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4423B - 将物理物体从现实物理生活传送到虚拟世界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将物理物体从现实物理生活传送到虚拟世界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4423B
CN101794423B CN2009102668219A CN200910266821A CN101794423B CN 101794423 B CN101794423 B CN 101794423B CN 2009102668219 A CN2009102668219 A CN 2009102668219A CN 200910266821 A CN200910266821 A CN 200910266821A CN 101794423 B CN101794423 B CN 101794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physical objects
assembly
virtual worl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68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4423A (zh
Inventor
R·沃海比
M·H·鲍曼
R·诺尔哈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257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8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4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4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4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44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02Specific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not covered by G06F3/01 - G06F3/16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60Generating or modifying game content before or while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e.g. authoring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ame development or game-integrated level editor
    • A63F13/65Generating or modifying game content before or while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e.g. authoring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ame development or game-integrated level editor automatically by game devices or servers from real world data, e.g. measurement in live racing compet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5Interaction with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or interaction object displayed as three-dimensional, e.g. changing the user viewpoint with respect to the environment or obj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001Texturing; Colouring; Generation of texture or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将物理物体从现实物理生活传送到虚拟世界的系统和方法。简言之,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在现实世界中构建的物体的特性和结构数据。特性和结构数据是使用多个放置在物体附近以感测物体的特性和结构的传感器从该物体获得的。物体的特性和结构数据被用来产生创建物体在虚拟世界中的等价表示所必须的代码。

Description

将物理物体从现实物理生活传送到虚拟世界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视觉计算。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将模块化物理物体从现实物理生活传送到虚拟世界的能力。
背景技术
如今,虚拟世界中发生的很大一部分现金转账和现金交易基本上与买卖物体有关。物体的创建被认为是非常复杂的任务,仅仅一小部分虚拟世界用户能够完成。必须首先要设计物体,然后在虚拟世界中定义它。通常人们会感觉到他们需要成为美术设计师、且需要对编程技术有权威性地掌握来对模块进行编程,在虚拟世界中提供令人满意的。
附图说明
结合于此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进一步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以及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作和使用本发明。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一般指示相同的、功能上类似的和/或结构上类似的元素。某一元素第一次出现于其中的附图由相应的附图标记中最左侧的(一位或多位)数字指示。
图1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使用户能够创建现实物理生活物体并将该现实物理生活物体传送到虚拟世界物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用于构建房屋或某种其它类型的建筑物的构造套件的示例性模块件或组件。
图2b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构造套件的模块组件构造现实世界中的示例性房屋。
图3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感器的示例性框图。
图4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现实世界中构建的物体,有智能传感器被置于该物体的附近以感测该物体的特性和结构。
图5是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与计算设备通信以将现实世界物体数据传输到计算设备的基站传感器的示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嵌入的自组织传感器的模块化物理物体的示图。
图6b例示出自组织以检测房屋的装配的已连接模块组件。
图6c例示出自组织以检测墙壁的装配的已连接模块组件。
