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7505A - 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7505A
CN101217505A CNA2007103044302A CN200710304430A CN101217505A CN 101217505 A CN101217505 A CN 101217505A CN A2007103044302 A CNA2007103044302 A CN A2007103044302A CN 200710304430 A CN200710304430 A CN 200710304430A CN 101217505 A CN101217505 A CN 101217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odbye
information
client
modul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44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3044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175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17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7505A/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3448 priority patent/WO200909222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即时通信(IM)服务器、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发送侧IM客户端和接收侧IM客户端。其中,发送侧IM客户端用于完成再见信息的设置后,将封装有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的数据包发送到所述IM服务器;接收侧IM客户端,用于通过所述IM服务器的转发,从所述发送侧IM客户端接收所述再见信息和所述用户账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方法。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使IM工具具有协助用户完成再见信息发送的功能,基于IM工具实现了再见信息的自动发送。

Description

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自动发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即时通信(IM)工具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IM工具发展到今天,已经被广大用户普遍接受。而且IM工具逐渐成为了用户日常交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应用于用户的工作生活中,而且应用于用户的业余生活中,用户通过IM工具能实现与其他用户之间即时、有效的交流沟通;用户通过IM工具还能实现与其他用户之间即时、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总之,IM工具为用户工作和业余生活中的交流沟通带来极大方便。同时,用户在工作和业余生活中大量采用IM工具进行交流沟通,推动了IM工具的相关技术发展。
对比来说,在现实环境比如用户在工作中与其他用户结束工作上的交流沟通后,通常彼此之间会互相再见以示礼貌。然而,目前在虚拟网络环境中,用户是使用IM工具进行交流沟通的,由于基于现有IM工具的相关技术无法实现再见信息的自动发送,因此,用户基于IM工具结束交流沟通,退出在线状态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用户自身疏忽导致的遗忘发送礼貌性的再见信息给其他用户的问题,其他用户未收到再见信息,仍会等待该用户的回复,势必会给其他用户带来不好的用户体验。那么,IM工具相关技术新的发展趋势是:需要IM工具具有协助用户完成再见信息发送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使IM工具具有协助用户完成再见信息发送的功能,基于IM工具实现了再见信息的自动发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方法,使IM工具具有协助用户完成再见信息发送的功能,基于IM工具实现了再见信息的自动发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包括即时通信IM服务器和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该系统还包括发送侧IM客户端和接收侧IM客户端;其中,
发送侧IM客户端,用于完成再见信息的设置后,将封装有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的数据包发送到所述IM服务器;
接收侧IM客户端,用于通过所述IM服务器的转发,从所述发送侧IM客户端接收所述再见信息和所述用户账号。
其中,所述发送侧IM客户端包括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和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其中,
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用于将设置再见信息的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通过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响应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创建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用于从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接收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关闭所述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
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接收再见信息的请求消息并进行响应;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接收再见信息设置完成的请求消息后,将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发送给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
其中,所述发送侧IM客户端还包括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提取出所述再见信息,设置传输所述再见信息的协议命令;将所述再见信息和所述用户账号封装到数据包中,基于所述再见信息的协议命令,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IM服务器。
其中,所述发送侧IM客户端还包括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是否处于退出在线状态,并将用户处于退出在线状态上报给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
其中,所述发送侧IM客户端还包括用户列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关的用户。
其中,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进一步通过所述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通知所述用户列表管理模块对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关的用户进行遍历。
其中,所述接收侧IM客户端包括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和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其中,
