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9676A - 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9676A
CN101659676A CN200910192114A CN200910192114A CN101659676A CN 101659676 A CN101659676 A CN 101659676A CN 200910192114 A CN200910192114 A CN 200910192114A CN 200910192114 A CN200910192114 A CN 200910192114A CN 101659676 A CN101659676 A CN 101659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lfo
adefovir
tenofovir
ester prodrug
liver targe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2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9676B (zh
Inventor
徐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uregen (Jiangsu) Pharmaceutic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徐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徐奎 filed Critical 徐奎
Priority to CN2009101921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596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59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9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9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9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用下述通式(I)表示的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或其可药用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用作乙肝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肝靶向性,较好地达到了小剂量、高效应、低毒副反应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体药物及其用途,确切地说是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或其可药用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及其用途。
二、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病,全世界大约有20亿人感染过HBV,3.5亿携带HBV,而持续HBV感染会导致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死亡率很高.尽管国内外医学家采用全身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功能的方法,但治疗效果尚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药物在HBV主要复制部位——肝脏中分布较少.虽然可通过肝动脉或门静脉给药来提高药物在肝脏的分布,但有一定的创伤。
含有膦酸的化合物和它们的盐通常在生理pH条件下是高度带电的,所以经常出现差的生物利用度、差的细胞穿透性和有限的组织分布。可使用膦酸酯前体药物来改善含有膦酸基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细胞穿透性和组织分布。
临床上替诺福韦和阿德福韦是非环核苷类抗病毒化合物,对逆转录病毒具有强抑制作用,且与临床上使用的其它核苷类药物没有交叉耐药性,同时替诺福韦是迄今为止抗病毒活性最强、肾毒性又较低的化合物。其二者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91019211400031
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酯的抗病毒部分分别是PMEA和PMPA,进入细胞体内完全转化为PMEA和PMPA而发挥作用。在生理pH情况下,分子中直接暴露的膦酸根限制了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对肠道的穿透力,使得它们在动物和人体中的生物利用度降低,限制了其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临床上作为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的前体药物,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酯中膦酸盐上的电荷得到了屏蔽,增加的目药的脂溶性,提高了对肠道细胞膜的穿透力,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也得到相应的增加。但是,阿德福韦酯在人体内主要集中分别在肾、肝、和肺,临床研究发现阿德福韦酯具有较大的肾毒性。报道阿德福韦酯在体内的水解产物特戊酸与辅酶A的结合不能通过氧化途径代谢,易蓄积在细胞内产生毒性,因此只能采用10mg/天的非优化的治疗剂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长期服用含特戊酸的前药将造成血浆中肉碱水平低下。替诺福韦酯的肾脏毒性比阿德福韦酯小,但口服剂量需要150mg~300mg,生物利用度较低,狗口服给药替诺福韦酯的生物利用度可以达到30%,但是人口服替诺福韦酯的生物利用度为25%,同时其生物利用度受食物影响。
