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0258A - 复合操作型开关 - Google Patents

复合操作型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0258A
CN101740258A CN200910224511A CN200910224511A CN101740258A CN 101740258 A CN101740258 A CN 101740258A CN 200910224511 A CN200910224511 A CN 200910224511A CN 200910224511 A CN200910224511 A CN 200910224511A CN 101740258 A CN101740258 A CN 101740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ontact
contact
recess
switch
operat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4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0258B (zh
Inventor
定森秀人
三浦诚贵
蓬乡尊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40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0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0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02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操作型开关。所述复合操作型开关具有按压开关部和旋转开关部,按压开关部用的多个内部固定触点包括中央固定触点和将中央固定触点介于中间而离开规定距离的外侧固定触点,来自各固定触点的引出部分朝向开关的外方并沿相同方向被导出。由此,能够简化按压开关部用的内部固定触点及旋转开关部用的各周边固定触点的配置状态等,能够缩小固定触点用的材料宽度并实现使用材料的高效化。

Description

复合操作型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兼具被进行按压操作而起作用的按压开关部与被进行旋转操作而起作用的旋转开关部的复合操作型开关。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对应和手工操作的集中化,希望具备多个开关功能的复合操作型开关。例如,已知有对数码相机的快门部、摄影模式选择部以及变焦操作部进行组合而成的结构。
以下,使用图6~图9说明现有的复合操作型开关。图6是现有的复合操作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6的沿P-P的剖面图。图8是图6的沿Q-Q的剖面图。图9是开关盒的俯视图。
在图6~图9中,1是具有上方开口的凹部的开关盒,在凹部的中央部具有按压开关部用的固定触点2,在该按压开关部用的固定触点2的外周部位置具有旋转开关部用的固定触点3。与所述固定触点2、3分别连接的端子4向开关盒1的外方延伸设置。
按压开关部用的固定触点2在中央配置有中央固定触点2A,在该中央固定触点2A的外侧配置有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B,进而在该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B的外侧配置有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C。旋转开关部用的固定触点3由比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C靠外侧并沿同心圆周方向分别以规定中心角度配置在多个部位上的周边固定触点3A~3E构成。
5是构成为上方凸形的圆顶状的第一可动触点,两个卡止部5A在对置的位置从其外周部延伸设置,在该卡止部5A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折弯部。第一可动触点5的圆顶状的外周部下端常接载置在开关盒1的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B上,圆顶状的中央部下表面从中央固定触点2A离开而与中央固定触点2A相对。
6是具有间隔而配置在第一可动触点5的上方且构成为上方凸形的圆顶状的第二可动触点。第二可动触点6的下表面与下方的上述第一可动触点5的圆顶状的中央部上表面相对,从上述圆顶状部分的外周部向四方延伸设置的脚部6A中的一个常接载置在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C上。
7位于上述第二可动触点6的上方并覆盖按压开关部的绝缘板,所述按压开关部包括上述第一、第二可动触点5、6及与它们对应的中央固定触点2A、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B、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C。9是在环状部9A的下表面具备滑动件8并使操作部9B从该环状部9A向开关盒1的开口的前方突出配置的旋转体。上述滑动件8的四个接触部8A构成为,通过相对于操作部9B的向左右方向的旋转操作而在周边固定触点3A~3E上滑动,并使多个周边固定触点3A~3E对应的部件之间接触分离。
10是具有中央孔10A、限制旋转体9向上方移动并安装在开关盒1的上表面的盖。
