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0886A - 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0886A
CN101750886A CN200810239775A CN200810239775A CN101750886A CN 101750886 A CN101750886 A CN 101750886A CN 200810239775 A CN200810239775 A CN 200810239775A CN 200810239775 A CN200810239775 A CN 200810239775A CN 101750886 A CN101750886 A CN 101750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substrate
colored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39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吉生
杨久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397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08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0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0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感光树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3%~45%的碱可溶性感光树脂、0.5%~18%的感光性树脂、4%~23%的颜料、0.1%~3%的光起始剂、40%~85%的溶剂和0.1%~1%助剂。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感光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板上;进行烘烤后曝光;进行显影和烘烤处理。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通过包含不同配比的不同组份,使得感光树脂组合物的粘度稳定、显像效果优异。本发明所制备的黑矩阵和彩色树脂针孔少,具有面涂布均匀性、耐热性、边缘整齐性、存储稳定性和分辨率都很好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彩色滤光片的质量。

Description

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液晶显示器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彩色滤光片作为液晶显示器的重要部件之一,对其高透过率和颜色再现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彩色滤光片的性能主要由其制造工艺决定,例如,透明电极的蒸镀溅射工艺过程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洗涤和保护膜的涂布过程要求其具有耐溶剂性,在后续使用中要求其具有优良的耐光性和耐候性。
从上述要求考虑,目前现有技术广泛采用颜料分散法制备彩色滤光片,即用碱显像性的树脂、粘合剂和单体溶剂将颜料分散得到感光树脂组合物,然后将感光树脂组合物涂布在透明基板上,通过烘烤、掩模曝光、显影等工艺,最后形成具有良好成膜性、耐热性、耐溶剂性、显像性兼容且图形精度优良的彩色滤光片。实际应用表明,现有技术感光树脂组合物的粘度稳定性和显像效果等方面仍存在缺陷,由现有技术感光树脂组合物制造的黑矩阵和彩色树脂图形的质量也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具有粘度稳定性高、显像效果优异等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具有黑矩阵和彩色树脂图形质量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3%~45%的碱可溶性感光树脂、0.5%~18%的感光性树脂、4%~23%的颜料、0.1%~3%的光起始剂、40%~85%的溶剂和0.1%~1%助剂。
所述碱可溶性感光性树脂是由多元醇与含不饱和双键化合物以及四羧酸二酐反应生成聚酯,再与二、三元酸单酸酐反应制得,包括结构单元树脂的通式为:
Figure G2008102397759D0000021
其中R1、R2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或羟基,R3、R4为羧基或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n取值为25~200。
所述结构单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7000~20000。优选地,所述结构单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9000~15000。
所述感光性树脂由丙烯酸类化合物与多元醇以及含不饱和双键和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反应制得,包括结构单元树脂的通式为:
其中R5为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n1取值为1~5,R6为丙烯酸双键与含不饱和双键的环氧单体加成化合物或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氢原子。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前述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所述感光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板上;
步骤2、对完成步骤1的基板进行烘烤后曝光;
步骤3、对完成步骤2的基板进行显影和烘烤处理,形成彩色树脂或黑矩阵图形。
所述步骤2包括:将涂布有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基板在80℃~120℃温度下烘烤3分钟~5分钟后,采用照度15mJ/cm2的紫外线以5秒~13秒的曝光时间对所述感光树脂组合物进行曝光。
所述步骤3包括:将曝光后的基板在浓度为0.02-0.1%的碱性显影液中显影后,在200℃~250℃温度下烘烤40分钟~80分钟,形成黑矩阵或彩色树脂图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和一种采用前述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通过包含不同配比的不同组份,使得感光树脂组合物的粘度稳定、显像效果优异,所制备的黑矩阵和彩色树脂图形针孔少,具有面涂布均匀性、耐热性、边缘整齐性、存储稳定性和分辨率都很好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彩色滤光片的质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包括:重量百分比为5.3%~45%的碱可溶性感光树脂,重量百分比为0.5%~18%的感光性树脂,重量百分比为4%~23%的颜料,重量百分比为0.1%~3%的光起始剂,重量百分比为40%~85%的溶剂,以及重量百分比为0.1%~1%的助剂。
