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7166B - 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7166B
CN101667166B CN2009100931873A CN200910093187A CN101667166B CN 101667166 B CN101667166 B CN 101667166B CN 2009100931873 A CN2009100931873 A CN 2009100931873A CN 200910093187 A CN200910093187 A CN 200910093187A CN 101667166 B CN101667166 B CN 101667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magnitude
level
confirm
exter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31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7166A (zh
Inventor
朱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931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7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7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7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7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7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获取所述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所述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仅根据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由于该方法能够在驱动集成电路内部实现而不需专门设置外接切换开关,因此降低了PCB的硬件成本。

Description

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量移动终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由于移动终端的集成度和成本要求,移动终端需要通过USB外设进行充电,或者,通过USB接口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因此移动终端需要快速、准确地通过USB接口识别外接设备,以确定USB外接设备是对移动终端充电还是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USB外设可分为三类:标准充电器、非标准充电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类设备。移动终端在实现USB外设识别时,通过在驱动集成电路(Driver IC)的外部设置外接切换开关对USB外设进行识别,USB接口的第一电平电压(USB D+)和第二电平电压(USB D-)不同的电平变化表示移动终端接入了不同的USB外设。 
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在驱动集成电路外部设置了专用于识别不同USB外设的外接切换开关,因此增大了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面积,使得PCB的加工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简化设备识别电路实现USB外设识别,降低PCB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包括: 
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 
获取所述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所述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 
其中,所述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包括: 
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上拉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 
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下拉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包括: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均为高电平,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标准充电器;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并且所述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机或者非标准充电器;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并且所述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机或者非标准充电器包括: 
若在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机; 
若在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值保持高电平,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非标准充电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识别装置,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所述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 
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上拉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并且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下拉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均为高电平时,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标准充电器;当所述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并且所述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时,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机或者非标准充电器; 
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的变化;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在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机;以及, 
当所述检测单元在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值保持高电平时,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非标准充电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仅根据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由于该方法能够在驱动集成电路内部实现而不需专门设置外接切换开关,因此降低了PCB的硬件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设备识别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设备识别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设备识别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设备识别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硬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USB外设为标准充电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USB外设为PC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实施例USB外设为非标准充电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设备识别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 
