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5064A - 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终端装置和PoC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终端装置和PoC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65064A CN101765064A CN200910262466A CN200910262466A CN101765064A CN 101765064 A CN101765064 A CN 101765064A CN 200910262466 A CN200910262466 A CN 200910262466A CN 200910262466 A CN200910262466 A CN 200910262466A CN 101765064 A CN101765064 A CN 1017650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c
- notice
- terminal installation
- user
- communication ser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4—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individual free spaces in parking areas
- G08G1/141—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individual free spaces in parking areas with means giving the indication of available parking spaces
- G08G1/144—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individual free spaces in parking areas with means giving the indication of available parking spaces on portable or mobile units,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1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actuating a signalling device
- B60R25/102—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actuating a signalling device a signal being sent to a remote location, e.g. a radio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 a police station, a security company or the owner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4—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individual free spaces in parking areas
- G08G1/145—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individual free spaces in parking areas where the indication depends on the parking areas
- G08G1/146—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individual free spaces in parking areas where the indication depends on the parking areas where the parking area is a limited parking space, e.g. parking garage, restricted 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终端装置和PoC通信方法,其中在PoC组通信中,根据用户的设定,使该用户的用户地址对于其他的用户成为非通知,在PoC签约者开始PoC组通信时,选择非通知对象,发送出PoC对话开始请求,这时,呼叫者仅把自身、所有成员或者一部分用户的地址进行非通知设定,根据呼叫者的设定,在成为非通知对象的用户中,由接收了PoC对话开始请求的PoC终端装置或者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进行非通知设定处理,在没有被选择为非通知对象用户的被叫者中,如果预先进行使自身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设定,则同样进行非通知处理,在PoC对话建立后,各用户也能够把自身的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能够提供按照用户意思的非通知服务。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610067802.X、申请日为2006年3月13日、发明名称为“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终端装置和PoC通信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终端装置和PoC通信方法,特别涉及用于实现把终端装置像无线电收发两用机那样利用的PoC通信的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终端装置和PoC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预计将实现能够像无线电收发信机那样使用便携电话机等终端装置,只是按压按钮就可通信的PoC((Push-to-Talk over Cellular)无线一键通)通信。
PoC通信是一对一或者组之间的快速的通信方法,在PoC通信中能够像无线电收发两用机那样利用终端装置。用于开始会话的操作不是按压拨号按钮,而是象按压特定按钮这样的简单操作。
当前,在推进移动·应用技术标准化的产业团体OMA(OpenMobile Alliance(开放移动联盟))中,根据PoC Charter(非专利文献1:OMA-CHARTER-PoC-V1-0-20031014-A),制定PoC的标准(非专利文献2:OMA-RD-PoC-V1-0-20041115-C)。
发明内容
但是,在现阶段规定的标准中,不存在把由呼叫者呼叫的用户的目的地地址即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方法以及用于进行按照非通知设定的处理的技术。由此,存在有可能把不希望公开的用户地址公开,没有保护用户隐私的方法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在PoC组通信中,通过用户的设定,能够对于其他用户隐蔽(成为非通知)该用户的用户地址的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终端装置和PoC通信方法。
本发明方案1的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用于进行实现终端装置的组通话的PoC组对话,特征是包括非通知指令取得单元,所述非通知指令取得单元用于取得用于使与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相对应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非通知指令;以及非通知设定单元,所述非通知设定单元向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其它终端装置发送用于把与上述非通知指令取得单元所取得的上述非通知指令有关的用户地址相对于该其它终端装置设定为非通知的非通知设定指令。如果依据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对于所有组内成员隐蔽(成为非通知)组内的所有成员或者组内的一部分用户地址。
本发明方案2的PoC通信服务器装置在特征是方案1中,在覆盖多个装置来管理表示是否把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的各个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非通知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上述非通知指令取得单元从其它装置取得包括上述非通知设定信息的上述非通知指令。在覆盖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管理非通知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如果这些装置中的一个从其它装置取得非通知设定信息,并向终端装置发送该信息,则即使在通信服务供应商不同的终端之间实现组通话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非通知处理。
本发明方案3的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的特征是在方案1或2中,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包括用户地址、表示是否把上述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标识符。通过将表示是否把该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标识符与用户地址一起发送,能够在终端装置上显示表示该用户地址是非通知的含义的内容。
本发明方案4的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的特征是在方案1或2中,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包括用户地址、表示代替上述用户地址而要在各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内容的显示名(DISPLAYNAME)信息。通过不显示用户地址而代之以发送要显示的内容,可在终端装置中仅显示该内容。
本发明方案5的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的特征是在方案1或2中,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不包括与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相对应的用户地址,而包括表示设定为非通知设定的终端数目的信息。由于向通知对象用户发送用户地址但不向非通知对象用户发送用户地址自身,因此能够有效地灵活运用无线区间的网络资源。
本发明方案6的终端装置进行实现与其它终端装置的组通话的PoC组对话,其特征在于,包括:非通知指令发送单元,该非通知指令发送单元发送用于使自终端的用户地址相对于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其它终端装置成为非通知的非通知指令。如果依据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对于组内的所有成员隐蔽(成为非通知)组内的所有成员或者组内的一部分用户地址。
