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0913B - 扁型导体用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扁型导体用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0913B
CN101740913B CN2009101783597A CN200910178359A CN101740913B CN 101740913 B CN101740913 B CN 101740913B CN 2009101783597 A CN2009101783597 A CN 2009101783597A CN 200910178359 A CN200910178359 A CN 200910178359A CN 101740913 B CN101740913 B CN 1017409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member
terminal
parallel conductor
connecto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83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0913A (zh
Inventor
竹内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euchi Gijutsu Kenkyusho Kk (jp)
Original Assignee
Takeuchi Gijutsu Kenkyusho Kk (j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euchi Gijutsu Kenkyusho Kk (jp) filed Critical Takeuchi Gijutsu Kenkyusho Kk (jp)
Publication of CN101740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0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0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09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4Assembling by moulding on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对推压构件进行轴支承、且容易制造的扁型导体用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一种对FPC(6)等扁型导体进行连接的连接器(1),设置有对推压构件(5)的轴部(52)进行轴支承的轴承部(23)(33)以及轴孔(24)(34),通过嵌件成型使推压构件(5)成型。这时,朝轴孔(24)(34)注射熔融树脂。同时,进行壳体(4)的注塑成型。由于推压构件(5)的轴部(52)受所有的端子(2)(3)轴支承,因此与现有的连接器那样仅由一种端子支承的情况相比,强度更高。另外,由于通过嵌件成型使推压构件(5)成型,所以没有必要像现有的连接器那样,将独立成型后的构件组装到组装了壳体和端子的构件上。所以,连接器(1)的制造工序更为简单。

Description

扁型导体用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FPC(柔性基板)、扁平电缆等扁型导体连接到线路板等上的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背景
根据现有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593号公报)或非专利文献1(http://www.hirose.co.jp/catalogj_hp/j58302093.pdf)中的连接器10,该连接器10用于将FPC、扁平电缆等扁型导体16连接到线路板等上。如图10(a)及(b)所示,这种现有的连接器10为:在绝缘性合成树脂制的壳体14内,将具有不同形状的两种端子12、13在宽度方向上交替排列,并具有板状的推压构件15,该推压构件15以转动自如的形式被卡合在壳体14及端子12、13上。同时,端子12、13分别具有收容扁型导体16的收容空间12a、13a,在收容空间12a、13a内插入扁型导体16时,该扁型导体16的正反面与端子的一部分相面对,扁型导体16与连接器10通过接触部12b、13b与扁型导体16的接触部相接触而产生连接。
如图10(参照非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现有的连接器10在其中一方的端子12上设置有倒U字型的轴支承部12c,以卡合推压构件15的转动轴15a,但是由于在另一方的端子13上没有设置像轴支承部这样的结构,所以推压构件15仅由端子12支承、或者还由壳体14上设置的轴支承部(省略图示)来进行轴支承。
然而,近年来,为了对应连接器小型化的需求,端子12、13变得相当薄。因此,在仅由其中一方的端子12支承推压构件15、或由壳体14进行轴支承的情况下,将端子推向扁型导体16的力变得薄弱,有可能导致产生接触不良。
另外,现有的连接器10通过在将端子12、13组装到壳体14内后,再将个别成型的推压构件15进行安装后而形成。这里,由于端子12的轴支承部12c为倒U字型,一旦对推压构件15向下施加较强的力时,可能导致推压构件15与端子12的卡合产生脱离,因此有必要采取使用金属零件等将推压构件15的左右端部轴支承在壳体14上等对策。如上所述,现有的连接器10在制造方面也存在较为麻烦等问题。