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用于将设置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的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通过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响应的API,创建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用于从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接收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关闭所述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
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接收设置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的请求消息并进行响应;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接收再见信息接收方式设置完成的请求消息,将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发送给所述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
其中,所述接收侧IM客户端还包括再见信息接收管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IM服务器从所述发送侧IM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解析数据包并提取数据包的协议命令号;根据所述协议命令号判断数据包中封装的信息是否是再见信息类型。
一种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登录的IM客户端完成再见信息的设置后,所述IM客户端将封装有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的数据包发送到IM服务器;
B、在退出在线状态的过程中,所述IM客户端通过所述IM服务器将所述再见信息和所述用户账号转发到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关的IM客户端。
其中,所述退出在线状态包括退出所述IM客户端、IM客户端处于隐身状态、IM客户端处于忙碌状态、IM客户端处于离开状态、IM客户端处于离线状态中的至少一种方式。
其中,步骤A中,再见信息的设置具体为:
A11、在所述IM客户端触发再见信息的发送设置后,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将设置再见信息的请求消息发送给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
A12、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通过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响应的API,创建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
A13、在所述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输入所述再见信息,将再见信息设置完成的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从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接收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关闭所述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
其中,步骤A13中,在所述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输入所述再见信息具体为:从所述退出在线状态中,选择任一种方式,并根据当前选定的方式输入相对应的再见信息。
其中,步骤A中,IM客户端将封装有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的数据包发送到IM服务器具体为:
A21、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提取出所述再见信息,设置传输所述再见信息的协议命令;
A22、将所述再见信息和所述用户账号封装到数据包中,基于所述再见信息的协议命令,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IM服务器。
其中,步骤A22后还包括:
A23、在所述IM服务器中查询用户相关信息数据库,获取到所述数据库中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对应的数据行;IM服务器将所述再见信息插入到所述数据行中具体存储再见信息的数据列中;之后,IM服务器下发再见信息设置成功的消息给所述IM客户端。
其中,步骤B之前还包括:
X、所述相关的IM客户端完成是否接收再见信息的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X具体为:
X1、在所述相关的IM客户端触发再见信息的接收设置后,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将设置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的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
X2、所述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通过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响应的API,创建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
X3、在所述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输入所述再见信息的接收方式,将再见信息接收方式设置完成的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后,所述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从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接收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关闭所述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
其中,步骤B具体为:
B1、当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IM客户端处于退出在线状态时,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通过所述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通知用户列表管理模块对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关的用户进行遍历;
B2、所述IM客户端根据所述相关的用户与所述IM服务器事先约定的协议命令,将所述再见信息和所述用户账号封装到数据包中,并通过IM服务器转发给所述相关的IM客户端。
其中,步骤B1中,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关的用户具体为在线用户。
其中,步骤B2后还包括:
再见信息接收管理模块通过所述IM服务器从所述IM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解析数据包并提取数据包的协议命令号;根据所述协议命令号判断数据包中封装的信息是否是再见信息类型;
如果是再见信息类型,则所述再见信息接收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相关的IM客户端设置的再见信息接收方式执行相应的操作;否则按照其他信息类型进行处理。
其中,当所述相关的IM客户端设置的再见信息接收方式为拒绝接收再见信息,那么直接丢弃当前接收的数据包;当所述相关的IM客户端设置的再见信息接收方式为接收再见信息,那么调用会话窗口管理模块,将再见信息显示在会话窗口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采用IM工具进行交流沟通,在用户结束交流沟通,退出在线状态的过程中,通过IM工具协助用户完成再见信息发送的功能,用户会自动发送类似Have a great afternoon等再见信息给其他用户。并且,用户还能通过IM工具预先设置再见信息。采用本发明解决了基于现有IM工具的相关技术无法实现再见信息的自动发送,避免了给其他用户带来不好的用户体验。在IM工具的有效协助下,用户完成了一些由于疏忽而可能遗忘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IM工具的可用性与便利性。进而,用户将预先设置的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给其他用户后,不仅能将该用户的当前状态及时地通知其他用户,而且能礼貌地回应其他用户,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原理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采用IM工具进行交流沟通,在用户结束交流沟通,退出在线状态的过程中,通过IM工具协助用户完成再见信息发送的功能,用户会自动发送再见信息给其他用户。采用本发明,基于IM工具实现了再见信息的自动发送,解决了基于现有IM工具的相关技术无法实现再见信息的自动发送,避免了给其他用户带来不好的用户体验。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发送侧IM客户端1、接收侧IM客户端2、IM服务器3和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4。
