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1622B -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1622B
CN101771622B CN200810187996A CN200810187996A CN101771622B CN 101771622 B CN101771622 B CN 101771622B CN 200810187996 A CN200810187996 A CN 200810187996A CN 200810187996 A CN200810187996 A CN 200810187996A CN 101771622 B CN101771622 B CN 1017716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presentation information
user
automatic reply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7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1622A (zh
Inventor
罗宾斯·乔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87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1622B/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6220 priority patent/WO201007577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1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1622A/zh
Priority to US13/170,749 priority patent/US849905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1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1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7Computer-aid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ailing [e-mai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4Presence management, e.g. monitoring or registration for receipt of user log-on information, or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the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发送至用户的新邮件;获取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与系统通过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针对不同的呈现信息分别设置自动回复消息,使自动回复的消息与用户的呈现信息相关联,当用户的状态改变时,无需重新设置自动回复消息,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Description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邮件处理领域,特别关于一种邮件自动回复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邮件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其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邮件也给人们带来处理上的负担,如垃圾邮件,广告邮件。
由此,出现了一种邮件过滤语言SIEVE,利用此语言可以对满足用户指定条件的邮件进行指定的操作,如:删除邮件、将邮件移动到指定的邮箱中、转发邮件至另一地址等。这些操作既可以由邮件客户端实现也可以由邮件服务器实现。这一机制为用户减轻了邮件处理上的负担,当邮件接收者不能即时响应接收到的邮件时,对满足特定条件的邮件进行自动回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与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邮件自动回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发送至用户的新邮件;获取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邮件自动回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邮件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至用户的新邮件;呈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自动回复消息匹配单元,用于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邮件自动回复系统,所述邮件自动回复系统包括:邮件服务器;所述邮件服务器,用于为用户的不同呈现信息分别设置自动回复消息,接收发送至用户的新邮件,获取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
本发明实施例的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与系统通过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并针对不同的呈现信息分别设置自动回复消息,使自动回复的消息与用户的呈现信息相关联,当用户的状态改变时,无需重新设置自动回复消息,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的示意图之一;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的示意图之二;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的示意图之三;
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的示意图之四;
图2e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的示意图之五;
图3为邮件自动回复装置进行邮件自动回复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邮件自动回复装置进行邮件自动回复的详细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系统的信令流程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系统的信令流程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系统的信令流程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装置10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邮件自动回复装置10包括:邮件接收单元101,用于接收发送至用户的新邮件;呈现信息获取单元102,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自动回复消息匹配单元103,用于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104,用于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