然而,由于随着近年来数据处理量的增大,一个连接器往往要求有较多的端子,所以连接器的宽度变宽。因此,由于连接器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附近距离壳体14的两端部较远,所以即使在设置了上述金属零件等的情况下,也存在将端子12、13推向扁型导体16的力量较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良扁型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消除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轴支承推压构件、且容易制造的扁型导体用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扁型导体用连接器为以下一种连接器,绝缘体制的推压构件以轴部为中心转动自如地被轴支承在绝缘体制的壳体上,在所述推压构件竖立状态下插入扁型导体,通过推倒所述推压构件,将所述扁型导体推向多个端子,使扁型导体和多个端子电连接,该扁型导体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呈板状,在所述壳体上沿板厚方向排列多个并固定,该端子具有沿所述扁型导体的接触面一侧延伸设置的与所述接触面接触的接触部、和沿所述扁型导体的反面一侧延伸设置的臂部,在所述臂部上设置有对所述推压构件的轴部以转动自如的形式进行轴支承的轴承部和轴孔,所述轴承部具有外周面形成为圆弧状的圆弧部,所述轴孔形成为圆形形状;所述推压构件及所述壳体通过在将多个所述端子排列设置在模具的模腔内的状态下注射熔融树脂的嵌件成型而成型;通过向所述多个端子的轴孔注射熔融树脂,使所述推压构件的所述轴部、从外部能够进行转动操作的操作部以及将所述扁型导体推向所述接触部一侧的推压部成型。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扁型导体用连接器,由于所述推压构件的轴部贯穿所述端子的轴孔而设,所以所述推压构件受所有的端子轴支承。因此,与像现有的连接器那样推压构件仅卡合在两种端子的其中一种端子上的连接器不同,能够将推压构件可靠地轴支承在所述端子上。另外,由于所述推压构件通过嵌件成型而成型,所以没有必要将所述推压构件组装到所述端子或所述壳体上。所以,本发明的扁型导体用连接器的制造工序的效率也比现有的连接器的要高。此外,由于所述轴承部的外周面形成为圆弧状,所述轴孔形成为圆形形状,因此,即使是在通过嵌件成型使所述推压构件成型的情况下,使用时也能够简单地使所述推压构件相对所述轴承部进行转动。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扁型导体用连接器,优选是在所述推压构件竖立的状态下进行嵌件成型。据此,由于所述推压构件及所述端子是在所述推压构件竖立的状态下通过嵌件成型而被固持,因此直到该连接器被使用为止,所述推压构件一直被保持在竖立的状态。同时,由于该连接器能够在所述推压构件竖立的状态下被提供给使用者,所以使用者在使用连接器时,没有必要使所述推压构件竖立。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扁型导体用连接器,优选为所述端子的轴孔周围的轴承部的板厚是以朝所述推压构件推倒的方向变薄的形式倾斜。由于所述推压构件通过嵌件成型而被成型,因此所述推压构件和所述端子在初始状态下是被固持的,但根据该结构,使用者为了使用该连接器而使推压构件向推倒方向转动时,所述推压构件与所述端子的轴孔周围的部分的固持面产生分离,固持面一旦分离,由于两构件因所述倾斜而向分离的方向移动,所以不会发生摩擦力。所以,根据该结构,只需很小的力就能够解除推压构件和所述端子的固持。
并且,在该结构中,优选为:从轴方向看所述推压构件的轴部时,在与所述端子的轴承部重合的地方,隔着所述轴部向操作部的反向突出的突出部的突出量比从轴方向看所述轴承部时的最小宽度小。所述突出部的突出量小的话,在转动所述推压构件时,所述推压构件与所述轴承部的接触阻力变小,可以顺利地进行推压构件的操作。
另外,在本发明的扁型导体用连接器中,优选为:所述轴孔中心相对所述轴承部的圆弧部的圆弧中心向所述接触部一侧偏置。根据该结构,在使用本发明的连接器时,一旦转动所述推压构件,在所述接触部一侧,由于所述轴承部与所述推压构件的固持部分因所述偏置而发生脱离,所以使用者在转动所述推压构件时,只需使用较轻的力就能使其产生转动。
再则,在本发明的扁型导体用连接器中,优选为:在所述轴孔上设置向所述轴承部的外缘开口的切口,所述切口在由所述模具进行的嵌件成型时闭口,在嵌件成型后开口。根据该结构,嵌件成型完成后,由于在所述推压构件的轴部和所述端子的轴孔之间产生间隙,所以所述轴承部和所述推压构件的固持部分的面积减小。因此,使用者在转动所述推压构件时,只需使用较轻的力就能使其产生转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扁型导体用连接器中,优选为:所述切口从所述轴孔朝向所述接触部一侧开口。根据该结构,在所述推压构件推压所述扁型导体时,由于在所述推压构件的轴部上产生的力是加在所述切口的反面一侧上的,所以所述切口不会张开或变形。
此外,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是上述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具有:壳体用模腔,其对所述壳体进行成型;壳体用注射口,其向所述壳体用模腔内注射熔融树脂;推压构件用模腔,其对推压构件进行成型;推压构件用注射口,其向所述推压构件用模腔内注射熔融树脂;以及端子收容部,其收容所述端子,该制造方法具备:端子设置工序,其在所述模具打开的状态下,将所述端子设置到所述端子收容部内;以及注射工序,其关闭所述模具,向所述壳体用模腔内及所述推压构件用模腔内注射熔融树脂,在所述注射工序中,从所述推压构件用注射口向所述端子的轴孔注射熔融树脂,使熔融树脂从所述轴部一侧向所述操作部一侧流动进行填充。
这样,从所述推压构件用注射口向所述端子的轴孔注射熔融树脂时,熔融树脂冷却并凝固时,绕轴的直径方向比注射的轴方向树脂收缩时的所谓“缩痕”程度要大。因此,由于所述推压构件的轴部外径相对所述端子的轴孔的内径小,所述推压构件的转动操作可顺利进行。
另外,在本发明的扁型导体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为:所述推压构件用模腔的形状为所述推压构件相对所述壳体呈竖立状态的形状。通过使所述推压构件用模腔成为这种形状,嵌件成型后的产品的所述推压构件呈竖立状态。因此,使用者在使用该连接器时,没有必要使所述推压构件竖立。
再则,本发明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为上述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具有闭口构件,该闭口构件在闭模时推压所述轴承部,使所述切口闭口。在嵌件成型时,所述轴孔的切口通过所述闭口构件而关闭,在打开模具后,所述切口因所述轴承部的弹性而开口。因此,由于所述推压构件的轴部和所述轴承部的轴孔的固持部分在嵌件成型后产生脱离,所以所述推压构件和所述轴承部的接触面积减少而使摩擦阻力减小,因此,所述推压构件的操作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例的连接器的说明图。(a)表示平视图;(b)表示正视图;(c)表示右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中使用的第一端子(a)以及第二端子(b)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的轴承部形状的说明图。
