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5294A -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5294A
CN101785294A CN200880103461A CN200880103461A CN101785294A CN 101785294 A CN101785294 A CN 101785294A CN 200880103461 A CN200880103461 A CN 200880103461A CN 200880103461 A CN200880103461 A CN 200880103461A CN 101785294 A CN101785294 A CN 101785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ope
image
imaging
ratio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3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5294B (zh
Inventor
福山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85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5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5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52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46Means for exposing single frames in motion-pictur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3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4Recor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04N21/44026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by altering the spatial resolution, e.g. for displaying on a connected PDA
    • H04N21/44027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by altering the spatial resolution, e.g. for displaying on a connected PDA for performing aspect ratio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1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1/8146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involving graphical data, e.g. 3D object, 2D graphics
    • H04N21/8153Monomedia components thereof involving graphical data, e.g. 3D object, 2D graphics comprising still images, e.g. texture, background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40Extracting pixel data from image sensors by controlling scanning circuits, e.g. by modifying the number of pixels sampled or to be sampled
    • H04N25/42Extracting pixel data from image sensors by controlling scanning circuits, e.g. by modifying the number of pixels sampled or to be sampled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es of operation using different resolutions or aspect ratios, e.g. switching between interlaced and non-interlaced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7921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for more than one process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本发明可执行从原始图像中适于成像模式的提取范围内提取具有不同宽高比的静态和动态图像。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根据所选成像模式在成像设备17的成像范围内设定用于提取静态图像的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和用于提取HD动态图像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然后从拍摄的图像中提取在所设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静态图像并提取在所设动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HD动态图像。即,本实施例可根据成像模式在具有不同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和HD动态图像提取范围间切换。因此,本实施例可从成像范围内的图像(即,原始图像)中的适于成像模式的提取范围内提取具有不同宽高比的静态和HD动态图像。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例如,本发明适合应用于能够拍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数字静态相机中。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够在拍摄静态图像以外还能拍摄动态图像的成像设备(例如,数字静态相机)、能够在拍摄动态图像以外还能拍摄静态图像的成像设备(例如,数字摄像机)已经变得普遍使用。顺便提及,由数字静态相机拍摄的静态图像受摄影文化(例如,银盐摄像)的影响很大。因此,对于这样的静态图像,通常使用与银盐摄像中所使用的宽高比相同的4∶3或3∶2的宽高比(aspect ratio)(水平长度和垂直长度的比)。此外,当打印此静态图像时,通常使用4∶3、3∶2等的宽高比。
另一方面,由数字静态图像拍摄的动态图像受电视广播的影响很大。因此,对于这样的动态图像,通常使用与陆地模拟广播的电视节目中所使用的宽高比相同的4∶3的宽高比。此外,近年来,能够显示陆地数字广播的高清晰电视节目的电视监视器已经变得广泛使用,这已经带动了能够拍摄具有与高清晰电视节目中所使用的宽高比相同的16∶9的宽高比的动态图像的数字静态相机的发展。
此外,已经提出了能够按照时分方式拍摄具有不同宽高比的静态和动态图像(例如,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和具有16∶9的宽高比的动态图像)的数字静态相机(例如参见JP-A-2006-148273)。
顺便提及,当利用传统数字静态相机按照时分方式拍摄具有不同宽高比的静态和动态图像时,由包括电荷耦合装置(CCD)的成像单元拍摄对象,并且然后,从通过拍摄得到的图像(也称为“原始图像”)生成具有所希望的宽高比的静态和动态图像,并且使它们记录在记录介质中。
例如,考虑原始图像的宽高比是4∶3,并且根据此,静态图像的宽高比被设定为4∶3,并且动态图像的宽高比被设定为16∶9。在此情况中,上述数字静态相机,例如,将原始图像记录作为具有相同的4∶3高宽比的静态图像,通过裁切原始图像的上下端来从原始图像中提取并记录具有16∶9的宽高比的动态图像。注意,此动态图像包括多个在时间上连续的图像。
然而,当按照此种方式通过裁切原始图像的上下端来提取动态图像时,提取动态图像的范围在垂直方向上窄于原始图像成像的范围。结果,如图1所示,即使完全利用显示在数字静态相机的显示器上的成像范围R1来拍摄人,位于原始图像的上端的人的头部等也被排除在用于动态图像的提取范围R2以外并且随后被截掉。
结果,所生成的动态图像很明显不同于用户所想要的(即,生成了缺少对象的重要部分的动态图像)。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对象”是指用户希望利用成像设备来拍摄的部分(例如,人的上半身、风景的一部分,等等)。
因此,传统数字静态相机可以记录具有不同宽高比的静态和动态图像,但是提取静态图像的范围和提取动态图像的范围是固定的,所以用于改变高宽比的裁切可能使得静态或动态图像缺少要被记录的对象的重要部分。
发明内容
鉴于上面所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根据成像模式而改变的提取范围从原始图像提取具有不同宽高比的静态和动态图像的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成像单元,用于拍摄对象并且输出成像范围内的图像;提取范围设定单元,用于针对每种成像模式,在成像范围内设定具有第一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并且在成像范围内设定具有第二宽高比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第二宽高比与第一宽高比不同;以及图像处理单元,用于从成像范围内的图像中提取由提取范围设定单元所设定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静态图像,并且从成像范围内的图像中提取由提取范围设定单元所设定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动态图像。
通过这样做,可以根据成像模式改变具有不同宽高比的静态图像的提取范围和动态图像的提取范围。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成像单元,用于拍摄对象并且输出成像范围内的图像;提取范围设定单元,用于针对每种成像模式,在成像范围内设定具有第一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并且在成像范围内设定具有第二宽高比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第二宽高比与第一宽高比不同;以及图像处理单元,用于从成像范围内的图像中提取由提取范围设定单元所设定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静态图像,并且从成像范围内的图像中提取由提取范围设定单元所设定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动态图像,可以根据成像模式改变具有不同宽高比的静态图像的提取范围和动态图像的提取范围,并且因此,可以提供用于从适于成像模式的提取范围内从原始图像提取具有不同宽高比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通过裁切所拍摄的具有4∶3的宽高比的图像的上下端而生成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动态图像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字静态相机的外部配置的(A)正表面、(B)背表面和(C)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字静态相机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A)静态图像拍摄和(B)动态图像拍摄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5示出在(A)第一、(B)第二、(C)第三成像模式中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和动态图像提取范围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描述在(A)第一和(B)第二成像模式中的静态和HD动态图像的拍摄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描述在第一和第二模式中的视角控制的示意图:(A)示出第一成像模式;(B)示出在第二成像模式中当快门按钮被按下时的情况;(C)示出通过自动缩小而使第一成像模式的视角与静态图像提取范围的视角相匹配的情况;以及(D)示出非缩小的情况。
