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0043A - 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 - Google Patents

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0043A
CN101770043A CN 200910162137 CN200910162137A CN101770043A CN 101770043 A CN101770043 A CN 101770043A CN 200910162137 CN200910162137 CN 200910162137 CN 200910162137 A CN200910162137 A CN 200910162137A CN 101770043 A CN101770043 A CN 101770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unit
light
unit according
scattering
projection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621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鼎
吴耀庭
张祐嘉
温俊祥
叶吉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 20091016213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70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70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0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该透镜单元包括微透镜,具有一光入射面及一相对的光出射面;吸光层,设于该微透镜的该光出射面上,该吸光层具有一空穴;散射层,形成于该吸光层的空穴中,且该散射层是由透明树脂掺杂散射粒子所组成;以及反射层,设于该吸光层及该散射层上。而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是由多个该透镜单元组成。据此,利用该透镜单元制造方法的投影幕,从而达到增强对比、提高能量使用率并且增大视角的目的。

Description

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尤指一种具有掺杂散射粒子的透明树脂而形成散射层的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
背景技术
目前投影机与投影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用途、会议简报、广告看板、视听娱乐以及演唱会等,随着科技进步,投影机与投影幕的研发也日益跟进,然而,正投影技术却仍有以下问题,例如使用投影机与投影幕时,除了存在投影机光源之外,更存在环境光(即投影机光源以外的光),当环境光越亮,投影幕上的投影画面对比越差,而使得该投影画面的显示内容看不清楚,因此需要消除环境光,但一般情况下很难消除环境光;再者,以投影方式进行会议简报或教学时,投影场所中的参与人员可能需要进行会议记录,若将环境光完全消除,将不便于记录工作的进行。
另一方面,随着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与三原色(Red,Green,Blue)激光二极管的快速发展,近来投影机的发展有倾向微型化、可携式的趋势,然而,微小化的投影机往往无法提供高亮度的光源,故,环境光造成对比下降的问题更加显著。
由于环境光造成投影幕对比下降乃是正投影技术的缺点,现有技术中皆利用投影机光源和环境光的差异,使投影幕能选择性地吸收环境光,但仍会对投影机的光源产生反射。
为了达到将投影幕反射的投影机光源最大化,而将投影幕反射的室内其他管道的光线最小化以增加视角的目标,现有技术已提出以下方法以解决此问题:
(1)角度筛选,由于投影机光源和环境光的入射角度不同,故可利用光线的方向性来筛选。
(2)偏极态筛选,由于环境光为非偏极光,而投影机光源可制造成具有偏极态的光线,故可利用偏极态来筛选。
(3)波长筛选,由于投影机光源是由RGB三原色组成,而环境光为宽频谱的光,故可利用频谱的差异来筛选。
关于利用角度筛选以达到增加投影机光源与环境光的对比以及视角,例如美国第1942841号专利案、第4298246号专利案及第5096278号专利案以及中国台湾第293887号专利案。
以中国台湾第293887号专利案而言,其调整反光材料区间隔以自对准方法提高屏幕对比,然而,此专利仍存在问题。
请参阅图1A,用以显示中国台湾第293887号专利案所揭示的透镜单元,其包括微透镜20、吸光层21以及反射层23。
该微透镜20具有一光入射面201及一相对的光出射面202;该吸光层21设于该微透镜20的该光出射面202上,且该吸光层21具有一空穴211,其中,于该空穴211内充填透明材料或内充填白色材料(例如TiO2),以在投影机光源射入该微透镜20后而达到该反射层23时通过该空穴211所充填的透明材料而形成单纯反射面,或所充填的白色材料而形成朗伯面(Lambertian)。
如图1B所示,表示于该透镜单元的空穴211内充填透明材料以形成单纯反射面22a(例如镜面)且以该单纯反射面产生光反射作用的示意图,当光线通过该微透镜20的该光入射面201,于该微透镜20的该光出射面202离开,而使该光线到达该吸光层21以及该镜面22a时,该吸光层21吸收从该投影机周围(方向S2)入射的环境光,而来自投影机的光源(方向S1)到达镜面22a即遵循光源反射角等于光源入射角的特性将投影机的光源反射。
因此,利用该镜面22a的透镜单元的优点为提高能量使用率,但其缺点为降低视角。
