11的下方设置了作为摆动部件的摆动杆17,所述摆动杆随着键11的按压/释放键操作而摆动。摆动杆17由合成树脂制的杆基部18以及金属制的质量体19构成。杆基部18是板状的部件,通过设置在其下部的挂钩部18a,被支撑在设置于框架12下部的杆支撑部20上,能够绕着栓20a的轴线转动。另外,杆基部18在前端部具有上下一对脚部18b、18c,位于上方的脚部18b比位于下方的脚部18c短。键11的驱动部16的下端壁伸入至脚部18b和18c之间。驱动部16的下端壁的下表面固定有毛毡等撞击吸收材料,从而使驱动部16的下端和脚部18c的上表面相撞时所产生的撞击得以减弱。在释放键11时,摆动杆17的前端部借助摆动杆17的自重向上方发生位移。此时,驱动部16从脚部18c受到向上方的作用力,所以键11的前端部向上方发生位移。另一方面,在按压键11时,驱动部16的下端面按压脚部18c的上表面,从而使摆动杆17的前端部向下方发生位移。
质量体19形成为板状,安装在杆基部18的前端。随着从低音一侧逐渐向高音一侧靠近,以键11为单位或者以键域为单位使质量体19变轻,从而如原声钢琴那样越靠近高音一侧使触键感越轻。
另外,在框架12的前端部的下表面,横向延伸固定有由毛毡等撞击吸收材料构成的长尺寸形状的上限挡块21。该上限挡块21通过限制摆动杆17的前端部向上方的位移,来限制释放键时的键11前端部向上方的位移。另外,在框架12的前板12a的下表面,横向延伸固定有由毛毡等撞击吸收材料构成的长尺寸形状的下限挡块22。该下限挡块22通过限制摆动杆17的后部向上方的位移,来限制按压键时的键11前端部向下方的位移。
另外,在键11的中间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开关驱动部25。开关驱动部25与设置在基板26上的开关27的上表面相抵接。以键11为单位设置有开关27,该开关27伴随着各键11的摆动而被按压,从而检测键的按压/释放状态。基板26借助设置于框架12上的固定保持部28以及可动保持部29得以保持。固定保持部28以及可动保持部29由树脂一体成形在框架12上。固定保持部28以及可动保持部29分别在横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在多处。但是,并非必须等间隔地配置,而各自的间隔可以不同。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固定保持部28具有承载基板26的前端部的基座部28a、抵接于基板26的前端以规定基板26的前方向位置的垂直壁28b,以及用于规定基板26的上方向位置的突起部28c。基座部28a在前板12a的上表面一侧的前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其上部形成为平面部28a1。垂直壁28b设置于两个平面部28a1的前端的中间位置,是从前板12a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的在前后方向上薄的壁体。突起部28c是从垂直壁28b的上端向后方突出的部分,且下端面形成为与平面部28a1平行的平面部28c1。另外,为了在安装基板26时容易将基板26插入固定保持部28内,在突起部28c的后侧的下端形成了大倒角。
另外,如图2所示,在前板12a的上表面一侧的前部,设置有用于规定基板26的横向位置的垂直壁28d。垂直壁28d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在横向上薄的壁体。在基板26上,从基板前端朝向基板的内侧设置有凹状的缺口部分,垂直壁28d伸入该缺口部分,从而规定基板26的横向位置。
另外,如图3A以及图3C所示,可动保持部29具有承载基板26的后端的基座部29a、对基板26施加向固定保持部一侧的作用力的变形部29b以及用于规定基板26在后方向以及上方向上的位置的突起部29c。基座部29a在前板12a的上表面一侧的后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与固定保持部28的平面部28a1平行的平面部29a1。在前板12a的后部设置有贯通孔31,所述贯通孔31为沿着前板12a和后板12b的台阶差的上升面形成的横宽的贯通孔。另外,在后板12b的前部也沿着上升面设置有贯通孔32,所述贯通孔32为横向长度与贯通孔31相同且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窄的贯通孔(狭缝)。贯通孔31、32在横向上的位置相同。由此,在贯通孔31、32之间的上升面形成了变形部29b。变形部29b用于构成所述垂直板12c的一部分,形成为在横向(与键排列方向)上延伸的板状。如图3C所示,变形部29b比前板12a以及后板12b更薄。再者,变形部29b的左右端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固定端。即,如果对变形部29b的中央部分施予前后方向的按压力,则变形部29b以左右两端作为固定端向前后方向变形。
另外,突起部29c从变形部29b的中央的前表面向前方(即基板一侧)突出,而且进一步向上方延伸。突起部29c具有倾斜部29c1,所述29c1为随着从上端向前方靠近就变低的急剧倾斜的倾斜部。倾斜部29c1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与后板12b的上表面的位置大致相当。并且,设置有平面部29c2以及垂直壁29c3,所述平面部29c2为从倾斜部29c1的下端朝向后方的平面部,所述垂直壁29c3为从平面部29c2的后端朝向下方的垂直壁。突起部29c位于键11的左右侧壁的中间。另外,突起部29c的上端位于在释放键时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突起部29c相同的键11的左右侧壁的下端的上方。即,在释放键和按压键时,突起部29c进入键11的内侧。
