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5770B -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5770B
CN101755770B CN 200910208449 CN200910208449A CN101755770B CN 101755770 B CN101755770 B CN 101755770B CN 200910208449 CN200910208449 CN 200910208449 CN 200910208449 A CN200910208449 A CN 200910208449A CN 101755770 B CN101755770 B CN 101755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azinam
rice blast
tricyclazole
rice
acid am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2084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5770A (zh
Inventor
张承来
曹明章
唐彩乐
王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oposion Agro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20844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5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5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5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5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5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菌剂组合物,由有效成分氟啶胺(A)和三环唑、稻瘟酰胺(B)中的一种组成,A与B的质量比为1∶100~100∶1。该组合物增效作用明显,防效高,适合于防治禾谷类作物上的多种病害,尤其适合于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

Description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氟啶胺和三环唑或稻瘟酰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稻瘟病是水稻上的三大病害之一,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节温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扩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稻瘟病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也是水稻上的三大病害之一。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
目前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治药剂有多菌灵、稻瘟灵、三环唑、三唑类、井冈霉素等常规药剂,因长期应用已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氟啶胺属2,6-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对链格孢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病菌非常有效。
氟啶胺英文通用名:Fluazinam
化学名称:3-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α,α,α-三氟-2,6-二硝基对甲苯胺
分子式:C13H4Cl2F6N4O4
氟啶胺可以防治的具体病害有黄瓜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番茄晚疫病、苹果黑星病、叶斑病、梨黑斑病、锈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燕麦冠锈病、葡萄灰霉病、霜霉病、柑橘疮痂病、灰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草坪斑点病等。对抗苯并咪唑类和稻瘟灵的稻瘟病菌也有良好效果,而且氟啶胺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
但是氟啶胺目前的生产和使用成本均较高,并且长期单独使用也有很大的抗性风险。
将氟啶胺与其它结构的农药有效成分组合进行复配,是解决其单剂应用过程中成本和抗性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不同结构的农药有效成分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还有助于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效作用明显,对稻瘟病和纹枯病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抗性风险低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种杀菌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氟啶胺(A)与三环唑或稻瘟酰胺(B),A与B质量比为1∶100~100∶1,优选比例为1∶30~30∶1。
所述三环唑又名比艳,三赛唑,克瘟灵,克瘟唑。
英文通用名称tricyclazole
化学名称:5-甲基-1,2,4-三唑并[3,4-b][1,3]苯并噻唑
分子式:C9H7N3S
三环唑是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通过抑制从scytalone到1,3,8-三羟基萘和从vermelone到1,8-二羟基萘的脱氢反应,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从而有效地阻止病菌侵入和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三环唑是一种具有较强内吸性的保护性三唑类杀菌剂,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收,并输送到植株各部位。持效期长,药效稳定。三环唑抗雨水冲刷力强,喷药1h后遇雨不需补喷药。
所述稻瘟酰胺又名氰菌胺。英文名称:Fenoxanil
化学名称:N-(1-腈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
分子式:C15H18Cl2N2O2
稻瘟酰胺(Fenoxanil)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酰胺类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和持效性,通过抑制从附着胞的穿透来阻止稻瘟病菌的侵染,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稻瘟酰胺是目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较佳药剂之一,防效明显优于常规药剂,且可以同时兼治稻曲病、纹枯病等水稻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提高水稻的综合抗病能力。同时,稻瘟酰胺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该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与助剂和填料可以加工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较好的剂型有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A与B的累积质量百分含量为5%~80%。
