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1530A - 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91530A
CN101691530A CN200910197593A CN200910197593A CN101691530A CN 101691530 A CN101691530 A CN 101691530A CN 200910197593 A CN200910197593 A CN 200910197593A CN 200910197593 A CN200910197593 A CN 200910197593A CN 101691530 A CN101691530 A CN 101691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um
cultivation
fermentation
activating
microorganism spec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7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文锋
黎辉煌
黄晓标
庞旭
洪福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OUTA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OUTA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OUTA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OUTA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97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915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91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1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和此种微生物除臭皂的制作方法,制品为乳杆菌、醋酸杆菌、啤酒酵母、红酵母、地衣芽胞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其中的至少两种,在保护剂保护的情况下,通过皂基载体固定并添加辅助剂等步骤制备而成。本发明能够利用微生物分解导致厕所小便池管道堵塞并产生异味的有机物,抑制腐败性微生物的生长、减少氨气产生,同时减少冲厕次数和用水量,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防治恶臭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用清洁小便池并且环保节水的清洁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含有微生物的用于清洁小便池的清洁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小便池或者小便沟的清洁方式一般以冲水型为主。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正常情况下,一个小便池每年耗费的清水资源为151,000~180,000升,同时也会产生出相同量的生活污水。然而,当今水资源日益匮乏,环保节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国缺水严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至少有一半的城市缺水。同时,水污染严重的现象更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虽然新近有无冲水厕所的出现,但是也无法解决在不冲水条件下形成尿垢而造成管道容易被阻塞的问题。并且,目前我国的厕所,特别是公用厕所由于种种原因臭味大、氨气重,空气污染严重,在缺水的地方更加明显。这种恶臭污染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节水与防治恶臭污染无形中成为一种矛盾。怎样既能除去产生异味、导致管道堵塞的有机物,同时又能抑制腐败性微生物的生长,还能减少氨气产生,节约水资源,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大多利用化学合成物质,如樟脑球,它是一种芳香型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是化学合成樟脑,还含有对二氯苯和萘这两种物质,其具有强烈的挥发性,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不愉快气味,但只是通过气味掩盖而并非真正降解和消除掉氨气,另外,此类物质还含有一定的毒性,长期吸入会对人体呼吸道、肺部以及肝脏有所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微生物技术,提供一种除臭清洁剂,达到分解使厕所小便池管道堵塞的有机物,抑制腐败性微生物的生长、减少氨气等异味产生,同时减少冲厕次数和冲水量,达到既节约水资源,又防治恶臭污染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其特征在于,由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皂基载体、保护剂和辅助剂组成,其中微生物菌群混合物按菌数份由以下组分中的至少两种组成:
乳杆菌            1~3
醋酸杆菌          1~3
地衣芽胞杆菌      1~3
啤酒酵母菌        1~3
红酵母菌          1~3
枯草芽孢杆菌      1~3;
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8~1011cfu/g;所述保护剂的体积百分率为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2%~5%;所述皂基载体为微生物菌群混合物重量的8~12倍;所述皂基载体和辅助剂的重量比为50~100∶1~2.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乳杆菌、醋酸杆菌、地衣芽胞杆菌、啤酒酵母菌、红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比为1∶1∶1∶1∶1∶1。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10cfu/g。
所述皂基载体和辅助剂的重量比为50∶1。
所述皂基载体选自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皂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保护剂选自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甘油或海藻酸钠其中的一种。
所述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的型号为Tween-80。
所述辅助剂为碳酸钙或二氧化硅溶液其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上述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下列菌种中的至少两种进行微生物培养:
a.将活化后的乳杆菌以MRS培养基在pH为6.2~6.4、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12h;
