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1998A - 无线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51998A CN101651998A CN200910165357A CN200910165357A CN101651998A CN 101651998 A CN101651998 A CN 101651998A CN 200910165357 A CN200910165357 A CN 200910165357A CN 200910165357 A CN200910165357 A CN 200910165357A CN 101651998 A CN101651998 A CN 1016519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th
- communication
- frame
- switching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2
- OVGWMUWIRHGGJP-WVDJAODQSA-N (z)-7-[(1s,3r,4r,5s)-3-[(e,3r)-3-hydroxyoct-1-enyl]-6-thiabicyclo[3.1.1]heptan-4-yl]hept-5-en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C=C/C[C@@H]1[C@@H](/C=C/[C@H](O)CCCCC)C[C@@H]2S[C@H]1C2 OVGWMUWIRHGGJP-WVDJAODQSA-N 0.000 description 194
- 101000988961 Escherichia coli Heat-stable enterotoxin A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9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9
- 101150081243 STA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OVGWMUWIRHGGJP-WTODYLRWSA-N (z)-7-[(1r,3s,4s,5r)-3-[(e,3r)-3-hydroxyoct-1-enyl]-6-thiabicyclo[3.1.1]heptan-4-yl]hept-5-en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C\C=C/C[C@H]1[C@H](/C=C/[C@H](O)CCCCC)C[C@H]2S[C@@H]1C2 OVGWMUWIRHGGJP-WTODYLRWSA-N 0.000 description 20
- 101100366889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ta-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无线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控制数据通信的控制单元和存储通信数据的存储器。控制单元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控制单元向通信对方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并且在接收到来自通信对方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控制单元开始使用切换后的通信路径的数据通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如下的无线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利用该无线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使用经由接入点而路由的通信和不经由接入点而路由的直接通信来执行通信。
背景技术
无线LAN标准(802.11)规定了执行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的ad-hoc(自组织)模式、以及作为执行经由接入点的通信的通信模式的基础设施模式。
在执行经由接入点的通信的基础设施模式中,对通信进行中继的接入点对无线网络中存在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的访问时序进行协调。另一方面,在执行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的ad-hoc模式中,在无线通信装置间直接执行通信,并确定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访问时序。在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2005-117458中公开了根据公开了这些通信模式的相关技术的技术。
虽然作为经由接入点的通信模式的基础设施模式与ad-hoc模式相比遭受到吞吐量降低的缺陷,但是基础设施模式具有每个受控制的无线终端可连接至无线LAN或因特网的优点。另一方面,虽然其中无线终端彼此直接通信的ad-hoc模式具有不存在由于接入点中继造成的开销且因此吞吐量增大的优点,但是ad-hoc模式遭受到无法连接至有线LAN或因特网的缺陷。
作为可利用这2种模式的优点的新的通信方案,目前正在将TDLS(隧道直接链路建立)方案定义为新的标准即802.11z。根据该方案,在无线终端之间建立直接通信链路(直接链路),以在保持基础设施模式的同时允许直接通信。此外,还已提出了如下的机制:利用该机制,在建立直接链路之后,可以适当地切换用于执行向通信对方的发送的路径(接入点路由路径((access-point-routed path)和直接链路路径)。
然而,如果当在两个通信装置之间执行通信时切换接入点路由路径和直接链路路径,则会发生其中在新路径上发送的数据帧比在旧路径上发送的数据帧更先到达通信对方的情况。应当注意,帧和分组被认为是同义的,意思是指数据通信的单位。
如果在新路径上发送的数据帧比在旧路径上发送的数据帧更先到达通信对方,则在数据接收装置处接收的帧的顺序被改变,这妨碍了正常的数据通信。该现象是由于诸如经由接入点而路由的中继操作中的延迟或由于旧路径的传输特性的恶化而导致的重传等待等的因素而发生的。
将参照图1来说明由于路径切换而导致的接收帧的顺序扰乱。图1从其左手侧起示出了用作数据发送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执行通信中继处理的接入点(AP)和用作数据接收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2)。
无线通信装置(STA1)首先经由接入点(AP)执行与无线通信装置(STA2)之间的通信。然后无线通信装置(STA1)和无线通信装置(STA2)通过建立直接链路在不经由接入点(AP)的情况下彼此直接通信。
标在每个数据帧(=分组)发送旁边的数字表示来自无线通信装置(STA1)的分组的发送顺序。无线通信装置(STA1)首先经由接入点(AP)将分组1、2和3发送至无线通信装置(STA2)。然后无线通信装置(STA1)通过建立直接链路在不经由接入点(AP)的情况下将分组4、5和6发送至无线通信装置(STA2)。
在执行这种数据发送时,例如,如果在接入点(AP)中继路径中出现延迟,则发生如下的情况:其中,如图中示出的在无线通信装置(STA2)处接收的分组的顺序所示,在切换到直接链路路径之后发送的分组4、5和6更早地到达无线通信装置(STA2),而在先期发送的分组1、2和3则随后才被接收到,因此帧的顺序被改变。