本发明方案7的终端装置进行实现与其它终端装置的组通话的PoC组对话,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控制单元,该显示控制单元在接收到关于与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相对应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非通知设定指令的情况下,在自终端上显示表示关于该用户地址是非通知的含义的内容。如果依据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对于组内的所有成员隐蔽(成为非通知)组内的所有成员或者组内的一部分用户地址。
本发明方案8的终端装置的特征是在方案7中,上述非通知设定包括用户地址、表示是否把上述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标识符,上述显示控制单元根据上述标识符的内容显示是非通知的含义。通过将表示是否把该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标识符与用户地址一起发送,能够在终端装置上显示表示该用户地址是非通知的含义的内容。
本发明方案9的终端装置的特征是在方案7中,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包括用户地址、表示代替上述用户地址而要在各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内容的显示名信息,上述显示控制单元显示上述显示名信息的内容。通过不显示用户地址,而代之以发送要显示的内容,可在终端装置中仅显示该内容。
本发明方案10的终端装置的特征是在方案7中,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不包括与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相对应的用户地址,而包括表示被设定为非通知设定的终端的数目的信息,上述显示控制单元根据上述终端的数目来显示“是非通知”的含义。由于向通知对象用户发送用户地址但不向非通知对象用户发送用户地址自身,因此能够防止浪费网络资源。
本发明方案11的PoC通信方法进行实现终端装置的组通话的PoC组对话,特征是包括:
非通知指令取得步骤,取得用于使与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相对应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非通知指令(例如,与图8中的步骤S22相对应)、非通知设定步骤,向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其它终端装置发送相对于该其它终端装置把与在上述非通知指令取得步骤中取得的上述非通知指令有关的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非通知设定指令。如果依据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对于组内的所有成员隐蔽(成为非通知)组内的所有成员或者组内的一部分用户地址。
本发明方案12的PoC通信方法的特征是在方案11中,在覆盖多个装置来管理表示是否把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各个终端装置的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非通知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在上述非通知指令取得步骤中,这多个装置中的任一个装置从其它装置取得包括上述非通知设定信息的上述非通知指令(例如,与图24中的步骤S61~S63相对应)。在覆盖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来管理非通知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如果这些装置中的一个从其它装置取得非通知设定信息,并向终端装置发送该信息,则即使在和通信服务供应商不同的终端之间实现组通话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非通知处理。
本发明方案13的PoC通信方法的特征是在方案11中,在上述PoC组对话开始之前,从希望被设定为非通知的终端装置发送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如果依据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在PoC组对话开始之前,从成为被叫者一侧的终端装置设定为非通知。
本发明方案14的PoC通信方法的特征是在方案11中,在上述PoC组对话开始时,从呼叫者一侧的终端装置发送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如果依据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在PoC组对话开始时,对组内的任意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
本发明方案15的PoC通信方法的特征是在方案11中,在上述PoC组对话的通信过程中,从终端装置发送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如果依据这样的结构,则能够把在PoC组对话开始时通知的用户地址在其以后设定变更为非通知。
本发明方案16的PoC通信方法的特征是在方案11到方案15的任一项中,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包括用户地址、表示是否把上述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标识符。通过将表示是否把该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标识符与用户地址一起发送,能够在终端装置上显示表示该用户地址是非通知的含义的内容。
本发明方案17的PoC通信方法的特征是在方案11到方案15的任一项中,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包括用户地址、表示代替上述用户地址而要在各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内容的显示名信息。通过不显示用户地址,而代之以发送要显示的内容,可在终端装置中仅显示该内容。
本发明方案18的PoC通信方法的特征是在方案11到方案15的任一项中,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不包括与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相对应的用户地址,而包括表示被设定为非通知设定的终端的数目的信息。由于相对于向通知对象用户发送用户地址而言,不向非通知对象用户发送用户地址自身,因此能够防止浪费网络资源。
重要的是,在本发明中,在PoC通信服务中,当PoC签约者开始PoC组通信时,选择非通知对象,然后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这时,呼叫者能够仅将自身、所有成员或者一部分用户的地址(电话号码、SIP、URI等)设定为非通知。
在通过呼叫者的设定而成为非通知对象的用户中,由接收到PoC对话开始请求的PoC终端装置(移动机)或者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PoC服务器)实施非通知设定处理。
这时,在没有被选择为非通知对象用户的被叫者中,如果在接收PoC对话开始请求之前,进行使自身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设定,则在PoC终端装置或者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中实施非通知处理。另外,即使在建立了PoC对话以后,各用户也能够把自身的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能够提供按照用户意思的非通知服务。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取得用于使与包含在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相对应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非通知指令,并向其它的终端装置发送用于把与取得的非通知指令有关的用户地址相对于包含在PoC组中的其它终端装置设定为非通知的非通知设定指令,而具有能够根据用户的设定,对于其它的用户隐蔽(成为非通知)该用户的用户地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PoC终端装置实施了非通知处理时的概念图。
图2是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实施了非通知处理时的概念图。
图3表示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例。
图4表示PoC终端装置的功能结构例。
图5是表示呼叫者的PoC终端装置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被叫者的PoC终端装置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关于自终端的地址发送出非通知设定请求时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收发PoC对话开始请求/应答时的非通知设定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发送自终端地址非通知设定请求/应答(非通知设定消息)时的非通知设定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把用户地址进行非通知设定的条件的表。
图11是表示PoC终端装置实施了用户地址的非通知处理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
图12是表示在PoC对话建立以后,把自终端的用户地址进行非通知设定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
图13是表示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实施了用户地址的非通知处理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
图14是表示在PoC对话建立以后,把自终端的用户地址进行非通知设定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
图15说明PoC终端装置实施了用户地址的非通知处理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
图16是实施了通过发送非通知对象用户数目来进行的非通知处理时的概念图。
图17是表示用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实现PoC通信服务时的非通知处理的概念图。
