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7440A - 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7440A
CN101767440A CN201010121364A CN201010121364A CN101767440A CN 101767440 A CN101767440 A CN 101767440A CN 201010121364 A CN201010121364 A CN 201010121364A CN 201010121364 A CN201010121364 A CN 201010121364A CN 101767440 A CN101767440 A CN 101767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ing
bottle
fork
rail
b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1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67440B (zh
Inventor
徐光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01012136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674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67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7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67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74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主要包括加热轨道和吹制轨道组成,加热轨道中运行着加热瓶坯座;所述加热轨道分成加热区和移坯区两个部分,其中移坯区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可脱离加热轨道;所述吹制轨道包括吹制叉动作气缸和一吹制叉,吹制叉靠近移坯区的一侧设置有两组“U”型夹持口,每个夹持口的尺寸大于瓶坯的瓶口而小于瓶坯瓶口上的卡环;整个吹制叉在吹制叉动作气缸的带动下可实现进叉—左右进给—退叉—左右复位四个动作。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存在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移坯方便、能耗少的特点;同时改进了吹制模具的底模板和动模的卡合结构,使整个模具运作过程大大缩短,提升了瓶坯吹制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拉伸吹瓶机,特别是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目前,双轨道的自动拉伸吹瓶机,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加热轨道1′、吹制轨道2′和设置在两轨道之间用于瓶坯转移的移坯机构5′组成,吹制轨道2′上设置有吹制模具3′,在此,无论是加热轨道1′还是吹制轨道2′,两轨道的结构都是完整的轨道,两轨道中均运行设置着结构类似的瓶坯座4′,瓶坯座4′在轨道中均以步进式的工作方式作循环运动。
经多年的使用发现,现有自动拉伸吹瓶机存在一定的问题:一、现有加热、吹制轨道1′、2′中运行的瓶坯座4′采用的结构相同,主要由带插头的本体、滚轮和链轮组成,且其为一单体结构,一个本体上只设置一个瓶坯插头,整个结构复杂,造价高,同时为维持整个轨道中所有瓶坯座的运作,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二、移坯机构3′采用机械手结构,结构复杂、造价高、养护成本高,其整个动作过程包括下移定位→夹坯→上移→平移→下移→松夹→复位上移→复位平移共八个动作,步骤多,控制比较困难。
此外,现有吹制轨道中的吹制模具3′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固定板31′、气囊32′、动模气缸33′、动模板34′、动模35′、底模板36′及底模气缸37′组成,在此,因吹制当中的气压很大,为避免底模板36′被顶起而导致吹制失败,同时也为了减少底模气缸37′的受力,现有的底模板36′下部两侧均设置有突起361′,且突起361′的尺寸比较大,其可与动模35′上的凹槽351′卡合而实现完成锁死,以此来实现底模板的定位。因结构当中的突起361′的突出尺寸较大,一般均超过5mm以上,使得动模35′的合模必须在底模板36′下底到位之后进行,而底模板36′的上抬也必须在动模35′开模完全后进行,即一个完整的吹制模具运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底模板36′下底到位→动模气缸33′动作进行动模35′合模→气囊32′增压使动模35′锁紧→吹制瓶坯→气囊32′泄压使动模35′松开→动模气缸33′动作进行动模35′分模→底模板216′上抬。