作为根据解决该问题的相关技术的技术,例如,在802.11s的标准化中设计了一种措施。根据该措施,将规定与发送分组相对应的分组顺序的序列号分配给比通常的MAC头部更上位的头部。然而,由于该技术除了给通常的MAC头部分配序列号以外还需要分配新的序列号,因此存在通信装置上的处理负荷增大从而导致通信效率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期望提供如下的无线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在在通信装置之间执行涉及接入点(AP)路由路径与直接链路路径之间的路径切换的通信的配置的情况下,利用该无线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可以克服由于路径切换导致的接收数据的顺序扰乱。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控制数据通信的控制单元以及存储通信数据的存储器,其中控制单元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以及控制单元向通信对方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并且在接收到来自所述通信对方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控制单元开始使用切换后的通信路径的数据通信。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在向通信对方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之后,控制单元将要发送的数据积蓄在存储器中,并且在接收到来自通信对方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控制单元经由切换后的通信路径来发送已积蓄在存储器中的要发送的数据。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中,控制单元将表示在当前使用的通信路径上发送的最后的数据的路径结束帧发送至通信对方,并在发送该路径结束帧之后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中,控制单元将在其附加头部中存储有表示在当前使用的通信路径上发送的最后的数据的信息的数据帧发送至通信对方,并在发送该数据帧之后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中,控制单元将在其附加头部中存储有表示在当前使用的通信路径上发送的最后的数据的信息的数据帧作为通信路径切换请求而发送至通信对方,并且在接收到来自通信对方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控制单元开始使用切换后的通信路径的数据通信。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中,控制单元通过使用作为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的直接链路路径来向通信对方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控制数据通信的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并且在接收到来自通信对方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后,控制单元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并且在返回该路径切换接受响应后,控制单元丢弃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数据帧。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控制数据通信的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所述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以及在接收到来自通信对方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后,,在接收到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结束帧、或从接收到所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起经过了等待时间的条件下,控制单元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接收到在其附加头部中存储有表示结束帧的信息的数据帧的条件下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在内的通信系统,该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具有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其中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向作为通信对方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并在接收到来自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开始使用切换后的路径的数据发送,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在接收到来自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之后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并且在返回该路径切换接受响应之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丢弃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数据帧。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在内的通信系统,该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具有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其中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向作为通信对方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并在接收到来自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开始使用切换后的路径的数据发送,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在接收到来自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后,在接收到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结束帧、或从接收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起经过了等待时间的条件下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其中控制切换包括:向通信对方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以及在接收到来自通信对方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开始使用切换后的路径的数据发送。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其中控制切换包括:接收来自通信对方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以及在返回该路径切换接受响应后,丢弃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数据帧。