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6768A - 防眩膜、防眩性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眩膜、防眩性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6768A
CN101726768A CN200910206077A CN200910206077A CN101726768A CN 101726768 A CN101726768 A CN 101726768A CN 200910206077 A CN200910206077 A CN 200910206077A CN 200910206077 A CN200910206077 A CN 200910206077A CN 101726768 A CN101726768 A CN 101726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film
antiglare film
hard conating
da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6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谷勉
宫本浩史
神野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26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67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防眩膜,具备:树脂基材膜、和层叠于所述树脂基材膜表面上并且表面具有微细的凹凸形状的硬涂层,硬涂层由至少分散有1种树脂微粒的透光性树脂形成,而且,硬涂层的表面雾度为1%~10%,内部雾度为10%~20%,树脂微粒的在23℃下浸渍于乙酸乙酯中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为10%以上。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防眩膜的防眩性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防眩膜、防眩性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出色的防眩性能、未发生白浊、在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不发生闪光(glittering)、且耐久性出色的防眩(antiglare)膜、以及使用了该防眩膜的防眩性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CRT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如果其显示面有外光映入,则辨识性显著受损。以前,为了防止这样的外光的映入,就重视画质的电视、个人电脑、在外光强的室外使用的摄影机、数码相机、利用反射光进行显示的移动电话等而言,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设置有防止外光映入的膜层。对于该膜层,通常采用无反射处理技术、防眩处理技术,所述无反射处理技术利用了基于光学多层膜的干涉,所述防眩处理技术是通过在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而使入射光散射从而使映入像发生晕映。特别是后者的通过形成微细的凹凸来使入射光散射的技术,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制造,所以在大型监视器、个人电脑等用途中被广泛使用。
关于这样的防眩膜,以往例如通过以下的方法等来制造,所述方法是在基材片上涂布分散有填料的树脂溶液,调整涂布膜厚以使填料在涂布膜表面露出,由此在基材片上形成无规的凹凸的方法。另外,也尝试了不含填料而仅通过在透明树脂层的表面形成的微细凹凸来体现防眩性。例如在特开2002-189106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权利要求1~6、段落0043~0046中,公开了如下防眩膜,即,以在压花铸模和透明树脂膜之间夹持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状态使该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固化,形成三维10点平均粗糙度、及三维粗糙度基准面上的相邻凸部彼此的平均距离分别满足规定值的微细凹凸,在透明树脂膜上层叠具有该表面凹凸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层的固化物层,由此得到防眩膜。但是,在将这样的以往的防眩膜配置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的情况下,存在整个显示面因散射光而发白、显示成为污浊的颜色、容易发生白浊之类的问题。
另外,在图像显示装置高精细化的情况下,图像显示装置的像素和防眩膜的表面凹凸形状发生干涉,其结果是存在发生辉度分布而变得看不清楚的所谓容易发生闪光现象之类的问题。为了消除闪光,还尝试了在粘合树脂和分散于其中的填料之间设置折射率差而使光发生散射,但如果在高温下使用这样的防眩膜,则由于粘合树脂及填料会发生变形或变质,从而防眩膜的表面形状发生变化,存在发生映入之类的问题。另外,即便是在使用初期未发生闪光的情况,如果继续在高温下使用,则也会由于粘合树脂和填料之间的折射率差发生变化,使得粘合树脂和填料之间的散射减少,而存在发生闪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该现状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显示出色的防眩性能、且防止由白浊引起的辨识性降低、当配置在高精细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时不会发生闪光且即便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其特性也不发生变化的耐久性出色的防眩膜,进而,提供应用了该防眩膜的防眩性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防眩膜,是具有树脂基材膜、和层叠于所述树脂基材膜表面上并且表面具有微细的凹凸形状的硬涂层,该硬涂层由至少分散有1种树脂微粒的透光性树脂形成,且该硬涂层的表面雾度为1%~10%,内部雾度为10%~20%。此外,硬涂层中所含的树脂微粒,是在23℃下浸渍于乙酸乙酯中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为10%以上、优选为50%以下的树脂微粒。