以上几个步骤必须依序进行,而不能同时或叠加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模具的运作周期,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移坯方便、能耗少的特点;同时改进了吹制模具的底模板和动模的卡合结构,使整个模具运作过程大大缩短,提升了瓶坯吹制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主要包括加热轨道和吹制轨道组成,加热轨道中运行着加热瓶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轨道分成加热区和移坯区两个部分,其中移坯区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可垂直下沉脱离加热轨道;所述吹制轨道包括吹制叉动作气缸、一与加热轨道移坯区平行设置的吹制叉、与移坯区成一直线设置的吹制模具和下料机构;其中吹制叉靠近移坯区的一侧设置有两组“U”型夹持口,在初始状态下,左边一组夹持口对应移坯区,右边一组夹持口对应吹制模具;每个夹持口的尺寸大于瓶坯的瓶口而小于瓶坯瓶口上的卡环;整个吹制叉在吹制叉动作气缸的带动下进行进叉,吹制叉靠近移坯区和吹制模具→左右进给,吹制叉左边一组夹持口把瓶坯从移坯区转移到与吹制模具配合的封口上,右边一组夹持口把成瓶从吹制模具中转移到下料机构→退叉,吹制叉离开吹制模具和下料机构→左右复位,回到起始位置。
上述“U”形夹持口上设置有限位装置。
上述限位装置为一设置在“U”形夹持口口部略小于“U”形夹持口的凸缘。
上述限位装置包括一可绕定位销转动的定位板及复位弹簧组成。
上述吹制轨道上设置有一吹制模具,吹制模具的中心线位于加热轨道移坯区的延长线上,吹制模具包括固定板、气囊、动模气缸、动模板、动模、底模板及底模气缸组成,其中底模板下部仅在一侧设置有一突起与动模卡合,另一侧为垂直面,且突起突出侧面的高度不大于1.5mm。
上述吹制轨道还包括一下料机构,整个下料机构由多个顶持插头和一出瓶叉组成;所述顶持插头并排设置在吹制模具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顶持插头可在顶持气缸带动下上抬插入瓶口并把成瓶顶离吹制叉夹持口;所述出瓶叉设置在吹制轨道内侧,出瓶叉上对应每个顶持插头设置有一夹口,同时出瓶叉上表面为一内低外高的斜面结构,整个出瓶叉在出瓶气缸带动下可实现外移-上抬-复位内移-复位下沉四个动作。
在实际加工中的初始状态下,吹制叉的左边一组夹持口位于移坯区的外侧,右边一组夹持口位于吹制模具的外侧。工作时,加热瓶坯座围绕加热轨道步进式运行,当加热瓶坯座正处于间歇性运行当中的停顿状态,此时吹制叉动作气缸动作,吹制叉平行进叉,该过程直到吹制叉到达移坯区加热瓶坯座的正上方,此时,吹制叉的左边一组“U”形夹持口正好卡入加热瓶坯座上的瓶坯瓶口卡环下方,右边一组“U”形夹持口卡入被模具吹制成功的成瓶瓶口卡环下方;而后移坯区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下沉,带动瓶坯同步下沉,同时模具开模,封口下沉,此时因瓶坯和成瓶的瓶口卡环的尺寸大于吹制叉的“U”形夹持口口径,瓶坯就会被卡住而与加热瓶坯座脱离,成瓶也被卡住而与模具封口脱离,即把瓶坯转移到吹制叉的左边一组夹持口上,把成瓶转移到吹制叉的右边一组夹持口上。接着移坯区和模具封口继续下沉一定距离停住,而吹制叉在吹制叉动作气缸的作用下左右进给,带动加热瓶坯和成瓶进行同步移动,该过程直到吹制叉的左边一组夹持口到达吹制模具上,右边一组夹持口到达下料机构上,此时,模具封口上提定位住左边一组夹持口上夹持的瓶坯,同时下料机构的顶持插头上抬插入成瓶的瓶口使成瓶脱离吹制叉的右边一组夹持口。接着吹制叉朝外退叉,直到吹制叉完全退出后,模具合模进行瓶坯的吹制,下料机构动作进行下料,同时吹制叉进行左右复位,该过程直到回到初始位置,即吹制叉上的左边一组夹持口位于移坯区的外侧,而右边一组夹持口位于模具的外侧,而移坯区也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回复上移回到初始位置与加热轨道重新连接为一体,完成一个完整的移坯过程。
在此,本发明对吹制模具中底模板和动模的卡合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底模板下部仅在一侧设置有一突起,另一侧为垂直面,且突起突出侧面的高度不大于1.5mm。该结构设计,使得底模板与动模的卡合锁定只在气囊增压时有效,一旦气囊泄压即可解除,即一个完整的吹制模具运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底模板下底,同时动模气缸动作进行动模合模→气囊增压使动模锁紧,使底模板锁定→吹制瓶坯→气囊泄压使动模松开,底模板锁定解除→底模板上抬,同时动模气缸动作进行动模分模。以上几个步骤中的底模板动作与动模动作可同时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模具的运作周期,提升了吹制效率。
此外,本发明对下料机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在使用当中,首先是顶持插头在顶持气缸的作用下上抬插入瓶口,并随着顶持插头的继续上抬而把成瓶完全脱离吹制叉的右边一组夹持口,而后顶持插头不动,出瓶叉在出瓶气缸的带动下外移,使出瓶叉上的夹口夹持住成瓶的瓶口卡环下方,而后出瓶叉垂直上抬,顶持插头在顶持气缸的带动下作下沉复位,顶持插头与成瓶瓶口脱离,在此,因出瓶叉的上表面为内低外高的斜面结构,一旦成瓶瓶口脱离顶持插头,整个成瓶就会倾斜而朝内到下进入输瓶流槽,便于送入送瓶轨道中,与其他设备衔接,而后出瓶叉在出瓶气缸的带动下复位外移和复位下沉回到初始位置,完成整个下料过程。以上下料机构同样适用于单轨道吹瓶机。
