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91183A - 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91183A
CN101691183A CN200910196750A CN200910196750A CN101691183A CN 101691183 A CN101691183 A CN 101691183A CN 200910196750 A CN200910196750 A CN 200910196750A CN 200910196750 A CN200910196750 A CN 200910196750A CN 101691183 A CN101691183 A CN 101691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an
side wall
base plate
connecting strap
ch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6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正浩
李天灏
吴昊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yssenKrupp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96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911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91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911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电梯轿厢包含后壁板、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两根门立柱、门楣、轿顶板和轿底板;轿底板与后壁板、轿顶板与第一侧壁板的组装,通过各板上分别安装的连接片,用螺杆螺母或自攻螺钉等方式连接;后壁板与两侧壁板、两侧壁板与门立柱之间都采用钩状插件互相啮合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可靠,同时轿厢的安装和拆卸方便,这样能使安装人员在轿厢正面完成整个安装过程,而不必进入轿厢和井道内壁之间的空间内用紧固件连接轿壁板,节省了安装步骤,提高在现场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特别涉及一种易于在紧凑井道内安装的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轿厢都需要在电梯安装现场的井道内进行拼装,安装人员必须进入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空间内拧紧很多紧固件来连接电梯轿厢的各个部分。然而,目前对于别墅电梯、家用电梯等对井道占用面积特别敏感的紧凑型电梯,其设计的轿厢往往与井道内壁间的间隙非常小,该空间不足以容纳一个人,这时,安装人员就无法进入轿厢与井道内壁之间的空间内工作,这导致了普通设计的电梯轿厢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进行拼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该电梯轿厢能够在轿厢正面的空间完成组装,而且拼装简单、连接安全可靠,使安装人员不必进入轿厢与井道内壁的间隙作业,从而提高在现场的安装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包含后壁板、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两根门立柱、门楣、轿顶板和轿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板、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插片,在插片上面间隔设有多个钩状插件;所述门立柱与两侧壁板相邻的一侧部位间隔设有多个钩状插件,门立柱的上下两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后壁板的下端、第一侧壁板的上端、轿顶板的一侧分别设有连接片;所述轿底板的后侧底部设有连接片,轿底板的前侧设有轿厢地槛;所述轿底板的后侧垂直放置所述后壁板,通过轿底板底部的连接片和后壁板上的连接片相互连接;将所述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分别设置在后壁板的两侧,通过相邻壁板上的钩状插件啮合相互连接;两根门立柱分别放置在轿底板前端的两侧,通过门立柱上的钩状插件分别与第一侧壁板上的钩状插件、第二侧壁板上的钩状插件啮合相互连接;所述门楣与门立柱的上端连接;所述的轿顶板,通过轿顶板上的连接片和第一侧壁板上端的连接片相互连接。
所述轿底板的后侧底部的连接片、轿顶板(60)的右侧上端的连接片为直角连接片,直角连接片的两直角边设有安装孔;所述后壁板下端的连接片为片状,该连接片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一侧壁板上端外侧的连接片,一端向上,一端向下分别弯折呈直角,该连接片的两端设有安装孔。
在所述轿底板的前端设有的轿厢地槛,折弯呈直角,该轿厢地槛的一直角边上设有多条凹槽,通过螺杆螺母与轿底板的前端顶部连接,另一直角边上设有多个安装孔,通过自攻螺钉将轿厢地槛与轿底板的前端侧面连接;所述轿底板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与所述门立柱下端的安装孔相对应;轿底板的左右两侧边设有多个定位孔。
所述第一侧壁板包含上侧壁板、下侧壁板两部分,通过第一侧壁板内壁中部的扶手相互连接;第一侧壁板的上侧壁板设有方形凹坑。
所述后壁板上的钩状插件方向向上;所述的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两侧的钩状插件方向向下,分别与后壁板两侧的钩状插件相对应,且相适配。