图8是示出在第三成像模式中显示的监视器图像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描述静态和HD动态图像的再现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再现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在(A)第一和(B)第二成像模式中显示监视器图像的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1)第一实施例
(1-1)数字静态相机的外部配置
图2(A)、图2(B)和图2(C)示出能够拍摄高清晰(HD)动态图像的数字静态相机的外部配置,该数字静态相机概括地被示为1。数字静态相机1包括平板式矩形主体2,主体2在正表面2A上包括相机透镜单元3。相机透镜单元3包括用于拍摄对象的成像透镜和光圈。另外,在正表面2A上设置有用于捕获声音的麦克风4。
快门按钮5设在主体2的顶部表面2B上。数字静态相机1在快门按钮5被按下时拍摄静态或HD动态图像。
显示器6设在主体2的背表面2C上,其大小约与背表面2C相同并且具有16∶9的宽高比。例如,显示器6在拍摄中显示对象,并且在再现时显示所拍摄的静态或HD动态图像。另外,两个或更多个操作按钮7设在背表面2C上显示器6附近。数字静态相机1根据对操作按钮7的按下操作来执行与静态和HD动态图像的拍摄有关的各种设定。
存储器插槽8设在主体2的一个侧表面2D上,能够记录静态图像的数据(也称为“静态图像数据”)和HD动态图像的数据(也称为“HD动态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插入存储器插槽8中。另外,用于经由线缆(未示出)与外部装置连接的接口(I/F)端子9设在一个侧表面2D上的存储器插槽8附近。数字静态相机1将静态或HD动态图像输出到经由I/F端子9所连接的电视监视器,并且向经由I/F端子9连接的个人计算机发送各种数据/从经由I/F端子9连接的个人计算机接收各种数据。
(1-2)数字静态相机的内部配置
接着,将参考图3描述数字静态相机1的内部配置。数字静态相机1的组件以从电源块10供应的能量(功率)来进行操作。在数字静态相机1中,中央处理单元(CPU)11通过从经由总线12所连接的只读存储器(ROM)13读取程序并且展开/执行随机存储器(RAM)14中的程序来集中控制各组件。
具体地,例如,当CPU 11辨认出已经利用包括快门按钮5和操作按钮7的操作单元15执行了切换到用于拍摄静态图像的成像模式或用于拍摄HD动态图像的成像模式或用于既拍摄静态图像又拍摄HD动态图像的成像模式的操作时,CPU 11根据该操作经由总线12向相机块16发送控制信号。
相机块16包括能够执行缩放的相机透镜单元3、成像装置17、信号处理器18、模数(A/D)转换器19和相机控制器20。相机控制器20基于从CPU 11发送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相机块16的各组件。成像装置17例如包括包含4000(H)×3000(V)的有效显示区域中的像素(也称为“有效像素”)的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即,具有4∶3的宽高比的CCD或CMOS。注意,此有效显示区域对应于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
相机控制器20基于来自CPU 11的控制信号使成像装置17对由相机透镜单元3所捕获的图像光执行光电转换。然后,相机控制器20使信号处理器18对从光电转换得到的图像信号执行预定的信号处理。然后,相机控制器20使A/D转换器19对该图像信号执行A/D转换并输出结果。
CPU 11将从相机块16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经由总线12发送给缓存存储器21并且将其作为图像数据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的该图像数据的图像大小与成像装置17的有效像素相同(即,4000(H)x 3000(V))。注意,图像大小是指在表示为水平像素数乘以垂直像素数的图像数据中包括的像素的数量。
CPU 11读取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的图像数据并且经由总线12将其输入到图像缩放/裁切块22中。图像缩放/裁切块22在CPU 11的控制下,(如果需要的话)对输入的4000(H)x 3000(V)的图像数据进行裁切,然后将图像数据缩减到对应于显示器6的分辨率的图像大小。此缩减是指通过在不改变宽高比的情况下间拔(thin out)像素来减小图像数据的图像大小。
在CPU 11的控制下,从图像缩放/裁切块22输出的图像数据经由总线12被输入到数模(D/A)转换器23中。D/A转换器23对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D/A转换以提供模拟图像信号。此图像信号被发送给显示控制器24。显示控制器24在显示器6上显示基于此图像信号的图像或者对象的图像。注意,按照此方式在显示器6上显示的图像也被称为“监视器图像”。
因此,数字静态相机1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在显示器6上显示由成像装置17所拍摄的对象的监视器图像来确认要被记录的对象。
然后,在用于拍摄静态图像的成像模式中,当CPU 11辨认出例如已经执行了按下操作单元15的快门按钮5的操作(也被称为“静态图像成像操作”)时,CPU 11此时将从相机块16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经由总线12发送给缓存存储器21,并且将其作为图像数据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如图3以及另外如图4(A)所示。因此,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大小与成像装置17的有效像素相同(即,4000(H)x3000(V))。
CPU 11读取由此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的图像数据并且经由总线12将其输入到图像缩放/裁切块22中。图像缩放/裁切块22在CPU 11的控制下(如果需要的话)对输入的4000(H)x 3000(V)的图像数据进行裁切,以从其提取被设定用于静态图像的提取范围(具有4∶3或16∶9的宽高比的提取范围,也称为“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数据,并且随后将输入的图像数据(未裁切)或所提取的图像数据缩减到由用户指定的图像大小(而不改变宽高比)。注意,静态图像提取范围是指在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中所包括的、将要从其内提取静态图像的范围。从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内的图像中提取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静态图像也被称为“拍摄静态图像”。由此从图像缩放/裁切块22输出的图像数据经由总线12被发送到缓存存储器21并且被存储在其中,并且随后在CPU 11的控制下从缓存存储器21被读取并且被输入到图像压缩/解压缩块25中。在CPU 11的控制下,图像压缩/解压缩块25利用预定的静态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和编码,以提供经过压缩的图像数据。CPU 11将从图像压缩/解压缩块25输出的经过压缩的图像数经由总线12发送给缓存存储器21并且将其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
当需要时,CPU 11读取由此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的经过压缩的图像数据,并且经由总线12和存储器接口(存储器I/F)26将其作为静态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27中。按照此方式,数字静态相机1拍摄了静态图像并且将其记录到记录介质27中。
此外,在用于拍摄HD动态图像的成像模式中,当CPU 11辨认出例如已经执行了按下操作单元15的快门按钮5的操作(也称为“动态图像成像开始操作”)时,CPU 11将从相机块16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经由总线12发送给缓存存储器21,并且将其作为图像数据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如图3以及另外如图4(B)所示。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的该图像数据的图像大小与成像装置17的有效像素相同(即,4000(H)x 3000(V))。
CPU 11读取由此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的图像数据并且经由总线12将其输入到图像缩放/裁切块22中。图像缩放/裁切块22在CPU 11的控制下对输入的4000(H)x 3000(V)的图像数据进行裁切,以从其提取设定用于HD动态图像的提取范围(具有16∶9的宽高比的提取范围,也称为“动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数据,并且然后将所提取的图像数据缩减到由用户指定的图像大小(而不改变宽高比)。注意,动态图像提取范围是指在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中所包括的将要从其提取HD动态图像的范围。从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内的图像中提取动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HD动态图像也被称为“拍摄HD动态图像”。
由此从图像缩放/裁切块22输出的图像数据经由总线12被发送到缓存存储器21并且被存储在其中,并且然后在CPU11的控制下从缓存存储器21被读取并且被输入到HD动态图像编解码/记录/再现块28中。HD动态图像编解码/记录/再现块28在CPU11的控制下利用预定的动态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和编码,以提供经过压缩的图像数据。CPU 11将从HD动态图像编解码/记录/再现块28输出的经过压缩的图像数据经由总线12发送给缓存存储器21并将其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
此外,数字静态相机1利用麦克风4收集周围的声音并将其转换成音频信号。此音频信号被A/D转换器29进行A/D转换并且随后被输入到音频压缩/解压缩块30中。音频压缩/解压缩块30在CPU 11的控制下利用预定的音频压缩编码方法对输入的数字音频信号进行压缩,以提供经过压缩的音频数据。CPU 11将从音频压缩/解压缩块30输出的经过压缩的音频数据经由总线12发送给缓存存储器21并将其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