步骤102、获取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 
步骤103、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仅根据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由于该方法能够在驱动集成电路内部实现而不需专门设置外接切换开关,因此降低了PCB的硬件成本。 
图2为本发明设备识别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上拉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下拉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 
步骤202、获取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 
步骤203、若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均为高电平,则确定外接设备为标准充电器,若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并且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机或者非标准充电器。 
上述步骤201中,当USB外设通过USB接口插入到移动终端上后,移动终端进行响应并进行后续的判断所插入的USB外设类型: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上拉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下拉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具体地,可以是移动终端侧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相应开关的闭合上拉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控制电路控制相应开关的闭合下拉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通过控制电路上拉电阻或者下拉电阻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凡是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过开关对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进行上拉,对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进行下拉的技术方案均为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 
上述步骤202中,移动终端获取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 
上述步骤203中,对于标准充电器插入移动终端侧后,第一电平电压(USBD+)的信号线与第二电平电压(USB D-)的信号线短接,因此,第一电平电压(USB D+)由于上拉电阻分压而形成高电平,第二电平电压(USB D-)由于下拉电阻分压而形成高电平;对于PC类外设插入移动终端侧后,由于第一电平电压(USB D+)、第二电平电压(USB D-)在移动终端侧通过内部电阻下拉,使得第一电平电压(USB D+)的信号线上和移动终端侧均通过上拉电阻分压形成高电平,第二电平电压(USB D-)的信号线上由于无电压而形成低电平;非标准充电器插入移动终端侧后,由于第一电平电压(USBD+)的信号线、第二电平电压(USB D-)的信号线均悬空,使得第一电平电压(USB D+)信号线通过电阻上拉形成高电平,而第二电平电压(USB D-)信号线由于无外加电压而形成低电平,此时,电平状态和PC类外设插入的电平状态一致;因此若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均为高电平,则确定外接设 备为标准充电器,若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并且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机或者非标准充电器;具体地,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均为高电平时将USB外设确定为标准充电器,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且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确定外接设备为主机或者非标准充电器,当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且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的情况下,确定外接设备为主机(PC类外设)或者非标准充电器的具体操作可以包括:在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到第一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外接设备为主机(PC类外设);在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值保持高电平,则外接设备为非标准充电器;所述设定时间间隔可以依实际情况设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仅根据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由于该方法能够在驱动集成电路内部实现而不需专门设置外接切换开关,因此降低了PCB的硬件成本,实现了设备识别电路的简洁化,减少了外接器件的PCB空间占用,为移动终端的超薄化和小型化提供了便利。 
图3为本发明设备识别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调整模块31、获取模块32、确定模块33。 
其中,调整模块31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获取模块32获取调整模块31通过控制开关调整电阻后的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确定模块33根据获取模块32获取到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装置,确定模块33仅根据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由于该方法能够在驱动集成电路内部实现而不需专门设置外接切换开关,因此降低了PCB的硬件成本,实现了设备识别电路的简洁化,减少了外接器件的PCB空间占用,为移动终端的超薄化和小型化提供了便利。 
图4为本发明设备识别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调整模块41、获取模块42、确定模块43。 
其中,调整模块41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获取模块42获取调整模块41调整后得到的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确定模块43根据获取模块42获取到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 
进一步地,调整模块41可以包括:控制单元411;其中,控制单元411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上拉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下拉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 
进一步地,确定模块43可以包括:检测单元431和确定单元432;其中,检测单元431检测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的变化,若获取模块42通过检测单元431获取到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均为高电平,则确定单元432根据获取模块42获取到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为标准充电器;若获取模块42通过检测单元431获取到的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并且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则确定单元432根据获取模块42获取到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为主机或者非标准充电器。 