可选地,图1的邮件自动回复装置10还包括:自动回复设置单元105,用于为用户的不同呈现信息分别设置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图1的自动回复设置单元105,还用于设置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考虑到呈现信息的变化较频繁,该时间间隔的时间单位可以为时、分甚至秒级。所述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104还用于按照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将与用户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回复设置单元105,还用于为不同的邮件信息关键字设置邮件自动回复消息;所述自动回复匹配单元103,还用于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及与所述邮件信息关键字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所述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104,还用于将同时满足所述呈现信息以及所述邮件信息关键字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
所述呈现信息获取单元102,用于从邮件服务器或外部呈现信息服务器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的呈现信息获取单元102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当接收到新邮件时向邮件服务器或外部呈现信息服务器请求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或者,向邮件服务器或外部呈现信息服务器订阅用户的呈现信息,当用户呈现信息发生变化时,接收由所述邮件服务器或外部呈现信息服务器主动下发的呈现信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104的细化原理图。如图2所示,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104包括:自动回复检查单元201,用于判断在新邮件到达之前的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之内是否对所述邮件发送者进行了邮件自动回复;呈现信息比较单元202,用于将用户当前的呈现信息与上一次自动回复时的呈现信息进行比较;自动回复执行单元203,如果在新邮件到达之前的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之内未进行邮件自动回复,则立即将与用户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如果进行了邮件自动回复,但所述呈现信息发生变化,则立即将与用户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如果进行了邮件自动回复,且所述呈现信息未发生变化,则在上一次自动回复之后的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到达时,将与用户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
可选地,所述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104还包括:后续邮件检查单元204,用于判断在接收新邮件后并且在对所述新邮件的自动回复时间到达之前是否接收到来自同一邮件发送者的后续邮件;所述呈现信息比较单元202,还用于当接收到后续邮件时,判断接收到所述后续邮件时用户的呈现信息是否发生变化;所述自动回复执行单元203,还用于当接收到后续邮件时,如果呈现信息发生变化,立即对所述后续邮件进行自动回复并取消对所述新邮件的自动回复;如果呈现信息未发生变化,则在所述新邮件的自动回复时间到达时对所述新邮件进行自动回复。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104,还用于在发送邮件自动回复消息之前判断用户当前的呈现信息是否为在线;如果用户在线,则停止向邮件发送方发送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因为用户在线时往往可以方便地回复邮件,因此在此期间不需要使用自动回复功能。
以下结合实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装置10的工作原理。在下面的描述以及附图中:m表示收到的邮件,m1、m2......用序号区分不同的邮件;r表示自动回复消息,r1、r2......用序号区分不同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p表示用户(邮件接收者)的呈现信息,p1、p2......用序号区分不同的呈现信息取值;该实施例中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设定为2小时。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的示意图之一。如图2a所示,假设在下午三点钟,邮件自动回复装置10接收到发送者A发送的新邮件m1,那么它在发送自动回复消息之前首先会判断:在之前的两个小时之内,是否已经对A发送了自动回复消息,如果没有,那么马上进行自动回复,即发送自动回复消息r1。如果有回复则进入第二种情况的判断。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的示意图之二。如图2b所示,假设在两点的时候,邮件自动回复装置10已经发送了自动回复消息r1给A,这时,再进一步判断两点和三点这两个时间用户的呈现状态是否有所改变,在图2b中,三点时用户的呈现状态已经为P2,而两点的时候呈现状态为P1,发生了改变,这时邮件自动回复装置10(可以是邮件客户端或邮件服务器)会马上发送自动回复消息r2给A。如果呈现信息没有改变,则进入第三种情况的判断。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的示意图之三。如图2c所示,因为呈现信息没有改变,所以自动回复将会延迟发送,即从上一个自动回复的时间(两点)后的两个小时进行自动回复(即四点)。进一步,情况三种还有两种特殊情况需要说明。
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的示意图之四。如图2d所示,假设在3点20的时候,A又发了一封后续邮件m2,此时由于呈现信息发生了改变,用户的呈现状态由P1变为P2,与上个回复时的呈现信息不同,此时,邮件自动回复装置10立即发送自动回复r3给A,并且原本应该在四点发送的对m1的延迟回复也不用再发(以虚线表示r2不用再发送),即r3是对m1与m2的回复。
图2e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的示意图之五。如图2e所示,假如在对m1的延迟回复r2之前,A又发送了多封后续邮件,如m2,并且在m1与r2之间,用户的呈现信息一直没有变化,那么不论这段时间之内,A发送了多少邮件,最终都只回复r2,而不是对每一封邮件都进行延迟回复(实际上它们的延迟回复时间都为四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扩展SIEVE邮件过滤语言来实现基于邮件接收者当前的呈现信息的邮件自动回复。为实现基于用户的呈现信息的条件判断,以及缩短自动回复消息的回复间隔,让邮件发送者得到更及时的响应,本发明实施例对SIEVE邮件过滤语言进行了扩展。
目前的SIEVE邮件过滤语言中定义了一系列的Action(动作)命令,Action表示对邮件的操作,如fileinto,redirect等分别表示将邮件保存至特定邮箱,转发邮件至另一地址等。在SIEVE邮件过滤语言中还定义了一系列的Test(验证)命令,Test用于决定条件的哪些部分需要执行,如:allof,header,not分别表示条件的逻辑与、邮件头域、及不满足某条件。