b.将活化后的醋酸杆菌以酵母膏10g/L、葡萄糖10g/L和无水乙醇20ml/L配成的培养基,在温度为37℃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c.将活化后的地衣芽胞杆菌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在pH为7.0、温度为35℃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0h;
d.将活化后的啤酒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e.将活化后的红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f.将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以肉汤培养基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2)取步骤(1)培养后的各菌液,并添加各菌液体积百分率2%~5%的保护剂;
(3)取熔点为45℃~60℃的皂基在90~100℃的水浴中融化,完全融化后恒温于45℃~60℃,作为载体;
(4)取步骤(2)得到的各菌液按照1~3∶1~3∶1~3∶1~3∶1~3∶1~3的菌数比混合成为微生物菌群混合物,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8~1011cfu/g;
(5)取粉末状碳酸钙或二氧化硅,加水搅拌均匀,作为辅助剂;
(6)取微生物菌群混合物8~12倍重量且恒温于45℃~60℃的熔融态载体,一边加入步骤(4)配成的微生物菌群混合物,一边搅拌,并加入步骤(5)配成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与皂基载体的重量比为50~100∶1~2.5;
(7)调节pH值至8.0~8.6,灌注后冷却成型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微生物降解尿氨,并阻止尿碱的形成,从而达到除臭和和防止管道阻塞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代替大量冲水以达到除臭的目的,节约水资源,长期来看,这对目前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状况有着深远的意义。
(3)使用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品清洁小便池,能够避免便池中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不会带进任何挥发性气味,
(4)本发明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可以达到除臭和节水的双重效果;不仅节约水资源、节省清洁原料,而且防治恶臭污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是试验例1使用本发明与空白试验的空气中氨浓度对比图;
图3是试验例1使用本发明与空白试验的管道中氨浓度对比图;
图4是试验例2使用本发明与空白试验的1号管道中氨浓度对比图;
图5是试验例2使用本发明与空白试验的2号管道中氨浓度对比图;
图6是试验例3使用本发明与空白试验的空气中氨浓度对比图;
图7是试验例3使用本发明与空白试验的管道中氨浓度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图1所示的本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制品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将下列菌种中的至少两种进行微生物培养:
a.将活化后的乳杆菌以MRS培养基在pH为6.2、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12h;
b.将活化后的醋酸杆菌以酵母膏10g/L、葡萄糖10g/L和无水乙醇20ml/L配成的培养基,在温度为37℃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c.将活化后的地衣芽胞杆菌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在pH为7.0、温度为35℃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0h;
d.将活化后的啤酒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e.将活化后的红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f.将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以肉汤培养基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2)取步骤(1)培养后的各菌液浓缩10倍,并添加各菌液体积百分率2%的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
(3)取月桂酸、椰子油皂化物在90℃的水浴中融化,完全融化后恒温于45℃,作为载体;
(4)取步骤(2)得到的微生物菌群混合物按照1∶1∶1∶1∶1∶1的菌数比混合配成微生物菌群混合物,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8cfu/g;
(5)取粉末状碳酸钙,加水搅拌均匀,作为辅助剂;
(6)取微生物菌群混合物8倍重量且恒温于45℃的熔融态载体,一边加入步骤(4)配成的微生物菌群混合物,一边搅拌,并加入步骤(5)配成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与皂基载体的重量比为50∶1;
(7)调节pH值至8.0,灌注后自然冷却成型,即为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制品。
实施例2
(1)将下列菌种进行微生物培养:
a.将活化后的乳杆菌以MRS培养基在pH为6.3、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12h;
b.将活化后的醋酸杆菌以酵母膏10g/L、葡萄糖10g/L和无水乙醇20ml/L配成的培养基,在温度为37℃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c.将活化后的地衣芽胞杆菌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在pH为7.0、温度为35℃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0h;
d.将活化后的啤酒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e.将活化后的红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f.将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以肉汤培养基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2)取步骤(1)所获得的各菌液浓缩10倍,并添加各菌液体积百分率3%的甘油;
(3)取椰子油皂化物在95℃的水浴中融化,完全融化后恒温于55℃,作为载体;
(4)取步骤(2)得到的各菌液按照1∶2∶2∶1∶3∶1的菌数比混合配成微生物菌群混合物,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9cfu/g;
(5)取粉末状二氧化硅,加水搅拌均匀,作为辅助剂;
(6)取微生物菌群混合物9倍重量且恒温于55℃的熔融态载体,一边加入步骤(4)配成的微生物菌群混合物,一边搅拌,并加入步骤(5)配成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与皂基载体的重量比为50∶2.5;
(7)调节pH值至8.3,灌注后冷却到15℃成型,即为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制品。
实施例3
(1)将下列菌种进行微生物培养:
a.将活化后的乳杆菌以MRS培养基在pH为6.4、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12h;