针对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酯的缺陷,本发明人已经发明一种硫代磷酸酯核苷酸化合物,改善了目前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酯生物利用度低与阿德福韦酯肾毒性的缺陷,提供了具有广谱的、高的抗病毒活性的硫代磷酸酯核苷酸化合物,专利申请号为:200910116015.3,在此作为本发明的参考文献。
目前,乙型肝炎、肝癌等疾病之所以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除治疗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尚不够理想外,其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将药物有效的运输至肝脏的病变部位,即肝靶向性差。为提高肝脏的药物浓度以及药物对某些肝脏疾病的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国内、外学者针对以肝脏为靶器官的给药系统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中之一即运用前体药物原理提高药物的肝靶向性。前体药物(Prodrugs)简称前药,是活性药物经过化学修饰后得到的化合物,在体内通过酶的作用又转化为原来的药物而发挥药效,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Erion等人【Erion MD,Reddy KR,Boyer SH,et al.Journal of the AmericanChemical Society,2004,126(16):5154~5163;
Erion MD,Colby Tj,Reddy KR,et al.Hepatology,2002,A551】研究了一类新的磷(膦)酸酯前药,它们的特点是在血浆和组织中有很高的稳定性,但在肝脏中能够迅速裂解,以提高肝中的血药浓度。诸多的研究机理证实,他们研究的取代环1,3-丙基酯,被肝脏中富含的细胞色素P450(CYP)催化,发生氧化裂解反应,得到开环单磷酸中间体,然后经过β-消除反应,转变为磷(膦)酸酯和芳基乙烯酮,副产物(一种芳乙烯酮)能迅速与肝实质细胞内的谷胱甘肽反应成谷胱甘肽结合物,所以产生芳乙烯酮相关毒性几率降低。同时这类前药具有绕开核苷激酶限速步骤的能力。
本申请人在此基础上,结合了本发明人之前发明的硫代磷酸酯核苷酸化合物,充分研究了本类新的磷酸酯前药更广阔的运用,结果出人意料,发现新的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具有更优良的生物利用度,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剂量、高效应、低毒副反应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本发明人发明的硫代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二次研究修饰,以提高该两种药物的肝脏靶向性。
申请人根据代谢拮抗原理运用前药设计的基础知识对二者的结构进行改进并进行抗病毒活性研究。经多次试验结果得到由以下通式(I)表示的硫代磷酸酯核苷酸化合物:
Figure A20091019211400051
式中,R1是氢或甲基。
R1为氢时表示是硫代阿德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R1为甲基时表示是硫代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
即R1为氢时,化合物为: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
R1为甲基时,化合物为:(R)-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
用上述通式(I)表示的本发明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上述化合物无论形成哪种盐都包含在本发明范围之内。作为这种盐,可举出药学上所允许的盐,例如甲磺酸盐或苯磺酸盐或对甲苯磺酸盐或酒石酸盐或富马酸盐或马来酸盐或草酸盐或琥珀酸盐或枸橼酸盐或柠檬酸盐或乳酸盐或苹果酸盐或杏仁酸盐等有机酸盐。
以上述通式(I)表示的本发明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及其盐,可以以水合物或溶剂物的形式存在,无论哪一种都包含在本发明范围之内。作为获得的溶剂物的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等。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实施本发明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可根据下述反应路线进行合成:
Figure A20091019211400061
其中R1是氢或甲基