然后,每当需要时,CPU 11读取存储在缓存存储器21中的经过压缩的图像数据和经过压缩的音频数据,通过对经过压缩的图像数据和经过压缩的声音数据进行时分复用来生成动态图像流,并且经由总线12和存储器I/F 26将此动态图像流作为HD动态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27中。
CPU 11继续此处理,直到例如执行了再次按下操作单元15的快门按钮5的操作(也称为“动态图像成像停止操作”)为止,或者直到经过了预定时间为止。按照此方式,数字静态相机1拍摄了HD动态图像并且将其记录到了记录介质27中。
除了单独地拍摄并记录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之外,数字静态相机1可以自动地响应于按下快门按钮5的一个操作来一次拍摄并记录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在此情况中,拍摄并记录静态图像的处理和拍摄并记录HD动态图像的处理是顺序执行的。具体地,在用于既拍摄静态图像又拍摄HD动态图像的成像模式中,当CPU 11辨认出例如已经执行了按下快门按钮5的操作(也被称为“两种图像成像开始操作”)时,CPU 11首先如上所述拍摄静态图像,并且随后立即自动拍摄HD动态图像。
由此按顺序拍摄的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的静态图像数据和HD动态图像数据通过记录介质27中所构建的数据库或文件名而被彼此关联地记录到记录介质27中。
此外,当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11辨认出已经利用操作单元15执行了切换到用于再现所记录的静态图像、所记录的HD动态图像或者再现二者的再现模式的操作时,CPU 11经由总线12向相机块16发出与此操作相对应的控制信号。在相机控制器20的控制下,相机块16基于来自CPU 11的控制信号暂时停止其操作。
此外,在再现模式中,当CPU11辨认出已经利用操作单元15执行了再现所指定的静态图像的操作(也称为“静态图像再现操作”)时,CPUCPU11经由总线12和存储器I/F 26从记录介质27读取所指定的静态图像数据,并且经由总线12将此静态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压缩/解压缩块25中。
图像压缩/解压缩块25在CPU 11的控制下,对输入的静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以提供原始图像数据。在CPU 11的控制下,由此从图像压缩/解压缩块25输出的图像数据经由总线12被输入到图像缩放/裁切块22中。图像缩放/裁切块22在CPU11的控制下将输入的图像数据缩减到可以在显示器6上显示的图像大小。
在CPU 11的控制下,从图像缩放/裁切块22输出的图像数据经由总线12被输入到D/A转换器23中。D/A转换器23对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D/A转换,以提供模拟图像信号。此图像信号被发送给显示控制器24。显示控制器24在显示器6上显示基于此图像信号的静态图像。
此外,当经由I/F端子9连接了电视监视器时,CPU 11例如经由总线12、外部接口(I/F)31和I/F端子9将从图像压缩/解压缩块25输出的图像数据发送给电视监视器。结果,基于此图像数据的静态图像被显示在电视监视器上。按照此方式,数字静态相机1再现了静态图像。
此外,在再现模式中,当CPU 11辨认出已经利用操作单元15执行了再现所指定的HD动态图像的操作(也被称为“动态图像再现操作”)时,CPU 11响应于该操作经由总线12和存储器I/F 26从记录介质27读取所指定的HD动态图像数据。然后,CPU11从所读取的HD动态图像数据中将经过压缩的图像数据和经过压缩的音频数据分开,并且随后经由总线12将经过压缩的图像数据输入到HD动态图像编解码/记录/再现块28中,同时经由总线12将经过压缩的音频数据输入到音频压缩/解压缩块30中。
HD动态图像编解码/记录/再现块28在CPU 11的控制下对输入的经过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以提供原始图像数据。在CPU 11的控制下,由此从HD动态图像编解码/记录/再现块28输出的图像数据经由总线12被输入到图像缩放/裁切块22中。图像缩放/裁切块22在CPU 11的控制下将输入的图像数据缩减到可以在显示器6上显示的图像大小。
在CPU 11的控制下,从图像缩放/裁切块22输出的图像数据经由总线12被输入到D/A转换器23中。D/A转换器23对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D/A转换,以提供模拟图像信号。此图像信号被发送给显示控制器24。显示控制器24在显示器6上显示基于此图像信号的HD动态图像。
同时,音频压缩/解压缩块30在CPU 11的控制下对输入的经过压缩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以提供原始音频数据。由此从音频压缩/解压缩块30输出的音频数据被输入到D/A转换器32中。
D/A转换器32对输入的音频数据执行D/A转换,以提供模拟音频信号。此音频信号被发送给扬声器33,扬声器33输出基于此音频信号的声音。
此外,当经由I/F端子9连接了电视监视器时,CPU 11例如经由总线12、外部I/F 31和I/F端子9将从HD动态图像编解码/记录/再现块28输出的图像数据和从音频压缩/解压缩块30输出的音频数据发送给电视监视器。结果,电视监视器显示基于此图像数据的HD动态图像,同时从其扬声器输出基于此音频数据的声音。按照此方式,数字静态相机1再现了伴有声音的HD动态图像。
此外,在数字静态相机1中,当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通过记录介质27中所构建的数据库或文件名彼此相关联时,数字静态相机1可以响应于静态图像再现操作来再现静态图像,并且随后立即自动地再现与此静态图像相关联的HD动态图像。
此外,CPU 11能够进行脸部识别。例如,CPU 11利用预定的脸部识别算法来分析从相机块16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并基于此图像信号判断在图像内是否存在人脸。具体地,例如,CPU基于人脸的诸如脸部轮廓、眼睛和鼻子之类的特征点来判断图像内是否存在人脸。
另外,数字静态相机1还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包括不同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和动态图像提取范围设置的成像模式,作为用于既拍摄静态图像又拍摄HD动态图像的成像模式。例如,数字静态相机1具有第一成像模式、第二成像模式和第三成像模式。这些模式在下面按照以下顺序详细描述。
(1-3)成像模式
(1-3-1)第一成像模式
第一成像模式针对静态图像使用4∶3的宽高比,针对HD动态图像使用16∶9的宽高比,并且适合用于拍摄风景。在本模式中,如图5(A)所示,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被设定为与具有4∶3的宽高比的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R11相同的范围。另一方面,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12被设定为这样形成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范围:成像范围R11(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在上下端被裁切,并且如果水平长边与成像范围R11的水平长边平行对准的话,则该水平长度与成像范围R11的水平长度相同。换句话说,具有4∶3的宽高比的成像范围R11被裁切(剪切)成具有16∶9的宽高比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12。也就是,在第一成像模式中,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被设定为与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R11相同的范围(具有4∶3的宽高比),并且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12被设定为由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R11(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在上下端被裁切而成的范围(具有16∶9的宽高比)。
例如,在第一成像模式中拍摄静态图像时,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 11使用成像装置17的整个成像范围R11作为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如图6(A)所示,这使得能够拍摄具有4∶3的宽高比的高清晰静态图像。另一方面,在第一成像模式中拍摄HD动态图像时,第一成像模式假定拍摄重要部分位于成像范围R11的中心的诸如风景之类的对象。因此,即使HD动态图像是从由成像范围R11(即,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在上下端被裁切而成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12内提取的,也能够在不剪切对象的重要部分的情况下拍摄具有16∶9的HD动态图像。
(1-3-2)第二成像模式
第二成像模式针对静态图像使用4∶3的宽高比,针对HD动态图像使用16∶9的宽高比,并且适合用于拍摄人。在本模式中,如图5(B)所示,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20被设定为由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R11在上下端被裁切而成的、如果水平长边与成像范围R11的水平长边平行对准的话则该水平长度与成像范围R11的水平长度相同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范围。另一方面,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被设定为由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20在左右边缘被裁切成的、如果垂直短边与动态图像成像范围R20的垂直短边平行对准的话则该垂直长度与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20的垂直长度相同的、具有4∶3的宽高比的范围。换句话说,具有4∶3的宽高比的成像范围R11被剪切成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以及具有16∶9的宽高比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20。
也就是,在第二成像模式中,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被设定为由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R11在上下端和左右边缘都被裁切而成的范围(具有4∶3的宽高比),并且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20被设定为由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在左右边缘被扩展而成的范围(具有16∶9的宽高比)。
在第二成像模式中拍摄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时,当快门按钮5被按下时,数字静态相机1例如控制相机块16的缩放结构以缩短焦距,从而加宽成像范围R11的视角,以使得对象的重要部分将不会被包括在成像范围R11的上下端的要被裁切的部分中,如图6(B)所示。
具体地,数字静态相机1利用相机块16进行缩小以将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的视角与当快门按钮5被按下时成像范围R11的视角(也就是,显示在显示器6上的监视器图像的视角)相匹配。
视角表示要被拍摄的对象的角度上的范围。那么,加宽成像范围R11的视角是指加宽成像范围R11内要被拍摄的对象的范围。