接下来,对如上所述构成的现有的复合操作型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按压开关部的动作。若从盖10的中央孔10A上方隔着绝缘板7向第二可动触点6施加下压力,则第二可动触点6的圆顶状部分进行弹性反转而其下表面与第一可动触点5的上表面接触。由此,经由第一可动触点5、第二可动触点6,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B与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C导通。若从该状态进一步下压,则第一可动触点5的圆顶状部分进行弹性反转,其下表面与中央固定触点2A接触,从而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B、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C、以及中央固定触点2A成为相互导通的状态。
若从该状态解除下压力,则第一可动触点5自动恢复为原来的圆顶状,中央固定触点2A成为电独立状态。接下来第二可动触点6自动恢复为原来的圆顶状,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B与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C之间也成为电独立状态,从而恢复到原来的图7、图8所示的状态。
接下来,简单说明旋转开关部的动作。若对从旋转体9的开关盒1向前方突出的操作部9B向右方向进行旋转操作,则环状部9A下表面所具备的滑动件8的四个接触部8A的接触位置改变。最初仅周边固定触点3A、3B之间导通,若从该状态对操作部9B进一步向右方向进行旋转操作,则仅周边固定触点3A、3C之间导通。
若对旋转体9的操作部9B向左方向进行旋转操作,则滑动件8的四个接触部8A的接触位置改变,首先仅周边固定触点3A、3D之间导通。若对操作部9B进一步向左方向进行旋转操作,则仅周边固定触点3A、3E之间导通。
此外,作为与本申请的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已知有日本特开2008-177098号公报(专利文献1)。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复合操作型开关中,难以配置旋转开关部用的周边固定触点3A~3E,需要相互的位置精度。而且,由于各固定触点2、3广泛配置在开关盒1整个面上,因此有需要由材料宽度宽的材料形成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复合操作型开关具备开关盒,所述开关盒的上表面具备的凹部由圆状壁部分隔为内侧的第一凹部与外侧的第二凹部,在第一凹部的内底面配置有按压开关部用的多个内部固定触点,在所述第二凹部的内底面配置有旋转开关部用的多个周边固定触点。
进而,本发明的复合操作型开关包括:可动触点,其配置在第一凹部内;旋转体,其具有在多个周边固定触点上滑动的滑动件、能够旋转地组合在圆状壁部的环状部、以及操作部;盖,其以从旋转体的上方闭塞开关盒的第二凹部上表面的方式进行安装。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复合操作型开关中,按压开关部用的多个内部固定触点包括:位于圆状壁部内的中央的中央固定触点;将中央固定触点介于中间而离开规定距离的外侧固定触点,来自各固定触点的引出部分朝向开关盒的外方而分别成为一组并沿相同方向被导出。
能够简化按压开关部用的内部固定触点及旋转开关部用的各周边固定触点的配置状态,能够缩小固定触点用的材料宽度而实现使用材料的高效化。
另外,本发明在开关盒中具备用于使第一凹部内的空气与其外方连通的空气流通机构。在操作按压开关部时随着可动触点的弹性反转与自动恢复而产生圆顶状部分下方的空气的压缩等。根据本结构,随着在第一凹部内外的空气的流通,能够减少由该空气的压缩产生的阻力并使按压开关部的动作触感良好。
进而,本发明在第二凹部中,在旋转动作范围的两侧设置向开关盒的前方突出的操作部抵接的分隔壁。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盖的下表面成为与分隔壁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由此能够稳固地使操作部停止旋转并实现旋转开关部用的周边固定触点部分的防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复合操作型开关的外观图。
图2是复合操作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沿R-R的剖面图。
图4是复合操作型开关的开关盒的俯视图。
图5是另一方式的开关盒的俯视图。
图6是现有的复合操作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6的沿P-P的剖面图。
图8是图6的沿Q-Q的剖面图。
图9是开关盒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复合操作型开关的外观图。在图1中,将操作本发明的复合操作型开关的一侧作为前侧,并表示作为前后、左右基准的轴。图2是复合操作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沿R-R的剖面图。
在图1~图3中,21是绝缘树脂制的开关盒,在中央部设置有具备上方开口的第一凹部21A的圆状壁部21C,上方开口的第二凹部21B包围该圆状壁部21C并在其外周位置设置为圆环状。在圆状壁部21C的上表面形成有连通第一凹部21A与第二凹部21B之间的槽部21D,但是此外的上表面位置形成为平面。槽部21D的位置设置在与后述的旋转体31的操作部31B突出方向相反的后方侧。
