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2920B - 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2920B
CN101662920B CN2008103042513A CN200810304251A CN101662920B CN 101662920 B CN101662920 B CN 101662920B CN 2008103042513 A CN2008103042513 A CN 2008103042513A CN 200810304251 A CN200810304251 A CN 200810304251A CN 101662920 B CN101662920 B CN 101662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adiator
section
fins group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3042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2920A (zh
Inventor
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 Ju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u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 Ju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u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 Ju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u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 Ju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3042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2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2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2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2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29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二散热器及置于二散热器之间的一热管,每一散热器包括一导热体及由导热体延伸而出的若干散热鳍片,所述热管夹置于二散热器的导热体之间,所述二散热器的导热体与热管的形状相同。上述散热装置中,由于散热器的导热体与热管的形状相同,热管夹置于二散热器的导热体之间,使得散热器与热管的接触面积较大,因而具有稳定地散热效果。另外,因散热器结构简单,使散热器的制造及整个散热装置的组装也很方便,从而整个散热装置的制造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电脑中央处理器、北桥芯片、显卡等高功率电子元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被有效地散去,将直接导致温度急剧上升,而严重影响到电子元件的正常运行。为此,需要散热装置来对这些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传统的散热装置通常包括一安装在电子元件上的基板、置于基板上的若干散热鳍片及连接该基板与散热鳍片的数根热管。基板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散热鳍片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每一热管呈弯曲形并包括一吸热端及一放热端。该吸热端容置在基板的相应凹槽内,而放热端则穿过散热鳍片上的对应的通孔形成的通道内。由于热管与散热鳍片的接触面积有限,因此其间的连接强度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热管与散热鳍片接触不良而影响到整个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另外,上述散热装置中需要在基板上开设凹槽,在散热鳍片上开设通孔,这不但使制造散热装置的工序变得冗长,也加大了制造散热装置的难度,还造成了原材料上的极大浪费,从而提高了整个散热装置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性能稳定、制造简单且成本较低的散热装置。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二散热器及置于二散热器之间的一热管,每一散热器包括一导热体及由导热体延伸而出的若干散热鳍片,所述热管夹置于二散热器的导热体之间,所述二散热器的导热体与热管的形状相同。
上述散热装置中,由于散热器的导热体与热管的形状相同,热管夹置于二散热器的导热体之间,使得散热器与热管的接触面积较大,因而具有稳定地散热效果。另外,因散热器结构简单,使散热器的制造及整个散热装置的组装也很方便,从而整个散热装置的制造成本较低。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散热装置的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该散热装置用于对电子元件10(如CPU)进行散热。该散热装置包括一贴覆在电子元件10之上的基板70、置于基板70之上的第一、第二、第三散热器20、30、40及第一、第二热管50、60。第一热管50夹置于第一、第二散热器20、30之间。第二热管60夹置于第二、第三散热器30、4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热管50、60皆为扁平热管,其内设有毛细结构及工作液体。将第一、第二热管50、60设置为扁平热管是使第一、第二热管50、60与第一、第二、第三散热器20、30、40之间为平面接触,从而增大第一、第二热管50、60与第一、第二、第三散热器20、30、40之间的接触面积。第一热管50与第二热管60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功能。以下将以第一热管50为例具体描述其结构。第一热管50整体呈G形,其包括一蒸发段51、与蒸发段51平行的第一、第二冷凝段54、55、连接蒸发段51与第一冷凝段54的一第一中间段52及连接蒸发段51与第二冷凝段55的一第二中间段53。蒸发段51、第一、第二中间段22、23及第一、第二冷凝段54、55共面。
蒸发段51水平地置于基板70之上。第一、第二中间段52、53分别从蒸发段51的两端竖直向上延伸而成。第一、第二冷凝段54、55分别从第一、第二中间段22、23的顶端向内弯折水平相向延伸而成。第二中间段23比第一中间段22长,使得第二冷凝段55较第一冷凝段54远离蒸发段51,也即第一冷凝段54位于蒸发段51与第二冷凝段55之间。
第一、第二、第三散热器20、30、40均为挤型散热器,由一具有高导热系数的金属(如铝等)一体形成。第一散热器20与第三散热器40具有相同的结构。以下将以第一散热器20为例具体描述其结构特征。第一散热器20包括一导热体22及由导热体22延伸而出的若干散热鳍片。
导热体22与第一、第二热管50、60的形状相同,其整体也呈G形,只是导热体22各个部分的宽度比第一、第二热管50、60在侧视方向上的宽度(最小管径)大而已,也即导热体22在侧视方向上与第一、第二热管50、60具有相同的构造,导热体22各个部分的厚度与第一、第二热管50、60的最大管径相当。导热体22包括一吸热段221、与吸热段221平行的第一、第二放热段224、225、连接吸热段221与第一放热段224的一第一传热段222及连接吸热段221与第二放热段225的一第二传热段223。导热体22的吸热段221、第一、第二传热段222、223及第一、第二放热段224、225分别与第一、第二热管50、60的蒸发段51、第一、第二中间段52、53及第一、第二冷凝段54、55相对应。吸热段221、第一、第二传热段222、223及第一、第二放热段224、225均大致为长方形块状。导热体22的侧面为一平滑平面用于与第一热管50(或第二热管60)相接触。导热体22的吸热段221的底面则与基板70相接触。
由导热体22延伸而出的散热鳍片与导热体22具有相同的宽度。这些散热鳍片包括第一鳍片组241、第二鳍片组242、第三鳍片组243、第四鳍片组244、第五鳍片组245及第六鳍片组246。其中,第一鳍片组241由导热体22的吸热段221的顶面竖直向上延伸而成,第二鳍片组242由第一放热段224的底面竖直向下延伸而成,且第二鳍片组242向下延伸进入到第一鳍片组241中。第三鳍片组243由第一放热段224的顶面竖直向上延伸而成,第四鳍片组244由第二放热段225的顶面竖直向上延伸而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鳍片组241、242、243、244互相平行。第五、第六鳍片组245、246则分别由第一、第二传热段222、223的外表面向外(也即分别朝向导热体20的前、后两端)水平延伸而成。第五鳍片组245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放热段225的相同,第六鳍片组246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放热段224的相同。第五、第六鳍片组245、246互相平行且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鳍片组241、242、243、244垂直。
第二散热器30与第一散热器20的结构相似,也包括一呈G形的导热体32及由该导热体32延伸而出的若干散热鳍片。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散热器30的导热体32及其散热鳍片的宽度比第一散热器20的导热体22及其散热鳍片的小。因此不再对第二散热器30的结构作详细说明。
请再参考图2,该散热装置组装后,第一热管50夹置在第一、第二散热器20、30的导热体22、32之间,其蒸发段51与第一、第二散热器20、30的导热体22、32的吸热段221贴合,其第一、第二中间段52、53与导热体22、32的第一、第二传热段222、223贴合,其第一、第二冷凝段54、55与导热体22、32的第一、第二放热段224、224贴合。第二热管60夹置在第二、第三散热器30、40的导热体32、22之间。第一、第二、第三散热器20、30、40的导热体22、32的吸热段221与第一、第二热管50、60的蒸发段51共同贴置于基板70上,对电子元件10传递到基板70的热量进行散发。
该散热装置中的散热器与热管的接触面积较大,具有稳定地散热效果。另外,散热器制造简单,整个散热装置的组装也很方便,使整个散热装置的制造成本较低。
可以理解地,上述散热装置中的第二散热器30的宽度也可以与第一散热器20的相同。同时散热器与热管的数量也可应电子元件的数量或散热的需求而改变。如当电子元件有两个或多个时,可设置更多的热管与散热器,使之间隔排配组装在一起。