此时,成像范围R11的视角与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的比为16/9,所以数字静态相机1控制缩放结构以将成像范围R11的视角加宽9/16倍。注意,用于缩放结构的透镜控制量取决于诸如相机透镜单元3与成像装置17之间的位置关系之类的光学结构,所以,用于控制相机透镜单元3的伸出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决定缩放量的光学结构来确定的。
基于如上所述,数字静态相机1从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内提取静态图像,并且从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20内提取HD动态图像。
第二成像模式假定其中诸如人之类的重要部分位于成像范围R11的中心的对象的拍摄,但是也可以位于上端或下端。于是,预先通过缩小来加宽成像范围R11的视角,以使得对象的重要部分将不会被包括在成像范围R11的上下端的要被裁切的部分中,然后,从由成像范围R11在上下端和左右边缘被裁切而成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内提取出静态图像,并且然后从由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在左右边缘被扩展而成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20内提取出HD动态图像。
通过这样做,在第二成像模式中,即使当在完全使用成像范围R11(即,完全使用在显示器6上显示的监视器图像)的同时按下快门按钮5来拍摄对象时,也能够在不剪切对象的重要部分的情况下拍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HD动态图像。
此外,在第二成像模式中,通过缩小来加宽成像范围R11的视角以将成像范围R11的视角与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的视角相匹配,能够在不剪切对象的重要部分的情况下拍摄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
此外,在第二成像模式中,如上所述,通过缩小来加宽成像范围R11的视角以将成像范围R11的视角(即,第一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的视角)与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的视角相匹配,能够以与第一成像模式的视角相同的视角拍摄静态图像。
也就是,第一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与成像范围R11的相同,如图7(A)所示。这意味着,在第一成像模式中,拍摄了具有与显示在显示器6上的监视器图像的视角相同视角的静态图像。
另一方面,第二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是由成像范围R11在上下端以及左右边缘被裁切而成的范围,如图7(B)所示。在本模式中,当快门按钮5被按下时,数字静态相机1利用相机块16进行缩小以将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的视角与当快门按钮5被按下时的成像范围R11的视角(即,第一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的视角)相匹配,如图7(C)所示。
通过这样做,数字静态相机1可以在第一和第二成像模式之间以相同视角拍摄静态图像。注意,当不进行缩小时,第二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的视角窄于第一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的视角,所以不能以与第一成像模式中的视角相同的视角来拍摄静态图像,如图7(D)所示。
因此,数字静态相机1可以防止要拍摄的静态图像的视角在第一和第二成像模式之间不同,以使得用户能够在不考虑第一和第二成像模式之间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中的差异的情况下拍摄静态图像。
(1-3-3)第三成像模式
第三成像模式针对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都使用16∶9的宽高比,并且适用于拍摄风景等。在本模式中,如图5(C)所示,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30和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31都被设定为由成像范围R11在上下端被裁切而成的、水平长边与成像范围R11的水平长边平行对准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范围。
也就是,在第三成像模式中,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30和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31都被设定为与第一成像模式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12相同的范围(具有16∶9的宽高比)。
例如,当静态图像的宽高比被设定为16∶9时,数字静态相机1在具有4∶3的宽高比的显示器6上显示由成像范围R11在上下端被裁切而成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30的监视器图像Mp用于对象确认,如图8所示。通过这样做,在第三成像模式中,数字静态相机1使得用户能够在不用考虑裁切成像范围R11的上下端的情况下确认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30内的要拍摄的对象。此外,当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30和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31被设定成相同范围时,可以在不会裁切了对象的任何重要部分的情况下以16∶9的宽高比既拍摄静态图像又拍摄HD动态图像。
因此,即使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的宽高比不同,数字静态相机1也能够通过从这三种成像模式中自动地选择适当的成像模式来从适于对象的提取范围内提取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注意,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12、R20和R31和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30是同一范围。
(1-4)成像处理过程
接着,将参考图9中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上述数字静态相机1按顺序拍摄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的处理过程(也称为“成像处理过程”)。注意,此成像处理过程是由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 11根据从ROM 13读取的程序来执行的。
当辨认出已经执行了切换到成像模式的操作时,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 11开始成像处理过程RT1,以进行到步骤SP1。在步骤SP1中,CPU11等待快门按钮5的按下,并且当辨认出按下时,CPU 11进行到步骤SP2。
在步骤SP2中,CPU 11判断用户是否选择4∶3的宽高比作为静态图像的宽高比。如果在步骤SP2中为“是”,意味着静态图像的宽高比为4∶3,则CPU 11进行到SP3。
在步骤SP3中,CPU 11执行脸部识别处理,并且基于结果判断此时由成像装置17拍摄的人的脸部是否位于图像的中心。如果在步骤SP3中为“否”,意味着静态图像的宽高比为4∶3并且人以外的对象(例如,风景)要被拍摄,则CPU 11选择第一成像模式并且进行到步骤SP4。
在步骤SP4,CPU 11将静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为第一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如图5(A)所示,并且然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P5。在步骤SP5中,CPU 11从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内提取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以记录该静态图像,并且然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P6。
在步骤SP6中,CPU 11将动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成第一成像模式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12,如图5(A)所示,并且然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P7。在步骤SP7中,CPU 11开始从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12内提取具有16∶9的宽高比的HD动态图像,并且记录该动态图像。然后,当动态图像成像停止操作被执行或者预设时间已过时,CPU 11停止提取和记录HD动态图像,并且结束成像处理过程RT1。
如果在上述步骤SP3中为“是”,意味着静态图像的宽高比为4∶3并且人要被拍摄,则CPU 11选择第二成像模式,并且进行到步骤SP8。
在步骤SP8中,CPU 11缩短焦距以加宽成像范围R11的视角,使得对象的重要部分将不会被包括在成像范围R11的上下端的要被裁切的部分中,然后将静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为第二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如图5(B)所示,并且然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P9。在步骤SP9中,CPU 11从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内提取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以记录该静态图像,并且然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P10。
在步骤SP10中,CPU 11将动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为第二成像模式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20,如图5(B)中所示,并且然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P11。在步骤SP11中,CPU 11开始从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20内提取具有16∶9的宽高比的HD动态图像并记录该HD动态图像。然后,当动态图像成像停止操作被执行或者预设时间已过时,CPU 11停止提取和记录HD动态图像,并且结束成像处理过程RT1。
如果在上述步骤SP2中为“否”,意味着16∶9的宽高比而非4∶3的宽高比被选择作为静态图像的宽高比,则CPU 11选择第三成像模式,并且进行到步骤SP12。
