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7712B - 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77712B CN101777712B CN2010101194716A CN201010119471A CN101777712B CN 101777712 B CN101777712 B CN 101777712B CN 2010101194716 A CN2010101194716 A CN 2010101194716A CN 201010119471 A CN201010119471 A CN 201010119471A CN 101777712 B CN101777712 B CN 1017777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movable arm
- pressure
- housing
-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在不使连接器大型化的情况下可靠地防止加压部件脱开的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多个端子排列在与该端子的平坦面呈直角的方向上,该多个端子包括不同的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20),在沿端子排列方向看时,在第一端子(10)的上升部(11E)的最大上升位置与对着该上升部(11E)的可动臂部(12)的下缘部之间形成的间隙为可供凸轮部(43)插通的尺寸,而且,在沿端子排列方向看时,在第二端子(10)的与固定臂部(11)的直线状部相对的可动臂部(22)的下缘部与凸轮部(34)之间形成的间隙被设定成小于所述上升部(11E)的最大上升高度。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08年1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810005432.6”、发明名称为“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扁平导体,已知有柔性电路基板(FPC)、扁平电缆等。作为将这种扁平导体与连接对象部件、例如其它电路基板相连的电气连接器,例如已知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连接器。
在该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如图6和图7所示,在保持金属板的板面的状态下加工而成的端子51在与板面成直角的方向上在壳体52上保持有多个。
端子51大致呈横向的H状,构成上臂与下臂在它们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连结的形状。上臂能以连结部分为支点而作杠杆状弹性倾斜变位。上臂在支点部53的右侧形成有支撑臂54A,并在左侧形成有具有突起状的接触部54C的接触臂54B。下臂在支点部53的右侧形成有支撑臂55A及其前方的连接部55B,并在左侧形成有具有突部55C的固定臂55D。
在壳体52上与端子51对应地形成有供端子51插入的槽56,端子51可从图6中的右方插入。所有的槽56在壳体52的左部开口57处连通,在右部开口58处也连通。扁平导体从左部开口57插入接触臂54B与固定臂55D之间。另外,在右部开口58中可自由转动地配设有加压部件59。
加压部件59与壳体一样,都由绝缘材料制成,从图6和图7可以看到,加压部件59具有:操作部59A、转动被引导部59B、起凸轮作用的推压部59C、以及轴部59D。
操作部59A从壳体52的右部开口58突出而呈柄状。转动被引导部59B具有圆弧状的截面,被在端子51的下臂的支撑臂55A上对应形成的凹部引导着转动。在利用操作部59A使加压部件59以顺时针方向朝着关闭位置转动时,推压部59C将端子51的上臂的支撑臂54A向上方推压。
在转动部件59的宽度方向两端上形成有突出的轴部59D,该轴部59D的中心在所述转动被引导部59B的圆弧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该轴部59D在加压部件59转动时与所述转动被引导部59B相互配合,从而被可动地支撑并引导。
在壳体的侧壁60的内侧形成有锥形槽部61及与其相邻的台阶状槽部62,而且在所述侧壁60与壳体的上壁63之间的边界部形成有狭缝64。该狭缝64使得侧壁60可向外侧弹性挠曲。所述加压部件59从图6中的右方、图7中的右上方装入壳体52中。此时,轴部59D在沿所述侧壁60的锥形槽部61移动的同时使该侧壁60向外侧弹性挠曲变形,从而收纳在台阶状槽部62中。一旦轴部59D收纳在该台阶状槽部62中,上述弹性挠曲变形便会解除,轴部59D与所述台阶状槽部62卡合,从而即使受到外力也很难脱开。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031561号公报
这样,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通过在端子的排列方向上设于加压部件两侧端的轴部与壳体的台阶状槽部卡合来防止加压部件脱开。
但是,在端子数增多时,所述加压部件因两侧端之间的宽度尺寸变大而变得容易挠曲。在两侧端之间的范围内,在端子的支撑臂上形成的凹部具有一定的脱开防止效果,但在加压部件上有外力作用而产生上述挠曲时,加压部件的转动被引导部容易从该凹部中脱出,脱开防止只能依靠所述轴部。这意味着轴部会受到大的负载,并意味着会因上述挠曲而导致轴部与台阶状槽部的卡合深度变小,还意味着侧壁会受到来自轴部的较大的力而张开、从而使卡合深度进一步变小。其结果是,可能会导致轴部的破损、加压部件的脱开。因此,在对加压部件进行开闭操作、或是对加压部件不小心作用了外力时,加压部件会脱开,导致扁平导体不再与端子接触,从而失去作为连接器的功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既可避免连接器大型化又能更可靠地防止加压部件的脱开、尤其是在端子数增多时也可确保其脱开防止效果的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本发明的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在维持金属板的平坦面的状态下制作的端子具有彼此沿相同方向延伸地并排设置的固定臂部和可动臂部,该固定臂部和可动臂部在长度方向中间部利用连结部彼此连结而作为一个部件形成,所述固定臂部被壳体固定保持,可动臂部在长度方向一端侧具有推压部并在另一端侧具有被压部,在加压部件受到移动操作而向规定方向移动时,利用该加压部件的凸轮部所作的规定量移动来推压所述可动臂部的被压部,从而使被压部在包括端子的平面在内的面内变位,并利用该被压部的变位使可动臂部以所述连结部为支点以杠杆状进行角度变位,从而使推压部变位,并用该推压部对扁平导体施加推压力。
<第一发明>
