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0610B - 照明装置和具有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和具有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80610B CN101680610B CN2008800155147A CN200880015514A CN101680610B CN 101680610 B CN101680610 B CN 101680610B CN 2008800155147 A CN2008800155147 A CN 2008800155147A CN 200880015514 A CN200880015514 A CN 200880015514A CN 101680610 B CN101680610 B CN 1016806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emitting
- emitting diode
- mentioned
- optical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和具有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同时确保亮度均匀性、并且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照明装置。本背光源单元(10、60、70)具备:光源(2、71),其由安装在基板(1)的安装面(1a)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21、72)构成;扩散板(41),其具有与基板(1)的安装面(1a)隔开规定间隔对置的光导入面(41a),使从多个发光二极管(21、72)发出的光扩散;以及反射片(3),其与基板(1)的安装面(1a)接合。并且,多个发光二极管(21、72)的发光方向是相对于扩散板(41)的光导入面(41a)平行的方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和具有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特别涉及具备光源的照明装置和具有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作为照明装置被用于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的背光源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7是简要表示使用以往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构造的一例的图。参照图7,使用以往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110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在背光源单元110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20的背面侧的状态下被使用。并且,以往的背光源单元110从液晶显示面板120的背面侧对液晶显示面板120照射面状的光。下面说明以往的背光源单元的构造。
以往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110至少具备反射片101、构成光源的多个荧光灯102、扩散板103。反射片101被配置为从背面侧覆盖多个荧光灯102。该反射片101具有将来自多个荧光灯102的光反射到前面侧的功能。
多个荧光灯102被配置为分别沿着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多个荧光灯102在与荧光灯102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图7的横方向)上相互隔开规定的间隔排列。由该多个荧光灯102生成从背光源单元110射出的光。
扩散板103相对于荧光灯102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使其从前面侧覆盖多个萤光灯102。该扩散板103使来自多个荧光灯102的光扩散,由此具有消除荧光灯102的影像的功能。
在图7示出的以往的背光源单元110中,为了消除荧光灯102的影像,距离B(相邻的荧光灯10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对于距离A(从荧光灯102的中心到扩散板103的背面的距离)的距离比(B/A)必须大到一定程度。即,为了通过消除荧光灯102的影像来确保亮度的均匀性,距离A(从荧光灯102的中心到扩散板103的背面的距离)必须大到一定程度。因此,在图7示出的以往的背光源单元110中,存在难以通过使距离A(从荧光灯102的中心到扩散板103的背面的距离)变小来实现薄型化的缺陷。
因此,以往,提出了通过使用导光板来实现薄型化的背光源单元。
图8是简要地示出上述的以往提出的背光源单元的构造的一例的图。参照图8,以往提出的背光源单元130至少具备:多个荧光灯111、与多个荧光灯111分别成对的多个导光板112、扩散板113。多个荧光灯111被配置为分别沿着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在与荧光灯111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图8的横方向)上相互隔开规定的间隔排列。
多个导光板112分别具有由规定的侧面构成的光入射面112a,并且形成锥状,使其厚度随着远离光入射面112a而逐渐变小。并且,多个导光板112无间隙地排列在荧光灯111的排列方向(图8的横方向)上,使其与对应于其各个光入射面112a的荧光灯111对置。
另外,多个导光板112分别具有由前面构成的光出射面112b。并且,扩散板113被配置为从前面侧覆盖多个导光板112的光出射面112b。
此外,与图7示出的以往的背光源单元110同样,图8示出的以往的背光源单元130在被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20的背面侧的状态下被使用。
在图8示出的以往的背光源单元130中,来自多个荧光灯111的光通过分别对应的导光板112扩散后导入扩散板113,因此即便使距离A(从荧光灯111的中心到扩散板113的背面的距离)变小也能消除荧光灯111的影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56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图8示出的以往的背光源单元130中,即使能够消除荧光灯111的影像,也会产生相邻的导光板112的接合部112c的亮度变高的新的缺陷。因此,在图8示出的以往的背光源单元130中,当在使距离A(从荧光灯111的中心到扩散板113的背面的距离)变小的状态下使用时,难以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单元所追求的亮度均匀性。即,在图8示出的以往的背光源单元130中,存在难以在实现薄型化的同时提高亮度均匀性的问题。
另外,在图8示出的以往的背光源单元130中,使用了多个导光板112,因此存在背光源单元130的重量相应增加的问题。并且,在图8示出的以往的背光源单元130中,通过导光板112来吸收光,因此也存在光的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和具备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其能够在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同时确保亮度均匀性,并且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照明装置具备:由搭载在基台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光源;光学片,其具有与基台的搭载有发光二极管的搭载面隔开规定间隔对置的光导入面,其至少使从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扩散;以及第一反射部件,其被设置在基台的搭载面上,将从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反射到光学片侧。并且,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是相对于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方向。此外,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是指发出亮度最高的光的方向。