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盐,可按照下述方法合成。通过将通式(I)的化合物,在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乙酸乙酯、异丙醚、乙腈、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甲基吡咯烷酮等单一或混合的适当溶剂中,于-10℃~100℃下,最好在10℃~50℃下,和对应的酸搅拌,反应0.1~20小时,最好0.3~1小时而可以合成。
上述的制造方法,只表示制造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的方法之一例。本发明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并不仅限于这些方法,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由于更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所以,本领域的人员,根据上述说明和具体实施例的说明,根据需要,对此加以适当的修改,就能制造出包括在上述通式(I)的化合物或它们的盐。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它们的可药用盐,或它们的水合物或溶剂物组成的组中选出的物质和药学上容许的制剂添加物的药物组合物。上述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外用搽剂等剂型药物;还可以采用现代制药界所公知的控释或缓释剂型或纳米制剂。
本发明的又再一目的是提供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它们的可药用盐,或它们的水合物或溶剂物组成的组中选出的物质和药学上容许的制剂添加物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其中病毒是乙型肝炎病毒。
本发明通式(I)表示的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或其可药用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对肝脏具有靶向性,在血液或其它组织具有高度稳定性,实现了药物小剂量、高效应、低毒副反应的特点。本品对机体有高的安全性与很好的口服吸收性,具有重要的潜在产业化应用开发价值,对人类研究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重大贡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原料安全易得、生产所需设备普通、生产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这些实施例不应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制备例1:硫代替诺福韦的制备
1.1、(R)-1,2-丙二醇的制备
将氢化釜中空气用N2置换后充N2,加入5%Pd载于活性炭(50%湿含量)催化剂100g悬浮于NaOH乙醇溶液(由7.85Kg乙醇和16.7%NaOH溶液54g组成)的悬浮液,搅拌降温至0℃(通常-5~0℃左右),再加入(S)-缩水甘油1.0Kg(13.5mol),然后用H2置换釜中N23次,充H2(压力≤13.79KPa或≤20psi)反应,反应温度控制不超过25℃。充H2反应至不再消耗氢气时为反应终点。反应毕,将反应液通过硅藻土(150g)过滤出固体不溶物,滤液于50℃真空蒸除溶剂,得油状物R)-1,2-丙二醇粗品1.0Kg左右,収率100%。无需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1.2、(R)-1,2-亚丙基碳酸酯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上步制备的化合物R)-1,2-丙二醇1.0Kg(上步制备的一批量),搅拌,再加入二乙基碳酸酯1.78Kg(15.1mol)和乙醇钠的乙醇溶液【21%(质量分数)乙醇钠乙醇溶液】210g,加毕,搅拌升温至80~150℃,过程中蒸馏出乙醇,为了使反应完全,可向反应混合物补加二乙基碳酸酯0.16Kg。用TLC跟踪确认反应终点【即(R)-1,2-丙二醇斑点消失】。反应毕,蒸除乙醇后的剩余物经真空蒸馏,收集120℃/1.333~2.666KPa(10~17mmHg)馏分,得无色液体R)-1,2-亚丙基碳酸酯,其纯度为98.6%(GC分析)。
1.3、对甲苯磺酰氧甲基硫代磷酸二乙酯的制备
在N2保护下向反应器内加入硫代磷酸二乙酯0.95Kg和甲苯1.25Kg,将反应液冷至1℃左右(一般可在-2~4℃),加入对甲苯磺酰氯1.0Kg,然后在5℃慢慢加入三乙胺0.82Kg(放热反应),加时应维持温度不超过10℃(一般0~0℃),加毕,升温至22℃,在该温度搅拌反应8h,直到反应完全(TLC)跟踪确认)。反应毕,过滤,滤饼用甲苯0.34Kg洗涤,合并洗液和滤液用水1.15Kg洗涤,5%Na2CO3溶液3.38kg洗涤,最后用水(1.15L×2)洗涤。每次洗涤时应将反应器内容物搅拌片刻,静置分层,将水层分出弃去【如果溶液呈乳状液可加入盐水(NaCl 0.08Kg和水0.23Kg)处理】。分取有机层,将其于低于50℃下真空蒸馏(样品在110℃LOD不大于10%,按KF滴定,水分含量不超过0.3%)。得油状物(对甲苯磺酰氧甲基硫代磷酸二乙酯),收率约60%~70%,其纯度为93.6%,(GC分析),甲苯除外。
1.4、(R)-9-[2-(二乙基硫代膦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的制备