相比现有的双轨道吹瓶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吹制轨道为一带“U”形夹持口的吹制叉,去除了瓶坯座,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体积小,可大大降低吹瓶机的整机能耗。
二、整个吹瓶机去除了移坯机构,主要利用吹制轨道和加热轨道移坯区的动作配合实现移坯,结构和动作过程相比现有机械手得到了很大简化,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使机构控制更加精确,同时可大大缩短移坯周期,提升工作效率。
三、吹制模具底模板与动模的卡合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缩短了模具的动作周期,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下料机构更加简单,效率更高,并可通过输瓶流槽实现与其他设备无缝衔接,进行全自动流水线作业。
附图说明
图1、现有双轨道自动吹瓶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现有吹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发明图3中A-A部的截面示意图;图5、本发明吹制叉中夹持口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发明图3中B-B部的截面示意图;图7、本发明吹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本发明图6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图9、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图10、本发明图10中D-D部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4所示,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主要包括加热轨道1和吹制轨道2组成。
所述加热轨道1中分成加热区11和移坯区12两个部分,其中移坯区12在动力装置14的作用下可垂直下沉脱离加热轨道1。整个加热轨道1中运行着加热瓶坯座13。
如图3、4和5所示,所述吹制轨道2包括吹制叉动作气缸21、一与加热轨道移坯区12平行设置的吹制叉22、与移坯区12成一直线设置的吹制模具3和下料机构,吹制叉22靠近移坯区12的一侧设置有两组“U”型夹持口221,每个夹持口221的尺寸大于瓶坯5的瓶口51而小于瓶坯瓶口上的卡环52。
整个吹制叉22在吹制叉动作气缸21的带动下进行进叉,吹制叉22靠近移坯区12和吹制模具3→左右进给,吹制叉22左边一组夹持口221把瓶坯5从移坯区12转移到与吹制模具3配合的封口4上,右边一组夹持口221把成瓶从吹制模具3中转移到下料机构→退叉,吹制叉22离开吹制模具3和下料机构→左右复位,吹制叉回到起始位置。
在此,为保证瓶坯5移动过程中卡合的稳定性,“U”形夹持口221上设置有限位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装置为一设置在“U”形夹持口221口部略小于“U”形夹持口的凸缘2211,该凸缘2211可与瓶坯瓶口的卡环52相卡合,此外,为使瓶坯5夹持更加稳定,避免在移动过程中脱落,所示夹持装置还包括一可绕定位销222转动的定位板223及复位弹簧224。
如图3、7和8所示,吹制轨道2上设置有一吹制模具3,吹制模具3的中心线位于加热轨道移坯区12的延长线上。吹制模具3包括固定板31、气囊32、动模气缸33、动模板34、动模35、底模板36及底模气缸37组成,其中底模板36下部仅在一侧设置有一突起361与动模35的卡槽351卡合,另一侧为垂直面,且突起361突出侧面的高度不大于1.5mm。该尺寸大小使得气囊一旦泄气,突起361和动模的卡槽351卡合就会解除。
以上结构设计,使得底模板36与动模35的卡合锁定只在气囊32增压时有效,一旦气囊32泄压即可解除,即一个完整的吹制模具3运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底模板36下底,同时动模气缸33动作进行动模35合模→气囊32增压使动模35锁紧,使底模板36锁定→吹制瓶坯→气囊32泄压使动模35松开,底模板36锁定解除→底模板36上抬,同时动模气缸33动作进行动模35分模。以上几个步骤中的底模板36动作与动模35动作可同时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模具的运作周期,提升了吹制效率。
此外,如图3合6所示,吹制轨道还包括一下料机构,整个下料机构由多个顶持插头61和一出瓶叉62组成。所述顶持插头61并排设置在吹制模具3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顶持插头61可在顶持气缸611带动下上抬插入瓶口并把成瓶顶离吹制叉22夹持口221。所述出瓶叉62设置在吹制轨道内侧,出瓶叉62上对应每个顶持插头设置有一夹口621,同时出瓶叉上表面为一内低外高的斜面结构622,整个出瓶叉62在出瓶气缸623带动下可实现外移-上抬-复位内移-复位下沉四个动作。