图4的(a)及(b)是表示推压构件与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的轴承部之间关系的说明图。
图5的(a)及(b)是表示连接器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模具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用分模线(Parting line)切割了模具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的(a)及(b)是表示模具打开状态以及中间位置的说明图。
图8的(a)~(d)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轴承部的说明图。
图9的(a)~(d)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轴承部的说明图。
图10的(a)及(b)是表示现有的连接器结构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连接器;2,第一端子;3,第二端子;4,壳体;5,推压构件;6,FPC;21、31,接触部;22、32,臂部;23、33,轴承部;24、34,轴孔;51,操作部;52,轴部;53,推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扁型导体用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例的连接器的说明图,(a)表示平视图;(b)表示正视图;(c)表示右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中使用的第一端子(a)以及第二端子(b)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的轴承部形状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推压构件与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的轴承部之间关系的说明图。图5的(a)是表示连接器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模具的概略图;图5(b)是表示图5(a)的圆圈所圈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表示用分模线(Parting line)切割了模具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a)是表示模具打开状态的说明图;图7(b)是表示闭模途中的状态的说明图。另外,图8(a)~(d)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轴承部的说明图。图9(a)~(d)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轴承部的说明图。
首先,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结构。如图1(a)及(b)所示,连接器1具有:在宽度方向交替配置的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对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进行连结保持的由绝缘性合成树脂形成的壳体4;由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转动自如地进行保持的推压构件5。
如图2(a)所示,第一端子2具有:与扁型导体FPC 6的接触面62相接触的接触部21;在FPC 6的背面一侧(与接触面62相反的一侧,参照图3)延伸设置的臂部22;设置在臂部22顶端侧(FPC 6一侧)端部的轴承部23及轴孔24;内部填充有壳体4的树脂的固定孔25;通过焊料等连接到印刷基板的引线上的连接部26。如图2(b)所示,第二端子3也和第一端子2一样,具有接触部31、臂部32、轴承部33、轴孔34、固定孔35和连接部36。另外,轴承部23、33的外周面为形成圆弧状的圆弧部23a、33a。再则,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的接触面21、31与FPC 6的接触面62、63的位置相一致,两个接触面21、31在长度方向的位置并不相同。
如图1所示,推压构件5是在连接器1的长度方向、即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的排列方向上呈延长的板状构件,具有:在装拆FPC 6时,通过手指等进行操作的操作部51;贯穿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的轴孔24、34的轴部52。此外,轴部52的周围呈矩形形状,该轴部的靠FPC 6一侧的顶端部为推压部53,其在转动操作部51使其倒向FPC 6一侧时,将端子向FPC 6一侧顶压。再则,隔着轴部52向操作部51的反向突出的部分为突出部54。
接着,参照图4说明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的轴承部23、33和推压构件5的轴部52及突出部54的结构。如图4(a)所示,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的轴承部23、33在连接FPC 6的一侧的板厚形成为从上方顶部向下方逐渐变薄。另外,使轴承部23、33的圆弧部23a、33a的中心C与轴孔24、34的中心C’偏置,如图4(b)所示,轴孔24、34的中心C’的位置向左下方(接触部21、31一侧)偏移。该偏置量不管轴孔24、34的直径的大小是多少,优选为0.03mm~0.10mm的程度。