在N2保护下向反应器中加入腺嘌呤1.0Kg(7.33mol)、NaOH 11.8g、第二步制备的化合物(R)-1,2-亚丙基碳酸酯0.83Kg(7.81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6.5Kg,开动搅拌,加热至130℃左右(通常在125℃~138℃),在该温度范围搅拌反应18~30h。用HPLC跟踪,若试样中腺嘌呤含量不超过0.5%,则反应基本到终点。反应毕,冷却至25℃(一般20~30℃),此时反应液有沉淀析出,即为中间体(R)-9-(2-羟丙基)腺嘌呤(028-3)。冷却后,向上述反应液(含中间体(R)-9-(2-羟丙基)加入2mol/L叔丁醇锂的THF溶液3.62Kg,搅拌反应(轻度放热反应),制得(R)-9-(2-羟丙基)腺嘌呤锂盐的浆状物。向浆状物中加入第三步制备的对甲苯磺酰氧甲基硫代磷酸二乙酯1.19Kg,将该混合物加热至32℃(通常30~45℃),在32℃搅拌反应3h。在反应期间反应液变成均相溶液,再补加对甲苯磺酰氧甲基硫代磷酸二乙酯1.43Kg,在32℃(一般30~45℃)搅拌反应2h。补加2mol/L叔丁醇锂的THF溶液0.66Kg和对甲苯磺酰氧甲基硫代磷酸二乙酯0.48Kg(分两次加入),将混合物在32℃搅拌反应2h以上,用HPLC跟踪,取样分析中间体(R)-9-(2-羟丙基)腺嘌呤含量低于10%则反应基本完成,如果反应未完成,再补加2mol/L叔丁醇锂的THF溶液0.33Kg和对甲苯磺酰氧甲基硫代磷酸二乙酯0.24Kg,在32℃再搅拌反应2h,反应则完成。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25℃(通常为20~40℃),加入冰醋酸0.5Kg。将混合物真空浓缩(≤80℃/98.21KPa),剩余物冷却至50℃(通常约40~60℃),加水1.8Kg,并补加水1.8Kg漂洗反应液。然后将溶液用二氯甲烷35K连续分次提取36~48h。提取期间5h后和10h后间断地加入冰醋酸0.2Kg(加入到水相中)。合并二氯甲烷提取液,首先常压浓缩,然后在真空下浓缩(提取液内温不超过80℃),得黏稠橙色油状物(R)-9-[2-(二乙基硫代膦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收率约40%~45%,其纯度为60%~65%(HPLC法)。(R)-9-[2-(二乙基硫代膦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的实际产量近似于理论量的1.6倍(或预期产量的3.8倍),增加的重量是因为在连续提取和浓缩后的残留剂和不纯物的存在所致,所得(R)-9-[2-(二乙基硫代膦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粗品可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1.5、(R)-9-[2-(硫代膦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粗品的制备
在反应器中加入上步制备的化合物(R)-9-[2-(二乙基硫代膦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粗品1.0Kg和乙腈0.9Kg,搅拌溶解,然后在冷却下控制温度不高于50℃下加入溴三甲基硅(TMSBr)1.56Kg(回流系统的管线等应预用乙腈0.3Kg洗涤过)。将混合物搅拌加热回流(约在60~70℃)反应2~4h(在搅拌时应控制中度搅拌,以防止反应器中物料飞溅)。用HPLC跟踪,当单乙基硫代PMPA和二乙基硫代PMPA总含量低于3%时,则反应完全。如果反应未完全,可补加溴三甲基硅0.04Kg,在中度搅拌下再回流反应1h。反应液中的易挥发组分在70℃以下蒸除,先用常压蒸馏(<70℃),然后用真空蒸馏(≤70℃/81.273~91.432KPa),冷却至20℃(通常15~25℃),向剩余物中加入水1.9Kg(加时放热),加时保持温度不高于50℃。将混合物再冷至20℃搅拌下用二氯甲烷1.7Kg洗涤,搅拌30min后分出水相,通过1μm滤筒过滤器过滤,加水3.2Kg稀释,加热到约40℃(一般35~50℃)用NaOH水溶液调至pH1.1(一般0.9~1.3),大约用NaOH水溶液(50%)0.15Kg,并保持温度45℃左右。当有少许结晶时,用50%NaOH水溶液(约0.15Kg)调至pH2.8(一般2.6~3.0),且温度保持45℃(一般35~50℃)。将混合物在慢速搅拌下于15~20h内降温至22℃左右,在此期间产物沉淀将析出,在35℃时将浆状液用50%NaOH水溶液或浓盐酸调至pH3.2(一般3.1~3.3),如有必要,将浆状液冷至5℃,,把浆状物缓慢温和搅拌3h以上。过滤,依次用冷水0.35Kg和丙酮0.3Kg洗涤滤饼,抽干,得粗品(R)-9-[2-(硫代膦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为湿品),其纯度为97%。将湿品于50℃下真空干燥,直至水分含量<10%。1.6、硫代替诺福韦纯品的制备
在大反应瓶中加入水和粗品(R)-9-[2-(硫代膦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1.00kg(按水分含量折算的干品量),加热到110℃(一般95~110℃),先温和地搅拌,后强搅拌,直至固体全部溶解,如未溶好,补加预热好的清水(95~100℃),直至全溶。将溶液热过滤,热水(95~110℃)洗,洗液和滤液加热到100℃。在缓慢搅拌下约在3~5h内冷却,首先冷至30℃,然后连续冷却至10℃。在10℃保持至少3h。过滤收集析出固体,依次用冷水1.5Kg(0~10℃冷水)和丙酮1Kg洗涤滤饼,湿滤饼于50℃真空干燥(一般40~60℃),干至水分含量约5.9%(一般3.9%~7.9%),得纯的(R)-9-[2-(硫代膦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一水合物,其纯度为98%.
