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0244A -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0244A
CN101740244A CN200810305729A CN200810305729A CN101740244A CN 101740244 A CN101740244 A CN 101740244A CN 200810305729 A CN200810305729 A CN 200810305729A CN 200810305729 A CN200810305729 A CN 200810305729A CN 101740244 A CN101740244 A CN 101740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holding section
housing
elastomer
ke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305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慕文
张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305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0244A/zh
Priority to US12/538,278 priority patent/US833873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740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02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5/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actuatio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g. slide switch
    • H01H15/02Details
    • H01H15/06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5/10Operating parts
    • H01H15/102Operating parts comprising cam devices
    • H01H15/107Operating parts comprising cam devices actuating conventional selfcontained microswitch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键组件,其包括一壳体及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按键体,该按键体包括第一键部及一与该第一键部相邻连接设置的第二键部,该第一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一触压部,该第二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二触压部,该侧键组件还包括相对设置于该壳体上的二弹性体,该按键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体之间,且该第一键部与其中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二键部滑向并压缩其所对应的弹性体时,另一端部拉伸其对应的弹性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键组件及应用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的增多,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侧键板上或外壳的侧壁上需增设对应的功能按键(如侧键),以实现对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关功能控制,例如:进行音量控制、焦距调节等操作。
现有的侧键一般卡合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板与壳体之间,且侧键与主板上的若干开关对应设置,通过按压侧键上与开关的对应处而触发开关。且由于侧键作为一个整体卡合主板与壳体,当按压侧键触发其中一开关时,易联动触发其他开关,而造成误操作,而给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消除误操作的侧键组件。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一种侧键组件,其包括一壳体及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按键体,该按键体包括第一键部及一与该第一键部相邻连接设置的第二键部,该第一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一触压部,该第二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二触压部,该侧键组件还包括相对设置于该壳体上的二弹性体,该按键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体之间,且该第一键部与其中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二键部滑向并压缩其所对应的弹性体时,另一端部拉伸其对应的弹性体。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电路板及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按键体,该电路板上设置一第一开关及一第二开关,该按键体包括第一键部及一与该第一键部相邻连接设置的第二键部,该第一键部用于触发该第一开关,该第二键部用于触发该第二开关,该第一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一触压部,该第二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二触压部,该侧键组件还包括相对设置于该壳体上的二弹性体,该按键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体之间,且该第一键部与该第二键部分别与其中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一键部滑向并压缩其所对应的弹性体时,该第一触压部触发该第一开关,该第二键部拉伸其对应的弹性体,而该第二触压部远离该第二开关。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侧键,当该第一键部滑向并压缩其所对应的弹性体时,该第一触压部触发该第一开关,而该第二键部上的第二触压部远离该第二开关,从而可避免该第二键部联动按压该第二开关,消除误操作进而提高该侧键操作性能。此外,当触发完该第一开关后,而该按键体可于该第一键部所对应的弹性体推力及该第二键部所对应弹性体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作快速回复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另一视角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组装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透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图3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使用时的透视图;