b.将活化后的醋酸杆菌以酵母膏10g/L、葡萄糖10g/L和无水乙醇20ml/L配成的培养基,在温度为37℃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c.将活化后的地衣芽胞杆菌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在pH为7.0、温度为35℃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0h;
d.将活化后的啤酒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e.将活化后的红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f.将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以肉汤培养基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2)取步骤(1)所获得的各菌液浓缩10倍,并添加各菌液体积百分率4%的海藻酸钠;
(3)取橄榄油皂化物在98℃的水浴中融化,完全融化后恒温于57℃,作为载体;
(4)取步骤(2)得到的各菌液按照2∶3∶1∶1∶1∶3的菌数比混合配成微生物菌群混合物,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10cfu/g;
(5)取粉末状碳酸钙,加水搅拌均匀,作为辅助剂;
(6)取微生物菌群混合物10倍重量且恒温于57℃的熔融态载体,一边加入步骤(4)配成的微生物菌群混合物,一边搅拌,并加入步骤(5)配成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与皂基载体的重量比为100∶1;
(7)调节pH值至8.5,灌注后冷却到8℃成型,即为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制品。
实施例4
(1)将下列菌种进行微生物培养:
a.将活化后的乳杆菌以MRS培养基在pH为6.2、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12h;
b.将活化后的醋酸杆菌以酵母膏10g/L、葡萄糖10g/L和无水乙醇20ml/L配成的培养基,在温度为37℃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c.将活化后的地衣芽胞杆菌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在pH为7.0、温度为35℃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0h;
d.将活化后的啤酒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e.将活化后的红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f.将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以肉汤培养基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2)取步骤(1)所获得的各菌液浓缩10倍,并添加各菌液体积百分率4%的甘油;
(3)取棕榈油皂化物在94℃的水浴中融化,完全融化后恒温于60℃,作为载体;
(4)取步骤(2)得到的各菌液按照1∶1∶1∶1∶1∶1的菌数比混合配成微生物菌群混合物,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11cfu/g;
(5)取粉末状二氧化硅,加水搅拌均匀,作为辅助剂;
(6)取微生物菌群混合物11倍重量且恒温于60℃的熔融态载体,一边加入步骤(4)配成的微生物菌群混合物,一边搅拌,并加入步骤(5)配成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与皂基载体的重量比为100∶2.5;
(7)调节pH值至8.6,灌注后自然冷却成型,即为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制品。
实施例5
(1)将下列菌种进行微生物培养:
a.将活化后的乳杆菌以MRS培养基在pH为6.3、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12h;
b.将活化后的醋酸杆菌以酵母膏10g/L、葡萄糖10g/L和无水乙醇20ml/L配成的培养基,在温度为37℃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c.将活化后的地衣芽胞杆菌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在pH为7.0、温度为35℃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0h;
d.将活化后的啤酒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e.将活化后的红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f.将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以肉汤培养基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2)取步骤(1)所获得的各菌液浓缩10倍,并添加各菌液体积百分率5%的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
(3)取橄榄油皂化物在100℃的水浴中融化,完全融化后恒温于52℃,作为载体;
(4)取步骤(2)得到的各菌液按照1∶1∶2∶3∶1∶1的菌数比混合配成微生物菌群混合物,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10cfu/g;
(5)取粉末状碳酸钙,加水搅拌均匀,作为辅助剂;
(6)取微生物菌群混合物12倍重量且恒温于52℃的熔融态载体,一边加入步骤(4)配成的微生物菌群混合物,一边搅拌,并加入步骤(5)配成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与皂基载体的重量比为50∶2;
(7)调节pH值至8.0,灌注后冷却至4℃成型,即为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制品。
实施例6
(1)将下列菌种进行微生物培养:
a.将活化后的乳杆菌以MRS培养基在pH为6.4、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12h;
b.将活化后的醋酸杆菌以酵母膏10g/L、葡萄糖10g/L和无水乙醇20ml/L配成的培养基,在温度为37℃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c.将活化后的地衣芽胞杆菌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在pH为7.0、温度为35℃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0h;
d.将活化后的啤酒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e.将活化后的红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f.将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以肉汤培养基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2)取步骤(1)所获得的各菌液浓缩10倍,并添加各菌液体积百分率2%的海藻酸钠;
(3)取月桂酸、椰子油皂化物在96℃的水浴中融化,完全融化后恒温于50℃,作为载体;
(4)取步骤(2)得到的各菌液按照1∶2∶1∶1∶1∶2的菌数比混合配成微生物菌群混合物,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10cfu/g;
