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05853B - 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05853B
CN101705853B CN 200910185666 CN200910185666A CN101705853B CN 101705853 B CN101705853 B CN 101705853B CN 200910185666 CN200910185666 CN 200910185666 CN 200910185666 A CN200910185666 A CN 200910185666A CN 101705853 B CN101705853 B CN 101705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ver plate
filter
duc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856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05853A (zh
Inventor
朱利
孙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1856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05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05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5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05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5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旨在合理的布置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及适配管路。所采用的方案是:包括盖板附贴式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所述的盖板上的凹腔与发动机缸体之间围成的空腔中固定机油冷却器,盖板上有进、排油道位于内侧端面上的孔口分别与发动机缸体上的出油油道和进油主油道对应,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上设置安装机油滤清器的固定座,凹腔的入油孔与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之间设置旁通阀。本发明可以降低其机械性能失效的风险,减少因发动机震动而时产生的伴随震动。

Description

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系统,尤其是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的安装固定及适配管路。
背景技术
发动机润滑系统需要具有对机油进行冷却和过滤的作用。
通常发动机将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置于发动机缸体外,并串联在一起通过机油滤清器支座固定在缸体上。当发动机工作时,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以及其内部的机油和冷却液具有很大的重量,再加之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对机油滤清器座的刚度、强度等机械性能是一大挑战;有的采用内嵌式结构,机油冷却器由油冷器盖固定在缸体上,其主要功能为固定机油冷却器。如何合理布置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及适配管路,现有技术没能给出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合理的布置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及适配管路,降低其机械性能失效的风险,减少因发动机震动而时产生的伴随震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盖板附贴式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盖板内侧面上有凹腔,所述的盖板上的凹腔与发动机缸体之间围成的空腔中固定机油冷却器,盖板上有进、排油道,所述的进、排油道位于内侧端面上的孔口分别与发动机缸体上的出油油道和进油主油道对应,盖板的凹腔的入油孔与进油道之间有过渡油道连通,盖板的凹腔的出油孔与排油道的入口之间有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该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上设置安装机油滤清器的固定座,所述的凹腔的入油孔与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之间设置机油冷却器旁通阀。
上述方案中,将盖板设计成集合体,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集滤模块,其中集成了相关管路即油道和便于供机油滤清器安装的安装座,该盖板与发动机缸体附贴式固定在一起,在盖板与发动机缸体围成的空腔部位安装固定机油冷却器,该空腔部位有入油孔和出油孔,机油从入油孔进入空腔经过机油冷却器冷却后从出油孔排出,再到机油滤清器滤清后进入主油道供发动机内部相关部位润滑与冷却;由于盖板的凹腔的入油孔与发动机缸体上的出油油道连通,就是说油泵从油底壳中泵出的机油由发动机缸体上的出油油道或称辅助油道排出后进入盖板中的相关油道中,然后由机油冷却器冷却;机油冷却器旁通阀的设置就是保证在容纳机油冷却器的油路油道处在非正常工作压力时,旁通阀直接开启,机油绕开机油冷却器所在的油路直接输送至机油滤清器滤清后进入进油主油道供发动机内部相关部位润滑与冷却,因此可以避免因机油冷却器的油路油道不畅而出现发动机内部供油不足的情况发生。