图7为图6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公开了侧键组件,其适用于移动电话或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
请参阅图1及图2,该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一侧键组件10及一主板20。该主板20上间隔设置有一第一开关22及一第二开关24。该侧键组件10用以按压并触发该第一开关22及该第二开关24,从而实现对该主板20的控制。
该侧键组件10包括一按键体12、二弹性体14及一壳体16。该按键体12及所述弹性体14均设置于该壳体16上。
该按键体12包括一大致为方形的主体122,该主体122包括一按压面1221、一与该按压面1221相背的触压面1222、一第一侧面1223、一与该第一侧面1223相对的第二侧面1224、一第一端1225及一与该第一端1225相对的第二端1226。该按压面1221的中部开设一横截面大致呈矩形的凹槽1227,该第一侧面1223及该第二侧面1224上与该凹槽1227的对应处分别向外凸设一方形导柱1228,从而将该主体122分为一第一键部124及一与该第一键部124相邻设置的第二键部126。该第一键部124对应于该第一开关22,该第二键部126对应于该第二开关24。
该第一键部124于该触压面1222上对应于该第一开关22凸设一弧形的第一触压部1242,该第二键部126于该触压面1222上对应于该第二开关24凸设一弧形的的第二触压部1262。该第一触压部1242用于触发该第一开关22,该第二触压部1262用于触发该第二开关24。
该主体122于该按压面1221上对应于该第一触压部1242及该第二触压部1262分别设置有一标记1229,其中一所述标记1229位于该第一键部124上,另一所述标记1229位于该第二键部126上,所述标记1229用以指示该第一键部124及该第二键部126的功能。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键部124上的标记1229为“+”号用以标示该第一键部124为提高音量的控制键,该第二键部126上的标记1229为“-”标示该第二键部126为降低音量的控制键。
该主体122于该第一端1225上向外凸设一第一限位块1230及一与该第一限位块1230平行设置的第二限位块1231。该第一限位块1230邻近该触压面1222设置,该第二限位块1231邻近该按压面1221设置,从而于该第一限位块1230与该第二限位块1231之间形成一该触压面1222平行的一第一限位槽1232。该第一端1225于该第一限位块1230及该第二限位块1231之间凸设二上下相对的第一卡榫1233,所述第一卡榫1233用于卡合该弹性体14。
该主体122于该第二端1226上向外凸设一第三限位块1234及一与该第三限位块1234平行设置的第四限位块1235。该第三限位块1234邻近该触压面1222设置,该第四限位块1235邻近该按压面1221设置,从而于该第三限位块1234与该第四限位块1235之间形成一该触压面1222平行的一第二限位槽1236。该第二端1226于该第三限位块1234及该第四限位块1235之间凸设二上下相对的第二卡榫1237,所述第二卡榫1237用于卡合该弹性体14。此外,为了便于将该按键体12装配于该壳体16上,该第一限位块1230及该第三限位块1234的均为柔性较好的材料制成,具体原理下面将作详细描述。
每一该弹性体14包括一卡合部142、二由该卡合部142延伸的连接部144及二由连接部144的端部延伸的固定部146。其中一弹性体14的卡合部142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榫1233内,另一弹性体14的卡合部142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榫1237内。所述卡合部142的一侧为楔形,如此以便于该卡合部142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榫1233或第二卡榫1237内。所述卡合部142的另一侧于邻近其二相对端部向外延伸所述连接部144。所述连接部144由若干节弹片1442构成,所述弹片1442之间开设二对称的凹口1444,如此使所述连接部144于所述凹口1444处易于弯曲变形。所述二连接部144之间的距离由邻近该卡合部142的一端向远离该卡合部142的一端逐渐增加,从而使所述二连接部144构成一“八”字形。该固定部146上开设一配合孔1462,所述配合孔1462用于与该壳体16配合。
该壳体16包括一周壁162及一与该周壁162连接的底壁164。该周壁162上开设一用于容置该主体122的方形通孔1621,从而于所述周壁162上形成二与该底壁164平行的的第一孔壁1622及二与该底壁164垂直的第二孔壁1623。每一所述第一孔壁1622上分别开设一导槽1624,所述导槽1624用于容置所述导柱1228。
每一所述第二孔壁1623上分别开设一容置槽1625,且该容置槽1625位于该周壁162的外侧。其中一所述容置槽1625用于容置该第二限位块1231于其内,另一所述容置槽1625用于容置该第四限位块1235于其内。该容置槽1625略大于该第二限位块1231及该第四限位块1235,如此当该第二限位块1231及该第四限位块1235容置于该容置槽1625内时,该第二限位块1231及第四限位块1235可于该容置槽1625内滑动。
每一所述第二孔壁1623上对应于所述连接部分别开设一开口1625,所述开口1625用于容置所述连接部144。该周壁162的内侧对应于所述固定部146的配合孔1462设置若干卡柱1626,所述卡柱1626卡合于所述配合孔1462内而将该弹性体14固定于该周壁162上。
请一并参阅图3-5,组装该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时,可按如下工序进行:首先将其中一所述卡合部142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榫1233内,另一所述卡合部142卡合与所述第二卡榫1237内,如此将所述弹性体14的一端固定于该按键体12上。然后,将该第一限位块1230及该第三限位块1234弯曲以通过该通孔1621而进入该壳体16内,此既是该第一限位块1230及该第三限位块1234要由较软的材料制成的原因。而后将所述导柱1228容置于所述导槽1624内,此时,该第一限位块1230及该第三限位块1234完全弯曲进入该壳体16内且恢复原状,此外,该第一限位槽1232及该第二限位槽1236分别将一所述弹性体14容置于其内,且该第二限位块1231及该第四限位块1235容置于该容置槽1625内。接着,再次将该第一限位块1230及该第三限位块1234弯曲,而后将所述固定部146卡合于所述卡柱1626上,即将所述弹性体14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16上,且此时,所述连接部144处于压缩状态而有伸张的趋势而使所述卡合部142分别抵顶该主体122的第一端1225及第二端1226。