所述门立柱的周边弯折呈直角;所述门立柱上的钩状插件方向向上与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上的钩状插件相对应,且相适配。
所述门楣的一侧边折弯呈直角,与折边相邻的部位设有多个定位孔;门楣两端各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两根门立柱上端的安装孔相对应。
所述轿顶板上设有两个通孔,该轿顶板的后侧边和与连接片相对的侧边设有定位孔。
一种用于本发明电梯轿厢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安装连接片;
在所述的轿底板、轿顶板、后壁板、第一侧壁板上分别安装连接片;
步骤2:组装后壁板与轿底板;
所述的轿底板前端用螺杆螺母或自攻螺钉,将轿厢地槛固定连接;将所述的轿底板放置在轿厢托架上,在轿底板的后侧垂直放置所述后壁板,通过螺杆螺母穿过后壁板下端的片状连接片和轿底板的直角连接片进行紧固连接;所述后壁板两侧的钩状插件方向向上;
步骤3:组装两侧壁板与后壁板;
将扶手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板的上侧壁板、下侧壁板之间,通过自攻螺钉将上侧壁板、下侧壁板和扶手连为一体;所述的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两侧的钩状插件方向向下,插入后壁板两侧的钩状插件中,相互啮合连接于后壁板上;
步骤4:连接门立柱与两侧壁板和轿底板;
所述的门立柱,通过门立柱侧边的钩状插件与两侧壁板上的钩状插件相啮合与侧壁板固定;门立柱通过螺杆螺母穿过其下端的安装孔和轿底板的安装孔,将门立柱与轿底板紧固连接;
步骤5:组装门楣与门立柱;
所述的门楣,通过自攻螺钉或螺杆螺母穿过门楣两端的安装孔固定在门立柱的上端;
步骤6:安装连接轿顶板与三侧壁板;
所述的轿顶板,放置在后壁板、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和门楣顶部;通过螺杆螺母穿过第一侧壁板上端的连接片和轿顶板上的直角连接片进行紧固连接;校正整个轿厢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用自攻螺钉穿过所述轿顶板上的定位孔,将轿顶板与后壁板和第二侧壁板连接。
上述用于本发明电梯轿厢的安装方法,其中,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将轿底板上的直角连接片的一直角边通过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固定在轿底板后侧的底部,另一直角边与轿底板的后端边持平;
步骤1.2:将所述轿顶板上的直角连接片的一直角边通过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固定在轿顶板右侧的上部,另一直角边与轿顶板的右端边持平;
步骤1.3:将所述后壁板的片状连接片通过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固定在后壁板后侧下端;
步骤1.4:将所述第一侧壁板上,将连接片一端通过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固定在第一侧壁板的外侧。
本发明所述的电梯轿厢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发明由于在轿底板、轿顶板与侧壁板上分别设有连接片,通过各板上安装的连接片,采用螺杆螺母和自攻螺钉等方式将各板连接,可确保其连接可靠;本发明由于在两侧壁板与后壁板之间、两侧壁板与门立柱之间通过各板上设有的钩状插件互相啮合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可靠,同时轿厢的安装和拆卸方便,这样能使安装人员不必进入轿厢和井道内壁之间的空间内用紧固件连接轿壁板,节省了安装步骤,提高在现场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梯轿厢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电梯轿厢后壁板主视图;
图2b是本发明电梯轿厢后壁板左视图;
图3a是本发明电梯轿厢第一侧壁板的上侧壁板主视图;
图3b是本发明电梯轿厢第一侧壁板的上侧壁板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梯轿厢门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梯轿厢门楣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电梯轿厢轿顶板主视图;
图6b是本发明电梯轿厢轿顶板左视图;
图7a是本发明电梯轿厢轿底板主视图;
图7b是本发明电梯轿厢轿底板左视图;
图8是本发明电梯轿厢后壁板与轿底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电梯轿厢门立柱与轿底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电梯轿厢门楣与门立柱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电梯轿厢轿顶板与第一侧壁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电梯轿厢轿顶板与后壁板和第二侧壁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电梯轿厢,包含后壁板20、第一侧壁板30、第二侧壁板10、两根门立柱40、门楣50、轿顶板60和轿底板70。
请配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后壁板20的两侧设有插片21,该插片21上面间隔设有多个钩状插件211和安装孔212,用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212将插片21安装于后壁板20两侧,使钩状插件211的方向向上;后壁板20的下端设有连接片22,该连接片22为片状,设有两排安装孔221,上排安装孔221通过自攻螺钉与后壁板20连接,下排安装孔221与轿底板70的连接片71上的安装孔711相对应;