本发明的防眩膜,透光性树脂的折射率和树脂微粒的折射率之差优选为0.02~0.06。另外,树脂微粒优选其重均粒径为2μm~10μm,在所述硬涂层中含有相对于所述透光性树脂100重量份为1重量份~50重量份的所述树脂微粒。
本发明的防眩膜,在硬涂层的凹凸表面上还可以具有低反射膜。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偏振片,是将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眩膜和偏光膜贴合而成的防眩性偏振片,该偏光膜配置在防眩膜的树脂基材膜侧。
本发明的防眩膜或防眩性偏振片,可以与液晶显示元件、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等图像显示元件组合,而制成图像显示装置。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眩膜或上述防眩性偏振片、和图像显示元件,且防眩膜或防眩性偏振片以其硬涂层侧为外侧配置在图像显示元件的辨识侧。
本发明的防眩膜显示出色的防眩性能,且防止了由白浊导致的辨识性的降低,另外,在配置于高精细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时,不发生闪光,且耐久性出色。将该本发明的防眩膜与偏光膜组合而成的防眩性偏振片也体现出相同的效果。此外,配置有本发明的防眩膜或防眩性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成为防眩性能高、辨识性及耐久性出色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防眩膜的优选一例的截面模式图。
图2是表示闪光评价用图案的单位单元(unit cell)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闪光评价时的状态的截面模式图。
符号说明:1-树脂基材膜,2-硬涂层,3-树脂微粒,4-光掩模的单位单元,5-光掩模的铬遮光图案,6-光掩模的开口部,7-光掩模,8-光盒(light box),9-光源,10-玻璃板,11-闪光的观察位置,12-防眩膜。
具体实施方式
<防眩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防眩膜的优选一例的截面模式图。图1所示的防眩膜,具备:树脂基材膜1、和在树脂基材膜1的表面上层叠的、表面具有微细的凹凸形状的硬涂层2。硬涂层2是在作为粘合树脂的透光性树脂中分散树脂微粒3而成。以下,对本发明的防眩膜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树脂基材膜)
作为树脂基材膜,只要是实质上具有光学透明性的膜,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透明树脂膜。具体而言,除了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等之外,还可以例示由环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砜、聚醚砜、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形成的膜等。环烯烃系树脂是以降冰片烯、二亚甲基八氢化萘等环状烯烃为单体的树脂,作为具体的市售品,可以举出“ARTON”(JSR(株)制)、“ZENOR””(日本ZEON(株)制)、“ZEONEX”(日本ZEON(株)制)等。
树脂基材膜的厚度优选为30μm~250μm,更优选为40μm~170μm。如果树脂基材膜的厚度较薄,会较难获得作为防眩膜的足够的硬度。另外,如果树脂基材膜的厚度较厚,则从对近来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要求及成本等观点出发,不优选。从减小整个防眩膜厚度的观点出发,树脂基材膜的厚度更优选为150μm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120μm以下。
(硬涂层)
本发明的防眩膜所具备的、表面具有微细凹凸形状的硬涂层,层叠在上述树脂基材膜表面上,由至少分散有1种透光性树脂微粒的透光性树脂(硬涂树脂)形成。在本发明中,“透光性”是指无论物质内部是否有散射,光均能透过。
在本发明中,硬涂层的表面雾度为1%~10%,内部雾度为10%~20%。在这里,硬涂层的表面雾度及内部雾度如下所示来测定。即,首先,在雾度大致为0%的三乙酰纤维素膜上形成该硬涂层之后,使用透明粘合剂,以三乙酰纤维素膜侧为接合面贴合该层叠膜和玻璃基板,根据JIS K 7136测定雾度。该雾度相当于整个硬涂层的雾度。接着,在硬涂层的凹凸表面上,使用甘油贴合雾度大致为0%的三乙酰纤维素膜,再次根据JIS K 7136测定雾度。就该雾度而言,由表面凹凸引起的表面雾度几乎被贴合在表面凹凸上的三乙酰纤维素膜抵消,所以可以看成是硬涂层的“内部雾度”。因此,硬涂层的“表面雾度”通过下式(1)求出。
表面雾度=整体雾度-内部雾度            (1)
通过使硬涂层的表面雾度为10%以下,可以有效抑制将防眩膜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的白浊。为了进一步有效抑制白浊,硬涂层的表面雾度优选为5%以下。不过,在低于1%时,未示出足够的防眩性,所以硬涂层的表面雾度为被设为1%以上。
另外,通过使硬涂层的内部雾度为10%以上,可以有效消除将防眩膜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的闪光。为了更有效地消除闪光,优选硬涂层的内部雾度为15%以上。另外,通过使硬涂层的内部雾度为20%以下,在将防眩膜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时,画面变暗,可以防止辨识性受损。
在本发明中,被赋予了满足上述光学特性的表面凹凸的硬涂层,使用至少1种透光性的树脂微粒及透光性树脂形成。更具体而言,这样的硬涂层可以通过如下形成,例如通过将分散有作为填料的透光性树脂微粒而得的透光性树脂溶液涂布在树脂基材膜上,调整涂布膜厚,使透光性树脂微粒那部分凸出来,由此形成。另外,也可以将分散有作为填料的透光性树脂微粒而得的透光性树脂溶液涂布在树脂基材膜上,利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压花法形成表面凹凸。