vacation是对SIEVE邮件过滤语言的扩展,它是一种新的邮件操作,用于当邮件接收者不能即时响应接收到的邮件时,对满足特定条件的邮件进行自动回复,即将预定义的自动回复消息发送至邮件发送者,用户可以在设置的自动回复消息中提供自己的状态以及联系方式等等信息,便于邮件发送者了解用户的相关状态信息。
下面是一个使用vacation扩展的SIEVE脚本的例子:
require″vacation″;vacation:days 7″Sorry,I′m away,I′ll read your message when I get around to it.″;
上述SIEVE脚本表示邮件自动回复的时间间隔为7天,邮件服务器一旦接收到该新邮件后,判断在前7天以内是否对该邮件发送者进行了自动回复,如果没有,则立即发送自动回复消息″Sorry,I′m away,I′ll read your message whenI get around to it.″至邮件发送者,如果前7天以内已经回复了,则在上次回复起之后的7天后对该邮件进行自动回复,相当于对该邮件发送者的自动回复频率不超过一周一次。参数“days”表示自动回复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用于限定自动回复的频率。
本发明实施例对SIEVE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包括:
(1)扩展表示自动回复的操作,具体的扩展方法为:
在SIEVE邮件过滤语言中的Action命令中增加autoreply表示自动回复,autoreply操作的回复间隔以小时,分钟以及更小的计时单位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为autoreply设置一个表示回复间隔的参数“time”,当然,autoreply动作的相关参数不限于此,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更多的参数。
下面是一个使用上述autoreply动作的SIEVE脚本的示例:
require″autoreply″;autoreply:time 30:unit minute″Sorry,I′m away,I′ll read your message when I get around to it.″;
上述SIEVE脚本将回复时间间隔粒度设置为30分钟,其中,参数“unit”表示时间单位,具体可以为时、分、秒。
(2)扩展表示呈现信息的字段,具体的扩展方法为:
在SIEVE邮件过滤语言中的Test命令中增加presence验证,表示呈现信息,其取值根据邮件服务器或邮件客户端获取呈现信息的来源不同而不同,如有的即时通信系统仅提供用户的非常基本的呈现信息,如是否在线,忙闲状态等,而有的业务则能够提供用户的非常丰富的呈现信息,如呈现业务,能够提供用户的位置、活动、设备状态等呈现信息。
下面是一个使用上述presence验证的SIEVE脚本的示例:
require[″autoreply″,″presence″];if presence:is“away”{autoreply″Sorry,I′m away,I′ll read your message when I get aroundto it.″;}
上述SIEVE脚本表示若用户的呈现信息为离开,则当接收到新的邮件时,发送自动回复消息″Sorry,I′m away,I′ll read your message when I get around to it.″至邮件发送者。进一步,发送自动回复消息之前判断是否立即发送该自动回复消息的过程如图2a-图2e所示,在此不再赘述此过程。
图3为邮件自动回复装置10进行邮件自动回复的整体流程图。如图3所示:
步骤S301,接收发送至用户的新邮件;
步骤S302,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
步骤S303,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步骤S304,将与用户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
图4为邮件自动回复装置10进行邮件自动回复的详细流程图,如图4所示:
步骤S401,为用户的不同呈现信息分别设置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即设置在什么条件下发送什么样的自动回复消息至邮件发送者,该条件不仅包括现有技术中基于邮件本身的条件,还包括用户呈现信息的条件。当条件满足时,接收者的邮件客户端或者邮件服务器发送相应的自动回复消息至邮件发送者,该自动回复消息由邮件用户定义,对不同的邮件发送者可设置不同的自动回复消息。
可选地,该步骤还包括设置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的时间单位为时、分或秒;此外,该步骤还可以为不同的邮件信息关键字设置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步骤S402,接收发送至用户的新邮件。
步骤S403,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
可以从邮件服务器或外部呈现信息服务器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本实施例的邮件服务器泛指能够提供邮件服务的系统,呈现信息服务器泛指能够提供呈现信息的数据源,如集成呈现信息的即时消息系统。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可以包括方式:一种方式是,当接收到新邮件时向邮件服务器或外部呈现信息服务器请求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另一种方式是,向邮件服务器或外部呈现信息服务器订阅用户的呈现信息,当用户呈现信息发生变化时,接收由所述邮件服务器或外部呈现信息服务器主动下发的呈现信息。
若提供邮件服务的业务提供商还提供呈现信息相关的服务,即该业务系统具备用户的呈现信息,则可直接根据系统中已有的用户呈现信息来进行条件判断;相反地,若提供邮件服务的业务提供商不提供呈现信息相关的服务,即该业务系统不具备用户的呈现信息,则需要到能提供用户呈现信息的外部信息源获取,如呈现服务器、集成呈现信息的即时消息系统、能提供用户在线信息的网站等。
由于用户在邮件系统与在外部系统中可能使用不同类型的身份标识,因此这种情况下邮件系统需要用户提供其在外部系统中的身份标识,以便邮件系统从外部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具体地,用户提供其在外部系统中的身份标识给邮件系统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在邮件系统初始注册信息中提供,在自动回复功能的设置中提供等。有多种信息源能够提供用户的呈现信息,在此以IETF中制定的呈现业务为例,给出邮件系统从呈现信息服务器获取用户呈现信息的交互过程:
邮件系统与呈现服务器之间采用SIP SUBSCRIBE/NOTIFY机制进行交互,具体地,邮件服务器或邮件客户端向呈现服务器发起SIP SUBSCRIBE请求来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SIP SUBSCRIBE消息如下所示:
  SUBSCRIBE sip∶userexample.com SIP/2.0Via∶SIP/2.0/TCP mailserver.example.com;branch=z9hG4bKnashds7To:<sip:userexample.com>From:<sip:mailserver.example.com>;tag=xfg9Call-ID:2010mailserver.example.comCSeq:17766SUBSCRIBEMax-Forwards:70Event:presenceAccept:application/pidf+xmlContact:<sip:mailserver.example.com>Expires:0Content-Length:0[filter......]