在该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如上所述,通过多个发光二极管来构成光源,并且使构成该光源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为与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方向,由此,从光源(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在相对于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方向上扩散,因此即使光源(多个发光二极管)与光学片之间的距离变小,也能消除光源(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影像。由此,能够在实现薄型化的同时确保亮度的均匀性。另外,使从光源(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在相对于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方向上扩散,因此不需要使用导光板。由此,能够抑制由使用导光板而引起的缺陷(重量增加以及光的利用效率降低)的产生。
这样,在第一方面中,能够在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同时确保亮度均匀性,并且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在上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优选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是相对于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多个方向。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从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向相对于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多个方向扩散。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亮度的均匀性。
在上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优选多个发光二极管分为分别包括列状排列的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列和第二发光二极管列,第一发光二极管列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是相对于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沿着列方向的第一方向,并且,第二发光二极管列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是相对于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与沿着列方向的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容易地使从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向相对于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多个方向扩散。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第一发光二极管列和第二发光二极管列在与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交替配置。根据这种结构,在将多个发光二极管分为第一发光二极管列和第二发光二极管列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使光均匀扩散。
在将上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分为第一发光二极管列和第二发光二极管列的结构中,优选在发光二极管的与发光面侧相反的一侧还设置第二反射部件,第二反射部件具有用于使朝向发光二极管侧行进的光反射到光学片侧的锥状反射面。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抑制发光二极管的与发光面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附近变暗的情况。
在上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优选多个发光二极管分为规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组,该规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组分别包括相互密集的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该规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组所分别包含的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是在相对于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方向上相互不同的方向。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从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比较容易地向相对于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多个方向扩散。另外,使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相互密集,因此能够较简单地对该相互密集的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提供电力。
在上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照明装置中,优选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发出蓝色光,光学片包括含有荧光体的层,所述荧光体用于对从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色光进行波长变换并将其变换为白色光。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用同一个层(含有荧光体的层,所述荧光体用于对蓝色光进行波长变换并将其变换为白色光)对从多个发光二极管各自发出的蓝色光进行波长变换并将其变换为白色光。由此,能够抑制色彩不均匀等的产生。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显示装置是具有以上所述的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得到具有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同时确保亮度均匀性、并且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涉及的电视接收装置是具有以上所述的照明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得到具有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同时确保亮度均匀性、并且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照明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得到能够在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同时确保亮度均匀性、并且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照明装置和具备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详细说明图1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单元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3是用于详细说明图1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单元的构造的平面图(省略了反射片和光学片的图)。