在所述扁平导体用连接器中,第一发明中是,多个所述端子排列在与该端子的平坦面成直角的方向上,在多个所述端子中至少包含有不同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在长度方向上彼此被从相反的方向压入壳体而安装在该壳体上,第一端子在与可动臂部的被压部相对的所述固定臂部的上缘部上具有上升部,在该上升部上形成有转动引导部,该转动引导部限制加压部件在第二端子的压入方向上的移动,并对该加压部件的凸轮部进行转动引导,在第二端子上,固定臂部的上缘部在与第一端子的转动引导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状部,凸轮部包括小凸轮半径部和大凸轮半径部,所述小凸轮半径部在加压部件位于打开位置时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可动臂部的被压部接触或形成间隙,所述大凸轮半径部以大于所述小凸轮半径部的凸轮半径形成,在加压部件位于关闭位置时对该被压部施加接触压力,当沿端子排列方向看时,在第一端子的所述上升部的最大上升位置与对着该上升部的可动臂部的下缘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具有可供凸轮部插通的尺寸,而且,当在第二端子的与固定臂部的所述直线状部相对的可动臂部的下缘部与凸轮部之间形成间隙时,该间隙被设定成沿端子排列方向看时小于所述上升部的最大上升高度。
在所述扁平导体用连接器的装配中,将第一端子、加压部件、第二端子依次安装在壳体上。具体而言,首先将第一端子在该端子的长度方向上从该第一端子的推压部侧压入壳体内。接着,使加压部件的凸轮部在第一端子的压入方向上插通在第一端子的可动臂部与固定臂部的上升部之间来安装该加压部件。在本发明中,在插通加压部件的凸轮部时,当沿端子排列方向看时,在第一端子的所述上升部的最大上升位置与对着该上升部的可动臂部的下缘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具有可供凸轮部插通的尺寸,因此可容易地使加压部件插通在第一端子的可动臂部与固定臂部的上升部之间。
在配置好加压部件后,在端子长度方向上以与第一端子的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将第二端子从该第二端子的被压部侧压入壳体中。在这样装配而成的扁平导体用连接器中,与第二端子对应的凸轮部的向上移动被该第二端子的可动臂部限制,相应地,第一端子的向上移动也被限制。另外,当在第二端子的与固定臂部的直线状部相对的可动臂部的下缘部与加压部件的凸轮部之间形成间隙时,该间隙被设定成沿端子排列方向看时小于第一端子的上升部的最大上升高度。因此,即使加压部件受到一定的外力而上提,与第一端子对应的凸轮部也无法越过所述上升部,因此与第一端子对应的凸轮部不会脱开。由此,还可防止与第二端子对应的凸轮部脱开。其结果是,可防止加压部件从壳体脱开。
<第二发明>
另外,在所述扁平导体用连接器中,第二发明是,多个所述端子排列在与该端子的平坦面成直角的方向上,在多个所述端子中至少包含有不同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在长度方向上彼此被从相反的方向压入壳体而安装在该壳体上,第一端子在与可动臂部的被压部相对的所述固定臂部的上缘部上具有上升部,在该上升部上形成有转动引导部,该转动引导部限制加压部件在第二端子的压入方向上的移动,并对该加压部件的凸轮部进行转动引导,在第二端子上,固定臂部的上缘部在与第一端子的转动引导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状部,凸轮部包括小凸轮半径部和大凸轮半径部,所述小凸轮半径部在加压部件位于打开位置时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可动臂部的被压部接触或形成间隙,所述大凸轮半径部以大于所述小凸轮半径部的凸轮半径形成,在加压部件位于关闭位置时对该被压部施加接触压力,当沿端子排列方向看时,在第一端子的所述上升部的最大上升位置与对着该上升部的可动臂部的下缘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具有可供凸轮部插通的尺寸,而且,在第二端子的与固定臂部的所述直线状部相对的可动臂部的下缘部与第一端子的所述上升部的最大上升位置之间形成的间隙也可设定成沿端子排列方向看时可阻止凸轮部通过的尺寸。
在这种结构的扁平导体用连接器的装配中,与第一端子对应的凸轮部无法通过在第二端子的与固定臂部的所述直线状部相对的可动臂部的下缘部与第一端子的所述上升部的最大上升位置之间形成的间隙。因此,可防止加压部件的凸轮脱开而导致该加压部件从壳体中脱开。
上述结构的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可如下地实施:加压部件的凸轮部的在与端子的平坦面平行的面中的截面形状在与第一端子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上和与第二端子对应的位置上为相同形状和相同尺寸,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各自的固定臂部的上缘部彼此在固定臂部与可动臂部的相对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形成在相同位置上,第二端子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形成为该第二端子的可动臂部的下缘部位于第一端子的可动臂部的下缘部下方的位置上。
另外,上述结构的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在第一及第二发明的场合也可如下地实施: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各自的可动臂部的下缘部彼此以及固定臂部的上缘部彼此在固定臂部与可动臂部的相对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形成在相同的位置上,加压部件的凸轮部形成为:在该加压部件位于打开位置时,在第二端子的位置上、在与该第二端子的平坦面平行的面中的截面形状的上下方向尺寸大于在第一端子的位置上的凸轮部的对应的上下方向尺寸。
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最好以在该端子的排列方向上混杂分布配置的形态保持在壳体中。由此,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被配置在整个端子排列方向上,可在该整个排列方向上实现加压部件的凸轮部的脱开防止,因此可提高加压部件的脱开防止效果。
另外,在第一及第二发明中,最好第一端子的可动臂部的被压部形成为直线状,第二端子的可动臂部的被压部形成为凹状。这样,通过将第二端子的可动臂部的被压部形成为凹状,使与第二端子对应的凸轮部与该凹状的被压部卡合,从而可对与该第二端子对应的凸轮部在端子长度方向上进行定位。另外,可能会因将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从彼此相反的方向压入而引起端子长度方向上的错位、即装配误差,但由于第一端子的可动臂部的被压部形成为直线状,因此即使凸轮部与被压部的相对位置稍有错位,可动臂部也可在凸轮部的推压下顺畅地向上方变位。
在本发明中,在装配连接器时,可将加压部件的凸轮部插通在第一端子的可动臂部与固定臂部之间,从而将该加压部件装入壳体内。另外,在加压部件配置后被安装的第二端子的可动臂部对加压部件的凸轮部的向上移动进行限制,第一端子的上升部对凸轮部向第二端子的压入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因此凸轮部不会脱开,可防止加压部件从壳体中脱开。另外,可利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来防止凸轮部的脱开,无需为了防止该凸轮部的脱开而另行设置部件,因此可避免连接器的大型化。另外,通过使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在该端子的排列方向上混杂地分布配置,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被配置在整个端子排列方向上,可防止凸轮部的脱开,因此可提高加压部件的脱开防止效果。尤其是在端子数多、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加压部件的宽度大时,可有效地防止因该加压部件的挠曲而导致该加压部件的脱开。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B)是该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A)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2(B)是沿B-B线的剖视图,图2(C)是沿C-C线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连接器的装配工序的剖视图,图3(A)是表示加压部件安装之前的图,图3(B)是表示加压部件安装之后的图,图3(C)是表示第二端子安装之前的图,图3(D)是表示第二端子安装之后的图。