图18是表示在情况1中,覆盖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管理非通知设定信息时的非通知处理的一个例子的部分流程。
图19是表示在情况1中,覆盖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管理非通知设定信息时的非通知处理的一个例子的部分流程。
图20是表示在情况3中,覆盖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管理非通知设定信息时的非通知处理的一个例子的部分流程。
图21是表示在情况3中,覆盖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管理非通知设定信息时的非通知处理的一个例子的部分流程。
图22是表示图20以及图21中的各PoC对话呼叫者的终端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图20以及图21中的各PoC对话被叫者的终端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收发图20以及图21中的PoC对话开始请求/应答时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的非通知设定动作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参照的各图中,用相同的号码表示与其它的附图相同的部分。
(PoC通信系统的结构例)
图1、图2是表示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PoC通信服务器装置以及终端装置的PoC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方框图。
图1(a)是表示在各PoC终端装置中进行非通知处理时的结构的方框图。在该图中,PoC终端装置11是呼叫者所使用的、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非通知设定信息)的终端装置,具有作为包括未图示的CPU、存储单元、通信单元、显示单元、声音输入输出单元等的移动终端的功能。另外,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是进行实现PoC通信的处理的装置,具有作为包括未图示的CPU、存储单元、通信单元等的PoC通信服务器的功能。PoC终端装置12以及13是被叫者所使用的终端装置,与PoC终端装置11一起进行PoC组对话。
图3表示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的功能结构。如该图所示,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具有取得用于使与包含在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相对应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非通知指令的非通知指令取得单元10a、向包含在PoC组中的其它终端装置发送用于把与该非通知指令取得单元10a取得的非通知指令有关的用户地址相对于该其它终端装置而设定为非通知的非通知设定指令的非通知设定单元10b。
另外,图4表示PoC终端装置11~13的功能结构。如该图所示,PoC终端装置具有发送使自终端的用户地址相对于包含在PoC组中的其它终端装置成为非通知的非通知指令的非通知指令发送单元11a、在接收到关于与包含在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相对应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非通知设定指令时,在自终端上显示表示“该用户地址是非通知”的含义的内容的显示控制单元11b。
图1(b)表示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各PoC终端装置11~13发送的包20的结构例。参照该图(b),包20构成为包括表示是否通知用户地址的标识符21和成为实际用户地址的用户ID22。在本例中,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仅进行标识符的值的设定,在各PoC终端装置11~13中进行与标识符的内容相对应的非通知处理。即,如果将标识符设定为表示非通知的值,则在各PoC终端装置11~13中,在显示画面上显示表示非通知的含义的消息。反之,如果未将标识符设定为表示非通知的值,则在各PoC终端装置11~13中,在显示画面上不显示表示非通知的含义的消息。以下,把依据图1的处理的情况称为[情况1]。
另一方面,图2(a)是表示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中进行非通知处理时的结构方框图。在该图中,PoC终端装置11是呼叫者使用的、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非通知设定信息)的终端装置。另外,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是进行实现PoC通信的处理的装置。PoC终端装置12以及13是被叫者使用的终端装置,与PoC终端装置11一起进行PoC组对话。
该图(b)表示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各PoC终端装置11~13发送的包30的结构例。参照该图(b),包30构成为包括表示要在PoC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内容的显示名(以下称DISPLAYNAME)31和成为实际用户地址的用户ID22。在本例中,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将要在各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内容写入到DISPLAYNAME31的区域中,在各PoC终端装置11~13中,将这些内容直接显示在画面上。即,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进行非通知处理时,将表示非通知含义的消息写入到DISPLAYNAME31的区域中。反之,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不进行非通知处理时,把用户名等写入到DISPLAYNAME31的区域中,在各PoC终端装置11~13中,将用户名等直接显示在画面上。以下,把依据图2处理的情况称为[情况2]。
如上所述,用户地址的非通知处理能够在PoC终端装置、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的任一方中进行。
(非通知设定动作例)
参照图5~图9说明PoC终端装置的非通知设定动作的一个例子。
图5是表示PoC对话呼叫者的终端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该图中,首先,PoC对话呼叫者操作终端装置,选择非通知对象(步骤S1)。然后,添加非通知设定条件,并发送出PoC对话开始请求(步骤S2)。
然后,如果有来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的应答,则确认包含在该应答中的非通知信息的内容(步骤S3→S4)。,如果该确认的结果是设定了非通知,则执行与该非通知信息相对应的非通知设定处理(步骤S5→S6)。由此,使非通知对象用户的地址显示为“非通知”(步骤S7)。
另外,在步骤S3中没有应答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5中没有设定非通知的情况下,处理直接结束。
图6是表示PoC对话被叫者的终端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该图中,如果从PoC对话呼叫者一侧的终端接收到PoC对话开始请求(步骤S8),则确认包含在该请求中的非通知信息的内容(步骤S9)。如果该确认的结果为设定了非通知,则执行与该非通知信息相对应的非通知设定处理(步骤S10→S11)。由此,使非通知对象用户的地址显示为“非通知”(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在情况1时,以请求非通知设定的指示进行通知,并在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上输出“非通知”消息,使得对象用户的地址显示为非通知。另一方面,在情况2时,关于对象用户的地址,已经由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进行了非通知显示的处理。从而,终端装置只是读入所收到的非通知信息,直接显示在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上。其结果,输出显示为“非通知”。
如果在被叫者的终端装置中的非通知显示结束,则向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发送出PoC对话开始应答(步骤S13)。
另外,如果在步骤S9的确认结果为没有设定非通知,则直接发送出PoC对话开始应答(步骤S10→S13)。
图7是表示针对终端自身的地址而发送出非通知设定请求时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该图中,首先进行是否针对终端自身的地址进行非通知的选择操作(步骤S14)。在针对终端自身的地址成为非通知时,发送针对终端自身的地址的非通知设定请求(步骤S15→S16)。
然后,如果有来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的应答,则确认包含在该应答、即非通知设定消息中的非通知信息的内容(步骤S17→S18)。如果该确认的结果为设定了非通知,则执行与该非通知信息相对应的非通知设定处理(步骤S19→S20)。由此,使非通知对象用户的地址成为“非通知”显示(步骤S21)。
另外,在步骤S15中针对终端自身的地址没有成为非通知时,或在步骤S17中没有应答时,或在步骤S19中未设定非通知时,处理直接结束。
图8是表示收发PoC对话的开始请求/应答时的非通知设定动作例的流程图。在该图中,如果接收到带非通知设定条件的PoC对话开始请求(步骤S22),则存储包含在该请求中的非通知条件(步骤S23)。然后,进行非通知条件的确认以及判定(步骤S24)。
而且,在需要更新非通知设定信息时,根据非通知判定结果,在更新了非通知设定信息以后(步骤S25→S26),向所有被叫用户发送出包含了非通知设定信息的PoC对话开始请求(步骤S27)。另一方面,在不需要更新非通知设定信息时,不进行更新地向所有被叫者发送出包含了非通知设定信息的PoC对话开始请求(步骤S25→S27)。
如果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能够接收至少一个PoC对话开始应答,则把与向被叫者发送时相同的非通知设定信息添加到PoC对话开始应答中,并向呼叫者的终端装置发出(步骤S28→S29)。另外,在没有来自被叫用户的应答时,直接结束处理。
图9是表示发送针对终端自身的地址的非通知设定请求/应答(非通知设定消息)时的非通知设定动作例的流程图。在该图中,如果接收到关于终端自身地址的非通知请求(步骤S30),则存储包含在该请求中的非通知信息(步骤S31)。
在建立了PoC对话的情况下,进行非通知条件的确认以及判定(步骤S32→S33)。而且,在需要更新非通知设定信息时,在根据非通知判定结果更新了非通知设定信息以后(步骤S34→S35),向所有用户发送出包含了非通知设定信息的非通知设定消息(步骤S36)。