图4是安装有使用了图1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6是用于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7是简要地表示使用了以往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构造的一例的图。
图8是简要地表示以往提出的背光源单元的构造的一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板(基台);1a:安装面(搭载面);2、71:光源;3:反射片(反射部件);4:光学片;10、60、70: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11: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20a:发光二极管列(第一发光二极管列);20b:发光二极管列(第二发光二极管列);21、72:发光二极管;21b、72b:发光面;21c、72c:反射部件(第二反射部件);21d、72d:反射面;41:扩散板;41a:光导入面;43:层;60a:发光二极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和使用了该背光源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构造。此外,图2的截面图与图3的沿着100-100线的截面对应。
如图1所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10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在背光源单元10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50的背面侧的状态下使用。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单元10中,从液晶显示面板50的背面侧对液晶显示面板50照射面状的光。下面,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单元10的构造。
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单元10至少具备基板1、光源2、反射片3、光学片4。此外,基板1是本发明的“基台”的一例,反射片3是本发明的“第一反射部件”的一例。另外,构成上述背光源单元10的部件(1~4)被容纳在由金属板、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壳部件中,这部分未图示。
如图1和图2所示,基板1在上述构成背光源单元10的部件(1~4)中位于最靠背面侧的位置。另外,基板1的前面成为安装电子部件的安装面1a。此外,安装面1a是本发明的“搭载面”的一例。
光源2由发出蓝色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21构成,并且被安装在同一个基板1的安装面1a上。由该多个发光二极管21生成从背光源单元10射出的光。另外,多个发光二极管21分别具有在树脂制成的封装21a的内部装有用于生成蓝色光的半导体元件部(未图示)的构造。并且,由发光二极管21的半导体元件部生成的光通过设置在封装21a中的透镜(未图示)发光。此外,发光二极管21的封装21a的构成材料例如是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以及环氧树脂等。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平面地看,多个发光二极管21呈矩阵状排列。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二极管21的发光方向(L方向)是相对于基板1的安装面1a平行的多个方向。
具体地说,第一实施方式的多个发光二极管21分为分别包含两个以上的列状排列的发光二极管21的两种发光二极管列20a和20b。此外,发光二极管列20a是本发明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列”的一例,发光二极管列20b是本发明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列”的一例。
一方发光二极管列20a中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21被配置为使其发光面21b朝向沿着列方向的规定方向(A1方向)。由此,一方发光二极管列20a中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21的发光方向(L方向)是相对于基板1的安装面1a平行的方向,且成为沿着列方向的规定方向(A1方向)。此外,A1方向是本发明的“第一方向”的一例。
另外,另一方发光二极管列20b中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21被配置为使其发光面21b朝向与沿着列方向的规定方向(A1方向)相反的方向(A2方向)。由此,另一方发光二极管列20b中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21的发光方向(L方向)是相对于基板1的安装面1a平行的方向,且成为与沿着列方向的规定方向(A1方向)相反的方向(A2方向)。此外,A2方向是本发明的“第二方向”的一例。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一方发光二极管列20a和另一方发光二极管列20b在与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B方向)逐个交替配置。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的多个发光二极管21分别包括具有用于反射光的反射面21d的反射部件21c。该发光二极管21的反射部件21c由与封装21a相同的材料构成,一体地形成在封装21a的与发光面21b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上。并且,发光二极管21的反射部件21c的反射面21d形成为相对于基板1的安装面1a以规定角度倾斜的锥状,使其能够将朝向发光二极管21侧行进的光(沿L方向行进的光)反射到光学片4侧。此外,反射部件21c是本发明的“第二反射部件”的一例。
如图1和图2所示,反射片3由用发泡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制成的具有较高反射率的片部件构成,并且与基板1的安装面1a接合。另外,在反射片3中形成有用于使构成光源2的多个发光二极管21从反射片3的前面突出的开口部3a。对构成光源2的多个发光二极管21中的每个发光二极管分别设置一个该反射片3的开口部3a。使这种反射片3与基板1的安装面1a接合,由此当从光源2(多个发光二极管21)发光时,该光就被反射到光学片4侧。
光学片4包括扩散板41和扩散片42。扩散板41相对于光源2(多个发光二极管21)隔开规定间隔配置,使其背面(以下称为光导入面41a)相对于基板1的安装面1a平行。因此,构成光源2的多个发光二极管21的发光方向(L方向)为相对于扩散板41的光导入面41a平行的方向。并且,构成光源2的多个发光二极管21位于基板1的安装面1a与扩散板41的光导入面41a之间的空间中。另外,扩散片42配置在扩散板41的前面上。
包含在光学片4中的扩散板41由用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制成的板状部件构成,并且,具有通过使来自光源2(多个发光二极管21)的光扩散来消除光源2(多个发光二极管21)的影像的功能。通过扩散板41的光导入面(背面)41a使光导入该扩散板41。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扩散板41与光源2(多个发光二极管21)之间没有设置用于使来自光源2(多个发光二极管21)的光成为均匀的面状光的导光板。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来自光源2(多个发光二极管21)的光不通过导光板而导入扩散板41。
另外,光学片4中所包含的扩散片42由用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制成的片状部件构成,并且,具有通过使来自光源2(多个发光二极管21)的光扩散和聚光来进一步提高亮度的功能。此外,在图1和图2中,仅图示了构成扩散片42的一个片状部件,但是扩散片42可以由一个片状部件构成,也可以由多个片状部件构成。
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光学片4中所包含的扩散板41的光导入面41a上形成有含有荧光体的层43。该含有荧光体的层43是为了对从光源2(多个发光二极管21)发出的蓝色光进行波长变换并将其变换为白色光而设置的。此外,能够对蓝色光进行波长变换并将其变换为白色光的荧光体例如是YAG(钇铝石榴石)等。