如图1C所示,表示于该透镜单元的空穴211内充填白色材料以形成朗伯面22b(例如白色光阻)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当光线通过该微透镜20的该光入射面201,且于该微透镜20的该光出射面202离开而使光线到达该吸光层21以及该朗伯面22b,然后该吸光层21吸收从该投影机周围(方向S2)入射的环境光,而该朗伯面22b将来自投影机光源(方向S1)的入射光反射于各角度均匀分散的朗伯光源,如图2,该朗伯面22b将入射光反射于各角度均匀分散,然而,其中大角度(θ>θc)的光线会因为全反射而局限在透镜单元中,而部分被局限的光线于该微透镜20的光入射面201多次反射而最终被该吸光层21吸收,造成整体亮度下降。
因此,利用朗伯面22b的透镜单元的优点为增加视角,但其缺点为降低能量使用率。
综上所述,如何能提供一种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的投影幕,使其达到能量使用率高以及视角大的目的,遂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镜单元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从而以对抗环境光的干扰、增加该投影幕的视角与能量使用效率。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单元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该透镜单元包括:微透镜,具有一光入射面及一相对的光出射面;吸光层,设于该微透镜的该光出射面上,该吸光层具有一空穴;散射层,形成于该吸光层的空穴中,且该散射层是由透明树脂掺杂散射粒子所组成;以及反射层,设于该吸光层及该散射层上。
本发明的利用上述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该投影幕的特征在于由多个该透镜单元组成。
本发明的透镜单元当光线通过该微透镜的光入射面,于该微透镜的该光出射面离开,接着到达该吸光层以及穿过该散射层至该反射层,且该吸光层吸收从该投影机周围的入射的环境光,而该反射层将汇聚于该反射层的入射光反射至该散射层,其中,该散射层调控经该反射层反射的反射光,从而令经该散射层散射的散射光的散射角度仍在该微透镜收集的范围且不至于在微透镜内产生全反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的散射层可调控投影幕的视角以及增加入射光的能量使用率,据此,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具有水平视角接近朗伯面及光学增益值提高的优点。
因此,本发明的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可改善以下问题:
(1)入射光能量使用率高但是视角小,例如现有技术的利用镜面的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
(2)视角大但是入射光能量使用率低,例如现有技术的利用朗伯面的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
所以,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由此达到调控水平视角及光学增益值增大的目的,且本发明的利用该透镜单元的投影幕,具有广视角、高增益及高对比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A用以显示中国台湾第293887号专利案所揭示的透镜单元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B用以说明图1A所示的透镜单元的空穴内充填透明材料以形成单纯反射面且以该单纯反射面产生光反射作用的示意图;
图1C用以说明图1A所示的透镜单元的空穴内充填白色材料以形成朗伯面且以该朗伯面产生光反射作用的示意图;
图2用以显示图1C所示的朗伯面将入射光反射于各角度均匀分散的情况;
图3用以说明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4A用以说明图3所示的AA’切线方向的透镜单元剖面示意图;
图4B用以说明光源入射至图4A所示的透镜单元的光源散射情形示意图;
图4C用以说明图4A的透镜单元各构件的尺寸示意图;
图5用以说明本发明的透镜单元通过散射层的散射粒子使入射光经反射层造成光散射的散射角度示意图;
图6用以说明本发明的透镜单元依据不同散射特性的散射层进行模拟时所用的散射角度分布图;
图7用以说明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的具体实施例;
图8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利用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对于环境光影响消除结果的模拟图;
图9A及图9B用以分别说明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的另一优选实施例;
图10A至图10E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投影幕的制造方法步骤;
图11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利用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12A及图12B用以说明利用自我对准曝光制造方法可调整空穴的宽度与位置的运作方式。
图13A及图13B所示用以说明利用图7的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所提供的观赏视角及整体光学增益值的关系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   微透镜
201  光入射面
202  光出射面
21   吸光层
211,610空穴
22a  镜面
22b  朗伯面
23   反射层
60   微透镜
601  光入射面
602  光出射面
61   吸光层