请参见图1所示,第二侧壁板10两侧均设有插片11,该插片11用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112与第二侧壁板10固定,插片11上面间隔设有多个钩状插件111,该钩状插件111方向向下,与后壁板20上钩状插件211相对应且相适配。
请配合参见图1和图3所示,第一侧壁板30包含有上侧壁板31和下侧壁板32两部分,通过第一侧壁板30内壁中部的扶手35相互连接,该扶手35用自攻螺钉穿过护墙板和下侧壁板32上的安装孔固定连接;上侧壁板31和下侧壁板32的两侧均设有插片34,该插片34用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342与上下侧壁板(31,32)固定,插片34上面间隔设有多个钩状插件341,该钩状插件341方向向下,与后壁板20上钩状插件211相对应且相适配。第一侧壁板30上侧壁板31上设有方形凹坑36,该凹坑36用来安装电梯轿厢操作盘;上侧壁板31的上端外侧设有连接片33,该连接片33一端向上,一端向下分别弯折呈直角,上排的安装孔331与轿顶板60连接片61上的安装孔611相对应;
请配合参见图1和图4所示,门立柱40周边弯折呈直角,与两侧壁板相邻的一侧边设有间隔设有多个方向向上的钩状插件41,分别与第一侧壁板30上的钩状插件111、第二侧壁板10上的钩状插件341相对应且相适配;门立柱40的上端设有安装孔42,与门楣50上的安装孔52相对应;门立柱40下端设有安装孔43,与轿底板70前端的安装孔73相对应。
请配合参见图1和图5所示,门楣50的一侧边折弯呈直角,与该折边51相邻的部位设有多个定位孔53;门楣50两端各设有两个安装孔52,该安装孔52与两根门立柱40上端的安装孔42相对应。
请配合参见图1和图6所示,轿顶板60上设有两个通孔62,用来安装电梯悬吊装置或通风设备;轿顶板60的后侧边和与连接片61相对的侧边设有多个定位孔63,在校正完整个电梯轿厢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之后,通过定位孔63固定轿顶板60与后壁板20和第二侧壁板10的位置;轿顶板60的一侧边上端设有直角连接片61,该连接片6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611,与上侧壁板31连接片33上排的安装孔331相对应
请配合参见图1和图7所示,轿底板70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73,该安装孔73与门立柱40下端的安装孔43相对应;轿底板的左右两侧边设有多个定位孔74,在校正完整个电梯轿厢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之后,通过定位孔74固定轿底板70和两侧壁板的位置;轿底板70的前端设有的轿厢地槛72折弯呈直角,该轿厢地槛72的一直角边上设有多条凹槽,通过螺杆螺母与轿底板70的前端顶部连接,另一直角边上设有多个安装孔,通过自攻螺钉将轿厢地槛72与轿底板70的前端侧面连接,该轿厢地槛72可用耐磨防滑的材料制成;轿底板70的后侧底部设有直角连接片71,该连接片7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711,与后壁板20连接片22下排的安装孔221相对应。
以下结合图8至图12说明本发明电梯轿厢的安装方式。
步骤1:安装连接片。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1:安装轿底板70连接片71,请参见图7所示。
将所述轿底板71上的直角连接片71的一直角边通过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711固定在轿底板71后侧的底部,另一直角边与轿底板71的后端边持平;
步骤1.2:安装轿顶板60连接片61,请参见图6所示。
将所述轿顶板60上的直角连接片61的一直角边通过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611固定在轿顶板60右侧的上部,另一直角边与轿顶板60的右端边持平;
步骤1.3:安装后壁板20连接片22,请参见图2所示。
将所述后壁板20的片状连接片22通过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221固定在后壁板20后侧下端;
步骤1.4:安装第一侧壁板30连接片33,请参见图3所示。
将所述第一侧壁板30上,将连接片33一端通过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331固定在第一侧壁板30的外侧。
步骤2:组装后壁板20和轿底板70,请参见图8所示。
将轿底板70放置在轿厢托架上,在轿底板70的后侧垂直放置后壁板20,通过螺杆螺母穿过后壁板20下端的片状连接片22和轿底板70的直角连接片71进行紧固连接。
步骤3:组装两侧壁板和后壁板20,请参见图1所示。
将第一侧壁板30与后壁板20相邻一侧的钩状插件341、第二侧壁板10与后壁板20相邻一侧的钩状插件111,方向向下插入后壁板20两侧的钩状插件211中,通过相邻壁板上的钩状插件相互啮合固定连接。
步骤4:连接门立柱40与两侧壁板和轿底板70,请配合参见图1和图9所示。
两根门立柱40分别放置在轿底板70前端的两侧,通过门立柱40上的钩状插件41方向向上分别插入第一侧壁板上30的钩状插件331、第二侧壁板10上的钩状插件111,通过相邻钩状插件的啮合相互连接;门立柱40通过螺杆螺母穿过其下端的安装孔43和轿底板70的安装孔73,将门立柱40与轿底板70紧固连接。
步骤5:组装门楣50与门立柱40,请配合参见图1和图10所示。
门楣50通过自攻螺钉或螺杆螺母穿过门楣50两端的安装孔52与门立柱40上端的安装孔42固定。
步骤6:安装连接轿顶板60与三侧壁板,请配合参见图1和图11所示。
轿顶板60放置在后壁板20、第一侧壁板30、第二侧壁板10和门楣50的顶部,使轿顶板60的前端紧靠门楣50的折边51;通过螺杆螺母穿过第一侧壁板30上端的连接片33和轿顶板60上的直角连接片61进行紧固连接;
请参见图12所示,校正整个轿厢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穿过轿顶板60上的定位孔63,用自攻螺钉将轿顶板60与后壁板20和第二侧壁板10连接。