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10如上所述那样构成。
另外,如图1所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单元10照射的液晶显示面板50由以下部分构成:一对玻璃基板51和52、由一对玻璃基板51和52夹持的液晶层(未图示)、以及分别配置在玻璃基板51的前面侧和玻璃基板52的背面侧的偏光板53和54。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多个发光二极管21构成光源2,并且使构成该光源2的多个发光二极管21的发光方向(L方向)为相对于扩散板41的光导入面41a平行的方向,由此使从光源2(多个发光二极管21)发出的光沿相对于扩散板41的光导入面41a平行的方向扩散,因此即使光源2(多个发光二极管21)与扩散板41之间的距离变小,也能消除光源2(多个发光二极管21)的影像。由此,能够在实现薄型化的同时确保亮度均匀性。另外,从光源2(多个发光二极管21)发出的光沿相对于扩散板41的光导入面41a平行的方向扩散,因此不需要使用导光板。由此,能够抑制由使用导光板而引起的问题(重量增加和光的利用效率降低)的产生。
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实现薄型化和轻量化的同时确保亮度均匀性,并且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从多个发光二极管21发出的光向相对于扩散板41的光导入面41a平行的多个方向扩散,由此能够提高亮度均匀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使一方发光二极管列20a和另一方发光二极管列20b在与列方向正交的方向(B方向)上交替排列,由此,在将多个发光二极管21分为两种发光二极管列20a和20b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均匀的光的扩散。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具有锥状反射面21d的反射部件21c设置在发光二极管21的封装21a的与发光面21b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上,由此,能够将向发光二极管21侧行进的光(沿L方向行进的光)反射到光学片4侧,因此能够抑制发光二极管21的与发光面21b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附近变暗的情况。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多个发出蓝色光的发光二极管21构成光源2,并且对从构成该光源2的多个发光二极管21发出的蓝色光通过形成在扩散板41的光导入面41a上的层(含有荧光体的层,所述荧光体用于对蓝色光进行波长变换并将其变换为白色光)43进行波长变换,将其变换为白色光,由此,通过同一层(含有荧光体的层,所述荧光体用于对蓝色光进行波长变换并将其变换为白色光)43对从多个发光二极管21发出的蓝色光进行波长变换并将其变换为白色光,因此能抑制色彩不均匀等的产生。
图4是安装有使用图1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下面,参照图4说明安装有使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的构造。
如图4所示,在该电视接收装置中,包括上述背光源单元10和液晶显示面板50的液晶显示装置11与电源12、调谐器13等连接。另外,液晶显示装置11在与电源12、调谐器13等连接的状态下被夹持在正面外壳14和背面外壳15之间。并且,电视接收装置通过安装在背面外壳15上的底座16支撑。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5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的结构。
如图5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60中,多个发光二极管21分为规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组60a,该规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组60a分别包括相互密集的3个发光二极管21。该规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组60a分散配置在同一个基板1的安装面1a上。并且,规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组60a所分别包括的3个发光二极管21被配置为发光方向(L方向)相互不同。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容易地使从多个发光二极管21发出的光向相对于扩散板的光导入面(未图示)平行的多个方向扩散。另外,3个发光二极管21相互密集,因此能够简单地对该相互密集的3个发光二极管21提供电力。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6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的构造。
如图6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70中,使用射出白色光的光源71。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使用射出蓝色光的光源2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光学片4中所包含的扩散板41的光导入面41a上没有形成用于对蓝色光波长进行变换并将其变换为白色光的层。在此,为了使来自光源71的出射光为白色光,如图6所示,只要用多个发出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72来构成光源71即可。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发出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72:在封装72a的内部安装发出蓝色光的半导体元件部(未图示),在该封装72a的发光面72b上形成含有YAG的层(未图示)。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21同样,第三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72包括具有锥状反射面72d的反射部件(第二反射部件)72c。
另外,也可以通过组合分别发出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来生成白色光,这部分未图示。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在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应该认为所有要点都是举例说明而非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并且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扩散板和扩散片构成光学片,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扩散板具备扩散片的功能,由此通过一个扩散板来构成光学片。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具有锥状反射面的反射部件一体地形成在发光二极管的封装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具有锥状反射面的反射部件与发光二极管的封装设为独立的部件。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具有锥状反射面的反射部件一体地形成在发光二极管的封装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具有锥状反射面的反射部件。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反射片与基板的安装面接合,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基板的安装面上涂布反射涂料。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将含有荧光体的层配置在扩散板的光导入面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将含有荧光体的层配置在扩散板的前面侧,也可以配置在扩散片的前面侧。并且,也可以通过使扩散板含有荧光体而将扩散板用作含有荧光体的层。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将规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组配置在同一个基板的安装面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针对规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组中的每个发光二极管组分别设置一个基板。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减小基板的面积,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中包括3个发光二极管,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中包括4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