上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除包括有效成分A与B之外,还包括助剂和其它有助于药效发挥的物质。乳油包括有机溶剂、助溶剂和乳化剂;悬浮剂包括水、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润湿剂、消泡剂;可湿性粉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和填料;水分散粒剂包括分散剂、崩解剂、填料和湿润剂。以上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例如:
有机溶剂可选择异丙醇、二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环乙酮、甲苯、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三甲基环乙烯酮、N-辛基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丙醇、丁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甲醚、丁醚、乙酸乙酯、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助溶剂可选择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乙醇、丙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分散剂可选择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拉开粉、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羧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烷基磺酸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乳化剂可选择农乳600号(苯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1601号(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农乳500号(烷基苯磺酸钙)、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号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米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号(苄基二甲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号(烷基酚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宁乳36号(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号(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33号(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农乳34号(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AEO系列(肪醇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防冻剂可选择丙三醇、尿素、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湿润剂可选择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萘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钙、茶枯、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月桂醇基硫酸钠、洗衣粉、拉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崩解剂可选择硫酸铵、尿素、膨润土、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增稠剂可选择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聚乙烯醇中一种或多种。
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
填料可选择白碳黑、岭土、轻质碳酸钙、滑石、蒙脱土或凸凹棒土、浮石、碎砖、海泡石或膨润土以及非吸附性钙质土或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用于防治黄瓜、西瓜、南瓜、甜瓜、草莓、辣椒、白菜、茄子、马铃薯、葡萄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防治因卵菌、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等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尤其适用于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浇注、喷射、喷雾、撒粉、散布或发烟,其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1、组合物增效作用明显,防效与单剂相比显著提高;2、药效提高后,田间的有效成分用量下降,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减少了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3、组合物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将不同结构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目前解决农药单剂应用过程中成本和抗性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同结构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有助于延缓抗性的产生,是科学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本发明组合物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相加,这可从下面的毒力测定实验和田间试验的结果中很清楚地看出。
生物测定实例1:组合物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为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盆栽法。选取生长势一致的三叶一心期水稻苗,每盆2株苗,每个处理选用5盆供试稻苗。将稻瘟病菌在番茄汁燕麦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产孢后用无菌水洗下孢子,制成3×105个孢子/mL的悬浮液,均匀喷雾接种于供试稻苗上,接种后于光照保湿培养箱中黑暗保湿培养24h(湿度100%)。接种24h后,进行药剂处理,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盆大约5mL。喷药后,将稻苗置于25℃、相对湿度≥90%的光照保湿培养箱中培养,7d后按照稻瘟病的发病分级标准调查整株叶片的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