Claims (8)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二散热器及置于二散热器之间的一热管,其特征在于:每一散热器包括一导热体及由导热体延伸而出的若干散热鳍片,所述热管夹置于二散热器的导热体之间,所述二散热器的导热体与热管的形状相同,所述热管包括一蒸发段及由蒸发段两端延伸而出的互相平行的第一冷凝段和第二冷凝段,所述每一散热器的导热体包括一与热管蒸发段贴合的吸热段及由吸热段两端延伸而出的互相平行的第一放热段和第二放热段,所述第一放热段、第二放热段分别与热管的第一冷凝段、第二冷凝段贴合,所述散热鳍片包括由导热体的吸热段的顶面向上延伸而成的第一鳍片组、由第一放热段的底面向下延伸而成的第二鳍片组、由第一放热段的顶面向上延伸而成的第三鳍片组及由第二放热段的顶面向上延伸而成的第四鳍片组,所述第一鳍片组、第二鳍片组、第三鳍片组、第四鳍片组互相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由导热体的吸热段及第一放热段、第二放热段延伸而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鳍片组向下延伸进入到第一鳍片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散热器的导热体呈G形,其还包括连接吸热段与第一放热段的一第一传热段及连接吸热段与第二放热段的一第二传热段,所述第二放热段的长度大于第一放热段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呈G形,其还包括连接蒸发段与第一冷凝段的一第一中间段及连接蒸发段与第二冷凝段的一第二中间段,所述第一中间段与导热体的第一传热段贴合,所述第二中间段与导热体的第二传热段贴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还包括由导热体的第一传热段、第二传热段延伸而出的第五鳍片组、第六鳍片组,所述第五鳍片组、第六鳍片组与第一鳍片组互相垂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二散热器及热管之下的一基板,该基板与二散热器的导热体的吸热段及热管的蒸发段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另一散热器及另一热管,所述另一散热器与所述二散热器的结构相同,所述另一热管与所述热管的结构相同,所述另一热管夹置于所述二散热器的其中任意一个散热器与所述另一散热器之间。
CN2008103042513A 2008-08-28 2008-08-28 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62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42513A CN101662920B (zh) 2008-08-28 2008-08-28 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3042513A CN101662920B (zh) 2008-08-28 2008-08-28 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2920A CN101662920A (zh) 2010-03-03
CN101662920B true CN101662920B (zh) 2012-06-13

Family

ID=41790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30425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62920B (zh) 2008-08-28 2008-08-28 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29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4345A (zh) * 2013-11-29 2015-06-03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174A (zh) * 2005-07-18 2007-01-24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174A (zh) * 2005-07-18 2007-01-24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散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2920A (zh) 2010-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0558B2 (en) Cooler
US20090151900A1 (en) Heat sink
US20070012428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heat pipe
CN208970501U (zh) 散热器
CN101839658A (zh) 散热装置
US20090314471A1 (en) Heat pipe type heat sin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484105A (zh) 散热器
US20060104032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7672131B2 (en) Heat sink assembly and method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415312B (zh) 散热装置
CN101212881B (zh) 散热装置
CN101662920B (zh) 散热装置
CN102012183B (zh) 散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0533716C (zh) 散热装置
US20130025830A1 (en) Heat sink assembly of fin module and heat pipes
CN100471374C (zh) 热管散热装置
CN201716656U (zh) 一种多热源散热模块结构
JP2009076622A (ja) 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装置
CN101528019A (zh) 散热装置
US20140116670A1 (en) Heat sink and cool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420834B (zh) 散热装置
CN101146428B (zh) 散热模组
CN203243660U (zh) 大小头热管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显卡散热模块
CN101466224B (zh) 散热装置
JP2007258506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