在这里,在本发明的防眩膜中使用的透光性树脂微粒,在乙酸乙酯中浸渍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为10%以上。通过使用在乙酸乙酯中浸渍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为10%以上的树脂微粒,可以得到即便在高温下使用时其特性(特别是雾度特性)的变化也少的耐久性出色的防眩膜。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在将具备分散有树脂微粒的硬涂层的防眩膜暴露于高温下时,构成透光性树脂及树脂微粒的树脂,分别进行交联反应,其结果是透光性树脂及树脂微粒的折射率分别升高。此时,通常,构成透光性树脂的树脂与构成树脂微粒的树脂相比,反应性低(交联密度低),所以透光性树脂与树脂微粒相比,由高温暴露引起的交联反应的进行程度更为增大,折射率升高变得更大。如此,如果将防眩膜暴露于高温下,其雾度特性(特别是内部雾度)会发生变化,认为其原因之一在于,伴随透光性树脂的更大的折射率升高,透光性树脂和树脂微粒的折射率比(或折射率差)会偏离当初设定的值。
按照本发明,如果使用在乙酸乙酯中浸渍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为10%以上的树脂微粒,这样的树脂微粒与以往使用的树脂微粒相比,交联密度更低(反应性更低),所以将得到的防眩膜暴露于高温时的交联反应的进行程度更大、因此折射率升高变得更大。由此,将防眩膜暴露于高温时的透光性树脂和树脂微粒的折射率比(或折射率差)的变化、与使用以往的树脂微粒的情况相比减小,特别是可以减小由高温暴露引起的内部雾度的变化。
在本发明的防眩膜中使用的透光性的树脂微粒的、浸渍于乙酸乙酯中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的下限,从耐久性(特别是内部雾度的降低)方面出发,没有特别限制,但从分散有树脂微粒的透光性树脂溶液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
在本发明中,树脂微粒的、在乙酸乙酯中浸渍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如下所示进行测定。即,首先,对在乙酸乙酯中浸渍之前的树脂微粒的平均粒径d0进行测定。关于平均粒径d0,是用显微镜对在浸渍于乙酸乙酯中之前的树脂微粒进行观察,并对在该视野内任意选择的20个树脂微粒利用图像分析求出的该20个树脂微粒的平均粒径。接着,在23℃下将树脂微粒浸渍于乙酸乙酯中48小时,同样利用图像分析求出浸渍后的树脂微粒的平均粒径d48。使用这些平均粒径,利用以下的式(2)求出体积变化率(%)。
体积变化率(%)=d48 3/d0 3×100-100        (2)
关于构成在硬涂层中分散的透光性的树脂微粒的树脂的种类,是可以将硬涂层的光学特性(特别是内部雾度)调整到上述范围内的树脂种类,且只要在乙酸乙酯中浸渍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在上述范围内,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三聚氰胺珠(折射率:1.57)、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珠(折射率:1.49)、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珠(折射率:1.50~1.59)、聚碳酸酯珠(折射率:1.55)、聚乙烯珠(折射率:1.53)、聚苯乙烯珠(折射率:1.6)、聚氯乙烯珠(折射率:1.46)、硅酮树脂珠(折射率:1.46)等。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树脂微粒,为了使硬涂层的内部雾度为10%~20%,优选选择树脂微粒的折射率和成为硬涂层基材的透光性树脂(硬涂树脂)的折射率之差为0.02~0.06那样的树脂微粒。
另外,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树脂微粒,优选其重均粒径为2μm~10μm,更优选为4μm~8μm。如果重均粒径小,存在无法得到足够的防眩性、或内部雾度增大的趋势,如果重均粒径大,则表面雾度增大,其结果是存在防眩膜发生白浊而辨识性降低、或无法得到足够的内部雾度的趋势。在这里,“重均粒径”是使用库尔特(Coulter)法测定的重均粒径。使用了库尔特法得到的重均粒径,可以使用例如精密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库尔特颗粒计数仪3(Coulter Multisizer 3)”(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制)等。
另外,优选在硬涂层中含有相对于透光性树脂100重量份为1重量份~50重量份的树脂微粒。更优选相对于透光性树脂100重量份含有10重量份~40重量份的树脂微粒。如果树脂微粒的含量少,则存在未示出足够的防眩性、或表面凹凸变得稀疏而质感降低、或内部雾度减小的趋势。另外,如果树脂微粒的含量多,则雾度增大,其结果是会有防眩膜发生白浊、或对比度降低、或辨识性降低的趋势。
作为使树脂微粒分散的透光性树脂,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电子射线固化性树脂等,从生产率、硬度等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可以使用市售的树脂。例如可以将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等多官能丙烯酸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与“IRGACURE 907”、“IRGACURE 184””(以上由汽巴精化公司制)、“Lucirin TPO”(BASF公司制)等光聚合引发剂的混合物,用作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例如在使用了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中分散了树脂微粒之后,将该树脂组合物涂布在树脂基材膜上并进行干燥后,照射紫外线,由此可以形成在透光性树脂(硬涂树脂)中分散有树脂微粒的硬涂层。
另外,在利用压花法在硬涂层上形成微细的凹凸形状情况下,如上述专利文献1等中公开的那样,使用形成有微细的凹凸形状的模具,将模具的形状转印到透明树脂膜(即由透光性树脂和树脂微粒形成的树脂膜)上即可。模具形状向膜的转印,优选通过压花来进行,作为压花,优选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UV压花法。