图4(A)是表示加压部件安装之后在凸轮部与第一端子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上下方向尺寸的图,图4(B)是表示第二端子安装之后在凸轮部与第二端子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上下方向尺寸的图。
图5是第二实施形态的连接器在第二端子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6是以往的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7是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6的连接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符号说明)
1连接器
10第一端子
11、21固定臂部
11A、21A接触部
12B、22B被压部
13、23连结部
20第二端子
30壳体
11E上升部
11E-1转动引导部
12A、22A推压部
40加压部件
43、44凸轮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的图1~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形态>
图1(A)是本实施形态的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B)是该连接器的主视图。在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1(下面称作“连接器1”)中,在保持金属板的平坦面的状态下制作而成的端子在与该端子的平坦面成直角的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配置有多个。该端子由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20两种端子构成,如图1(A)和图(B)所示,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20在大致长方体状外形的壳体30上沿该壳体30的长度方向交替配置。另外,为了使第一端子10及第二端子20与扁平导体接触,在壳体30上可自由转动地安装有后述的加压部件40。下面,为了方便说明,也将第一端子10简称为“端子10”,将第二端子20简称为“端子20”。
图2(A)是沿图1(B)的A-A线的剖视图,表示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一端子10的位置处的截面。图2(B)是沿图1(B)的B-B线的剖视图,表示在上述方向上的第二端子20的位置处的截面。图2(C)是沿图1(B)的C-C线的剖视图,表示在上述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之外的端部位置处的截面。另外,这些图2(A)~图2(C)表示加压部件40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在此,如图2(A)~图2(C)所示,“打开位置”是指加压部件40向壳体30的高度方向上升、可将扁平导体插入壳体30内的状态下的位置。
截面呈四边形并沿着与纸面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壳体30通过将绝缘材料成形而成,并分别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两种端子10、20的收容槽31、32。收容槽31、32分别具有与端子10、20的板厚相符的内部宽度(在与纸面成直角方向上的内部宽度),呈平行于纸面延伸的狭缝状,在图2(A)、图2(B)中,收容槽31、32左右贯通地形成在壳体30上。关于这些收容槽31、32,在壳体30右半部的从上下方向中间部朝着上方的区域内,所有收容槽31、32连通,从而形成上方开口的加压部件转动空间33,在壳体30的左半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所有收容槽31、32连通,从而形成左方开口的扁平导体插入空间34。其结果是,在壳体30内,收容槽31、32形成于沿着壳体下壁35和位于左半部的上壁36的内表面的部分。
如上所述,端子10、20在维持金属板的平坦面的状态下被赋予形状,如图所示,其外形大致呈横向的H状。端子10、20分别包括:位于下方的固定臂部11、21;以及位于其上方并与该固定臂部11、21大致平行的可动臂部12、22,固定臂部11、21和可动臂部12、22在它们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利用连结部13、23连结,分别作为一个部件形成。
第一端子10包括:接触部11A,该接触部11A在延伸至壳体30左端附近的固定臂部11的左端上以与可动臂部12相对的形态突出;以及连接部11B,该连接部11B设置在突出到壳体30外侧的右端上。另外,第一端子10的固定臂部11具有凸轮引导部11D,该凸轮引导部11D在设于连结部13右方的突部11C与所述连接部11B之间以槽状形成。所述凸轮引导部11D的槽底部构成直线部,并在其两侧形成具有圆度的部分。从该槽底部起经由右侧的具有圆度的部分到连接部11B为止的部分作为上升部11E形成,如后面所述,在该上升部11E上形成有对加压部件40的凸轮部43进行转动引导的转动引导部11E-1。另外,该转动引导部11E-1还起着限制加压部件40向右移动的作用。所述连接部11B用突出到壳体30外并向下方延伸的部分形成,还形成有与壳体的下壁35的右端部嵌合的固定槽11F。
所述第一端子10的可动臂部12利用所述连结部13而与所述固定臂部11连结,相对于该连结部13的位置向左右延伸。该可动臂部12的左端位于与所述固定臂部11的接触部11A对应的位置上,在该左端上设置有推压部12A,该推压部12A对着所述接触部11A突出。在所述可动臂部12的右端附近,在与所述固定臂部11的凸轮引导部11D相对的位置上的下缘呈直线状,可动臂部12在与固定臂部11的上升部11E相对的直线状部分上具有被压部12B。