其中,可在消息体中携带过滤条件(filter),来实现仅获取所需的呈现信息。
呈现服务器通过SIP NOTIFY消息将用户的呈现信息返回至邮件服务器或邮件客户端,消息如下所示:
  NOTIFY sip:mailserverexample.com SIP/2.0Via:SIP/2.0/TCP server.example.com;branch=z9hG4bKna998skFrom:<sip:server.example.com>;tag=ffd2To:<sip:mailserverexample.com>;tag=xfg9Call-ID:2010mailserver.example.comEvent:presenceSubscription-State:active;expires=0Max-Forwards:70CSeq:8775 NOTIFYContact:sip:server.example.comContent-Type:application/pidf+xmlContent-Length:...[PIDF Document]
其中消息体中即为以PIDF(Presence Information Data Format,呈现信息数据格式)表示的用户呈现信息。
步骤S404,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具体包括:将用户呈现信息与邮件自动回复消息进行匹配,进一步,若所述自动回复规则中还包括基于邮件本身信息的条件,则还需要依据邮件本身的相关信息进行条件匹配,并结合呈现信息的条件匹配,来发送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步骤S405,判断在接收新邮件前的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之内是否对所述邮件发送者进行了邮件自动回复;如果未进行邮件自动回复,进入步骤S406;如果进行了自动回复,进入步骤S407。
步骤S406,发送与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给邮件发送者。
步骤S407,判断用户当前的呈现信息与上一次自动回复时的呈现信息相比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进入步骤S406;如果未发生变化,进入步骤S408。
步骤S408,判断在接受新邮件后并且在对所述新邮件的自动回复时间到达之前是否接收到来自同一邮件发送者的后续邮件;如果接收到则返回步骤S407进行呈现信息的判断,如果呈现信息发生变化则进入步骤S406立即进行邮件自动回复,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继续监测后续邮件的到达;如果没有后续邮件到达,或者后续邮件达到时用户呈现信息没有变化则进入步骤S409。
步骤S409,在所述新邮件的自动回复时间到达时,根据用户的呈现信息发送对应的自动回复消息。
可选地,在图3和图4的流程图中还包括:在发送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前,判断用户的呈现信息是否为在线;如果用户在线,则停止向邮件接收者发送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因为用户在线时往往可以方便地回复邮件,因此在此期间不需要使用自动回复功能。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系统的信令流程图之一。该系统的邮件客户端,用于为用户的不同呈现信息分别设置自动回复消息,接收发送至用户的新邮件,获取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图5的邮件客户端本身存储了邮件自动回复的规则,以下详细描述图5的信令流程:
步骤S501,邮件客户端通过邮件服务器接收到发送至用户的信邮件;
步骤S502,邮件客户端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
步骤S503,邮件客户端匹配与该呈现信息的对应的自动回复消息;
步骤S504,邮件客户端通过邮件服务器将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系统的信令流程图之二。该系统的邮件服务器,用于为用户的不同呈现信息分别设置自动回复消息,接收发送至用户的新邮件,获取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图6的邮件服务器存储了邮件自动回复的规则,以下详细描述图6的信令流程:
步骤S601,邮件服务器接收到发送至用户的信邮件;
步骤S602,邮件服务器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
步骤S603,邮件服务器匹配与该呈现信息的对应的自动回复消息;
步骤S604,邮件服务器将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邮件自动回复系统的信令流程图之三。该系统的邮件客户端,用于为用户的不同呈现信息分别设置自动回复消息。该系统的所述邮件服务器,用于接收发送至用户的新邮件;获取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根据所述邮件客户端的设置,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图7的系统是将自动回复规则保存在客户端,而由服务器来执行条件判断以及发送自动回复消息。以下详细描述图7的信令流程:
步骤S701,邮件服务器接收到发送至用户的信邮件;
步骤S702,邮件服务器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
步骤S703,邮件服务器从邮件客户端获得相关自动回复的规则,查找与该呈现信息对应的自动回复消息,或者邮件服务器直接去邮件客户端查找相关自动回复规则;
步骤S704,邮件服务器将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
以下结合不同的实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下述实施例中对回复时间间隔的考虑即对自动回复频率的限制予以省略,相关处理参考之前的描述。
实施例一:
某邮件用户希望当自己正忙,不能及时回复客户的邮件时,邮件服务器发送自动回复消息至客户,说明其当前正忙,稍后会回复。具体地,该实施例对应的基于该邮件用户呈现信息的自动回复规则SIEVE脚本如下:
require[″autoreply″,″presence″]if allof(header:contains“from”“customerexample.com″,presence:is″busy″){autoreply″Sorry,I have to deal with something now,and I‘ll getback to you once I’ve done!!!″;}
上述SIEVE脚本表示:若接收的邮件来自customerexample.com,并且用户的呈现信息为忙,则发送自动回复消息“Sorry,I have to deal with something now,and I‘ll get back to you once I’ve done!!!”至邮件发送者。其中,require为SIEVE邮件过滤语言中已有的操作,用于声明该脚本使用了哪些扩展,本实施例中使用了本发明所扩展的autoreply动作以及presence验证。
上述SIEVE脚本的执行过程为:
步骤1、根据接收到的邮件,判断其From头域是否包含customerexample.com;若满足,则转至步骤2,否则不再继续执行此脚本;
步骤2、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判断其是否为忙状态;若满足,则转至步骤3,否则不再继续执行此脚本;
步骤3、发送自动回复消息“Sorry,I have to deal with something now,and I‘ll get back to you once I’ve done!!!”至邮件发送者。
实施例二:
某邮件用户希望在出差时,若同事发来邮件,则自动回复消息告知其由于该用户当前正在旅途中无法处理收到的邮件,工作相关事宜可由秘书代为安排。具体地,该实施例对应的基于该邮件用户呈现信息的自动回复规则SIEVE脚本如下:
require[″autoreply″,″presence″]if allof(header:contains“from”[“workmate1example.com″,“workmate2example.com″,......,workmate10example.com]presence:is″on business trip″){autoreply″Sorry,I can not deal with your mail now,because I amon a business trip,and Ms.Feng will help you with your issues related to the project.″;}elsif header:matches“subject”[“*make*money*fast*”,“*win*prize*”,“*advertis*”]{discard;}else{keep;}