下面,说明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键盘装置中将基板安装于框架12上的操作顺序。首先,如图4所示,以使基板26的前端部的上表面沿着固定保持部28的突起部28c的倒角部进入的方式,将基板倾斜插入到固定保持部28。此时,调整基板26的横向位置,使得垂直壁28d插入至设置于基板前端处的凹状缺口部。接着,使基板26躺倒,使得基板26的后端靠近可动保持部29的突起部29c。于是,基板26的后端与倾斜部29c1抵接,若进而放倒基板,则因倾斜部29c1的作用而基板29的后端将变形部29b向后方按压以使其变形。基板26的后端一旦越过倾斜部29c1,则由于变形部29b想要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所以变形部29b将基板26顶向前方。即,可动保持部29对基板26施加向固定保持部28一侧的作用力。
在未安装基板26的状态下,固定保持部28的垂直壁28b和可动保持部29的垂直壁29c3的间隔设定为比基板26的宽度要略小些。因此,在安装了基板26的状态下,变形部29b略向后方发生变形,所以将基板26顶向垂直壁28b。即,基板26与固定保持部28相抵接。由此,基板26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得以规定。另外,由于可动保持部29的平面部29c2和平面部29a1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被设定为与基板的厚度几乎相同,因此基板26的后端被平面部29c2和平面部29a1夹住,从而使基板26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也得以规定。另一方面,由于固定保持部28的平面部28a1和平面部28c1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也设定为与基板的厚度几乎相同,因此基板26的前端被平面部28a1和平面部28c1夹住,从而使基板26前端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得以规定。即,基板26被保持在固定保持部28和可动保持部29之间。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框架12上设置台阶差,并在该台阶差的上升面内形成了变形部29b。关于可动保持部29作用于基板26的作用力,即使不改变变形部29b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也能够通过改变横向长度来调整。因此,能够减小设置于框架12上的台阶差的高度,因此,与所述现有的键盘装置相比,能够降低可动保持部29的高度。因此,即使摆动杆17伴随着键的按压而摆动,摆动杆17也不会与可动保持部29发生干涉。另外,由于将突起部29c设置于键11的左右侧壁的中间,因此在释放键以及按压键时,突起部29能够进入键11的内侧。由此,能够使释放键时的键11和可动保持部29之间的间隔变得更小。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键盘装置的高度。
进而,在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中,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都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框架12的前板12a比后板12b低的方式设置了台阶差。但是,如图5所示,也可采用前板比后板高的框架35来取代框架12。即,框架35具有分别在横向上延伸的前板35a以及后板35b。前板35a处于比后板35b高的位置,前板35a的后端和后板35b的前端通过横向延伸的垂直板35c相连接。并且,在后板35b的后部设置有固定保持部36,所述固定保持部36与固定保持部28形状相同且前后朝向与固定保持部28相反(即,向前朝向)。另一方面,在由前板35a和后板35b形成的台阶部上设置有可动保持部37,所述可动保持部37与可动保持部29形状相同且前后朝向与可动保持部29相反(即,向后朝向)。在该情况下,如果键11的摆动角度相同,则越靠近键11的前端,上下方向上的位移就越大。因此,为了避免在按压键时键11与前板35a发生干涉,有必要使释放键时的键11和前板35a的间隔比所述实施方式更大。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使既是键11侧壁的一部分又是位于前板35a上方的部分在高度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实施方式更小。其他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在将基板26安装到框架35上时,只要使基板26倾斜,将其后端部插入固定保持部36内,并将其前端一侧放倒后插入可动保持部36内即可。通过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和其变形例中,通过可动保持部29、37来保持基板26的前端及后端中的任何一方。但是,也可以通过可动保持部来保持基板26的前端及后端。在该情况下,只要使框架同时具有框架12的台阶差和框架35的台阶差即可。即,在框架的纵向剖面的形状中,用于保持基板26的部分为凹状。再者,只要在台阶部设置与可动保持部29、37相同的可动保持部即可。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当安装基板26时,在可动保持部的突起上放置基板26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后,将基板26整体往下方按压,使基板26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插入到可动保持部内即可。