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机油滤清器座的集成模块,该发明大大降低其机械性能失效的风险;该发明集成了机油冷却器旁通阀,在机油冷却器非正常工作压力时保证机油仍可及时地供给给各所需部位,有效地维护发动机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集成其它零部件,包括机油冷却器旁通阀、主油道调压阀,并且保证机油滤清、机油进出各油道的设计要求。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图5是下位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上位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8分别是前方和后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包括盖板10,盖板10附贴式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盖板10内侧面上有凹腔11,所述的盖板10上的凹腔11与发动机缸体之间围成的空腔中固定机油冷却器,盖板10上有进、排油道50、40,所述的进、排油道50、40位于内侧端面上的孔口分别与发动机缸体上的出油油道或称辅助油道和进油主油道对应,发动机缸体上的出油油道是与机油泵的出油管路连通的,输送的是压力机油,该机油将流入机油冷却器所在的空腔区域,实施冷却后回流到机油滤清器处进行滤清;盖板10的凹腔11的入油孔111与进油道50之间有过渡油道51连通,盖板10的凹腔11的出油孔112与排油道40的入口之间有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该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上设置安装机油滤清器的固定座60,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与过渡油道61连通,机油经过过滤滤清后由排油口输送到缸体上的进油主油道,供发动机冷却润滑之用。
所述的凹腔11的入油孔111与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之间设置机油冷却器旁通阀80,所述的排油道40上设置调压阀90,集成于盖板10上的调压阀90实际上就是发动机主油道调压阀,该调压阀90保证主油道压力在正常工作范围内,避免因压力过高而造成的不良影响。
如图2、8所示,所述的凹腔11的周边轮廓为双向箭头形,所述的入油孔111、出油孔112位于箭头处,也可以采用弧形端头的周边轮廓,
这样机油冷却器就能被布置在入油孔111、出油孔112之间的部位,使机油能够被有效冷却且机油冷却器的布置又无需占据较多的空间,使盖板10的整体尺寸和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为弯折状且呈水平铅垂向布置,机油滤清器的固定座60的开口向下,这种机油滤清器的安装方式可称为下位式连接,所谓的固定座60的开口向下就是说固定座60上与机油滤清器连接的管口朝下,机油滤清器下悬式安装在固定座60上。
为了提高其通用性,以满足机油滤清器两种不同的布置方案,本发明提供了固定座60的两种布置方案。如图1、6、7所示,所述的安装机油滤清器的固定座60设置两个,一个位于盖板10的左下位置,另一个位于盖板10的右上位置,选择其中之一安装机油滤清器,另一个由螺塞封堵。这样可以满足机油滤清器两种不同的布置方案,增加其通用性,具体布置方案如图1、6、7所示,所述的位于盖板10的左下位置的固定座60的开口向下,所述的位于盖板10的右上位置的固定座60′的开口向上。所述的左下位置、右上位置的确定是以观察者面向盖板10的外表面的方位来定位的。固定座60、60′中无论选用哪个具体安装机油滤清器,可以将另一个用螺塞封堵。选用上述固定座60、60′的布置方式,既有利其它管路的布置、使结构紧凑合理,同时也十分有利于机油滤清器的安装操作。固定座60′采用右上布置方案时,设置过渡油道61′将滤清后的机油输送到排油道40,从而进入发动机主油道,两种布置方案中可以公用一个排油道40,这样结构将简单合理。
机油冷却器旁通阀80位于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的弯角处且斜向布置,这种斜向布置的效果在于加工、装配方便,就是说先在盖板10的成型时同时成型旁通阀80的阀体部位,其内的与阀芯配合的阀座部位需要另行加工,这种布置方式便于其内部形状的加工,安装阀芯时,斜向装配阀芯也可以避免与其它部位的干涉,提高装配效率。
进油道50的过渡油道51位于铅垂方向自下而上延伸至凹腔11的入油孔111处,机油冷却器旁通阀80、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和进油道50的过渡油道51所在的面相互平行。具体实例中,机油冷却器旁通阀80为单向阀,开启时连通进油道50的过渡油道51与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之间的油道。
所述的排油道40上设置调压阀90的排油口92与发动机曲轴箱内连通,在该机油滤清器座中设计的压力反馈油道91可将主油道即排油道40中的压力反馈给调压阀90,当主油道压力过大时,调压阀90的作用将使一部分机油将被泄至曲轴箱内,从而避免发动机因压力过高而造成的压力损失及其他不良影响。
以下结合附图简介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
附图中正常压力的油路走向用实线箭头→表示,非正常压力的油路走向用虚线箭头
Figure G2009101856668D00051
表示。
若机油冷却器处于正常压力时,油路走向如实线箭头所示,油底壳中的机油由机油泵泵出经发动机中的辅助油道输送至进油道50从而进入盖板10构成的滤座模块,经入油孔111进入机油冷却器进行冷却,经过冷却的机油由出油孔112回到进入滤座模块,通过滤座模块内的相关油道的引导流至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进入机油滤清器,滤清后的机油返回到滤座模块的油道中,通过排油道40进入发动机缸体主油道;当机油冷却器处于非正常压力时,油路走向如虚线箭头所示,发动机的辅助油道中的机油输送至进油道50从而进入盖板10构成的滤座模块,由于机油冷却器的压阻过高,机油冷却器旁通阀80开启,机油将直接通过旁通阀80由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进入机油滤清器,滤清后的机油返回到滤座模块的油道中,通过排油道40进入发动机缸体主油道,以保证机油及时有效地供给。

Claims (7)