其中,发送侧IM客户端1用于完成再见信息的设置后,将封装有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的数据包发送到IM服务器3。IM服务器3用于解析该数据包,获取发送侧IM客户端1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并存储。接收侧IM客户端2用于通过IM服务器3的转发,从发送侧IM客户端1接收所述再见信息和所述用户账号。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发送侧IM客户端1/接收侧IM客户端2,还用于将登录请求发送给IM服务器3进行有效性验证后,转发给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4进行一致性验证。那么,IM服务器3用于接收所述登录请求并解密后,转发给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4。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4用于获取登录请求中封装的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根据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4中保存的用户账号与登录密码的对应关系进行一致性验证,之后,用户才能成功登录到发送侧IM客户端1/接收侧IM客户端2。
一种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发送侧IM客户端包括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和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
其中,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用于将设置再见信息的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通过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响应的API,创建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用于从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接收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关闭所述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接收再见信息的请求消息并进行响应;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接收再见信息设置完成的请求消息后,将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发送给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
这里,发送侧IM客户端还包括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提取出所述再见信息,设置传输所述再见信息的协议命令;将所述再见信息和所述用户账号封装到数据包中,基于所述再见信息的协议命令,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IM服务器。
这里,发送侧IM客户端还包括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是否处于退出在线状态,并将用户处于退出在线状态上报给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
这里,发送侧IM客户端还包括用户列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关的用户,即与登录发送侧IM客户端的用户相关的好友/联系人。
那么,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进一步通过所述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通知所述用户列表管理模块对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关的用户进行遍历。
一种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接收侧IM客户端包括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和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
其中,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用于将设置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的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通过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响应的API,创建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用于从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接收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关闭所述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接收设置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的请求消息并进行响应;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接收再见信息接收方式设置完成的请求消息,将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发送给所述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
这里,接收侧IM客户端还包括再见信息接收管理模块,用于通过IM服务器从发送侧IM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解析数据包并提取数据包的协议命令号;根据所述协议命令号判断数据包中封装的信息是否是再见信息类型。
如果是再见信息类型,则所述再见信息接收管理模块根据接收侧IM客户端设置的再见信息接收方式执行相应的操作;否则按照其他信息类型进行处理。
具体来说,当接收侧IM客户端设置的再见信息接收方式为拒绝接收再见信息,那么直接丢弃当前接收的数据包;当接收侧IM客户端设置的再见信息接收方式为接收再见信息,那么调用会话窗口管理模块,将再见信息显示在会话窗口中。
如图2所示,一种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用户登录的IM客户端完成再见信息的设置后,IM客户端将该用户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封装到数据包中,将该数据包发送到IM服务器;IM服务器解析该数据包,获取该用户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并存储。
步骤102、在该用户登录的IM客户端,用户退出在线状态的过程中,该用户通过IM服务器将该用户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转发到与该用户账号相关的IM客户端。
