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0343A - 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 - Google Patents

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0343A
CN101790343A CN200880104497A CN200880104497A CN101790343A CN 101790343 A CN101790343 A CN 101790343A CN 200880104497 A CN200880104497 A CN 200880104497A CN 200880104497 A CN200880104497 A CN 200880104497A CN 101790343 A CN101790343 A CN 101790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mage
synchronizing signal
informa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4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0343B (zh
Inventor
三津桥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90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0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0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03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1Capsule endoscopes for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0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 A61B1/0000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of image signals during a use of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11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 A61B1/0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using wireless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63Optical arrangements
    • A61B1/00174Optica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viewing angles
    • A61B1/00179Optica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viewing angles for off-axis view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63Optical arrangements
    • A61B1/00174Optica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viewing angles
    • A61B1/00181Optica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viewing angles for multiple fixed viewing ang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4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for multiple sensor units attached to the patient, e.g. using a body or personal area networ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7Endoradiosondes
    • A61B5/073Intestinal transmitt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doscope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图像数据发送过程中发生通信错误而无法适当地接收整个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取与一个图像对应的发送数据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本发明所涉及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对拍摄图像的每个摄像单元预先设定同步信号。在这种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中,胶囊型内窥镜(2)使用与拍摄到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摄像单元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接收装置从接收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识别出由与所检测出的同步信号对应的摄像单元拍摄到由所接收到的扫描线数据构成的图像。

Description

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取被检体内的信息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内窥镜的领域中,开发了一种吞服型的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具备摄像功能和无线功能,并具有如下的功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为了进行体腔内的观察而从患者的口中吞服该胶囊型内窥镜之后直到从人体被自然排出为止的期间,该胶囊型内窥镜例如在食道、胃、小肠等脏器的内部随着其蠕动运动进行移动,并依次进行摄像。
在胶囊型内窥镜在体腔内移动的期间,由胶囊型内窥镜在体内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被依次向体外发送,并存储到设于体外接收装置内的存储器中。医生或护士能够根据基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而显示在显示器上的图像来进行诊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311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4/19906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关于这种胶囊型内窥镜,一般是仅拍摄其行进方向前方的体腔内图像的单眼型的胶囊型内窥镜,但是近年来还提出了一种以放大视场范围等为目的而拍摄行进方向前后的图像的复眼型的胶囊型内窥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该复眼型的胶囊型内窥镜为如下的结构:将分别具有成对的照明体腔内的LED等和拍摄体腔内的图像的CCD等的摄像元件的多个摄像单元配设在胶囊型壳体内的前后,拍摄胶囊型壳体在体腔内的行进方向的图像。
并且,在胶囊型内窥镜系统中,例如以与基于NTSC方式的图像传输的情况同样的数据结构无线发送由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即,在胶囊型内窥镜中,以扫描线数据为单位来对由各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并且,在胶囊型内窥镜中,使用垂直同步信号发送第一个扫描线数据,以后的各扫描线数据是使用水平同步信号来发送,并且,通过在最后的扫描线数据的尾部附加表示拍摄到该图像的摄像单元等的固有信息并进行发送,由此发送了与一个图像对应的数据。接收装置在接收到所有的扫描线数据之后,对附加在最后的扫描线数据的尾部的固有信息进行处理,识别由所接收到的一系列扫描线数据构成的图像是由哪个摄像单元拍摄到的图像,以此获取一个图像。
然而,在以往,由于针对一个图像仅发送一次固有信息,因此在一系列水平同步信号的发送过程中存在发送错误等的情况下,接收装置即使取得了发生错误的扫描线数据以后发送的扫描线数据的同步,也无法识别出所接收到的多个扫描线数据与由胶囊型内窥镜中的哪个摄像单元拍摄到的图像相对应,从而无法生成图像。因此,在以往,在一系列水平同步信号的发送过程中发生了发送错误等的情况下,只好将整个图像设为错误。
并且,在以往,接收装置即使在适当地接收到构成一个图像的所有扫描线数据的情况下,当固有信息部分或垂直同步信号部分和水平同步信号部分在无线发送的过程中发生了数据错误时,也由于无法识别出由接收到的一系列扫描线数据所生成的图像是由哪个摄像单元拍摄到的图像而无法输出,从而只好将该整个图像设为错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图像数据发送过程中发生通信错误而无法适当地接收整个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取与一个图像对应的发送数据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具备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和接收装置,该被检体内导入装置被导入到被检体的内部,向外部发送包含所获取的被检体内信息的无线信号,该接收装置接收从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该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具备:发送侧存储单元,其存储对附加在上述被检体内信息中的每个附加信息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以及发送单元,其从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获取与要附加在作为发送对象的上述被检体内信息中的附加信息相应的同步信号,使用所获取的该同步信号来发送作为发送对象的该被检体内信息,其中,上述接收装置具备:接收侧存储单元,其存储对附加在上述被检体内信息中的每个附加信息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检测单元,其从接收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以及处理单元,其将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附加信息作为所接收到的上述被检体内信息中的附加信息来获取,该同步信号是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具备拍摄图像的多个摄像单元,在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存储对各摄像单元中的每个摄像单元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上述发送单元使用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拍摄到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上述摄像单元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扫描线信息,在上述接收装置中,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存储对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的各摄像单元中的每个摄像单元