因此,该按键体12通过所述卡合部142与该主体122的抵持而稳固地固定于该壳体16上。最后,将该主板20设置于该底壁164上,此时,该第一开关22与该第一触压部1242抵持,该第二开关24与该第二触压部1262抵持。且此时,该第一触压部1242与该第一开关22的接触点为该第一触压部1242邻近该触压面1222的区域,即不是该第一触压部1242的顶点区域。同样,该第二触压部1262与该第二开关24的接触点也为该第二触压部1262邻近该触压面1222的区域,即不是该第二触压部1262的顶点区域。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使用该侧键组件10时,以触发该第一开关22为例作说明,用手按压该第一键部124使该主体122按如图4所示方向于该通孔1621内滑动,此时,所述导柱1228于所述导槽1624内滑动,该主体122压迫位于第一限位槽1232内的弹性体14的卡合部142而使该连接部144弯曲以积蓄弹力。而随着该主体122的滑动,该第一开关22与该该第一触压部1242的接触点,由位于第一触压部1242邻近该触压面1222的区域逐渐过渡到该第一触压部1242的顶点区域,即此时该第一触压部1242按图6箭头所示方向按压并触发该第一开关22。而同时,该第二键部126亦按图4箭头所指方向运动,即第二触压部1262的顶点远离该第二开关24,如此可有效地避免该第二触压部1262触发该第二开关24,即可防止连动的发生。此外,随着该第二键部126的运动,该第二键部126所对应的弹性体14被拉伸而积蓄弹力。
当触发完该开关后,解除该推力,而该主体122即可于该第一键部124所对应的弹性体14推力及该第二键部126所对应弹性体14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作快速回复运动。

Claims (14)

1.一种侧键组件,其包括一壳体及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按键体,该按键体包括第一键部及一与该第一键部相邻连接设置的第二键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一触压部,该第二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二触压部,该侧键组件还包括相对设置于该壳体上的二弹性体,该按键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体之间,且该第一键部与其中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二键部滑向并压缩其所对应的弹性体时,另一端部拉伸其对应的弹性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弹性体包括一卡合部、二由该卡合部延伸的连接部及二由连接部的端部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卡合部卡合于该按键体的端部上,所述固定部固定于该壳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按键体的其中一端部设置相对的二第一卡榫,另一端部设置有相对的二第二卡榫,其中一弹性体的卡合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榫内,另一弹性体的卡合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榫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若干节弹片构成,所述弹片之间开设有凹口,以使所述连接部于所述凹口处易于弯曲变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由邻近该卡合部的一端向远离该卡合部的一端逐渐增加,所述二连接部构成一“八”字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配合孔,该壳体对应于所述配合孔设置若干卡柱,所述卡柱卡合于所述配合孔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键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按键体的二相对侧面上分别凸设一导柱,该壳体上开设一用于容置该按键体的通孔,且于该通孔内的其中二相对孔壁上分别开设一用于容置所述导柱的导槽,所述导柱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导槽内。
8.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电路板及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按键体,该电路板上设置一第一开关及一第二开关,该按键体包括第一键部及一与该第一键部相邻连接设置的第二键部,该第一键部用于触发该第一开关,该第二键部用于触发该第二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一触压部,该第二键部上设置一弧形的第二触压部,该侧键组件还包括相对设置于该壳体上的二弹性体,该按键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体之间,且该第一键部与该第二键部分别与其中一所述弹性体固接,该第一键部滑向并压缩其所对应的弹性体时,该第一触压部触发该第一开关,该第二键部拉伸其对应的弹性体,而该第二触压部远离该第二开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弹性体包括一卡合部、二由该卡合部延伸的连接部及二由连接部的端部延伸的固定部,其中一所述卡合部卡合于该第一键部的端部上,另一所述卡合部卡合于该第二键部的端部上,所述固定部固定于该壳体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键部的端部设置相对的二第一卡榫,该第二键部的端部设置有相对的二第二卡榫,其中一弹性体的卡合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榫内,另一弹性体的卡合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榫内。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若干节弹片构成,所述弹片之间开设有凹口,以使所述连接部于所述凹口处易于弯曲变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由邻近该卡合部的一端向远离该卡合部的一端逐渐增加,所述二连接部构成一“八”字形。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配合孔,该壳体对应于所述配合孔设置若干卡柱,所述卡柱卡合于所述配合孔内。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体的二相对侧面上分别凸设一导柱,该壳体上开设一用于容置该按键体的通孔,且于该通孔内的其中二相对孔壁上分别开设一用于容置所述导柱的导槽,所述导柱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导槽内。