在UV压花法中,在树脂基材膜的表面上形成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层(由透光性树脂和树脂微粒形成的树脂组合物层),边向模具的凹凸面按压该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层边使其固化,由此模具的凹凸面被转印到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层上。具体而言,在树脂基材膜上涂敷分散有透光性的树脂微粒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在使经涂敷而得到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层与模具的凹凸面密合的状态下,从树脂基材膜侧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层固化,接着,将形成有固化后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层的树脂基材膜从模具剥离,由此将模具的形状转印到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层上。对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另外,代替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可以使用通过适当选定光引发剂而被波长比紫外线长的可见光固化的可见光固化性树脂。
在不使用压花法在硬涂层上形成表面凹凸形状的情况下,硬涂层的厚度可以按照使表面雾度在上述范围内的方式适当调整,但优选为2μm~20μm。如果硬涂层的厚度不到2μm,则存在不会得到足够的硬度而容易受损的趋势,另外,如果比20μm厚,则存在容易发生裂纹、或因硬涂层的固化收缩而使防眩膜卷曲使得生产率降低的趋势。另外,硬涂层的厚度通常相对于分散的透光性的树脂微粒的重均粒径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100%以上。在硬涂层的厚度低于树脂微粒的重均粒径的85%的情况下,表面雾度增大,其结果是存在防眩膜发生白浊、辨识性降低的趋势。
在使用压花法在硬涂层表面形成凹凸形状的情况下,硬涂层的厚度优选2μm~20μm。如果硬涂层的厚度不到2μm,则存在无法得到足够的硬度而容易受损的趋势,另外,如果比20μm厚,则存在容易发生裂纹、或因硬涂层的固化收缩而使防眩膜卷曲使得生产率降低的趋势。另外,硬涂层的厚度通常相对于分散的透光性的树脂微粒的重均粒径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20%以上。在硬涂层的厚度比树脂微粒的重均粒径薄的情况下,树脂微粒会对硬涂层的表面凹凸形状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有时得不到希望的表面雾度值。
本发明的防眩膜,可以在其最表面、即硬涂层的凹凸面侧具有低反射膜。即便在没有低反射膜的状态下,也能发挥足够的防眩功能,但通过在最表面设置低反射膜,可以使防眩性进一步提高。低反射膜可以通过在硬涂层上设置折射率比其还低的低折射率材料的层来形成。作为这样的低折射率材料,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使氟化锂(LiF)、氟化镁(MgF2)、氟化铝(AlF3)、冰晶石(3NaF·AlF3或Na3AlF6)等无机材料微粒含于丙烯酸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等中的无机系低反射材料;氟系或硅酮系的有机化合物、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有机低反射材料。
<防眩性偏振片>
本发明的防眩膜,防眩效果出色,白浊也被有效防止,并且可以有效抑制闪光的发生,另外,耐久性出色,所以通过将其用于图像显示装置,可以得到辨识性及耐久性出色的图像显示装置。在图像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可以将该防眩膜用于偏振片。即,偏振片通常多为在由吸附有碘或二色性染料且该碘或二色性染料被取向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所形成的偏光膜的至少一面上贴合有保护膜的形式的偏振片,但其一方的保护膜由本发明的防眩膜构成。通过将偏光膜和本发明的防眩膜以该防眩膜的树脂基材膜侧贴合起来,可以得到防眩性偏振片。此时,偏光膜的另一个面可以是未经层叠的状态,也可以层叠有其他保护膜或光学膜,另外可以形成用于贴合在液晶单元上的粘合剂层。另外,在偏光膜的至少一面贴合有保护膜的偏振片的该保护膜上,将本发明的防眩膜以其树脂基材膜侧贴合,可以得到防眩性偏振片。进而,在至少一面贴合有保护膜的偏振片中,作为该保护膜,在将上述树脂基材膜贴合于偏光膜上之后,在树脂基材膜上形成上述硬涂层,由此可以得到防眩性偏振片。
<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是将本发明的防眩膜或防眩性偏振片与图像显示元件组合而得的装置。在这里,就图像显示元件而言,具有代表性的是具备在上下基板之间装入有液晶的液晶单元且通过施加电压使液晶的取向状态发生变化而进行图像显示的液晶面板,但除此之外,对于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CRT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公知的各种显示器,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防眩膜或防眩性偏振片。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以防眩膜比图像显示元件更靠近辨识侧的方式配置。此时,以防眩膜的凹凸面、即硬涂层侧为外侧(辨识侧)的方式进行配置。防眩膜可以直接贴合在图像显示元件的表面上,在以液晶面板为图像显示机构的情况下,例如如前所述,也可以隔着偏光膜贴合在液晶面板的表面上。如此,具备本发明的防眩膜的图像显示装置,能够通过防眩膜表面具备的凹凸使入射光散射而使映入像晕映,赋予出色的辨识性,另外,具有出色的耐久性。
另外,本发明的防眩膜,即便在用于高精细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在以往的防眩膜中可见的闪光,兼具所谓足够的映入防止、白浊的防止、闪光的抑制、出色耐久性的性能。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从而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例中,表示含量乃至使用量的%及份,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为重量基准。另外,以下的例中防眩膜的评价方法如下所示。