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上述检测单元从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上述处理单元识别通过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摄像单元拍摄到由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构成的图像,该同步信号是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具备摄像单元,该摄像单元拍摄用于观察上述被检体的内部的观察用图像和用于校正上述观察用图像的校正用图像,在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存储对上述图像的每个使用目的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上述发送单元使用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使用目的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扫描线信息,在上述接收装置中,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存储对上述图像的每个使用目的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上述检测单元从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上述处理单元将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使用目的作为由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构成的图像的使用目的来获取,该同步信号是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具备摄像单元,该摄像单元使用各不相同的摄像条件中的某一个摄像条件来拍摄图像,在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存储对各摄像条件中的每个摄像条件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上述发送单元使用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拍摄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摄像条件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扫描线信息,在上述接收装置中,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存储对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的各摄像条件中的每个摄像条件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上述检测单元从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上述处理单元识别出以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摄像条件拍摄了由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构成的图像,该同步信号是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在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存储分别根据该被检体内导入装置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摄像单元、一个以上的图像使用目的和/或一个以上的摄像条件的各组合而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上述发送单元使用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上述摄像单元、上述图像使用目的和/或上述摄像条件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扫描线信息,在上述接收装置中,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存储分别根据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摄像单元、一个以上的图像使用目的和/或一个以上的摄像条件的各组合而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上述检测单元从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上述处理单元识别出以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上述摄像单元、上述图像使用目的和/或上述摄像条件拍摄了由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构成的图像,该同步信号是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在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存储预先设定的、表示上述摄像单元的固有信息的同步信号,上述发送单元使用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作为发送对象的上述固有信息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将上述固有信息与上述图像的扫描线信息分开发送,在上述接收装置中,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存储预先设定的、表示上述摄像单元的固有信息的同步信号,上述检测单元从所接收到的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上述处理单元在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是表示上述摄像单元的固有信息的同步信号的情况下,识别出在上述所接收到的信息中包含固有信息。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同步信号是垂直同步信号或水平同步信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使用与要附加到作为发送对象的被检体内信息中的附加信息相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被检体内信息,接收装置将与从所接收到的信息中检测出的同步信号对应的附加信息作为附加在被检体内信息中的附加信息而获取,并能够根据该附加信息来识别被检体内信息,因此即使在被检体内信息的发送过程中发生错误而无法适当地接收整个被检体内信息的情况下,接收装置也能够通过对除了发生错误的信息以外的接收信息进行处理来获取被检体内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示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例示图2示出的各摄像部与各同步信号之间的对应的表的图。
图4是说明从图1示出的胶囊型内窥镜发送的图像信号成分的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图像信号发送处理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1示出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接收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图6和图7示出的图像处理部中的图像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从以往的胶囊型内窥镜发送的图像信号成分的图。
图10是说明从图1示出的胶囊型内窥镜发送的图像信号成分的图。
图11是表示例示由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胶囊型内窥镜拍摄的各图像与各同步信号之间的对应的表的图。
图12是说明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胶囊型内窥镜发送的图像信号成分的图。
图13是表示例示图1示出的胶囊型内窥镜中的各摄像部、各图像以及各同步信号的对应的表的图。
图14是说明从图1示出的胶囊型内窥镜发送的图像信号成分的另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例示图1示出的胶囊型内窥镜中的各摄像部、各摄像模式以及各同步信号的对应的表的图。
图16是说明从图1示出的胶囊型内窥镜发送的图像信号成分的另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例示图1示出的胶囊型内窥镜中的各摄像部、各调光条件、各帧频(frame rate)以及各同步信号的对应的表的图。
图18是说明从图1示出的胶囊型内窥镜发送的扫描线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说明从图1示出的胶囊型内窥镜发送的扫描线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说明从图1示出的胶囊型内窥镜发送的图像信号成分的另一例的图。
图21是说明从图1示出的胶囊型内窥镜发送的图像信号成分的另一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被检体;2:胶囊型内窥镜;3:接收装置;3a:无线单元;3b:接收主体单元;4:显示装置;5:便携式记录介质;20:胶囊型壳体;20a、20b:前端罩;20c:胴部壳体;21:控制部;22a:第一摄像部;22b:第二摄像部;23a:第一信号处理部;23b:第二信号处理部;24:存储部;25:通信处理部;25a:天线;31:接收部;32:变换部;33:同步信号检测部;33a:同步信号保存部;33b:“与(AND)”电路;33c:同步检测部;34:图像处理部;35:识别部;36:存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以下,简称为“实施方式”)的无线型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以及被检体内导入装置。此外,本发明并不被本实施方式所限定。另外,在附图的记载中对同一部分附加同一附图标记。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无线型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该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使用复眼型的胶囊型内窥镜来作为被检体内导入装置的一例。如图1所示,无线型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具备:胶囊型内窥镜2,其被导入到被检体100的体内,拍摄体腔内图像,通过无线对接收装置3发送影像信号等的数据;接收装置3,其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2无线发送的体腔内图像数据;显示装置4,其根据接收装置3所接收到的影像信号来显示体腔内图像;以及便携式记录介质5,其用于进行接收装置3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传送。
另外,接收装置3具备无线单元3a和接收主体单元3b,这些单元通过连接器等能够安装和拆卸地进行连接,其中,该无线单元3a具有被粘贴在被检体100的身体外表面上的多个接收用天线A1~An,该接收主体单元3b进行通过多个接收用天线A1~An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处理等。此外,接收用天线A1~An的各个天线例如也可以配备在能够由被检体100穿上的夹克上,被检体100通过穿上该夹克来安装接收用天线A1~An。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接收用天线A1~An也可以是对于夹克能够安装和拆卸的天线。