另外,在步骤S32中未建立PoC对话时,或者在步骤S34中不需要更新非通知设定信息时,直接结束处理。
(被进行非通知设定的条件)
图10是表示把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条件的表。在该图中,用○/×表示是否进行用户地址的非通知。「○」表示所有用户被设为非通知,「×」表示不实施非通知处理。
在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时,包括由呼叫者进行了非通知设定(发送时选择了非通知对象)的情况以及没有进行非通知设定(发送时没有选择非通知对象)的情况。
另外,关于由被叫者进行的关于终端自身的用户地址的非通知设定,包括进行了非通知设定(发送关于终端自身的地址的非通知设定请求)的情况和没有进行非通知设定(不发送关于终端自身的地址的非通知设定请求)的情况。
如该图所示,如果在呼叫者侧和被叫者侧中的至少一方中设定非通知,则该用户地址被设为非通知。而且,在呼叫者从对话退出之前,保持图10所示的非通知设定。
(情况1)
图11以及图12是表示在PoC终端装置中实施非通知处理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
图11是用户B在发送PoC对话请求之前请求针对终端自身的地址进行非通知设定、直到建立PoC对话为止的流程。在该图中,在作为被叫侧PoC终端装置12的用户B针对终端自身的地址请求非通知设定(S101)时,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存储用户B的地址被设定为非通知的信息(S102)。如上所述,关于终端自身的地址的非通知设定请求能够与PoC对话的建立状态无关地在任意的定时发出。但是,直到建立PoC对话之前,关于终端自身地址的非通知设定不能被有效化。
另一方面,在PoC终端装置11中,选择关于用户A以及用户B的用户地址作为非通知对象(S103),并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S104)。然后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被发送到PoC通信控制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S105)。
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存储在PoC对话开始请求中接收到的非通知信息,并进行非通知设定判定(S106)。然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PoC终端装置12以及13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S107、S109)。在接收到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的PoC终端装置12以及13中,进行非通知处理(S108、S110),关于用户A以及用户B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
然后,如果从PoC终端装置12向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发送PoC对话开始应答(S111),则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PoC终端装置11发送PoC对话开始应答(S112)。由此,在PoC终端装置11中进行非通知处理(S113)。另外,在从PoC终端装置13发送PoC对话开始应答时(S114),由于PoC终端装置13的用户地址没有被设定为非通知,因此不进行非通知处理。然后,PoC终端装置11~13进行PoC通信(S115)。
图12是在PoC对话建立后的PoC通信过程中,用户C请求把终端自身的地址设定为非通知时的流程。在该图中,在PoC终端装置11~13正在进行PoC通信的过程中(S115),如果PoC终端装置13针对终端自身的用户地址发送将其设定为非通知的请求(S116),则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存储用户C的地址被设定为非通知的信息(S117),并进行非通知设定判定(S118)。
然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PoC终端装置11~13发送用于把用户C的地址指示为非通知的非通知设定消息(S119、S121、S123)。在接收到该消息的PoC终端装置11以及12中,对用户C的用户地址进行非通知处理(S120、S122、S124)。
(情况2)
图13以及图14是表示由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实施了非通知处理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
图13是用户B在发送PoC对话请求之前请求针对终端自身的地址进行非通知设定、直到建立PoC对话为止的流程。在该图中,如果作为被叫侧PoC终端装置12的用户B对终端自身的地址请求进行非通知设定(S201),则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存储用户B的地址被设定为非通知的信息(S202)。如上所述,针对终端自身地址的非通知设定请求能够与PoC对话的建立状态无关地在任意的定时发出。但是,在直到建立PoC对话之前,关于终端自身地址的非通知设定不能被有效化。
另一方面,在PoC终端装置11中,选择关于用户A以及用户B的用户地址作为非通知对象(S203),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S204)。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被发送到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S205)。
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存储在PoC对话开始请求中接收到的非通知信息,并进行非通知设定判定(S206)。然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进行非通知处理(S207)。进而,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PoC终端装置12以及13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S208、S210)。在接收到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的PoC终端装置12以及13中进行非通知处理(S209、S211),关于用户A以及用户B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
然后,如果从PoC终端装置12向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发送PoC对话开始应答(S212),则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PoC终端装置11发送PoC对话开始应答(S213)。由此,在PoC终端装置11中进行非通知处理(S214)。另外,在从PoC终端装置13发送了PoC对话开始应答时(S215),由于PoC终端装置13的用户地址未被设定为非通知,因此不进行非通知处理。然后,PoC终端装置11~13进行PoC通信(S216)。
图14是在PoC对话建立后的PoC通信过程中,用户C请求把终端自身的地址设定为非通知时的流程。在该图中,在PoC终端装置11~13正在进行PoC通信的过程中(S216),如果PoC终端装置13发送关于终端自身的用户地址被设定为非通知的请求(S217),则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存储用户C的地址被设定为非通知的信息(S218),并进行非通知设定判定(S219)。
然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PoC终端装置11~13发送用于把用户C的地址指示为非通知的非通知设定消息(S220、S222、S224)。在接收到该消息的PoC终端装置11以及12中,对用户C的用户地址进行非通知处理(S221、S223、S225)。
(具体的动作例)
参照图15说明用PoC终端装置实施了非通知处理时的具体的动作例。另外,该图中的实线表示PoC通信业务。
在该图(a)中,如果用户B在建立PoC对话之前把自身的用户地址(SIP URI)设定为非通知,则向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发送关于自身地址的非通知设定请求(S501)。于是,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预先存储用户B被设定为非通知的信息。
接着,在该图(b)中,从希望在用户A、B以及C之间开始PoC组通信的用户A的终端装置11发送出PoC对话开始请求(作为例子,是SIP INVITE)。设这时用户A希望不公开用户A和用户B的用户地址。在PoC对话开始请求中,包括使用户A和用户B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信息。该信息被存储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
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按照图10的内容进行非通知处理。即,把关于终端自身地址的非通知设定请求与包含在PoC对话开始请求中的非通知设定信息相对照,如果按照至少一方的请求而设定为成为非通知,则向呼叫者以外的PoC终端装置12以及13发出成为非通知的指示(S503、S504)。在该指示中,包括使用户A和用户B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信息。在用户B和用户C的PoC的终端装置12以及13中,在接收到请求的同时执行非通知处理。根据以上的动作,PoC对话建立过程中以及建立以后的PoC通信在各个PoC终端装置11、12、13的画面上显示用户A为“非通知”,显示用户B为“非通知”,显示用户C的显示名和用户地址。
在该图(c)中,在PoC对话建立时,即正在进行PoC通信的过程中,当用户C由于某些理由也希望使自身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时,向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发送把自身的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请求(S505)。接收了该请求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各个PoC终端装置11、12、13发送把用户C的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指示。在接收了该指示的基础上,由各个PoC终端装置11、12、13实施对用户C的用户地址的非通知处理。
以后,如该图(d)所示,在所有的PoC终端装置11、12、13中,在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状态下继续进行PoC通信。
(发送非通知对象用户的数目)