图4是复合操作型开关的开关盒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在第一凹部21A内底面的中央配置有中央固定触点22,在隔着中央固定触点22构成点对称的前后位置分别突出设置有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4、辅助固定触点23B。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4与辅助固定触点23B以相同高度突出设置。而且,在与内底面相同的平面上露出的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与辅助固定触点23B相连并设置在第一凹部21A内底面的角部的两处。作为按压开关部用的内部固定触点包括各固定触点22、23A、23B、2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设置在两处,但是只要至少设置一处即可,而通过如上所示设置在多处能实现提高接触可靠性。
端子22A与中央固定触点22相连并从开关盒21的左右方向的侧壁向外方的两处延伸。同样地,端子24A与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4相连并从开关盒21的左右方向的侧壁向外方的两处延伸。进而,端子23C与辅助固定触点23B、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相连并从开关盒21的左右方向的侧壁向外方的两处延伸。上述端子分别在左右方向以平行的直线状引出。即,分别与中央固定触点22、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4连接的端子22A、23C、24A从开关盒21的侧壁向外方、3根成为一组而在左右延伸出两组。
另外,在设置于圆状壁部21C外周位置的圆环状的第二凹部21B的内底面配置有多个周边固定触点作为旋转开关部用。多个周边固定触点配置在开关盒21的后方侧的位置,包括公共固定触点27、第一信号触点25、以及第二信号触点26。
公共固定触点27位于从按压开关部用的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到向开关盒21的左右的侧壁延伸的端子23C的中间位置,在与第二凹部21B交叉的位置的内底面的两处且在与内底面相同的平面露出。即,公共固定触点27与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由相同部件构成,且其端子23C也被共用。
并且,在由两处上述公共固定触点27夹持的后方侧的上述第二凹部21B的内底面设置贯穿半径方向而连续并且沿着圆状壁部21C外周配置在周向的大致L形的第一信号触点25。相对于第一信号触点25的配置在周向的部分,配置在进一步隔开间隔的外周侧位置的大致矩形的第二信号触点26分别设置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由所述公共固定触点27、第一信号触点25、第二信号触点26构成的周边固定触点沿开关盒21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以线对称配置两组。而且,与第一信号触点25、第二信号触点26分别连接的端子25A、26A从开关盒21后方向外方延伸。
如此,按压开关部用的内部固定触点22、23A、23B、24及与它们连接的各端子22A、23C、24A在开关盒21的中央部配置在规定的前后宽度内。旋转开关部用的周边固定触点25、26、27集中配置在后方,与周边固定触点25、26连接的各端子25A、26A向开关盒21的后方延伸。因此,能够简化开关盒21内的配置位置关系,且与现有技术相比用于形成各固定触点的材料宽度也窄,能够减少使用材料。
在第一凹部21A内收容有具备圆顶状的圆环部28A和位于等角位置的四个脚部28B的由弹性金属薄板构成的第一可动触点28,其中,所述圆环部28A具有中央贯通孔并向上方鼓起,所述四个脚部28B从圆环部28A的外缘向斜下方延伸。第一凹部21A在俯视中形成为与第一可动触点28的外形相似的形状,且与圆环部28A的外形对应的壁部的内径形成为比圆环部28A的外径稍大。
在收容于第一凹部21A内的状态下,第一可动触点28的两个脚部28B下端抵接载置在两处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上,所述两处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设置在第一凹部21A的角部,辅助固定触点23B与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4在圆环部28A的下方留有间隙并相对。
29是下方开口的鼓起为圆顶状的由弹性金属薄板构成的第二可动触点,并配置在第一可动触点28的圆环部28A上。圆顶状的顶点部下表面构成隔着第一可动触点28的中央贯通孔与中央固定触点22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状态。此外,第二可动触点29的外径构成为,设定为稍小于圆环部28A的外径,这样即使在圆环部28A上产生组合偏差,也可以通过使第二可动触点29的外周端与第一凹部21A的壁部抵接来限制该偏差。
下压第一可动触点28的圆环部28A而使圆顶状部分进行弹性反转的下压力设定为比使上述第二可动触点29的圆顶状部分进行弹性反转的下压力小。
30是具有挠性的绝缘膜制的圆形的盖板,通过未图示的下表面的粘接层粘接保持第二可动触点29的上表面,并且通过该粘接层粘贴并固定在圆状壁部21C的上表面,第一凹部21A上由盖板30覆盖。