显示装置4用于显示由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的体腔内图像,具有根据由便携式记录介质5得到的数据进行图像显示的工作站等的结构。具体地说,显示装置4既可以是由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直接显示图像的结构,也可以是如打印机等那样对其它介质输出图像的结构。
便携式记录介质5中使用Compact Flash(注册商标)存储器等,便携式记录介质5对于接收主体单元3b和显示装置4能够进行安装和拆卸,具有在对两者插入安装时能够进行信息的输出或记录的功能。具体地说,在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100的体腔内移动的期间,将便携式记录介质5插入安装到接收主体单元3b,从胶囊型内窥镜2发送的数据被记录到便携式记录介质5中。然后,在胶囊型内窥镜2从被检体100被排出之后、即在被检体100的内部的摄像结束之后,从接收主体单元3b取出便携式记录介质5并插入安装到显示装置4,由显示装置4读取出所记录的数据。通过由便携式记录介质5进行接收主体单元3b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传送,被检体100能够在体腔内的摄像过程中自由地行动,另外,也有助于缩短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传送期间。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接收主体单元3b中使用内置型的其它记录装置,并与显示装置4进行有线或无线连接,来进行接收主体单元3b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传送。
接着,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作为被检体内导入装置的一例的胶囊型内窥镜2的结构。图2是表示胶囊型内窥镜2的一个结构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以如下方式构成胶囊型内窥镜2:将拍摄被检体100的体腔内的第一摄像部22a、第二摄像部22b与电源部26一起配设在胶囊型壳体20内,该电源部26对构成胶囊型内窥镜2的各结构部位提供电力。
胶囊型壳体20由覆盖第一摄像部22a的透明的呈圆顶状的前端罩20a、覆盖第二摄像部22b的透明的呈圆顶状的前端罩20b以及与这些前端罩20a、20b以水密状态设置的圆筒状的胴部壳体20c构成,形成为能够从被检体100的口中吞服的大小。前端罩20a被安装在胴部壳体20c的前端部,前端罩20b被安装在胴部壳体20c的后端部。
胴部壳体20c由可见光不透过的有色材质形成。胴部壳体20c内置以下部分:控制部21,其控制胶囊型内窥镜2的各结构部位的驱动,进行各结构部位的信号的输入输出控制;拍摄体腔内部的第一摄像部22a和第二摄像部22b;第一信号处理部23a,其对由第一摄像部22a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第二信号处理部23b,其对由第二摄像部22b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存储部24,其存储进行无线通信所需的信息;通信处理部25,其将对外部的显示装置4要发送的各种信号调制为无线信号,或者对通过天线25a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以及电源部26,其对胶囊型内窥镜2的各结构部提供驱动电力。通信处理部25具有天线25a,该天线25a由线圈天线等构成,与外部的天线之间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第一摄像部22a用于拍摄被检体100的体腔内的图像。具体地说,第一摄像部22a使用CCD或CMOS等摄像元件、照明该摄像元件的摄像视场的LED等发光元件以及将来自摄像视场的反射光成像于该摄像元件的透镜等光学系统来实现。第一摄像部22a如上述那样被固定在胴部壳体20c的前端部,将通过前端罩20a接收的来自摄像视场的反射光进行成像,来拍摄被检体100的体腔内的图像。
第二摄像部22b与第一摄像部22a同样地用于拍摄被检体100的体腔内的图像,使用CCD或CMOS等摄像元件、照明该摄像元件的摄像视场的LED等发光元件以及将来自摄像视场的反射光成像于该摄像元件的透镜等光学系统来实现。第二摄像部22b如上述那样被固定在胴部壳体20c的后端部,将通过前端罩20b接收的来自摄像视场的反射光进行成像,来拍摄被检体100的体腔内的图像。
在此,在胶囊型内窥镜2中,使用具有各摄像部各自特有的信号排列的同步信号来发送图像的扫描线数据使得能够识别出各图像是由第一摄像部22a和第二摄像部22b中的哪一个拍摄到的图像。
该同步信号是垂直同步信号或水平同步信号,根据拍摄到图像的第一摄像部22a或第二摄像部22b而分别预先设定各垂直同步信号和各水平同步信号的信号排列。
例如,如图3的表T1所示,对于第一摄像部22a,对垂直同步(VD)信号设定了具有第一摄像部22a所特有的信号排列的VD1,对水平同步(HD)信号设定了具有第一摄像部22a所特有的信号排列的HD1。并且,对于第二摄像部22b,对VD信号设定了具有与VD1不同的信号排列、即第二摄像部22b所特有的信号排列的VD2,对HD信号设定了具有与HD1不同的信号排列、即第二摄像部22b所特有的信号排列的HD2。存储部24存储图3所例示的分别根据各摄像部而预先设定的VD信号和HD信号的信号排列。控制部21从存储部24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获取分别与第一摄像部22a和第二摄像部22b对应的同步信号,并分别输出到第一摄像部22a和第二摄像部22b。针对与第一摄像部22a对应的同步信号,控制部21从存储部24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获取VD1作为VD信号而输出到第一信号处理部23a,获取HD1作为HD信号而输出到第一信号处理部23a。另外,针对与第二摄像部22b对应的同步信号,控制部21从存储部24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获取VD2作为VD信号而输出到第二信号处理部23b,获取HD2作为HD信号而输出到第二信号处理部23b。
然后,第一信号处理部23a使用从控制部21输出的VD 1信号和HD 1信号来对由第一摄像部22a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生成多个扫描线数据来作为与该图像对应的图像信号。
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第一信号处理部23a以扫描线数据为单位来对由第一摄像部22a拍摄到的图像G11进行处理。并且,对于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G11中的第一个扫描线数据L11-1,第一信号处理部23a将与拍摄到该图像G11的第一摄像部22a相应的VD1设定为垂直同步信号。并且,对于附加有VD1的扫描线数据以后的各扫描线数据L11-2~L11-n,第一信号处理部23a将与拍摄到该图像G11的第一摄像部22a相应的HD1设定为水平同步信号。并且,第一信号处理部23a在该图像G11的最后的扫描线数据的尾部附加表示拍摄到该图像G11的第一摄像部22a的识别信息、白平衡系数、产品序列号、产品版本信息、产品种类信息等的固有信息11。此外,第一信号处理部23a对开头的扫描线数据附加表示是图像信号的开头的前同步信号(preamble signal)。并且,第一信号处理部23a在作为图像信号的扫描线数据与VD1或HD1之间加入伪信号(dummy signal),另外,在HD1之前加入规定位(bit)的水平消隐(H消隐)信号,以顺利检测接收装置3的各信号。
另外,第二信号处理部23b使用从控制部21输出的VD2信号和HD2信号来对由第二摄像部22b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生成多个扫描线数据来作为与该图像对应的图像信号。
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第二信号处理部23b以扫描线数据为单位来对由第二摄像部22b拍摄到的图像G21进行处理。并且,对于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G21的第一个扫描线数据L21-1,第二信号处理部23b将与拍摄到该图像G21的第二摄像部22b相应的VD2设定为垂直同步信号。并且,对于附加有VD2的扫描线数据以后的各扫描线数据L21-2~L21-n,第二信号处理部23b将与拍摄到该图像G21的第二摄像部22b相应的HD2设定为水平同步信号。并且,第二信号处理部23b在该图像G21的最后的扫描线数据的尾部附加表示拍摄到该图像G21的第二摄像部22b的识别信息、白平衡系数、产品序列号、产品版本信息、产品种类信息等的固有信息21。此外,第二信号处理部23b与第一信号处理部23a同样地对开头的扫描线数据附加前同步信号。并且,第二信号处理部23b在扫描线数据与VD2或HD2之间加入伪信号,另外,在HD2之前加入H消隐信号。
然后,通信处理部25将第一信号处理部23a或第二信号处理部23b所设定的VD1、HD1、VD2或HD2用作同步信号来从天线25a无线发送各扫描线数据。
其结果,如图4所示,对于第一摄像部22a所拍摄到的图像G11,使用具有第一摄像部22a所特有的信号排列的VD1或HD1来从天线25a向外部的接收装置3发送扫描线数据L11-1~L11-n。并且,对于第二摄像部22b所拍摄到的图像G21,使用与第二摄像部22b对应的VD2或HD2来从天线25a发送扫描线数据L21-1~L21-n。并且,对于第一摄像部22a所拍摄到的图像G12,使用与第一摄像部22a对应的VD1信号或HD1信号来从天线25a发送扫描线数据L12-1~L12-n。此外,附加在各图像数据中的固有信息除了根据摄像部而不同之外,有时还根据各图像而不同。在图4中例示了固有信息根据各图像而不同的情况。当然,在按每规定数量进行调整的情况下,有时固有信息在由相同的摄像部拍摄到的多个图像中相同。
这样,从胶囊型内窥镜2向接收装置3依次发送第一摄像部22a或第二摄像部22b所拍摄到的图像的各扫描线数据,接收装置3根据包含在从胶囊型内窥镜2发送的信息中的各同步信号来对每个扫描线数据识别该扫描线数据所对应的图像构成由哪个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
接着,参照图5说明胶囊型内窥镜2中的图像信号发送处理。如图5所示,控制部21按照规定的处理定时判断拍摄体腔内的摄像部是第一摄像部22a还是第二摄像部22b(步骤S10)。
控制部21在判断为进行摄像的是第一摄像部22a的情况下(步骤S10:“第一摄像部”),从存储部24内获取与第一摄像部22a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并输出到第一信号处理部23a(步骤S12)。然后,控制部21使第一摄像部22a进行拍摄体腔内的图像的摄像处理(步骤S14)。第一信号处理部23a进行如下的信号处理(步骤S16):对第一摄像部22a所拍摄到的一个图像进行处理,并对各扫描线数据设定第一同步信号。如上所述,第一信号处理部23a对开头的扫描线数据例如设定VD1来作为VD信号,对其它扫描线数据例如设定HD1来作为HD信号。之后,通信处理部25进行如下的发送处理(步骤S18):将第一信号处理部23a所生成的各扫描线数据依次调制为无线信号并从天线25a无线发送。
与此相对,控制部21在判断为进行摄像的是第二摄像部22b的情况下(步骤S10:“第二摄像部”),从存储部24内获取与第二摄像部22b对应的第二同步信号并输出到第二信号处理部23b(步骤S22)。然后,控制部21使第二摄像部22b进行拍摄体腔内的图像的摄像处理(步骤S24)。第二信号处理部23b进行如下的信号处理(步骤S26):对第二摄像部22b所拍摄到的一个图像进行处理,并对各扫描线数据设定第二同步信号。如上所述,第二信号处理部23b对开头的扫描线数据例如设定VD2来作为VD信号,对其它扫描线数据例如设定HD2来作为HD信号。之后,通信处理部25进行如下的发送处理(步骤S28):将第二信号处理部23b所生成的各扫描线数据依次调制为无线信号并从天线25a无线发送。
然后,控制部21根据从外部发送的指示信息等,判断是否继续进行摄像(步骤S30),在判断为不继续摄像的情况下(步骤S30:“否”),停止对各摄像部的摄像处理,在判断为继续摄像的情况下(步骤S30:“是”),返回步骤S10,判断由哪个摄像部进行摄像处理。
接着,参照图6说明图1示出的接收装置。如图6所示,接收装置3具备无线单元3a和接收主体单元3b,该无线单元3a具有接收用天线A1~An,该接收主体单元3b进行通过接收用天线A1~An所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处理等。如图6所示,接收主体单元3b具备接收部31、变换部32、同步信号检测部33、图像处理部34以及存储部36。