(1)防眩膜的光学特性的测定
(1-1)硬涂层的表面及内部雾度
首先,在雾度大致为0%的三乙酰纤维素膜上形成硬涂层之后,按照使三乙酰纤维素膜侧为接合面的方式,使用透明粘合剂贴合该层叠膜和玻璃基板,使用以JIS K 7136为根据的(株)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的雾度计“HM-150”型,测定整体的雾度。接着,使用甘油在硬涂层的凹凸表面上贴合雾度大致为0的三乙酰纤维素膜,再次以JIS K 7136为根据,测定内部雾度。表面雾度根据上述式(1)算出。
(1-2)透过清晰度
使用以JIS K 7105为根据的Suga试验机(株)制的图像清晰度测定器“ICM-1DP”,测定防眩膜的透过清晰度。此时,为了防止样品的翘曲,也使用光学透明的粘合剂,按照凹凸面成为表面的方式贴合在玻璃基板上,然后供于测定。在该状态下使光从玻璃侧入射,进行测定。这里的测定值是使用暗部和明部的宽度分别为0.125mm、0.5mm、1.0mm及2.0mm的4种光学梳测定的值的总和值。此时的透过清晰度的最大值达到400%。
(1-3)反射清晰度
使用与上述相同的图像清晰度测定器“ICM-1DP”,测定防眩膜的反射清晰度。此时,为了防止样品的翘曲,也使用光学透明的粘合剂,按照使凹凸面成为表面的方式,贴合在玻璃基板上,然后供于测定。另外,为了防止从背面玻璃面的反射,用水在贴有防眩膜的玻璃板的玻璃面上密合2mm厚的黑色丙烯酸树脂板并贴合,在该状态下使光从样品(防眩膜)侧入射,进行测定。这里的测定值是使用暗部和明部的宽度分别为0.5mm、1.0mm及2.0mm的3种光学梳测定的值的总和值(最大值300%)。
(2)防眩膜的防眩性能的评价
(2-1)映入及白浊的目视评价
为了防止从防眩膜的背面的反射,按照使凹凸面成为表面的方式在黑色丙烯酸树脂板上贴合防眩膜,在荧光灯已点亮的明亮室内,从凹凸面侧目视观察,目视评价有无荧光灯的映入及白浊的程度。映入及白浊分别以1~3的3个阶段并利用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a)映入:1-未观察到映入;2-观察到有稍许映入;3-清楚地观察到映入。
(b)白浊:1-未观察到白浊;2-观察到有稍许白浊;3-清楚地观察到白浊。
(2-2)闪光的评价
闪光利用以下的方法进行评价。即,首先准备具有如图2的俯视图所示的单位单元的图案的光掩模。在该图中,单位单元4是在透明的基板上形成线宽10μm且为钩形的铬遮光图案5,未形成该铬遮光图案5的部分成为开口部6。在这里,单位单元4的尺寸为254μm×84μm(图的纵×横),因此开口部6的尺寸为244μm×74μm(图的纵×横)。图示的单位单元4纵横排列多个,形成光掩模7。
此外,如图3的模式截面图所示,使光掩模7的铬遮光图案5朝上,置于光盒8上,将用粘合剂在玻璃板10上贴合防眩膜12且其凹凸面成为表面而得到的样品置于光掩模7上。在光盒8中配置有光源9。在该状态下,在距离样品约30cm的位置11进行目视观察。闪光的程度分1~3的3个阶段并以下述的基准进行评价。
闪光:1-未见有闪光。2-观察到极少的闪光。3:观察到闪光严重。
(3)防眩膜的耐久性的评价
在80℃的干燥机中保管防眩膜200小时,用上述的评价方法对干燥后的光学特性及防眩性能进行评价。
(4)在乙酸乙酯中浸渍48小时时的树脂微粒的体积变化率
用数码显微镜VHX-500((株)基恩士制)观察浸渍于乙酸乙酯之前的树脂微粒,利用图像分析求出平均粒径d0(20个树脂微粒的平均)。随后,在23℃的环境下在乙酸乙酯中浸渍48小时。再次用数码显微镜观察浸渍后的树脂微粒,同样通过图像分析求出平均粒径d48。使用已得到的平均粒径,根据上述式(2)算出体积变化率。
<实施例1>
(涂布液A的制备)
以下的各成分以固体成分浓度60%溶解于乙酸乙酯中,制备固化后示出折射率为1.53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60份
多官能氨基甲酸酯化丙烯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                                   40份
接着,相对于该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珠(重均粒径为7.43μm,折射率1.55、在23℃下浸渍于乙酸乙酯中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为11%)40重量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Lucirin TPO”(BASF公司制)5重量份,用乙酸乙酯稀释使得固体成分率为60%,从而制备涂布液A。
(压花辊A的制作)
准备了对直径200mm的铁辊(基于JIS的STKM13A)表面实施了铜巴拉德(Ballard)镀敷而得到的辊。铜巴拉德镀敷由铜镀敷层/薄银镀敷层/表面铜镀敷层构成,整个镀敷层的厚度约为200μm。对该铜镀敷表面进行镜面研磨,进而对该研磨面,使用喷砂装置((株)不二制作所制),以喷砂压力0.05MPa(表压,以下相同)、珠使用量6g/cm2(辊的单位表面积1cm2的使用量,以下相同)对作为第一微粒的氧化锆珠TZ-B125(东创(株)制、平均粒径:125μm)进行喷砂,在表面形成凹凸。对该凹凸面,使用喷砂装置((株)不二制作所制),以喷砂压力0.05MPa、珠使用量6g/cm2对作为第二微粒的氧化锆珠TZ-SX-17(东创(株)制、平均粒径:20μm)进行喷砂,对表面凹凸进行微调整。对于得到的带有凹凸的铜镀敷铁辊,用氯化铜液进行蚀刻处理。此时的蚀刻量被设成3μm。然后,进行铬镀敷加工,制作压花辊A。此时,铬镀敷厚度被设成4μm。
(防眩膜A的制作)
将涂布液A以干燥后的涂布厚度为15μm的方式涂布在三乙酰纤维素(TAC)膜(富士胶片制、厚度80μm)上,在温度设成60℃的干燥机中使其干燥3分钟。将干燥后的膜用橡胶辊以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涂布液A的层)成为压花辊侧按压在压花辊A的凹凸面而使其密合。在该状态下从TAC膜侧照射强度20mW/cm2的来自高压汞灯的光,且该光以h线换算光量计为200mJ/cm2照射,使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固化。然后,将TAC膜连同固化物层一起从压花辊剥离,得到由表面具有凹凸的硬涂层和TAC膜的层叠体构成的防眩膜A。
<实施例2>
相对于上述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珠(重均粒径为7.74μm、折射率1.55、在23℃下浸渍于乙酸乙酯中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为15%)40重量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Lucirin TPO”(BASF公司制)5重量份,用乙酸乙酯稀释使其固体成分率为60%,制备涂布液B。
