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6438B - 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86438B CN101786438B CN2009100028523A CN200910002852A CN101786438B CN 101786438 B CN101786438 B CN 101786438B CN 2009100028523 A CN2009100028523 A CN 2009100028523A CN 200910002852 A CN200910002852 A CN 200910002852A CN 101786438 B CN101786438 B CN 1017864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seat
- load bearing
- holding device
- pedestal
- h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其包括一基座、一第一承载座、一第一弹性模块、一第二承载座、一第二弹性模块以及两夹持机构。当置入一手持电子装置于夹持装置时,可带动第二承载座推动第一承载座,且压缩第二承载座与第一承载座之间的第二弹性模块以及第一承载座与基座之间的第一弹性模块。此时,第一承载座推动夹持机构来夹持手持电子装置,以将手持电子装置固定于第二承载座上。此夹持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持电子装置,并可实现简单快速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安装步骤,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夹持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固定手持电子装置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在现今社会中,车辆已作为许多人的代步及职业工具,在车辆内部可看到为因应驾驶者的需求而装设各种配备,尤其是非车内原本所配附有的标准配备,例如手持电子装置。一般常见到的手持电子装置有卫星导航器、个人数字助理以及行动电话等,以补足驾驶人行驶时所缺乏的行车信息与通话功能。
对于上述趋势,为了能够方便驾驶者将手持电子装置安装于车内并拆卸于离开车后使用,可将手持电子装置固定于车内的夹持装置便应运而生。在市面上现有的车用手持电子装置之夹持装置,大多只适用于单一型号尺寸的手持电子装置,若是驾驶人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手持电子装置,便要重新安装相对应尺寸的夹持装置。然而使用外观巨大、使用步骤繁琐的万用型车用夹持装置,需花较多的时间在安装及拆卸手持电子装置上,因而降低了携带手持电子装置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其兼容于多种不同尺寸的手持电子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夹持装置,用以固定一手持电子装置,包括一基座、一第一承载座、一第一弹性模块、一第二承载座、一第二弹性模块以及两夹持机构。第一承载座设置于基座上,且第一承载座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放置手持电子装置。第一弹性模块设置于第一承载座与基座之间,以使第一承载座沿一安置方向相对于基座作往复运动。第二承载座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第二弹性模块设置于第二承载座与第一承载座之间,以使第二承载座沿安置方向相对于第一承载座作往复运动。两夹持机构设置于基座上,并分别位于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每一夹持机构分别与第一承载座相干涉,使第一承载座朝向基座移动时,各夹持机构的部份朝向容置空间内移动,以夹持手持电子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夹持机构包括一顶块以及一连杆。两顶块可滑动地设置于基座上,并位于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两连杆设置于基座上,并分别位于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每一连杆分别与两顶块中的一个以及第一承载座相干涉,使第一承载座朝向基座移动时,带动所对应的顶块朝向容置空间内移动,以夹持手持电子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连杆与基座的连接处分别为一支点,且每一连杆分别具有位于支点两侧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两连杆的第一端分别承靠两顶块中的一个,且两连杆的第二端位于第一承载座的移动路径上,当第一承载座朝向基座移动至一特定位置之后,第一承载座承靠两连杆的第二端,并带动两连杆的第一端推顶所对应的顶块,使这些顶块凸出至容置空间内,以夹持手持电子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夹持装置更包括一第三弹性模块,设置于两顶块与两连杆的第一端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弹性模块包括两个第三弹簧组,分别设置于每一顶块与所对应的连杆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夹持装置更包括一双推式机构(PUSH-PUSH typemechanism)设置于基座上,并与第一承载座相互干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双推式机构包括两双推式开关,分别位于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承载座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凸出部,用以与两个双推式开关中的一个相干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双推式开关具有一勾爪,用以与所对应的第一承载座的凸出部相结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夹持装置更包括一旋转件以及一支撑件。旋转件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承载座上,且支撑件连接旋转件,而选转件可选择性带动支撑件承靠于第一承载座与第二承载座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件包括位于第一承载座与第二承载座之间的多个支撑柱,旋转件包括连接这些支撑柱的一转盘,而第一承载座具有对应于这些支撑柱的多个孔,以供这些支撑柱插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夹持装置更包括一底座与一连接杆,且连接杆连接于底座与基座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座包括一吸盘。