62   散射层
63   反射层
8    光学膜
8’  光学膜
90   微透镜
901  光入射面
902  光出射面
91   吸光层
911  空穴
92   散射层
93   反光层
AA’ 切线
a    散射层的宽度
b    微透镜的宽度
R    光入射面的曲率半径
S1   投影机光源方向
S2   环境光方向
T    微透镜的厚度
θ   入射角
θc  临界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并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参阅图3及图4A至4C,该图3用以表示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的立体示意图,而该图4A为图3的AA’切线方向的透镜单元剖面示意图,而图4B是光源入射至图4A所示的透镜单元的光源散射情形示意图;而图4C为图4A的透镜单元各构件的尺寸示意图。
如图4A所示,该透镜单元包括微透镜60、吸光层61、散射层62以及反射层63。
微透镜60具有一光入射面601及一相对的光出射面602,该微透镜是透明不吸光材料。
吸光层61设于该微透镜60的该光出射面602上,且该吸光层61具有一空穴610。
该散射层62形成于该吸光层61的空穴610中,且该散射层是由透明树脂掺杂散射粒子所组成,而吸光层61是由树脂混合具颜色的材料所组成的混合物,该具颜色的材料例如碳黑、颜料或染料。
反射层63设于该吸光层61及该散射层62上,而该反射层63的组成物为银、铝或铬等具高反射率的金属。
以图4A所示的透镜单元的结构制成投影幕进行投影工作时,如图4B所示,当光线通过该微透镜60的该光入射面601,且于该微透镜60的该光出射面602离开,而到达该吸光层61以及穿过该散射层62至该反射层63,其中,来自投影机周围的环境光(方向S2)汇聚于该吸光层61,而来自投影幕前方的投影机光源(方向S1)汇聚于该反射层63,然后,该吸光层61吸收从该投影机周围(方向S2)的入射的环境光,而该反射层63将汇聚于该反射层63的入射光反射至该散射层62。
其中,该散射层62调控经该反射层63反射的反射光,从而令经该散射层62散射的散射光的散射角度仍在该微透镜60收集的范围且不至于在微透镜60内产生全反射,经该微透镜60散射往投影机方向(即射向观众方向)。
请参阅图5,用以说明本发明的透镜单元通过散射层的散射粒子使入射光经反射层造成光散射的散射角度示意图。当入射光穿过散射层62到达至反射层63,而使反射层63将光反射至散射层62时,该散射层62将反射光均匀地于特定方向分散到各角度。所以,散射层62的散射粒子调控反射光的散射角度,亦即使反射光产生特定角度分布的能力。
再者,如图6所示,其用以显示本发明的透镜单元依据不同散射特性(即改变散射层,即Gain=1到6)的散射层进行模拟时所使用的散射角度(Scattered angle)分布的情形。
由上述具体实施例得以了解本发明的透镜单元通过散射层可将入射光能量使用效率提高以及将视角增大。
接着如图4C所示,用以说明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的各构件的参数值。为更佳地达到上述将入射光能量使用率提高以及将视角增大的目的,可采用以下参数值范围制成本发明的透镜单元:
微透镜60的厚度设为T;微透镜60宽度设为b;光入射面601的曲率半径设为R;以及散射层62的宽度设为a。上述参数值中的厚度T、微透镜宽度b、曲率半径R及散射层宽度a之间彼此具有相互关系,以下提供实施例,但不以此为限。
微透镜60的厚度T为0.007毫米(mm)至8毫米;微透镜60的宽度b为0.007毫米至8毫米;光入射面601的曲率半径R为0.1b至5b,即0.0007毫米至40毫米;散射层62的宽度a为0.1b至0.9b,即0.0007毫米至7.2毫米;吸光层61的宽度是微透镜60的宽度b减去散射层62的宽度a;而吸光层61及反射层63的厚度均为0.001毫米至1毫米;散射层62的宽度a与微透镜60的宽度b的比例为0.1至0.9;散射层62的散射粒子的粒径为0.1微米(μm)至100微米;散射层62的折射率为1至3;散射层62的散射粒子至少为空气、金属、无机材料及有机材料所组群组的其中的一者。
前述空气的折射率大约为1。金属例如银及/或铝,无机材料例如二氧化钛锐钛型(TiO2 anatase,折射率大约为2.49)、二氧化钛金红型(TiO2 rutile,折射大约为2.9)、氧化镁(MgO,折射率大约为1.74)、氧化铝(Al2O3,折射率大约为1.63)或二氧化硅(SiO2,折射率大约为1.46)。而有机材料例如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折射率大约为1.59)、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对本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聚甲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折射率大约为1.49)。
依据上揭参数值范围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的具体实施例,如图7所示,当该微透镜的厚度T为0.077毫米(mm)时,该微透镜的宽度b为0.076毫米,光入射面的曲率半径R为0.044毫米,且散射层的宽度a为0.042毫米,而吸光层的宽度是微透镜的宽度b减去散射层的宽度a,故该吸光层的宽度则为0.034毫米,而吸光层及反射层的厚度均为0.005毫米;而散射层的宽度a与微透镜的宽度b的比例为0.55,且散射层的散射粒子的粒径为0.24微米(μm)的锐钛型二氧化钛(anatase TiO2)材料,其折射率为2.49,通过该透镜单元的散射层内的粒子特性,而增加能量使用率以及视角。
再者,如图13A至13B所示用以说明利用图7的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所提供的观赏视角及整体光学增益值的关系示意图。以图7的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且该实施例的透镜单元的散射层特性为Gain=2的散射角度(scattered angle)时,如图13A所示,该投影幕的水平、垂直视角与增益值分别为±63°、±27°、2.87,如图13B所示。