上述SIEVE脚本表示:当用户的呈现信息显示其当前正在商务旅途中时,若同事workmate1example.com,workmate2example.com,......,workmate10example.com发来邮件,则发送自动回复消息″Sorry,I can not deal withyour mail now,because I am on a business trip,and Ms.Feng will helpyou with your issues related to the project.″除此之外,若接收的邮件的主题为“*make*money*fast*”或“*win*prize*”或“*advertis*”(其中*表示零或更多字符),则舍弃这些邮件,因为这些可能为垃圾邮件,若接收的邮件不满足上述条件,则将其保存在默认的位置。
上述SIEVE脚本的执行过程为:
步骤1、根据接收到的邮件,判断其From头域是否包含workmate1example.com或workmate2example.com或......或workmate10example.com;若满足,则转至步骤2,否则转至步骤4;
步骤2、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判断其是否为“on business trip”;若满足,则转至步骤3,否则转至步骤4;
步骤3、发送自动回复消息“Sorry,I can not deal with your mail now,because I am on a business trip,and Ms.Feng will help you with your issues related to the project.”至邮件发送者;
步骤4、判断邮件的Subject头域是否为“*make*money*fast*”或“*win*prize*”或“*advertis*”,若满足,则舍弃该邮件,否则转至步骤5;
步骤5、将邮件存储于默认的位置。
实施例三:
某邮件用户希望在自己的呈现信息为不同取值时,发送不同的自动回复消息至邮件发送者,并且对不同的发送者返回不同的自动回复消息。具体地,该实施例对应的基于该邮件用户呈现信息的自动回复规则SIEVE脚本如下:
       require[″autoreply″,″presence″]if allof(header:contains“from”[“contact1example.com″,“contact2example.com″,......,contact7example.com]presence:is″away″){autoreply″I am away until next week.If it is an emergency,you can call XXXX.″;}elsif allof(header:contains“from”[“contact1example.com″,“contact2example.com″,......,contact7example.com]presence:is″busy″)
{autoreply″Oh my god,I am so busy!I will respond to you later,wish you a happy day!″;}elsif allof(NOT header:contains“from”[“contact1example.com″,“contact2example.com″,......,contact7example.com]presence:is″busy″){autoreply″I am busy now,and will respond to you later″;}elsif allof(header:contains“from”[“contact1example.com″,“contact2example.com″,......,contact7example.com]presence:is″offline″){autoreply″Sorry,I am inconvenient to read your mail.″;}else{keep;}
上述SIEVE脚本表示:当邮件发送者为特定联系人contact1example.com或contact2example.com或......或contact7example.com,并且用户的呈现信息为“away”时,发送自动回复消息″I am away until next week.If it is an emergency,you can call XXXX.″;若邮件发送者还是上述联系人,而用户的呈现信息为“busy”,则自动回复消息为:″Oh my god,I am so busy!Iwill respond to you later,wish you a happy day!″,同样对于上述联系人,若用户的的呈现信息为“offline“,则自动回复消息为”Sorry,I am inconvenient to read your mail.“;若邮件发送者不是上述联系人中的任何一个,并且用户的呈现信息为“busy”,则自动回复消息变为:″I am busy now,and will respond to you later.″若接收的邮件不满足上述条件,则将其保存在默认的位置。
上述SIEVE脚本的执行过程为:
步骤1、根据接收到的邮件,判断其From头域是否包含contact1example.com或contact2example.com或......或contact7example.com;若包含,则转至步骤2,否则转至步骤4;
步骤2、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判断其是否为离开状态;若满足,则转至步骤3,否则转至步骤4;
步骤3、发送自动回复消息″I am away until next week.If it is an emergency,you can call XXXX.″至邮件发送者。脚本执行结束,即不再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4、判断邮件From头域是否包含contact1example.com或contact2example.com或......或contact7example.com;若包含,则转至步骤5,若不包含则转至步骤7;
步骤5、判断用户的呈现信息是否显示其处于忙状态;若满足,则转至步骤6,否则转至步骤7;
进一步,若上述步骤2被执行,即用户的呈现信息已获取,则本步骤中无需再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否则,本步骤中还需要首先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
步骤6、发送自动回复消息″Oh my god,I am so busy!I will respondto you later,wish you a happy day!″脚本执行结束,即不再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7、判断邮件From头域是否包含contact1example.com或contact2example.com或......或contact7example.com;若不包含,则转至步骤8,若包含则转至步骤10;
步骤8、判断用户的呈现信息是否为忙状态;若满足,则转至步骤9,否则转至步骤10;
进一步,若上述已执行步骤中已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则本步骤中无需再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否则,本步骤中还需要首先获取用户的呈现信息。
步骤9、发送自动回复消息″I am busy now,and will respond to you later″;脚本执行结束,即不再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0、判断邮件From头域是否包含contact1example.com或contact2example.com或.....或contact7example.com;若包含,则转至步骤11,若包含则转至步骤13;
步骤11、判断用户的呈现信息是否为不在线,若满足,则转至步骤12,否则转至步骤13;
步骤12、发送自动回复消息″Sorry,I am inconvenient to read your mail.″脚本执行结束,即不再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3、将接收到的邮件保存在默认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对SIEVE邮件过滤语言扩展了一种新的动作命令autoreply,表示自动回复,并且该自动回复的回复时间间隔基于小时,分钟等粒度,让邮件发送者得到更快速的响应。
进一步,如前所述,本发明扩展的autoreply动作基于小粒度回复时间间隔,而呈现信息是一种变化较为快速的信息,因此autoreply较现有技术中的vacation更适合用于实现基于呈现信息的自动回复。