除了使用该涂布液B以外,与实施例1一样,得到由表面具有凹凸的硬涂层和TAC膜的层叠体构成的防眩膜B。
<实施例3>
相对于上述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珠(重均粒径为7.63μm、折射率1.55、在23℃下浸渍于乙酸乙酯中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为63%)40重量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Lucirin TPO”(BASF公司制)5重量份,用乙酸乙酯稀释使其固体成分率为60%,制备涂布液C。
除了使用该涂布液C以外,与实施例1一样,得到由表面具有凹凸的硬涂层和TAC膜的层叠体构成的防眩膜C。
<比较例1>
相对于上述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添加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珠(重均粒径为7.78μm、折射率1.55、在23℃下浸渍于乙酸乙酯中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为0%)40重量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Lucirin TPO”(BASF公司制)5重量份,用乙酸乙酯稀释使其固体成分率为60%,制备涂布液D。
除了使用该涂布液D以外,与实施例1一样,得到由表面具有凹凸的硬涂层和TAC膜的层叠体形成的防眩膜D。
表1及2中分别汇总了与上述实施例1~3及比较例1的防眩膜有关的、(I)在80℃的干燥机中保管200小时之前的光学特性、在乙酸乙酯中浸渍前后的平均粒径、及在23℃下浸渍于乙酸乙酯中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以及(II)在80℃的干燥机中保管200小时之后的光学特性。需要说明的是,表1所示的实施例1的防眩膜的透过清晰度及反射清晰度的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透过清晰度        反射清晰度
0.125mm光学梳:  33.5%            -
0.5mm光学梳:    33.4%            12.8%
1.0mm光学梳:    33.1%            13.8%
2.0mm光学梳:    44.3%            22.3%
总计             144.3%           48.9%
表1
Figure G2009102060773D0000151
表2
(II)在80℃的干燥机中保管200小时之后的光学特性
Figure G2009102060773D0000161
如表1及2所示,本发明的防眩膜(实施例1~3)及比较例1的防眩膜,均在80℃下干燥200小时之前,显示出色的防眩性能,且未发生闪光、白浊,示出良好的光学特性。但是,比较例1的防眩膜,由于在硬涂层中使用在23℃下在乙酸乙酯中浸渍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大致为0%的树脂微粒,所以通过在80℃下干燥200小时,硬涂层的内部雾度大大降低,其结果是发生了闪光。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防眩膜(实施例1~3),即便通过在80℃下200小时的干燥,硬涂层的表面及内部雾度等光学特性的劣化,与比较例1相比被有效抑制,具有出色的耐久性。另外,内部雾度的降低抑制效果,呈现出使用的树脂微粒的体积变化率越大效果越大的趋势。不过,在实施例3的防眩膜中,在80℃下干燥200小时之前的内部雾度较低为10.8%,所以尽管由干燥引起的内部雾度的降低极小,但其结果是在80℃下干燥200小时后会产生闪光。在实施例3的防眩膜中,在80℃下干燥200小时之前的内部雾度比较低,认为这是因为,树脂微粒的体积变化率高达63%,因此涂布液C的稳定性降低。如此,从硬涂层的内部雾度的降低抑制的观点出发,尽管使用的树脂微粒的体积变化率大是优选的,如果也考虑初期状态(高温暴露前)的内部雾度,树脂微粒的体积变化率优选为50%左右以下。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是所有方面的例示,但不具有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由上述的说明示出,而是由技术方案的范围示出,与技术方案的范围等同的意义以及在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均含于其中。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对于液晶面板、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CRT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各种显示器,以防眩膜比图像显示元件更靠近辨识侧的方式配置本发明的防眩膜,由此在不发生白浊及闪光的情况下,可以使映入像晕映,赋予出色的辨识性。

Claims (7)

1.一种防眩膜,其中,具备:树脂基材膜、和层叠于所述树脂基材膜表面上并且表面具有微细的凹凸形状的硬涂层,
所述硬涂层由至少分散有1种树脂微粒的透光性树脂形成,
而且,所述硬涂层的表面雾度为1%~10%,内部雾度为10%~20%,
所述树脂微粒在23℃下浸渍于乙酸乙酯中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为1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中,
所述树脂微粒在23℃下浸渍于乙酸乙酯中48小时时的体积变化率为5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膜,其中,
所述透光性树脂的折射率和所述树脂微粒的折射率之差为0.02~0.06。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眩膜,其中,
所述树脂微粒的重均粒径为2μm~10μm,在所述硬涂层中含有相对于所述透光性树脂100重量份为1重量份~50重量份的所述树脂微粒。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眩膜,其中,
在所述硬涂层的凹凸表面上还具有低反射膜。
6.一种防眩性偏振片,其中,是将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眩膜和偏光膜贴合而成的防眩性偏振片,