制备例2:硫代阿德福韦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1.4~1.6的方法,由市售碳酸亚乙酯代替(R)-1,2-亚丙基碳酸酯制得阿德福韦。
制备例3:(S)-(-)-1-(3-氯苯基)-1,3-丙二醇的制备
3.1、3-(3-氯苯基)-3-氧代-丙酸的制备
在干燥洁净的5L三颈圆底烧瓶装上机械搅拌器和加料漏斗。通入氮气以赶走空气,向其中加入二异丙胺(424ml)和THF(1.2L),将被搅拌的内容物冷却至-30℃,在搅拌下缓慢加入正丁基锂(1.23L,2.5M的己烷溶液),并将温度保持在-30至-48℃。在完成加料后(30分钟),用己烷(30ml)冲洗加料漏斗,然后将被搅拌的溶液冷却至-70℃,在搅拌下缓慢加入乙酸三甲基硅烷基乙酯(200g),将温度保持在<-70℃,在完成加料后(约30分钟),将溶液在-70℃下搅拌15分钟。在搅拌下缓慢加入3-氯苯甲酰氯(197ml),将温度保持在<-70℃。在完成加料后(约1.5小时),除去冷却裕,将反应溶液搅拌约1.5小时,同时逐渐升温至0℃,用冰浴冷却反应烧瓶,然后向被搅拌的溶液中加入水(1.5L)。将反应混合物搅拌20min,然后用叔丁基甲基醚(MTBE)(0.8L)稀释,分离下面的水箱,并转移至装有机械搅拌器的圆底烧瓶中,加入MTBE(1.3L)并在冰浴中将被搅拌的混合物冷却至<10℃。加入浓HCl溶液(250ml12M的溶液)并剧烈搅拌该混合物。分离各层,将水相用浓HCl(40ml)进一步酸化并再次用MTBE(1.1L)萃取,将合并的MTBE萃取溶液用约10%的NaCl溶液(2L)洗涤,干燥(MgSO4,100g),过滤并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约503g的黄色固体,将粗品固体在己烷(3.5L)中制成浆液并转移至装有机械搅拌器的圆底烧瓶中,将混合物在<0℃的温度下搅拌1h,然后过滤,用己烷(3×300ml)洗涤并室温减压干燥至恒重,即得487g淡黄色3-(3-氯苯基)-3-氧代-丙酸粉末状固体。
3.2、(S)-3-(3-氯苯基)-3-羟基丙酸的制备
於干燥洁净的10L三颈圆底烧瓶装上机械搅拌器和加料漏斗,用氮气冲洗并甲入上步所得的3-(3-氯苯基)-3氧代-丙酸(420g)和二氯甲烷(3.5L)。搅拌,将混合物冷却至-30℃,20分钟后将三乙胺(350ml)加入到混合物中,待所有的固体溶解,将(-)-β-氯二异松莰基硼烷的二氯甲烷溶液(1.60M,1.8L)装入到加料漏斗中,然后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同时将温度保持在-30至-35℃,在完成加料后(约1h),将溶液升温至℃并搅拌,搅拌约6h后,将混合物用1M HCl(400ml)酸化并用乙酸乙酯(2000ml)萃取,分离有机相,通过MgSO4塞进行过滤,并用氮气流浓缩,将剩余物溶解于CH2Cl2,用氮气流蒸发溶剂,向浑浊的橙色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2L),随后加入3M NaOH溶液(2.1L)。将混合物剧烈搅拌20分钟,然后将其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分离各层,用乙酸乙酯(2L)洗涤碱性的水相,用浓HCl(500ml)酸化水相,并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1.0L)。合并3次的酸性乙酸乙酯萃取物,用饱和NaCl溶液(800ml)洗涤,用无水MgSO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浓缩,得到428g的黄色油状物。冷却结晶,将所得固体在乙酸乙酯(600ml)中制成浆液,并转移至装有机械搅拌器的1L三颈圆底烧瓶中,将所得混合物在冰浴温度下搅拌8h,然后过滤,将收集到的固体用4∶1的己烷∶乙酸乙酯(3×100ml)洗涤并减压室温干燥至恒重,得415g淡黄色粉末固体(S)-3-(3-氯苯基)-3-羟基丙酸。
3.3、(S)-(-)-(3-氯苯基)-1,3-丙二醇的制备
於干燥洁净的10L三颈圆底烧瓶,安装上机械搅拌器、加料漏斗和温度计。将烧瓶用氮气冲洗并装入(S)-3-(3-氯苯基)-3-羟基丙酸2(412g)和THF(2000mL),搅拌,溶液冷却至0~5℃(冰盐浴)。将1M硼烷的THF溶液(4.5L)装入加料漏斗中,然后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同时将温度保持在<5℃。在完成加料后(约3h),除去冷却浴,将溶液在室温下搅拌3h用水(1000mL)将反应溶液猝灭,然后加入6M NaOH溶液(600mL)。将混合物搅拌60min,观察到温度升高至约30℃,然后将混合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分离各层,将水相再次用乙酸乙酯(2×800mL)萃取。将合并的有机相用饱和NaCl溶液(1000mL)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并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365g浅黄色油状物(S)-(-)-(3-氯苯基)-1,3-丙二醇。
实施例1:(R)-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的制备
1.1、硫代替诺福韦二氯化物的制备
Figure A20091019211400121
於干燥洁净的5000mL的四颈圆底烧瓶,安装上机械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加料漏斗。将烧瓶用氮气冲洗并装入制备例1化合物(280g)、二氯甲烷(2000mL)和N,N-二乙基甲酰胺(320g),搅拌,将草酰氯(153mL)装入加料漏斗中缓慢滴入混合物中。约2h滴完,移去加料漏斗,将混合物搅拌加热回流6h,冷却,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即得硫代替诺福韦二氯化物,直接用于下一步。1.2、(R)-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的制备