1.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0),盖板(10)附贴式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盖板(10)内侧面上有凹腔(11),所述的盖板(10)上的凹腔(11)与发动机缸体之间围成的空腔中固定机油冷却器,盖板(10)上有进、排油道(50、40),所述的进、排油道(50、40)位于内侧端面上的孔口分别与发动机缸体上的出油油道和进油主油道对应,盖板(10)的凹腔(11)的入油孔(111)与进油道(50)之间有过渡油道(51)连通,盖板(10)的凹腔(11)的出油孔(112)与排油道(40)的入口之间有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该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上设置安装机油滤清器的固定座(60),所述的凹腔(11)的入油孔(111)与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之间设置机油冷却器旁通阀(80); 
所述的凹腔(11)的周边轮廓为双向箭头形,所述的入油孔(111)、出油孔(112)位于箭头处,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为弯折状且呈水平、铅垂向布置,机油滤清器的固定座(60)的开口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油道(40)上设置调压阀(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机油滤清器的固定座(60)设置两个,一个位于盖板(10)的左下位置,另一个位于盖板(10)的右上位置,选择其中之一安装机油滤清器,另一个由螺塞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油冷却器旁通阀(80)位于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的弯角处且斜向布置,进油道(50)的过渡油道(51)位于铅垂方向自下而上延伸至凹腔(11)的入油孔(111)处,机油冷却器旁通阀(80)、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和进油道(50)的过渡油道(51)所在的面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油冷却器旁通阀(80)为单向阀,开启时连通进油道(50)的 过渡油道(51)与机油滤清器的进油过渡油道(61)之间的油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油道(40)上设置调压阀(90)的排油口(92)与发动机曲轴箱内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盖板(10)的左下位置的固定座(60)的开口向下,所述的位于盖板(10)的右上位置的固定座(60′)的开口向上。 
CN 200910185666 2009-11-27 2009-11-27 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 Active CN101705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85666 CN101705853B (zh) 2009-11-27 2009-11-27 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85666 CN101705853B (zh) 2009-11-27 2009-11-27 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5853A CN101705853A (zh) 2010-05-12
CN101705853B true CN101705853B (zh) 2013-05-22

Family

ID=42376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85666 Active CN101705853B (zh) 2009-11-27 2009-11-27 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058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5482A (zh) * 2011-11-11 2012-02-08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用在柴油发动机上的机油滤清器座
CN102758663A (zh) * 2012-06-18 2012-10-31 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带有单向压力控制阀的机滤座垫块
CN110359979B (zh) * 2019-06-04 2020-10-16 扬州洁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洁油道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盖
CN113638787B (zh) * 2021-10-18 2022-02-08 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6867A1 (de) * 1996-07-04 1998-01-29 Daimler Benz Ag An ein Kurbelgehäuse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anflanschbares Trägerteil für Aggregate der Schmier-Ölversorgung und -behandlung
DE20314687U1 (de) * 2003-09-23 2005-02-10 Hengst Gmbh & Co.Kg Ölmodul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DE202006011339U1 (de) * 2006-07-20 2007-11-29 Mann + Hummel Gmbh Flüssigkeits-Wärmetauscher-Einheit
US7571705B2 (en) * 2006-09-29 2009-08-11 Honda Motor Co., Ltd. Lubrication device for engine and outboard engine system
CN201106482Y (zh) * 2007-09-18 2008-08-2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润滑冷却组合装置
CN101363340A (zh) * 2008-09-10 2009-02-11 无锡开普机械有限公司 机油冷却滤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5853A (zh) 201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0584B (zh) 汽车发动机机油滤清冷却集成结构以及汽车
CN101705853B (zh) 汽车发动机润滑冷却装置
US20080101023A1 (en) Negative pressure pump device
CN104234779A (zh) 多功能机油润滑模块装置
CN201050390Y (zh) 整体柴油机机油泵体
CN103557080B (zh) 油滤组件
CN200985813Y (zh) 机油限压油路
CN202745959U (zh) 汽车发动机机油滤清冷却集成结构以及汽车
CN203614161U (zh) 一种机油冷却滤清装置
CN204098986U (zh) 整体式机油润滑模块总成
CN211343984U (zh) 车辆变速器润滑系统及车辆
CN102877912A (zh) 发动机润滑油外循环系统
CN205370787U (zh) 一种带液压动力输出接口的发动机齿轮室
CN204098990U (zh) 滤芯支架组件
CN104329157A (zh) 整体式机油润滑模块系统及其机油滤清润滑方法
CN204098991U (zh) 多功能机油润滑模块装置
CN203517268U (zh) 一种机油泵
CN204098984U (zh) 整合型机油润滑模块总成
CN204098985U (zh) 整体式机油润滑模块壳体
CN104727897A (zh) 一种三轮车用发动机外置滤芯油冷润滑结构
CN211715195U (zh) 一种发动机多功能机油冷却与滤清装置
CN205422910U (zh) 汽车水泵与机油滤清器及机油冷却器的一体式壳体
CN2549182Y (zh) 发动机机油限压回油装置
CN101560899A (zh) 单缸柴油机的强制润滑装置
CN204693006U (zh) 机油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