再者,须提出说明的是,通过不同散射层特性的散射层的透镜单元散射层制成投影幕后,该投影幕因散射层的不同散射层特性而有相应的观赏视角及整体光学增益值,如下表一所示:
  散射层特性   整体亮度增益值   水平视角   垂直视角
  Gain1   1.48   ±75°   ±30°
  Gain2   2.87   ±63°   ±27°
  Gain3   4.07   ±34°   ±25°
  Gain4   5.60   ±23°   ±24°
  Gain5   6.72   ±18.5°   ±23°
  Gain6   7.77   ±16°   ±23°
表一
由上可知,透镜单元的散射层会影响光学增益值与视角,而光学增益值与视角彼此间有得失(trade-off)关系,故可视应用环境的需求而设计。此外,为更明确了解形成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的散射层的组成物,请参阅下列表二,该表二是以TiO2、交联型PS或交联型PMMA微粒等作为散射粒子而与PMMA树脂混合而形成该散射层的组成比例关系。
如表二所示,该散射粒子可采用无机材料(TiO2)以及有机材料(交联型PS或交联型PMMA微粒),再与PMMA树脂混合而充填于该吸光层的空穴中,以形成散射层,换言之,表二是以PMMA树脂作为散射粒子的载体,而散射粒子的种类、粒径及浓度之间彼此具有相互关系,可依据投影幕的视角与光学增益值的需要而有所调整,表二所列的比例均可达成本发明的功效。
实验 散射粒子   粒子平均粒径(μm)   散射粒子/PMMA(wt%)
  1   TiO2   0.24   20/80
  2   交联型PS微粒   5   25/75
  3   TiO2   0.24   30/70
  4   TiO2   0.24   45/55
  5   交联型PS微粒   5   45/55
  6   交联型PMMA微粒   30   45/55
  7   交联型PMMA微粒   30   50/50
表二
具体而言,利用上述的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其水平视角与光学增益值可通过散射层的散射粒子的特性来调制。例如表二的实验5,掺杂有45%wt(重量百分率)的5微米(μm)的交联型聚苯乙烯(PS)微粒的散射层的透镜单元,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其水平视角为±25度,光学增益值为14;例如表二的实验3,掺杂有30%wt(重量百分率)的二氧化钛(TiO2)粒子的散射层的透镜单元,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其水平视角为±85度,光学增益值为3。
因此,利用上述透镜单元的该散射层内的粒子特性,可将反射光散射在该微透镜可收集的范围且控制散射光不会在微透镜内发生全反射;再者,调控散射层的粒子种类、粒径或浓度(重量百分比)可调控投影幕的水平视角,所以利用该透镜单元所制成的投影幕则具有水平视角接近朗伯面(±90度)及光学增益值大于1的效果。
如图8所示,用以表示本发明的利用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对于环境光影响消除结果的模拟图。对于来自投影幕前方的投影机光源的小角度的入射光,该入射角是在狭窄范围角度(0~15度),该投影幕呈现反射的特性;对于来自投影机周围的环境光的大角度的入射光,该入射角是在一广大范围(35~60度),该投影幕呈现吸收的特性。因此,本发明的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具有反射投影机光源以及吸收环境光的功效,进而达到抗环境光及提升影像对比的目的。
再者,如图9A及图9B所示,其用以分别说明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的另一实施例,如图9A所示,在透镜单元60的光入射面601上附加一层平面光学膜8;再者,如图9B所示,在透镜单元的光入射面601覆盖与该光入射面601相同曲面的光学膜8’。由于该光学膜(8、8’)具有低反射率、使反射光路径四散(Diffuse Ref1ectance)、高穿透率及穿透光路径维持不变(Specular transmission)的特性,故本实施例的透镜单元从而达到抵抗投影机的强光反射所造成的眩光的功效。
再者,如图10A至10E所示,其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投影幕的制造方法步骤。
首先执行如图10A所示的步骤,形成多个微透镜90,以形成微透镜阵列9,各该微透镜90具有一光入射面901及一相对的光出射面902。该微透镜90可以树脂材料如聚对本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所制成。
接着执行图10B所示的步骤,于各该微透镜90的光出射面902上敷设一层吸光层91。
接着执行图10C所示的步骤,以现有曝光(Exposure)、显影(Development)等技术使附于各该微透镜90的光出射面902上的吸光层91产生图案化(Patterning),亦即于各该吸光层91形成空穴911。
接着执行图10D所示的步骤,依据特定比例取得散射粒子(例如浓度为30%、粒径为0.24μm的TiO2)及透明树脂(例如浓度为70%的透明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后以卷轴式(roll-to-roll)印刷或刮刀涂布方式,将掺杂散射粒子的透明树脂涂布于各该吸光层91的该空穴911上,以于该空穴911内形成散射层92。
接着执行图10E所示的步骤,于各该吸光层91与各该散射层92上制作反射层,本实施例采用银反射膜贴附方式,以形成反射层93,并可完成投影幕的制作,如图11所示,其表示本发明的利用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由图可知,该投影幕是由多个该透镜单元所组成。