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推压构件5形成为其突出部54的突出量d比端子2、3的轴承部23、33的最小宽度D要小,其中,突出部54隔着轴部52向操作部51的反向突出。另外,在图4(b)中,用点划线表示将推压构件5向推压FPC 6的方向推倒后的状态。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由端子形成工序、端子设置工序和注塑工序构成,并使用模具7实施各种工序。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模具7具有上部模具71、下部模具72、滑动型心73和斜导柱74。上部模具71为可动型,下部模具72为固定型。由该上部模具71、下部模具72以及滑动型心73形成形状与连接器1对应的模腔75。如图5(b)所示,模腔75具有切削加工成与推压构件5的形状对应的推压构件用模腔75a和切削加工成与壳体4的形状对应的壳体用模腔75b。另外,在下部模具72的模腔75内,设有交替安装着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的端子收容部76。
在图5中,分模线PL是上部模具71和下部模具72的分界线。另外,斜导柱74通过板件71a被固定在上部模具71上,以使斜导柱74与上部模具71以一体的形式上下移动。此外,在板件71a上设有梯形的推压块71b。在模具7被闭模时,该推压块71b推压滑动型心73的图5(a)中的左端部的倾斜面,使滑动型心73向图中的右侧滑动。
如图5(b)所示,上部模具71上设有:推压构件用注射口77,其注射成为推压构件5的熔融树脂;推压构件用流道78,其提供熔融树脂;壳体用注射口79,其注射成为壳体4的熔融树脂;壳体用流道80;推压构件用流道78以及将树脂提供给壳体用流道80的浇口81。推压构件用注射口77设置在可以向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的轴孔24、34注射熔融树脂的位置上。同时,壳体用注射口79设置在可以向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的固定孔25、35注射熔融树脂的位置上。并且,如图5(a)及(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模具7中,以使推压构件5相对壳体4成竖立状态的形式,形成推压构件用模腔75a和壳体用模腔75b。
另外,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一台模具7中使两个连接器1成型,模腔75形成为左右一对。如该图6所示,提供给浇口81内的熔融树脂通过推压构件用流道78及壳体用流道80,从左右的推压构件用注射口77以及壳体用注射口79被注射到推压构件用模腔75a及壳体用模腔75b内。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在端子形成工序中,通过未被图示的公知的冲床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形成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这时,以使轴承部23、33及轴孔24、34不留有毛刺的形式进行冲压加工。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通过未被图示的公知的排列机器理好方向,并将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进行交替排列后,搬送到模具7进行接下来的端子设置工序。
如图7(a)所示,在端子设置工序中,在模具7的上部模具71和下部模具72被打开的状态下,通过未被图示的搬送机器,将在端子形成工序中形成的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放置到端子收容部76内,该端子收容部76设置在模具7的模腔75内。
接着,如图7(b)所示,使上部模具71靠近下部模具72,实施闭模。上部模具71一旦降下,通过斜导柱74使滑动型心73向图7(b)中的右方向移动。并且,上部模具71和下部模具72一旦被关闭,通过推压块71b使滑动型心73滑动,滑动型心73顶端的梳状部分插入到各端子间,通过上部模具71、下部模具72以及滑动型心73形成模腔75。
在注射工序中,向壳体用模腔75b及推压构件用模腔75a内注射熔融树脂。这时,被注射到推压构件用模腔75a内的熔融树脂经浇口81及推压构件用流道78,从推压构件用注射口77向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的轴孔24、34注射。由此,在推压构件用模腔75a内,首先推压构件5的轴部52的部分被树脂填充,轴部52内充满熔融树脂后,树脂朝推压部53、突出部54以及操作部51内流动,推压构件用模腔75a内则充满树脂。
被注射到壳体用模腔75b内的熔融树脂经浇口81及壳体用流道80,从壳体用注射口79向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的固定孔25、35注射。由此,在壳体用模腔75b内,固定孔25、35被熔融树脂填充后,树脂朝其他部分流动,壳体用模腔75b内则充满树脂。
这样,各模腔内充满熔融树脂后,一直等到熔融树脂凝固并能打开模具,然后,进行模具7的开模,从模具7中取出连接器1。通过以上工序制造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
通过以上工序制成的连接器1以推压构件5呈竖立的状态被提供给电器制造商等使用者。使用者例如将连接器1装设到未被图示的印刷配线板上。并且,当连接器1与FPC 6相连接时,使FPC 6的连接部26从连接器1的前方进入,并插入到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的臂部22、32和接触部21、31之间。然后,操作者将推压构件5向FPC 6侧推倒,使FPC 6与连接器1连接。这样,在连接连接器1与FPC 6时,由于使用者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使推压构件5竖立起来,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连接操作。