在步骤SP12,CPU 11将静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为第三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30,如图5(C)所示,并且然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P13。在步骤SP13中,CPU 11从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30内提取具有16∶9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以记录该静态图像,并且然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P6。
在步骤SP6中,CPU11将动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为与第一成像模式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12相同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31,如图5(C)所示,并且然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P7。在步骤SP7中,CPU 11开始从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31内提取具有16∶9的宽高比的HD动态图像并且记录该HD动态图像。然后,当动态图像成像停止操作被执行或者预定时间已过时,CPU11停止提取和记录HD动态图像,并结束成像处理过程RT1。
根据该成像处理过程RT1,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11按顺序拍摄了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
(1-5)再现彼此相关联的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
接着,详细描述再现通过在记录介质27中构建的数据库或文件名而彼此相关联的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
当再现在第一成像模式中拍摄的并且彼此相关联的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和具有16∶9的宽高比的HD动态图像时,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 11首先在具有16∶9的宽高比的显示器6上按照原样显示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如图10(A)所示。
然后,当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11辨认出用户已经执行了动态图像再现操作或者辨认出已经经过了一定时间段时,CPU 11在显示器6上显示与静态图像相关联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HD动态图像来代替静态图像。在此情况中,CPU11在不改变水平视角的情况下显示HD动态图像,以维持在第一成像模式中拍摄时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和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12之间的关系(即,大小的比)。
因此,确定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的要显示的大小以维持成像时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和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12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从显示静态图像到显示HD动态图像的平滑切换,而不会使对象的大小在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之间突然改变。
此外,在此情况中,在切换到显示HD动态图像之后,(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设定利用显示器6的屏幕来完全放大显示HD动态图像。
此外,当再现在第二成像模式中拍摄的并且彼此相关联的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和具有16∶9的宽高比的HD动态图像时,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 11首先在具有16∶9的宽高比的显示器6上显示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如图10(B)所示。在此情况中,如在显示在第一成像模式中所拍摄的静态图像的情况中那样,静态图像按照原样被显示在显示器6上。
然后,当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 11辨认出用户已经执行了动态图像再现操作或者辨认出已经经过了一定时间段,CPU 11在显示器6上显示与静态图像相关联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HD动态图像来代替静态图像。在此情况中,CPU 11在不改变垂直视角的情况下完全利用显示器6的屏幕来显示HD动态图像,以维持在第二成像模式中拍摄时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和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20之间的关系(即,大小的比)。
再次,确定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的要显示的大小以维持拍摄时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和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20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从显示静态图像到显示HD动态图像的平滑切换,而不会使对象的大小在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之间突然改变。此外,在此情况中,HD动态图像利用显示器6而被完全显示,为用户提供了印象深刻的HD动态图像。
此外,当再现在第三成像模式中拍摄的并且彼此相关联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和具有16∶9的宽高比的HD动态图像时,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 11首先利用具有16∶9的宽高比的显示器6来完全显示具有16∶9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未示出),然后利用显示器6完全显示具有16∶9的宽高比的HD动态图像(未示出)。
注意,在外部电视监视器上显示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可以如在上述显示器6上进行显示的情况中那样来执行。
(1-6)再现处理过程
接着,将参考图11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上述数字静态相机1再现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的处理过程(也称为“再现处理过程”)。注意,此再现处理过程是由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 11根据从ROM 13读取的程序来执行的。
当辨认出用户已经执行了切换到再现模式的操作时,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 11开始再现处理过程RT2以进行到步骤SP20。在步骤SP20中,当辨认出已经利用操作单元15执行了再现所指定的静态图像的静态图像再现操作时,CPU 11响应于该操作选择对应于所指定的静态图像的静态图像数据,以进行到步骤SP21。指定静态图像可以利用在显示器6上显示静态图像的缩略图列表并且从中进行选择的方法、在显示器6上依次显示静态图像并且从中进行选择的方法等来执行。
在步骤SP21中,CPU 11从记录介质27读取所选择的静态图像数据,并且进行到步骤SP22。在步骤SP22中,CPU 11再现所读取的静态图像数据以在显示器6上显示基于此静态图像数据的静态图像。
当静态图像按照此方式被显示在显示器6上时,CPU 11进行到步骤SP23以开始读取对应于与正被显示的静态图像相关联的HD动态图像的HD动态图像数据,并且然后进行到步骤SP24。此时,CPU 11从数据的开始处起读取可以存储在例如缓存存储器21中的量的HD动态图像数据,并且暂时将所读取的数据存储到缓存存储器21中。
这样,数字静态相机1可以通过在显示静态图像的同时开始读取HD动态图像数据来平滑地从显示静态图像切换到显示HD动态图像。
在步骤SP24中,当CPU 11辨认出自从显示静态图像已经经过了一定时间段,或者辨认出用户已经执行了动态图像再现操作,CPU 11删除正在显示器6上显示的静态图像,并且同时,从缓存存储器21读取HD动态图像数据并开始再现该数据,以在显示器6上显示基于此HD动态图像数据的HD动态图像。
当再现HD动态图像数据完成时,CPU 11结束再现处理过程RT2。
根据此再现处理过程RT2,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 11再现了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
(1-7)操作和优点
在上述配置中,数字静态相机1通过从由具有4∶3的宽高比的成像范围的成像装置17拍摄的图像数据生成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数据和具有16∶9的宽高比的HD动态图像数据来拍摄静态和HD动态图像,并且将它们记录在记录介质27中。
当按照此方式拍摄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时,数字静态相机1判断被成像装置17正在拍摄的对象是否是人。
如果判断对象不是人,则数字静态相机1选择适于拍摄风景的第一成像模式作为成像模式。在此模式中,数字静态相机1将静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为与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相同的范围,并且将动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为由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在上下端被裁切而成的、如果水平长边与静态图像提取范围的水平长边平行对准的话则该水平长度与静态图像提取范围的水平长度相同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范围。
这样,当对象不是人时,可以估计对象的重要部分几乎不位于成像范围的上下端。因此,即使HD动态图像是从由成像范围(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在上下端被裁切而成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内被提取时,也可以在不会裁切对象的重要部分的情况下拍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HD动态图像。
此外,在此情况中,整个成像范围被用作静态图像提取范围,所以可以拍摄出具有4∶3的宽高比并且清晰度比仅利用成像范围的一部分的清晰度高得多的静态图像。