於干燥洁净的10L三颈圆底烧瓶,装上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和加料漏斗。用氮气冲洗并加入制备例3的化合物(180g)和二氯甲烷(4600mL)。将该溶液冷却至0~10℃。加入四氯化钛(70mL),在约10min后形成沉淀。加入三乙胺(250mL),沉淀溶解,溶液变成紫色。5h左右将该紫色溶液滴加到上步硫代替诺福韦二氯化物(270g)的300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开始的温度是10℃,最后的温度是37℃。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在室温下搅拌4h,然后滴入甲醇(300mL)。用水(3×700mL)洗涤反应混合物,分离有机层。用氯仿(3×800mL)萃取水相。将合并的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3×700mL L)洗涤。合并的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通过硅藻土(Celite521)过滤,在减压下浓缩,得到135g淡黄色油状物(R)-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
含量测定:
HPLC条件:CHIRALPAK IC共价键手性合柱,250×4.6mm
流动相:溶剂A=20mM磷酸钾,pH 6.2;溶剂B=乙腈
梯度:10~60%B/15min,60~10%B/2min,10%B/3min,1.4ml/min。
检测波长:272nm    样品配制:适量,溶于甲醇制成溶液
进样体积:20μL
检测结果:含量顺式97.3%21.1min出峰,反式1.8%21.7min出峰
Figure A20091019211400131
Figure A20091019211400141
1H-NMR(400MHz,CDCl3):
δ1.28(3H,二重峰,J=7.5Hz,13号氢);δ1.96~2.16(2H,多重峰,22号氢);δ2.69~2.74(1H,多重峰,22号氢);δ3.53~3.62(2H,多重峰,15号氢);δ3.79~3.85(2H,,多重峰,21号氢);δ3.98~4.04(2H,多重峰,11号氢);δ4.67~4.73(1H,三重峰,J=8.1Hz,19号氢);δ7.19~7.72(4H,,24、26、27、28号氢);δ8.76(1H,,单峰,2号氢);δ8.96(1H,,单峰,8号氢)。
MS:m/z(M+)453.5(100%),455.3(33.1%)。
实施例2: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由硫代阿德福韦代替硫代替诺福韦制得目标化合物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
含量测定:
HPLC条件:CHIRALPAK IC共价键手性合柱,250×4.6mm
流动相:溶剂A=20mM磷酸钾,pH 6.2;溶剂B=乙腈
梯度:10~60%B/15min,60~10%B/2min,10%B/3min,1.4ml/min。
检测波长:270nm    样品配制:适量,溶于甲醇制成溶液
进样体积:20μL
检测结果:含量顺式96.4%,17.3min出峰,反式2.6%17.8min出峰
Figure A20091019211400142
实施例3:(R)-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富马酸盐的制备
将(R)-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45g和无水乙醇600ml放入1000ml三口烧瓶中,搅拌溶解,加入5.6g富马酸,强烈搅拌,加热至回流,15min后,冷却至50℃左右搅拌3h,然后慢速搅拌下于30min内冷至25℃,再在1h内冷至5~10℃。当晶体开始形成,停止搅拌,将混合物在0℃静置10h,过滤,固体用冷的乙醇洗涤,真空50℃干燥得淡黄色固体结晶36g。HPLC手性纯度,99.1%。
实施例4:(R)-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
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甲磺酸盐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以甲磺酸代替代替富马酸,制得目标化合物的甲磺酸盐,即R)-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甲磺酸盐,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其纯度为98.9%,(HPLC法)。
实施例5: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富马酸盐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以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代替代替(R)-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制得目标化合物的富马酸盐,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其纯度为99.3%,(HPLC法)。
实施例6: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药理活性评价
材料和方法
受试药物:实施例1、实施例2的化合物,硫代阿德福韦酯、硫代替诺福韦酯、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酯,以无菌蒸馏水与丙二醇适宜比例配成所需浓度。
实验动物:;1日龄广州麻鸭,体重:40~50g;性别:均为雄性.
毒种:上海麻鸭乙型肝炎病毒,强阳性血清(北京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一70℃保存
试验方法: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日龄广州麻鸭,经腹腔注射上海麻鸭-阳性血清,每只0.2ml,在感染后7天取血,分离血清,-7℃保存待检,感染的饲养至两周作为实验动物。
测定方法:取感染阳性鸭35只随机分成7组,分设为:病毒对照组1组,用淀粉胶囊;阳性对照组,分别是阿德福韦酯对照组与替诺福韦酯对照组个1组;实施例1化合物、实施例2的化合物,硫代阿德福韦酯、硫代替诺福韦酯、实验组各1组。剂量均按照同摩尔浓度给药。实验时间为14天,停药后观察7天,
观察指标:血清DHBV DNA改变情况。在用药前、用药7天、用药14天、停药5天分自鸭腿胫静脉取血,分离血清,-70℃保存待检。采用杂交斑点吸光度值法,同时用DSQO软件对半点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下表:
Figure A20091019211400161
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化合物与实施例2化合物的抗DHBV病毒活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Claims (6)