这里,与该用户账号相关的IM客户端可以理解为该用户的好友/联系人所登录的IM客户端。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退出在线状态包括退出用户登录的IM客户端、用户在其登录的IM客户端处于隐身状态、用户在其登录的IM客户端处于忙碌状态、用户在其登录的IM客户端处于离开状态、用户在其登录的IM客户端处于离线状态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这样,便于用户从中组合选择任一种方式,根据用户选定的方式,设置个性化的再见信息,并将该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发到与该用户账号相关的IM客户端。更多的、更个性化的选择提高了用户的用户体验感和个性化需要。
方法实施例一为:登录IM客户端并完成再见信息设置的用户以用户A表示,用户A的好友/联系人以用户B表示,退出在线状态具体为退出用户A登录的IM客户端。那么,本实施例中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用户A所登录的IM客户端,用户A根据IM服务器预先分配的密码将登录请求消息加密后发送到IM服务器进行有效性验证。并且该登录请求消息中封装有用户A的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
步骤202、IM服务器根据该预先分配的密码对登录请求消息解密后,将解密后的登录请求消息转发到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进行一致性验证。
步骤203、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中预先存储了所有用户的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的对应关系,在获取用户A的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后,如果根据存储的对应关系,判定出用户A的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相对应,则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通过IM服务器将一致性验证的成功消息转发给用户A所登录的IM客户端,使用户A实现成功登录。
步骤204、用户A成功登录IM客户端后,进行再见信息的设置。
这里,步骤204中,用户A进行再见信息设置的具体处理过程为:
步骤2041、在IM客户端,用户A通过点击菜单栏上再见信息管理装置的设置按钮,进入再见信息管理装置的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进行设置。
这里,也就是说,在用户A登录的IM客户端触发再见信息的发送设置后,该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将设置再见信息的请求消息发送给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
步骤2042、在接收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的响应后,该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通过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响应的API,创建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
步骤2043、在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输入用户A设置的再见信息,完成再见信息的设置后,将再见信息设置完成的请求消息发送给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之后,该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从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接收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关闭当前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
这里,由于退出在线状态包括退出用户A登录的IM客户端、用户A在其登录的IM客户端处于隐身状态、用户A在其登录的IM客户端处于忙碌状态、用户A在其登录的IM客户端处于离开状态、用户A在其登录的IM客户端处于离线状态中的至少一种方式。
因此,步骤2043中,在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输入用户A设置的再见信息具体为:用户A需要从退出在线状态中组合选择任一种方式,并根据当前选定的方式,输入相对应的再见信息,完成个性化再见信息的设置。
比如,如果当前选定的方式为退出用户A登录的IM客户端,则用户A设置再见信息为我已经下线,有时间再联系。如果当前选定的方式为用户A在其登录的IM客户端处于离开状态,则用户A设置再见信息为工作中,请勿打扰。
除了根据用户A当前选定的方式设置再见信息之外,进而,再见信息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用户A的喜好,比如语言习惯进行设置。比如用户A当前选定的方式为退出用户A登录的IM客户端,那么,用户A可以设置再见信息为祝您下午愉快,再见。也可以设置再见信息为Have a great afternoon,see you。
步骤205、在IM客户端,用户A将封装有用户A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的数据包发送到IM服务器;IM服务器解析该数据包,获取用户A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并存储。
这里,步骤205中,用户A将封装有用户A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的数据包发送到IM服务器的具体处理过程为:
步骤20511、在IM客户端,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从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提取出用户A设置的再见信息后,设置传输用户A再见信息的协议命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该协议命令是由IM客户端和IM服务器事先约定的,以保证IM客户端和IM服务器皆能正确识别该协议命令。这里,该协议命令可以理解为在IM客户端与IM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该再见信息的传输通道。
步骤20512、在IM客户端,将用户A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封装到数据包中,根据IM服务器预先分配的密码对数据包进行加密;基于传输用户A再见信息的协议命令,将加密后的数据包发送到IM服务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将加密后的数据包发送到IM服务器后,IM服务器解密该数据包,获取用户A的再见信息并存储到IM服务器中,以便位于不同计算机的其他IM客户端都可以从IM服务器获取到用户A设置的再见信息。
这里,步骤205中,IM服务器解析该数据包,获取用户A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并存储的具体处理过程为:
步骤20521、IM服务器接收到加密后的数据包,根据该预先分配的密码对加密后的数据包进行解密和解析,提取出数据包中封装的用户A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将用户A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存储到用户相关信息数据库。
这里,该用户相关信息数据库可以位于IM服务器中,也可以位于另一独立的服务器,比如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中。并且,该用户相关信息数据库中保存数据的单位是数据行。数据行中的用户账号作为索引主键,再见信息存储到数据行中的数据列。
步骤206、在IM服务器中查询用户相关信息数据库,根据用户A的用户账号获取到与该用户账号相对应的、用于存储用户A再见信息的数据行;IM服务器将再见信息插入到该数据行中具体存储再见信息的数据列中;之后,IM服务器下发再见信息设置成功的消息给用户A登录的IM客户端,该IM客户端接收到该再见信息设置成功的消息,及时地提示用户A再见信息已经设置成功。
步骤207、在用户B所登录的IM客户端,用户B根据IM服务器预先分配的密码将登录请求消息加密后发送到IM服务器进行有效性验证。并且该登录请求消息中封装有用户B的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
步骤208、IM服务器根据该预先分配的密码对登录请求消息解密后,将解密后的登录请求消息转发到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进行一致性验证。