进一步地,若检测单元431在设定时间间隔检测到第一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确定单元432确定外接设备为主机;若检测单元431在设定时间间隔检测到第一电压值保持高电平,则确定单元432确定外接设备为非标准充电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装置,确定模块43仅根据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由于该方法能够在驱动集成电路内部实现而不需专门设置外接切换开关,因此降低了PCB的硬件成本,实现了设备识别电路的简洁化,减少了外接器件的PCB空间占用,为移动终端的超薄化和小型化提供了便利。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硬件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USB外设为标准充电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USB 外设为PC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所示实施例USB外设为非标准充电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硬件电路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侧的Driver IC51,与Driver IC51相连接的USB连接器52;其中,Driver IC51进一步包括:电源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简称:PMU)511,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简称:ADC)512、USB模块513、控制单元514;其中,PMU511为移动终端侧的供电系统,PMU511通过V-USB管脚为USB模块513提供供电电源,具体可以为3.3伏(V);电阻R1为DriverIC51内部的第二电平电压(USB D-)信号线上对应的上拉电阻,电阻R2为Driver IC51内部的第一电平电压(USB D-)信号线上对应的上拉电阻,电阻R1和电阻R2的阻值可以为1.5千欧;电阻R3为Driver IC51的第二电平电压(USB D+)信号线上对应的下拉电阻,电阻R4为Driver IC51的第一电平电压(USB D-)信号线上对应的下拉电阻,电阻R3和电阻R4的阻值可以为15千欧;开关S1、开关S2、开关S3、开关S4的闭合和断开由控制单元514进行控制,ADC512用于检测第二电平电压(USB D-)对应端口的电平值,检测管脚(pin)用于检测第一电平电压(USB D+)的电平变化,具体地,pin可以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简称:GPIO)、ADC、中断等方式检测第一电平电压(USB D+)的变化,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此外,电阻R1与电阻R4仅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硬件电路的实际需要而设置,其分别通过开关S1与开关S4的闭合和断开操作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无必然的关联,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通过与电阻R1和电阻R4的功能相类似的其它硬件电路。 
当USB外设通过USB接口插入到移动终端后,Driver IC51进行响应并判断所插入的USB外设类型;此时控制单元514将用于控制电阻R2的开关S2和用于控制电阻R3的开关S3闭合,将用于控制电阻R1的开关S1和用于控制电阻R4的开关S4打开。 
如图6所示,若标准充电器插入移动终端侧,由于第一电平电压(USBD+)的信号线与第二电平电压(USB D-)的信号线短接,因此,第一电平电压(USB D+)由于电阻R2的分压而形成高电平,第二电平电压(USB D-)由于电阻R3的分压而形成高电平;具体地,当USB外设插入移动终端,第一电平电压(USB D+)由于作为上拉电阻的电阻R2的分压而形成高电平,第二电平电压(USB D-)由于作为下拉电阻的电阻R3的分压而形成高电平,即,第一电平电压(USB D+)和第二电平电压(USB D-)的两个信号线上都为高电平时将USB外设确定为标准充电器。 
如图7和图8所示,具体地,若PC类外设插入移动终端,第一电平电压(USB D+)通过移动终端侧的作为上拉电阻的电阻R2与PC侧的电阻R5分压而形成高电平,第二电平电压(USB D-)由于无电压并通过PC的电阻R3下拉接地形成低电平;若非标准充电器插入移动终端侧,由于第一电平电压(USB D+)、第二电平电压(USB D-)均悬空,使得第一电平电压(USBD+)通过电阻R2上拉而形成高电平,而第二电平电压(USB D-)由于没有外加电压并且被电阻R3下拉接地而形成低电平,即,非标准类充电器与PC类设备插入移动终端的电平状态一致。因此,当移动终端侧获知第一电平电压(USB D+)为高电平且第二电平电压(USB D-)为低电平时还需要区分是PC类设备还是非标准充电器插入移动终端。进一步地,由于非标准充电器的第一电平电压(USB D+)与第二电平电压(USB D-)均悬空,因此信号电平不会发生变化,当通过pin管脚检测出无电平变化则为非标准充电器;由于PC类设备分为高速USB从设备和低速USB从设备,若为高速USB从设备,通过pin管脚检测第一电平电压(USB D+)是否发生变化即可,若为低速USB从设备,通过ADC检测第二电平电压(USB D-)是否发生变化即可。 
通过上述过程可知,第一电平电压(USB D+)、第二电平电压(USB D-)的电平状态如表1所示: 
表1USB_D+上拉且USB_D-下拉的电平状态表 
  检测电平   PC   标准充电器   非标准充电器
  USB D+   高电平   高电平   高电平
  USB D-   低电平   高电平   低电平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仅根据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在驱动集成电路内部实现而不需专门设置外接切换开关,因此降低了PCB的硬件成本,实现了设备识别电路的简洁化,减少了外接器件的PCB空间占用,为移动终端的超薄化和小型化提供了便利;此外,由于采用USB外设的内部检测机理,优化了检测流程,通过识别用户使用最频繁的标准充电器,提高了用户的感受度。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

1.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
获取所述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所述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
其中,所述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包括:
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上拉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
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下拉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包括: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均为高电平,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标准充电器;
若所述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并且所述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机或者非标准充电器;若所述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并且所述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机或者非标准充电器包括:
若在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机;
若在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值保持高电平,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非标准充电器。
2.一种设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所述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 型;
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上拉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并且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下拉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均为高电平时,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标准充电器;当所述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并且所述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时,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机或者非标准充电器;
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的变化;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在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值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机;以及,
当所述检测单元在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值保持高电平时,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非标准充电器。 