基于上述说明,有别于以往夹持装置的设计,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可固定具有不同宽度以及厚度等多种尺寸的手持电子装置,并且具有简单快速的操作方式,有助于增加使用者操作时的便利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分解图。
图2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前视图。
图2B为图2A的夹持装置沿A-A’线的剖面图。
图2C为图2A的夹持装置沿B-B’线的剖面图。
图3-5依序绘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通过夹持装置来固定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过程。
图6-8依序绘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通过夹持装置来固定另一种尺寸的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过程。
图9A为底座与连接杆结合后的示意图。
图9B为整体的夹持装置被固定于一物体之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分解图。图2A为同一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前视图。图2B与图2C分别为图2A的夹持装置沿A-A’线与B-B’线的剖面图。请参考图1及图2A-2C,夹持装置100包括一基座110、一第一承载座120、一第一弹性模块132、两顶块140、一第二承载座150、一第二弹性模块134以及两连杆160。第一承载座120具有一本体120a及板件120b并设置于基座110上,而第一弹性模块132位于基座110与第一承载座120之间。第二承载座150设置于容置空间122内,且第二弹性模块134位于第二承载座150与第一承载座120之间。此外,本实施例分别在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设置一顶块140与一连杆160,以作为一夹持机构。此由顶块140与连杆160所构成的夹持机构会与第一承载座120相干涉,使第一承载座120朝向基座110移动时,各夹持机构之部份朝向容置空间122内移动,以夹持手持电子装置。
进一步而言,两连杆160位于顶块140与基座110之间,并分别可通过一支点162与基座110连接。每一连杆160分别具有位于支点162两侧的一第一端164以及一第二端166,其中两连杆160的第一端164分别承靠两顶块140中的一个,且两连杆160的第二端166位于第一承载座120的移动路径上。如此,当第一承载座120移动时,可带动两连杆160旋转,并通过两连杆160的第一端164分别推顶两顶块140,使两顶块140凸出于容置空间122内,用以夹持置入该容置空间122的手持电子装置200。此外,顶块140与连杆160的第一端162之间可设置一第三弹性模块136,以提供顶块140运动时的弹性恢复力。
基座110上可设置一双推式机构170,并与第一承载座120相互干涉。夹持装置100亦可包括一旋转件180及一支撑件190,其中旋转件180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承载座150上,且支撑件190连接于旋转件180的一转盘182上。因此,旋转件180可选择性地带动支撑件190承靠于第一承载座120与第二承载座150之间,藉以调整第二承载座150相对于第一承载座120的移动行程(stroke)。如此,可以实现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100兼容于多种不同尺寸的手持电子装置的功能。
更详细而言,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可通过转动旋转件180来决定支撑件190是否承靠于第一承载座120与第二承载座150之间。详细而言,支撑件190连接于旋转件180,且支撑件190包括多个支撑柱192。当一厚度较薄的手持电子装置200置入夹持装置100时,旋转件180位于如图2A所示的第一方位10,支撑柱192会承靠于第一承载座120。因此,第一承载座120与第二承载座150会有一高度差,并减少第二承载座150相对于第一承载座120的移动行程。
此外,若要将一厚度较厚的手持电子装置200置入到夹持装置100,则可先将旋转件180旋转至如图2A所示的第二方位20。此时,旋转件180会带动支撑柱192旋转一角度,使支撑柱192同时对应于第一承载座120的本体120a的多个孔124b与板件120b的多个孔124a。如此,当手持电子装置200被置入到夹持装置100时,支撑柱192会插入对应的第一承载座120上的孔124a与孔124b,因此第二承载座150会直接承靠于第一承载座120,可降低第一承载座120与第二承载座150之间的高度差,并增加置放手持电子装置200的容置空间122。
上述的设计可使夹持装置100在使用上具有更大的兼容性。使用者可依据手持电子装置200的尺寸来调整旋转件180的方位藉以改变夹持装置100的容置空间122大小,以提供更多元且更便利的应用。以下配合附图,对于夹持装置100的作动方式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3-5依序绘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通过夹持装置来固定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过程。其中,图3A-5A绘示该操作过程的前视图,图3B-5B绘示该操作过程沿A-A’线的剖面图,而图3C-5C绘示该操作过程沿B-B’线的剖面图。