如果判断对象是人,则数字静态相机1选择适合用于拍摄人的第二成像模式作为成像模式。在此模式中,当快门按钮5被按下时,数字静态相机1首先通过缩小来加宽成像范围的视角,以使得对象的重要部分不会被包括在成像范围的上下端。然后,数字静态相机1将静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为由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在上下端以及左右边缘被裁切而成的、具有4∶3的宽高比的范围,并且将动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为由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在左右边缘被扩展而成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范围。
这样,当对象是人时,数字静态相机1通过缩小来加宽成像范围R11的视角以使得对象的重要部分将不会被包括在成像范围R11的上下端的要被裁切的部分中,然后从由成像范围在上下端和左右边缘被裁切而成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内提取静态图像,并且然后从由该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在左右边缘被扩展的而成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内提取HD动态图像。通过这样做,即使完全利用成像范围(即,完全利用在显示器6上显示的监视器图像)来拍摄对象(人),也能够在不会裁切对象(人)的重要部分的情况下拍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HD动态图像。
根据上述配置,数字静态相机1根据所选择的成像模式在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内设定了用于提取静态图像的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和用于提取HD动态图像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然后,数字静态相机1从所拍摄的图像提取在所设定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静态图像,并且提取在所设定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HD动态图像。也就是,数字静态相机1可以根据成像模式在具有不同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和HD动态图像提取范围之间切换。因此,从成像范围内的图像(即,原始图像)中,数字静态相机1可以从适于成像模式的提取范围内提取出具有不同宽高比的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
(2)第二实施例
接着,描述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数字静态相机1仅具有第一和第二成像模式,并且第一和第二成像模式的选择除了被自动执行之外还可以由用户手动执行。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当成像模式被手动选择时,数字静态相机1在显示器6上根据所选择的成像模式显示监视器图像。
下面参考图12中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其中既可自动又可手动选择第一和第二成像模式的成像处理过程。注意,数字静态相机1的配置类似第一实施例的配置。
当辨认出已经执行了切换到成像模式的操作时,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 11开始成像处理过程RT3,以进行到步骤SP100。在步骤SP100中,CPU 11判断用户是否手动选择了第一成像模式。
如果在步骤SP100中为“是”,意味着用户手动选择了第一成像模式,则CPU 11进行到步骤SP101。在步骤SP101中,CPU 11在显示器6上根据第一成像模式显示监视器图像。
此时,例如,CPU 11显示在第一成像模式的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即,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R11)内的图像作为完全利用具有4∶3的宽高比的显示器6的监视器图像Mp,如图13(A)中所示。此外,CPU 11在此监视器图像Mp上叠加辅助线L1,辅助线L1指示由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在上下端被裁切而成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12的边框。
通过这样做,在第一成像模式中,CPU 11能够可视地向用户指示在显示器6上显示的监视器图像Mp的哪部分是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哪部分是HD动态图像提取范围。
在如此在显示器6上显示了监视器图像Mp之后,CPU 11进行到步骤SP102。在步骤SP102中,CPU 11等待快门按钮5的按下,并且当辨认出按下时,CPU 11进行到步骤SP103。
在步骤SP103中,CPU 11执行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处理过程RT1(图9)的步骤SP4到SP7的处理类似的处理,以在第一成像模式中提取并记录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并且然后结束此成像处理过程RT2。
另一方面,如果在上述步骤SP100中为“否”,CPU进行到步骤SP104。在步骤SP104中,CPU 11判断用户是否手动选择了第二成像模式。
如果在步骤SP104中为“是”,意味着用户手动选择了第二成像模式,则CPU 11进行到步骤SP105。在步骤SP105中,CPU 11利用相机块16进行缩小以将第二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的视角与第一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的视角相匹配,并且然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P106。
在步骤SP106中,CPU 11在显示器6上根据第二成像模式显示监视器图像。
此时,例如,CPU 11将在第二成像模式的具有16∶9的宽高比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20(即,由成像装置17的成像范围R11在上下端被裁切而成的范围)内的图像作为监视器图像Mp显示在具有4∶3宽高比的显示器6上,如图13(B)中所示。此外,CPU 11在此监视器图像Mp上叠加辅助线L2,辅助线L2指示由动态图像提取范围R20在左右边缘被裁切而成的具有4∶3的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的边框。
通过这样做,在第二成像模式中,CPU 11能够可视地向用户指示在显示器6上显示的监视器图像Mp的哪部分是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哪部分是HD动态图像提取范围。
在如此在显示器6上显示了监视器图像Mp之后,CPU11进行到步骤SP107。在步骤SP107中,CPU11等待快门按钮5的按下,并且当辨认出按下时,CPU11进行到步骤SP108。
在步骤SP108中,CPU11执行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处理过程RT1(图9)的步骤SP8到SP11的处理类似的处理(除了缩小以外,缩小已经被执行了),以在第二成像模式中提取并记录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并且然后结束此成像处理过程RT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104中为“否”,意味着成像模式被自动选择,则CPU11进行到步骤SP109。在步骤SP109中,CPU11将成像模式设定为自动选择,并且然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P110。
在步骤SP110中,CPU11在显示器6上根据第一成像模式显示监视器图像Mp(图13(A)),并且进行到下一步骤SP111。
在步骤SP111中,CPU11等待快门按钮5的按下,并且当辨认出按下时,CPU 11进行到步骤SP112。
在步骤SP112中,CPU 11执行脸部识别处理,并且基于结果判断此时由成像装置17所拍摄的人的脸部是否位于图像的中心(即,是否自动选择了第二成像模式)。如果在步骤SP112中为“否”,意味着因为人以外的对象(例如风景)要被拍摄所以第一成像模式被自动选择,则CPU 11选择第一成像模式,并且进行到步骤SP103。
在步骤SP103中,CPU 11在第一成像模式中提取并记录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并且然后结束此成像处理过程RT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112中为“是”,意味着因为人要被拍摄所以第二成像模式被自动选择,则CPU 11选择第二成像模式,并且进行到步骤SP113。
在步骤SP113中,CPU11利用相机块16进行缩小以将第二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的视角与第一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的视角相匹配,并且然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P108。
在步骤SP108中,CPU11在第二成像模式中提取并记录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并且然后结束此成像处理过程RT2。
根据此成像处理过程RT2,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 11按顺序拍摄了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
(3)其它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成像装置17的宽高比被固定为4∶3,静态图像的宽高比被固定为4∶3或16∶9,并且HD动态图像的宽高比被固定为16∶9。然而,在本发明中,宽高比不限于这些,并且任何其他各种宽高比都可以应用到成像装置17、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
例如,静态图像的宽高比可以与成像装置17的宽高比相同,或者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比成像装置17长,并且HD动态图像的宽高比也可以与成像装置17的宽高比相同或者在水平方向上比成像装置17长。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第二或第三成像模式是自动选择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允许用户手动选择成像模式,而不管对象是否是人。此外,除了选择成像模式以外,可以允许用户自由设定宽高比和成像范围的组合。
例如,替代在图9所示的成像处理过程RT1的步骤SP2和SP3,可以提供由用户确定选择哪种成像模式的步骤。在此步骤中,如果确定选择第一成像模式,则执行根据第一成像模式的处理(步骤SP4到SP7);如果确定选择第二成像模式,则执行根据第二成像模式的处理(步骤SP8到SP11);或者如果确定选择第三成像模式,则执行根据第三成像模式的处理(步骤SP12到SP13)。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当一次要拍摄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时,首先拍摄静态图像,并且然后拍摄HD动态图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在拍摄静态图像之前拍摄HD动态图像。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脸部识别被用作用于确定对象是否是人的方法。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基于用户所选择的模式来确定对象是否是人。