在实际加工中的初始状态下,吹制叉22的左边一组夹持口221位于移坯区12的外侧,右边一组夹持口221位于吹制模具3的外侧。工作时,加热瓶坯座13围绕加热轨道1步进式运行,当加热瓶坯座13正处于间歇性运行当中的停顿状态,此时吹制叉动作气缸21动作,吹制叉22平行进叉,该过程直到吹制叉22到达移坯区12加热瓶坯座13的正上方,此时,吹制叉22的左边一组“U”形夹持口221正好卡入加热瓶坯座13上的瓶坯瓶口卡环52下方,右边一组“U”形夹持口221卡入被模具3吹制成功的成瓶瓶口卡环下方。而后移坯区在动力装置14的作用下下沉,带动瓶坯5同步下沉,同时模具3开模,封口下沉,此时因瓶坯5和成瓶的瓶口卡环52的尺寸大于吹制叉的“U”形夹持口221口径,瓶坯5就会被卡住而与加热瓶坯座13脱离,成瓶也被卡住而与模具3的封口4脱离,即把瓶坯5转移到吹制叉22的左边一组夹持口221上,把成瓶转移到吹制叉22的右边一组夹持口221上。接着移坯区12和模具3封口继续下沉一定距离停住,而吹制叉22在吹制叉动作气缸21的作用下左右进给,带动加热瓶坯5和成瓶进行同步移动,该过程直到吹制叉22的左边一组夹持口221到达吹制模具3上,右边一组夹持口221到达下料机构上,此时,模具3封口上提定位住左边一组夹持口221上夹持的瓶坯5,同时下料机构的顶持插头61上抬插入成瓶的瓶口使成瓶脱离吹制叉22上的右边一组夹持口221。接着吹制叉22朝外退叉,到吹制叉22完全退出后,模具3合模进行瓶坯5的吹制,下料机构动作进行下料,同时吹制叉22进行左右复位,直到回到初始位置,即吹制叉22上的左边一组夹持口221位于移坯区12的外侧,右边一组夹持口221位于模具3的外侧,而移坯区12也在动力装置14的作用下回复上移回到初始位置与加热轨道1重新连接为一体,完成一个完整的移坯过程。
此外,本发明下料机构在使用当中,首先是顶持插头61在顶持气缸611的作用下上抬插入瓶口,并随着顶持插头61的继续上抬而把成瓶完全脱离吹制22叉的右边一组夹持口221,而后顶持插头61不动,出瓶叉62在出瓶气缸623的带动下外移,使出瓶叉22上的夹口621夹持住成瓶的卡环下方,而后出瓶叉62垂直上抬,顶持插头61在顶持气缸611的带动下作下沉复位,顶持插头61与成瓶瓶口脱离,在此,因出瓶叉62的上表面为内低外高的斜面结构622,一旦成瓶瓶口脱离顶持插头61,整个成瓶就会倾斜而朝内到下进入输瓶流槽7,便于送入送瓶轨道中,与其他设备衔接,而后出瓶叉62在出瓶气缸623的带动下复位外移和复位下沉回到初始位置,完成整个下料过程。以上下料机构同样适用于单轨道吹瓶机。
相比现有的双轨道吹瓶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吹制轨道为一带“U”形夹持口221的吹制叉22,去除了瓶坯座,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体积小,可大大降低吹瓶机的整机能耗。
二、整个吹瓶机去除了移坯机构,主要利用吹制轨道2和加热轨道移坯区12的动作配合实现移坯,结构和动作过程相比现有机械手得到了很大简化,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使机构控制更加精确,同时可大大缩短移坯周期,提升工作效率。
三、吹制模具底模板36与动模35的卡合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缩短了模具的动作周期,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下料机构更加简单,效率更高,并可通过输瓶流槽实现与其他设备无缝衔接,进行全自动流水线作业。
如图9和1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整个吹瓶机主要包括加热轨道1″和吹制轨道2″组成。所述加热轨道1″分成可断开的加热区11″和移坯区12″两个部分。加热轨道1″中运行着加热瓶坯座13″。
所述吹制轨道2″中运行着吹制瓶坯座21″,每一个吹制瓶坯座为一带“U”形卡口211″的夹持板,其定位设置在公转链条22″上围绕吹制轨道2″运作。所述“U”形卡口211″的尺寸大于瓶坯5″的瓶口51″而小于瓶坯5″瓶口上的卡环52″。在此,为保证瓶坯卡合的稳定性,“U”形卡口211″上设置有限位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装置为一设置在“U”形卡口211″口部略小于“U”形卡口211″的凸缘,该凸缘可与瓶坯瓶口的卡环52″相卡合,此外,为使瓶坯5″夹持更加稳定,避免在移动过程中脱落,所示夹持装置还包括一可绕定位销转动的定位板及复位弹簧。
所述移坯区12″下设置一往复移动的动力装置121″,动力装置121″可带动移坯区12″水平移动脱离加热轨道1″位置,并在移坯区12″达到吹制轨道2″正下方时实现瓶坯瓶口与吹制瓶坯座21″的卡合,而后移坯区12″下沉而把加热瓶坯座13″上的瓶坯转移到吹制瓶坯座21″上。