31是使操作部31B从环状部31A的一端向开关盒21的前方突出配置的绝缘树脂制的旋转体,环状部31A的内表面能够旋转地外嵌于圆状壁部21C的外周侧面。在环状部31A的下表面固定有大致圆弧状的滑动件32,滑动件32的大致圆弧状的两端部分别构成分为两股的接触部32A、32B。在图4中如黑圆点所示,在未进行旋转操作的通常状态下,接触部32A、32B分别位于第二凹部21B的内底面的公共固定触点27与第一信号触点25之间的绝缘树脂上。
33是中央部为凹形状且在该凹形状的中心部分具有贯通孔33A的盖,并以限制旋转体31向上方移动的方式固定在开关盒21的上表面。盖板30从上述贯通孔33A露出。
接下来,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复合操作型开关的动作。
首先,说明按压开关部的动作。
若隔着从盖33的贯通孔33A露出的盖板30对第二可动触点29的圆顶状顶点部施加下压力,则隔着第二可动触点29对第一可动触点28的圆环部28A施加下压力。若该下压力超过规定的力,则第一可动触点28的脚部28B挠曲,同时圆环部28A伴随着喀哒感进行弹性反转。圆环部28A的下表面与在下方相对的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4、辅助固定触点23B接触,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辅助固定触点23B、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4之间经由第一可动触点28电导通。
此外,由于第一可动触点28的两个脚部28B常接配置在设置于第一凹部21A的角部的两处的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因此在电方面不需要与圆环部28A的下方相对的辅助固定触点23B。但是,由于在维持圆环部28A弹性反转动作后的与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4的接触稳定性等方面有用,因此优选设置辅助固定触点23B。
若进一步增加下压力,则在第一可动触点28进行弹性反转的状态下接下来第二可动触点29伴随着喀哒感进行弹性反转,其圆顶状顶点部的下表面与在下方相对的中央固定触点22接触。由此,经由第一可动触点28、第二可动触点29,中央固定触点22、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辅助固定触点23B、以及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4全部电导通。
接下来,若解除施加的下压力,则首先第二可动触点29伴随着喀哒感自动恢复成原来的圆顶状。相对于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辅助固定触点23B及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4,中央固定触点22成为非电导通状态。接下来,第一可动触点28的脚部28B的挠曲恢复,并且圆环部28A伴随着喀哒感自动恢复为原来的向上方鼓起的圆顶状。圆环部28A从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4、辅助固定触点23B离开,且相对于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及辅助固定触点23B,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4成为非电导通状态。
在这样以两阶段进行开关动作的按压开关部中,例如由第一可动触点28进行的开关动作分配给数码相机等的对焦功能,由第二可动触点29进行的开关操作分配给快门功能。
在按压开关部的动作中,在第一可动触点28或第二可动触点29进行弹性反转或自动恢复时,圆顶状的下方部分的空气被瞬间压缩等。在本结构中,由于在圆状壁部21C的上表面设置连通第一凹部21A与第二凹部21B的槽部21D,因此能够确保空气的流通。由此,能够减少由压缩等产生的压力的阻力,从而实现良好的动作触感。
接下来,说明旋转开关部的动作。
如图1所示,在操作部31B位于前方中央的通常状态下,如图4的黑圆点所示,在旋转体31的圆环部31A下表面固定的滑动件32的接触部32A、32B分别位于公共固定触点27与第一信号触点25之间的绝缘树脂上。从该状态开始,若对旋转体31的操作部31B向左方向进行旋转操作,则如图4的黑圆点附近侧的白圆点所示,首先,环状部31A下表面所具备的滑动件32的一端的接触部32A从绝缘树脂上向第一信号触点25上移动。另一端的接触部32B从绝缘树脂上向公共固定触点27上移动。由此,公共固定触点27与第一信号触点25之间电导通,第一开关起作用。
若进一步沿相同方向进行旋转操作,则如图4的黑圆点远离侧的接下来的白圆点所示,一端的接触部32A的构成两股的一方在第一信号触点25上滑动移动,另一方从第一信号触点25上向第二信号触点26上移动。另一端的接触部32B继续在公共固定触点27上滑动移动。由此,公共固定触点27、第一信号触点25、第二信号触点26之间成为电导通状态,第二开关起作用。
即,旋转开关部通过朝向一侧方向的旋转操作而构成使公共固定触点27与第一信号触点25导通作为第一开关、使公共固定触点27与第一、第二信号触点25、26导通作为第二开关的两阶段开关结构。
此外,在第二开关起作用的状态下,旋转体31的操作部31B与开关盒21的前方开口端抵接并停止旋转。
由于使操作部31B返回原来的通常状态位置期间的动作以与上述动作相反的顺序进行,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在从通常状态位置使操作部31B向右方向旋转时,使公共固定触点27、第一信号触点25、以及第二信号触点26成对的配置位置关系相对于开关盒21的前后方向的中心线配置在线对称位置,因此构成同样的接触分离动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开关部用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构成为,滑动件32的接触部32A、32B的构成两股的一方总是在沿第一信号触点25的周向配置的部分上滑动,在此状态下,另一方从第一信号触点25上经由绝缘树脂部分到达第二信号触点26上。