通过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和其变形例中,将键11形成为向下方开放的中空形状,并使突起部29c进入键11的内侧。但是,如果无法将键11形成为向下方开放的中空形状时(例如木制键),为了避免键11与突起部29c发生干涉,在键的下面设置凹部即可。并且,至少在按压键时使突起部29c进入凹部内即可。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降低键盘装置的高度。无法在键11的下部设置凹部的情况下,为避免键11和突起部29c发生干涉,有必要释放键时在突起部29c的上端和键11的下表面之间设置足够的间隔。在该情况下,突起部29c没有必要位于键11左右侧壁的中间。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与所述实施方式相比,虽使键盘装置的高度略有增加,但与所述现有的键盘装置相比,能够降低高度。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为再现原声钢琴的触键感,设置有摆动杆17。但是,即使是不需要再现原声钢琴的触键感的电子乐器用的键盘装置,也可以采用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即,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只要删除摆动杆17,还设置对键11的前端施加向上方的作用力的加载装置(比如弹簧)即可。通过这样的结构,也能够降低键盘装置的高度。
如图7和图8A所示,固定保持部28由用于承载基板26的前端部的左右一对基座部28a、28a、与基板26的前端抵接以规定基板26在前方向上的位置的壁部28b’以及用于规定基板在上方向上的位置的突起部28c构成。此外,在前板12a的被这些基座部28a、28a、壁部28b’以及突起部28c包围的部分,设置有大致方形的贯通孔28d’。
另外,如图6所示,在前板12a的上表面一侧的前部,设置有用于规定基板26的横向位置的垂直壁28d。垂直壁28d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在横向上薄的壁体。在基板26上,从基板前端朝向基板的内侧设置有缺口,垂直壁28d伸入该缺口以规定基板26的横向位置。
另外,如图7、图8B、图8C以及图8D所示,可动保持部29具有用于承载基板26后部的基座部29a、对基板26施加向固定保持部一侧的作用力的变形部29b以及用于规定基板26在上方向上的位置的突起部29c。
在前板12a的后部,设置有沿着前板12a和后板12b的台阶差的上升部形成的横长的贯通孔31。另外,在后板12b的前部,沿着所述台阶差的上升部设置有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窄的横长的贯通孔32(狭缝)。贯通孔31、32的左端位置相同,但贯通孔31的右端位于贯通孔32的右端的右方位置。基座部29a前后方向长于左右方向,俯视时呈长方形,并在前后具有台阶差,而且沿着贯通孔31的右端从垂直板12c的前面向前方突出。基座部29a的前段的上表面29a1’与前板12a的上表面平行,并与固定保持部28的基座部28a、28a的上表面28a1’、28a1’形成同一平面。基座部29a的后段的上表面29a2与后板12b的上表面形成同一平面。将上表面29a1’的后端以及上表面29a2的前端加以连接的垂直壁29a3,与垂直板12c的前面平行。
另外,贯通孔31、32之间的所述台阶差的上升部的右端部被切掉,使贯通孔31的中间部和贯通孔32的右端部相连接,通过贯通孔31、32形成贯穿所述台阶差的上升部的前后的一个贯通孔。由此,贯通孔31、32之间的所述台阶差的上升部处形成变形部29b。即,形成了只有左端沿着上下方向被固定的悬臂梁状的变形部29b。变形部29b用于构成所述垂直壁12c的一部分,该变形部29b形成为在横向上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薄的板状。因此,只要给变形部29b施加前后方向上的按压力,则变形部29b就以其左端作为固定端,以其右端作为自由端,在前后方向上发生变形。
在变形部29b的右端部设置有突起部29c。突起部29c具有随着从上端靠近下方就往前方越突出的急剧倾斜的倾斜部29c1。倾斜部29c1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与后板12b的上表面的位置几乎相同。并且,在从倾斜部29c1的下端朝向后方的平面部29c2上,与变形部29b一体连接地设置有基板按压部29c3’,所述基板按压部29c3’是指,将从倾斜部29c1的下端起略微向后方的位置作为前端,垂直朝向下方的圆柱状的部分。在框架12上未安装基板26的状态下,基板按压部29c3’的前端位于基座部29a的垂直壁29a3的前方。基板按压部29c3’的直径比变形部29b的板厚度大。基板按压部29c3’的前表面比变形部29b的前表面更向前方突出,基板按压部29c3’的后表面比变形部29b的后表面略向后方突出。在变形部29b向后方发生变形时,为使基板按压部29c3’的后表面不与后板12b产生干涉,在位于基板按压部29c3’的后方的后板12b的前端部处,设置有与基板按压部29c3’的后表面对应的凹部。突起部29c位于键11的左右侧壁的中间,所述键11是位于设置有该突起部29c的位置上方的键。另外,既是所述键11的左右侧壁的一部分又是与突起部29c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部分的下端,位于突起部29c的上端的下方。即,突起部29c的上部伸入到所述键11的内侧。而且,变形部29b虽以左端为固定端,但也可以将右端作为固定端。即,使贯通孔31、32在右端的位置相同,并使贯通孔31的左端位于贯通孔32的左端的左方。并且,也可以将贯通孔31、32之间的上升部的左端部切掉,使贯通孔31的中间部和贯通孔32的左端部相连接,以此形成变形部。在该情况下,将突起部29c设置于变形部的左端部即可。