至此本发明电梯轿厢的安装完成。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梯轿厢,包含后壁板(20)、第一侧壁板(30)、第二侧壁板(10)、两根门立柱(40)、门楣(50)、轿顶板(60)和轿底板(70),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壁板(20)、第一侧壁板(30)、第二侧壁板(10)的两侧分别设有插片(21,34,11),在插片(21,34,11)上面间隔设有多个钩状插件(211,341,111);
所述门立柱(40)与两侧壁板相邻的一侧部位间隔设有多个钩状插件(41),门立柱(40)的上下两端设有安装孔;
所述后壁板(20)的下端、第一侧壁板(30)的上端、轿顶板(60)的一侧分别设有连接片(22,33,61);
所述轿底板(70)的后侧底部设有连接片(71),轿底板(70)的前侧设有轿厢地槛(72);
所述轿底板(70)的后侧垂直放置所述后壁板(20),通过轿底板(70)底部的连接片(71)和后壁板(20)上的连接片(22)相互连接;将所述第一侧壁板(30)、第二侧壁板(10)分别设置在后壁板(20)的两侧,通过相邻壁板上的钩状插件(341,111,211)啮合相互连接;
两根门立柱(40)分别放置在轿底板(70)前端的两侧,通过门立柱(40)上的钩状插件(41)分别与第一侧壁板(30)上的钩状插件(341)、第二侧壁板(10)上的钩状插件(111)啮合相互连接;
所述门楣(50)与门立柱(40)的上端连接;
所述的轿顶板(60),通过轿顶板(60)上的连接片(61)和第一侧壁板(30)上端的连接片(33)相互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底板(70)的后侧底部的连接片(71)、轿顶板(60)的右侧上端的连接片(61)为直角连接片,直角连接片的两直角边设有安装孔(611);
所述后壁板(20)下端的连接片(21)为片状,该连接片上设有多个安装孔(211);
所述第一侧壁板(30)上端外侧的连接片(33),一端向上,一端向下分别弯折呈直角,该连接片(33)的两端设有安装孔(3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轿底板(70)的前端设有的轿厢地槛(72)折弯呈直角,该轿厢地槛(72)的一直角边上设有多条凹槽,通过螺杆螺母与轿底板(70)的前端顶部连接,另一直角边上设有多个安装孔,通过自攻螺钉将轿厢地槛(72)与轿底板(70)的前端侧面连接;所述轿底板(70)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73),该安装孔(73)与所述门立柱(40)下端的安装孔(42)相对应;轿底板(70)的左右两侧边设有多个定位孔(7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板(30)包含上侧壁板(31)、下侧壁板(32)两部分,通过第一侧壁板(30)内壁中部的扶手(35)相互连接;第一侧壁板(30)的上侧壁板(31)设有方形凹坑(3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板(20)上的钩状插件(211)方向向上;所述的第一侧壁板(30)、第二侧壁板(10)两侧的钩状插件(341,111)方向向下,分别与后壁板(20)两侧的钩状插件(211)相对应,且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立柱(40)的周边弯折呈直角;所述门立柱(40)上的钩状插件(41)方向向上与第一侧壁板(30)、第二侧壁板(10)上的钩状插件(111)相对应,且相适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楣(50)的一侧边折弯呈直角,与折边(51)相邻的部位设有多个定位孔(53);门楣(50)两端各设有两个安装孔(52),所述安装孔(52)与两根门立柱(40)上端的安装孔(42)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板(60)上设有两个通孔(62),该轿顶板(60)的后侧边和与连接片(61)相对的侧边设有定位孔(63)。
9.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安装连接片;
在所述的轿底板(70)、轿顶板(60)、后壁板(20)、第一侧壁板(30)上分别安装连接片;
步骤2:组装后壁板(20)与轿底板(70);
所述的轿底板(70)前端用螺杆螺母或自攻螺钉,将轿厢地槛(72)固定连接;将所述的轿底板(70)放置在轿厢托架上,在轿底板(70)的后侧垂直放置所述后壁板(20),通过螺杆螺母穿过后壁板(20)下端的片状连接片(22)和轿底板(70)的直角连接片(71)进行紧固连接;所述后壁板(20)两侧的钩状插件(211)方向向上;
步骤3:组装两侧壁板与后壁板(20);
将扶手(35)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板(30)的上侧壁板(31)、下侧壁板(32)之间,通过自攻螺钉将上侧壁板(31)、下侧壁板(32)和扶手(35)连为一体;所述的第一侧壁板(30)、第二侧壁板(10)两侧的钩状插件(111)方向向下,插入后壁板(20)两侧的钩状插件(211)中,相互啮合连接于后壁板(20)上;
步骤4:连接门立柱(40)与两侧壁板和轿底板(70);
所述的门立柱(40),通过门立柱(40)侧边的钩状插件(41)与两侧壁板上的钩状插件相啮合与侧壁板固定;门立柱(40)通过螺杆螺母穿过其下端的安装孔(43)和轿底板(70)的安装孔,将门立柱(40)与轿底板(70)紧固连接;
步骤5:组装门楣(50)与门立柱(40);
所述的门楣(50),通过自攻螺钉或螺杆螺母穿过门楣(50)两端的安装孔(52)固定在门立柱(40)的上端;
步骤6:安装连接轿顶板(60)与三侧壁板;