图7a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使用嵌入在模块组件中的自组织传感器来构造虚拟物体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7b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得用户能够从通过用照相机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拍摄的照片或一系列照片中创建虚拟世界物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例示出可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性计算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这里参考具体应用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获得这里所提供的教导后会认识到在其范围之内的其它修改、应用和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显著实用性的其它领域。
说明书中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另一实施例”的引用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所描述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整个说明书中多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没有必要全部涉及同一个实施例。
如前所示,在虚拟世界中创建物体可能是非常困难的,仅有一小部分的虚拟世界用户能够从对物体的思维描述转而在虚拟世界中实现该物体。本发明的实施例使大众都能够进行虚拟世界物体的物体创建。用户无需使用从思想到虚拟物体的直接转换,而是现在可以从思想到现实世界物体、现实世界物体自动转换到虚拟物体。这是通过使用构造套件来构造物体的现实世界模型、使用智能传感器来感测该物体的现实世界模型的特性和结构以便将该信息传送给计算设备上的软件模块来完成的。软件模块然后将该信息变换成用于虚拟世界中使用的虚拟物体,例如但不限于Second Life(第二生)。从而,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使用户创建了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并使该现实世界物体自动传输到虚拟物体中,创造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桥梁。
虽然本发明是按照创建用于Second Life的虚拟世界物体而描述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Second Life虚拟世界物体。实际上,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创建用于其它虚拟世界的虚拟世界物体。
图1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使用户能够创建现实物理生活物体,并将该现实物理生活物体传输到虚拟世界物体的方法的流程图100。本发明不限于这里参考流程图100所述的实施例。相反,在阅读了这里给出的教导之后,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其它功能流程图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过程起始于框102,其中过程紧接着进入到框104。
在框104,用户被允许使用构造套件构造现实空间中的物体。该构造套件在种类上类似于乐高玩具(
Figure G2009102668219D00031
set),它包含具有互连能力的多个构件块。该构造套件包含类似于现实生活物体的模块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块组件带有注解以便于识别。例如,模块组件可具有纹理、图案、带有可视或红外颜料的角注等,以便于由本发明的其它组件识别。
图2a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用于构建房屋或某种其它类型的建筑的构造套件的示例性模块件或组件。模块件包括窗202、烟囱204、入口通道206、门208、屋顶210、砖墙212。用户可以将这些模块组件中的每一种模块组件的至少一个或多个装配成物体,例如虚拟世界中使用的房屋。图2b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构造套件的模块件202、204、206、208、210和212构建的现实世界中的示例性房屋2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定义每个模块件或模块组件。例如,每个模块组件可以是模块件库的一部分,每个模块组件具有唯一的标识(ID)。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表示正方形的模块组件可以使用一唯一ID来标识,该唯一ID以“1”或“S”开始,后跟一唯一序号。在该情况下,首字符“1”或“S”可以指示出该模块组件是正方形。以“2”或“R”开始的模块组件可表示矩形组件。以“3”或“C”开始的模块组件可表示圆形组件。换句话说,唯一ID的首字符代表模块组件的形状,剩余的字符代表该模块组件的唯一序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模块组件可根据形状、颜色、纹理和大小后跟唯一序号来标识。唯一ID的首字符可表示模块组件的形状。唯一ID的第二个字符可表示模块组件的颜色。唯一ID的第三个字符可表示模块组件的纹理。唯一ID的第四个字符可表示模块组件的大小。例如,具有平滑纹理结构的5英寸的红色正方形可被标识为SRS576942,其中首字符表示正方形形状,第二个字符表示颜色为红色,第三个字符表示纹理是平滑的,第四个字符表示大小是5英寸,剩下的字符表示序号是76942。
在又一实施例中,模块组件可使用诸如76942之类的唯一地址或序号来表示。唯一地址或序号可映射到一个唯一地定义了模块组件特性的库中的组件。
回到图1,在框106中,一旦用户已经构建了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就把智能传感器放置在物体的附近以感测该物体的各种不同特性和结构。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信道将该信息传送给计算设备上执行的软件模块。传感器的数量以及每个传感器的位置必须足以辨别被感测的物体的结构的外部形状。
传感器可以是基于视觉的(基于照相机的)、基于红外的或基于声音的,或者基于能够使传感器足以感测要被传送的物体的特性和结构的任何其它传感技术。图3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感器300的示例性框图。传感器300可包括物理感测组件302、数据综合组件304、存储器306、传输组件308、通信总线310。物理感测组件302、数据综合组件304、存储器306以及传输组件308通过通信总线310耦合在一起。