其中碱可溶性感光树脂是由多元醇与含不饱和双键化合物以及四羧酸二酐反应生成聚酯,再与二、三元酸单酸酐反应制得,包括结构单元树脂的通式为:
Figure G2008102397759D0000041
其中R1、R2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或羟基,R3、R4为羧基或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n取值为25~200。该结构单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7000~20000,优选地重均分子量为9000~15000。
其中感光性树脂是由丙烯酸类化合物与多元醇以及含不饱和双键和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反应制得,包括结构单元树脂的通式为:
Figure G2008102397759D0000042
其中R5为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n1取值为1~5,R6为丙烯酸双键与含不饱和双键的环氧单体加成化合物或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氢原子。
下面对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各组分情况予以说明。
感光性树脂是由丙烯酸类化合物与多元醇以及含不饱和双键和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反应制得的化合物。其中丙烯酸类化合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异辛酯、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二乙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三乙二醇酯、二丙烯酸四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四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丁二醇酯、二丙烯酸丁二醇酯、二丙烯酸丙二醇酯、二(聚)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乙氧基-(15)-三羟甲基丙(烷)基三丙烯酸酯、丙氧基辛戊(烷)基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其中含不饱和双键和环氧基团的化合物为柠檬烯环氧、丁二烯双环氧、二戊烯单环氧、二戊烯双环氧、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其中多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
碱可溶性感光树脂是由多元醇与含不饱和双键化合物以及四羧酸二酐反应生成聚酯,再与二元、三元酸单酸酐反应制得。其中,多元酸或酸酐可以是邻苯二甲酸或其酸酐(苯酐)、间苯二甲酸、己二酸、马来酸等酸。
颜料是一种或者多种颜色颜料的混合物,具有耐热、耐溶剂性,可以列举的黑色颜料,如由卡博特公司提供的颜料Monarch120、Monarch280、Monarch430、Monarch460、Monarch800、Monarch1300、Monarch900、Monarch717或Monarch5701;如由德固萨公司提供的一种颜料Special Black4、SpecialBlack 250、Special Black 350、Special Black 100或Printex90;如由德固萨公司提供的另一种颜料Printex95、Printex85、Printex75、Printex55、Printex30、Printex40、Printex45、Printex3、Printex A或Printex G。可列举的红色颜料,如颜料标号(C.I.)颜料红123、177、179、190、202、210、224、254、255、264、270、272或122。可列举的黄色颜料,如偶氮型、偶氮缩合型以及杂环类:如颜料标号(C.I.)颜料黄1、3、12、13、83、93、94、95、109、126、127、138、139、139、147、150、174或180。可以列举的橙色颜料,如颜料标号(C.I.)颜料橙5、13、16、34、0.36、48、49、71或73。可列举的蓝色颜料,如颜料标号(C.I.)颜料蓝1、19、22、60或64等。可列举的绿色颜料,如颜料标号(C.I.)颜料绿2、8或10等。
光起始剂也称光引发剂,可以是自由基型光引发剂,也可以是阳离子型光引发剂,还可以是自由基型光引发剂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与上述阳离子型光引发剂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使用。例如,苯甲酰、苯甲酰基甲醚、苯甲酰基乙醚、苯甲酰基异丙醚、苯甲酰基异丁醚等苯酰系光聚合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膦氧化物,2,2’-二(o-氯苯)-4,4’,5,5’-四苯基-1,2’-联咪唑、2-乙基蒽醌,联苯酰,莰醌,苯基乙醛酸甲酯等活性基引发剂。4-羟基苯二甲基锍p-甲苯磺酸盐,三苯锍六氟锑酸盐,二苯碘鎓六氟锑酸盐,苯甲酰甲苯磺酸酯等酸发生剂化合物。2-羟基-2-甲基-1-苯丙基-1-酮,二乙氧基乙酰苯酚,2-甲基-2-吗啉代-1-(4-甲基苯硫基),2-羟基-2-甲基-1-[4-(甲基乙稀)苯基]丙基-1-酮等乙酰苯酚系化合物。2,4-二(三氯甲烷基)-6-(四-甲氧基苯)-1,3,5-三嗪,2,4-二(三氯甲基)-6-胡椒基1,3,5-三嗪,2,4-二(三氯甲烷)-6-[2-(5-甲基呋喃)-乙烯基]-1,3,5三嗪等三嗪系化合物。较好用2-甲基-2-吗啉代-1-(4-甲基苯硫基),2,4-二(三氯甲基)-6-胡椒基1,3,5-三嗪,2-苯基苄-2-二甲基胺-1-(4-吗啉苄苯基)丁酮。
溶剂也称稀释剂,可以为甲酸、乙酸、氯仿、丙酮、丁酮、脂肪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乙酸乙酯、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单甲基醚乙二醇酯、γ-丁内酯、丙酸-3-乙醚乙酯、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醋酸酯、环己烷、二甲苯、异丙醇等。其中优选为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醋酸酯、环己烷、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和γ-丁内酯其中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助剂含有粘合促进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抗絮凝剂和流平剂等。可以作为粘合促进剂的有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长链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可以作为抗氧剂的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β-(4-羟基苯基-3,5-二叔丁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肼、硫代二丙酸二(十八)酯、4,4’-硫二(6-叔丁基-3-甲基苯酚)等。