CN2009100931873A 2009-09-25 2009-09-25 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1667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31873A CN101667166B (zh) 2009-09-25 2009-09-25 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31873A CN101667166B (zh) 2009-09-25 2009-09-25 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7166A CN101667166A (zh) 2010-03-10
CN101667166B true CN101667166B (zh) 2012-01-25

Family

ID=41803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31873A Active CN101667166B (zh) 2009-09-25 2009-09-25 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71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3911B (zh) * 2010-05-21 2015-03-11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接口、数据传输方法以及使用此数据传输接口的电子装置
CN102541768B (zh) * 2010-12-21 2015-11-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状态切换方法及显示方法
JP2012205007A (ja) * 2011-03-24 2012-10-22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入出力回路
CN102279574A (zh) * 2011-05-25 2011-12-14 广州卓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控制板与从控制板的兼容设备及方法
WO2011137843A2 (zh) * 2011-05-30 2011-11-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标识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2708077B (zh) * 2012-05-25 2015-04-2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状态识别方法及设备
TWI487383B (zh) 2012-12-17 2015-06-01 Ind Tech Res Inst 監控裝置及其識別電器裝置的方法
CN103106167B (zh) 2013-01-22 2015-12-02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usb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18356B (zh) * 2013-12-03 2016-10-19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105182154B (zh) * 2015-08-25 2017-11-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检测电路和方法
JP2017097825A (ja) * 2015-11-16 2017-06-01 株式会社東芝 ホスト機器および拡張デバイス
CN105553050B (zh) * 2016-02-26 2018-10-23 宁波萨瑞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05932738A (zh) * 2016-05-31 2016-09-0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传输控制方法、移动电源以及终端设备
CN111049214B (zh) 2016-11-03 2024-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终端及充电适配器
CN106802874A (zh) * 2017-01-11 2017-06-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339987A (zh) * 2021-04-07 2021-09-0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显示板识别电路、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6490A (en) * 1993-11-09 1996-04-0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external power supply type
CN101102119A (zh) * 2007-07-17 2008-01-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设备的充电检测电路及充电检测方法
CN101398459A (zh) * 2008-10-28 2009-04-01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充电器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6490A (en) * 1993-11-09 1996-04-0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external power supply type
CN101102119A (zh) * 2007-07-17 2008-01-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设备的充电检测电路及充电检测方法
CN101398459A (zh) * 2008-10-28 2009-04-01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充电器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7166A (zh) 201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7166B (zh) 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
US8601173B2 (en) Detection of cable connection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KR100666518B1 (ko) 공통 시리얼 버스 커넥터를 구비한 휴대 전자 기기
CN106291210B (zh) Usb接口检测器、检测方法、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2572352B (zh) Hdmi复用方法、hdmi、以及带有hdmi的设备
CN106571657B (zh) 终端、转换器以及连接转换系统和方法
CN103186483B (zh) 终端、用于其的otg功能和充电功能的并行执行方法
CN103237189B (zh) 电子设备、mhl连接器、mhl系统和连接器检测方法
CN103064489A (zh) 一种根据usb接口状态进行内部电路选择的方法及终端
KR20130035971A (ko) 독자적인 충전기 지원에 의한 충전기 검출
DE102010043232A1 (de) USB-Dedizierte Laderidentifikationsschaltung
US20110087805A1 (en) Multi-mode dongle for peripheral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1102119A (zh) 一种电器设备的充电检测电路及充电检测方法
CN109298266B (zh) 测试系统、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063296A (zh) 单板在位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071484A (zh) 一种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US20130162298A1 (en) Identifying circuit
CN105048018A (zh) 一种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12799985B (zh) Usb接口控制方法、usb控制电路及智能网联设备主板
CN109599906B (zh) 充电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324256A (zh) 处理装置和处理系统
CN108573674A (zh) Led显示控制芯片
CN107086634B (zh) 一种车载充电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0700532B1 (ko) 범용 직렬 버스 포트의 연결 장치 인식 방법과 범용 직렬버스 어댑터
CN101118512A (zh) 具多界面的快闪存储卡测试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27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