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2624A - 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92624A
CN101692624A CN200910210132A CN200910210132A CN101692624A CN 101692624 A CN101692624 A CN 101692624A CN 200910210132 A CN200910210132 A CN 200910210132A CN 200910210132 A CN200910210132 A CN 200910210132A CN 101692624 A CN101692624 A CN 101692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odulator
arms
phase difference
signal
mutu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0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92624B (zh
Inventor
李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101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92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92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262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3739 priority patent/WO2010145488A1/zh
Priority to EP10788884.4A priority patent/EP2482473B1/en
Priority to JP2012535594A priority patent/JP5358025B2/ja
Priority to KR1020127010793A priority patent/KR101322929B1/ko
Priority to US13/503,765 priority patent/US864471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92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2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1Coherent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2032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 H04L27/2053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 H04L27/20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 H04L27/2067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 H04L27/2075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in which the data are represented by the change in carrier ph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04B10/67Opt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 H04B10/676Opt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for all-optical demodulation of the input optical signal
    • H04B10/677Opt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for all-optical demodulation of the input optical signal for differentially modulated signal, e.g. DPSK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2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2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04L27/223Demodulation in the optical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2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04L27/233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coherent demodulation
    • H04L27/2331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coherent demodulation wherein the received signal is demodulated using one or more delayed versions of itsel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经DQPSK解调输出的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分别进行n次方乘法运算,对应得到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信号,其中n为4的正整数倍;根据第一监测信号监测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根据第二监测信号监测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利用上述监测结果调整第一解调器和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使其分别满足解调要求,使接收机可以利用第一差分电流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获得所传输的信息。本发明可以判断出解调器中两臂相位误差的方向,可以更加精确进行相位差监测和控制,进而准确地恢复出所传输的信息。

Description

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讯领域,尤其涉及光解调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光通讯系统在过去的几年中有着飞快的增长,全球40G传输商用化进程出现明显的加速趋势,开始规模部署,商用化进程的加速也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相较于10G的传输系统,40G传输系统在同等物理条件下与10G传输系统相比,光信噪比(Optical Signal Noise Ratio,OSNR)要求提高4倍(6dB),色度色散容限降低16倍,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PMD)容忍能力降低4倍,非线性效应也变得更加明显。为克服这些限制,以达到商用要求,需要使用多种手段,其中调制编码技术是最为关键的手段,实用化的调制技术不仅仅限于传统的非归零(No Return Zero,NRZ)或归零(Return Zero,RZ)的二进制幅移键控(on-off key,OOK),在光通讯中应用了很多新的调制技术,例如:差分相移键控(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DPSK)调制,差分四相相移键控(Differential Quadrature Reference Phase Shift Keying,DQPSK)调制等,而尤以DQPSK调制,其降低了对于电器件速率、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的要求,在40G光通讯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DQPSK调制的原理为:因为光载波可以表示为: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11
其中E为场强,ω0为光载波的角频率,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12
为调制相位。DQPSK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编码于连续光比特的差分相位中,用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13
表示,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14
可取[0,π/2,π,3π/2]中的值。假设第k-1个光比特脉冲的相位为θ(k-1)。假设如果紧接下来的比特是0、0,则θ(k)=θ(k-1)+π,若是0、1,则θ(k)=θ(k-1)+π/2;若是1、1,则θ(k)=θ(k-1);而若是1、0,则θ(k)=θ(k-1)+3π/2。当然,上述利用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21
对要传输信息的编码规则不局限于上述方式,如可以在紧接下来的比特是0、0时,则θ(k)=θ(k-1),若是1、1,则θ(k)=θ(k-1)+π等。
基于上述DQPSK调制过程的DQPSK的解调原理为,通过对接收的光信号经DQPSK解调获得两个差分电流,该两个差分电流携带相邻光比特的调制相位差,根据调制相位差获得所传输的信息。接收机中包括第一解调器和第二解调器,第一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第二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为了能获得可以提取调制相位差的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进而准确地恢复传送的信息,要求第一解调器的相位差必须严格满足解调要求:相位差为π/4,及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必须严格的相位差必须严格满足解调要求:相位差为-π/4,否则就会引入额外的光信噪比代价。