这能够使用于如下情况,即,例如以两阶段起作用的方式构成数码相机等的变焦操作时,第一开关起到缓慢变焦作用,若第二开关起作用则变焦速度加快。在本结构中,由于在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的动作之间不产生切断状态,因此能够实现良好的使用性能。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配置在开关盒21的按压开关部用的中央固定触点22,在其后方位置配置辅助固定触点23B和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而且在其前方位置配置第二外侧固定触点24。使来自所述固定触点的各引出部分构成为,分别向左右以直线状相互平行延伸并导出端子22A、23C、24A。若为该配置状态,则能够在开关盒21的后方侧的位置集中配置旋转开关部用的第一信号触点25、第二信号触点26及与它们相连的端子25A、26A。因此,能够构成如下所述的复合操作型开关,即,能够简化所述各固定触点和端子的配置状态,用于形成各固定触点的材料宽度也比现有技术的材料宽度窄,从而实现了使用材料的减少和高效化。
进而,如上所述,若使公共固定触点27与第一外侧固定触点23A等成为共用,则能够实现进一步简化结构。由于能够在集中区域内配置旋转开关部用的固定触点,因此与其对应的滑动件32也能够形成紧凑的形状,从而有助于实现高品质且廉价的复合操作型开关。
此外,图5是另一方式的开关盒的俯视图。关于与前面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件,省略说明。
如图5所示,将第一信号触点35和第二信号触点36分别以规定角度配置为放射状。例如在下述情况时可以构成这样的第一信号触点35、第二信号触点36的结构,即,用于数码相机等的摄影模式切换用,并且即使在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之间产生切断状态也没有故障。
进而,在图5所示的开关盒41中,在第二凹部41B内的前方位置设置两处分隔壁42。该分隔壁42与向开关盒41的前方突出的操作部31B的旋转动作范围的两侧的终端位置对应设置。分隔壁42的上表面与开关盒41的上表面为相同平面从而使盖33下表面成为抵接状态。
由此,在操作部31B位于旋转动作范围的终端时,通过与分隔壁42侧面抵接而能够使停止旋转的面积增大且稳固。进而,由于能够安装盖33闭塞第二凹部41B的上表面,因此能够对设置在第二凹部41B内底面的周边固定触点进行防尘。此外,设置该分隔壁42的想法也能够适用于上述的图1结构的装置。
此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旋转开关部的周边触点部分中的两种结构事例,但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配置结构。另外,也可以是在单侧以两阶段以上进行开关动作的结构等。进而,包括按压开关部的内部固定触点的配置位置和可动触点侧在内的按压开关部的整体结构也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在使用用途上也能够用于上述的数码相机以外的各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复合操作型开关,所述复合操作型开关简化各固定触点等的配置状态,并且抑制固定触点用的材料宽度,减少使用材料并实现高效化。在兼具被进行按压操作而起作用的按压开关部和被进行旋转操作而起作用的旋转开关部的电子设备的操作部用等中是有用的。

Claims (8)

1.一种复合操作型开关,其具有:
开关盒,其上表面具备的凹部由圆状壁部分隔为内侧的第一凹部与外侧的第二凹部,在所述第一凹部的内底面配置有按压开关部用的多个内部固定触点,在所述第二凹部的内底面配置有旋转开关部用的多个周边固定触点;
可动触点,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凹部内;
绝缘膜制的盖板,其配置在所述圆状壁部的上表面;
旋转体,其具有环状部和操作部,所述环状部在下表面具备在所述多个周边固定触点上滑动的滑动件,并能够旋转地组合在所述圆状壁部,所述操作部从所述环状部的一端向所述开关盒的前方突出;
盖,其以从所述旋转体的上方闭塞所述开关盒的第二凹部上表面的方式进行安装,
在所述复合操作型开关中,所述按压开关部用的多个内部固定触点包括位于所述圆状壁部内的中央的中央固定触点和将所述中央固定触点介于中间而离开规定距离的外侧固定触点,来自所述各固定触点的引出部分朝向所述开关盒的外方而分别成为一组并沿相同方向被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开关,其中,
所述外侧固定触点包括第一外侧固定触点和第二外侧固定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开关,其中,
所述外侧固定触点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开关,其中,
所述可动触点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开关,其中,
来自所述旋转开关部用的多个周边固定触点的引出部分朝向所述开关盒的外方而分别成为一组并沿相同方向被导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开关,其中,