在上述的情况1、情况2的任一种情况下都必须向PoC终端装置发送用户地址。然而,必须发送用户地址从有效地灵活运用无线区间的网络资源方面来讲效率较差。由此,还可以考虑在作为非通知对象的用户中,不发送用户地址本身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6(a)所示,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仅把与非通知对象用户的数目有关的信息(例如,非通知对象用户数目的值)包含在包40中发送,在各PoC终端装置11~13中仅按照非通知对象用户的数目显示「非通知」。
该图(b)中示出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各PoC终端装置11~13发送的包40的结构例子。如果参照该图(b),则在包40中包括非通知对象用户的数目。
例如,如果包含在包40中的非通知对象用户数目是[2],则在各PoC终端装置11~13中,在显示画面上显示表示有2个非通知用户的含义的消息。反之,如果直接发送关于PoC终端装置的用户地址,则成为在PoC终端装置11~13中判断其不是非通知对象用户,并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用户地址(不显示表示非通知含义的消息)。把该处理称为[情况31。
(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
也可以具有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用这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来实现PoC通信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以一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为基点,在成为基点的PoC服务控制装置中汇总非通知设定消息,并发送INVITE。这里,考虑呼叫者、被叫者分别与不同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签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呼叫者、被叫者的各个PoC终端装置能够与签约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进行通信,能够经过签约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与没有签约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进行通信。
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为每个通信服务供应商配备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即,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110、120由相互不同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经营。而且,PoC终端装置11由于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签约,因此能够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进行通信,而经过签约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能够与没有签约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10、120进行通信。
另外,由于PoC终端装置12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10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签约,因此能够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10进行通信,经过签约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10,能够与没有签约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120进行通信。由于PoC终端装置13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20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签约,因此能够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20进行通信,经过签约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20,能够与没有签约的通信服务供应商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110进行通信。
在以上的情况下,如果从呼叫者的PoC终端装置11把PoC终端装置12以及PoC终端装置13作为被叫侧,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则一个(在本例中是呼出一侧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成为基点,成为基点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取得其它的(在本例中是被叫一侧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10、120分别保持的非通知设定信息。通过一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成为基点,汇总在各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中保持的非通知信息,能够从成为基点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经过其它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向各个被叫侧的终端装置发送反映了由呼叫者设定的非通知信息以及与终端装置自身的地址是否被设定为非通知相对应的非通知信息的PoC对话开始请求。
重要的是,在覆盖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来管理非通知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如果这些装置中的一个从其它的装置取得非通知设定信息,并向终端装置发送该信息,则即使在通信服务供应商不同的终端装置之间实现组通话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非通知处理。
图18以及图19是表示在上述的情况1中,覆盖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来管理非通知设定信息时的非通知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是用户B在发送出PoC对话请求之前进行针对终端自身的地址的非通知请求、直到建立PoC对话为止的流程。图18中,如果作为被叫侧PoC终端装置12的用户B针对终端自身的地址请求进行非通知设定(S301),则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10中存储用户B的地址被设定为非通知的信息(S302)。这样,关于终端自身地址的非通知设定请求就能够与PoC对话建立状态无关地在任意的定时发出。但是,在直到建立PoC对话之前,关于终端自身地址的非通知设定不能被有效化。
另一方面,在PoC终端装置11中,选择关于用户A的用户地址作为非通知对象(S303),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S304)。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被发送到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S305)。
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为了确认是否针对被叫侧的用户B以及用户C的用户地址进行了非通知设定,分别向被叫侧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10、120发送非通知信息请求(S306、S308),然后分别接收表示是否进行了非通知设定的非通知信息应答(S307、S309)。
接着,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存储在PoC对话开始请求(S305)以及非通知信息应答(S307、S309)中接收到的非通知信息,进行非通知设定判定(S310),然后进行非通知处理(S311)。
转移到图19,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PoC终端装置12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S312)。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经由接收一侧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10被送到PoC终端装置12(S313)。在接收到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的PoC终端装置12中进行非通知处理(S314),关于用户A以及用户B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然后,从PoC终装置12经过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10,向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发送PoC对话开始应答(S315、S316)。
另外,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PoC终端装置13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S317)。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经过被叫一侧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20传送到PoC终端装置13(S318)。在接收到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的PoC终端装置13中进行非通知处理(S319),关于用户A以及用户B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然后,从PoC终端装置13经由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20,向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发送PoC对话开始应答(S320、S321)。
接收到来自PoC终端装置12、PoC终端装置13的PoC对话开始应答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PoC终端装置11发送PoC对话开始应答(S322)。由此,在PoC终端装置11中,关于用户A以及用户B的用户地址进行非通知处理(S323)。另外,由于关于PoC终端装置13的用户地址(用户C)未被设定为非通知,因此不进行非通知处理。然后,PoC终端装置11~13进行PoC通信(S324)。