首先,请参考图3A-3C,在本实施例中,旋转件180被旋转至如图2A所示的第二方位20,以搭配厚度较厚的手持电子装置200。手持电子装置200下平面先与第二承载座150的顶面接触,接着带动第二承载座150向下移动。同时,支撑柱192对应插入第一承载座120的孔124a与孔124b,因此第二承载座150可压缩第二弹性模块134,并承靠于第一承载座120。此时,第一承载座120开始压缩第一弹性模块132并承靠于两连杆160的第二端166。其中,第一弹性模块132至少包括一第一弹簧132a,设置于第一承载座120与基座110之间;且第二弹性模块134至少包括一第二弹簧134a,设置于第二承载座150与第一承载座120之间。
接着,请参考图4A-4C,手持电子装置200继续向下推动第二承载座150,同时第一承载座120承靠两连杆160的第二端166,以带动连杆160之第一端164推顶所对应的顶块140,使该些顶块140凸出至容置空间122内。此外,本实施例的双推式机构170例如是两个双推式开关172,分别对应第一承载座120的凸出部121而配置于容置空间122的相对两侧。此时,第一承载座120到达向下之行程的极限位置,而第一承载座120上的凸出部121会对应嵌入双推式开关172的勾爪172a中,并使双推式开关172作动。
然后,如图5A-5C所示,双推式开关172作动之后通过勾爪172a夹持第一承载座120上的凸出部121,以固定第一承载座120之位置。同时,第一弹性模块132释放后,第二承载座150反向推动手持电子装置200承靠于顶块140凸出至容置空间122的部位,以固定手持电子装置200于垂直方向L的位置。连杆160的第一端164压缩第三弹性模块136,使得手持电子装置200被夹持于两顶块140之间,以固定手持电子装置200于水平方向H的位置。其中,第三弹性模块136例如是两个第三弹簧组136a,分别设置于每一顶块140与所对应的连杆160之间。此时,夹持装置100可稳固地固定手持电子装置200的位置。
另一方面,当使用者欲从夹持装置100上释放手持电子装置200时,只需再向下推压手持电子装置200,以解除双推式开关172对第一承载座120的夹持,同时使夹持装置100由图5A-5C所示的状态逆向回到图3A-3C的状态。请参考图3-5,在本实施例中,将手持电子装置200往基座110方向移动,可推动第一承载座120,将第一承载座120与双推式开关172解除干涉的状态。因此第一承载座120与第二承载座150可分别通过第一弹性模块132与第二弹性模块134所释放的弹性位能,将第一承载座120与第二承载座150推回至初始的位置。同时,连杆160的第一端164带动顶块140回到初始位置,以释放对手持电子装置200的夹持。
上述实施例描述夹持装置100夹持厚度较厚的手持电子装置200。较厚的手持电子装置200进入夹持装置100的行程较长,若是需要夹持不同尺寸的手持电子装置,则可调整旋转件180的方位藉以改变夹持装置100的容置空间122大小,以容纳不同尺寸的手持电子装置。
图6-8依序绘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通过夹持装置来固定另一种尺寸的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过程。其中,图6A-8A绘示该操作过程的前视图,图6B-8B绘示该操作过程沿A-A’线的剖面图。
首先,请参考图6A与6B,在本实施例中,旋转件180被旋转至如图2A所示的第一方位10,以搭配厚度较薄的手持电子装置300。手持电子装置300下平面先与第二承载座150的顶面接触,接着带动第二承载座150向下移动并压缩第二弹性模块134。同时,支撑柱192承靠于第一承载座120,因此第一承载座120与第二承载座150维持一距离,将第一承载座120开始压缩第一弹性模块132,并承靠于两连杆160的第二端166。其中,第一弹性模块132至少包括一第一弹簧132a,设置于第一承载座120与基座110之间;且第二弹性模块134至少包括一第二弹簧134a,设置于第二承载座150与第一承载座120之间。
接着,请参考图7A与7B,手持电子装置300继续向下推动第二承载座150,同时支撑柱192承靠于第一承载座120且朝向基座110移动至一特定位置之后,第一承载座120承靠两连杆160的第二端166,以带动连杆160的第一端164推顶所对应的顶块140,使该些顶块140凸出至容置空间122内。此外,本实施例的两双推式开关172,分别对应第一承载座120的凸出部121而配置于容置空间122的相对两侧。此时,第一承载座120到达向下之行程的极限位置,而第一承载座120上的凸出部121会对应嵌入双推式开关172的勾爪172a中,并使双推式开关172作动。
然后,如图8A与8B所示,双推式开关172作动之后通过勾爪172a夹持第一承载座120上的凸出部121,以固定第一承载座120的位置。同时,第一弹性模块132释放后,第二承载座150反向推动手持电子装置300承靠于顶块140凸出至容置空间122的部位,以固定手持电子装置300于垂直方向L的位置。连杆160的第一端164压缩第三弹性模块136,使得手持电子装置300被夹持于两顶块140之间,以固定手持电子装置300于水平方向H的位置。其中,第三弹性模块136例如是两个第三弹簧组136a,分别设置于每一顶块140与所对应的连杆160之间。此时,夹持装置100可稳固地固定手持电子装置300的位置。
另一方面,当使用者欲从夹持装置100上释放手持电子装置300时,只需再向下推压手持电子装置300,以解除双推式开关172对第一承载座120的夹持,同时使夹持装置100由图8A-8B所示的状态逆向回到图6A-6B的状态。请参考图6-8,在本实施例中,将手持电子装置300往基座110方向移动,可推动第一承载座120,将第一承载座120与双推式开关172解除干涉的状态。因此第一承载座120与第二承载座150可分别通过第一弹性模块132与第二弹性模块134所释放的弹性位能,将第一承载座120与第二承载座150推回至初始的位置。同时,连杆160的第一端164带动顶块140回到初始位置,以释放对手持电子装置300的夹持。
特别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双推式机构170不限定于两双推式开关172,在合理的范围内,亦可使用类似与同样作动方式的机构以完成上述双推式机构170的动作。并且支撑件190不限定于上述的支撑柱192的模式,于合理的范围内,可作组合与变换,以符合实际需求。
再者,本发明的夹持装置还可包括底座与连接杆等构件,以使夹持装置以及被夹持于其上的手持电子装置可以经由连接杆与底座固定于其它物体上。更详细而言,如图9A与9B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夹持装置400除了前述实施例的构件之外,更包括一底座410与一连接杆420。其中,图9A为底座410与连接杆420结合后的示意图,而图9B为整体的夹持装置400被固定于一物体P之上的示意图。请参考图9A与图9B,在本实施例中,底座410具有一吸盘412可附着于物体P的表面。在此,物体P例如是一车窗玻璃或是一置物平台等。值得注意的是,夹持装置400可具有一把手430,在底座410附着于物体P时,可扳动把手430,以通过把手430的压迫使吸盘412稳固地吸附于物体P上。当然,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底座410也可以通过其它可能的方式,例如螺丝锁附或是结构嵌合等方式,来与物体P结合。