本发明在SIEVE邮件过滤语言中扩展了表示呈现信息的Test命令,这一命令可用于SIEVE邮件过滤机制中,而不仅仅限于本发明实现的邮件自动回复中,即该Test命令可用于其他邮件过滤相关的功能中。该Test命令的引入丰富了SIEVE邮件过滤语言的功能,通过该Test命令将呈现信息与邮件过滤相结合,实现了基于用户状态的邮件过滤,使得邮件过滤更加灵活。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呈现信息的邮件自动回复方法,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状态信息来设置自动回复规则,即当用户处于不同的状态时,邮件服务器或者邮件客户端根据用户的设置发送与用户当前状态对应的自动回复消息至邮件发送者,使得用户的状态改变时,无需再重新设置自动回复消息,为用户带来方便。另外,对于不知道用户的状态信息的邮件发送者,通过在自动回复消息中说明用户的当前状态,使得邮件发送者在发送邮件后,能够快速地得知用户的当前状态,即邮件发送者能够得到快速地响应。除此之外,用户还能够对不同类型的邮件发送者设置不同的自动回复消息,让用户得到方便灵活和个性化的自动回复设置体验。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邮件自动回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
接收发送至用户的新邮件;
获取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
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按照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所述按照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包括:判断在接收所述邮件前的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之内是否对所述邮件的发送者进行了邮件自动回复;如果在接收所述邮件前的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之内对所述邮件的发送者进行了邮件自动回复,则判断所述用户当前的呈现信息与上一次自动回复时的呈现信息相比是否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用户的不同呈现信息分别设置自动回复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不同呈现信息分别对应的自动回复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在接收所述邮件前的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之内对所述邮件的发送者未进行邮件自动回复,则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用户当前的呈现信息与上一次自动回复时的呈现信息相比发生变化,则将与用户当前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用户当前的呈现信息与上一次自动回复时的呈现信息相比未发生变化,则在上一次自动回复之后的所述邮件自动回复间隔到达时,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还包括:
判断在接收新邮件后并且在对所述新邮件的自动回复时间到达之前是否接收到来自同一邮件发送者的后续邮件;
如果接收到后续邮件,则判断接收到所述后续邮件时用户的呈现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接收到所述后续邮件时用户的呈现信息发生变化,则对所述后续邮件进行自动回复并取消对所述新邮件的自动回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接收到所述后续邮件时用户的呈现信息未发生变化,则在所述新邮件的自动回复时间到达时对所述新邮件进行自动回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在线;
如果所述用户在线,则停止向所述邮件的发送者发送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用户的不同呈现信息分别设置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包括:
增加表示呈现信息的验证命令,对所述验证命令设置不同的取值以对应不同的呈现信息;
增加表示自动回复的动作命令,所述动作命令的内容为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不同的邮件信息关键字设置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及与所述邮件信息关键字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将同时满足所述呈现信息以及所述邮件信息关键字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
13.一种邮件自动回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自动回复设置单元,用于设置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
邮件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至用户的新邮件;
呈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
自动回复消息匹配单元,用于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用于按照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所述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包括:自动回复检查单元,用于判断在接收所述邮件前的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之内是否对所述邮件的发送者进行了邮件自动回复;呈现信息比较单元,用于将用户当前的呈现信息与上一次自动回复时的呈现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所述用户当前的呈现信息与上一次自动回复时的呈现信息相比是否发生变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回复设置单元,还用于为用户的不同呈现信息分别设置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还包括:
自动回复执行单元,如果在接收所述邮件前的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之内对所述邮件的发送者未进行邮件自动回复,则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发送者;如果进行了邮件自动回复,但所述呈现信息发生变化,则将与用户当前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如果进行了邮件自动回复,且所述呈现信息未发生变化,则在上一次自动回复之后的所述邮件自动回复间间隔到达时,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还包括:
后续邮件检查单元,用于判断在接收新邮件后并且在对所述新邮件的自动回复时间到达之前是否接收到来自同一邮件发送者的后续邮件;
所述呈现信息比较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后续邮件时,判断接收到所述后续邮件时用户的呈现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所述自动回复执行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后续邮件时,如果呈现信息发生变化,则对所述后续邮件进行自动回复并取消对所述新邮件的自动回复;如果呈现信息未发生变化,则在所述新邮件的自动回复时间到达时对所述新邮件进行自动回复。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发送邮件自动回复消息之前判断用户当前的呈现信息是否为在线;如果用户在线,则停止向邮件接收方发送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回复设置单元,还用于为不同的邮件信息关键字设置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所述自动回复消息匹配单元,还用于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及与所述邮件信息关键字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