再者,另须提出说明的是,其中,曝光(Exposure)过程是利用自我对准曝光制造方法调整该空穴911的宽度与位置,亦即通过自我对准曝光制造方法的入射光源的平行度与入射角度的调整可设定该空穴911的宽度a与微透镜90的宽度b的比例值,如图12A及图12B所示;此外,该空穴911的宽度及该空穴911于该吸光层91的位置,依据该透镜单元于该投影幕上的位置而有相对应的宽度以及位置。
如图12A所示,当自我对准曝光制造方法的入射光L1并非垂直于该微透镜90,故,入射于透镜单元的入射光角度的改变可调整曝光后空穴911的位置。
如图12B所示,当自我对准曝光制造方法的入射光L2并非平行光,故,入射于透镜单元的入射光平行度的改变可调整曝光后空穴911的宽度a。
通过上述图10A~10E以及图12A~12B的制作过程所制成的投影幕从而达到高对比、高光学增益以及广视角的目的。通过前述本发明的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的投影幕,可达到以下功效。
(1)抗环境光,对于来自投影幕前方的投影机光源的小角度(0~15度)的入射光,投影幕呈现反射的特性;对于来自投影机周围的环境光的大角度(35~60度)的入射光,投影幕呈现吸收的特性。
(2)视角增大,散射层将反射光均匀地于特定方向分散到各角度,也就是说,散射层的散射粒子调控反射光的散射角度,令光线打开(散射),故视角较现有技术的视角大。
(3)能量使用率高,光线经散射层散射,但散射角度仍在透镜单元可收集的范围,于透镜单元内不会产生全反射现象,散射光不会被吸光层吸收,故输出往投影机方向的能量较现有技术的能量高。
(4)调整光学增益,掺杂不同条件的散射粒子于散射层,可调控投影幕水平角度的光学增益,使得投影幕的光学增益值较现有技术的光学增益值高。
(5)易于大面积制作,利用自我对准曝光制造方法于透镜单元阵列的出光射面上分别形成吸光层、散射层及反射层,即可形成具有能量使用率高及视角大的投影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的投影幕,通过该透镜单元中的散射层,改进了现有投影幕能量使用率低以及视角小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透镜,具有一光入射面及一相对的光出射面;
吸光层,设于该微透镜的该光出射面上,该吸光层具有一空穴;
散射层,形成于该吸光层的空穴中,且该散射层是由透明树脂掺杂散射粒子所组成;以及
反射层,设于该吸光层及该散射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微透镜是透明不吸光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吸光层是由树脂混合具颜色的材料所组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具颜色的材料为碳黑、颜料或染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层的组成物为具高反射率的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具高反射率的金属为银、铝或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微透镜的厚度为0.007毫米至8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微透镜的该光入射面为一曲面,该曲面的曲率半径为0.0007毫米至40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微透镜的宽度为0.007毫米至8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散射层的宽度为0.0007毫米至7.2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散射层的该宽度与该微透镜的该宽度比例为0.1至0.9。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散射层的折射率为1至3。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散射层的该散射粒子的粒径为0.1微米至100微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吸光层的厚度为0.001毫米至1毫米。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层的厚度为0.001毫米至1毫米。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散射层的该散射粒子至少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空气及金属所组群组的其中的一者。
17.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该投影幕的特征在于由多个该透镜单元组成。
CN 200910162137 2008-12-26 2009-08-05 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 Pending CN101770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62137 CN101770043A (zh) 2008-12-26 2009-08-05 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87602.7 2008-12-26
CN 200910162137 CN101770043A (zh) 2008-12-26 2009-08-05 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0043A true CN101770043A (zh) 2010-07-07