具体地,例如,数字静态相机1可以具有适合拍摄人的人成像模式以及适合拍摄风景的风景成像模式,其中,当用户选择了人成像模式时,确定对象是人。在此情况中,例如,上述第一和第二成像模式可以分别是风景成像模式和人成像模式,用户可从其中进行选择。
这使得数字静态相机1能够基于所选择的成像模式而非脸部识别功能来判断对象是否是人。
此外,对象是否是人可以基于到对象的距离来判断。例如,当数字静态相机1的相机块16具有调焦功能时,如果从相机块16获得的到焦点处的对象的距离等于或小于预定值(例如,5m时),对象被判断为是人。
此外,在此情况中,重要的是可以判断其重要部分不仅位于成像范围的中心而且位于上下端的对象(不限于人,但是与人相似)。确定这样的对象并且选择上述第一或第二成像模式使得能够在不会裁切对象的重要部分的情况下拍摄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
此外,当得到了已经描述的脸部识别、选择的成像模式以及到对象的距离中的全部并且从这些中的至少一种确定对象是人时,对象被断定是人。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在成像处理过程RT1中,在快门按钮5被按下之后,判断对象是否是人,并且设定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和动态图像提取范围。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在快门按钮5被按下之前,可以以预定时间间隔(例如,每个几秒)确定对象是否是人,以便以预定时间间隔重新设定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和动态图像提取范围。在此情况中,可以在快门按钮5被按下时从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和动态图像提取范围内提取静态图像和HD动态图像。
此外,在此情况中,以预定时间间隔重新设定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可以作为监视器图像被显示在显示器6上。这使得用户能够在此时确认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并按下快门按钮5。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通过缩短焦距(即,进行光学缩小)来将第二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的视角与第一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范围R10的视角相匹配。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通过电学缩减第二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内的图像来得到类似光学缩小的效果。
如果数字静态相机1由于相机块16的缩放结构的限制而不能进行缩小以将第二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21的视角与第一成像模式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R10的视角相匹配,则数字静态相机1可以通过在显示器6上显示指示视角不能匹配的文本信息来将其告知用户。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要被插入存储器插槽8的记录介质27被用作记录静态图像数据和HD动态图像数据的装置。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记录介质27可以是固定到数字静态相机1的硬盘或闪存。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要拍摄的动态图像是HD动态图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拍摄具有的分辨率比HD动态图像低的标准清晰度(SD)动态图像或者其它动态图像。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包括快门按钮5以及操作按钮7的操作单元15被设在数字静态相机1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以设置具有触控面板的显示器6,以使得操作单元15上的操作能够在触控面板上执行。因此,可以设置除了快门按钮5和操作按钮7以外还包括其它各种操作装置的操作单元15。另外,可以在数字静态相机1中设置用于接收来自远程装置(例如,遥控器)的信号的接收器,以使得数字静态相机1的操作能够从远程装置控制。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数字静态相机1。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具有相机功能的数字摄像机或者移动电话,只要它们具有与上述数字静态相机1类似的功能即可。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数字静态相机1的CPU11根据预先记录在ROM 13中的程序来执行上述成像处理。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用于执行成像处理的程序可以被记录在诸如光盘或存储卡之类的记录介质中,并且通过利用与数字静态相机1外部相连的个人计算机读取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并将程序传送到数字静态相机1而被安装到例如数字静态相机1的记录介质27中。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作为成像设备的数字静态相机1包括:作为成像单元的相机块16;作为图像处理单元的图像缩放/裁切块22和HD动态图像编解码/记录/再现块;作为成像模式选择单元、视角控制单元、提取范围设定单元和对象判断单元的CPU 11;以及作为显示处理单元的显示控制器24。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在成像设备中可以包括任何其他类型的成像单元、图像处理单元、提取范围设定单元、对象判断单元和显示处理单元,只要它们具有类似上述数字静态相机1的那些功能即可。
例如,用于判断对象的装置可以单独地设置,或者CPU 11可以执行显示处理。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能够拍摄静态和动态图像的诸如数字静态相机和数字摄像机之类的成像设备。
标号说明
1:数字静态相机      3:相机透镜单元      4:麦克风
5:快门按钮          6:显示器                 11:CPU
15:操作单元         16:相机块                17:成像装置
22:图像缩放/裁切块  25:图像压缩/解压缩块     27:记录介质
28:HD动态图像编解码/记录/再现块          Mp:监视器图像
R10、R21、R30:静态图像成像范围           R11:成像范围
R12、R20、R31:动态图像成像范围

Claims (8)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成像单元,用于拍摄对象并且输出成像范围内的图像;
提取范围设定单元,用于针对每种成像模式,在成像范围内设定具有第一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并且在成像范围内设定具有第二宽高比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所述第二宽高比与所述第一宽高比不同;以及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从成像范围内的图像中提取由所述提取范围设定单元所设定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静态图像,并且从成像范围内的图像中提取由所述提取范围设定单元所设定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动态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成像范围具有所述第一宽高比,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宽高比在水平方向上长于所述第一宽高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提取范围设定单元,
当所述成像模式是人成像模式时,为了给予所述动态图像提取范围所述第二宽高比,将所述动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为由所述成像范围在上下端被剪切而成的范围,并且,为了给予所述静态图像提取范围所述第一宽高比,将所述静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为由所述成像范围在上下端被剪切而成的、使得所述静态图像提取范围的上下端边缘与所述动态图像提取范围的上下端边缘相匹配的范围,并且还设定为由所述成像范围在左右边缘被剪切而成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提取范围设定单元,
在所述人成像模式以外的任何成像模式中,将所述静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为所述成像范围,并且,为了给予所述动态图像提取范围所述第二宽高比,将所述动态图像提取范围设定为由所述成像范围在上下端被剪切而成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
还包括视角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成像单元的成像范围的视角;
其中,所述视角控制单元,
在所述人成像模式中,控制所述成像单元的成像范围的视角,以使得在所述人成像模式中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的视角将与在所述人成像模式以外的任何成像模式中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的视角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对象判断单元,用于基于图像来判断对象是否是人;以及
成像模式选择单元,用于在如果所述对像判断单元判定对象是人时选择所述人成像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
还包括显示处理单元,用于在显示器上显示由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所提取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
其中,所述显示处理单元
在显示器上显示各自具有与所述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和所述动态图像提取范围之间的大小比率相对应的大小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
8.一种成像方法,包括:
针对每种成像模式,在从所拍摄的图像输出图像的成像范围内设定具有第一宽高比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并且在所述成像范围内设定具有第二宽高比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所述第二宽高比与所述第一宽高比不同;以及
从所述成像范围内的图像中提取由提取范围设定单元所设定的静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静态图像;并且
从所述成像范围内的图像中提取由所述提取范围设定单元所设定的动态图像提取范围内的图像作为动态图像。