所述自动回复消息发送单元,还用于将同时满足所述呈现信息以及所述邮件信息关键字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
19.一种邮件自动回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自动回复系统包括:邮件服务器;
所述邮件服务器,设置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接收发送至用户的新邮件,获取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查找与所述用户的呈现信息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按照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所述邮件的发送者;其中,所述按照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将所述对应的邮件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邮件发送者包括:判断在接收所述邮件前的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之内是否对所述邮件的发送者进行了邮件自动回复;如果在接收所述邮件前的所述邮件自动回复时间间隔之内对所述邮件的发送者进行了邮件自动回复,则判断所述用户当前的呈现信息与上一次自动回复时的呈现信息相比是否发生变化。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邮件服务器设置有用户的不同呈现信息设置对应的自动回复消息,或者;
所述邮件服务器获取所述用户的不同呈现信息设置对应的自动回复消息。
CN200810187996A 2008-12-31 2008-12-31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1771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7996A CN101771622B (zh) 2008-12-31 2008-12-31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09/076220 WO2010075779A1 (zh) 2008-12-31 2009-12-30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3/170,749 US8499050B2 (en) 2008-12-31 2011-06-28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replying to mai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7996A CN101771622B (zh) 2008-12-31 2008-12-31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1622A CN101771622A (zh) 2010-07-07
CN101771622B true CN101771622B (zh) 2012-09-05

Family

ID=42309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7996A Active CN101771622B (zh) 2008-12-31 2008-12-31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99050B2 (zh)
CN (1) CN101771622B (zh)
WO (1) WO20100757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622B (zh) 2008-12-31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2168759A (ja) * 2011-02-15 2012-09-06 Seiko Epson Corp 印刷制御サーバー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WO2013112570A1 (en) * 2012-01-25 2013-08-01 Disconnect Me Now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ggregating and responding to communications
CN103379212B (zh) * 2012-04-24 2015-06-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回复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695138A (zh) * 2012-06-05 2012-09-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自动回复处理方法
CN102868592B (zh) * 2012-09-10 2015-07-22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及邮件服务器
US9282067B2 (en) * 2012-12-31 2016-03-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xtended out of office message processing
US10841248B1 (en) * 2013-05-18 2020-11-17 Loralee Hajdu Connection specific selection of automated response messages
CN103701689A (zh) * 2013-12-20 2014-04-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服务器和电子邮件的处理方法
CN105450705B (zh) * 2014-08-29 2018-11-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US10645036B2 (en) * 2016-06-16 2020-05-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line collaboration in e-mail
US10404855B2 (en) * 2017-11-28 2019-09-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emptive responses based on service availability
CN108243094A (zh) * 2017-12-26 2018-07-03 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回复邮件的优化方法
CN109347980B (zh) * 2018-11-23 2022-07-15 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呈现、推送信息的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0011898B (zh) * 2019-02-13 2022-09-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邮件的回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0290057B (zh) * 2019-06-28 2021-09-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US11483262B2 (en) * 2020-11-12 2022-10-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extually-aware personalized chatbo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7899A (ja) * 2000-05-24 2001-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メール自動返信装置及び電子メール自動返信方法
CN1530868A (zh) * 2003-03-17 2004-09-22 �ձ�������ʽ���� 自动回复电子邮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018210A (zh) * 2006-02-07 2007-08-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讯系统中的自动回复信息方法和装置