所述第一端子10被从壳体30的右端侧朝着该壳体30的收容槽31压入。固定臂部11朝着壳体30的下壁35侧的收容槽31收容,可动臂部12朝着上壁36侧的收容槽31收容。固定臂部11的下缘与壳体30的下壁35的上表面接触,在连接部11B上形成的固定槽11F与壳体的下壁35的右端部嵌合,从而使固定臂部11牢固固定。与此相对,可动臂部12的上缘在端子长度方向上的与连结部13对应的位置P1处的狭小范围内啮入壳体30的上壁36。由此,可用连结部13来确保作为支点的作用。另外,在其它范围内,可动臂部12在该可动臂部12的上缘与壳体30的上壁36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从而允许以所述支点进行杠杆状的动作。由此,可动臂部12被所述收容槽31的槽宽方向的内壁面在可动臂部12的板厚方向上支撑,并可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该可动臂部12的位于所述连结部13右方的部分突入到不存在壳体30的上壁36的加压部件转动空间33中。
与此相对,在第二端子20的固定臂部21延伸至连结部23的左方,其前端部分突出到壳体30外,第二端子20在壳体外具有连接部21B,并在该连接部21B与连结部23之间具有接触部21A。所述连接部21B与将第一端子10的连接部11B左右倒置时的形状类似,形成有与壳体30的下壁35的左端部嵌合的固定槽21F。所述接触部21A位于所述第一端子10的接触部11A的右方。所述固定臂部21的从连结部23右方到自由端为止的、与可动臂部22相对的上缘为直线缘,在其一部分上形成有对后述的加压部件40的凸轮部44进行引导支撑的凸轮引导部21D。即,固定臂部21的上缘在与第一端子10的转动引导部11E-1对应的位置上以直线部形成。另外,固定臂部21的上缘和第一端子10的固定臂部11的上缘在固定臂部11、22与可动臂部12、22的相对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形成在相同位置上。
第二端子20的可动臂部2利用所述连结部23而与所述固定臂部21连结,相对于该连结部23的位置朝左右延伸。与第一端子10相比,可动臂部22在该连结部23的左方延伸得短,在其左端上具有推压部22A,该推压部22A对着固定臂部21的接触部21A突出。在连结部23的左方的部分,可动臂部22的上缘在端子长度方向上的与连结部23对应的位置P2处的狭小范围内啮入壳体30的上壁36。由此,可用连结部23来确保作为支点的作用。另外,在其它范围内,可动臂部22在该可动臂部22的上缘与壳体30的上壁36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从而允许以所述支点进行杠杆状的动作。由此,可动臂部22可在上述其它范围内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另外,在可动臂部22的位于所述连结部23右方的右端部、具体而言是在该可动臂部22的长度方向上与后述的凸轮部44的转动中心44A对应的部分上形成有凹状的被压部22B。第二端子20的可动臂部22的在被压部22B附近的下缘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于第一端子10的可动臂部12的在被压部12B附近的下缘的下方。
与第一端子10比较,这种形状的第二端子20的整体形状呈横向的H状,与第一端子10类似,但存在如下的不同之处:该第二端子是从左方朝着壳体30插入,固定臂部21的接触部21A和可动臂部22的推压部22A位于靠近连结部23的位置上,固定臂部21的凸轮引导部21D形成为直线状,可动臂部22的被压部22B形成为凹状,可动臂部22的被压部22B附近的下缘形成在第一端子10的可动臂部12的被压部12B附近的下缘的下方。
加压部件40通过对树脂等绝缘材料成形而制成,在图2(A)~图2(C)中,设置成从壳体内向外伸出的形态,在与纸面成直角的方向、即端子的排列方向上具有将端子10、20的排列范围覆盖的宽度。该加压部件40在上述排列方向上,在位于壳体30内大致一半的部分上、且在与端子10、20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与纸面平行的狭缝状的槽部41、42,该槽部41、42允许端子10、20的可动臂部12、22贯通。
各槽部41、42在该加压部件40的端部位置上设置有凸轮部43、44,该凸轮部43、44将各槽部41、42的相对内壁面(在所述排列方向上彼此相对的内壁面)之间连结。当加压部件40位于图2(A)、图2(B)所示的打开位置时,该凸轮部43、44的截面呈横向较长的椭圆形形状,在同一图中,凸轮部43、44具有小凸轮半径部和大凸轮半径部,小凸轮半径部是从后述的转动中心43A、44A到上端为止的距离,大凸轮半径部是从该转动中心到左端为止的距离。当凸轮部43、44的小凸轮半径部朝向上方时,该凸轮部43、44与被压部12B、22B之间形成有间隙。即,当加压部件40位于打开位置时,在凸轮部43、44与可动臂部12、22之间形成有间隙。在图2(A)、图2(B)中,从凸轮部43、44的左端到右端为止的距离大于在凸轮引导部11D、21D与被压部12B、22B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尺寸。即,当加压部件变为关闭位置时,大凸轮半径部会给被压部12B、22B造成接触压力。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当加压部件40位于打开位置时,凸轮部43、44与可动臂部14、22之间形成有间隙,但也可以是在加压部件40位于打开位置时凸轮部43、44与可动臂部12、22在不构成接触压力的程度下接触。
与第一端子10对应的凸轮部43和与第二端子20对应的凸轮部44形成为相同形状和相同尺寸。即,与第一端子10对应的凸轮部43以及与第二端子20对应的凸轮部44的凸轮变位量相等。该凸轮部43、44在图2(A)、图2(B)的右侧半圆部的中心、即转动中心43A、44A上具有垂直于纸面延伸的共同的转动轴线。通过将加压部件40转动操作至图2(A)、图2(B)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关闭位置,两种端子10、20的被压部12B、22B会受到来自凸轮部43、44的压力,并会根据该凸轮变位量而向上方弹性变位。该被压部12B、22B的弹性变位会在可动臂部12、22以连结部13、23为支点呈杠杆状倾斜变位时使推压部12A、22A产生向下的弹性变位。
如图2(C)所示,在加压部件40的与纸面成直角的方向上的两端、即与端子排列范围对应的范围之外,沿端子排列方向看,在加压部件40的与凸轮部43、44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截面呈大致四边形的侧端转动部45。侧端转动部45的转动中心45A和凸轮部43、44的转动中心43A、44A具有共同的转动轴线,并在加压部件40的转动下转动。另外,加压部件40位于打开位置时的侧端转动部45的上下尺寸被设定成:即使位于打开位置上的加压部件40被朝着上方上提,该加压部件40的凸轮部43也不会越过第一端子10的上升部11E。
这种结构的本实施形态的连接器按照以下要领进行装配。图3(A)~图3(D)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连接器1的装配工序的图。其中,图3(A)、图3(B)是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一端子10的位置处的剖视图,图3(C)、图3(D)是在同方向上的第二端子20的位置处的剖视图。
(1)在装配该连接器1时,首先,多个第一端子10经由壳体30的加压部件转动空间30从推压部12A侧沿端子长度方向压入收容槽31内,从而安装在该壳体30上。即,第一端子10被从图3(A)的右侧压入收容槽31内。其结果是,第一端子10的固定槽11F与壳体30的下壁35的右端部嵌合,且可动臂部12的上缘在端子长度方向上的与连结部13对应的位置P1的狭小范围内啮入壳体30的上壁36中,从而将第一端子10安装在壳体30上。