所述的轿顶板(60),放置在后壁板(20)、第一侧壁板(30)、第二侧壁板(10)和门楣(50)顶部;通过螺杆螺母穿过第一侧壁板(30)上端的连接片(33)和轿顶板(60)上的直角连接片(61)进行紧固连接;校正整个轿厢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用自攻螺钉穿过所述轿顶板(60)上的定位孔(63),将轿顶板(60)与后壁板(20)和第二侧壁板(10)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电梯轿厢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将轿底板(70)上的直角连接片(71)的一直角边通过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711)固定在轿底板(70)后侧的底部,另一直角边与轿底板(70)的后端边持平;
步骤1.2:将所述轿顶板(60)上的直角连接片(61)的一直角边通过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611)固定在轿顶板(60)右侧的上部,另一直角边与轿顶板(60)的右端边持平;
步骤1.3:将所述后壁板(20)的片状连接片(22)通过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221)固定在后壁板(20)后侧下端;
步骤1.4:将所述第一侧壁板(30)上,将连接片(33)一端通过自攻螺钉穿过安装孔(331)固定在第一侧壁板(30)的外侧。
CN200910196750A 2009-09-29 2009-09-29 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Pending CN1016911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6750A CN101691183A (zh) 2009-09-29 2009-09-29 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6750A CN101691183A (zh) 2009-09-29 2009-09-29 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91183A true CN101691183A (zh) 2010-04-07

Family

ID=42079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6750A Pending CN101691183A (zh) 2009-09-29 2009-09-29 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91183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0894A (zh) * 2010-09-07 2010-12-22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用滑槽与卡扣拼接的电梯轿厢壁板
CN102211730A (zh) * 2011-06-22 2011-10-12 杭州优耐德电梯有限公司 背包式电梯轿架及家用电梯
CN102774727A (zh) * 2012-07-11 2012-11-14 苏州市世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块式电梯玻璃轿壁及其安装方法
CN103072882A (zh) * 2011-10-25 2013-05-0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开门结构轿底装置
CN103072880A (zh) * 2011-10-25 2013-05-0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贯通门结构轿底装置
CN103072884A (zh) * 2011-10-25 2013-05-0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轿底层门结构的安装方法
CN103771223A (zh) * 2012-10-24 2014-05-07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轿厢门楣
CN104176598A (zh) * 2014-07-24 2014-12-03 上海致用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轿顶一体式结构
CN105517939A (zh) * 2013-09-09 2016-04-20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轿厢
CN106458520A (zh) * 2014-06-12 2017-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以及轿厢安装姿势调整方法
CN108529400A (zh) * 2018-07-03 2018-09-14 佛山市欧贝斯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设备的轿厢结构
CN110601033A (zh) * 2019-09-10 2019-12-20 滁州康贝伟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拼接组装的控制箱
WO2020078882A1 (de) * 2018-10-17 2020-04-23 Inventio Ag Handlauf einer aufzugskabine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0894A (zh) * 2010-09-07 2010-12-22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用滑槽与卡扣拼接的电梯轿厢壁板
CN102211730A (zh) * 2011-06-22 2011-10-12 杭州优耐德电梯有限公司 背包式电梯轿架及家用电梯
CN103072884A (zh) * 2011-10-25 2013-05-0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轿底层门结构的安装方法