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其中控制切换包括:接收来自通信对方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以及在接收到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结束帧、或从接收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起经过了等待时间的条件下,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使无线通信装置执行通信控制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使控制单元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其中控制切换包括:向通信对方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以及在接收到来自通信对方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开始使用切换后的路径的数据发送。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使无线通信装置执行通信控制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使控制单元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其中控制切换包括:接收来自通信对方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以及在返回该路径切换接受响应后,丢弃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数据帧。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使无线通信装置执行通信控制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使控制单元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其中控制切换包括:接收来自通信对方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以及在接收到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结束帧、或从接收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起经过了等待时间的条件下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一通信装置向作为通信对方的第二通信装置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并在接收到路径切换接受响应的条件下开始使用切换后的路径的数据发送。已接收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的第二通信装置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并且在返回该路径切换接受响应之后,该第二通信装置丢弃从切换前使用的路径发送的数据帧。替代性地,在接收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时,第二通信装置在接收到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结束帧之后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根据该配置,可以以与数据发送的顺序相一致的顺序来处理数据,而不会导致在数据接收侧接收的数据的顺序的扰乱。
应当注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程序是可以经由以计算机可读格式提供的存储介质或通信介质而被提供给能够执行各种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系统的程序。通过以计算机可读格式提供这种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上实现了与该程序相对应的处理。
从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来看,本发明的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系统”是指多个装置的逻辑集合,而不限于构成装置位于同一壳体内的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由于路径切换而导致的接收帧的顺序扰乱的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顺序的概要的图;
图5是示出了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LS登记处理中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6是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
图7是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
图8是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
图9是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
图10是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
图11是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
图12是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
图13是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以及
图14是说明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无线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
将参照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图2示出了作为两个执行数据通信的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10和无线通信装置(STA2)20,另外还示出了执行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中继通信处理的接入点(AP)30。
接入点(AP)30可以具有与相关技术中使用的配置相同的一般配置,并且可以不具有任何特别的功能。除了无线LAN的通常操作以外,无线通信装置(STA1)10和无线通信装置(STA2)20还具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接链路路径设置功能。假定无线通信装置(STA1)10和无线通信装置(STA2)20已完成了对作为与接入点(AP)30之间的连接请求的关联的构建,则因此可使用经由接入点(AP)30将无线通信装置(STA1)10连接至无线通信装置(STA2)20的AP路由路径51。
在以下对实施例的说明中,将无线通信装置(STA1)10设为数据发送侧,并将无线通信装置(STA2)20设为数据接收侧。当完成了作为用于执行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的建立处理的DLS(直接链路建立)处理时,变得可以使用图2所示的直接连接在无线通信装置(STA1)10和无线通信装置(STA2)20之间的直接链路路径52。
图3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10的配置的框图。应当注意,无线通信装置(STA2)20也具有相同的配置。如图3所示,无线通信装置10具有数据处理单元11、传输处理单元12、无线接口单元13、控制单元14、存储器15和天线16。
数据处理单元11创建存储通信数据的分组。传输处理单元12对由数据处理单元11生成的分组执行诸如附加头部或错误检测码之类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提供给无线接口单元13。无线接口单元13将从传输处理单元12接收的数据转换成调制信号,并经由天线16发送该调制信号。