CN200810305729A 2008-11-25 2008-11-25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17402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5729A CN101740244A (zh) 2008-11-25 2008-11-25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12/538,278 US8338733B2 (en) 2008-11-25 2009-08-10 Sliding key withi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5729A CN101740244A (zh) 2008-11-25 2008-11-25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0244A true CN101740244A (zh) 2010-06-16

Family

ID=42195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305729A Pending CN101740244A (zh) 2008-11-25 2008-11-25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338733B2 (zh)
CN (1) CN1017402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2741A (zh) * 2016-08-30 2018-03-09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手持器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0243A (zh) * 2008-11-25 2010-06-1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WO2017172630A1 (en) 2016-03-30 2017-10-05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Mechanism for console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7616A (ja) * 1997-01-20 1998-08-07 Sharp Corp 入力装置
JP3911774B2 (ja) * 1997-07-16 2007-05-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機構付スライドスイッチ及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TWM300330U (en) * 2006-03-20 2006-11-0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Keyboard for handheld electric device
DE202008002002U1 (de) * 2008-02-14 2008-04-10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Redundanter Schalter
CN101740243A (zh) * 2008-11-25 2010-06-1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740245A (zh) * 2008-11-25 2010-06-1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2741A (zh) * 2016-08-30 2018-03-09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手持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127899A1 (en) 2010-05-27
US8338733B2 (en) 2012-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0245A (zh)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414519B (zh) 按键及应用该按键的电子装置
US8080757B2 (en) Sliding button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536477B2 (en) Slide control key with elastic return
CN101572195A (zh) 按键模组和具该按键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752119A (zh)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EP4333012A1 (en) Lifting butt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017882B2 (en) Side key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767854A (zh) 具有复用按键的智能终端
CN101651053A (zh) 侧键组件及应用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EP1883089A3 (en) A switch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thereof
CN111447761A (zh) 电子设备
CN101909095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740244A (zh)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740243A (zh)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836990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ovable keypad
US6653585B2 (en) Key switch
JP5554603B2 (ja) 電子機器
KR100698458B1 (ko) 전자기기용 개폐장치
US20100046153A1 (en) Key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1834081B (zh) 按键结构以及键盘结构
US8143544B2 (en) Switch
CN110047682B (zh) 键盘
JP4513579B2 (ja) 押釦スイッチ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571080A (zh) 按键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