图20以及图21是表示在上述的情况3下,覆盖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来管理非通知设定信息时的非通知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是用户B在发送出PoC对话请求之前进行针对终端自身地址的非通知请求、直到建立PoC对话为止的流程。图20中,如果作为被叫者一侧PoC终端装置12的用户B针对终端自身的地址请求非通知设定(S401),则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10中存储用户B的地址被设定为非通知的信息(S402)。这样,关于终端自身地址的非通知设定请求能够与PoC对话建立状态无关地在任意的定时发出。但是,在直到建立PoC对话之前,关于终端自身地址的非通知设定不能被有效化。
另一方面,在PoC终端装置11中,选择关于用户A的用户地址作为非通知对象(S403),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S404)。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被发送到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S405)。
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为了确认是否对关于被叫侧的用户B以及用户C的用户地址进行了非通知设定,分别向被叫侧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10、120发送非通知信息请求(S406、S408),然后分别接收表示是否进行了非通知设定的非通知信息应答(S407、S409)。
接着,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中,存储在PoC对话开始请求(S405)以及非通知信息应答(S407、S409)中接收到的非通知信息,进行非通知设定判定(S410),然后进行非通知处理(S411)。
转移到图21,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PoC终端装置12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S412)。这时,对于被设定为非通知的用户地址发送其对象的数目的值。在本例中,以非通知对象的数目为2进行发送。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经过被叫侧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10被送到PoC终端装置12(S413)。在接收到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的PoC终端装置12中进行非通知处理(S414),在本例中,关于用户A以及用户B,代替显示用户地址,而显示非通知的含义。然后,从PoC终端装置12经过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10,向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发送PoC对话开始应答(S415、S416)。
另外,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PoC终端装置13发送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S417)。这时,与上述相同,对于被设定为非通知的用户地址发送其对象数目的值。在本例中,以非通知对象的数目为2进行发送。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经过被叫侧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20被送到PoC终端装置13(S418)。在接收到该PoC对话开始请求(INVITE)的PoC终端装置13中进行非通知处理(S419),在本例中,关于用户A以及用户B,代替显示用户地址,而显示非通知的含义。然后,从PoC终端装置13经过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20,向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发送PoC对话开始应答(S420、S421)。
接收到来自PoC终端装置12、PoC终端装置13的PoC对话开始应答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10向PoC终端装置11发送PoC对话开始应答(S422)。由此,在PoC终端装置11中,对用户A以及用户B的用户地址进行非通知处理(S423)。另外,由于关于PoC终端装置13的用户地址(用户C)没有被设定为非通知,因此不进行非通知处理。然后,PoC终端装置11~13进行PoC通信(S424)。
这里,图22是表示上述图20以及图21中的各PoC对话呼叫者的终端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该图中,首先,PoC对话呼叫者操作终端装置,选择非通知对象(步骤S41)。然后,添加非通知设定条件,并发送出PoC对话开始请求(S42)。
然后,如果有来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的应答,则确认包含在该应答中的非通知信息的内容以及作为非通知对象的用户的数目的值(步骤S43→S44)。如果该确认结果为被设定非通知,则根据所接收的非通知设定终端的数目来执行非通知设定处理(步骤S45→S46)。由此,把非通知对象用户的地址显示为“非通知”(步骤S47)。
另外,在步骤S43中没有应答、或者在步骤S45中没有被设定为非通知时,处理直接结束。
另外,图23是表示上述图20以及图21中的各PoC对话被叫者的终端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该图中,如果从PoC对话呼叫者一侧的终端接收到PoC对话开始请求(步骤S48),则确认包含在该请求中的非通知信息的内容以及非通知对象用户数目的值(步骤S49)。如果该确认的结果为设定了非通知,则根据所接收的非通知设定终端的数目来执行非通知设定处理(步骤S50→S51)。由此,把非通知对象用户的地址显示为“非通知”(步骤S52)。
如果结束了被叫者的终端装置中的非通知显示,则向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发送出PoC对话开始应答(步骤S53)。
另外,如果在步骤S49的确认结果为没有设定非通知,则直接发送出PoC对话开始应答(步骤S50→S53)。
图24是表示收发上述图20以及图21中的PoC对话开始请求/应答时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的非通知设定动作例的流程图。该图中,如果接收到带非通知设定条件的PoC对话开始请求(步骤S61),则判断是否覆盖了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来管理与被指定为组通话成员的PoC终端装置的用户地址相关的非通知设定信息(步骤S62)。在覆盖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而被管理的情况下,向其它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发送非通知设定信息请求,确认关于PoC终端装置的用户地址的非通知设定信息,取得包括非通知设定信息的非通知指令(步骤S63)。在不是覆盖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来管理非通知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不向其它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发送非通知设定信息请求。
然后,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存储针对包含在PoC对话开始请求以及非通知设定信息请求的应答中的非通知条件(步骤S64)。然后,进行非通知条件的确认以及判定(步骤S65)。
而且,在需要更新非通知设定信息时,在根据非通知判定结果更新了非通知设定信息以后(步骤S66→S67),向所有被叫用户发送出包含非通知设定信息的PoC对话开始请求(步骤S68)。另一方面,在不需要更新非通知设定信息时,不进行更新地向所有被叫用户发送出包含了非通知设定信息的PoC对话开始请求(步骤S66→S68)。
如果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能够接收至少一个PoC对话开始应答,则把与向被叫者发送时相同的非通知设定信息添加到PoC对话开始应答后向呼叫者的终端装置发出(步骤S69→S70)。另外,在没有来自被叫用户的应答时,处理直接结束。
(PoC通信方法)
在上述的PoC通信系统中,实现以下那样的PoC通信方法。即,实现了进行实现终端装置的组通话的PoC组对话的PoC通信方法,该PoC通信方法包括取得用于使与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相对应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非通知指令的非通知指令取得步骤、向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其它终端装置发送把在上述非通知指令取得步骤中取得的与上述非通知指令有关的用户地址相对于该其它终端装置设定为非通知的非通知设定指令的非通知设定步骤。如果根据这种结构,则能够对组内的所有成员隐蔽(成为非通知)组内的所有成员或者组内的一部分用户地址。
而且,在覆盖多个装置来管理表示是否把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每一个终端装置的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非通知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在上述非通知指令取得步骤中,这多个装置中的某一个装置从其它的装置取得包括上述非通知设定信息的上述非通知指令。这样,在覆盖多个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来管理非通知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如果这些装置中的一个从其它装置取得非通知设定信息,并向终端装置发送该信息,则即使在与通信服务供应商不同的终端装置之间实现组通话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非通知处理。
另外,包括在上述PoC组对话开始之前,从希望被设定为非通知的终端装置发送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的情况。由此,能够在PoC组对话开始之前,从成为被叫侧的终端装置来设定为非通知。
而且,在上述PoC组对话开始时从呼叫者一侧的终端装置发送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的情况也很多。由此,能够在PoC组对话开始时对于组内的任意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