(2)接着,将加压部件40安装在壳体30上。具体而言,如图3(A)所示,在加压部件40保持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像该图的箭头所示那样将加压部件40的凸轮部43朝着该图的左方插通在固定臂部11与可动臂部12之间,在并插通后使加压部件40朝着该图的下方移动,从而将加压部件40装入壳体30内。这样,如图3(B)所示,安装好的加压部件40的凸轮部43的右侧半圆部的下侧被第一端子10的转动引导部11E-1支撑。
图4(A)是表示加压部件40安装之后在凸轮部43与第一端子10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上下方向尺寸的图。在第一端子10中,在该第一端子10的上升部11E的最大上升位置11E-2与对着该上升部11E的可动臂部12的下缘部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尺寸(S1A)大于加压部件40位于打开位置时的凸轮部43的上下尺寸(S4)。换言之,第一端子10的上升部11E的最大上升高度的尺寸(S2)小于在第一端子10的可动臂部12的下缘部与凸轮部43之间形成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隙的尺寸(S3A)。通过以这种尺寸形成第一端子10,在加压部件40安装时,可使加压部件40的凸轮部43插通。
如上所述,加压部件40位于打开位置时的侧端转动部45的上下尺寸被设定成:即使位于打开位置上的加压部件40被朝着上方上提,该加压部件40的凸轮部43也不会越过第一端子10的上升部11E。因此,在加压部件40安装之后,即使是在第二端子安装之前,也可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加压部件40的两端位置上利用侧端转动部45来防止该加压部件40脱开。
(3)如图3(B)所示,在第一端子10和加压部件40安装在壳体30上后,在长度方向上从与第一端子10的压入方向相反的一侧、即图3(C)中的左侧将多个第二端子20安装在壳体30上。具体而言,第二端子20沿端子长度方向从被压部22B侧按该图的箭头所示压入安装在收容槽32内。其结果是,如图3(D)所示,第二端子20的固定槽21F与壳体30的下壁35的左端部嵌合,且可动臂部22的上缘在端子长度方向上的与连结部23对应的位置P2处的狭小范围内啮入壳体30的上壁36中,从而将第二端子20安装在壳体30上,连接器1装配完成。
图4(B)是表示第二端子20安装之后在凸轮部43与第二端子20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上下方向尺寸的图。如上所述,第二端子20的可动臂部22的下缘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第一端子10的可动臂部12的下缘的下方。在第二端子20上,在双点划线所示的该第二端子20的可动臂部22的下缘部与第一端子10的上升部11E的最大上升位置11E-2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尺寸(S1B)小于凸轮部43的上下方向尺寸(S4)。换言之,在第二端子20的可动臂部22的下缘部与凸轮部43之间形成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隙的尺寸(S3B)小于第一端子10的上升部11E的最大上升高度的尺寸(S2)。
由于加压部件40的凸轮部44与凸轮部43形状相同且尺寸相同,因此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二端子20的位置上,第二端子20的可动臂部22的下缘部与凸轮部44之间的间隙与图4(B)中针对第一端子10表示的S3B相等。因此,凸轮部44可向上移动S3B的尺寸,但进一步的向上移动则被可动臂部22限制。这样,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二端子20的位置上,凸轮部44的向上移动被第二端子20的可动臂部22限制,因此在第一端子10的位置上虽然看起来凸轮部43可以向上移动,但结果是在所述第二端子20的位置上的限制优先,从而使该凸轮部43的向上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即使加压部件40受到一定的外力而上提,该加压部件40的凸轮部43也不会越过上升部11E,因此凸轮部43不会向图2(A)、图2(B)的右方脱开。另外,由于凸轮部43的脱开被上升部11E阻止,因此凸轮部44的向右脱开也被阻止。这样,通过防止凸轮部43处的脱开,可避免加压部件40从壳体30中脱开。
在第二端子20的可动臂部22的在端子长度方向上与第一端子10的上升部11E的最大上升位置11E-2相对的部分,如图4(B)中的虚线所示,其下缘也可形成为比双点划线所示的可动臂部22的下缘更向下方突出。由此,在用虚线所示的突出部分的下缘与第一端子11的上升部11E的最大上升位置11E-2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尺寸(S1B’)小于在设置具有双点划线所示的可动臂部22的第二端子20时形成的尺寸(S1B)。其结果是,凸轮部43、44更难脱开,可提高加压部件40的脱开防止效果。
如上所述,在加压部件40的端子排列方向的两端位置上利用侧端转动部45来防止加压部件40脱开,但当该加压部件40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宽度大时,即使在所述两端位置上防止加压部件40的脱开,若没有第二端子的限制,则该加压部件也可能会挠曲而脱开。在本实施形态中,如上所述,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20配合动作,来防止凸轮部43、44的脱开,从而可避免加压部件40从壳体30中脱开。另外,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20交替排列而分布在整个端子排列方向上,在该分布范围中实现了凸轮部43、44的脱开防止,因此可提高加压部件40的脱开防止效果。即,在端子数多、加压部件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宽度大时,可有效防止因该加压部件40的挠曲而导致该加压部件40脱开。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是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20交替排列,但排列顺序并不局限于此,只要两种端子在该端子的排列方向上混杂分布配置,就可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利用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20来阻止凸轮部43、44脱开,无需为了阻止该凸轮部脱开而另行设置部件,因此可避免连接器的大型化。
本实施形态的连接器按照以下要领使用。
(a)首先,如图2(A)~图2(C)所示,将加压部件40置于竖起的打开位置,并将扁平导体(未图示)的端部、即连接电路部插入在壳体30内的左部形成的扁平导体插入空间34中。此时,使该连接电路的面位于下表面侧,以使其与两种端子10、20的接触部11A、21A相对。
(b)在将扁平导体插入至规定位置、具体而言是插入至前端与壳体30的抵接部抵接的深度后,使加压部件40朝着图2(A)、图2(B)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关闭位置顺时针转动。一旦加压部件40到达关闭位置,凸轮部43、44便会绕其旋转中心43A、44A旋转而成为纵长的姿态。凸轮部43、44推压两种端子10、20的被压部12B、22B,使其向上方变位。