接收部31对在接收无线信号时使用的天线A进行切换,对通过切换后的天线A所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模拟/数字变换等的接收处理,输出信号Sa。变换部32将从接收部31输出的信号Sa变换为图像处理部34能够处理的信号形式的信号Si。变换部32与同步信号检测部33的同步信号输出定时相应地输出信号Si。
同步信号检测部33从信号Sa中检测各种同步信号,将与检测出的同步信号有关的同步信号信息输出到图像处理部。如图7所示,同步信号检测部33具备同步信号保存部33a、移位寄存器R1~Rm、“与”电路33b以及同步检测部33c。
同步信号保存部33a分别保存胶囊型内窥镜2中所使用的各同步信号。同步信号保存部33a例如具有图3所示的VD1、VD2、HD1、HD2的各信号编码。移位寄存器R1~Rm将从接收部31输入的信号Sa的各信号值按输入的顺序输出到“与”电路33b。设置与各同步信号的位数相应的量的移位寄存器R1~Rm,在图3所示的VD1、VD2、HD1、HD2的各信号是m位的情况下,设置m个移位寄存器R1~Rm。
“与”电路33b将从移位寄存器R1~Rm输出的信号与保存在同步信号保存部33a中的各同步信号的信号编码逐位进行比较,在从移位寄存器R1~Rm输出的信号与保存在同步信号保存部33a中的某一个同步信号一致的情况下,将一致的同步信号输出到同步检测部33c。同步检测部33c将“与”电路33b所输出的同步信号与表示附加有该同步信号的扫描线数据的信息一起作为同步信号信息Sd而输出到图像处理部34。另外,在从前一个扫描线数据的同步信号输出定时起经过了下一个扫描线数据的同步信号输出定时之后也没有从“与”电路33b输出下一个扫描线数据的同步信号的情况下,同步检测部33c判断为在没有输出同步信号的扫描线数据中发生了发送错误,作为与该扫描线数据有关的同步信号信息Sd而包含发生了发送错误的情形。
图像处理部34对从变换部32输出的信号Si进行规定的处理,输出与1帧的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Sf。存储部36存储接收装置3的图像处理所需的信息。存储部36存储图3的表T1所例示的分别根据各摄像部而预先设定的VD信号和HD信号的信号排列。
图像处理部34具有识别部35。识别部35识别通过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摄像部拍摄到由所接收到的扫描线数据构成的图像,该同步信号是存储部36所存储的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同步信号检测部33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然后,图像处理部34根据识别部35中的识别结果,对由相同的摄像部拍摄得到的一系列扫描线数据进行处理,由此输出与由该摄像部拍摄到的1帧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Sf。
接着,参照图8说明图像处理部34中的图像处理。如图8所示,图像处理部34从变换部32接收作为处理对象的扫描线数据(步骤S 32),并且从同步信号检测部33接收与该扫描线数据的同步信号检测有关的同步信号信息(步骤S34)。然后,图像处理部34根据所接收到的同步信号信息,判断在从变换部32接收到的作为处理对象的扫描线数据中是否存在发送错误等错误(步骤S36)。
在图像处理部34判断为在该扫描线数据中不存在错误的情况下(步骤S36:“否”),识别部35根据所接收到的同步信号信息来识别该扫描线数据所对应的摄像部(步骤S38)。然后,在识别部35确认为该扫描线数据所对应的摄像部与正在处理的图像数据所对应的摄像部一致之后,对该扫描线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步骤S40)。
另一方面,图像处理部34在判断为在作为处理对象的扫描线数据中存在错误的情况下(步骤S36:“是”),判断为所接收到的该扫描线数据错误(步骤S42),从而不对该扫描线数据进行处理。
然后,图像处理部34在步骤S40中的处理结束之后、或者在步骤S42中的错误判断之后,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图像处理来生成1帧的图像(步骤S44),在判断为无法生成1帧的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44:“否”),进入步骤S32,接收下一个扫描线数据,继续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图像处理部34在判断为能够生成1帧的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44:“是”),将所生成的1帧的图像数据与拍摄到该图像的摄像部的识别信息一起输出到便携式记录介质5或存储部36(步骤S46)。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处理部34也可以压缩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而进行输出。然后,图像处理部34判断是否接收下一个扫描线数据(步骤S48),在判断为接收下一个扫描线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48:“是”),进入步骤S32,继续进行各处理。与此相对地,图像处理部34在判断为不接收下一个扫描线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48:“否”),根据从外部输入的指示信息等来判断处理是否结束(步骤S50),在判断为处理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50:“是”),就这样结束图像处理,在判断为处理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50:“否”),返回步骤S48,判断是否接收下一个扫描线数据。
以图4所示的情况为例说明各扫描线数据的识别处理。图像处理部34从变换部32接收扫描线数据L11-1的同时,接收包含由同步信号检测部33检测出的扫描线数据L11-1的同步信号VD1的同步信号信息Sd。然后,识别部35参照存储在存储部36中的表T1,识别出使用该VD1发送的扫描线数据L11-1是由第一摄像部22a拍摄到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接着,图像处理部34从变换部32接收扫描线数据L11-2的同时,接收包含由同步信号检测部33检测出的扫描线数据L11-2的同步信号HD1的同步信号信息Sd。然后,识别部35参照存储在存储部36中的表T1,识别出使用该HD1发送的扫描线数据L11-2是由第一摄像部22a拍摄到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这样,识别部35根据图像处理部34依次接收到的同步信号信息Sd,识别出各扫描线数据L11-1~L11-n是由第一摄像部22a拍摄到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然后,图像处理部34如箭头Y1所示那样对由识别部35识别出是第一摄像部22a所拍摄到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的一系列扫描线数据L11-1~L11-n进行处理,从而生成图像G11。
同样地,在图像G21中,由于由同步信号检测部33检测出的扫描线数据L21-1的VD信号是VD2,因此识别部35识别出扫描线数据L21-1是由第二摄像部22b拍摄到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并且,由于由同步信号检测部33检测出的扫描线数据L21-2的HD信号是HD2,因此识别部35识别出扫描线数据L21-2是由第二摄像部22b拍摄到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识别部35根据图像处理部34依次接收到的同步信号信息Sd,识别出扫描线数据L21-1~L21-n是由第二摄像部22b拍摄到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然后,图像处理部34如箭头Y2所示那样对由识别部35识别出是第二摄像部22b所拍摄到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的一系列扫描线数据L21-1~L21-n进行处理,从而生成图像G21。同样地,图像处理部34在识别出附加有与第一摄像部22a对应的VD1、HD1的扫描线数据L12-1~L12-n与第一摄像部22a相对应之后,如箭头Y3所示那样对扫描线数据L12-1~L12-n进行处理来生成图像G12。图像处理部34在识别出附加有与第一摄像部22a对应的VD1、HD1的扫描线数据L12-1~L12-n与第一摄像部22a相对应之后,如箭头Y3所示那样对扫描线数据L12-1~L12-n进行处理来生成图像G12。
在此,在以往的具有多个摄像部的胶囊型内窥镜中,为了减少发送数据量,仅对最后的扫描线数据附加表示拍摄到该图像的摄像部等的固有信息并进行发送,而不是对每个扫描线数据附加固有信息。并且,以往的接收装置在接收到所有的扫描线数据之后,对附加在最后的扫描线数据中的固有信息进行处理,来识别由所接收到的一系列扫描线数据构成的图像是通过胶囊型内窥镜中的哪个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以此获取一个图像。
因此,在以往,接收装置即使在接收到构成一个图像的各扫描线数据的情况下,当固有信息部分在无线发送过程中发生数据错误等而无法获取固有信息时,由于无法识别由所接收到的一系列扫描线数据构成的图像是通过胶囊型内窥镜中的哪个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因而无法输出,只好将该整个图像设为错误。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胶囊型内窥镜2中,使用具有各摄像部所特有的信号排列的VD信号或HD信号来发送扫描线数据使得能够区分是由哪个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并且,在接收装置3中,根据从所接收到的扫描线数据中检测出的VD信号或HD信号,对每个扫描线数据识别与该扫描线数据对应的图像是由胶囊型内窥镜2中的多个摄像部中的哪个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之后对扫描线数据进行处理。这样,接收装置3由于能够对每个扫描线数据识别是由哪个摄像部拍摄得到的扫描线数据,因此即使在固有信息部分在无线发送过程中发生数据错误等而无法获取固有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识别由同一摄像部拍摄得到的一系列扫描线数据来生成一个图像,而不是将整个图像设为错误。
另外,在以往,由于仅对一个图像发送一次固有信息,因此在固有信息的发送过程中发生了发送错误等的情况下,接收装置即使能够获取除固有信息以外的所有图像信息,也无法识别出所接收到的多个扫描线数据与由胶囊型内窥镜中的哪个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相对应,从而无法生成图像。因此,在以往,在固有信息的发送过程中发生了发送错误等的情况下,只好将整个图像设为错误。具体地说,如图9所示,在接着图像G011之后发送的图像G021中的固有信息21的发送过程中发生发送错误而接收装置无法获取到该固有信息21的摄像部识别信号的情况下,不仅该固有信息21,关于该扫描线数据以前的扫描线数据L021-1~L021-n,也无法识别出与由胶囊型内窥镜中的哪个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相对应,如箭头Y021所示那样不得不将整个该图像G021设为错误,从而无法获取图像G021。
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胶囊型内窥镜2中,使用具有各摄像部所特有的信号排列的VD信号或HD信号来发送扫描线数据使得能够区分是由哪个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因此,如图10所示,即使在图像G021中的固有信息21的发送过程中发生发送错误而接收装置3如箭头Y15所示那样无法获取到该扫描线数据L21-n的固有信息21的情况下,通过检测扫描线数据L21-n以前的扫描线数据L21-1~L21-n中的HD2,也能够如箭头Y14所示那样识别出各扫描线数据L21-1~L21-n是由胶囊型内窥镜2中的第二摄像部22b拍摄到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