Claims (5)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其由搭载在基台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构成;
光学片,其具有与上述基台的搭载有上述发光二极管的搭载面隔开规定间隔对置的光导入面,其至少使从上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扩散;
第一反射部件,其被设置在上述基台的搭载面上,将从上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反射到上述光学片侧;以及
第二反射部件,该第二反射部件设置在上述发光二极管的与发光面侧相反的一侧上,
上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是相对于上述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方向,
上述第二反射部件一体地形成在上述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的与发光面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上,并且上述第二反射部件具有用于使朝向上述发光二极管侧行进的光反射到上述光学片侧的锥状反射面,
上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分为第一发光二极管列和第二发光二极管列,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列和第二发光二极管列分别包括列状排列的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
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列中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是相对于上述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沿着列方向的第一方向,并且,上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列中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是相对于上述光学片的光导入面平行的、与沿着列方向的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上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列和上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列在与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交替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上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发出蓝色光,
上述光学片包括含有荧光体的层,上述荧光体用于对从上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色光进行波长变换并将其变换成白色光。
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5.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25154/2007 | 2007-05-10 | ||
JP2007125154 | 2007-05-10 | ||
PCT/JP2008/050065 WO2008142871A1 (ja) | 2007-05-10 | 2008-01-08 |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テレビ受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0610A CN101680610A (zh) | 2010-03-24 |
CN101680610B true CN101680610B (zh) | 2012-03-07 |
Family
ID=40031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1551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0610B (zh) | 2007-05-10 | 2008-01-08 | 照明装置和具有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80718B2 (zh) |
CN (1) | CN101680610B (zh) |
WO (1) | WO200814287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25173A2 (en) * | 2009-08-27 | 2011-03-03 | Lg Electronics Inc. |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
WO2011148694A1 (ja) * | 2010-05-25 | 2011-12-0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EP2420883A3 (en) * | 2010-08-17 | 2012-03-07 | LG Innotek Co., Ltd. |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JP5617916B2 (ja) * | 2010-09-14 | 2014-11-0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その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に用いる発光ダイオード |
EP2628035A1 (en) * | 2010-10-11 | 2013-08-21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Illumination device having viscoelastic lightguide |
JP5675423B2 (ja) * | 2011-02-24 | 2015-02-25 |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DE102012216690B4 (de) * | 2012-09-18 | 2018-02-15 | Osram Gmbh |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
TWI553915B (zh) * | 2012-12-21 | 2016-10-11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光二極體裝置及採用該裝置的液晶顯示裝置 |
TWM464691U (zh) * | 2013-06-28 | 2013-11-01 | Unity Opto Technology Co Ltd | 直下擺設而側入光源之背光模組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92363A (zh) * | 2005-07-08 | 2007-01-10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照明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33006A (ja) | 1998-10-29 | 2000-05-1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面光源 |