物理感测组件302可以是视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基于声音的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它们的组合,或可以是具有充分感测现实世界物体的特性和结构的能力的任何其它传感器组件。数据综合组件304可以是极小的处理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综合组件304可以是非常简单的处理组件,它从物理感测组件302接收感测数据、对感测数据进行排队以通过传输组件308传输到另一传感器300或另一计算设备上的软件模块。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综合组件304可以是更为精密的处理组件,例如但不限于英特尔公司制造的Atom处理器或具有计算资源和能力的另一种极小处理器。存储器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并可包括用于执行与现实世界物体的特性和结构有关的可执行指令的可执行区域。传输组件308可使用无线通信技术,例如但不限于:蓝牙、WiFi或WiMax(微波存取全球互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传感器300充当基站,与其它传感器300通信来接收来自其它传感器300的全部数据并与计算设备通信,以将所接收的数据提供给或传输到软件模块,以备转换到虚拟世界物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传感器可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在将数据提交给软件模块之间进行数据综合。例如,基站传感器可计算出墙壁中有窗,基站传感器告诉软件模块“有一面尺寸是X1、Y1和Z1的墙壁,在墙壁的中间有一扇尺寸为X、Y、Z的窗”,而不是说“有一扇尺寸是X、Y和Z的窗,以及一面尺寸为X1、Y1、Z1的墙壁”。基站传感器将每一个模块组件的特性和现实世界物体的结构传送给计算设备。
图4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现实世界中构建的物体,其中智能传感器在关键位置上放置于该物体的附近。如图4所示,房屋220被智能传感器300环绕。智能传感器300用于基于构建房屋220所使用的每个模块组件202-212来感测房屋220的各种不同特性和结构。同样示出的还有基站传感器330。基站传感器330收集来自智能传感器300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软件模块以使得能够进行相应的虚拟物体的实例化。
返回图1,在框108中,通过计算设备按照对软件模块的输入来接收由基站传感器330收集的数据。过程然后继续到框110。
在框110,在接收到现实世界物体数据作为输入之后,执行软件模块来产生用于创建真实世界物体的等效虚拟世界物体表示的代码。所生成的代码的类型取决于要在其中放置该物体的虚拟世界。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映射处理来获得代码。选择物体要被转换到其中的虚拟世界。来自现实世界物体的每个组件被映射到所选虚拟世界预定义的库中的相应组件,以获得用于虚拟世界物体的代码。在拍摄现实世界物体的图像的实施例中,图像被映射到关于所选虚拟世界中预定义的物体的图像,以获得用于虚拟世界物体的代码。在实际物理物体由基站传感器识别的又一实施例中,实际物体被传送并映射到选择的虚拟世界中的相应物体或基元(primitive)。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被例示时,所产生的代码得到诸如Second Life之类的虚拟世界中虚拟物体的等效表示。换言之,代码在被执行时即以正确的布置来创建Second Life基元或“prims”。在另一实施例中,代码可产生物体的KML描述。KML是基于XML标准的文件格式,用于显示图形数据。也可生成其它代码格式,这取决于要在其中使用所述物体的虚拟世界。
图5是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与计算设备通信来将现实世界物体数据传输到计算设备的基站传感器的示图。图5示出了与计算设备502无线耦合的基站传感器330。计算设备502示出从基站传感器接收的现实世界物体的等效的虚拟世界物体的显示。
在又一实施例中,模块组件可包括嵌入在模块组件中的智能传感器。在该情况下,智能传感器可包括定义模块组件的特性和结构的信息。以上参考图3描述了这些传感器,但也可被定义为自组织传感器。从而,具有嵌入的传感器的每个模块组件知道其特性和结构,并且当互连在一起时,可执行在相关位置和形状的库上使用模式识别或简单试探法的感测,以检测正形成中的合成形状。
图6a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嵌入的智能传感器的模块组件。图6a示出了窗602、烟囱604、入口通道606、门608、屋顶610以及砖墙612。每个模块组件602、604、606、608、610、612都包括嵌入的智能传感器614。如前所述,智能传感器612向每个模块组件602、604、606、608、610、612提供了其特性和结构的知识。当这些模块组件互连时,它们开始自组织成单个物体。例如,图6b示出了模块组件602-612在互连时自组织以检测房屋616的装配。
图6c例示出自组织以检测墙壁的装配的模块组件618。在图6c中,多个砖块618被连接起来。每个砖块618包括嵌入的智能传感器620。以上参考图3对嵌入的智能传感器进行了描述。当具有自组织传感器的模块组件传送出它们的特性、结构、位置以及在其中进行互连的区域时,它们开始检测关于它们在整体上代表什么的更大画面。如图6c中所示,诸砖块618在被装配后代表墙壁622。
图7a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使用嵌入在模块组件中的自组织传感器来构造虚拟物体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不限于这里参考图700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阅读了这里提供的教导之后,显然其它功能流程图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过程起始于框702,其中过程紧接着进入到框704。
在框704中,由用户在现实世界中装配具有嵌入的自组织传感器的模块组件,以形成物体。然后过程继续到框706。
在框706中,嵌入的自组织传感器使得模块组件在被连接时彼此通信,使得它们交换关于它们各自的特性(形状、颜色、纹理、大小等)、结构、位置以及在其中它们相互连接的区域,以便传达关于它们整体上代表什么的更大画面。换言之,执行在相关位置和形状的库上使用模式识别或简单试探法的感测。进行感测允许检测例如墙壁、房屋等之类的共同合成形状,以及例如砖块、屋顶板、地毯、颜料色彩等之类的纹理。过程然后进行到框708。
在框708中,一旦通过感测确定了共同合成形状,共同合成形状即就被映射到选择的虚拟世界中的相应的合成形状,以获得物体的相应代码。过程然后进行到框710。
在框710中,物体在虚拟世界中被实例化并呈现给用户。过程然后继续到判决框712。
在判决框712中,判断对虚拟物体的解释是否等价于现实世界物体。如果用户发现虚拟物体等效性不令人满意(例如将船解释为圣诞树),则过程进行到框714。
在框714,用户可通过在物体上点击来超驰(override)该虚拟物体或至少该虚拟物体的一部分。在物体上点击向用户提供了浏览预定义库的选项,以选择另一个可能是一个更好的表示的虚拟世界物体。对于将另一物体选择为更好的表示的选择予以注释并用作一种学习机制,用于将传感器所给出的数据与用户从预定义库中所选的物体相关联。从而,下次用户构建现实世界中的相同物体时,用户从预定义库中选择的虚拟物体将被例示。
回到判决框712,如果判断出对虚拟物体的解释等价于现实世界物体,则过程进行到框716,过程结束于此。
在替换性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对用户想要在虚拟世界中看到的物体拍摄照片或一系列照片,并使该物体转换成虚拟世界中的物体。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使用照相机来捕获图像。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可从书本、杂志等获得图像。图7b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使用户能够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的照片或一系列照片中创建虚拟世界物体的方法的流程图720。本发明不限于这里参考图720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阅读了这里提供的教导之后,显然其它功能流程图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过程起始于框722,其中过程紧接着进入到框724。
