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8023A - 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8023A
CN101718023A CN200910199280A CN200910199280A CN101718023A CN 101718023 A CN101718023 A CN 101718023A CN 200910199280 A CN200910199280 A CN 200910199280A CN 200910199280 A CN200910199280 A CN 200910199280A CN 101718023 A CN101718023 A CN 101718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le
shuttle box
cylinder
main bod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9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8023B (zh
Inventor
李毓陵
杨夫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1992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18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18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8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8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80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连接空心旋转轴,空心旋转轴设于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上、并连接转盘,空心旋转轴连接多梭箱;转盘一侧设有滚轮,滚轮均匀分布在转盘外沿,滚轮通过推脚连接第二气缸,转盘另一侧设有转盘定位元件;多梭箱包括主体以及设于主体外侧的梭箱,主体与梭箱的连接面设有梭子锁定孔,主体内部轴向孔中设有顶杆轴,顶杆轴连接空心旋转轴,径向孔中设有锁梭杆,锁梭杆一端与顶杆轴相抵靠、另一端设于梭子锁定孔处,锁梭杆与主体与梭箱的连接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本发明保证了两根纬纱之间始终平行的关系,从而避免了起绞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属于纺织引纬机构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专利信息系统显示有专利可实现细特高密直管和分叉管在普通二维织机的制织,如:申请号为200710036884的《刚性剑杆引入连续纬纱的方法》、200710042827的《刚性剑杆织机1×4多梭箱机构》和200810032648的《刚性剑杆织机1×8多梭箱机构》。其中后两个专利采用升降式多梭箱,能够连续、独立的引入多根纬纱,同时也提高了织机精度。但是,升降式多梭箱在梭子进行交换引纬时,不同梭子在同一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使得纬纱在同一平面内存在交叉,如图5所示,为传统的多梭箱机构工作图,第一梭子运动路径23和第二梭子运动路径24之间的交叉处为起绞点22,导致多梭箱侧折边处发生纬纱起绞现象,破坏了管状织物结构的完整性,最终影响织物的内在质量和外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使得梭子在交换时,不同梭子的相对位置交替变化,让不同纬纱始终保持相互平行,解决升降多梭箱织造多层管状织物时,产生的多梭箱侧折边处纬纱起绞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依次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
其中,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连接空心旋转轴的一端,空心旋转轴的中部设于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上、并连接转盘,空心旋转轴的另一端连接多梭箱;
转盘远离第三支架的一侧设有至少四个滚轮,滚轮均匀分布在转盘边缘,滚轮通过推脚连接第二气缸,转盘靠近第三支架的一侧设有转盘定位元件;
所述多梭箱包括主体以及设于主体外沿的梭箱,主体与梭箱的连接面设有梭子锁定孔,主体内部设有轴向孔和径向孔,轴向孔中设有顶杆轴,顶杆轴连接空心旋转轴,径向孔中设有锁梭杆,锁梭杆一端与顶杆轴相抵靠、另一端设于梭子锁定孔处,锁梭杆与主体与梭箱的连接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所述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连接织机控制系统,所述的织机控制系统为基于PLC的织机控制系统,其包括织机电气控制器,织机电气控制器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连接第一气缸,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二气缸。