CN101179619A (zh) * 2006-11-08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话及其自动应答方法
CN101217505A (zh) * 2007-12-27 2008-07-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1777A1 (en) * 2000-06-23 2002-07-11 Schwartz Lisa Mill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a message reply and file
AU2002234148A1 (en) * 2000-12-29 2002-07-16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Web based messaging system with personalized caller specific messages
US20050027569A1 (en) 2003-07-31 2005-02-03 Sohrab Gollogl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cumentation of encounters and communications regarding same
US7269621B2 (en) 2004-03-31 2007-09-11 Google Inc. Method system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dynamically updat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n a web mail reply
CN100466668C (zh) * 2004-08-23 2009-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网短消息自动回复实现方法
US20070038942A1 (en) 2005-07-26 2007-02-15 Yen-Fu Chen Method for managing email response history
DE602006016544D1 (de) * 2006-02-13 2010-10-14 Alcatel Lucent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r automatischen Antwortnachricht
US20080263158A1 (en) * 2007-04-19 2008-10-23 Del Cacho Carlo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nt Messaging
CN101771622B (zh) 2008-12-31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7899A (ja) * 2000-05-24 2001-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メール自動返信装置及び電子メール自動返信方法
CN1530868A (zh) * 2003-03-17 2004-09-22 �ձ�������ʽ���� 自动回复电子邮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018210A (zh) * 2006-02-07 2007-08-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讯系统中的自动回复信息方法和装置
CN101179619A (zh) * 2006-11-08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话及其自动应答方法
CN101217505A (zh) * 2007-12-27 2008-07-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75779A1 (zh) 2010-07-08
US8499050B2 (en) 2013-07-30
CN101771622A (zh) 2010-07-07
US20110258276A1 (en) 2011-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1622B (zh)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667583B2 (en) Sorting electronic messages using attributes of the sender address
US829637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haring auto-reply information
CN106878148B (zh) 一种处理电子邮件的系统和方法
US9503399B1 (en) E-mail enhancement based on user-behavior
US20070136430A1 (en) Delivery confirmation for e-mail
US2002008764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up electronic mailbox
US8019065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capability for handling conditional acceptance of meeting requests
US2014007495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ggregation, correlation, display and analysis of personal communication messaging and event-based planning
US20100017484A1 (en) E-Mail Response Time Estimation on Compose or Send
US7822822B2 (en)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configured to facilitate event plan management
US20150370918A1 (en) Directory Generation and Messaging
US101165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users of an 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
WO2007092858A2 (en) Integrated conversations having both email and chat messages
EP2638647B1 (en) Messag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messaging channels
JP4782619B2 (ja) 電子メールに対する対応管理の管理支援装置、管理支援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1159476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naging data integration between an external email resource and a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0693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of electronic mail
JPH114251A (ja) 電子メールの自動転送通知方式
US10447625B2 (en) System for reducing conflict between parties that must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JPH04297163A (ja) 電子メール装置
WO2001057692A1 (en) Logic-enhanced emails and methods therefor
JP2017034398A (ja) メール管理装置、メール管理システム、メール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