在数据接收操作中,对于经由天线16接收的数据,无线接口单元13执行对接收信号的解调,传输处理单元12执行对其头部的分析并将作为结果的数据传递给数据处理单元11。数据处理单元从分组获取通信数据。控制单元14执行对各个上述组件单元中的处理的集中控制。此外,控制单元14获取存储在存储器15中的数据,并将所获取的数据提供给数据处理单元11,使得该数据被转换成分组存储的数据。替代性地,控制单元14将由数据处理单元11从分组所获取的数据存储到存储器15中。除了通信数据以外,还将用于通信控制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器15中。控制单元14执行根据该程序的通信控制。
将参照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处理顺序的概要。在以下说明中将发送数据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和接收数据的无线通信装置(STA2)20分别简称为“STA1”和“STA2”。
如图4所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顺序中执行以下3种处理。
(a)DLS登记处理,
(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c)路径切换处理,
这些处理是在无线通信装置中的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执行的。
(a)DLS登记处理是用于执行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的建立处理。在该DLS登记处理中,执行直接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在本示例中是STA1和STA2)将关于装置自身的能力等的信息封装在独立帧中以供相互交换,并登记经由直接链路执行与其之间的通信的通信对方。
在完成该DLS登记处理后,STA1变得可以通过选择性地使用AP路由路径和直接链路径而将数据发送至STA2。
(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是如下的处理:在该处理中,通过使用被单独监测的、与直接链路路径的传输质量相关的信息和与AP路由路径的传输质量相关的信息,来评估直接链路路径和AP路由路径中的哪一个适合于作为用于与另一方的终端之间的通信的路径,并决定对更适合的路径的路径更新。
(c)路径切换处理代表当在上述的路径更新决定处理中决定执行从当前使用的路径到其它路径的路径变更(即,AP路由路径与直接链路路径之间的路径变更)时所执行的过程。在该过程中,STA1在实际地向STA2发送数据的同时向STA2通知对要使用的路径的变更,并接收到对该路径变更的接受。该过程保证了从STA1到达STA2的数据的顺序。也就是说,执行控制以使得STA2可以以从STA1发送分组的顺序接收该分组。
在下文中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1.实施例1]
在下文中将按顺序说明根据实施例1的以下处理。
(a)DLS登记处理
(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c)路径切换处理
(1a.DLS登记处理)
图5是示出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DLS登记处理中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流程图的图。在该图中从左手侧起示出了以下装置:
作为数据发送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
作为通信中继装置的接入点(AP);以及
作为数据接收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2)。
DLS登记处理是用于执行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的直接链路建立处理。在DLS登记处理中,直接链路建立请求和直接链路建立响应被作为独立帧而在无线通信装置之间被发送/接收。应当注意,在设置直接链路之前,经由接入点(AP)而发送/接收用于DLS登记处理的帧。此时,仅在两个STA之间完成处理,并且对这种发送/接收进行中继的接入点(AP)不知晓该帧的内容。
首先,在步骤S101中,作为数据发送侧终端的STA1向作为数据接收侧终端的STA2发送包含STA1上的装置能力信息的“DLS登记请求”帧。
该帧在到达STA2之前被接入点(AP)进行中继。如果已接收到该帧的STA2可以成功地解释该帧的内容(步骤S103中的“是”),则STA2进行至步骤S104,并经由AP而类似地向STA1返回“DLS登记响应”帧。该帧也是独立帧,并且包含STA2上的装置能力信息。另外,该帧包含记录与对STA2中的直接链路建立的许可/不许可相关的信息(即,与DLS的成功/失败相关的信息)的成功/失败字段。
如果STA2是不支持DLS的装置,则STA2不可能解释从STA1接收到的DLS登记请求帧的内容(步骤S103中的“否”)。在这种情况下,从STA1接收到的DLS登记请求帧在STA2内被丢弃,并且处理结束。
在成功地解释从STA1接收到的“DLS登记请求”后由STA2在步骤S104中向STA1发送的“DLS登记响应”帧,经由AP而到达STA1(步骤S105)。
如果STA1能成功地接收“DLS登记响应”帧并解释其内容(步骤S106中的“是”)并且此外该接收的帧中的成功/失败字段的值指示“DLS登记已成功”,则DLS的建立变得完成。
如果STA1未能在预设的超时时段内接收到来自STA2的DLS登记响应帧,则确定对方不支持DLS,并且不构建直接链路。一旦完成了DLS的建立,则从该点起往后,STA1和STA2可通过选择性地使用AP路由路径和直接链路路径来向彼此发送数据。与数据发送/接收并行地执行后续的处理。
(1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如上文所述,路径更新决定处理是如下的处理:在该处理中,通过使用与直接链路路径的传输质量相关的信息以及与AP路由路径的传输质量相关的信息,来评估直接链路路径和AP路由路径中的哪一个适合于作为要用于与另一方的终端进行通信的路径,并决定对该更适合的路径的路径更新。
该路径更新决定处理是与通常的数据发送/接收相并行地执行的。发送侧终端(在本实施例中是STA1)主动地检查和评估AP路由路径(STA1→AP→STA2)和直接链路路径(STA1→STA2)各自的传输特性。尽管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并未特别地规定,但是可以考虑以下的过程作为示例。
首先,STA1与STA2相协调地使得STA2测量和报告经由AP路由路径而发送至STA2的测试探测流量的接收信道功率指标(RCPI)。STA2可以通过对从STA1到AP的分组进行窃听来获得与基于直接链路的发送路径质量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测量来从自AP到STA2的分组获得与AP路由路径的后半部分的发送路径质量相关的信息。
然后,相反地,STA1使得STA2发送从STA2到STA1的测试探测流量,并进行类似的测量,由此获得与AP路由路径的前半部分的发送路径质量相关的信息。然后,STA1对各条路径根据测量结果估计适当的调制,并计算期望的吞吐量。最后,STA1通过比较针对各个路径计算出的期望的吞吐量来决定当前适合于通信的路径。
当像在本例中这样地更新适合的路径且所决定的路径与当前使用的路径不相同时,STA1进行至路径切换处理。
(1c.路径切换处理)
路径切换处理是其中当在路径更新决定处理中决定执行从当前使用的路径到其它路径的路径变更(即,AP路由路径与直接链路路径之间的路径变更)时执行路径切换的处理。该处理是在由STA1向STA2发送数据的同时执行的。该处理代表其中STA1向STA2通知对要使用的路径的变更并接收对该路径变更的接受的过程。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中,在该路径切换过程时,执行控制以保证从STA1到达STA2的数据的顺序。即,执行控制以使STA2可以以从STA1发送分组的顺序接收该分组。