在框724,用户可以获得想要在虚拟世界中看到的物体的图像或一系列图像。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亲自对物体拍照或拍摄一系列照片来获得该物体。例如,用户可能正在参观博物馆或在商场购物并看到他们希望在他们的虚拟世界中也拥有的某些特殊的东西。用户于是可以对物体拍摄照片或从不同角度对物体拍摄一系列照片。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低分辨率拍照,这向用户提供了在拍摄照片所使用的照相机类型方面相当大的灵活性。例如,用户可使用手机中内嵌的低质量照相机。用户并不限于使用低分辨率照相机,而是也可以使用高分辨率照相机。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可在杂志、书本等之中发现想要在虚拟世界中也拥有的物体的照片。过程然后进行到框726。
在框726,从照相机获得的图像作为输入被传送到计算设备上的软件模块。这可通过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以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式进行。在从书本、杂志等获得图像的实施例中,可将图像扫描进计算设备中以备用作软件模块的输入。过程然后进行到框728。
在框728,使用软件模块来重新构造图像,以创建虚拟物体。软件模块使用图形和视觉技术外加图像和物体识别技术来将物理物体映射成虚拟世界中的等价/相似物体。在替换性实施例中,可使用预定义物体的库来将现实世界物体映射成与虚拟物体库中的那些非常相像的物体。过程然后进行到框730,其中过程结束。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使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并可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或其它处理系统中实现。实际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针对能够实现这里所描述的功能性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图8示出计算机系统800的示例性实现。各种实施例都是按照该示例性计算机系统800描述的。在阅读了本说明书之后,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清楚如何使用其它计算机系统和/或计算机架构来实现本发明。
计算机系统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处理器803。处理器803连接到通信总线802。计算机系统800还包括主存储器805,较佳的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计算机系统还可包括辅存储器810。辅存储器810可包括例如硬盘驱动器812和/或代表软盘驱动器、磁带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的可移动的存储驱动器814。可移动的存储驱动器814以公知的方式从可移动的存储单元818读取和/或向可移动的存储单元818写入。可移动的存储单元818代表软盘、磁带、光盘等,可由可移动的存储驱动器814来读写。如能理解的那样,可移动的存储单元818包括存储了计算机软件和/或数据的计算机可使用的存储介质。
在替换性实施例中,辅存储器810可包括其它类似的手段来允许计算机程序或其它指令被装载到计算机系统800中。此类手段包括例如可移动的存储单元822和接口820。这种例子可包括程序盒式磁带和盒式磁带接口(例如在视频游戏设备中使用的)、可移动的存储器芯片(如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及相关插座、以及允许软件和数据从可移动的存储单元822传送到计算机系统800的其它可移动的存储单元822和接口820。
计算机系统800还可包括通信接口824。通信接口824允许软件和数据在计算机系统800和外部设备之间传送。通信接口824的例子可包括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如以太网卡)、通信端口、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器卡国际联合会)槽和卡、无线LAN(局域网)接口等。经通信接口824传送的软件和数据采用信号828的形式,信号可以是电的、电磁的、光学的或能够由通信接口824接收的其它信号。这些信号828经通信路径(如信道)826被提供给通信接口824。信道826承载信号828并可使用电线或电缆、光纤、电话线、蜂窝电话链路、无线链路或其它通信信道来实现。
在本文档中,术语“计算机程序产品”指的是可移动的存储单元818、812以及信号828。这些计算机程序产品是用于向计算机系统800提供软件的手段。本发明的实施例针对此类计算机程序产品。
计算机程序(也称为计算机控制逻辑)存储在主存储器805、和/或辅存储器810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计算机程序还可通过通信接口824来被接收。这些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使计算机系统800能够执行这里所讨论的本发明的特征。具体来说,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803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特征。因此,这些计算机程序代表计算机系统800的控制器。
在使用软件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软件可存储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并使用可移动的存储驱动器814、硬盘驱动器812或通信接口824装载到计算机系统800中。控制逻辑(软件)在被处理器803执行时使处理器803执行如这里所述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主要以硬件方式使用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之类的硬件组件来实现。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实现硬件状态机以便执行这里所述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在又一实施例中,使用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
尽管已经在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到它们仅仅是通过例子而非限制来提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里可作出形式上和细节上的改变而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要旨和范围。因此,本发明的幅度和范围不应限于上述的任一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应当按照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来定义。