1、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或其可药用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9101921140002C1
式中,R1是氢或者甲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其特征在于:R1为氢时表示是硫代阿德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R1为甲基时表示是硫代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即R1为氢时,化合物为: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乙基}腺嘌呤
R1为甲基时,化合物为:(R)-9-{2-[2,4-顺式-(S)-(+)-4-(3-氯苯基)-2-硫代-1,3-二氧杂磷杂环己烷-2-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
3、根据权利要求或1或2所述的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药用盐选自甲磺酸盐或苯磺酸盐或对甲苯磺酸盐或酒石酸盐或富马酸盐或马来酸盐或枸橼酸盐或柠檬酸盐或乳酸盐或苹果酸盐或杏仁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或1或2所述的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化物为水合物或C1~C4的醇的溶剂化物。
5、含有治疗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或其可药用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的药物组合物。
6、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200910192114XA 2009-09-07 2009-09-07 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 Active CN1016596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2114XA CN101659676B (zh) 2009-09-07 2009-09-07 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2114XA CN101659676B (zh) 2009-09-07 2009-09-07 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9676A true CN101659676A (zh) 2010-03-03
CN101659676B CN101659676B (zh) 2012-06-20

Family

ID=41787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2114XA Active CN101659676B (zh) 2009-09-07 2009-09-07 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5967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7146A (zh) * 2012-11-20 2013-03-20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腺嘌呤衍生物及其包合物
WO2014000541A1 (zh) * 2012-06-29 2014-01-03 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无环核苷酸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10477A (zh) * 2013-12-16 2015-06-17 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 替诺福韦环膦酸酯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US9908908B2 (en) 2012-08-30 2018-03-06 Jiangsu Hansoh Pharmaceutical Co., Ltd. Tenofovir prodrug and pharmaceutical uses thereof
WO2020143800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凯思凯迪(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肝脏特异性ampk激动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64809A0 (en) * 2002-05-13 2005-12-18 Metabasis Therapeutics Inc Novel phosphonic acid basdrugs of pmea and its analogues
AU2003235501A1 (en) * 2002-05-13 2003-11-11 Metabasis Therapeutics, Inc. PMEA and PMPA cyclic producing synthesis
KR20070029196A (ko) * 2004-06-08 2007-03-13 메타베이시스 테라퓨틱스, 인크. 고리 에스테르의 루이스 산 매개 합성
CN101463045B (zh) * 2009-01-07 2011-08-31 合肥恒星药物研究所 硫代膦酸酯核苷酸化合物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00541A1 (zh) * 2012-06-29 2014-01-03 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无环核苷酸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9908908B2 (en) 2012-08-30 2018-03-06 Jiangsu Hansoh Pharmaceutical Co., Ltd. Tenofovir prodrug and pharmaceutical uses thereof
CN102977146A (zh) * 2012-11-20 2013-03-20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腺嘌呤衍生物及其包合物