步骤209、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中预先存储了所有用户的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的对应关系,在获取用户B的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后,如果根据存储的对应关系,判定出用户B的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相对应,则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通过IM服务器将一致性验证的成功消息转发给用户B所登录的IM客户端,使用户B实现成功登录。
步骤210、在用户B登录的IM客户端,完成是否接收再见信息的设置。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再见信息可能包括骚扰信息,因此,在用户B通过IM服务器从用户A接收用户A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之前,需要对是否接收用户A的再见信息进行设置。
这里,步骤210的具体处理过程为:
步骤2101、在IM客户端,用户B通过点击菜单栏上的再见信息管理装置的设置按钮,进入再见信息管理装置的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进行设置。
这里,也就是说,在用户B登录的IM客户端触发再见信息的接收设置后,该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将设置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的请求消息发送给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
步骤2102、在接收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的响应后,该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通过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响应的API,创建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
步骤2103、在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输入用户B设置的再见信息接收方式,完成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的设置后,将再见信息接收方式设置完成的请求消息发送给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之后,该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从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接收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关闭当前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
这里,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的设置包括接收再见信息,和拒绝接收再见信息两种情况。
步骤211、在用户A登录的IM客户端,用户A退出在线状态的过程中,用户A通过IM服务器将用户A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自动地转发到用户B登录的IM客户端。
这里,步骤211的具体处理过程为:
步骤2111、在用户A登录的IM客户端,当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该IM客户端处于退出在线状态时,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通过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通知用户列表管理模块对与当前用户A的用户账号相关的用户,即用户A的好友/联系人进行遍历。
这里,由于本实施例中退出在线状态具体为退出用户A登录的IM客户端,因此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IM客户端处于退出在线状态具体为:捕获到用户A退出IM客户端的点击操作。
这里,当前用户A的好友/联系人包括了用户B。而且,与当前用户A的用户账号相关的用户具体为在线用户。
步骤2112、在用户A登录的IM客户端,根据用户A的每个好友/联系人与IM服务器事先约定的协议命令,将用户A的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封装到数据包中,并通过IM服务器转发给包括用户B在内每个在线好友/联系人的IM客户端。
这里,每个在线好友/联系人的IM客户端也可以理解为:与用户A的用户账号相关的在线IM客户端。
步骤212、在用户B登录的IM客户端,再见信息接收管理模块通过IM服务器从用户A登录的IM客户端接收到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并提取该数据包的协议命令号。根据该协议命令号判断该数据包中封装的信息是否是再见信息类型,比如协议命令号为100表明该数据包中封装的信息是再见信息类型。
如果是再见信息类型,则再见信息接收管理模块根据用户B设置的再见信息接收方式执行相应的操作。具体来说,当用户B设置的再见信息接收方式为拒绝接收再见信息,那么直接丢弃当前接收的数据包;当用户B设置的再见信息接收方式为接收再见信息,那么调用会话窗口管理模块,打开对应用户A的会话窗口,同时将再见信息显示在该会话窗口中。否则,如果不是再见信息类型,则按照其他信息类型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包括即时通信IM服务器和用户信息数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发送侧IM客户端和接收侧IM客户端;其中,
发送侧IM客户端,用于完成再见信息的设置后,将封装有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的数据包发送到所述IM服务器;
接收侧IM客户端,用于通过所述IM服务器的转发,从所述发送侧IM客户端接收所述再见信息和所述用户账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侧IM客户端包括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和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其中,
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用于将设置再见信息的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通过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响应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创建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用于从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接收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关闭所述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
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接收再见信息的请求消息并进行响应;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接收再见信息设置完成的请求消息后,将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发送给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侧IM客户端还包括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提取出所述再见信息,设置传输所述再见信息的协议命令;将所述再见信息和所述用户账号封装到数据包中,基于所述再见信息的协议命令,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IM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侧IM客户端还包括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是否处于退出在线状态,并将用户处于退出在线状态上报给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侧IM客户端还包括用户列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关的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进一步通过所述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通知所述用户列表管理模块对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关的用户进行遍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侧IM客户端包括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和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其中,