(c)通过两种端子10、20的被压部12B、22B的变位,使两种端子10、20的可动臂部12、22如图2(A)、图2(B)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地以连结部13、23为支点呈杠杆状倾斜,其结果是,推压部12A、22A向下方弹性变位而推压扁平导体,使该扁平导体的连接电路的面与两种端子10、20的接触部11A、21A接触。
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一端子10的被压部12B形成为直线状,第二端子20的被压部22B形成为凹状。由此,在加压部件40成为关闭位置时,图2(B)中的凸轮部44的半圆状的一端便与凹状的被压部22B卡合。即,凹状的被压部22B起到对关闭位置上的加压部件40进行定位的作用。但是,可能会因将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20从彼此相反的方向压入壳体内而引起装配误差,具体而言是端子长度方向上的两种端子之间的错位。此时,装配误差会使第一端子10的被压部12B和第二端子20的被压部22B沿端子排列方向看位于不同位置上。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第一端子10的被压部12B形成为直线状,因此即使在加压部件40位于关闭位置时被凸轮部43推压的位置在端子长度方向上稍有错位,也可被凸轮部43推压而顺利地向上方变位。即,形成为直线状的被压部12B允许上述装配误差。
<第二实施形态>
在第二实施形态中,与第一实施形态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各自的可动臂部的下缘部彼此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相同的位置上;在加压部件位于打开位置时,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二端子的位置处的凸轮部的上下方向尺寸大于在第一端子的位置处的凸轮部的上下方向尺寸。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第一端子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第一端子10形状相同且尺寸相同。而且,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第一端子10的位置对应的凸轮部也与第一实施形态的凸轮部43形状相同且尺寸相同。
图5是第二实施形态的连接器的剖视图。该图表示的是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二端子位置处的截面,与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连接器截面的图2(B)对应。在本实施形态中,与第一实施形态对应的部件是在第一实施形态中的符号上标记了“’”来表示。另外,该图是表示在第二端子的位置处的截面的图,第一端子10和凸轮部43并未图示。
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20’各自的可动臂部12、22’的下缘部彼此以及固定臂部11和21’的上缘部彼此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相同的位置上。由于第一端子10及与该第一端子10的位置对应的凸轮部43与第一实施形态中的部件形状相同且尺寸相同,因此如上所述,在装配连接器1’时,可使加压部件40的凸轮部43插通。
加压部件40’的与第二端子20’的位置对应的凸轮部44’形成为:当加压部件40’位于打开位置时,该凸轮部44’的上下方向尺寸大于与第一端子10的位置对应的凸轮部43的上下方向尺寸。具体而言,凸轮部44’形成为:在第二端子20’的与固定臂部21’的直线状的凸轮引导部21’D相对的位置上,在可动臂部22’的下缘部与凸轮部44’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上下方向尺寸小于第一端子10的上升部11E的最大上升高度的尺寸。此时,凸轮部44’可向上移动上述间隙的尺寸,但进一步的向上移动被可动臂部22’限制。这样,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第二端子20’的位置上,凸轮部44’的向上移动被第二端子20’的可动臂部22’限制,因此在第一端子10的位置上虽然凸轮部43看起来可以向上移动,但在所述第二端子20’的位置上的限制优先,从而使该凸轮部43的向上移动受到限制。
因此,即使加压部件40’受到一定的外力而上提,该加压部件40’的凸轮部43也不会越过上升部11E,因此凸轮部43不会向图2(A)、图2(B)的右方脱开。另外,由于凸轮部43的脱开被上升部11E阻止,因此凸轮部44’的向右脱开也被阻止。这样,通过防止凸轮部43处的脱开,可避免加压部件40’从壳体30中脱开。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形态中,连接器具有两种端子,但端子的种类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三种以上。另外,在第一和第二实施形态中,加压部件为转动形式的部件,但也可将加压部件做成可插入壳体的滑动形式的部件。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形态中,通过使端子10、20的接触部11A、21A与在扁平导体的下表面上形成的电路连接面接触来实现电气性连接,但接触连接面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端子10、20的推压部12A、22A与在扁平导体的上表面上形成的电路连接面接触,从而使该推压部12A、22A发挥接触部的作用,或者,也可以使推压部12A、22A、接触部11A、21A与在扁平导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两个面上形成的电路连接面接触。另外,也可根据每个端子适当选择扁平导体的任意一个面,以使所选的面与对应的接触部11A、21A、推压部12A、22A接触。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形态中,如上所述,可利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配合动作充分地获得加压部件的脱开防止效果,但也可以再安装加压部件的脱开防止用的部件,从而提高脱开防止效果。例如,也可在壳体的两端安装阻止设于加压部件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侧端转动部的脱开的部件。另外,也可通过将第一实施形态和第二实施形态结合来防止加压部件的脱开。
Claims (5)