JP2002170402A (ja) | 2000-12-02 | 2002-06-14 | Kyoojin Kk | 面状発光体 |
JP2004111189A (ja) | 2002-09-18 | 2004-04-08 | Asahi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導光板装置 |
JP4394497B2 (ja) | 2004-03-30 | 2010-01-06 |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JP4635863B2 (ja) | 2005-01-19 | 2011-02-23 |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面発光装置 |
ATE438882T1 (de) * | 2005-01-19 | 2009-08-15 | Nichia Corp | Oberflächenabstrahlende leuchteinrichtung |
JP4701806B2 (ja) * | 2005-04-19 | 2011-06-1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TWI258044B (en) * | 2005-06-01 | 2006-07-11 | Au Optronics Corp | Direct-type backlight unit structure |
WO2007043211A1 (ja) | 2005-10-07 | 2007-04-1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表示装置用の照明装置および該照明装置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
KR100784090B1 (ko) * | 2005-10-25 | 2007-12-10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발광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
KR101318302B1 (ko) * | 2006-09-12 | 2013-10-1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
US7920227B2 (en) * | 2006-10-27 | 2011-04-0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8194206B2 (en) * | 2008-05-25 | 2012-06-05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Plana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
2008
- 2008-01-08 WO PCT/JP2008/050065 patent/WO200814287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1-08 CN CN2008800155147A patent/CN1016806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1-08 US US12/593,070 patent/US798071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92363A (zh) * | 2005-07-08 | 2007-01-10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照明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JP特开2000-133006A 2000.05.12 |
JP特开2002-170402A 2002.06.14 |
JP特开2004-111189A 2004.04.08 |
JP特开2006-301209A 2006.11.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0610A (zh) | 2010-03-24 |
US7980718B2 (en) | 2011-07-19 |
WO2008142871A1 (ja) | 2008-11-27 |
US20100110667A1 (en) | 2010-05-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80610B (zh) | 照明装置和具有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
EP3321565B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0419522C (zh) | 导光板和背光系统 | |
EP3133432B1 (en) | Optical lens,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using the optical lens, and backlight unit | |
CN102214773B (zh) | 发光器件和具有发光器件的照明单元 | |
US8899811B2 (en) | Light emitting device module and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 |
US20060077692A1 (en) |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 |
KR20060107923A (ko) | 발광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 |
JP2006286638A (ja) | 複数の隣り合って重なり合う導光板を有する発光装置 | |
KR101769045B1 (ko) | 표시 장치 | |
KR102076243B1 (ko) |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 |
TW201219910A (en) | Light source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 |
TWI247176B (en) | Direct point light sourc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 |
US20140177273A1 (en) | Backlight module using laser emitters as light source | |
CN101358711A (zh) | 光源装置与平面显示器 | |
KR20120061292A (ko) | 광원 장치,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
CN107085260A (zh) | 侧入式led灯的背光结构及led灯 | |
KR101039738B1 (ko) | 도광판 카트리지,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표시 장치 | |
KR101797593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
KR20110134029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20140061574A (ko) | Led 조명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KR101001239B1 (ko) | 볼록면들을 구비하는 하부면을 갖는 도광판 및 그것을채택하는 백라이트 패널 | |
KR100785448B1 (ko) | 볼록면들을 구비하는 하부면을 갖는 도광판 및 그것을채택하는 백라이트 패널 | |
CN220121115U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101700791B1 (ko) | 표시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07 Termination date: 2014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