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用于将设置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的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通过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响应的API,创建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用于从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接收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关闭所述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
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接收设置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的请求消息并进行响应;用于从所述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接收再见信息接收方式设置完成的请求消息,将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发送给所述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侧IM客户端还包括再见信息接收管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IM服务器从所述发送侧IM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解析数据包并提取数据包的协议命令号;根据所述协议命令号判断数据包中封装的信息是否是再见信息类型。
9.一种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登录的IM客户端完成再见信息的设置后,所述IM客户端将封装有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的数据包发送到IM服务器;
B、在退出在线状态的过程中,所述IM客户端通过所述IM服务器将所述再见信息和所述用户账号转发到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关的IM客户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出在线状态包括退出所述IM客户端、IM客户端处于隐身状态、IM客户端处于忙碌状态、IM客户端处于离开状态、IM客户端处于离线状态中的至少一种方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再见信息的设置具体为:
A11、在所述IM客户端触发再见信息的发送设置后,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将设置再见信息的请求消息发送给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
A12、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通过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响应的API,创建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
A13、在所述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输入所述再见信息,将再见信息设置完成的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从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接收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关闭所述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3中,在所述再见信息编辑的设置窗口,输入所述再见信息具体为:从所述退出在线状态中,选择任一种方式,并根据当前选定的方式输入相对应的再见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IM客户端将封装有再见信息和用户账号的数据包发送到IM服务器具体为:
A21、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从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提取出所述再见信息,设置传输所述再见信息的协议命令;
A22、将所述再见信息和所述用户账号封装到数据包中,基于所述再见信息的协议命令,将所述数据包发送到所述IM服务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2后还包括:
A23、在所述IM服务器中查询用户相关信息数据库,获取到所述数据库中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对应的数据行;IM服务器将所述再见信息插入到所述数据行中具体存储再见信息的数据列中;之后,IM服务器下发再见信息设置成功的消息给所述IM客户端。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之前还包括:
X、所述相关的IM客户端完成是否接收再见信息的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X具体为:
X1、在所述相关的IM客户端触发再见信息的接收设置后,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将设置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的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
X2、所述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通过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响应的API,创建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
X3、在所述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输入所述再见信息的接收方式,将再见信息接收方式设置完成的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后,所述再见信息接收设置模块从Windows窗口管理模块接收Windows窗口关闭消息,关闭所述再见信息接收方式编辑的设置窗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为:
B1、当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IM客户端处于退出在线状态时,所述再见信息发送设置模块通过所述再见信息发送管理模块,通知用户列表管理模块对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关的用户进行遍历;
B2、所述IM客户端根据所述相关的用户与所述IM服务器事先约定的协议命令,将所述再见信息和所述用户账号封装到数据包中,并通过IM服务器转发给所述相关的IM客户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1中,与所述用户账号相关的用户具体为在线用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后还包括:
再见信息接收管理模块通过所述IM服务器从所述IM客户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解析数据包并提取数据包的协议命令号;根据所述协议命令号判断数据包中封装的信息是否是再见信息类型;