图6是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在该图中从左手侧起示出了以下装置:
作为数据发送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
作为通信中继装置的接入点(AP);以及
作为数据接收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2)。
应当注意,在开始执行该路径切换处理时,STA1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向STA2发送数据。如步骤S151所示,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发送分组帧1、2和3。图中所示的接入点(AP)执行分组中继处理。图中所示的AP中的虚线表示中继处理。应当注意,在该图中,AP路由路径被简称为“AP路径”,直接链路路径被简称为“直接路径”。
当在上述的路径更新决定处理中决定切换至直接链路路径时,在完成对STA2发送最后的数据帧(分组3)之后,STA1在步骤S152中发送“Tx路径切换请求”帧。
“Tx路径切换请求”帧是用于数据发送侧的通信装置向数据接收侧的通信装置通知改变数据发送路径的帧。该帧不是管理帧,而是比802.11MAC层更上位的层中的包含信令信息的数据帧。在本实施例中,该帧总是在直接链路路径上发送的。
然后,数据发送侧的STA1直到该STA1接收到来自数据接收侧的STA2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时才执行数据发送。在该时段期间,从上层传递下来的数据分组被缓冲到STA1内的存储器中。如步骤S153所示,从上层传递下来的数据分组4、5和6被缓冲到STA1内的存储器中。因此,在发送了在步骤S152中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帧后,STA1暂停数据发送,直到缓冲被释放为止(步骤S172或S174)。
另一方面,数据接收侧的STA2在步骤S161中接收来自STA1的“Tx路径切换请求”帧。在步骤S162中,STA2解释该帧的内容,决定是否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并根据该决定执行处理。
如果STA2决定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2进行至步骤S163,并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并在步骤S165中向STA1发送该帧。与路径切换请求帧相似地,该帧不是管理帧,而是比802.11MAC层更上位的层中的包含信令信息的数据帧。在本实施例中,该帧总是在直接链路路径上发送的。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62中决定不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2进行至步骤S164,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并在步骤S165中向STA1发送该帧。
数据发送侧的STA1等待来自STA2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并且STA1在步骤S171中判定是否已在预设时段间内成功地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
如果已在预设时段内成功地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进行至步骤S172,并执行针对要使用的路径的、从AP路由路径到直接链路路径的切换。然后,在步骤S173中,STA1顺序地发送被缓冲的数据(分组4、5和6)。
另一方面,如果即使在发送了“Tx路径切换请求”帧后经过了预定时段之后也未成功确认对“Tx路径切换响应”帧的接收,或者如果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进行至步骤S174。在步骤S174中,STA1通过按原样使用迄今已使用的路径(AP路由路径)来顺序地发送被缓冲的数据(分组4、5和6),而不执行路径切换。也就是说,STA1释放缓冲,并使用现有路径继续进行数据发送。
在步骤S165中的发送“Tx路径切换响应”之后,数据接收侧的STA2继续接收来自STA1的数据帧。然而,如果确认了接收到即使是单个的通过使用新路径而被从STA1发送的数据帧,则随后STA2丢弃通过使用旧路径而被从STA1发送的数据帧。在图示的示例中,在步骤S181中,数据接收侧的STA2通过使用新路径(直接链路路径)来接收作为从STA1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帧的分组4。
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到分组4后,虽然STA2接收通过使用新路径(直接链路路径)而从STA1发送的分组5和6并对其执行处理,但是STA2丢弃通过使用旧路径(AP路由路径)而被发送的分组2和3。
结果,在数据接收侧以根据分组被发送的顺序(分组1、4、5和6)的顺序来接收该分组。应当注意,虽然丢弃了分组2和3,但是可以将STA2设置为在必要时对STA1执行重传请求,以稍后接收分组2和3。
通过该处理,如图6所示,即使在来自现有路径(AP路由路径)的一些中继帧被来自作为新路径的直接链路路径的帧所赶超(pass)时,也可以使得帧被STA2接收和处理的顺序与帧分组被从STA1发送的顺序相一致。
虽然以上参照图6说明的示例是针对现有路径是AP路由路径且新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可适用于现有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且新路径是AP路由路径的情况。
[实施例2]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实施例2中也顺序地执行上面参照图4说明的以下3种处理。
(a)DLS登记处理
(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c)路径切换处理
在实施例2中也以与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执行(a)DLS登记处理和(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只有(c)路径切换处理与实施例1中的路径切换处理不相同。下面将参照图7说明根据实施例2的(c)路径切换处理。
(实施例2中的路径切换处理)
图7是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在该图中从左手侧起示出了以下装置:
作为数据发送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
作为通信中继装置的接入点(AP);以及
作为数据接收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2)。
应当注意,在开始执行该路径切换处理时,STA1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向STA2发送数据。如步骤S211所示,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发送分组帧1、2和3。图示的接入点(AP)执行分组中继处理。图示的AP中的虚线表示中继处理。应当注意,在该图中,AP路由路径被简称为“AP路径”,直接链路路径被简称为“直接路径”。
当在上述的路径更新决定处理中决定向直接链路路径的切换时,在完成对STA2发送最后的数据帧(分组3)之后,STA1在步骤S212中发送“路径结束”帧。该“路径结束”帧是通过使用与数据分组迄今已被在其上发送的路径相同的路径(AP路由路径)来发送的。
与在上述实施例1中使用的“Tx路径切换请求”帧相似地,“路径结束”帧不是管理帧,而是比802.11MAC层更上位的层中的包含信令信息的数据帧。该“路径结束”帧是用于数据发送侧的通信装置向数据接收侧的通信装置通知改变数据发送路径的帧。“路径结束”帧存储指示该帧是通过使用旧路径而发送的最后的帧的信息。
然后,在步骤S213中,STA1发送“Tx路径切换请求”帧。在本实施例中,该帧是在直接链路路径上发送的。