来自所述按压开关部用的多个内部固定触点的引出部分的被导出方向与来自所述旋转开关部用的多个周边固定触点的引出部分的被导出方向不同,并具有规定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开关,其中,
所述开关盒具备用于使所述第一凹部内的空气与其外方连通的空气流通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开关,其中,
在所述第二凹部中,在旋转动作范围的两侧设置向所述开关盒的前方突出的所述操作部所抵接的分隔壁,所述盖下表面成为与该分隔壁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
CN 200910224511 2008-11-19 2009-11-17 复合操作型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02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95218 2008-11-19
JP2008295218A JP5257013B2 (ja) 2008-11-19 2008-11-19 複合操作型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0258A true CN101740258A (zh) 2010-06-16
CN101740258B CN101740258B (zh) 2013-02-06

Family

ID=42324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2451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0258B (zh) 2008-11-19 2009-11-17 复合操作型开关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57013B2 (zh)
CN (1) CN10174025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5161A (zh) * 2013-08-27 2015-03-18 株式会社有信 开关装置
CN104425161B (zh) * 2013-08-27 2018-02-09 株式会社有信 开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17402A (ja) * 2002-01-21 2003-07-31 Smk Corp 複合スイッチ
JP4315983B2 (ja) * 2007-01-19 2009-08-19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複合スイッ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5161A (zh) * 2013-08-27 2015-03-18 株式会社有信 开关装置
CN104425161B (zh) * 2013-08-27 2018-02-09 株式会社有信 开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57013B2 (ja) 2013-08-07
JP2010123362A (ja) 2010-06-03
CN101740258B (zh)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1916B (zh) 复合开关
CN1763881A (zh) 按钮开关
JP4085676B2 (ja)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CN102693852A (zh) 按压开关
JP2004146095A (ja) 2段動作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N101740258B (zh) 复合操作型开关
US20110182456A1 (en) Boundary Microphone
US8217282B2 (en) Combination switch
CN207542118U (zh) 带强制分离通用型微动开关
JP4026211B2 (ja)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US20070151833A1 (en) Multi-direction switch
CN100533627C (zh) 复合开关
CN202217606U (zh) 按键及键盘
CN211376441U (zh) 一种墙壁开关
CN204348569U (zh) 一种新型键盘开关
CN207369448U (zh) 一种控制组件安装结构及智能平板
KR20110086307A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카메라 렌즈 어셈블리
CN1189906C (zh) 按压开关
CN216435727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轻触开关
CN218182501U (zh) 接线端子及电器设备
CN221708588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120125751A1 (en) Multi direction switch
CN217690894U (zh) 开关
CN102801839A (zh) 一种手机及其按键面板
JP4097213B2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