为了实现上述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是否满足解调要求的监测和控制,通常采用反馈控制环路来实现对相位差的监测,并产生相位调节信号来调节两个调制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使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锁定在目标值π/4和-π/4)上。目前常用的反馈控制方法是以固定的频率f做轻微的扰动并同时监测误差信号中2f分量达到最值。这种方案有其固有的缺点:固定频率f的相位扰动必然导致额外的光信噪比代价;最值测量只能说明当前相位是否等于目标值,但并不知道是大于还是小于目标值;相位控制的速率受限于抖动的频率;最值测量的信号和相位误差成平方关系,在目标值附近控制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方法和控制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以固定的频率f做轻微的扰动并同时监测误差信号中2f分量达到最值来进行相位差监测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经DQPSK解调输出的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分别进行n次方乘法运算,对应得到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信号,其中n为4的正整数倍;
根据所述第一监测信号监测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所述第一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监测信号监测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所述第二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利用上述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方法监测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及监测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
在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所述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改变其相位差,使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
在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所述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改变其相位差,使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乘法器,用于对经DQPSK解调输出的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分别进行n次方乘法运算,对应得到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信号,其中n为4的正整数倍;
第一监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监测信号监测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所述第一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
第二监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监测信号监测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所述第二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控制装置,包括:
上述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装置;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监测单元的监测结果,在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该变其相位差,使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
第二控制单元,根据第二监测单元的监测结果,在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该变其相位差,使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接收机,该接收机包括:
第一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光信号耦合到其两臂上传输,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
第二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光信号耦合到其两臂上传输,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
第一平衡接收机,用于根据第一解调器输出的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获取第一差分电流信号;
第二平衡接收机,用于根据第二解调器输出的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获取第二差分电流信号;
上述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控制装置;
解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获取相邻光比特的调制相位差,根据所述调制相位差解调得到所接收的信息。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以对差分电流的n次方乘法运算,n为4的正整数倍(优选n为4),进而利用获得的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信号判断出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的误差方向,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以固定的频率f做轻微的扰动并同时监测误差信号中2f分量达到最值来进行相位差监测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更加精确进行相位差监测和控制,进而准确地恢复出所传输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基于DQPSK调制的接收机框图;
图2为基于DQPSK调制的理想相位差情况下DQPSK解调信号流程图;
图3为基于DQPSK调制的存在相位误差情况下DQPSK解调信号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4次方乘法运算时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DQPSK调制的接收机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如下。
在给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前,结合附图1、图2给出DQPSK解调过程,说明第一解调器和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为什么必须严格是π/4和-π/4,如图1所示,现有的接收机包括:第一解调器、第二解调器、第一平衡接收机、第二平衡接收机、第一解调控制单元和第二解调控制单元,其中第一解调控制单元用于对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进行监测和控制,第二解调控制单元用于对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进行监测和控制。如图2所示,通过接收机接收DQPSK调制的光信号经第一耦合器(未示出)分为两路光信号EI和EQ,将EI和EQ分别输入到第一调制器和第二调制器。上述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51
其中E为场强,ω0为光载波的角频率,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52
为调制相位。EI通过第二耦合器(未示出)分成两路光信号E′I和E″I,将E′I和E″I分别输入到第一解调器中两臂进行传输,第一解调器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第一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EQ通过第三耦合器分成两路光信号E′Q和E″Q,将E′Q和E″Q分别输入到第二解调器中两臂进行传输,第二解调器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在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第二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第一解调器两臂传输后的信号在光域上相差1Bit延时,第二解调器两臂传输后的信号在光域上相差1Bit延时,如图2所示,E″I在第一解调器的一个臂上传输后信号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61
比E′I在第一解调器另一个臂上传输后信号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62
在光域上延时1Bit,且其相位增加了π/4。光信号E″Q在第二解调器的一个臂上传输后信号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63
比光信号E′Q在另一个臂上传输后信号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64
在光域上延时1Bit,且其相位减少了π/4。
第一解调器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如下相涨和相消运算,分别得到用于获取第一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一相涨光信号EI,des和第一相消光信号EI,cos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65