在换梭过程中,梭箱旋转控制系统将上一工作梭子引入与下一工作梭子相互平行的位置,保证了两根纬纱之间始终平行的关系,从而避免了起绞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保证多层分叉管状织物折边部结构的完整性,改善其内在质量和外观效果。
(2)容易更换转盘、增加梭箱数量(由4个增加到8个),增加织机织造管状织物产品多样化的适应性。
(3)实现梭箱正反转的交换织造,可实现织物组织和结构的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旋转多梭箱装置结构图;
图2为转盘旋转示意图;
图3为多梭箱示意图;
图4为旋转多梭箱装置工作图;
图5为传统的多梭箱机构工作图;
图6为织机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旋转多梭箱装置结构图,所述的旋转多梭箱装置由第一气缸1、空心旋转轴2、滚轮3、顶杆轴4、锁梭杆5、压缩弹簧6、转盘定位元件7、转盘8、多梭箱9、推脚10、第二气缸11、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三支架15、底座16、轴向孔17、径向孔18、主体19、梭箱20和梭子锁定孔21组成。
底座16固定在织机引纬侧,底座16上依次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以及第三支架15;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三支架15和底座16采用普通碳素钢Q235B(GB221-2000)或铝合金ZL102(GB/T1173-1995)
第一支架13上用螺钉固定第一气缸1,第一气缸1连接空心旋转轴2的一端,空心旋转轴2的中部用轴承紧固在第二支架14以及第三支架15上、并通过轴定位销连接转盘8,空心旋转轴2的另一端通过轴定位销连接多梭箱9;转盘8和多梭箱9为硬质塑料或铝合金ZL102(GB/T1173-1995)。
如图2所示,为转盘旋转示意图,转盘8在远离第三支架15的一侧设有至少四个滚轮3,滚轮3均匀分布在转盘8边缘,滚轮3通过推脚10连接第二气缸11,转盘8靠近第三支架15的一侧设有转盘定位元件7;转盘定位元件7由弹簧滚珠组成或采用磁钢吸合定位。滚轮3、定位元件7、梭箱20的位置对应。
如图3所示,为多梭箱示意图,所述多梭箱9包括主体19以及设于主体19外沿的梭箱20,主体19与梭箱20的连接面设有梭子锁定孔21,主体19内部设有轴向孔17和径向孔18,轴向孔17中设有顶杆轴4,顶杆轴4通过联轴器连接空心旋转轴2,径向孔18中设有锁梭杆5,锁梭杆5一端与顶杆轴4相抵靠、另一端设于梭子锁定孔21处,锁梭杆5与主体19与梭箱20的连接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6。
如图6所示,为织机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图,所述的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11分别连接织机控制系统,所述的织机控制系统为基于PLC的织机控制系统,其包括织机电气控制器(K7M-DGT60U型),织机电气控制器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4V210-08型)和第二电磁阀(4V210-08型),第一电磁阀连接第一气缸1,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二气缸11。电器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磁阀,来控制两个气缸活塞的运动。
当需要更换梭子时,气缸11接收织机控制系统指令,推脚10在气缸11活塞的作用下推动滚轮3,使转盘8旋转,并带动空心旋转轴2以及多梭箱9旋转90°,到达梭箱定位元件7的位置,多梭箱9位置固定,完成梭子位置更换。多梭箱9上每个梭箱20都配有一个锁梭杆5,锁梭杆5平时位于梭箱20的底面以下,以便梭子进出;当梭子引纬结束回到梭箱20时,气缸1的活塞向前推动顶杆轴4,顶杆轴4头端的斜面推动锁梭杆5伸出梭箱20的底面,卡住梭箱20中的梭子,为换梭做准备;换梭结束后,气缸1的活塞回缩,顶杆轴4随之回缩,锁梭杆5在压缩弹簧6的作用下,回到主体19与梭箱20的连接面底面之下,为下一次引纬做好准备。
具体的技术路线可分为以下两步:
1、多梭箱的旋转(回转)及定位
当需要换梭(第二个梭子)时,第二气缸11活塞杆向前移动,通过推脚10往前推滚轮3,使转盘8转动90°,从而带动多梭箱9旋转90°,到达第二个梭子的位置,同时由转盘定位元件7对转盘8(包括多梭箱9)进行定位。
当第二气缸11活塞杆回缩时,在弹簧协助下,带动推脚10回到初始状态,为下次换梭作好准备。
对称交换安装第二气缸11(如图2虚线位置所示),可实现多梭箱反方向旋转。
2、梭子的锁紧及解锁
当梭子需要锁紧时,由第一气缸1接收织机控制系统指令,活塞杆推动顶杆轴4向右移动,顶杆轴4的变径使锁梭杆5往外弹出,插入梭子锁定孔,完成对梭子的锁紧动作;
当梭子需要松开时,由第一气缸1活塞杆回缩,顶杆轴4向左移动,压缩弹簧6回弹,带动锁梭杆5复位,完成对梭子解锁动作。
如图4所示,为旋转多梭箱装置工作图在换梭过程中,梭箱旋转控制系统将上一工作梭子引入与下一工作梭子相互平行的位置,第一梭子运动路径23和第二梭子运动路径24始终平行,从而避免了起绞现象。