CN102977146B (zh) * 2012-11-20 2016-04-20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腺嘌呤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04710477A (zh) * 2013-12-16 2015-06-17 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 替诺福韦环膦酸酯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WO2020143800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凯思凯迪(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肝脏特异性ampk激动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9676B (zh)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9676B (zh) 一种硫代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肝靶向酯前体药物
CN101475594B (zh) 肝靶向抗病毒前体药物环状磷酸酯及其应用
CN102424668A (zh) 氮杂肽衍生物
CN103193789A (zh) 一种光学活性的丁苯酞开环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
AU2015217221A1 (en) Prodrug compounds and their uses
KR20020095022A (ko) 이중 디카르복실산 디아미노플라틴 착체의 항종양 유도체, 그의 제조방법, 그것을 함유하는 약학조성물 및 그 유도체의 적용
CN103058972B (zh) 一类含环己烷结构的苯基c-葡萄糖苷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463045B (zh) 硫代膦酸酯核苷酸化合物
CN101735213B (zh) 戊乙奎醚的光学异构体及其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02977146A (zh) 一种腺嘌呤衍生物及其包合物
CN101863901B (zh) 2-(取代苯基)-2-(4,5,6,7-四氢噻吩并[3,2-c]吡啶-5(4H)-基)-N-取代-乙酰胺、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RU2701728C2 (ru) Новая поли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ая форма пролекарства тенофовир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получения и ее применение
JPH03503162A (ja) 化学療法における毒性特性の改良
CN102838651B (zh) 一类齐墩果酸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P2511281A1 (en) Acyclic nucleoside phosphonate derivatives and medicine uses thereof
CN101541717B (zh) 一种反式苯丙烯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45052B (zh) 一类含氮杂环的噻吩并吡啶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08131635A1 (fr) Dérivés phosphonates de nucléosides acycliques et leurs utilisation médicale
WO2007014491A1 (fr) Phosphonates de nucléotides acycliques et leur utilisation dans des agents antiviraux
CN102503953B (zh) 肟类化合物
CN101805355B (zh) 一类噻吩并吡啶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6444408B (zh) 一种多靶点型双硫仑衍生物、药物组合物及其抗肿瘤应用
CN115028594A (zh) 恩替他滨药用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学用途
CN101863900B (zh) 一氧化氮供体型噻吩并吡啶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87065A (zh) 阿糖胞苷前药衍生物及其在抗癌抗肿瘤中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ANGSU HUATAI CHEN GU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XU KUI

Effective date: 201301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30031 HEFEI, ANHUI PROVINCE TO: 225300 TAI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105

Address after: 225300, room 1, 129 drug Avenue, Ta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ai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Curegen (Jiangsu) Pharmaceuticals Inc.

Address before: Shushan District of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31 fan 4 No. 4 Building 601 wa Lu (no live)

Patentee before: Xu K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