如果是再见信息类型,则所述再见信息接收管理模块根据所述相关的IM客户端设置的再见信息接收方式执行相应的操作;否则按照其他信息类型进行处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相关的IM客户端设置的再见信息接收方式为拒绝接收再见信息,那么直接丢弃当前接收的数据包;当所述相关的IM客户端设置的再见信息接收方式为接收再见信息,那么调用会话窗口管理模块,将再见信息显示在会话窗口中。
CNA2007103044302A 2007-12-27 2007-12-27 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12175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3044302A CN101217505A (zh) 2007-12-27 2007-12-27 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和方法
PCT/CN2008/073448 WO2009092228A1 (zh) 2007-12-27 2008-12-11 信息自动发送方法、服务器、系统以及客户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3044302A CN101217505A (zh) 2007-12-27 2007-12-27 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7505A true CN101217505A (zh) 2008-07-09

Family

ID=39623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3044302A Pending CN101217505A (zh) 2007-12-27 2007-12-27 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17505A (zh)
WO (1) WO200909222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2228A1 (zh) * 2007-12-27 2009-07-30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信息自动发送方法、服务器、系统以及客户端
CN101765059A (zh) * 2010-02-26 2010-06-30 深圳市戴文科技有限公司 广播状态信息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1771622B (zh) * 2008-12-31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95329B1 (en) * 2002-05-13 2008-07-01 At&T Delaw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Real-time notification of presence availability changes
US7912903B2 (en) * 2003-09-25 2011-03-22 Oracle Americ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instant messenger operations dependent upon presence state information in an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EP2169887B1 (en) * 2005-11-21 2014-03-12 BlackBerry Limited A method for regulating instant messaging traffic
EP1914957B1 (en) * 2006-10-19 2012-10-0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notification to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nodes
CN101217505A (zh) * 2007-12-27 2008-07-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2228A1 (zh) * 2007-12-27 2009-07-30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信息自动发送方法、服务器、系统以及客户端
CN101771622B (zh) * 2008-12-31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邮件自动回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499050B2 (en) 2008-12-31 2013-07-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replying to mail
CN101765059A (zh) * 2010-02-26 2010-06-30 深圳市戴文科技有限公司 广播状态信息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92228A1 (zh) 200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13761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ервер для мгновенного обмена сообщениями
CN111447133B (zh) 消息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4348802B (zh) 快速注册方法、装置、系统及手机、注册服务器
CN109587044A (zh) 群组创建、消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1141414B (zh) 反馈广告等级的实现方法、系统和即时通讯客户端
CN105814591A (zh) 一种验证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1217506B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CN101179520A (zh) 一种感知邮件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0548004C (zh) 一种搜索局域网内即时通信用户的方法
CN105577648A (zh) 获取和发送短信验证码的方法、计算设备和移动终端
CN102752313B (zh) 一种即时通信工具中用户多身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50777A (zh) 会话信息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4703151A (zh) 一种客户端进行动态密码验证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270516A (zh) 解密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278083A (zh) 身份认证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设备重置方法和装置
CN104301201A (zh) 进行微博信息提醒的方法、系统、微博服务器及客户端
CN109994115B (zh) 通讯方法及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1217505A (zh) 实现再见信息自动发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5281923A (zh) 基于用户标识的视频会议呼叫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635689A (zh) 一种在即时通讯工具中检测好友状态的方法
CN108737081B (zh) 一种量子密钥输出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10995706B (zh) 用于通讯应用的身份验证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490913A (zh) 即时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42994A (zh) 智能音响认证方法、智能音响、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3108316A (zh) 空中写卡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