CN103072882A (zh) * 2011-10-25 2013-05-0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开门结构轿底装置
CN103072880A (zh) * 2011-10-25 2013-05-0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贯通门结构轿底装置
CN102774727B (zh) * 2012-07-11 2015-06-03 苏州市世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块式电梯玻璃轿壁及其安装方法
CN102774727A (zh) * 2012-07-11 2012-11-14 苏州市世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块式电梯玻璃轿壁及其安装方法
CN103771223A (zh) * 2012-10-24 2014-05-07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轿厢门楣
CN105517939A (zh) * 2013-09-09 2016-04-20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轿厢
CN106458520A (zh) * 2014-06-12 2017-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以及轿厢安装姿势调整方法
CN106458520B (zh) * 2014-06-12 2019-01-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以及轿厢安装姿势调整方法
CN104176598A (zh) * 2014-07-24 2014-12-03 上海致用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轿顶一体式结构
CN108529400A (zh) * 2018-07-03 2018-09-14 佛山市欧贝斯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设备的轿厢结构
CN108529400B (zh) * 2018-07-03 2023-12-22 佛山市欧贝斯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设备的轿厢结构
WO2020078882A1 (de) * 2018-10-17 2020-04-23 Inventio Ag Handlauf einer aufzugskabine
CN113056434A (zh) * 2018-10-17 2021-06-29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轿厢的扶手
CN110601033A (zh) * 2019-09-10 2019-12-20 滁州康贝伟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拼接组装的控制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1183A (zh) 一种电梯轿厢及其安装方法
CN201512335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电梯轿厢
US10294078B2 (en) Elevator car compartment and assembly method for same
US6389778B1 (en) Modular wall panel structure
AU2012373801B2 (en) Early-removal formwork system for concreting of constructions comprising beams, plates and columns
CZ308008B6 (cs) Skládaná sestava ocelové konstrukce pro zdvihací zařízení
WO2006096899A3 (de) Rahmen für gebäude
US7905331B2 (en) Car wall arrangement for an elevator car
CN112814303A (zh) 一种装配式挂墙板系统
EP1579085B1 (en) Mechanism for securing together building modules
CN205329916U (zh) 可拆卸模块化墙体框架及墙体系统
JP2005042411A (ja) 電算機の床面固定構造体
KR20100007098U (ko) 가로바를 이용한 판넬 설치 유닛
JP387943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据付装置
CN210930485U (zh) 一种装配式钢床结构
CN103342270A (zh) 楔合式电梯轿壁组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03419659U (zh) 楔合式电梯轿壁组装结构
CN220722216U (zh) 一种集装箱底架结构和集装箱
FI130285B (en) ELEVATOR SHAFT FRAM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THE ELEVATOR SHAFT FRAME
CN217896887U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幕墙施工结构
JPH0356569Y2 (zh)
CN217238965U (zh) 装配式建筑展示模型
CN219672203U (zh) 砌体结构的快拆式框架
CN103030051A (zh) 一种家用电梯轿厢直角双开门系统
CN211630130U (zh)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箱顶光伏极板的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