接着,说明向框架12安装基板26的顺序。首先,如图9所示,以使基板26的前端部的上表面沿着固定保持部28的突起部28c的倒角部的方式,将基板26倾斜插入固定保持部28。此时,调整基板26在横向上的位置,使得垂直壁28d插入设置于基板26前端的缺口。接着,使基板26躺倒,使得基板26的后端靠近可动保持部29的突起部29c。于是,基板26的后端与倾斜部29c1抵接。若进而放倒基板26,则由于倾斜部29c1向前方突出,所以基板26的后端将变形部29b向后方按压以使其变形。基板26的后端一旦越过倾斜部29c1,则由于变形部29b想要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所以基板按压部29c3’的前端与基板26的后端抵接,将基板26顶向前方。即,可动保持部29对基板26施加向固定保持部28一侧的作用力。此时,由于基板按压部29c3’形成为圆柱状,所以不会被基板26的后端卡住就能将基板26顺利地顶回去。在该状态下,基板26的前部下表面与固定保持部28的基座部28a、28a的上表面28a1’、28a1’抵接。并且,基板26在固定保持部28的基座部28a、28a的上表面28a1’、28a1’以及可动保持部29的基座部29a的上表面29a1’上向前方变形,并在基板26的前端面与壁部28b’的后表面抵接的时候停止变形。
另外,变形部29b将左端作为沿着上下方向固定的固定端,将右端作为自由端,在前后方向上变形。因此,与将变形部的两端固定并使其中央部前后变形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可用小的力来使变形部29b变形。因此,能够使向框架12安装基板26的安装性能变得良好。
另外,在按压键时摆动杆17与下限挡块22抵接所产生的撞击被下限挡块22吸收。但是,有时所述撞击未被下限挡块22完全吸收,前板12a因所述撞击而上下振动。但是,由于垂直板12c比前板12a更难以在上下方向上变形,所以基座部29a在上下方向上的振动小。即,由于所述撞击被下限挡块22以及前板12a吸收,所以承载于基座部29a上的基板26在上下方向上的振动得以抑制,所以能够确保开关27的良好的检测精度。
另外,如图10所示,也可以保持基板38,该基板38在前后方向上宽度比基板26更大。在该情况下,在与基板38的前部的固定保持部28相对应的位置,设置贯通上表面至下表面的方形的贯通孔38a,并使固定保持部28的突起部28c通过贯通孔38a,通过基座部28a、壁部28b’以及突起部28c来保持贯通孔38a的周缘部即可。用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来保持基板38的后端部。在该情况下,在安装基板38时,为将基板38容易插入到固定保持部28,优选地,将自基座部28a的上表面28a1’、28a1’的中间部起前方的部分以随着靠近前方就变低的方式倾斜,并使连接部28e、28e的上表面也以与基座部28a的倾斜面形成同一平面的方式倾斜。

Claims (9)

1.一种键盘装置,具有:
多个键,被演奏者进行按压/释放操作;
框架,将所述多个键在上下方向上能够摆动地加以支撑;
基板,配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多个键的按压/释放状态的多个开关;
第一保持部,一体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保持所述基板的前端部;
第二保持部,一体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保持所述基板的后端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中的至少一个保持部具有变形部,该变形部在键的排列方向上延伸,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固定端,而且在前后方向上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具有向所述基板一侧突出的突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位于所述键的左右的侧壁之间,所述突起的上端至少在按压键时位于所述键的侧壁的下端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台阶差,在所述框架延伸设置有沿着所述台阶差的上升面形成的贯通孔,从而在所述上升面内构成所述变形部以及所述固定端。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摆动部件,该摆动部件被所述框架支撑,而且随着所述键的按压/释放操作而摆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摆动部件,该摆动部件被所述框架支撑,而且随着所述键的按压/释放操作而摆动。
7.一种键盘装置,具有:
多个键,被演奏者进行按压/释放操作;
框架,将所述多个键在上下方向上能够摆动地加以支撑;
基板,配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多个键的按压/释放状态的多个开关;
第一保持部,一体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保持所述基板的前部;
第二保持部,一体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保持所述基板的后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中的至少一个保持部具有变形部,该变形部在所述多个键的排列方向上延伸,并将一端作为沿上下方向固定的固定端,将另一端作为自由端,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变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台阶差,在所述台阶差的上升部的前后,沿着所述多个键的排列方向延伸设置有贯通孔,而且将所述贯通孔之间的所述台阶差的上升部的一部分切掉,使得所述贯通孔的一部分相连接,从而在所述台阶差的上升部形成变形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摆动部件,其被所述框架支撑,而且随着所述键的按压/释放操作而摆动;