另外,也有在上述Poc组对话通信过程中,从终端装置发送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的情况。由此,可将在Poc组对话开始时通知的用户地址在其后设定变更为非通知。
进而,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包括,例如用户地址和表示是否把上述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标识符。通过将表示是否把该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标识符与用户地址一起发送,能够在终端装置上显示表示该用户地址是非通知的含义的内容。
另外,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也可以包括用户地址、以及表示代替用户地址而要在各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的内容的DISPLAYNAME信息。通过代替显示用户地址而发送要显示的内容,可以在终端装置中仅显示该内容。
另外,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还可以不包括与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相对应的用户地址,而包括表示被设定为非通知设定的终端的数目的信息。由于对于通知对象用户发送用户地址,但对于非通知用户不发送用户地址自身,因此能够防止浪费网络资源。
(结论)
如上所述,在本系统中,在接收非通知设定消息作为针对终端自身地址的非通知请求的应答的情况下,根据包含在非通知设定消息中的信息,以从各用户不能观看到非通知对象的地址的方式进行显示。而且,系统通过采用情况1或者情况2中的某一种方式,而使包含在非通知设定消息中的非通知信息不同(参照图1B、图2B),并进行与非通知信息相对应的处理。
另外,在本系统中,作为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接收非通知设定请求的方式有两种。包括:在开始PoC对话时接收从终端装置发送出的PoC对话开始请求的情况、和接收各用户在使自身(自终端)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时所发送出的请求的情况。通过用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存储包含在这些请求中的非通知信息,能够判定使哪个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
如果要求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用PoC对话开始请求或者终端自身地址的非通知设定中的某一种方法来设定非通知,则使该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另外,直到呼叫用户从PoC对话退出之前,不变更PoC对话开始请求的非通知设定。这是因为根据服务方式,假设终端装置即使具备明确通知用户地址的功能,呼叫者也能够防止按照呼叫者以外的用户的意思随意地把PoC对话开始时成为非通知的用户地址从非通知状态变更为通知状态。根据这些判断基准,能够由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始终把握非通知状况,更新非通知设定信息。由此,在呼叫者从对话退出之前,最终能够实现图10所示的非通知设定。
另外,关于设定为非通知设定的终端,如果代替发送用户地址,而发送表示该终端数目的信息,则由于对于非通知对象用户不发送用户地址自身,而能够防止浪费网络资源。
在覆盖多个装置来管理非通知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如果这些多个装置中的某一个装置从其它的装置取得非通知设定信息,并向终端装置发送该信息,则即使在通信服务供应商不同的终端之间实现组通话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非通知处理。
(关于上述方案的其他方式)
关于上述方案的记载,本发明还能够采用以下的方式。
(1)进行实现终端装置的组通话的PoC组对话的PoC通信系统,特征是包括:非通知指令取得单元,所述非通知指令取得单元用于取得用于使与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相对应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非通知指令;以及非通知设定单元,所述非通知设定单元向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其它终端装置发送用于把与上述非通知指令取得单元所取得的上述非通知指令有关的用户地址相对于该其它终端装置设定为非通知的非通知设定指令。如果依据这种结构,则能够对于组内的所有成员隐蔽(成为非通知)组内的所有成员或者一部分用户的地址。
(2)在(1)项中记载的PoC通信系统,特征是在上述PoC组对话开始之前,从希望被设定为非通知的终端装置发送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如果依据这种结构,则能够在PoC组对话开始之前,从成为被叫侧的终端装置设定为非通知。
(3)在(1)项中记载的组PoC通信系统,特征是在上述PoC组对话开始时,从呼叫者一侧的终端装置发送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如果依据这种结构,则能够在PoC组对话开始时对组内任意的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
(4)在(1)项中记载的PoC通信系统,特征是在上述PoC组对话的通信过程中,从终端装置发送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如果依据这种结构,则能够在以后把在PoC组对话开始时进行通知的用户地址变更为非通知。
(5)在(1)项到(4)项的任一项中记载的PoC通信系统,特征是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包括表示把上述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非通知标识符,
上述非通知设定单元在上述非通知标识符的内容是表示把上述用户地址设定为非通知的内容的情况下,在画面上不显示该用户地址。如果依据这种结构,则能够利用高性能的终端装置,对于组内的所有成员隐蔽(成为非通知)组内的所有成员或者组内的一部分用户的地址。
(6)在(1)项到(4)项的任一项中记载的PoC通信系统,特征是上述非通知设定指令包括要在终端装置中显示在画面上的显示内容,
上述非通知设定单元把上述显示内容改写为表示是非通知的含义的内容。如果依据这种结构,则能够利用高性能的PoC通信服务控制装置,对于组内的所有成员隐蔽(成为非通知)组内的所有成员或者组内的一部分用户的地址。
(工业上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在实现把终端装置用作收发信机的PoC通信的情况下利用。
Claims (2)
1.一种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进行与其它终端装置一起实现组通话的PoC组对话,其特征在于,包括:
非通知指令发送单元,该非通知指令发送单元发送用于使终端自身的用户地址相对于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其它终端装置成为非通知的非通知指令,
与PoC对话的建立状态无关地在任意的定时发出上述非通知指令。
2.一种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进行与其它终端装置一起实现组通话的PoC组对话,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该显示控制单元在接收到关于与包含在上述PoC组中的终端装置相对应的用户地址成为非通知的、且在任意的定时发出的非通知设定指令的情况下,在终端自身上显示表示关于该用户地址是非通知的含义的内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71236 | 2005-03-14 | ||
JP2005-071,236 | 2005-03-14 | ||
JP2006032641A JP4205111B2 (ja) | 2005-03-14 | 2006-02-09 | PoC通信サーバ装置、端末装置、PoC通信方法 |
JP2006-032,641 | 2006-02-09 | ||
CN 200610067802 CN1835610B (zh) | 2005-03-14 | 2006-03-13 | 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终端装置和PoC通信方法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10067802 Division CN1835610B (zh) | 2005-03-14 | 2006-03-13 | 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终端装置和PoC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65064A true CN101765064A (zh) | 2010-06-30 |
CN101765064B CN101765064B (zh) | 2015-09-09 |
Family
ID=36293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62466.8A Active CN101765064B (zh) | 2005-03-14 | 2006-03-13 | 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终端装置和PoC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11380B2 (zh) |
EP (1) | EP1703759B1 (zh) |
JP (1) | JP4205111B2 (zh) |
KR (1) | KR101038380B1 (zh) |
CN (1) | CN101765064B (zh) |
AT (1) | ATE479296T1 (zh) |
DE (1) | DE602006016362D1 (zh) |
TW (1) | TW200644662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09365B2 (ja) * | 2006-03-30 | 2011-01-12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キシサーバ及びipネットワークの特定信号転送方法 |
JP5405033B2 (ja) * | 2008-03-18 | 2014-02-05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呼制御装置 |
US8099120B2 (en) * | 2009-03-12 | 2012-01-17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abling selective privacy in a push to talk (PTT) wireless group communication session |