其结果,接收装置3如箭头Y21所示那样能够对除发生了发送错误的固有信息21以外的扫描线数据L21-1~L21-n进行处理来获取图像G021,而不是将整个该图像G021设为错误。此外,图像处理部34或显示装置4也可以使用固有信息21以前的扫描线数据L21-1~L21-n的数据来补齐图像G021中的与该固有信息21对应的区域,来存储或显示图像G02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胶囊型内窥镜2使用与拍摄到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摄像部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图像的扫描线数据使得能够区分是由哪个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接收装置3能够根据该同步信号来对每个扫描线数据识别所接收到的各信息与由哪个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相对应。其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图像数据的发送过程中发生通信错误而无法适当地接收到整个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识别出除发生错误的扫描线数据以外的各扫描线数据与由哪个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相对应,从而能够获取与一个图像对应的发送数据。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说明了具有两个摄像部的胶囊型内窥镜,但是当然在具备具有两个以上摄像部的胶囊型内窥镜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中,也只要使用分别与各摄像部相应的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即可。另外,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具有多个摄像部的胶囊型内窥镜,也能够应用于具备具有单个摄像部的胶囊型内窥镜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
例如以如下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具有单个摄像部的胶囊型内窥镜中,摄像部拍摄用于观察被检体100的内部的观察用图像和用于校正该观察用图像的校正用图像。胶囊型内窥镜中的存储部以及接收装置中的存储部存储对各图像的每个使用目的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然后,在胶囊型内窥镜中,信号处理部和通信处理部使用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同步信号中的与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使用目的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然后,在接收装置中,同步信号检测部从所接收到的扫描线数据中检测同步信号,图像处理部在获取与如下同步信号对应的使用目的来作为由该扫描线数据构成的图像的使用目的,之后使用该扫描线数据来生成图像,该同步信号是存储部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同步信号检测部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
例如,如图11的表T2所示,针对普通的观察用图像,作为VD信号而设定了具有普通的观察用图像特有的信号排列的VD1,作为HD信号而设定了具有普通的观察用图像特有的信号排列的HD1。并且,针对校正用图像,作为VD信号而设定了具有校正用图像特有的信号排列的VD0,作为HD信号而设定了具有校正用图像特有的信号排列的HD0。图11所例示的表T2存储在胶囊型内窥镜中的存储部以及接收装置中的存储部中。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2所示,胶囊型内窥镜将与校正用图像对应的VD0或HD0用作同步信号来发送校正用图像Gb0的各扫描线数据。接收装置通过检测各扫描线数据中的同步信号VD0、HD0,能够如箭头Y31所示那样识别出所接收到的各扫描线数据是构成胶囊型内窥镜的校正用图像Gb0的数据。另外,胶囊型内窥镜将与普通的观察用图像对应的VD1或HD1用作同步信号来发送作为普通的观察用图像的图像G1的各扫描线数据。接收装置中的图像处理部通过检测各扫描线数据中的同步信号VD1、HD1,能够如箭头Y32所示那样识别出所接收到的各扫描线数据是构成胶囊型内窥镜的作为普通的观察用图像的图像G1的数据。此外,校正用图像例如是为了校正构成摄像元件的CMOS等由于温度引起的感光度之差而在不照明的状态下拍摄的黑色数据等的固定图案图像。另外,校正用图像也可以是用于白平衡的固定图案图像。另外,在图12中例示了在各图像Gb0、G1~Gm中附加相同内容的固有信息1的情况。
这样,在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中,即使在图像数据的发送过程中发生通信错误而无法适当地接收整个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所接收到的各扫描线数据中的每个扫描线数据识别出各扫描线数据与观察用图像和校正用图像中的哪一个图像相对应,因此能够获取与一个图像对应的发送数据,而不是将整个图像设为错误。
当然,在具有多个摄像部的胶囊型内窥镜2中,也可以对各摄像部中的每个摄像部设定分别与观察用图像和校正用图像对应的同步信号,能够在区分拍摄到图像的摄像部的同时,区分该图像的使用目的。例如,如图13的表T3所示,在第一摄像部22a中,针对普通的观察用图像,作为VD信号而设定了VD1,作为HD信号而设定了HD1,针对校正用图像,作为VD信号而设定了VD01,作为HD信号而设定了HD01。另外,在第二摄像部22b中,针对普通的观察用图像,作为VD信号而设定了VD2,作为HD信号而设定了HD2,针对校正用图像,作为VD信号而设定了VD02,作为HD信号而设定了HD02。图13所例示的表T3存储在胶囊型内窥镜2中的存储部24和接收装置3中的存储部36中。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4所示,胶囊型内窥镜2将与第一摄像部22a的校正用图像对应的VD01或HD01用作同步信号来发送第一摄像部22a的校正用图像Gb01的各扫描线数据。在接收装置3中,图像处理部34通过检测各扫描线数据中的同步信号VD01、HD01,能够如箭头Y41所示那样识别出所接收到的各扫描线数据是构成第一摄像部用的校正用图像Gb01的数据。并且,胶囊型内窥镜2将与第二摄像部22b的校正用图像对应的VD02或HD02用作同步信号来发送第二摄像部22b的校正用图像Gb02的各扫描线数据。接收装置3通过检测各扫描线数据中的同步信号VD02、HD02,能够如箭头Y42所示那样识别出所接收到的各扫描线数据是构成第二摄像部用的校正用图像Gb02的数据。另外,胶囊型内窥镜2将与第一摄像部22a的普通的观察用图像对应的VD1或HD1用作同步信号来发送第一摄像部22a的作为普通的观察用图像的图像G11的各扫描线数据。并且,胶囊型内窥镜2将与第二摄像部22b中的普通的观察用图像对应的VD2或HD2用作同步信号来发送第二摄像部22b中的作为普通的观察用图像的图像G21的各扫描线数据。此外,在图14中例示了在由第一摄像部拍摄的图像Gb01、G11中附加相同内容的固有信息1且在由第二摄像部拍摄的图像Gb02、G21中附加相同内容的固有信息2的情况。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中,通过使用对各摄像部中的每个摄像部预先设定的分别与观察用图像和校正用图像对应的同步信号,即使在图像数据的发送过程中发生通信错误而无法适当地接收整个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分别识别与所接收到的各扫描线数据对应的摄像部和使用目的,来识别各扫描线数据所对应的图像,因此能够获取与一个图像对应的发送数据,而不是将整个图像设为错误。
另外,在胶囊型内窥镜2中的各摄像部使用各不相同的摄像条件中的某一个摄像条件来拍摄图像的情况下,只要按各摄像条件中的每个摄像条件预先设定同步信号并使用与摄像条件对应的同步信号即可。在这种情况下,胶囊型内窥镜2中的存储部24和接收装置3中的存储部36存储按胶囊型内窥镜2所使用的各摄像条件中的每个摄像条件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并且,在胶囊型内窥镜2中,第一信号处理部23a、第二信号处理部23b以及通信处理部25使用存储部24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拍摄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摄像条件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然后,在接收装置3中,图像处理部34中的识别部35识别出以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摄像条件拍摄了由所接收到的扫描线数据构成的图像,该同步信号是存储部36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同步信号检测部33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
例如,如图15的表T4所示,在第一摄像部22a中,针对以摄像模式A拍摄到的图像,作为VD信号而设定了VD1,作为HD信号而设定了HD1,针对以与摄像模式A不同的作为调光条件或帧频的摄像模式B拍摄到的图像,作为VD信号而设定了VD3,作为HD信号而设定了HD3。另外,在第二摄像部22b中,针对以摄像模式A拍摄到的图像,作为VD信号而设定了VD2,作为HD信号而设定了HD2,针对以摄像模式B拍摄到的图像,作为VD信号而设定了VD4,作为HD信号而设定了HD4。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6所示,胶囊型内窥镜2将与第一摄像部22a的摄像模式A对应的VD1或HD1用作同步信号来发送由第一摄像部22a以摄像模式A拍摄到的图像G11的各扫描线数据。接收装置3通过检测各扫描线数据中的同步信号VD1、HD1,能够如箭头Y51所示那样识别出所接收到的各扫描线数据是构成由第一摄像部22a以摄像模式A拍摄到的图像G11的数据。并且,胶囊型内窥镜2将与第二摄像部22b的摄像模式A对应的VD2或HD2用作同步信号来发送由第二摄像部22b以摄像模式A拍摄到的图像G21的各扫描线数据。接收装置3通过检测各扫描线数据中的同步信号VD2、HD2,能够如箭头Y52所示那样识别出所接收到的各扫描线数据是构成由第二摄像部22b以摄像模式A拍摄到的图像G21的数据。