在实际加工中,加热瓶坯座13″围绕加热轨道1″步进式运行,吹制瓶坯座21″围绕吹制轨道2″同步进行步进式运行,当瓶坯进行吹制时,加热瓶坯座13″正处于间歇性运行当中的停顿状态,此时动力装置121″动作,其首先带动整个加热轨道的移坯区12″平移脱离加热轨道1″,该过程直到移坯区12″到达吹制轨道2″正下方,此时,加热瓶坯座13″上的瓶坯瓶口卡环52″的下方正好卡入吹制瓶坯座21″的“U”形卡口211″,而后移坯区12″在动力装置121″的作用下下沉,带动瓶坯5″同步下沉,此时因瓶坯口卡环52″的尺寸大于吹制瓶坯座的“U”形卡口211″口径,瓶坯5″就会被卡住而与加热瓶坯座13″脱离,进而转移到吹制瓶坯座21″上,而后移坯区12″继续下沉一定距离停住,接着动力装置121″带动其水平回复移动回到加热轨道1″下方,随后移坯区12″回复上移回到初始位置与加热轨道1″重新连接为一体,完成一个完整的移坯动作。从以上动作过程可知,整个移坯过程只需移坯区12″经历平移→下沉→回复平移→上抬四个动作,是现有机械手八个动作步骤的一半,该结构设计不仅可使控制机构得到精简,同时可大大缩短移坯周期,提升工作效率。
 

Claims (6)

1.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主要包括加热轨道和吹制轨道组成,加热轨道中运行着加热瓶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轨道分成加热区和移坯区两个部分,其中移坯区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可垂直下沉脱离加热轨道;所述吹制轨道包括吹制叉动作气缸、一与加热轨道移坯区平行设置的吹制叉、与移坯区成一直线设置的吹制模具和下料机构;其中吹制叉靠近移坯区的一侧设置有两组“U”型夹持口,在初始状态下,左边一组夹持口对应移坯区,右边一组夹持口对应吹制模具;每个夹持口的尺寸大于瓶坯的瓶口而小于瓶坯瓶口上的卡环;整个吹制叉在吹制叉动作气缸的带动下进行进叉,吹制叉靠近移坯区和吹制模具→左右进给,吹制叉左边一组夹持口把瓶坯从移坯区转移到与吹制模具配合的封口上,右边一组夹持口把成瓶从吹制模具中转移到下料机构→退叉,吹制叉离开吹制模具和下料机构→左右复位,回到起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夹持口上设置有限位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为一设置在“U”形夹持口口部略小于“U”形夹持口的凸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可绕定位销转动的定位板及复位弹簧组成。
5.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项所述的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制轨道上设置有一吹制模具,吹制模具的中心线位于加热轨道移坯区的延长线上,吹制模具包括固定板、气囊、动模气缸、动模板、动模、底模板及底模气缸组成,其中底模板下部仅在一侧设置有一突起与动模卡合,另一侧为垂直面,且突起突出侧面的高度不大于1.5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制轨道还包括一下料机构,整个下料机构由多个顶持插头和一出瓶叉组成;所述顶持插头并排设置在吹制模具的中心线的延长线上,顶持插头可在顶持气缸带动下上抬插入瓶口并把成瓶顶离吹制叉夹持口;所述出瓶叉设置在吹制轨道内侧,出瓶叉上对应每个顶持插头设置有一夹口,同时出瓶叉上表面为一内低外高的斜面结构,整个出瓶叉在出瓶气缸带动下可实现外移-上抬-复位内移-复位下沉四个动作。
CN 201010121364 2010-03-11 2010-03-11 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74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21364 CN101767440B (zh) 2010-03-11 2010-03-11 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21364 CN101767440B (zh) 2010-03-11 2010-03-11 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7440A true CN101767440A (zh) 2010-07-07
CN101767440B CN101767440B (zh) 2013-08-28

Family

ID=42500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2136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67440B (zh) 2010-03-11 2010-03-11 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6744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7899A (zh) * 2013-12-20 2014-04-23 徐光中 单轨道高效自动吹瓶机
CN106827462A (zh) * 2017-04-01 2017-06-13 苏州星贝尔中空成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中空吹塑机的成品瓶移瓶装置
CN112679080A (zh) * 2020-12-17 2021-04-20 重庆欣维尔玻璃有限公司 螺口玻璃瓶的螺口加工方法