此时,如图4(a)所示,由于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的轴承部23、33在FPC 6一侧的板厚形成为从上方顶部向下方逐渐变薄,所以推压构件5一旦向FPC 6一侧转动,轴承部23、33与推压构件5的轴部52周边的紧贴部分发生脱离,此后推压构件5能够顺利地进行转动。另外,由于使轴承部23、33的圆弧部23a、33a的中心C和轴孔24、34的中心C’偏置,所以一旦转动推压构件5,在轴承部23、33的左下方(偏置方向),由于推压构件5的轴部52的外周面与轴孔24、34的内周面之间的紧贴部分发生脱离,所以推压构件5的转动操作变得轻松。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设计成图2所示的形状,但只要是设置了对推压构件5的轴部52进行轴支承的轴承部23及轴孔24,其他部分的形状可以按照使用者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变更。此外,在制造连接器1的过程中,虽然使推压构件5相对连接器1的壳体4成大致直角竖立后,对推压构件5进行嵌件成型,但也不仅限于此种形态,只要是使用者在将连接器1与FPC 6等进行连接时,能省去推压构件5竖立的麻烦,即使角度略有不同也没有问题。再则,虽然轴孔24、34的中心C’相对圆弧部23a、33a的中心C向左下方进行了偏置,但也不仅限于此种形态,可以是仅向图4(b)中的左侧偏置、或是仅向下方偏置。
接着,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A。如图8(a)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A在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的轴承部23、33处设置的轴孔24、34上,设置了向下方开口的切口27、37。该切口27、37形成为向下方扩展。图8(b)表示端子2、3被收容在模具7内的状态。模具7内设有闭模时推压轴承部23、33使切口27、37闭口的闭口构件73a。该闭口构件73a以与滑动型心73(参照图7)一体动作的形式被固定在滑动型心73上。另外,其他的结构因为和以上的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A按以下方式进行制造。首先,在端子设置工序中,将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设置到模具7内部的端子收容部76内。这时,如图8(a)所示,两端子的轴承部23、33的切口27、37呈开口状态。在该状态下一旦对模具7进行闭模,如图8(b)所示,与滑动型心73成一体的闭口构件73a向端子的轴承部23、33靠近,如图8(c)所示,当闭模完毕时,轴承部23、33受闭口构件73a推压,切口27、37被闭口。
接着,在注射工序中,将熔融树脂注射到模腔75内。这时,如图8(c)所示,轴孔24、34的切口27、37由于是闭口的,所以熔融树脂不会从切口27、37漏到外面。
随后,在熔融树脂凝固后,一旦打开模具7,如图8(d)所示,闭口构件73a从轴承部23、33脱离。于是,由于轴承部23、33通过自身的弹性,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以轴孔24、34的直径比闭模时的要大。由此,轴承部23、33的内周面与推压构件5的轴部52的表面相脱离而产生缝隙。
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A因具有上述结构,所以在使用者使用连接器1A时转动推压构件5后,由于轴承部23、33的内周面与轴部5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已经脱离,所以只需施很轻的力就能转动推压构件5。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切口27、37开在了轴孔24、34的下方,但也可以开在上方或是前方。
接着,参照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B。如图9(a)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B的轴承部23、33的轴孔24、34从轴承部23、33的圆弧部23a、33a的中心向下方大幅度偏置,并朝下方设置大的切口28、38。并且,在模具7的滑动型心73的上表面设置梯形突起73b,该梯形突起73b的形状与切口28、38的形状对应。另外,其他的结构因为和以上的实施方式相同,故省略详细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B的制造工序如下所述。首先,在端子设置工序中,将第一端子2及第二端子3设置到模具7内部的端子收容部76内。这时,如图9(a)所示,两端子的轴承部23、33的切口28、38呈开口状态。在该状态下一旦对模具7进行闭模,如图9(b)所示,滑动型心73向端子的轴承部23、33靠近,当滑动型心73进一步向图9(b)中的右侧移动时,轴承部23、33前方的下端部23f、33f撞到突起73b上,并被向上方抬起,滑动型心73继续移动的话,突起73b则嵌合到切口28、38中,轴孔24、34被闭口。
接着,在熔融树脂凝固后,一旦打开模具7,如图9(d)所示,轴承部23、33的下端部23f、33f因突起73b而向切口28、38打开的方向移动,轴承部23、33的内周面与轴部52的表面发生脱离。此后,进一步移动滑动型心73时,轴承部23、33的下端部23f、33f与突起73b的卡合脱开,轴承部23、33的下端部23f、33f因轴承部23、33自身的弹性而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B因为具有上述结构,所以使用者在使用连接器1B时转动推压构件5后,由于轴承部23、33的内周面与轴部5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已经产生脱离,所以只需施很轻的力就能转动推压构件5。

Claims (11)

1.一种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绝缘体制的推压构件以轴部为中心转动自如地被轴支承在绝缘体制的壳体上,在所述推压构件竖立状态下插入扁型导体,通过推倒所述推压构件,将所述扁型导体推向多个端子,使扁型导体和多个端子电连接,该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为板状,在所述壳体上沿板厚方向排列多个并固定,该端子具有沿所述扁型导体的接触面一侧延伸设置的与所述接触面接触的接触部、和沿所述扁型导体的反面一侧延伸设置的臂部,在所述臂部上设置有对所述推压构件的轴部以转动自如的形式进行轴支承的轴承部和轴孔,所述轴承部具有外周面形成为圆弧状的圆弧部,所述轴孔形成为圆形形状;