稻瘟病发病分级标准:0级,没有病斑;1级,出现褐点病斑;3级,出现典型纺锤形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以下;5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6%-25%;7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26%-50%;9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0%以上。
Figure G2009102084496D00072
将防效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从表1可以看出,氟啶胺与三环唑按质量比1∶100~100∶1混配,对水稻稻瘟病菌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30~3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共毒系数均在200以上。
表1氟啶胺与三环唑混配对水稻稻瘟病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   EC50(μg/ml) ATI TTI   共毒系数(CTC)
  氟啶胺(A)   1.45   100   /   /
  三环唑(B)   0.81   179.01   /   /
  A∶B(100∶1)   0.96   151.04   100.78   149.87
  A∶B(70∶1)   0.91   159.34   101.11   157.58
  A∶B(30∶1)   0.69   210.14   102.55   204.92
  A∶B(15∶1)   0.63   230.16   104.94   219.33
  A∶B(1∶1)   0.51   284.31   139.51   203.80
  A∶B(1∶15)   0.39   371.79   174.07   213.58
  A∶B(1∶30)   0.37   391.89   176.46   222.08
  A∶B(1∶70)   0.55   263.64   177.89   148.19
  A∶B(1∶100)   0.51   284.31   178.23   159.52
从表2可以看出,氟啶胺与稻瘟酰胺按质量比1∶100~100∶1混配,对水稻稻瘟病菌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40~4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共毒系数均在200以上。
表2氟啶胺与稻瘟酰胺混配对水稻稻瘟病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   EC50(μg/ml) ATI TTI   共毒系数(CTC)
  氟啶胺(A)   1.51   100   /   /
  稻瘟酰胺(B)   0.32   471.88   /   /
  A∶B(100∶1)   1.02   148.04   103.68   142.78
  A∶B(70∶1)   0.97   155.67   105.24   147.92
  A∶B(30∶1)   0.65   232.31   111.99   207.43
  A∶B(15∶1)   0.61   247.54   123.24   200.86
  A∶B(1∶1)   0.26   580.77   285.94   203.11
  A∶B(1∶15)   0.16   943.75   448.63   210.36
  A∶B(1∶30)   0.14   1078.60   459.88   234.53
  A∶B(1∶70)   0.25   604.00   466.64   129.44
  A∶B(1∶100)   0.23   656.52   468.19   140.22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制剂实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乳油实施例
将农药活性组分、乳化剂、部分溶剂按比例混合,在调制釜中混合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再把剩余的溶剂缓慢地加入,充分搅拌后得到均匀的油相,制成乳油产品。
制剂实施例1、40.4%氟啶胺·稻瘟酰胺乳油
氟啶胺40%、稻瘟酰胺0.4%、农乳500号2%(乳化剂)、二甲苯(溶剂)补充至100%
制剂实施例2、20.2%氟啶胺·稻瘟酰胺乳油
氟啶胺0.2%、稻瘟酰胺20%、农乳600号4%(乳化剂)、植物油(溶剂)补充至100%
制剂实施例3、31%氟啶胺·三环唑乳油
氟啶胺30%、三环唑1%、农乳500号3%(乳化剂)、植物油(溶剂)补充至100%
制剂实施例4、5%氟啶胺·稻瘟酰胺乳油
氟啶胺2.5%、稻瘟酰胺2.5%、农乳500号2%(乳化剂)、二甲苯(溶剂)补充至100%
制剂实施例5、5%氟啶胺·三环唑乳油
氟啶胺4.5%、三环唑0.5%、农乳500号2%(乳化剂)、二甲苯(溶剂)补充至100%
悬浮剂实施例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砂磨或高速剪切后得到半成品,分析后补加水混合均匀过滤即得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6、35%氟啶胺·稻瘟酰胺悬浮剂
氟啶胺30%、稻瘟酰胺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乳化剂)、丙二醇2%(助溶剂)、黄原胶1%(增稠剂)、有机硅2%(消泡剂)、水补充至100%
制剂实施例7、31%氟啶胺·三环唑悬浮剂
氟啶胺1%、三环唑3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乳化剂)、丙二醇2%(助溶剂)、甲基纤维素1%(增稠剂)、有机硅2%(消泡剂)、水补充至100%
制剂实施例8、31%氟啶胺·稻瘟酰胺悬浮剂
氟啶胺1%、稻瘟酰胺3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乳化剂)、丙二醇2%(助溶剂)、羟甲基纤维素1%(增稠剂)、有机硅2%(消泡剂)、水补充至100%
制剂实施例9、10.1%氟啶胺·三环唑悬浮剂
氟啶胺0.1%、三环唑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乳化剂)、丙二醇2%(助溶剂)、甲基纤维素1%(增稠剂)、有机硅2%(消泡剂)、水补充至100%
制剂实施例10、20.2%氟啶胺·三环唑悬浮剂
氟啶胺20%、三环唑0.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乳化剂)、丙二醇2%(助溶剂)、黄原胶1%(增稠剂)、有机硅2%(消泡剂)、水补充至100%
水分散粒剂实施例
将农药活性组分、助剂和填料按比例混合,经气流粉碎,然后加15-20%的水,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主要设备:混合机、气流粉碎机、捏合机、挤压造粒机、干燥设备(烘房或流化床)。
制剂实施例11、80%氟啶胺·三环唑水分散粒剂
氟啶胺30%、三环唑5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湿润剂)、木质素磺酸钙10%(分散剂)、硫酸铵3%(崩解剂)、高岭土(填料)至100%
制剂实施例12、50%氟啶胺·稻瘟酰胺水分散粒剂