(5)取粉末状二氧化硅,加水搅拌均匀,作为辅助剂;
(6)取微生物菌群混合物10倍重量且恒温于50℃的熔融态载体,一边加入步骤(4)配成的微生物菌群混合物,一边搅拌,并加入步骤(5)配成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与皂基载体的重量比为100∶1.5;
(7)调节pH值至8.1,灌注后自然冷却成型,即为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制品。
实施例7
(1)将下列菌种进行微生物培养:
a.将活化后的乳杆菌以MRS培养基在pH为6.3、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12h;
b.将活化后的醋酸杆菌以酵母膏10g/L、葡萄糖10g/L和无水乙醇20ml/L配成的培养基,在温度为37℃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c.将活化后的啤酒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d.将活化后的红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e.将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以肉汤培养基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2)取步骤(1)培养后的各菌液浓缩10倍,并添加各菌液体积百分率2%的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
(3)取月桂酸、椰子油皂化物在90℃的水浴中融化,完全融化后恒温于45℃,作为载体;
(4)取步骤(2)得到的各菌液按照1∶1∶1∶1∶1的菌数比混合配成微生物菌群混合物,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8cfu/g;
(5)取粉末状碳酸钙,加水搅拌均匀,作为辅助剂;
(6)取微生物菌群混合物10倍重量且恒温于45℃的熔融态载体,一边加入步骤(4)配成的微生物菌群混合物,一边搅拌,并加入步骤(5)配成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与皂基载体的重量比为50∶1;
(7)调节pH值至8.0,灌注后自然冷却成型,即为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制品。
实施例8
(1)将下列菌种进行微生物培养:
a.将活化后的乳杆菌以MRS培养基在pH为6.3、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12h;
b.将活化后的啤酒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c.将活化后的红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d.将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以肉汤培养基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2)取步骤(1)培养后的各菌液浓缩10倍,并添加各菌液体积百分率2%的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
(3)取月桂酸、椰子油皂化物在90℃的水浴中融化,完全融化后恒温于45℃,作为载体;
(4)取步骤(2)得到的各菌液按照1∶1∶1∶1的菌数比混合配成微生物菌群混合物,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8cfu/g;
(5)取粉末状碳酸钙,加水搅拌均匀,作为辅助剂;
(6)取微生物菌群混合物10倍重量且恒温于45℃的熔融态载体,一边加入步骤(4)配成的微生物菌群混合物,一边搅拌,并加入步骤(5)配成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与皂基载体的重量比为50∶1;
(7)调节pH值至8.0,灌注后自然冷却成型,即为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制品。
实施例9
(1)将下列菌种进行微生物培养:
a.将活化后的乳杆菌以MRS培养基在pH为6.2、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12h;
b.将活化后的啤酒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c.将活化后的红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2)取步骤(1)培养后的各菌液浓缩10倍,并添加各菌液体积百分率2%的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
(3)取月桂酸、椰子油皂化物在90℃的水浴中融化,完全融化后恒温于45℃,作为载体;
(4)取步骤(2)得到的各菌液按照1∶1∶1菌数比混合配成微生物菌群混合物,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8cfu/g;
(5)取粉末状碳酸钙,加水搅拌均匀,作为辅助剂;
(6)取微生物菌群混合物10倍重量且恒温于45℃的熔融态载体,一边加入步骤(4)配成的微生物菌群混合物,一边搅拌,并加入步骤(5)配成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与皂基载体的重量比为50∶1;
(7)调节pH值至8.0,灌注后自然冷却成型,即为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制品。
实施例10
(1)将下列菌种进行微生物培养:
a.将活化后的乳杆菌以MRS培养基在pH为6.4、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12h;
b.将活化后的啤酒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2)取步骤(1)培养后的各菌液浓缩10倍,并添加各菌液体积百分率2%的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
(3)取月桂酸、椰子油皂化物在90℃的水浴中融化,完全融化后恒温于45℃,作为载体;
(4)取步骤(2)得到的各菌液按照1∶1菌数比混合配成微生物菌群混合物,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8cfu/g;
(5)取粉末状碳酸钙,加水搅拌均匀,作为辅助剂;
(6)取微生物菌群混合物10倍重量且恒温于45℃的熔融态载体,一边加入步骤(4)配成的微生物菌群混合物,一边搅拌,并加入步骤(5)配成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与皂基载体的重量比为50∶1;
(7)调节pH值至8.0,灌注后自然冷却成型,即为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制品。
下面通过试验例对本发明的使用效果进行应用性能的检测:
试验例1
I地点:广东广州某大学肉菜市场
II概况:本试验点为某大学肉菜市场,洗手间有3个小便池,每天使用频率为150~300人次(周末外加44个摊位,人次比较多);使用高峰期为上午10:00~11:00,中午12:30~13:30,下午18:00~19:30。
III试验方案:
a、试验期间关闭冲水系统,仅每天进行三次维护
b、每个小便池放一块微生态制品,每天在以上时间段从感官和测氨仪两个方面评定效果,记录;
用测氨仪测定小便池管道氨气浓度,做记录;
测定完毕,每个小便池冲水1~3L。
IV试验结果
如图2和图3所示,a为产品试验的数据,b为传统冲水条件下的数据;1、2、3分别对应10:00-11:00时间段、12:30-13:30时间段、18:00-19:30时间段。本产品只要每天维护3次,在免冲水的情况下与传统冲水条件相比,可以降低空气中氨气含量为原来的50%、管道中氨浓度也下降了50%以上,达到了节水除臭的双重效果。
试验例2