通过在将多个所述端子排列设置在模具的模腔内的状态下注射熔融树脂的嵌件成型,使所述推压构件及所述壳体成型;
通过向所述多个端子的轴孔注射的熔融树脂,使所述推压构件的所述轴部、从外部能够进行转动操作的操作部以及将所述扁型导体推向所述接触部一侧的推压部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压构件竖立的状态下进行嵌件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部的板厚朝所述推压构件推倒的方向变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从轴方向看所述推压构件的轴部时,在与所述端子的轴承部重合的地方,隔着所述轴部向操作部的反向突出的突出部的突出量比从所述轴方向看所述轴承部的最小宽度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中心相对于所述轴承部的圆弧部的圆弧中心向所述接触部一侧偏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孔上设置有向所述轴承部的外缘开口的切口,所述切口在由所述模具进行的嵌件成型时闭口,在嵌件成型后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从所述轴孔朝向所述接触部一侧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孔上设置有向所述轴承部的外缘开口的切口,所述切口在由所述模具进行的嵌件成型时闭口,在嵌件成型后开口。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具有:壳体用模腔,其对所述壳体进行成型;壳体用注射口,其向所述壳体用模腔内注射熔融树脂;推压构件用模腔,其对推压构件进行成型;推压构件用注射口,其向所述推压构件用模腔内注射熔融树脂;以及端子收容部,其收容所述端子,
所述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具备:
端子设置工序,其在所述模具打开的状态下,将所述端子设置到所述端子收容部内;以及
注射工序,其关闭所述模具,向所述壳体用模腔内及所述推压构件用模腔内注射熔融树脂,
在所述注射工序中,从所述推压构件用注射口向所述端子的轴孔注射熔融树脂,使熔融树脂从所述轴部一侧向所述操作部一侧流动进行填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构件用模腔的形状是所述推压构件相对所述壳体呈竖立状态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扁型导体连接用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具有闭口构件,该闭口构件在闭模时推压所述轴承部,使所述切口闭口。
CN2009101783597A 2008-11-11 2009-11-11 扁型导体用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09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88772 2008-11-11
JP2008288772A JP4435256B1 (ja) 2008-11-11 2008-11-11 平型導体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0913A CN101740913A (zh) 2010-06-16
CN101740913B true CN101740913B (zh) 2012-10-31

Family

ID=42193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835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0913B (zh) 2008-11-11 2009-11-11 扁型导体用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435256B1 (zh)
KR (1) KR101049057B1 (zh)
CN (1) CN101740913B (zh)
TW (1) TWI3998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8802A (zh) * 2011-05-17 2011-10-19 深圳市金盟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pc电子连接器胶座模具的加工方法
KR101317823B1 (ko) * 2011-11-15 2013-10-15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플랫 케이블 접속용 커넥터
JP2015207520A (ja) 2014-04-23 2015-11-1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566877B2 (ja) * 2016-01-27 2019-08-2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Fpc用コネクタ
JP6497398B2 (ja) * 2017-02-07 2019-04-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絶縁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7182065B2 (ja) * 2019-06-17 2022-12-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金具およびコネクタ