第二解调器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在进行如下相涨和相消运算,分别得到用于获取第二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二相涨光信号EQ,des和第二相消光信号EQ,cos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66
其中,LI为传输E′I的臂的光程,L′I为传输E″I的臂的光程,tI,0为光程LI对应的延时,tI′,0为光程L′I对应的延时,LQ为传输E′Q的臂的光程,L′Q为传输E″Q的臂的光程,tQ,0为光程LQ对应的延时,tQ′,0为光程L′Q对应的延时,对于DQPSK调制,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71
第一解调器输出的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输入到第一平衡接收机,第一平衡接收机包括第一差分单元和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第一差分单元用于将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进行差分运算,经带通滤波得到:
| E I , des | 2 - | E I , cos | 2 = E 2 2 cos ( m π 2 + π 4 ) , 其中,
| E I , cos E | 2 | E I , des E | 2 = 1 4 1 - cos ( m π 2 + π 4 ) 1 + cos ( m π 2 + π 4 )
第二解调器输出的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输入到第二平衡接收机,第二平衡接收包括第二差分单元和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第二差分单元用于将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进行差分运算,经带通滤波得到:
| E Q , des | 2 - | E Q , cos | 2 = E 2 2 cos ( m π 2 - π 4 ) , 其中,
| E Q , cos E | 2 | E Q , des E | 2 = 1 4 1 - cos ( m π 2 - π 4 ) 1 + cos ( m π 2 - π 4 )
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第一差分单元差分运算后得到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获取第一差分电流信号iI,其中第一差分电流信号iI正比于|EI,cos|2-|EI,des|2,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第二差分单元差分运算后得到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获取第二差分电流信号iQ,其中第二差分电流信号iQ正比于|EQ,cos|2-|EQ,des|2,即
i I i Q ∝ cos ( m π 2 + π 4 ) cos ( m π 2 - π 4 )
因此,可以利用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获取相邻光比特的调制相位差mπ/2,进而利用调制相位差获得所传输的信息,如表1所示,
表1利用调制相位差获得所传输的信息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81
表1中,ΦI为π/4,ΦQ为-π/4。因此,要求两个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必须是严格满足解调要求:相位差锁定在目标值π/4和-π/4。但一般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严格为π/4,即存在误差光程ΔLI,该误差光程对应的延时为ΔτI,使两臂的相位差不严格为π/4。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严格为-π/4,即存在误差光程ΔLQ,该误差光程对应的延时为ΔτQ,使两臂的相位差不严格为-π/4。
如图3所示,在存在上述误差光程ΔLI和ΔLQ时,按照前面所述的DQPSK解调过程,第一解调器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在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后,得到的第一相涨光信号EI,des和第一相消光信号EI,cos为:
Figure G2009102101326D0000082
第二解调器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在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后,得到的第二相涨光信号EQ,des和第二相消光信号EQ,cos为:
第一解调器输出的第一相涨光信号EI,des和第一相消光信号EI,cos输入到第一平衡接收机中的第一差分单元进行差分运算,带通滤波后得到的信号为:
| E I , des | 2 - | E I , cos | 2 = E 2 2 cos ( ω 0 Δ τ I + m π 2 + π 4 ) , 其中,
| E I , cos E | 2 | E I , des E | 2 = 1 4 1 - cos ( ω 0 Δ τ I + m π 2 + π 4 ) 1 + cos ( ω 0 Δ τ I + m π 2 + π 4 )
第二解调器输出的第二相涨光信号EQ,des和第二相消光信号EQ,cos输入到第二平衡接收机中的第二差分单元进行差分运算,带通滤波后得到的信号为:
| E Q , des | 2 - | E Q , cos | 2 = E 2 2 cos ( ω 0 Δ τ Q + m π 2 - π 4 ) , 其中,
| E Q , cos E | 2 | E Q , des E | 2 = 1 4 1 - cos ( ω 0 Δ τ Q + m π 2 - π 4 ) 1 + cos ( ω 0 Δ τ Q + m π 2 - π 4 )
同样,第一差分单元差分运算后得到的光信号经第一光电转换单元光电转换获取的第一差分电流信号iI正比于|EI,cos|2-|EI,des|2,第二差分单元差分运算后得到的光信号经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光电转换获取的第二差分电流信号iQ正比于|EQ,cos|2-|EQ,des|2表达为公式(1):
i I i Q ∝ cos ( ω 0 Δ τ I + m π 2 + π 4 ) cos ( ω 0 Δ τ Q + m π 2 - π 4 ) - - - ( 1 )
可见,只有通过调制使上述误差光程ΔLI和ΔLQ为0,即使ω0ΔτI=ω0ΔτQ=0的情况下,才可以利用表1所示的解调关系,在没有额外的光信躁比代价情况下,对差分电流解调获得调制相位差进而得到所传输的信息。为了将上述光程误差光程ΔLI和误差光程ΔLQ调制为零,使第一解调器和第二解调器中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需要进行相位差监测及控制,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方法,包括:对经DQPSK解调输出的用于获取调制相位差的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分别进行n次方乘法运算,对应得到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信号,其中n为4的正整数倍;根据所述第一监测信号监测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可以监测到相位差是否锁定在目标值π/4,所述第一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根据所述第二监测信号监测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可以检测到相位差是否锁定在目标值-π/4,所述第二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
本发明在不改变原DQPSK解调过程的情况,将其输出的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进行n次方乘法运算,将乘法运算后得到的信号作为监测信号。根据上述推导的公式(1),在进行上述乘法运算后,可以得到公式(2):
i I n i Q n ∝ cos ( n ω 0 Δ τ I + mn π 2 + n π 4 ) cos ( n ω 0 Δ τ Q + nm π 2 - n π 4 ) - - - ( 2 )
在n为4的正奇数倍时,在ω0ΔτI=ω0ΔτQ=0时,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达到最小值。因此,在第一监测信号达到最小值时,判定所述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在第二监测信号达到最小值时,判定所述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
在n为4的正偶数倍,在ω0ΔτI=ω0ΔτQ=0时,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达到最大值。因此,在第一监测信号达到最大值时,判定所述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在第二监测信号达到最大值时,判定所述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为了减少乘法器的负担提供乘法运算速度,本实施例中n为4。对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进行四次方乘法运算可以得到式(3):
i I 4 i Q 4 ∝ cos ( 4 ω 0 Δ τ I + 2 mπ + π ) cos ( 4 ω 0 Δτ Q + 2 mπ - π ) - - - ( 3 )
这样,当光路上两个调制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是π/4、-π/4,即ω0ΔτI=ω0ΔτQ≠0时,iI 4,iQ 4就不处在最小值,可以利用此反馈信号将DQPSK解调器两臂的相位差调节到π/4和-π/4。
基于上述提出的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方法,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步骤:利用上述方法监测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及监测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在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所述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改变其相位差,使所述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在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所述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改变其相位差,使所述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本实施例中通过温控电路分别调整第一解调器和解调器中两臂温度,来调整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及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使其满足达到π/4和-π/4的相位差。