Claims (2)

1.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包括底座(16),其特征在于,底座(16)上依次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以及第三支架(15);
其中,第一支架(13)上设有第一气缸(1),第一气缸(1)连接空心旋转轴(2)的一端,空心旋转轴(2)的中部设于第二支架(14)以及第三支架(15)上、并连接转盘(8),空心旋转轴(2)的另一端连接多梭箱(9);
转盘(8)远离第三支架(15)的一侧设有至少四个滚轮(3),滚轮(3)均匀分布在转盘(8)边缘,滚轮(3)通过推脚(10)连接第二气缸(11),转盘(8)靠近第三支架(15)的一侧设有转盘定位元件(7);
所述多梭箱(9)包括主体(19)以及设于主体(19)外沿的梭箱(20),主体(19)与梭箱(20)的连接面设有梭子锁定孔(21),主体(19)内部设有轴向孔(17)和径向孔(18),轴向孔(17)中设有顶杆轴(4),顶杆轴(4)连接空心旋转轴(2),径向孔(18)中设有锁梭杆(5),锁梭杆(5)一端与顶杆轴(4)相抵靠、另一端设于梭子锁定孔(21)处,锁梭杆(5)与主体(19)与梭箱(20)的连接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11)分别连接织机控制系统,所述的织机控制系统为基于PLC的织机控制系统,其包括织机电气控制器,织机电气控制器分别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连接第一气缸(1),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二气缸(11)。
CN2009101992802A 2009-11-24 2009-11-24 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8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92802A CN101718023B (zh) 2009-11-24 2009-11-24 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92802A CN101718023B (zh) 2009-11-24 2009-11-24 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8023A true CN101718023A (zh) 2010-06-02
CN101718023B CN101718023B (zh) 2011-07-20

Family

ID=42432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928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8023B (zh) 2009-11-24 2009-11-24 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1802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4217A (zh) * 2012-06-29 2012-10-24 黑龙江大学 用于球轴承内外套环分选合套机上的解锁升降杆机构
CN109295597A (zh) * 2018-09-13 2019-02-01 张小明 一种梭织机梭箱转换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4217A (zh) * 2012-06-29 2012-10-24 黑龙江大学 用于球轴承内外套环分选合套机上的解锁升降杆机构
CN102744217B (zh) * 2012-06-29 2014-01-29 黑龙江大学 用于球轴承内外套环分选合套机上的解锁升降杆机构
CN109295597A (zh) * 2018-09-13 2019-02-01 张小明 一种梭织机梭箱转换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8023B (zh) 201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0068C (zh) 封顶三维织物的织造方法
CN101718023B (zh) 一种旋转多梭箱装置
CN105803639B (zh) 一种全自动有梭剑杆织机的1×4梭箱装置
CN101078150B (zh) 刚性剑杆织机1×4多梭箱机构
CN106978665A (zh) 一种立体织机可选剑杆引纬机构
CN105088469B (zh) 一种绞织方式的喷水织机
CN109399387A (zh) 一种纱卷移送上料机构
CN204589477U (zh) 一种每个剑杆单独控制的多剑杆引纬机构
CN103409890A (zh) 一种无弯曲织物织造的纬纱递进装置
CN206828745U (zh) 一种三维筒状织机
CN107523921A (zh) 一种三维正交机织增强体的织造工艺
CN201386176Y (zh) 双层织物织造的双气流通道双梭口开口机构
CN203602833U (zh) 用于圆织机的提花机构
CN102268761A (zh) 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
CN102108583A (zh) 一种可编程的圆织机端面凸轮开口机构
CN206203561U (zh) 一种放线装置
CN101418491A (zh) 三维织机剑杆引纬装置
CN112794163B (zh) 一种纺织线筒
CN216040095U (zh) 一种经编高效小样机
CN213266886U (zh) 一种经编布生产用旋转式多臂机
CN101008126A (zh) 刚性剑杆引入连续纬纱机构
CN215676281U (zh) 一种纺织用复合纱线自动化加工机构
CN2440049Y (zh) 复动拉钩多臂机的电脑控制装置
CN107488929B (zh) 一种四个方向包裹式的斜纱机构
CN213538236U (zh) 一种整经机分绞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Yuling

Inventor after: Yang Fuquan

Inventor after: Dai Huiliang

Inventor before: Li Yul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Fuqu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I YULING YANG FUQUAN TO: LI YULING YANG FUQUAN DAI HUILIA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