1.一种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所述电气连接器具有在维持金属板的平坦面的状态下制作成的端子,所述端子具有彼此沿相同方向延伸地并排设置的固定臂部和可动臂部,所述固定臂部和可动臂部在长度方向中间部利用连结部彼此连结而作为一个部件形成,所述固定臂部被所述电气连接器的壳体固定保持,可动臂部在长度方向一端侧具有推压部并在另一端侧具有被压部,所述电气连接器还具有加压部件,在所述加压部件受到移动操作而向规定方向移动时,所述加压部件的凸轮部通过规定量的移动而推压所述可动臂部的被压部,从而使所述被压部在包括端子的平面在内的面内变位,且通过该被压部的变位使可动臂部以所述连结部为支点作杠杆状角度变位,从而使推压部变位,并用所述推压部对扁平导体施加推压力,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端子排列在与所述端子的平坦面成直角的方向上,并且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被压入到所述壳体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端子的所述可动臂部和所述固定臂部通过连结部而连结,所述可动臂部在端子长度方向上的与所述连结部对应的位置处的狭小范围内固定于所述壳体,而在所述狭小范围之外,能以所述连结部为支点作杠杆状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端子中至少包含有第一和第二端子,至少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之一的所述可动臂部在与所述连结部对应的位置处的狭小范围内固定于所述壳体,而在所述狭小范围外,能以所述连结部为支点作杠杆状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所述可动臂部在与所述连结部对应的位置处的狭小范围内固定于所述壳体,而在所述狭小范围外,能以所述连结部为支点作杠杆状动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之一的所述可动臂部和固定臂部在以对所述端子的平坦面成直角的板厚面所形成的缘部上固定于所述壳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臂部在所述狭小范围处啮入到所述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24148A JP4338738B2 (ja) | 2007-02-02 | 2007-02-02 |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
JP2007-024148 | 2007-02-02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054326A Division CN101237088B (zh) | 2007-02-02 | 2008-01-30 | 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77712A CN101777712A (zh) | 2010-07-14 |
CN101777712B true CN101777712B (zh) | 2012-10-10 |
Family
ID=396765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054326A Active CN101237088B (zh) | 2007-02-02 | 2008-01-30 | 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
CN2010101194716A Active CN101777712B (zh) | 2007-02-02 | 2008-01-30 | 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054326A Active CN101237088B (zh) | 2007-02-02 | 2008-01-30 | 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7530831B2 (zh) |
JP (1) | JP4338738B2 (zh) |
CN (2) | CN10123708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22745B2 (ja) * | 2006-03-29 | 2011-07-13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中継コネクタ |
JP4795179B2 (ja) * | 2006-09-11 | 2011-10-19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コネクタ |
JP5070884B2 (ja) * | 2007-03-06 | 2012-11-14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4964013B2 (ja) * | 2007-04-20 | 2012-06-27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TWM354923U (en) * | 2008-11-21 | 2009-04-11 | Taiwan Suncagey Ind Co Ltd | Improv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back-lift flexible circuit board |
JP5123975B2 (ja) * | 2010-04-08 | 2013-01-23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102858B2 (ja) * | 2010-04-08 | 2012-12-1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799679B2 (ja) | 2011-09-02 | 2015-10-28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4945006B1 (ja) * | 2011-09-26 | 2012-06-06 |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TWM439282U (en) * | 2012-03-13 | 2012-10-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5862387B2 (ja) * | 2012-03-15 | 2016-02-16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02683927A (zh) * | 2012-04-23 | 2012-09-19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
JP5958705B2 (ja) * | 2012-09-11 | 2016-08-0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8834182B2 (en) * | 2012-10-17 | 2014-09-16 | Microelectronics Assembly Technologies | Pierced flexible circuit and compression joint |
JP5377739B2 (ja) * | 2012-10-23 | 2013-12-25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
JP5876005B2 (ja) * | 2013-04-18 | 2016-03-02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
JP5872510B2 (ja) * | 2013-08-08 | 2016-03-01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