在n为4的正奇数倍时,如n取4为例,如图5所示,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利用上述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方法监测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及监测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在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使所述第一监测信号达到最小值;在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使所述第二监测信号达到最小值;所述n为4的正偶数倍时,在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使第一监测信号达到最大值;在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使第二监测信号达到最大值。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乘法器,用于对经DQPSK解调输出的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分别进行n次方乘法运算,对应得到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信号,其中n为4的正整数倍;第一监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监测信号监测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所述第一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第二监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监测信号监测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所述第二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n为4的正奇数倍时,第一监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监测信号达到最小值时,判定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第二监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监测信号达到最小值时,判定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n为4的正偶数倍时,第一监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监测信号达到最大值时,判定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第二监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监测信号达到最大值时,判定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控制装置,包括:上述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装置;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监测单元的监测结果,在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该变其相位差,使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第二控制单元,根据第二监测单元的监测结果,在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该变其相位差,使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达满足解调要求。
基于上述相位差控制装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接收机,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接收机包括:第一解调器、第二解调器、包括第一差分单元和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第一平衡接收机、包括第二差分单元和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第二平衡接收机、第一乘法器、第二乘法器、第一监测单元、第二监测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其中:
第一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光信号耦合到其两臂上传输,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相涨和相消运算过程如前面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光信号耦合到其两臂上传输,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相涨和相消运算过程如前面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一差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解调器输出的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进行差分运算后进行带通滤波,得到差分运算后的光信号,差分运算过程如前所述;
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第一差分单元得到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第一差分电流信号;
第二差分单元,用于根据第二解调器输出的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进行差分运算后进行带通滤波,得到差分运算后的光信号,差分运算过程如前所述;
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用于将第二差分单元得到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第二差分电流信号;
第一乘法器,用于对经DQPSK解调输出的第一差分电流信号进行n次方乘法运算,对应得到第一监测信号,其中n为4的正整数倍;
第二乘法器,用于对经DQPSK解调输出的第二差分电流信号进行n次方乘法运算,对应得到第二监测信号,其中n为4的正整数倍;
第一监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监测信号监测并判断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
第二监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监测信号监测并判断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监测单元的监测结果,在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来改变其相位差,使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改变光程差的方式优选采用通过温控电路来调整两臂温度而改变光程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
第二控制单元,根据第二监测单元的监测结果,在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来改变其相位差,使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改变光程差的方式优选采用通过温控电路来调整两臂温度而改变光程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优选只改变两臂中一臂的光程来调整该两臂的光程差。
解调单元(未示出),用于根据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获取相邻光比特的调制相位差,根据所述调制相位差解调得到所接收的信息。
上述接收机中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信号的传输路径应保持等长,避免额外的相位误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经DQPSK解调输出的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分别进行n次方乘法运算,对应得到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信号,其中n为4的正整数倍;
根据所述第一监测信号监测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所述第一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监测信号监测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所述第二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为4的正奇数倍时,在所述第一监测信号达到最小值时,判定所述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在所述第二监测信号达到最小值时,判定所述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
在所述n为4的正偶数倍,在所述第一监测信号达到最大值时,判定所述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在所述第二监测信号达到最大值时,判定所述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4。