氟啶胺45%、稻瘟酰胺5%、皂角粉4%(湿润剂)、聚羧酸盐10%(分散剂)、尿素3%(崩解剂)、膨润土(填料)至100%
可湿性粉剂实施例
将农药活性组分、助剂、填料按比例混合经气流粉碎后再混合制得可湿性粉剂。主要设备:混合机、气流粉碎机。
制剂实施例13、75%氟啶胺·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氟啶胺15%、三环唑60%、月桂醇基硫酸钠4%(湿润剂)、烷基磺酸钠盐7%(分散剂)、白炭黑8%(填料)、高岭土(填料)至100%
制剂实施例14、50%氟啶胺·稻瘟酰胺可湿性粉剂
氟啶胺40%、稻瘟酰胺10%、皂角粉4%(湿润剂)、木质素磺酸钙7%(分散剂)、白炭黑8%(填料)、膨润土(填料)至100%
制剂实施例15、60%氟啶胺·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氟啶胺50%、三环唑10%、拉开粉4%(湿润剂)、聚羧酸盐7%(分散剂)、白炭黑8%(填料)、轻质碳酸钙(填料)至100%
田间应用实施例
田间应用实施例1组合物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试验
试验安排在稻瘟病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稻苗处于分蘖期。试验处理及用量见表3。每个处理4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平方米。在田间刚出现零星病斑时,立即进行第一次喷雾,7天后进行第二次施药。于药前和第二次药后10天调查统计发病情况,每个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5丛水稻。调查整株水稻上每个叶片的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并分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稻瘟病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长度小于1cm;
3级:叶片病斑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
5级: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10%-25%;
7级: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连成片,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50%以上或全叶枯死。
Figure G2009102084496D00121
Figure G2009102084496D00122
由表3可以看出:氟啶胺、三环唑、稻瘟酰胺单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分别为76.78%、78.43%、80.24%,而本发明实施例杀菌组合物在防效上均有显著提高,最低防效为86.26%,最高达到了92.24%。田间试验的结果充分表明,氟啶胺和三环唑或稻瘟酰胺复配后对水稻稻瘟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在亩有效成分用量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大幅提高。因此,本发明组合物具有降低成本、延缓抗性、减少施药次数和农药残留的有益作用。
表3氟啶胺与三环唑或稻瘟酰胺复配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供试药剂   用药量(g·a.i./ha)   药前病情指数   第2次药后10天病情指数 防效(%)
  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   350   3.3   10.2   76.78
  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300   3.1   8.9   78.43
  20%稻瘟酰胺悬浮剂   200   2.7   7.1   80.24
  制剂实施例1(40.4%氟啶胺·稻瘟酰胺乳油) 250 3.0 3.9 90.23
  制剂实施例2(20.2%氟啶胺·稻瘟酰胺乳油) 170 4.1 4.3 92.12
  制剂实施例3(31%氟啶胺·三环唑乳油) 270 3.9 5.1 90.17
  制剂实施例4(5%氟啶胺·稻瘟酰胺乳油) 180 3.1 3.2 92.24
  制剂实施例8(31%氟啶胺·稻瘟酰胺悬浮剂) 170 3.5 3.7 92.06
  制剂实施例9(10.1%氟啶胺·三环唑悬浮剂) 250 3.4 5.3 88.29
  制剂实施例10(20.2%氟啶胺·三环唑悬浮剂) 310 3.7 6.2 87.41
  制剂实施例11(80%氟啶胺·三环唑水分散粒剂) 270 4.1 7.5 86.26
  CK   -   2.9   38.6   -
田间应用实施例2组合物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试验
试验安排在水稻纹枯病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稻苗处于分蘖盛期。试验处理及用量见表4。每个处理4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平方米。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喷雾,7天后进行第二次施药。于药前和第二次药后10天调查统计发病情况,每个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5丛水稻。调查叶鞘和叶片发病程度并分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分级标准:
0级:全株无病;
1级:第四片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片叶);
3级:第三片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二片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Figure G2009102084496D00142
由表4可以看出:氟啶胺、三环唑、稻瘟酰胺单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75.27%、76.58%、79.46%,而本发明实施例杀菌组合物在防效上均有显著提高,最低防效为85.24%,最高达到了92.51%。田间试验的结果充分表明,氟啶胺和三环唑或稻瘟酰胺复配后对水稻纹枯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在亩有效成分用量减少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大幅提高。因此,本发明组合物具有降低成本、延缓抗性、减少施药次数和农药残留的有益作用。
表4氟啶胺与三环唑或稻瘟酰胺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结果
供试药剂 用药量(g·a.i./ha) 药前病情指数   第2次药后10天病情指数 防效(%)
  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   350   3.9   13.5   75.27
  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300   4.3   14.1   76.58
  20%稻瘟酰胺悬浮剂   200   4.0   11.5   79.46
  制剂实施例1(40.4%氟啶胺·稻瘟酰胺乳油) 250 4.9 6.5 90.52
  制剂实施例2(20.2%氟啶胺·稻瘟酰胺乳油) 170 4.1 4.3 92.51