然后,数据发送侧的STA1直到该STA1接收到来自数据接收侧的STA2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时才执行数据发送。在此时段期间,从上层传递下来的分组被缓冲在STA1内的存储器中。如步骤S214所示,从上层传递下来的分组4、5和6被缓冲在STA1内的存储器中。因此,在发送了在步骤S213中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帧之后,STA1暂停数据发送,直到缓冲被释放为止(步骤S232或S234)。
在执行对数据的发送/接收的各个通信装置STA1和STA2、接入点(AP)各自执行QoS功能、且具有分别用于通信路径上的多个接入类别(AC)或流量ID(TID)的发送队列的情况下,首先监测在路径更新决定时各个队列中的分组的存在/不存在。然后,针对其中存在其目的地为路径切换目标(在本实施例中是STA2)的发送分组的接入类别(AC)或流量ID(TID),发送上述的“Tx路径切换请求”帧和“路径结束”帧。
如果在多个接入类别(AC)或流量ID(TID)的队列中存在分组,则针对所有对应的AC(或TID)发送“Tx路径切换请求”和“路径结束”。应当注意,如果针对上述目的地甚至连单个发送分组也不存在,则针对任一任意的AC(或TID)发送“Tx路径切换请求”和“路径结束”。
如果针对多个AC(或TID)发送上述两个帧,则新路径上的数据发送被缓冲在内部,直到针对应用于这些帧的发送的所有AC(或TID)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均被接收到为止。
另一方面,数据接收侧的STA2在步骤S221中接收来自STA1的“Tx路径切换请求”帧。在步骤S222中,STA2解释该帧的内容,决定是否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并根据该决定执行处理。
如果STA2决定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2进行至步骤S223,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等待接收来自STA1的“路径结束”帧。在步骤S225中已接收到来自STA1的“路径结束”帧的STA2在步骤S226中向STA1发送“Tx路径切换响应”帧。在本实施例中该帧是在直接链路路径上发送的。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22中决定不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2进行至步骤S224,并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步骤S225中接收到来自STA1的“路径结束”帧之后,在步骤S226中,STA2向STA1发送该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
此时,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的情况下,当接收到具有与已接收到的“Tx路径切换请求”所针对的TID相同的TID的“路径结束”帧时,以与该TID相同的TID发送该帧。当STA2接收到“Tx路径切换请求”后在预定时段内未接收到“路径结束”帧时,STA2也发送“Tx路径切换响应”帧。
数据发送侧的STA1等待来自STA2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在步骤S231中,STA1判定是否在预设时段内成功地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
如果在预设时段内成功地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进行至步骤S232,执行对要使用的路径的、从AP路由路径到直接链路路径的切换。然后,在步骤S233中,STA1顺序地发送被缓冲的数据(分组4、5和6)。
另一方面,如果即使在发送“Tx路径切换请求”帧之后经过了预定时段后也未成功地确认对“Tx路径切换响应”帧的接收、或如果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进行至步骤S234。在步骤S234中,STA1通过按原样使用迄今已被使用的路径(AP路由路径)来顺序地发送被缓冲的数据(分组4、5和6),而不执行路径切换。也就是说,STA1释放缓冲,并使用现有路径来继续进行数据发送。
此时,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的情况下,仅当确认了针对已被发送了“Tx路径切换请求”的所有AC(或TID)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中的切换许可/不许可信息均指示“许可”后,才释放缓冲以开始在新路径上的发送。
在图7中,数据接收侧的通信装置STA2接收到的分组的顺序是分组1、2和3、结束帧、以及分组4、5和6,该顺序与它们的发送顺序相一致。这样,根据本实施例,数据接收侧的通信装置STA2在该STA2已接收到旧路径上的结束帧的条件下发送指示路径切换已被接受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数据发送侧的STA1执行路径切换,并顺序地发送被缓冲的分组。该配置允许在数据接收侧以分组被发送的顺序来接收这些分组。
尽管以上参照图7说明的示例是针对现有路径是AP路由路径且新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现有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且新路径是AP路由路径的情况。
[实施例3]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实施例3中也顺序地执行上面参照图4说明的以下3种处理。
(a)DLS登记处理
(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c)路径切换处理
在实施例3中也以与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执行(a)DLS登记处理和(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只有(c)路径切换处理与实施例1中的路径切换处理不相同。下面将参照图8说明根据实施例3的(c)路径切换处理。
(实施例3中的路径切换处理)
图8是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在该图中从左手侧起示出了以下装置:
作为数据发送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
作为通信中继装置的接入点(AP);以及
作为数据接收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2)。
应当注意,在开始执行该路径切换处理时,STA1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向STA2发送数据。如步骤S311所示,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发送分组帧1、2和3。图示的接入点(AP)执行分组中继处理。图示的AP中的虚线表示中继处理。应当注意,在该图中,AP路由路径被简称为“AP路径”,直接链路路径被简称为“直接路径”。
当在上述的路径更新决定处理中决定切换至直接链路路径时,在完成对STA2发送最后的数据帧(分组3)之后,STA1在步骤S312中发送与上述的各实施例1和2中的“路径结束”帧相同的“路径结束”帧。在本实施例中,该帧兼作在实施例2中使用的“路径结束”帧,并且总是在现有路径(在本实施例中是AP路由路径)上被发送。
然后,数据发送侧的STA1直到该STA1接收到来自数据接收侧的STA2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时才执行数据发送。在该时段期间,从上层传递下来的分组被缓冲在STA1内的存储器中。如步骤S313所示,从上层传递下来的分组4、5和6被缓冲在STA1内的存储器中。因此,在发送了在步骤S312中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帧之后,STA1暂停数据发送,直到缓冲被释放为止(步骤S332或S334)。