可以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有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2′-羥基-5′-甲基苯基)-苯並三氮唑、2-(2′-羥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並三唑、2-(2′-羥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並三唑、2-(2′-羥基-3′,5′-二戊基苯基)苯並三唑等。可以作为抗絮凝剂的有聚甲基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钠等。可以作为流平剂的有商业化产品Coat-O-Sil 1211、Coat-O-Sil 2810、EFKA3777、EFKA2022、HX-3010、HX-3110、HX-3310、HX-3020、HX-3320、HX-3040、HX-3140、HX-3070、HX-3080、HX-3180、HX-3181、HX-3380、BYK310、BYK323、BYK333、BYK358N、BYK06、MFP X50等。此外,还可作为抗氧剂的有2,6-二-叔丁基苯酚等,还可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有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等。
上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经挥发后剩余的固形份相对于100重量份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量为10~30重量份,最佳为10~25重量份。上述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25℃条件下的粘度范围为1.2~6.0厘泊(cps),较佳为1.2~5.5厘泊,更佳为1.2~3.5厘泊。实际使用中,上述感光性树脂可根据感光性树脂各组分含量及种类来调整。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的技术方案。以下实施例中,A碱可溶性感光性树脂,是由多元醇与含不饱和双键化合物以及四羧酸二酐反应生成聚酯,再与二元、三元酸单酸酐反应制得;B表示感光性树脂,由丙烯酸类化合物与多元醇以及含不饱和双键和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反应制得;C表示颜料;D表示光起始剂;E表示溶剂;F表示助剂。G表示固形份含量,H表示粘度,L表示重量百分比。
第一实施例
表1为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一实施例各组分情况。如表1所示,本实施例感光树脂组合物的组分具体为:A为5.6%,B为2.4%,C为19.9%,D为1.0%,E为70.9%,F为0.19%,其中,SR499表示乙氧化三官能团丙烯酸酯,DPHA表示五官能团丙烯酸酯,PR.254表示颜料,Irgacure369表示引发剂,PMA表示溶剂,Coat-O-Sil 2810表示助剂。
表1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一实施例各组分情况
Figure G2008102397759D0000081
第二实施例
表2为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二实施例各组分情况。如表2所示,本实施例感光树脂组合物的组分具体为:A为6.6%,B为2.2%,C为19.4%,D为0.9%,E为70.7%,F为0.18%。其中,Monarch460表示颜料。
表2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二实施例各组分情况
Figure G2008102397759D0000082
第三实施例
表3为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三实施例各组分情况。如表3所示,本实施例感光树脂组合物具体为:A为5.3%,B为1.58%,C为21.3%,D为0.7%,E为71%,F为0.14%。
表3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三实施例各组分情况
第四实施例
表4为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四实施例各组分情况。如表4所示,本实施例感光树脂组合物具体为:A为5.8%,B为2.4%,C为18.7%,D为0.9%,E为72%,F为0.2%,其中,SR494表示乙氧化四官能团丙烯酸酯,MA-100表示颜料。
表4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四实施例各组分情况
Figure G2008102397759D0000092
第五实施例
表5为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五实施例各组分情况。如表5所示,本实施例感光树脂组合物的组分具体为:A为5.7%,B为1.9%,C为22.9%,D为0.8%,E为68.6%,F为0.15%。
表5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五实施例各组分情况
Figure G2008102397759D0000101
第六实施例
表6为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六实施例各组分情况。如表6所示,本实施例感光树脂组合物的组分具体为:A为5.4%,B为2.25%,C为19.8%,D为0.45%,E为72%,F为0.18%,其中,Irgacure 379表示引发剂。
表6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六实施例各组分情况
Figure G2008102397759D0000102
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包含不同配比的不同组份,使得感光树脂组合物的粘度稳定、显像效果优异。
图1为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1、将所述感光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板上;
步骤2、对完成步骤1的基板进行烘烤后曝光;
步骤3、对完成步骤2的基板进行显影和烘烤处理,形成彩色树脂或黑矩阵图形。
步骤1中,将本发明前述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感光树脂组合物以旋涂或流延的方式涂布在基板(如玻璃基板或石英基板)上。步骤2中,将涂布有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基板在80℃~120℃温度下烘烤3分钟~5分钟后,采用照度15mJ/cm2的紫外线以5秒~13秒的曝光时间对上述感光树脂组合物进行曝光。步骤3中,将曝光后的基板在浓度为0.02-0.1%的碱性显影液中显影后,在200℃~250℃温度下烘烤40分钟~80分钟,形成黑矩阵或彩色树脂图形。
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图1所示方法首先制备黑矩阵图形,然后依次制备红色树脂、蓝色树脂和绿色树脂图形,也可以采用图1所示方法首先依次制备红色树脂、蓝色树脂和绿色树脂图形,然后制备黑矩阵图形。
下面通过涂布均匀性、耐热性、边缘整齐性、存储稳定性和分辨率等测试结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效果。实际测试的方法具体为:
(1)将感光树脂组合物采用旋图的方式均匀涂布在370毫米×470毫米的玻璃基板上,在80℃下烘烤3分钟,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微小孔洞;
(2)曝光、显影后,用Tencor触针轮廓仪测试不同位置彩色树脂或黑矩阵的膜厚,通过采集多组数据判断面涂布均匀性。面涂布均匀性通过以下公式判断:
(Hmax-Hmin)×100%/Havg
其中,Hmax为膜厚测量最大值,Hmin为膜厚测量最小值,Havg为膜厚平均值。
(3)采用照度15mJ/cm2的紫外线以8秒的曝光时间对感光树脂组合物进行曝光,将曝光后的玻璃基板在浓度为0.05%的碱性显影液中显影后,将显影后的膜层在250℃温度下烘烤1小时,用Tencor触针轮廓仪测试烘烤前后的膜厚并采集多组数据,同时,在200倍显微镜下观察边缘平整性。耐热性可通过如下公式判断:
(Hb-Ha)×100%/Hb
其中,Hb为后烘前膜厚测量值,Ha为后烘后膜厚测量值。
(4)将感光树脂组合物放置6周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对比曝光时间变化;
(5)将感光树脂组合物曝光后,掩模板线宽分别为20μm、15μm、12μm、10μm、8μm、6μm、3μm、2μm、1μm,在0.05%NaOH溶液中显影,边缘整齐的最小线宽即为分辨率。
第一测试例
表7为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第一测试例的测试结果,是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一实施例涂布后的测试结果。如表7所示,可以看出,本测试例膜层有非常少的微小孔洞,但存储稳定性一般。
表7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第一测试例的测试结果
Figure G2008102397759D0000121
第二测试例
表8为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第二测试例的测试结果,是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二实施例涂布后的测试结果。如表8所示,可以看出,本测试例膜层无微小孔洞,膜层的面涂布均匀性较好,膜层耐热性好,存储稳定性较好。
表8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第二测试例的测试结果
第三测试例
表9为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第三测试例的测试结果,是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三实施例涂布后的测试结果。如表9所示,可以看出,本测试例膜层无微小孔洞,膜层的面涂布均匀性较好,膜层耐热性好,存储稳定性一般。
表9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第三测试例的测试结果
Figure G2008102397759D0000131
第四测试例
表10为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第四测试例的测试结果,是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四实施例涂布后的测试结果。如表10所示,可以看出,本测试例膜层无微小孔洞,膜层的面涂布均匀性较差,膜层耐热性好,存储稳定性较差。
表10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第四测试例的测试结果
Figure G2008102397759D0000132
第五测试例
表11为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第五测试例的测试结果,是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五实施例涂布后的测试结果。如表11所示,可以看出,本测试例膜层无微小孔洞,膜层的面涂布均匀性较好,膜层耐热性好,存储稳定性一般。
表11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第五测试例的测试结果
Figure G2008102397759D0000141
第六测试例
表12为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第六测试例的测试结果,是本发明感光树脂组合物第六实施例涂布后的测试结果。如表12所示,可以看出,本测试例膜层无微小孔洞,膜层的面涂布均匀性较好,膜层耐热性好,存储稳定性较好。
表12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第六测试例的测试结果
Figure G2008102397759D0000142
上述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黑矩阵和彩色树脂针孔少,具有面涂布均匀性、耐热性、边缘整齐性、存储稳定性和分辨率都很好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感光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3%~45%的碱可溶性感光树脂、0.5%~18%的感光性树脂、4%~23%的颜料、0.1%~3%的光起始剂、40%~85%的溶剂和0.1%~1%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可溶性感光性树脂是由多元醇与含不饱和双键化合物以及四羧酸二酐反应生成聚酯,再与二、三元酸单酸酐反应制得,包括结构单元树脂的通式为:
Figure F2008102397759C0000011
其中R1、R2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或羟基,R3、R4为羧基或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n取值为25~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单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7000~200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单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9000~15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性树脂由丙烯酸类化合物与多元醇以及含不饱和双键和环氧基团的化合物反应制得,包括结构单元树脂的通式为:
Figure F2008102397759C0000012
其中R5为甲氧基、乙氧基或丙氧基,n1取值为1~5,R6为丙烯酸双键与含不饱和双键的环氧单体加成化合物或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氢原子。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所述感光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板上;
步骤2、对完成步骤1的基板进行烘烤后曝光;
步骤3、对完成步骤2的基板进行显影和烘烤处理,形成彩色树脂或黑矩阵图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将涂布有感光树脂组合物的基板在80℃~120℃温度下烘烤3分钟~5分钟后,采用照度15mJ/cm2的紫外线以5秒~13秒的曝光时间对所述感光树脂组合物进行曝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将曝光后的基板在浓度为0.02-0.1%的碱性显影液中显影后,在200℃~250℃温度下烘烤40分钟~80分钟,形成黑矩阵或彩色树脂图形。