所述偏光膜配置在所述防眩膜的所述树脂基材膜侧。
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眩膜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眩性偏振片、和图像显示元件,
所述防眩膜或防眩性偏振片以其硬涂层侧为外侧配置在图像显示元件的辨识侧。
CN200910206077A 2008-10-23 2009-10-20 防眩膜、防眩性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7267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72834 2008-10-23
JP2008272834A JP2010102072A (ja) 2008-10-23 2008-10-23 防眩フィルム、防眩性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6768A true CN101726768A (zh) 2010-06-09

Family

ID=42273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6077A Pending CN101726768A (zh) 2008-10-23 2009-10-20 防眩膜、防眩性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102072A (zh)
KR (1) KR20100045381A (zh)
CN (1) CN101726768A (zh)
TW (1) TWI45902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038A (zh) * 2011-03-18 2012-09-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起偏器保护膜
CN104571658A (zh) * 2013-10-17 2015-04-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反射式显示模组及使用该反射式显示模组的电子装置
CN104777544A (zh) * 2015-04-29 2015-07-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液晶面板
CN105874360A (zh) * 2013-11-25 2016-08-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构件以及显示装置
CN110709735A (zh) * 2017-08-04 2020-01-17 株式会社大赛璐 防眩膜
CN111712737A (zh) * 2018-05-11 2020-09-25 株式会社Lg化学 防眩光膜和显示装置
CN115104045A (zh) * 2020-03-05 2022-09-23 株式会社Lg化学 防眩膜、偏光板和显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9220B (zh) * 2010-10-20 2016-05-18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学漫射低折射率元件
JP2013195483A (ja) * 2012-03-16 2013-09-3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用保護板
JP7326734B2 (ja) * 2018-12-10 2023-08-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該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積層部材及び表示装置
CN114270226A (zh) * 2019-08-20 2022-04-01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性叠层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0695A (zh) * 2002-02-15 2005-06-22 Lg化学株式会社 防止眩目效应的涂层组合物
US20070042173A1 (en) * 2005-08-22 2007-02-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ntireflection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polarizing plate using the sam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20070253064A1 (en) * 2006-04-08 2007-11-01 Toru Ookubo Antiglare light diffusing member and display having antiglare light diffusing memb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7719B2 (ja) * 1998-02-17 2004-03-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偏光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JP2008197232A (ja) * 2007-02-09 2008-08-2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防眩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防眩フィルム
JP2008152268A (ja) * 2007-12-26 2008-07-0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0695A (zh) * 2002-02-15 2005-06-22 Lg化学株式会社 防止眩目效应的涂层组合物