CN2008801034614A 2007-08-27 2008-08-26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852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20342 2007-08-27
JP2007-220342 2007-08-27
PCT/JP2008/065624 WO2009028703A1 (ja) 2007-08-27 2008-08-26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5294A true CN101785294A (zh) 2010-07-21
CN101785294B CN101785294B (zh) 2013-07-10

Family

ID=40387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346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85294B (zh) 2007-08-27 2008-08-26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79299B2 (zh)
JP (1) JP5251878B2 (zh)
CN (1) CN101785294B (zh)
WO (1) WO200902870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7689A (zh) * 2011-06-28 2013-01-0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44230A (zh) * 2013-04-30 2015-12-09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WO2016145831A1 (zh) * 2015-09-08 2016-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4525A (ko) * 2009-09-02 2011-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장면 인식 영상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실현하는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JP5608432B2 (ja) * 2010-06-10 2014-10-15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678911B2 (ja) * 2012-03-12 2015-03-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合成装置、その画像合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50128689A (ko) * 2013-03-08 2015-11-18 톰슨 라이센싱 리프레이밍 및 안정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344626B2 (en) * 2013-11-18 2016-05-17 Apple Inc. Modeless video and still frame capture using interleaved frames of video and still resolutions
JP6566626B2 (ja) * 2014-11-18 2019-08-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102386398B1 (ko) * 2017-03-17 2022-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영 모드에 따라 이미지에 대한 표시자를 다르게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9348276B (zh) * 2018-11-08 2019-12-17 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画面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3017312A (ja) * 2021-07-26 2023-0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1764A1 (en) * 1995-06-21 2004-10-14 Tsutomu Honda Dual mode image shooting apparatus with still image and motion video image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JP4152280B2 (ja) * 2003-08-27 2008-09-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映像信号出力方法、映像信号出力装置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5156995A (ja) 2003-11-26 2005-06-16 Fujinon Corp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システム
JP2006023383A (ja) 2004-07-06 2006-01-26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撮像装置
JP4371049B2 (ja) * 2004-12-22 2009-11-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ガイドフレーム表示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TWI388206B (zh) * 2005-09-14 2013-03-01 Panasonic Corp 攝影裝置、固態攝影元件、影像生成方法
JP4997745B2 (ja) * 2005-11-21 2012-08-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2007180739A (ja) * 2005-12-27 2007-07-12 Sony Corp 画像データ記録装置、画像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621152B2 (ja) * 2006-02-16 2011-0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54072A (ja) 2006-08-25 2008-03-06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4854539B2 (ja) * 2007-02-21 2012-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7689A (zh) * 2011-06-28 2013-01-02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57689B (zh) * 2011-06-28 2016-06-29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44230A (zh) * 2013-04-30 2015-12-09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WO2016145831A1 (zh) * 2015-09-08 2016-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43650A1 (en) 2011-02-24
JP5251878B2 (ja) 2013-07-31
JPWO2009028703A1 (ja) 2010-12-09
US8279299B2 (en) 2012-10-02
WO2009028703A1 (ja) 2009-03-05
CN101785294B (zh)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5294B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JP4292891B2 (ja) 撮像装置、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CN102209195A (zh) 成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US91007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summary video
CN102209142A (zh) 成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4702826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147391B (zh) 成像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
US10334336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1365063B (zh) 电子照相机以及视场图像再现装置
KR101762676B1 (ko) 영상 촬영 장치 및 그 편집 영상 복구 방법
JP469692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静止画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783985B (zh) 用于图像转换的装置与方法
KR20080112866A (ko) 동영상 촬영 모드가 수행되는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의제어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채용한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
US20120219264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KR101464532B1 (ko)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JP4371170B2 (ja) 撮像装置、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KR20110024525A (ko) 장면 인식 영상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실현하는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JP2005348362A (ja) 静止画抽出方法、静止画抽出装置及び動画撮像装置
JP4677467B2 (ja) ビデオカメラ
KR100585609B1 (ko) 디지털 카메라의 제어방법
JP2010034933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00101912A (ko) 동영상 파일을 연속 재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088226A (ko)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JP2015126392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147534A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