I地点:广东广州某网吧
II概况:本试验点为广东广州某网吧,洗手间有2个小便池,每天使用频率为150~300人次。
III试验方案:
a、试验期间关闭冲水系统,仅每天进行三次维护
b、每个小便池放一块微生态制品,每天在以上时间段从感官和测氨仪两个方面评定效果,记录;
用测氨仪测定小便池管道氨气浓度,做记录;
测定完毕,每个小便池冲水1~3L。
IV试验结果
如图4所示为1号管道的对比情况,如图5所示为2号管道的对比情况,c为产品试验的数据,d为传统冲水条件下的数据;本产品只要每天维护3次,在免冲水的情况下与传统冲水条件相比,可以使管道中氨浓度也下降50%以上,达到了节水除臭的双重效果。
试验例3
I地点:广东广州某超市
II概况:本试验点为广东广州某超市,洗手间2个小便池,每天使用频率为250~400人次。
III试验方案:
a、试验期间关闭冲水系统,仅每天进行三次维护
b、每个小便池放一块微生态制品,每天在以上时间段从感官和测氨仪两个方面评定效果,记录;
c、本次试验先测量传统冲水数据8天,到第9天开始使用本发明产品,直至第23天。
用测氨仪测定小便池管道氨气浓度,做记录;
测定完毕,每个小便池冲水1~3L。
IV试验结果
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中a1、a2对应10:00-11:00时间段和16:00-18:00时间段。只要每天维护3次小便池,在免冲水的情况下,与传统冲水条件相比,使用本产品可以迅速降低空气中氨气含量至原来的50%、管道中氨浓度也能下降50%以上,达到了节水除臭的双重效果。

Claims (9)

1.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其特征在于,由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皂基载体、保护剂和辅助剂组成,其中微生物菌群混合物按菌数份由以下组分中的至少两种组成:
乳杆菌      1~3
醋酸杆菌    1~3
地衣芽胞杆菌1~3
啤酒酵母菌  1~3
红酵母菌    1~3
枯草芽孢杆菌1~3;
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8~1011cfu/g;所述保护剂的体积百分率为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2%~5%;所述皂基载体为微生物菌群混合物重量的8~12倍;所述皂基载体和辅助剂的重量比为50~100∶1~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杆菌、醋酸杆菌、地衣芽胞杆菌、啤酒酵母菌、红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比为1∶1∶1∶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10cfu/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其特征在于,所述皂基载体和辅助剂的重量比为5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其特征在于,所述皂基载体选自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皂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剂选自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甘油或海藻酸钠其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水山梨醇油酸酯聚氧乙烯醚的型号为Tween-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剂为碳酸钙或二氧化硅溶液其中的一种。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下列菌种中的至少两种进行微生物培养:
a.将活化后的乳杆菌以MRS培养基在pH为6.2~6.4、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12h;
b.将活化后的醋酸杆菌以酵母膏10g/L、葡萄糖10g/L和无水乙醇20ml/L配成的培养基,在温度为37℃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c.将活化后的地衣芽胞杆菌以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在pH为7.0、温度为35℃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0h;
d.将活化后的啤酒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e.将活化后的红酵母菌以PDA培养基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培养发酵48h;
f.将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以肉汤培养基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培养发酵24h;
(2)取步骤(1)培养后的各菌液,并添加各菌液体积百分率2%~5%的保护剂;
(3)取熔点为45℃~60℃的皂基在90~100℃的水浴中融化,完全融化后恒温于45℃~60℃,作为载体;
(4)取步骤(2)得到的各菌液按照1~3∶1~3∶1~3∶1~3∶1~3∶1~3的菌数比混合成为微生物菌群混合物,微生物菌群混合物的总菌数为108~1011cfu/g;
(5)取粉末状碳酸钙或二氧化硅,加水搅拌均匀,作为辅助剂;
(6)取微生物菌群混合物8~12倍重量且恒温于45℃~60℃的熔融态载体,一边加入步骤(4)配成的微生物菌群混合物,一边搅拌,并加入步骤(5)配成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与皂基载体的重量比为50~100∶1~2.5;
(7)调节pH值至8.0~8.6,灌注后冷却成型即为成品。
CN200910197593A 2009-10-23 2009-10-23 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691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7593A CN101691530A (zh) 2009-10-23 2009-10-23 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7593A CN101691530A (zh) 2009-10-23 2009-10-23 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1530A true CN101691530A (zh) 2010-04-07

Family

ID=42080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7593A Pending CN101691530A (zh) 2009-10-23 2009-10-23 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91530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4777A1 (en) * 2009-09-11 2011-03-17 Sharad Mohan Live lactobacillus soap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lactobacillus to skin tissue
CN102172413A (zh) * 2010-12-31 2011-09-07 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处理木薯残渣除臭、发酵剂
CN102172414A (zh) * 2010-12-31 2011-09-07 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处理木薯残渣除臭、发酵剂