US8474007B2 (en) * | 2009-12-23 | 2013-06-25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dentity privacy in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
US9450991B2 (en) | 2010-11-30 | 2016-09-20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Method of controlling sharing of participant identity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session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10227A1 (en) * | 1999-02-26 | 2002-08-15 | Bedingfield James Carlton | Methods and systems to provide a message in a messaging system without revealing an identity of the sending part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67895A (ja) | 1994-12-14 | 1996-06-25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通信会議支援方法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通信会議端末 |
JP3873891B2 (ja) | 2003-01-22 | 2007-01-3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パケット通信装置 |
WO2005051008A1 (en) * | 2003-11-19 | 2005-06-0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ded authentication in distributed network delivered half-duplex communications |
GB0407823D0 (en) * | 2004-04-06 | 2004-05-12 | Nokia Corp | A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
GB0410270D0 (en) * | 2004-05-07 | 2004-06-09 | Nokia Corp |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889726B2 (en) * | 2004-06-11 | 2011-02-15 | Nokia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ATE522096T1 (de) * | 2004-06-21 | 2011-09-15 | Nokia Corp | Auf token basierende privatsphäre in einem kommunikationssystem des typs push-to-talk über zellular |
JP4893337B2 (ja) * | 2007-01-26 | 2012-03-0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装置 |
-
2006
- 2006-02-09 JP JP2006032641A patent/JP4205111B2/ja active Active
- 2006-02-22 TW TW095105963A patent/TW200644662A/zh unknown
- 2006-03-10 AT AT06004903T patent/ATE479296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3-10 DE DE602006016362T patent/DE602006016362D1/de active Active
- 2006-03-10 US US11/372,162 patent/US7711380B2/en active Active
- 2006-03-10 EP EP06004903A patent/EP1703759B1/en active Active
- 2006-03-13 CN CN200910262466.8A patent/CN101765064B/zh active Active
- 2006-03-13 KR KR1020060023107A patent/KR10103838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10227A1 (en) * | 1999-02-26 | 2002-08-15 | Bedingfield James Carlton | Methods and systems to provide a message in a messaging system without revealing an identity of the sending party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OM ALLIANCE: "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 (PoC) - Architecture", 《OPEN MOBILE ALLIANCE》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TE479296T1 (de) | 2010-09-15 |
JP2006295897A (ja) | 2006-10-26 |
TW200644662A (en) | 2006-12-16 |
TWI292671B (zh) | 2008-01-11 |
EP1703759A1 (en) | 2006-09-20 |
JP4205111B2 (ja) | 2009-01-07 |
KR101038380B1 (ko) | 2011-06-01 |
KR20060100941A (ko) | 2006-09-21 |
EP1703759B1 (en) | 2010-08-25 |
US20060234692A1 (en) | 2006-10-19 |
CN101765064B (zh) | 2015-09-09 |
US7711380B2 (en) | 2010-05-04 |
DE602006016362D1 (de) | 2010-10-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080005456A (ko) | 터치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단말 기기에서 PoC연결을 개설하는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서 사용되는애플리케이션 및 단말기기 | |
CN100558200C (zh) | 显示主叫信息的移动终端和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1600076A (zh) | 影像编辑系统、影像编辑服务器及通信终端 | |
CN101765064A (zh) | 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终端装置和PoC通信方法 | |
KR20070015068A (ko) | 그룹 통신 방법, 그룹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신 단말 | |
CN1937650B (zh) | 通信终端和拨号注册方法 | |
US7392065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one-touch message transmission | |
CN1835610B (zh) | PoC通信服务器装置、终端装置和PoC通信方法 | |
KR20070056213A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폰북 정보 자동변경 방법 | |
KR20040044824A (ko) | 접두번호 자동설정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구현하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 | |
JP5057092B2 (ja) |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4567536B2 (ja) | 複数ベアラ接続機能付き通信端末 | |
KR100413625B1 (ko) | 착신 제한이 가능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착신 제한방법과, 착신 제한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착신 제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 |
KR101767425B1 (ko) | 단말 장치 연동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 |
CN105282308A (zh) | 整合社群软体及电话接听介面的来电应答方法 | |
KR100644035B1 (ko) | 부가서비스 지원 여부에 따른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를제공하는 무선통신단말기 및 그 방법 | |
KR100737310B1 (ko) |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러한 시스템의 동작 방법 | |
KR101024211B1 (ko) | 고유 인디케이터 변경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시스템 및 그제어방법 | |
KR100626526B1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폰북 관리 방법 | |
KR101043760B1 (ko) |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에스엠에스메시지 전송방법 | |
KR20020075955A (ko) | 단축키를 이용한 대화형 문자서비스 제공방법 | |
KR20030081584A (ko)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복수의 전화번호를 이용한전화통신과 단문 메시지 전송 및 전화번호 저장방법 | |
KR20060063406A (ko) |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일정 관리 방법 | |
KR20060027492A (ko) | 통화이력 자동 저장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제어방법 | |
JP2009038497A (ja) | 通信システム、クライアント端末、サーバ装置、および代替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