Claims (23)

1.一种用于将物理物体传送到虚拟世界中的方法,包括:
使用多个智能传感器感测物理物体的特性和结构数据,所述多个智能传感器放置在物理物体的附近,所述多个智能传感器中的每一个都与所述物理物体是分离的并且在所述物理物体的附近是可移动的,所述物理物体是使用构造套件来构造的,所述构造套件包含类似于现实生活物体的模块组件,当所述多个模块组件连接在一起时形成所述物理物体;
将所述特性和结构数据传输到计算设备;以及
通过将形成所述物理物体的所述多个模块组件中的每一个映射到虚拟世界物体的预定义库中的相应组件,将所述特性和结构数据自动转换成代码,当所述代码在虚拟世界中被例示时产生虚拟世界物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物体包括由拥有包括所述多个模块组件的构造套件的用户构建的物体,其中每个所述模块组件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组件,模块组件标有注解以便于识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模块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具有唯一标识的预定义的模块组件,所述注解包括纹理、图案、颜色、以及带有可视或红外颜料的角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智能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包括感测组件、数据综合组件、存储器组件、传输组件以及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使得所述感测组件、数据综合组件、存储器组件和传输组件之间能够进行通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组件包括视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基于声音的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它们的组合、或具有感测所述物理物体的特性和结构的能力的任何其它传感组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综合组件包括极小处理组件,所述极小处理组件用于接收来自传感组件的所述特性和结构数据、将所述特性和结构数据排队用于传输到另一传感组件或计算设备上的软件模块,其中所述极小处理器还包括足够的计算能力来执行精密过程。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无线通信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智能传感器中的一个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智能传感器中的其余的智能传感器通信的基站传感器,所述基站传感器接收来自所述其余的智能传感器的全部数据并将数据作为输入传输到计算设备上的软件模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传感器在将数据作为输入传输到软件模块之前执行数据综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码包括取决于所述物体要被置于其中的虚拟世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拍摄了现实世界物体的图像,则将所述特性和结构数据自动转换成代码包括映射过程,其中图像映射到关于所选虚拟世界预定义的物体的图像,以获得用于虚拟世界物体的所述代码。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物理物体由基站传感器识别,则自动转换成代码包括映射过程,其中物理物体映射到所选虚拟世界的相应物体或基元。
13.一种用于将物理物体传送到虚拟世界中的方法,包括:
使由用户装配起来形成物理物体的模块组件交换关于它们各自的特性、结构、位置和它们在其中进行互连的区域的信息,以便执行感测来检测合成形状,其中的模块组件具有自组织的嵌入的传感器;
将合成形状映射到虚拟世界中的相应的合成形状,以获得用于所述物体的代码;
在虚拟世界中对用于所述物体的所述代码进行例示,以生成虚拟物体;以及
向用户呈现虚拟物体,如果对虚拟物体的解释不令人满意,则使得用户能够在虚拟物体上点击来浏览预定义的库并选择代表所述物理物体的虚拟物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自组织的嵌入的传感器所给出的数据与来自预定义库的所选的虚拟物体相关联作为一种学习机制,从而如果用户再次构建相同的物理物体,则由所述自组织的嵌入的传感器所给出的数据会产生例示中的所选的虚拟物体。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特性包括形状、颜色、纹理和大小。
16.一种用于将物理物体传送到虚拟世界中的设备,包括:
用于使用多个智能传感器感测物理物体的特性和结构数据的装置,所述多个智能传感器放置在物理物体的附近,所述多个智能传感器中的每一个都与所述物理物体是分分离的并且在所述物理物体的附近是可移动的,所述物理物体是使用构造套件来构造的,所述构造套件包含类似于现实生活物体的模块组件,当所述多个模块组件连接在一起时形成所述物理物体;
用于将所述特性和结构数据传输到计算设备的装置;以及
用于通过将形成所述物理物体的所述多个模块组件中的每一个映射到虚拟世界物体的预定义库中的相应组件,将所述特性和结构数据自动转换成代码的装置,当所述代码在虚拟世界中被例示时产生虚拟世界物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物体包括由拥有包括所述多个模块组件的构造套件的用户所构建的物体,每个模块组件类似于现实生活的物体组件,模块组件标有注解以便于识别。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模块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具有唯一标识的预定义的模块组件,所述注解包括纹理、图案、颜色、以及带有可视或红外颜料的角注。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智能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包括感测组件、数据综合组件、存储器组件、传输组件以及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使得所述感测组件、数据综合组件、存储器组件和传输组件之间能够进行通信。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智能传感器中的一个包括用于与所述多个智能传感器中的其余的智能传感器通信的基站传感器,所述物品还包括用于所述基站传感器接收来自所述其余的智能传感器的全部数据并将数据作为输入传输到计算设备上的软件模块的指令。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传感器在将数据作为输入传输到软件模块之前执行数据综合。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所述特性和结构数据自动转换成代码的装置包括:用于映射过程的装置,在映射过程中图像映射到关于所选的虚拟世界预定义的物体的图像,以获得用于虚拟世界物体的所述代码。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所述特性和结构数据自动转换成代码的装置包括:用于如果物理物体由基站传感器识别,则用于映射过程的装置,在映射过程中物理物体映射到所选虚拟世界的相应物体或基元。