在执行数据发送/接收的各个通信装置STA1和STA2、接入点(AP)各自具有QoS功能、并且具有分别针对通信路径上的多个接入类别(AC)或流量ID(TID)的发送队列的情况下,首先监测在路径更新决定时各个队列中的分组的存在/不存在。然后,针对其中存在其目的地为路径切换目标(在本实施例中是STA2)的发送分组的接入类别(AC)或流量ID(TID),发送上述的“Tx路径切换请求”帧和“路径结束”帧。
如果在多个接入类别(AC)或流量ID(TID)的队列中存在分组,则对于所有对应的AC(或TID)发送“Tx路径切换请求”和“路径结束”。应当注意,如果针对上述目的地甚至连单个发送分组也不存在,则针对任一任意的AC(或TID)发送“Tx路径切换请求”和“路径结束”。
如果针对多个AC(或TID)发送的上述两个帧,则新路径上的数据发送被缓冲在内部,直到针对应用于这些帧的发送的所有AC(或TID)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均被接收到为止。
另一方面,数据接收侧的STA2在步骤S321中接收来自STA1的“Tx路径切换请求”帧。在步骤S322中,STA2解释该帧的内容,决定是否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并根据该决定执行处理。
如果STA2决定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2进行至步骤S323,并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步骤S325中,STA2对STA1发送该“Tx路径切换响应”帧。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22中决定不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2进行至步骤S324,并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步骤S325中,STA2向STA1发送该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
此时,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的情况下,当接收到具有与已接收到的“Tx路径切换请求”所针对的TID相同的TID的“路径结束”帧时,以与该TID相同的TID发送该帧。
数据发送侧的STA1等待来自STA2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在步骤S331中,STA1判定是否在预设时段内成功地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
如果在预设时段内成功地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进行至步骤S332,执行对要使用的路径的、从AP路由路径到直接链路路径的切换。然后,在步骤S333中,STA1顺序地发送被缓冲的数据(分组4、5和6)。
另一方面,如果即使在发送“Tx路径切换请求”帧后经过了预定时段后也未成功地确认对“Tx路径切换响应”帧的接收,或者如果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进行至步骤S334。在步骤S334中,STA1通过按原样使用迄今已使用的路径(AP路由路径)来顺序地发送被缓冲的数据(分组4、5和6),而不执行路径切换。也就是说,STA1释放缓冲,并使用现有路径来继续进行数据发送。
此时,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的情况下,仅当确认了针对所有已对其发送了“Tx路径切换请求”的AC(或TID)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中的切换许可/不许可信息均指示“许可”之后,才释放缓冲,以开始在新路径上的发送。
尽管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类似,但区别在于数据发送侧的STA1通过使用现有路径(AP路由路径)来发送“Tx路径切换请求”,该帧兼作现有路径(AP路由路径)上的“路径结束”帧。
因此,数据接收侧的STA2在接收到“Tx路径切换请求”帧时将该帧解释为路径结束帧,并立即发送“Tx路径切换响应”帧。与实施例2相比,在本实施例中可使在路径切换时发送的帧的数目减一。
尽管以上参照图8说明的示例是针对现有路径是AP路由路径且新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现有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且新路径是AP路由路径的情况。
[实施例4]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实施例4中也顺序地执行上面参照图4说明的以下3种处理。
(a)DLS登记处理
(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c)路径切换处理
(4a.实施例4中的DLS登记处理)
尽管实施例4中的DLS登记处理是与实施例1中的DLS登记处理基本上相同的处理,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建立连接在STA1和STA2之间的直接链路之后,除了802.11MAC头部以外、还将扩展头部附加到在两个STA(STA1和STA2)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每个分组。
每个扩展头部记录以下信息:
指示对应的分组是否为当前使用的路径上的最后的分组的信息(结束信息)。
数据发送侧的STA1将该信息记录在扩展头部中,并发送该分组。
接收侧的STA2分析该扩展头部,去除该扩展头部后将该分组传递给上层协议。
(4b.实施例4中的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是作为与参照实施例1所说明的相同的处理而执行的。
(4c.实施例4中的路径切换处理)
下面将参照图9说明实施例4中的路径切换处理。
图9是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在该图中从左手侧起示出了以下装置:
作为数据发送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
作为通信中继装置的接入点(AP);以及
作为数据接收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2)。
应当注意,在开始执行该路径切换处理时,STA1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对STA2发送数据。如步骤S411所示,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发送分组帧1、2和3。图示的接入点(AP)执行分组中继处理。图示的AP中的虚线表示中继处理。应当注意,在该图中,AP路由路径被简称为“AP路径”,直接链路路径被简称为“直接路径”。
尽管实施例4与实施例2相类似,但是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不需要“路径结束”帧。在发送每个数据帧时,执行数据发送的STA1在将指示每个数据帧是否为当前使用的路径上的结束帧的信息记录在该数据帧的扩展头部中的同时发送该数据帧。
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在步骤S411中在AP路由路径上发送的数据帧1、2和3中的被分配了编号“3”的数据帧被设置为结束帧(当前路径上的最后的帧)。在这种情况下,STA1在将以下附加信息分别记录在它们各自的扩展头部之后发送该数据帧。
对于数据帧1(分组1),结束=否
对于数据帧2(分组2),结束=否
对于数据帧3(分组3),结束=是
这样,在实施例4中不使用像实施例2中的“路径结束”帧那样的特定的“路径结束”帧,并且每个数据帧兼作在实施例2中使用的“路径结束”帧。