挡块,其设置在所述台阶差的前端部或者后端部,用于限制所述摆动部件的摆动;
基座部,其从所述台阶差的上升部向所述基板一侧突出,用于承载所述基板。
CN 201010106666 2009-01-30 2010-02-01 键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45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9874 2009-01-30
JP2009019874A JP5359325B2 (ja) 2009-01-30 2009-01-30 鍵盤装置
JP2009-193013 2009-08-24
JP2009193013A JP5413052B2 (ja) 2009-08-24 2009-08-24 鍵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4572A true CN101794572A (zh) 2010-08-04
CN101794572B CN101794572B (zh) 2012-12-05

Family

ID=42587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0666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4572B (zh) 2009-01-30 2010-02-01 键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45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0842A (zh) * 2015-03-25 2017-12-01 雅马哈株式会社 支撑组件和键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70006172B1 (ko) * 1992-08-10 1997-04-24 야마하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자악기용 건반장치
JP4445650B2 (ja) * 2000-07-14 2010-04-07 株式会社河合楽器製作所 電子楽器用回路基板取付装置
JP4333647B2 (ja) * 2005-07-06 2009-09-16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鍵盤楽器における鍵盤構造
JP5045331B2 (ja) * 2007-09-21 2012-10-10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JP5186882B2 (ja) * 2007-11-01 2013-04-24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0842A (zh) * 2015-03-25 2017-12-01 雅马哈株式会社 支撑组件和键盘装置
CN107430842B (zh) * 2015-03-25 2020-09-25 雅马哈株式会社 支撑组件和键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4572B (zh) 2012-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0556B (zh) 电子乐器的键盘装置
US9384715B2 (en) Keyboard apparatus and keyboard instrument
CN100580767C (zh) 键盘装置
CN101180697B (zh) 电子装置
EP2051237B1 (en) Upright piano
CN103531190A (zh) 用于电子乐器的键盘装置
CN101110211B (zh) 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结构
US20070006533A1 (en) Vehicle window lift plate
CN100538814C (zh) 键盘乐器
CN101794572B (zh) 键盘装置
CN108630169A (zh) 键盘装置及键盘乐器
US20130205973A1 (en) Keyboard device for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JP5267414B2 (ja) 電子機器
KR20110090885A (ko) 수용 장치 내의 하우징용 체결 장치
CN101847402B (zh) 滑动键盘盖机构
CN101618714B (zh) 用于安装千斤顶设备的装置
CN101425288B (zh) 电子乐器的键盘装置
JP5296584B2 (ja) 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JPH08284289A (ja) 間仕切壁
CN100541605C (zh) 直立式钢琴
JP2009208738A (ja) 機能部品保持構造
CN100434639C (zh) 脚手架板结构以及挡板的安装结构
CN104464689A (zh) 立式钢琴的斜背架和装有斜背架的立式钢琴
JP4146309B2 (ja) 手動おにぎり成形機
JP3132743U (ja) 傾斜可能な棚板を備えた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