CN110740565B (zh) * 2019-11-14 2020-05-08 清华大学 柔性可拉伸电子器件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2702A (zh) * 1999-04-30 2000-11-08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柔性印刷电路板用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0944B2 (ja) * 1992-03-19 2001-08-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基板の部品固定機構
TW325602B (en) * 1995-11-09 1998-01-21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exible substrate
JP3064232B2 (ja) * 1996-04-09 2000-07-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KR100844255B1 (ko) * 2004-01-07 2008-07-07 다이이치 덴시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기 코넥터
TWM249290U (en) * 2004-01-16 2004-11-01 Molex Taiwan Ltd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2702A (zh) * 1999-04-30 2000-11-08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柔性印刷电路板用电连接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517356A 2007.06.28
JP特开平5-267863A 1993.10.15
JP特开平9-283237A 1997.10.3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18171A (ja) 2010-05-27
JP4435256B1 (ja) 2010-03-17
CN101740913A (zh) 2010-06-16
TW201025750A (en) 2010-07-01
KR20100053467A (ko) 2010-05-20
KR101049057B1 (ko) 2011-07-15
TWI399892B (zh) 2013-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0913B (zh) 扁型导体用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KR101150062B1 (ko) 2색 성형용 금형 장치 및 2색 성형품
EP2506367B1 (en) A universal serial bus head and making method thereof
CN101657940B (zh) 连接器用插座及插头
CN106211643A (zh) 电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4821592B2 (ja) 枠体の補強構造及び該構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KR20120025192A (ko) 안테나 패턴부를 구비하는 사출 케이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714718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324273B2 (ja) 射出成型用金型及びその金型によるハウジングの製造方法
JP7202866B2 (ja)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向けの端子、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製造方法
JP3550567B2 (ja) フィルターの製造装置
JP5393985B2 (ja) 絶縁体の成型方法、金型構造及び前記成型方法により製造した絶縁体を使用するコネクタ
JP2019155613A (ja)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6120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09863648A (zh) 阳型连接器
US6596211B2 (en) Molding and tentatively retaining mold and method of molding and tentative retention
CN202523860U (zh) 迷你型同轴连接器
EP2684668A1 (en) Injection-moulded product and a mould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007137B2 (ja) 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スの成形構造
JP2019098522A (ja) 電子部品用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JP7173503B2 (ja) 端子、端子を備えたパワーモジュール用射出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45036A (ja) 携帯端末用の樹脂成形押しボタンユニットとその成形方法及び金型
JP3540488B2 (ja) 携帯用電気機器の充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20482415U (zh) 车载蓝牙耳机后盖的成型模具
KR100852301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전면케이스 어셈블리 제조방법 및 그방법에 의하여 제조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전면케이스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