CN2009102668219A 2008-12-29 2009-12-28 将物理物体从现实物理生活传送到虚拟世界的系统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4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5775.9A CN103488275B (zh) 2008-12-29 2009-12-28 将物理物体从现实物理生活传送到虚拟世界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317,737 US8754886B2 (en) 2008-12-29 2008-12-29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porting physical objects from real physical life into virtual worlds
US12/317,737 2008-12-29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5775.9A Division CN103488275B (zh) 2008-12-29 2009-12-28 将物理物体从现实物理生活传送到虚拟世界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4423A CN101794423A (zh) 2010-08-04
CN101794423B true CN101794423B (zh) 2013-10-23

Family

ID=420611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682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4423B (zh) 2008-12-29 2009-12-28 将物理物体从现实物理生活传送到虚拟世界的系统和方法
CN201310425775.9A Active CN103488275B (zh) 2008-12-29 2009-12-28 将物理物体从现实物理生活传送到虚拟世界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5775.9A Active CN103488275B (zh) 2008-12-29 2009-12-28 将物理物体从现实物理生活传送到虚拟世界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54886B2 (zh)
EP (1) EP2202608B1 (zh)
JP (3) JP5198423B2 (zh)
KR (1) KR101087390B1 (zh)
CN (2) CN1017944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4886B2 (en) 2008-12-29 2014-06-17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porting physical objects from real physical life into virtual worlds
KR101897311B1 (ko) * 2011-05-23 2018-10-24 레고 에이/에스 구축 요소 모델을 위한 조립 설명서 생성
KR101898754B1 (ko) * 2011-05-23 2018-09-13 레고 에이/에스 증강 현실을 위한 완구 구축 시스템
WO2013078345A1 (en) * 2011-11-21 2013-05-30 Nant Holdings Ip, Llc Subscription bill servi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9400569B2 (en) 2011-11-23 2016-07-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Three dimensional building blocks
US9443353B2 (en) 2011-12-01 2016-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apturing and moving 3D models and true-scale metadata of real world objects
FR2984561B1 (fr) * 2011-12-15 2014-01-10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nception solide d'un systeme
US9501700B2 (en) 2012-02-15 2016-11-22 Xactware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estimation using aerial images
GB201209176D0 (en) * 2012-05-25 2012-07-04 Lunar Lime Ltd Model card
JP6073110B2 (ja) * 2012-11-12 2017-02-01 株式会社ヴェルト 3次元データ生成システム
EP3028464B1 (en) 2013-08-02 2019-05-01 Xactware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eatures in aerial images using disparity mapping and segmentation techniques
KR102197504B1 (ko) * 2013-12-18 2020-12-31 마이크로소프트 테크놀로지 라이센싱, 엘엘씨 사전 계산된 조명으로 증강 현실 환경을 구성하는 기법
US10583354B2 (en) 2014-06-06 2020-03-10 Lego A/S Interactive game apparatus and toy construction system
US20160085518A1 (en) * 2014-09-21 2016-03-24 Jang Hee I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aging and generation of executable processor instructions based on ordered objects
KR102435699B1 (ko) 2014-10-02 2022-08-25 레고 에이/에스 게임 시스템
US9728010B2 (en) 2014-12-30 2017-08-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Virtual representations of real-world objects
US10552550B2 (en) 2015-09-26 2020-02-04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physical programming
US10037085B2 (en) * 2015-12-21 2018-07-31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real object and hand representation in virtual reality content
US10275222B2 (en) 2016-03-15 2019-04-30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physical programming
DK3436773T3 (da) 2016-04-01 2021-07-12 Lego As Legetøjsscanner