4.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监测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及监测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
在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所述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改变其相位差,使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
在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所述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改变其相位差,使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为4的正奇数倍时,调整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使所述第一监测信号达到最小值;调整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使所述第二监测信号达到最小值;
所述n为4的正偶数倍时,调整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使所述第一监测信号达到最大值;调整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使所述第二监测信号达到最大值。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温控电路分别调整第一解调器和第二解调器中两臂温度,来对应调整所述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及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
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为π/4时满足解调要求;
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为-π/4时满足解调要求。
7.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乘法器,用于对经DQPSK解调输出的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分别进行n次方乘法运算,对应得到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信号,其中n为4的正整数倍;
第一监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监测信号监测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所述第一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
第二监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监测信号监测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所述第二解调器用于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差分电流信号的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为4的正奇数倍时,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监测信号达到最小值时,判定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所述第二监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监测信号达到最小值时,判定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
所述n为4的正偶数倍时,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监测信号达到最大值时,判定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所述第二监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监测信号达到最大值时,判定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
9.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装置;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监测单元的监测结果,在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该变其相位差,使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
第二控制单元,根据第二监测单元的监测结果,在第一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不满足解调要求时,调整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光程差该变其相位差,使第二解调器中两臂的相位差满足解调要求。
10.一种基于DQPSK调制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该接收机包括:
第一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光信号耦合到其两臂上传输,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
第二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光信号耦合到其两臂上传输,对其两臂传输后的光信号进行相涨和相消运算,输出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
第一平衡接收机,用于根据第一解调器输出的第一相涨光信号和第一相消光信号获取第一差分电流信号;
第二平衡接收机,用于根据第二解调器输出的第二相涨光信号和第二相消光信号获取第二差分电流信号;
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控制装置;
解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分电流信号和第二差分电流信号获取相邻光比特的调制相位差,根据所述调制相位差解调得到所接收的信息。
CN2009102101326A 2009-10-27 2009-10-27 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692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01326A CN101692624B (zh) 2009-10-27 2009-10-27 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PCT/CN2010/073739 WO2010145488A1 (zh) 2009-10-27 2010-06-09 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EP10788884.4A EP2482473B1 (en) 2009-10-27 2010-06-09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phase difference based on dqpsk modulation
JP2012535594A JP5358025B2 (ja) 2009-10-27 2010-06-09 Dqpsk変調に基づく位相差のモニタリング及び制御方法、並びに装置
KR1020127010793A KR101322929B1 (ko) 2009-10-27 2010-06-09 Dqpsk 변조를 근거한 위상차의 모니터 및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13/503,765 US8644715B2 (en) 2009-10-27 2010-06-09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phase difference based on DQPSK modul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01326A CN101692624B (zh) 2009-10-27 2009-10-27 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2624A true CN101692624A (zh) 2010-04-07
CN101692624B CN101692624B (zh) 2013-05-08

Family

ID=42081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01326A Active CN101692624B (zh) 2009-10-27 2009-10-27 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44715B2 (zh)
EP (1) EP2482473B1 (zh)
JP (1) JP5358025B2 (zh)
KR (1) KR101322929B1 (zh)
CN (1) CN101692624B (zh)
WO (1) WO201014548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5488A1 (zh) * 2009-10-27 2010-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055406A (zh) * 2010-10-22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器时序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340468A (zh) * 2010-07-14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信号幅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dqpsk发射机系统