连接杆420位于底座410与基座440之间,且连接杆420具有一接合件422可与基座440连接。如图9A所示,接合件422例如是一勾爪,而基座440具有相对应接合件422的沟槽(未绘示于图中),因此基座440与接合件422可相互接合。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基座440与连接杆420之间的连接方式,此处的接合件422也并非限定为勾爪。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可采用其它适当的方式来连接基座440与连接杆42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420具有可挠性,以利于使用者调整手持电子装置至适当的位置。
综上所述,有别于以往夹持装置的设计,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可固定具有不同宽度以及厚度等多种尺寸的手持电子装置,并且具有简单快速的操作方式,有助于增加使用者操作时的便利性。此外,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将连杆、弹性模块与双推式机构等组件收纳于夹持装置之内,亦可兼顾外型的简洁性与美观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夹持装置,用以固定一手持电子装置,该夹持装置包括:
一基座;
一第一承载座,设置于该基座上,且该第一承载座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放置该手持电子装置;
一第一弹性模块,设置于该第一承载座与该基座之间,以使该第一承载座沿一安置方向相对于该基座作往复运动;
一第二承载座,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一第二弹性模块,设置于该第二承载座与该第一承载座之间,以使该第二承载座沿该安置方向相对于该第一承载座作往复运动;以及
两夹持机构,设置于该基座上,并分别位于该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每一夹持机构分别与该第一承载座相干涉,使该第一承载座朝向该基座移动时,各该夹持机构的部份朝向该容置空间内移动,以夹持该手持电子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夹持机构包括一顶块以及一连杆,且该两顶块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基座上,并位于该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该两连杆设置于该基座上,并分别位于该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每一连杆分别与该两顶块中的一个以及该第一承载座相干涉,使该第一承载座朝向该基座移动时,带动所对应的该顶块朝向该容置空间内移动,以夹持该手持电子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连杆与该基座的连接处分别为一支点,且每一连杆分别具有位于该支点两侧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两连杆的第一端分别承靠该两顶块中的一个,且该两连杆的第二端位于该第一承载座的移动路径上,当该第一承载座朝向该基座移动至一特定位置之后,该第一承载座承靠该两连杆的第二端,并带动该两连杆的第一端推顶所对应的顶块,使该些顶块凸出至该容置空间内,以夹持该手持电子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三弹性模块,设置于该两顶块与该两连杆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弹性模块包括两个第三弹簧组,分别设置于每一顶块与所对应的该连杆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双推式机构,设置于该基座上,并与该第一承载座相互干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双推式机构包括两双推式开关,分别位于该容置空间的相对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承载座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凸出部,用以与该两个双推式开关中的一个相干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双推式开关具有一勾爪,用以与所对应的该第一承载座的该凸出部相结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旋转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承载座上;以及
一支撑件,连接该旋转件,该旋转件可选择性地带动该支撑件承靠于该第一承载座与该第二承载座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包括位于该第一承载座与该第二承载座之间的多个支撑柱,该旋转件包括连接该些支撑柱的一转盘,而该第一承载座具有对应于该些支撑柱的多个孔,以供该些支撑柱插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底座;以及
一连接杆,连接于该底座与该基座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包括一吸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028523A CN101786438B (zh) | 2009-01-22 | 2009-01-22 | 夹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028523A CN101786438B (zh) | 2009-01-22 | 2009-01-22 | 夹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86438A CN101786438A (zh) | 2010-07-28 |
CN101786438B true CN101786438B (zh) | 2011-10-05 |
Family