CN105449422B (zh) * | 2014-08-28 | 2019-02-22 | 春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件式fpc连接器 |
JP6342342B2 (ja) * | 2015-01-26 | 2018-06-13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588272B2 (ja) | 2015-08-24 | 2019-10-09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JP6588271B2 (ja) * | 2015-08-24 | 2019-10-09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KR102543054B1 (ko) * | 2017-12-27 | 2023-06-1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케이블, 컨넥터, 그를 이용한 인쇄회로기판 및 표시장치 |
CN112751221A (zh) * | 2019-10-31 | 2021-05-04 |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2847A (zh) * | 2002-08-01 | 2004-02-04 | ��һ���ӹ�ҵ��ʽ���� | 连接器 |
US7140896B2 (en) * | 2004-10-22 | 2006-11-28 | Ddk, Ltd. | Connect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47862B2 (ja) | 1997-07-08 | 2000-06-05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04071160A (ja) | 2002-08-01 | 2004-03-04 | D D K Ltd | コネクタ |
JP4672485B2 (ja) * | 2005-08-25 | 2011-04-20 |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 コネクタ装置 |
-
2007
- 2007-02-02 JP JP2007024148A patent/JP4338738B2/ja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1-30 CN CN2008100054326A patent/CN101237088B/zh active Active
- 2008-01-30 CN CN2010101194716A patent/CN101777712B/zh active Active
- 2008-01-31 US US12/010,923 patent/US753083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4-02 US US12/385,233 patent/US7713078B2/en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2-18 US US12/707,800 patent/US786235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2847A (zh) * | 2002-08-01 | 2004-02-04 | ��һ���ӹ�ҵ��ʽ���� | 连接器 |
US7140896B2 (en) * | 2004-10-22 | 2006-11-28 | Ddk, Ltd. | Connector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4-342426A 2004.12.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80188111A1 (en) | 2008-08-07 |
US7862358B2 (en) | 2011-01-04 |
US20090197449A1 (en) | 2009-08-06 |
CN101237088A (zh) | 2008-08-06 |
US20100144184A1 (en) | 2010-06-10 |
US7530831B2 (en) | 2009-05-12 |
JP4338738B2 (ja) | 2009-10-07 |
JP2008192408A (ja) | 2008-08-21 |
CN101237088B (zh) | 2010-07-14 |
CN101777712A (zh) | 2010-07-14 |
US7713078B2 (en) | 2010-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77712B (zh) | 扁平导体用电气连接器 | |
US10916875B2 (en)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10364847A (zh) | 连接器 | |
JP4330084B2 (ja) |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 |
EP1923959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conductor | |
CN109565123B (zh) | 连接器 | |
KR101311551B1 (ko) | 평형 도체용 전기 커넥터 | |
KR101331295B1 (ko) | 회로 기판용 전기 커넥터 | |
US8602811B2 (en) |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first connector and second connector configured to be mounted on a circuit board and easily mated | |
KR102534458B1 (ko) | 안전 시스템을 위한 커넥터 조립체 | |
TWI589064B (zh) | Connector | |
JP2024045563A (ja) | コネクタ対 | |
JP2021064527A (ja) | コネクタ | |
CN111630731B (zh) | 电连接器 | |
JP6342342B2 (ja) | コネクタ | |
WO2021156927A1 (ja) | コネクタ、相手側コネクタ及び電気機器 | |
JP6985318B2 (ja) |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 |
CN112768986A (zh) | 连接器以及连接装置 | |
JP7360920B2 (ja) | コネクタ | |
JP7360886B2 (ja) | 第一コネクタ、第二コネクタ、コネクタ組立体 | |
JP6936824B2 (ja) |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 |
CN118042749A (zh) | 壳体 | |
JP2023106135A (ja) | コネクタ | |
JP2013206655A (ja) |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