CN105978959B (zh) 2016-04-29 2019-08-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模型展示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GB2550911B (en) 2016-05-27 2021-02-10 Swap Bots Ltd Augmented reality toy
US11433310B2 (en) * 2016-07-05 2022-09-06 Lego A/S Method for creating a virtual object
US10074205B2 (en) 2016-08-30 2018-09-11 Intel Corporation Machine creation of program with frame analysis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720082B1 (en) 2016-09-08 2020-07-21 Ctskh, Llc Device and system to teach stem lessons using hands-on learning method
KR101911686B1 (ko) * 2016-11-16 2018-10-25 (주)파인원커뮤니케이션즈 디바이스 가상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245894B (zh) * 2017-12-29 2019-04-30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US10500496B2 (en) 2018-01-12 2019-12-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hysical obstacle avoidance in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US11010986B2 (en) * 2018-08-30 2021-05-18 Apple Inc. Virtual object kit
US10888777B2 (en) 2018-10-01 2021-01-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ep learning from real world and digital exemplars
JP6609363B1 (ja) * 2018-11-12 2019-11-20 みんとる合同会社 建造物設計支援装置、建造物設計支援方法、及び建造物設計支援システム
US10994201B2 (en) * 2019-03-21 2021-05-04 Wormhole Labs, Inc. Methods of applying virtual world elements into augmented reality
US11094113B2 (en) 2019-12-04 2021-08-17 Geomni,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deling structures using point clouds derived from stereoscopic image pairs
JP7071454B2 (ja) * 2020-08-27 2022-05-19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ゲーム支援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通信端末
US20220383601A1 (en) * 2021-05-25 2022-1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irtual avatars and physical object interaction in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7884A (zh) * 2004-02-20 2005-08-24 林金 一种物位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CN1825915A (zh) * 2005-02-23 2006-08-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象传感器器件、使用其的活体认证系统和图象获取方法
CN1970894A (zh) * 2006-10-26 2007-05-30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激光扫描的沉箱三维场景重建与挖掘机避碰系统
CN101482879A (zh) * 2008-01-10 2009-07-1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使用传感器识别放置在表面上的物体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42491B2 (ja) 1989-10-25 1997-08-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商品仕様決定方法、並びに商品仕様決定見積方法とその装置
JPH09330336A (ja) * 1996-06-11 1997-12-22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JP3611239B2 (ja) 1999-03-08 2005-0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三次元cgモデル作成装置および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6741245B1 (en) 1999-04-23 2004-05-25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for decorating a virtual model
WO2002035909A2 (en) 2000-11-03 2002-05-10 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 Inc. Video-supported planning and design with physical marker objects sign
US20020107679A1 (en) 2001-02-05 2002-08-0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Virtual model generation via physical components
EP1401546A4 (en) * 2001-06-15 2006-11-02 Walker Digit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NNING AND CUSTOMIZING A GAMING EXPERIENCE
US20020196250A1 (en) 2001-06-20 2002-12-26 Gateway, Inc. Parts assembly for virtual representation and content creation
JP2003216981A (ja) * 2002-01-25 2003-07-31 Iwane Kenkyusho:Kk 自動作業システム
JP2004326384A (ja) 2003-04-24 2004-11-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データ変換装置及びデータ変換方法及びデータ変換プログラム