CN110488091A (zh) * 2018-12-07 2019-11-22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串扰分析的超导量子比特调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47294B1 (ko) * 2010-07-21 2014-01-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차동 사분위상 천이방식의 광 신호 수신장치 및 위상 오프셋 제어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3324A (zh) 2005-07-08 2007-01-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dqpsk接收机的相位监测装置、相位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1218767B (zh) * 2005-07-08 2011-02-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学dqpsk接收器的相位监测装置、相位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US7526210B2 (en) 2005-10-08 2009-04-28 Alcatel-Lucent Usa Inc. Optical demodul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915147B2 (ja) * 2006-06-15 2012-04-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位相制御装置および光dqpsk受信機
JP4806317B2 (ja) * 2006-08-30 2011-11-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受信機における位相モニタ装置
JP4861804B2 (ja) 2006-12-07 2012-01-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JP5092827B2 (ja) * 2007-03-29 2012-1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dqpsk受信器及び、異常検出制御方法
EP2040398B1 (en) * 2007-09-21 2013-07-3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herent detection of optical signals
CN101442364B (zh) * 2007-11-19 2011-10-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相干接收机、光相干接收机用频差估计装置及方法
JP5012457B2 (ja) * 2007-11-30 2012-08-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Dqpsk光受信装置
EP2099186A1 (en) * 2008-03-06 2009-09-09 CoreOptics Inc. Phase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for optical receivers
JP5038219B2 (ja) * 2008-04-11 2012-10-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受信装置
JP5104503B2 (ja) * 2008-04-14 2012-12-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受信機及びその光位相制御方法
CN101692624B (zh) 2009-10-27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5488A1 (zh) * 2009-10-27 2010-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US8644715B2 (en) 2009-10-27 2014-02-0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phase difference based on DQPSK modulation
EP2482473A4 (en) * 2009-10-27 2016-06-01 Zte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PHASE DIFFERENCE BASED ON DQPSK MODULATION
CN102340468A (zh) * 2010-07-14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信号幅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dqpsk发射机系统
CN102340468B (zh) * 2010-07-14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信号幅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dqpsk发射机系统
CN102055406A (zh) * 2010-10-22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器时序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055406B (zh) * 2010-10-22 2014-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器时序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88091A (zh) * 2018-12-07 2019-11-22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串扰分析的超导量子比特调控方法
CN110488091B (zh) * 2018-12-07 2021-06-08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串扰分析的超导量子比特调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2624B (zh) 2013-05-08
US8644715B2 (en) 2014-02-04
EP2482473B1 (en) 2019-01-02
EP2482473A4 (en) 2016-06-01
JP5358025B2 (ja) 2013-12-04
KR20120079123A (ko) 2012-07-11
KR101322929B1 (ko) 2013-11-21
EP2482473A1 (en) 2012-08-01
WO2010145488A1 (zh) 2010-12-23
JP2013509115A (ja) 2013-03-07
US20120230677A1 (en) 201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89055B1 (en) DQPSK receiver phase control
CN101895495B (zh) 正交双偏振差分四相相移键控发射与接收的方法及其系统
EP2267923B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EP1686707B1 (en) Optical receiver and optical reception method compatible with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EP2007038B1 (en) Phase monitor apparatus, phas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for optical DPSK receiver
US8761600B2 (en) In-band supervisory data modulation
US7327961B2 (en) Differential encoder for an optical DQPSK modulator
EP3075083B1 (en) Polarisation-independent coherent optical receiver
EP2154796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 dopsk signal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a dopsk signal
US9485032B2 (en) Optical multilevel transmitter and optical transponder
CA27037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herent detection of optical signals
CN1829124B (zh) 用于光差分相移键控信号的解调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92624B (zh) 基于dqpsk调制的相位差监测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154994A (zh) 光发送器
CN104919730A (zh) 用于相干检测方案的光学本机振荡器信号的产生
CN102511135A (zh) 路径时延差评估器、路径时延差补偿器和相干接收机
CN101931457B (zh) 在卡尔曼滤波器控制下的光信号解调
CN106134108B (zh) 对组合调幅和调频信号解码
CN103168437A (zh) 无需fec反馈的自适应接收器
CN101977080A (zh) 一种dqpsk解调器偏置点控制装置及方法
EP2262132B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optic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999688B1 (en) Optical systems with diversity detection
EP3886342A1 (en) Coherent optical receiver
US8165477B2 (en) Light receiving apparatus using DQPSK demodulation method, and DQPSK demodulation method
Tao et al. Dither-free, accurate, and robust phase offset moni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optical DQPSK demodul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