ID=42529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028523A Active CN101786438B (zh) | 2009-01-22 | 2009-01-22 | 夹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8643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0689B (zh) * | 2014-05-16 | 2019-03-22 |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夹具 |
CN114089851B (zh) * | 2020-07-30 | 2024-03-01 |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线夹紧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81751A (en) * | 1975-07-25 | 1978-03-28 | Voxson S.P.A. | Plug-in radio set, and support therefor |
DE29802061U1 (de) * | 1997-09-12 | 1998-07-02 | Tao, Hsin-Yung, Chungho, Taipeh | Halteeinrichtung für ein mobiles Telefon |
CN2424969Y (zh) * | 2000-05-31 | 2001-03-28 | 张胜德 | 移动电话免提固定座的锁紧装置 |
CN2913096Y (zh) * | 2006-04-05 | 2007-06-20 | 和碁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车用吸盘固定座 |
EP1894788A1 (en) * | 2006-08-30 | 2008-03-05 | Vogel's Holding B.V. | Device for attach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a support |
-
2009
- 2009-01-22 CN CN2009100028523A patent/CN10178643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81751A (en) * | 1975-07-25 | 1978-03-28 | Voxson S.P.A. | Plug-in radio set, and support therefor |
DE29802061U1 (de) * | 1997-09-12 | 1998-07-02 | Tao, Hsin-Yung, Chungho, Taipeh | Halteeinrichtung für ein mobiles Telefon |
CN2424969Y (zh) * | 2000-05-31 | 2001-03-28 | 张胜德 | 移动电话免提固定座的锁紧装置 |
CN2913096Y (zh) * | 2006-04-05 | 2007-06-20 | 和碁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车用吸盘固定座 |
EP1894788A1 (en) * | 2006-08-30 | 2008-03-05 | Vogel's Holding B.V. | Device for attach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a suppor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86438A (zh) | 2010-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209289B1 (en) | Universal holder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 |
US9651069B2 (en) | Mounting system for portable device | |
KR101000038B1 (ko) | 자동차용 전자제품 거치대 | |
CN111245054B (zh) |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 |
US20100213335A1 (en) | Swivelable fixing seat | |
CN101786438B (zh) | 夹持装置 | |
CN103791214A (zh) | 一种车载平板电脑专用支架 | |
CN102036518A (zh) | 卡持组件及具有该卡持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
KR101494800B1 (ko) | 절첩구조를 갖는 휴대 단말기용 거치대 | |
KR101420766B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 거치장치 | |
CN219499410U (zh) | 一种支架机构及保护壳、电子设备 | |
CN202901767U (zh) | 一种车载平板电脑专用支架 | |
KR200432333Y1 (ko) | 탈부착이 용이한 차량용 단말기 거치대 | |
CN205524013U (zh) | 车载手机支架结构 | |
CN210867816U (zh) | 一种角度易调节的车载手机支架 | |
CN208515514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汽车手机支架 | |
CN211475254U (zh) | 一种重力自锁移动终端支架 | |
CN209375163U (zh) | 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底座 | |
CN209390143U (zh) | 一种手机支架 | |
CN205693729U (zh) | 手机支架 | |
CN210168084U (zh) | 手机支架及使用该手机支架的汽车 | |
CN210242811U (zh) | 一种减震型车载智能导航仪 | |
CN212890717U (zh) | 升降装置及具有该升降装置的滑板车 | |
CN204674490U (zh) | 携行自拍及车用固定的多用途电子装置固定器 | |
CN217347677U (zh) | 一种支架座及具有其的车载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