CN105695158A (zh) * 2016-03-15 2016-06-22 王玉兴 一种微生物抗菌洁厕剂
CN106939266A (zh) * 2017-03-17 2017-07-11 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小便池酵素清洗剂的配制方法
CN106939265A (zh) * 2017-03-17 2017-07-11 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小便池酵素清洗剂的配制方法
CN106947622A (zh) * 2017-03-17 2017-07-14 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小便池酵素清洗剂的配制方法
CN109825385A (zh) * 2018-12-29 2019-05-31 陈红 一种利用柑橘皮渣制备的便池除臭皂丸
CN111334382A (zh) * 2020-04-17 2020-06-26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芽孢的重金属清洁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4777A1 (en) * 2009-09-11 2011-03-17 Sharad Mohan Live lactobacillus soap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lactobacillus to skin tissue
CN102172413A (zh) * 2010-12-31 2011-09-07 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处理木薯残渣除臭、发酵剂
CN102172414A (zh) * 2010-12-31 2011-09-07 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处理木薯残渣除臭、发酵剂
CN102172414B (zh) * 2010-12-31 2013-11-27 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处理木薯残渣除臭、发酵剂
CN105695158A (zh) * 2016-03-15 2016-06-22 王玉兴 一种微生物抗菌洁厕剂
CN106939266A (zh) * 2017-03-17 2017-07-11 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小便池酵素清洗剂的配制方法
CN106939265A (zh) * 2017-03-17 2017-07-11 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小便池酵素清洗剂的配制方法
CN106947622A (zh) * 2017-03-17 2017-07-14 长沙协浩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小便池酵素清洗剂的配制方法
CN109825385A (zh) * 2018-12-29 2019-05-31 陈红 一种利用柑橘皮渣制备的便池除臭皂丸
CN111334382A (zh) * 2020-04-17 2020-06-26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芽孢的重金属清洁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1530A (zh) 一种用于清洁小便池的微生物除臭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9972A (zh) 微生物除臭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4840987A (zh) 一种复合型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7350B (zh) 生活垃圾高效降解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CN102861350B (zh) 一种用于公厕除臭的复合生物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358699B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357056B (zh) 一种清除异味的健康型生物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6544A (zh) 一种微生物除臭菌剂
CN102851210B (zh) 一种畜禽粪污微生物除臭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548175B (zh) 一种复合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307014A (zh) 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6650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98023B (zh) 一种生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638626A (zh)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生物除臭剂中的应用
CN103881929B (zh) 净化用复合菌和净化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2864137B (zh) 养殖水体水质净化的微生物颗粒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540539A (zh) 一种微生物除臭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327630B (zh) 一种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微生物菌株、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5756A (zh) 微生物除臭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67643A (zh) 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3948A (zh) 一种复合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
CN106902631A (zh) 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及生产工艺
CN105002118A (zh) 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植物乳杆菌的培养方法及应用
CN103173384B (zh) 一种乳酸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05536507B (zh) 一种洗涤除臭塔及其配合微生物除臭剂的除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Beiouta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an Office Ac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Ye Jingxia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to be Withdraw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