US20050280534A1 (en) * 2004-06-16 2005-12-22 Navarro Pamela W Clothing item registration system
JP2008261755A (ja) * 2007-04-12 2008-10-30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
CN201111049Y (zh) * 2007-06-27 2008-09-0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一种数字地球原型系统
CN101127657B (zh) * 2007-07-16 2011-01-05 江南大学 自主移动传感器网络动态建模与控制技术
CN101118654B (zh) * 2007-09-19 2010-09-08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机器视觉计算机模拟仿真系统
US8159662B2 (en) * 2007-10-24 2012-04-17 Exeli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unmanned raman spectroscopy
CN101174332B (zh) * 2007-10-29 2010-11-03 张建中 一种将真实世界实时场景与虚拟现实场景结合交互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系统
US8754886B2 (en) 2008-12-29 2014-06-17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porting physical objects from real physical life into virtual worlds
KR101898754B1 (ko) 2011-05-23 2018-09-13 레고 에이/에스 증강 현실을 위한 완구 구축 시스템
KR101897311B1 (ko) 2011-05-23 2018-10-24 레고 에이/에스 구축 요소 모델을 위한 조립 설명서 생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7884A (zh) * 2004-02-20 2005-08-24 林金 一种物位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CN1825915A (zh) * 2005-02-23 2006-08-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象传感器器件、使用其的活体认证系统和图象获取方法
CN1970894A (zh) * 2006-10-26 2007-05-30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激光扫描的沉箱三维场景重建与挖掘机避碰系统
CN101482879A (zh) * 2008-01-10 2009-07-1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使用传感器识别放置在表面上的物体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31764A (ja) 2010-10-14
CN101794423A (zh) 2010-08-04
KR20100080386A (ko) 2010-07-08
JP5869640B2 (ja) 2016-02-24
US20100164953A1 (en) 2010-07-01
CN103488275A (zh) 2014-01-01
EP2202608B1 (en) 2016-08-24
EP2202608A1 (en) 2010-06-30
JP5198423B2 (ja) 2013-05-15
CN103488275B (zh) 2018-10-16
JP2013152720A (ja) 2013-08-08
KR101087390B1 (ko) 2011-11-25
US8754886B2 (en) 2014-06-17
JP2015018567A (ja) 2015-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4423B (zh) 将物理物体从现实物理生活传送到虚拟世界的系统和方法
Estrin et al. Embedding the internet: introduction
CN101283375B (zh) 用于优化多视角图像生成的方法和系统
JP6458371B2 (ja) 3次元モデルのためのテクスチャデータを取得する方法、ポータブル電子デバイス、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930944B (zh) 用于空间输入装置的自适应跟踪系统
JP3069344U (ja) 教育用模型デ―タ入力装置
CN108140130A (zh) 边缘感知的双边图像处理
CN110023962A (zh) 人类体验到机器人和其他自主机器的高效传递
CN107077753A (zh) 对三维显示进行注释
CN110368688A (zh) 动画的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6575158A (zh) 环境映射虚拟化机构
CN104246797A (zh) 用于创建并利用高视觉纵横比虚拟环境的系统和方法
CN107194835A (zh) 一种酒店前台接待机器人系统
CN108668108A (zh) 一种视频监控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7368878B2 (ja) 不動産情報検索装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7357957A (zh) 现场项目的智能监管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Abbas et al. Augmented reality-based real-time accurate artifact management system for museums
Puspitasari et al. A reliable method for visibility analysis of tall buildings and skyline: A case study of tall buildings cluster in Jakarta
KR20230124878A (ko) 부동산 정보 제공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어플리케이션
JP6510116B2 (ja) 仮想オブジェクトの表示システムを用いた顧客把握システム、顧客把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顧客把握方法
CN110009952A (zh) 基于增强现实的自适应学习移动终端及学习方法
KR20200051295A (ko) 분양 정보를 포함한 지도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07393007A (zh) 墙体装配检测方法及系统
Bågling Navigating to real life objects in indoor environments using an Augmented Reality headset
Merrad Tangible interfaces and dual reality for collaborative problems solving around distributed tableto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