另外,胶囊型内窥镜2将与第一摄像部22a的摄像模式B对应的VD3或HD3用作同步信号来发送由第一摄像部22a以摄像模式B拍摄到的图像G1i的各扫描线数据。接收装置3通过检测各扫描线数据中的同步信号VD3、HD3,能够如箭头Y53所示那样识别出所接收到的各扫描线数据是构成由第一摄像部22a以摄像模式B拍摄到的图像G1i的数据。并且,胶囊型内窥镜2将与第二摄像部22b的摄像模式B对应的VD4或HD4用作同步信号来发送由第二摄像部22b以摄像模式B拍摄到的图像G2i的各扫描线数据。接收装置3通过检测各扫描线数据中的同步信号VD4、HD4,能够如箭头Y54所示那样识别出所接收到的各扫描线数据是构成由第二摄像部22b以摄像模式B拍摄到的图像G2i的数据。图像处理部34或显示装置4也可以使用所识别出的各图像的调光条件等摄像条件来对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此外,在图16中例示了在由第一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G11~G1i中附加相同内容的固有信息1且在由第二摄像部拍摄到的图像G21~G2i中附加相同内容的固有信息2的情况。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中,通过对各摄像部中的每个摄像部使用分别与各摄像条件对应的同步信号,即使在图像数据的发送过程中发生通信错误而无法适当地接收整个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分别识别与所接收到的各扫描线数据对应的摄像部和摄像条件,来识别各扫描线数据所对应的图像,因此能够获取与一个图像对应的发送数据,而不是将整个图像设为错误。此外,胶囊型内窥镜2除了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切换摄像模式之外,还可以在检测到出血图像等规定的特征图像的情况下切换摄像模式,还可以与内置于胶囊型内窥镜2内的pH传感器等的检测值相应地切换摄像模式,并且也可以在接收到从外部装置发送的用于指示摄像模式变更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换摄像模式。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分别根据胶囊型内窥镜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摄像部件、一个以上的图像使用目的和/或一个以上的摄像条件的各组合而预先设定各同步信号的信号排列。胶囊型内窥镜中的存储部和接收装置中的存储部存储分别根据胶囊型内窥镜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摄像部件、一个以上的图像使用目的和/或一个以上的摄像条件的各组合而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并且,在胶囊型内窥镜中,信号处理部和通信处理部使用存储部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摄像部件、图像使用目的和/或摄像条件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另外,在接收装置中,图像处理部识别出以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摄像部件、图像使用目的和/或摄像条件拍摄了由所接收到的扫描线数据构成的图像,该同步信号是存储部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由同步信号检测部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
例如,如图17的表T5所示,作为各VD信号和各HD信号,根据第一摄像部22a或第二摄像部22b、调光条件C或调光条件D、帧频a、b、c的各组合而设定了VD1~VD12或HD1~HD12。胶囊型内窥镜2只要将图像的扫描线数据使用与拍摄到该图像的摄像部、该图像的调光条件以及该图像的帧频相应的VD信号或HD信号来发送即可。在接收装置3中,图像处理部34只要根据各扫描线数据中的同步信号识别出与该扫描线数据对应的摄像部、调光条件以及帧频之后,使用该扫描线数据生成图像信息即可。
另外,也可以将扫描线数据中的同步信号区域分割为多个区域,在各区域中嵌入具有与拍摄到该图像的摄像部对应的信号排列的同步信号、具有与该图像的使用目的对应的信号排列的同步信号、具有与该图像的摄像条件对应的信号排列的同步信号中的任一个同步信号。
胶囊型内窥镜2在发送由第一摄像部22a以摄像模式A拍摄到的图像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发送如图18所示那样的扫描线数据L11-k,以如下方式形成该扫描线数据L11-k:将HD区域分割为两个区域,在分割得到的一个区域中嵌入与第一摄像部22a对应的HD1,在另一个区域中嵌入与摄像模式A对应的HDA。在接收装置3中,图像处理部34能够根据扫描线数据L11-k中的HD1和HDA识别出该扫描线数据L11-k是由第一摄像部22a以摄像模式A拍摄到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另外,胶囊型内窥镜2在发送由第一摄像部22a以调光条件C和帧频a拍摄到的图像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发送如图19所示那样的扫描线数据L11-j,以如下方式生成该扫描线数据L11-j:将HD区域分割为三个区域,来嵌入与第一摄像部22a对应的HD1、与调光条件C对应的HDC、与帧频a对应的HDa。在接收装置3中,图像处理部34能够根据扫描线数据L11-j中的HD1、HDC以及HDa识别出该扫描线数据L11-j是由第一摄像部22a以调光条件C和帧频a拍摄到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最后的扫描线数据的尾部附加图像的白平衡等固有信息并进行发送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不附加在扫描线数据中,而将固有信息本身与扫描线数据分开而在发送最后的扫描线数据之后作为一行来进行发送。在这种情况下,胶囊型内窥镜2中的存储部24和接收装置3中的存储部36存储预先设定的、表示各摄像部的固有信息的同步信号。并且,在胶囊型内窥镜2中,第一信号处理部23a、第二信号处理部23b以及通信处理部25使用存储部24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作为发送对象的固有信息对应的同步信号,将该作为发送对象的固有信息与图像的扫描线数据分开发送。然后,在接收装置3中,同步信号检测部33从所接收到的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图像处理部34在与由同步信号检测部33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是表示固有信息的同步信号的情况下,识别出在所接收到的信息中包含固有信息。然后,图像处理部34或显示装置4使用该固有信息对与该固有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进行白平衡调制等。
参照图20说明发送胶囊型内窥镜2中的第一摄像部22a的固有信息1的情况。在胶囊型内窥镜2中,第一信号处理部23a将第一摄像部22a的固有信息1处理成与图像G11i的各扫描线数据L11i-2~L11i-n相同的信号形式。即,第一信号处理部23a生成如下的固有数据L11i-id:与图像G11i的各扫描线数据L11i-2~L11i-n同样地,将表示第一摄像部22a的固有信息的固有ID1设定为同步信号,将H消隐信号和伪信号与作为发送对象的固有信息1一起嵌入。通信处理部25在发送图像G11i的各扫描线数据L11i-1~L11i-n之后,从天线25a发送与第一摄像部22a的固有信息1对应的固有数据L11i-id。在接收装置3中,根据固有数据L11i-id中的同步信号ID1,图像处理部34能够识别出该固有数据L11i-id包含第一摄像部22a的固有信息1。
同样地,在发送胶囊型内窥镜2中的第二摄像部22b的固有信息2的情况下,第二信号处理部23b将第二摄像部22b的固有信息2设为与图像G21i的各扫描线数据L21i-2~L21i-n相同的信号形式,因此生成如下的固有数据L21i-id:与图像G21i的各扫描线数据L21i-2~L21i-n同样地,将表示第二摄像部22b的固有信息的固有ID2设定为同步信号,将H消隐信号和伪信号与作为发送对象的固有信息2一起嵌入。通信处理部25在发送图像G21i的各扫描线数据L21i-1~L21i-n之后,从天线25a发送与第二摄像部22b的固有信息2对应的固有数据L21i-id。在接收装置3中,根据固有数据L21i-id中的同步信号ID2,图像处理部34能够识别出该固有数据L21i-id包含第二摄像部22b的固有信息2。
并且,由于该固有信息1、2是第一摄像部22a、第二摄像部22b所特有的白平衡系数、产品序列号、产品版本信息、产品种类信息等固定的信息,因此只要从胶囊型内窥镜2发送一次即可,不需要在每个帧中都发送。因而,胶囊型内窥镜2只要是在发送了一次固有数据L11i-id、L21i-id之后,就能够以删除以往按每一帧附加在扫描线数据中的固有信息本身的状态进行发送。其结果,能够减少向接收装置3发送的信息量,因此能够实现通信的高速化、动作时间的缩短化以及省电化。
并且,在如以往那样将固有信息附加在扫描线数据中的情况下,当在作为信息主体部分的扫描线数据中发生发送错误等而无法处理时,导致附加在扫描线数据中的固有信息也受到发送错误等的影响,从而接收装置侧无法获取固有信息。
与此相对地,在图20所示的情况下,将固有信息固有的ID1、ID2作为同步信号而附加到固有信息中,来作为与扫描线数据分开的固有数据而单独地发送。因而,不会受到其它扫描线数据错误的影响,因此接收装置3能够可靠地获取固有信息1、2。
此外,胶囊型内窥镜2也可以如图21所示那样在发送各图像的扫描线数据之前发送与各摄像部的固有信息对应的固有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1所示,在发送固有信息1的情况下,第一信号处理部23a生成在ID1的前面附加了前同步信号的固有数据L11d-id,通信处理部25在发送该固有数据L11d-id之后,发送构成图像G11d的扫描线数据L11d-1~L11d-n。同样地,在发送固有信息2的情况下,第二信号处理部23b生成在ID2的前面附加了前同步信号的固有数据L21d-id,通信处理部25在发送该固有数据L21d-id之后,发送构成图像G21d的各扫描线数据L21d-1~L21d-n。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以胶囊型内窥镜在作为图像数据的发送单位的扫描线数据中使用能够识别该图像是哪个图像的同步信号来发送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也能够同样地应用于发送胶囊型内窥镜所内置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情况。具体地说,在胶囊型内窥镜中,使用具有传感器所特有的信号排列的同步信号来发送包含作为发送对象的检测结果的数据使得能够区分所发送的信息是pH传感器等的检测结果。接收装置通过检测该数据中的同步信号,能够识别出所接收到的数据包含胶囊型内窥镜内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胶囊型内窥镜中,存储部存储按如下的附加信息而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信号处理部和通信处理部从存储部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获取与要附加在作为发送对象的被检体内信息中的附加信息相应的同步信号,使用所获取的该同步信号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被检体内信息,其中,所述附加信息中包含附加在图像、传感器检测值等的被检体内信息中的被检体内信息的种类、图像摄像部、图像使用目的、图像摄像条件等。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收装置中,存储部存储按附加在被检体内信息中的每个附加信息而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同步信号检测部从接收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图像处理部能够将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附加信息作为所接收到的被检体内信息中的附加信息来获取,该同步信号是存储部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同步信号检测部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发生信息发送错误等错误而无法适当地接收到整个被检体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从所接收到的信息中获取与图像、传感器检测值等的被检体内信息对应的被检体内信息的种类、图像摄像部、图像使用目的、图像摄像条件等附加信息,来识别所接收到的除发生错误的信息以外的信息并进行处理,由此能够获取被检体内信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用于获取图像数据等被检体内信息,特别是适用于如下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中:即使在由被检体内导入装置无线发送的被检体内信息的一部分中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除该错误以外的剩余的信号部分来获取有效的被检体内信息,而不是将包含该错误的整个被检体内信息设为错误。

Claims (7)

1.一种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具备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和接收装置,该被检体内导入装置被导入到被检体的内部,向外部发送包含所获取的被检体内信息的无线信号,该接收装置接收从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该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具备:
发送侧存储单元,其存储对附加在上述被检体内信息中的每个附加信息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以及
发送单元,其从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获取与要附加在作为发送对象的上述被检体内信息中的附加信息相应的同步信号,使用所获取的该同步信号来发送作为发送对象的该被检体内信息,
其中,上述接收装置具备:
接收侧存储单元,其存储对附加在上述被检体内信息中的每个附加信息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
检测单元,其从接收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以及
处理单元,其将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附加信息作为所接收到的上述被检体内信息中的附加信息来获取,该同步信号是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具备拍摄图像的多个摄像单元,
在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
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存储对各摄像单元中的每个摄像单元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
上述发送单元使用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拍摄到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上述摄像单元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扫描线信息,
在上述接收装置中,
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存储对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的各摄像单元中的每个摄像单元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
上述检测单元从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
上述处理单元识别通过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摄像单元拍摄到由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构成的图像,该同步信号是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具备摄像单元,该摄像单元拍摄用于观察上述被检体的内部的观察用图像和用于校正上述观察用图像的校正用图像,
在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
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存储对上述图像的每个使用目的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
上述发送单元使用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使用目的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扫描线信息,
在上述接收装置中,
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存储对上述图像的每个使用目的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
上述检测单元从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
上述处理单元将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使用目的作为由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构成的图像的使用目的来获取,该同步信号是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具备摄像单元,该摄像单元使用各不相同的摄像条件中的某一个摄像条件来拍摄图像,
在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
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存储对各摄像条件中的每个摄像条件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
上述发送单元使用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拍摄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摄像条件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扫描线信息,
在上述接收装置中,
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存储对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的各摄像条件中的每个摄像条件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
上述检测单元从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
上述处理单元识别出以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摄像条件拍摄了由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构成的图像,该同步信号是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
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存储分别根据该被检体内导入装置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摄像单元、一个以上的图像使用目的和/或一个以上的摄像条件的各组合而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
上述发送单元使用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上述摄像单元、上述图像使用目的和/或上述摄像条件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发送该作为发送对象的图像的扫描线信息,
在上述接收装置中,
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存储分别根据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摄像单元、一个以上的图像使用目的和/或一个以上的摄像条件的各组合而预先设定的同步信号,
上述检测单元从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
上述处理单元识别出以与如下的同步信号对应的上述摄像单元、上述图像使用目的和/或上述摄像条件拍摄了由所接收到的上述扫描线信息构成的图像,该同步信号是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中,
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存储预先设定的、表示上述摄像单元的固有信息的同步信号,
上述发送单元使用上述发送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作为发送对象的上述固有信息对应的同步信号,来将上述固有信息与上述图像的扫描线信息分开发送,
在上述接收装置中,
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存储预先设定的、表示上述摄像单元的固有信息的同步信号,
上述检测单元从所接收到的信息中检测同步信号,
上述处理单元在上述接收侧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同步信号中的与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同步信号一致的同步信号是表示上述摄像单元的固有信息的同步信号的情况下,识别出在上述所接收到的信息中包含固有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同步信号是垂直同步信号或水平同步信号。
CN2008801044974A 2007-08-31 2008-08-26 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03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26972 2007-08-31
JP2007226972A JP4918438B2 (ja) 2007-08-31 2007-08-31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PCT/JP2008/065209 WO2009028507A1 (ja) 2007-08-31 2008-08-26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0343A true CN101790343A (zh) 2010-07-28
CN101790343B CN101790343B (zh) 2011-12-28

Family

ID=40387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449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0343B (zh) 2007-08-31 2008-08-26 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15839B2 (zh)
EP (1) EP2186464A4 (zh)
JP (1) JP4918438B2 (zh)
CN (1) CN101790343B (zh)
WO (1) WO200902850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1852A (zh) * 2012-03-01 2014-01-01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
CN103501684A (zh) * 2011-11-16 2014-01-08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影像信号处理装置
CN106031625A (zh) * 2014-11-27 2016-10-19 圻逸科技有限公司 数位可抽换式内视镜
CN103501684B (zh) * 2011-11-16 2016-11-3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影像信号处理装置
CN108937829A (zh) * 2018-05-30 2018-12-07 广州众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胃镜内窥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65912B2 (ja) * 2009-03-23 2012-02-01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外部装置およびその画像処理方法
CN104974358B (zh) 2009-03-31 2018-11-23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颗粒状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DE102010009905A1 (de) * 2010-03-02 2011-09-08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Erfassen von Information über die dreidimensionale Struktur der Innenoberfläche eines Körperhohlraums