CN112707634A (zh) * 2020-12-17 2021-04-27 重庆欣维尔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瓶的生产加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4250A (en) * 1971-11-01 1973-10-09 Graham Eng Corp Blow molding machine
US4007244A (en) * 1975-01-29 1977-02-08 Monsanto Company Automated blow molding machine startup
CN1524679A (zh) * 2003-09-16 2004-09-01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瓶吹瓶机
CN2792750Y (zh) * 2005-05-20 2006-07-05 蔡佳翰 组合式自动吹瓶机
CN201385417Y (zh) * 2009-04-02 2010-01-20 徐光中 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4250A (en) * 1971-11-01 1973-10-09 Graham Eng Corp Blow molding machine
US4007244A (en) * 1975-01-29 1977-02-08 Monsanto Company Automated blow molding machine startup
CN1524679A (zh) * 2003-09-16 2004-09-01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瓶吹瓶机
CN2792750Y (zh) * 2005-05-20 2006-07-05 蔡佳翰 组合式自动吹瓶机
CN201385417Y (zh) * 2009-04-02 2010-01-20 徐光中 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7899A (zh) * 2013-12-20 2014-04-23 徐光中 单轨道高效自动吹瓶机
CN103737899B (zh) * 2013-12-20 2016-02-03 徐光中 单轨道高效自动吹瓶机
CN106827462A (zh) * 2017-04-01 2017-06-13 苏州星贝尔中空成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中空吹塑机的成品瓶移瓶装置
CN112679080A (zh) * 2020-12-17 2021-04-20 重庆欣维尔玻璃有限公司 螺口玻璃瓶的螺口加工方法
CN112707634A (zh) * 2020-12-17 2021-04-27 重庆欣维尔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瓶的生产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7440B (zh)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7440B (zh) 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
CN208616906U (zh) 一种铸件毛坯齿轮齿条旋转传送装置
CN106493909A (zh) 一种全自动吸塑机及吸塑机取收料方法
CN203600517U (zh) 牙刷的加工系统
CN103568300A (zh) 一种吹瓶机的瓶胚入座装置及瓶胚入座方法
RU231720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формования изделия с участком уменьшенного поперечного сечения
CN100556662C (zh) 全自动吹瓶机
CN201385417Y (zh) 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
CN201338375Y (zh) 立式注塑机的一体化全自动上下管装置
CN105195707B (zh) 一种铅零件浇铸设备
CN209755549U (zh) 一种用于转移模具的机械手
CN207028494U (zh) 呼气阀盖的自动化印刷生产线
CN2931081Y (zh) 自动吹瓶机
CN203318763U (zh) 一种翻杯机构以及具有该翻杯机构的灌装机
CN213232696U (zh) 一种自动标签叠加缝制装置
CN106393651A (zh) 一种瓶胚变节距取瓶机构
CN208601904U (zh) 注吹中空成型装置
CN209349336U (zh) T型螺栓坯料压型自动收边机
CN210140419U (zh) 大回转走模具灌装锁盖机
CN201592512U (zh) 一种双轨道自动拉伸吹瓶机的改良结构
CN206104680U (zh) 冲头内嵌式模具
CN207310504U (zh) 一种机头摆动双工位机
CN218535284U (zh) 一种橡胶密封圈硫化模具
CN110614758A (zh) 注塑机和成型机中间站传送机构
CN108839324A (zh) 注吹中空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