CN200810239775A 2008-12-16 2008-12-16 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7508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9775A CN101750886A (zh) 2008-12-16 2008-12-16 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9775A CN101750886A (zh) 2008-12-16 2008-12-16 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0886A true CN101750886A (zh) 2010-06-23

Family

ID=42478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39775A Pending CN101750886A (zh) 2008-12-16 2008-12-16 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088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4592A (zh) * 2011-08-29 2012-09-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07353A (zh) * 2011-08-04 2012-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WO2013127208A1 (zh) * 2012-02-29 2013-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80637A (zh) * 2020-10-22 2021-01-05 尚健 一种彩色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7353A (zh) * 2011-08-04 2012-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07353B (zh) * 2011-08-04 2014-05-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54592A (zh) * 2011-08-29 2012-09-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及其制作方法
WO2013127208A1 (zh) * 2012-02-29 2013-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2180637A (zh) * 2020-10-22 2021-01-05 尚健 一种彩色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0036B (zh) 用於濾色器之光敏性樹脂組成物及使用該組成物之濾色器
KR101574089B1 (ko)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컬러필터
CN105319849A (zh) 遮光板形成用感光性组合物、遮光板和显示装置
CN105093831A (zh) 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和使用其的彩色滤光片
TWI559083B (zh) 用於彩色濾光片的光敏樹脂組合物及使用其的彩色濾光片
TW201638238A (zh) 著色劑分散液及其製造方法、著色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著色固化膜、顯示元件以及固體攝像元件
TWI541240B (zh) 化合物及含有其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由其製備的彩色濾光片
TWI499646B (zh) 用於彩色濾光片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以及使用其製備的彩色濾光片
CN102436142A (zh) 黑色光敏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光阻层
CN101750886A (zh) 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
JP6330412B2 (ja) 遮光膜形成基板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TWI522744B (zh) 用於彩色濾光片的光敏樹脂組合物及使用其的彩色濾光片
CN102654732B (zh) 负性感光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液晶显示装置
CN101655664A (zh) 感光树脂组合物和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
TW201506090A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使用其的彩色濾光片
CN104166308B (zh) 用于彩色滤光片的光敏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彩色滤光片
JPH11209632A (ja) 赤色樹脂組成物、感光性赤色樹脂組成物、赤色画像形成用感光液、着色画像の製造法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法
JP7095803B2 (ja) 樹脂組成物、配線基板及び導電性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JPH11310716A (ja) 緑色樹脂組成物、感光性緑色樹脂組成物、緑色画像形成用感光液、着色画像の製造法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法
JP2001064519A (ja) 緑色樹脂組成物、感光性緑色樹脂組成物、緑色画像形成用感光液、着色画像の製造方法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方法
JPH11310714A (ja) 赤色樹脂組成物、感光性赤色樹脂組成物、赤色画像形成用感光液、着色画像の製造法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法
CN102193311A (zh)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TW201426179A (zh) 用於彩色濾光片的光敏樹脂組合物,和使用其的彩色濾光片
JPH11310715A (ja) 赤色樹脂組成物、感光性赤色樹脂組成物、赤色画像形成用感光液、着色画像の製造法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法
JPH11256053A (ja) 緑色樹脂組成物、感光性緑色樹脂組成物、緑色画像形成用感光液、着色画像の製造法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