JP5575691B2 (ja) * 2011-04-06 2014-08-20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及びその基板処理方法を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EP3189772A4 (en) * 2014-09-03 2018-05-16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device
JPWO2020100704A1 (ja) * 2018-11-12 2021-09-24 ブリルニクス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の駆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9831A (en) * 1972-05-05 1973-07-31 Nasa Tele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US4893306A (en) * 1987-11-10 1990-01-09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circuit and packet traffic
JP3499302B2 (ja) * 1994-09-20 2004-02-23 株式会社東芝 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US7683926B2 (en) * 1999-02-25 2010-03-23 Visionsense Ltd. Optical device
JP4080662B2 (ja) 2000-02-15 2008-04-23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力送信システム
US6573919B2 (en) * 2001-07-31 2003-06-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ignment of image planes
IL160179A0 (en) 2001-08-02 2004-07-25 Given Imaging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 vivo imaging
KR100998476B1 (ko) * 2002-04-04 2010-12-06 그라스 밸리 (유.에스.) 아이엔씨. 비디오 신호 또는 오디오 신호를 위한 처리 장치 및 멀티-기능 신호 처리 장치를 구성하기 위한 방법
WO2004112593A1 (ja) * 2003-06-24 2004-12-29 Olympus Corporation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及び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システム
CA2556697C (en) * 2004-02-17 2018-01-09 Nielsen Media Research,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video games
EP2581032A3 (en) * 2004-05-10 2013-05-15 Olympus Corporation Transmitter apparatus, receiver apparatus, and subject intra-corporeal lead-in-system
JP4445799B2 (ja) * 2004-05-24 2010-04-0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導入装置および医療装置
JP4384544B2 (ja) * 2004-05-25 2009-12-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JP4709514B2 (ja) * 2004-09-16 2011-06-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システム
JP4603446B2 (ja) * 2004-09-29 2010-1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A2588217C (en) * 2004-11-22 2014-04-22 Nielsen Media Research,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edia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time shifted media consumption measurements
JP4602828B2 (ja) * 2005-04-26 2010-12-22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JP4472585B2 (ja) * 2005-06-14 2010-06-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被検体内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AU2006285874B2 (en) * 2005-08-29 2009-10-29 Olympus Corporation Receiver apparatus
JP4493573B2 (ja) * 2005-09-22 2010-06-3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JP4575260B2 (ja) * 2005-09-09 2010-11-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導入装置
JP4823618B2 (ja) * 2005-09-09 2011-11-24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被検体内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JP4914600B2 (ja) * 2005-11-10 2012-04-11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生体内画像取得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生体内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US20070120976A1 (en) * 2005-11-28 2007-05-31 Penta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pressing image signal and endoscope system using such device
TWI413071B (zh) * 2008-06-11 2013-10-2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用於液晶顯示器降低消耗功率之驅動方法及相關裝置
US8320606B1 (en) * 2008-08-29 2012-11-27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Video watermarking with fast detectio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1684A (zh) * 2011-11-16 2014-01-08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影像信号处理装置
CN103501684B (zh) * 2011-11-16 2016-11-3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影像信号处理装置
CN103491852A (zh) * 2012-03-01 2014-01-01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
CN103491852B (zh) * 2012-03-01 2015-08-2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
CN106031625A (zh) * 2014-11-27 2016-10-19 圻逸科技有限公司 数位可抽换式内视镜
CN108937829A (zh) * 2018-05-30 2018-12-07 广州众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胃镜内窥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56159A (ja) 2009-03-19
JP4918438B2 (ja) 2012-04-18
WO2009028507A1 (ja) 2009-03-05
US8915839B2 (en) 2014-12-23
EP2186464A4 (en) 2014-10-29
EP2186464A1 (en) 2010-05-19
US20090062613A1 (en) 2009-03-05
CN101790343B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0343B (zh) 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
US20050049461A1 (en) Capsule endoscope and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AU2006312639B2 (en) In vivo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receive device, and in vivo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CN1993077B (zh) 被检体内图像获取系统及被检体内导入装置
US8421853B2 (en)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JP5622350B2 (ja) 被検体内導入装置および被検体内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AU2006285872B2 (en) Receiver apparatus
CN101282678B (zh) 被检体内信息获取装置
JP5096115B2 (ja)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システムおよび被検体内導入装置
US20100094104A1 (en) In-vivo information acquiring device
CN101790344B (zh) 被检体内图像获取系统、被检体内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被检体内导入装置
JP4602828B2 (ja)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US9443321B2 (en) Imaging device, endoscope system and imaging method using yellow-eliminated green data
JP2006102007A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システム
JP4823621B2 (ja)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及び送受信システム
JP2006320649A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