  制剂实施例3(31%氟啶胺·三环唑乳油) 270 3.5 5.8 88.16
  制剂实施例4(5%氟啶胺·稻瘟酰胺乳油) 180 4.2 6.3 89.29
  制剂实施例8(31%氟啶胺·稻瘟酰胺悬浮剂) 170 3.3 3.5 92.42
  制剂实施例9(10.1%氟啶胺·三环唑悬浮剂) 250 3.8 5.9 88.91
  制剂实施例10(20.2%氟啶胺·三环唑悬浮剂) 310 4.5 9.3 85.24
  制剂实施例11(80%氟啶胺·三环唑水分散粒剂) 270 3.6 6.5 87.10
  CK   -   3.7   51.8   -

Claims (5)

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A和B,A为氟啶胺,B为三环唑、稻瘟酰胺中的一种,A与B的质量比为1∶100~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与B质量比例优选为1∶30~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A与B累积质量百分含量为5~8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
CN 200910208449 2009-11-03 2009-11-03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Active CN101755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08449 CN101755770B (zh) 2009-11-03 2009-11-03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08449 CN101755770B (zh) 2009-11-03 2009-11-03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5770A CN101755770A (zh) 2010-06-30
CN101755770B true CN101755770B (zh) 2012-12-12

Family

ID=42487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08449 Active CN101755770B (zh) 2009-11-03 2009-11-03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5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2605B (zh) * 2013-08-13 2015-07-29 广西大学 一种无土培育微稻苗接种稻纹枯病的人工发病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34683A1 (en) * 1986-01-10 1987-09-02 Rohm And Haas Company Alpha-(2-alkoxyphenyl)-alpha-alkyl-1H-1,2,4-triazole-1-propanenitriles and derivatives
CN1593143A (zh) * 2001-06-22 2005-03-16 胡耐冬 含氰菌胺杀菌剂、杀虫剂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34683A1 (en) * 1986-01-10 1987-09-02 Rohm And Haas Company Alpha-(2-alkoxyphenyl)-alpha-alkyl-1H-1,2,4-triazole-1-propanenitriles and derivatives
CN1593143A (zh) * 2001-06-22 2005-03-16 胡耐冬 含氰菌胺杀菌剂、杀虫剂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氟啶胺与粘帚霉对防治茉莉白绢病的协同增效作用;覃丽萍等;《农药》;20070410;第46卷(第4期);269-371 *
覃丽萍等.氟啶胺与粘帚霉对防治茉莉白绢病的协同增效作用.《农药》.2007,第46卷(第4期),269-37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5770A (zh) 201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0480B (zh) 一种含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822255B (zh)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822251A (zh)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753B (zh)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43980B (zh) 含有氟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824B (zh)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CN101524069B (zh) 一种含有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770B (zh)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CN104365611B (zh) 一种含吲唑磺菌胺与双炔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4054712B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755B (zh)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CN103125491B (zh) 一种含氟啶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17678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1953347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755836A (zh)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CN101984818B (zh) 杀菌组合物
CN101743979B (zh) 一种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38B (zh) 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4365634A (zh) 一种含吲唑磺菌胺与代森锰锌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4430376A (zh) 一种含吲唑磺菌胺与苯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4068033B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775B (zh)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CN101755754B (zh) 一种以氟啶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
CN102318605A (zh) 杀菌组合物
CN101773131B (zh) 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