US20070042173A1 (en) * 2005-08-22 2007-02-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ntireflection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polarizing plate using the sam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20070253064A1 (en) * 2006-04-08 2007-11-01 Toru Ookubo Antiglare light diffusing member and display having antiglare light diffusing member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038A (zh) * 2011-03-18 2012-09-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起偏器保护膜
CN102681038B (zh) * 2011-03-18 2016-09-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起偏器保护膜
CN104571658A (zh) * 2013-10-17 2015-04-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反射式显示模组及使用该反射式显示模组的电子装置
CN104571658B (zh) * 2013-10-17 2020-03-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反射式显示模组及使用该反射式显示模组的电子装置
CN105874360A (zh) * 2013-11-25 2016-08-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构件以及显示装置
CN104777544A (zh) * 2015-04-29 2015-07-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液晶面板
CN104777544B (zh) * 2015-04-29 2017-08-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液晶面板
CN110709735A (zh) * 2017-08-04 2020-01-17 株式会社大赛璐 防眩膜
CN111712737A (zh) * 2018-05-11 2020-09-25 株式会社Lg化学 防眩光膜和显示装置
CN115104045A (zh) * 2020-03-05 2022-09-23 株式会社Lg化学 防眩膜、偏光板和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59023B (zh) 2014-11-01
TW201022712A (en) 2010-06-16
JP2010102072A (ja) 2010-05-06
KR20100045381A (ko) 2010-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6768A (zh) 防眩膜、防眩性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US8215780B2 (en) Hard-coated antiglare film, and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927558B1 (ko) 방현성 필름, 편광판,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방현성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US8643808B2 (en) Light-scattering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scattering substrate,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20110080643A1 (en) Hard-coated antiglar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same
TWI480570B (zh) 防眩性硬塗薄膜、使用其之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以及防眩性硬塗薄膜之製造方法
KR101482288B1 (ko) 방현성 하드 코트 필름, 그것을 사용한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그리고 방현성 하드 코트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2009037046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2009288655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評価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06886065B (zh) 光学层叠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JP2009288650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1037368A (en) Anti-glare film
TW202146221A (zh) 防眩膜
JP5470433B2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081118A (ja) 防眩フィルム
TWI765177B (zh) 防眩膜、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JP5531426B2 (ja) 防眩フィルム
TWI792104B (zh) 防眩光膜、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JP5552516B2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204479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220206188A1 (en) Anti-glar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2010217394A (ja) 防眩フィルム
CN103858025A (zh) 图像显示装置用防眩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