Family

ID=42503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62137 Pending CN101770043A (zh) 2008-12-26 2009-08-05 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7004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7405A (zh) * 2016-03-21 2016-05-25 潍坊学院 一种投影屏幕
CN106154730A (zh) * 2016-08-11 2016-11-23 杭州昌松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对比度和亮度的投影屏幕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67898A (zh) * 2016-05-12 2017-11-21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屏幕的制作方法及相关投影屏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7405A (zh) * 2016-03-21 2016-05-25 潍坊学院 一种投影屏幕
CN105607405B (zh) * 2016-03-21 2017-08-29 潍坊学院 一种投影屏幕
CN107367898A (zh) * 2016-05-12 2017-11-21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屏幕的制作方法及相关投影屏幕
CN107367898B (zh) * 2016-05-12 2019-05-03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屏幕的制作方法及相关投影屏幕
CN106154730A (zh) * 2016-08-11 2016-11-23 杭州昌松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对比度和亮度的投影屏幕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42063C (en) Lighting system for simulating natural light
WO2015056736A1 (ja) 採光部材、採光器、および採光部材の設置方法
JP2007141546A (ja) 光混合板、及び該光混合板を利用した直下式バックライト
CN211293322U (zh) 一种复合扩散板及背光模组
WO2021147577A1 (zh) 屏幕及其制备方法、投影系统
US11762275B2 (en) Projection screen and projection system
CN109031788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770043A (zh) 透镜单元以及利用该透镜单元制成的投影幕
US8049961B2 (en) Lens unit and projection screen made of the same
CN108318950B (zh) 背光模组及其扩散片
KR102098160B1 (ko)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명기구
US20230104462A1 (en) Diffusion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Diffusion Plate
CN113892046A (zh) 扩散体以及照明装置
KR20190134946A (ko) 복합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8132495A (zh) 具有异向性透光的多层膜
KR101050217B1 (ko) 광구조체를 가진 확산판 일체형 집광시트 및 그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207557515U (zh) 具有异向性透光的多层膜
WO2020063155A1 (zh) 一种led显示屏
CN10591175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0966137B1 (ko) 광구조체를 가진 확산판 일체형 집광시트 및 그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2277966A (ja) 背面投射型スクリーンにおいて用いられる前面板、前面板付き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シート及び背面投射型スクリーン
TW201600889A (zh) 具有光散射元素混合物的導光平板單元與其製造方法
JP2012243422A (ja) 照明装置
KR102294596B1 (ko) 반사형 스크린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706214B (zh) 光學投影螢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I01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gazette

Correction item: Inventor

Correct: Lin Dingzheng.|Wu Yaoting|Zhang Youjia|Wen Junxiang| Ye Jitian

False: Lin Ding|Wu Yaoting| Zhang Youjia| Wen Junxiang| Ye Jitian

Number: 27

Volume: 26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Inventor

Correct: Lin Dingzheng.|Wu Yaoting| Zhang Youjia| Wen Junxiang| Ye Jitian

False: Lin Ding|Wu Yaoting| Zhang Youjia|Wen Junxiang| Ye Jitian

Number: 27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6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IN DING ; WU YAOTING, ZHANG ZHANGJIA, WEN JUNXIANG, YE JITIAN TO: LIN DINGDING ; WU YAOTING, ZHANG ZHANGJIA, WEN JUNXIANG, YE JITIA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