在向STA2发送记录有附加信息“结束=是”的数据帧后,STA1在步骤S412中发送与上述实施例中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相同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该帧是在直接链路路径上发送的。
然后,数据发送侧的STA1直到该STA1接收到来自数据接收侧的STA2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时才执行数据发送。在此时段期间,从上层传递下来的分组被缓冲在STA1内的存储器中。如步骤S413所示,从上层传递下来的分组4、5和6被缓冲在STA1内的存储器中。因此,在发送了在步骤S412中发送的“路径切换请求”帧之后,STA1暂停数据发送,直到缓冲被释放为止(步骤S432或S434)。
在执行数据发送/接收的各个通信装置STA1和STA2、接入点(AP)执行QoS功能、并且具有分别针对通信路径上的多个接入类别(AC)或流量ID(TID)发送队列的情况下,首先监测在路径更新决定时各个队列中的分组的存在/不存在。然后,对于其中存在其目的地为路径切换目标(在本实施例中是STA2)的发送分组的接入类别(AC)或流量ID(TID),发送上述的“Tx路径切换请求”帧和“结束”帧。
如果在多个接入类别(AC)或流量ID(TID)的队列中存在分组,则针对所有对应的AC(或TID)发送“Tx路径切换请求”和“结束”。
如果针对多个AC(或TID)发送上述的两个帧,则新路径上的数据发送被缓冲在内部,直到针对应用于这些帧的发送的所有AC(或TID)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均被接收到为止。
另一方面,数据接收侧的STA2在步骤S421中接收来自STA1的“Tx路径切换请求”帧。在步骤S422中,STA2解释该帧的内容,决定是否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并根据该决定执行处理。
如果STA2决定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2进行至步骤S423,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等待接收来自STA1的“结束”帧。在步骤S425中,STA2从STA1接收带有指示该帧是结束帧的附加信息的数据帧3,并确认对结束帧的接收。在该确认之后,在步骤S426中,STA2对STA1发送该“Tx路径切换响应”帧。在本实施例中,该帧是在直接链路路径上发送的。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22中决定不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2进行至步骤S424,并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步骤S425中接收到来自STA1的“结束”帧之后,在步骤S426中,STA2向STA1发送该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
数据发送侧的STA1等待来自STA2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并且STA1在步骤S431中判断是否在预设时段内成功地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
如果在预设时段内成功地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进行至步骤S432,执行对要使用的路径的、从AP路由路径到直接链路路径的切换。然后,在步骤S433中,STA1顺序地发送被缓冲的数据(分组4、5和6)。
另一方面,如果即使在发送了“Tx路径切换请求”帧后经过了预定时段之后也未成功地确认对“Tx路径切换响应”帧的接收,或者如果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进行至步骤S434。在步骤S434中,STA1通过按原样使用迄今已使用的路径(AP路由路径)来顺序地发送被缓冲的数据(分组4、5和6),而不执行路径切换。也就是说,STA1释放缓冲,并使用现有路径来继续进行数据发送。
在图9中,数据接收侧的通信装置STA2所接收到的分组的顺序是分组1、2、3、4、5和6,该顺序与其发送的顺序相一致。这样,根据本实施例,数据接收侧的通信装置STA2从旧路径接收带有指示该帧是结束帧的附加信息的数据帧,然后发送指示路径切换已被接受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数据发送侧的STA1执行路径切换,并顺序地发送被缓冲的分组。该配置允许在数据接收侧以分组被发送的顺序来接收这些分组。
尽管以上参照图9说明的示例是针对现有路径是AP路由路径且新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现有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且新路径是AP路由路径的情况。
[实施例5]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在实施例5中也顺序地执行上面参照图4说明的以下3种处理。
(a)DLS登记处理
(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c)路径切换处理
(5a.实施例5中的DLS登记处理)
尽管实施例5中的DLS登记处理是与实施例1中的DLS登记处理基本上相同的处理,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同实施例4中那样地,在建立连接在STA1和STA2之间的直接链路之后,除了802.11MAC头部以外、还将扩展头部附加到在两个STA(STA1和STA2)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每个分组。
每个扩展头部记录以下两项信息:
(1)指示对应的分组是否为当前使用的路径上的最后的分组的信息(结束信息),
(2)指示期望用于后续的发送的路径的信息。
数据发送侧的STA1将该信息记录在扩展头部中,并发送该分组。
接收侧的STA2分析该扩展头部,去除该扩展头部后将该分组传递给上层协议。
(5b.实施例5中的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是作为与参照实施例1所说明的路径更新决定处理相同的处理而执行的。
(5c.实施例5中的路径切换处理)
下面将参照图10说明实施例5中的路径切换处理。
图10是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在该图中从左手侧起示出了以下装置:
作为数据发送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
作为通信中继装置的接入点(AP);以及
作为数据接收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2)。
应当注意,在开始执行该路径切换处理时,STA1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向STA2发送数据。如步骤S511所示,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发送分组帧1、2和3。图示的接入点(AP)执行分组中继处理。图示的AP中的虚线表示中继处理。应当注意,在该图中,AP路由路径被简称为“AP路径”,直接链路路径被简称为“直接路径”。
尽管实施例5与实施例2相类似,但是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路径结束”帧和“Tx路径切换请求”帧都不是必需的。在发送每个数据帧时,执行数据发送的STA1通过将以下两项信息记录在每个数据帧的扩展头部中来发送该数据帧:
(1)指示对应的帧是否为当前路径上的结束帧的信息,
(2)指示期望用于后续的发送的路径的信息。
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在步骤S511中在AP路由路径上发送的数据帧1、2和3中,被分配了编号“3”的数据帧是结束帧(当前路径上的最后的帧)。将其中期望用于后续的发送的路径被设置为直接链路路径的附加信息记录在该数据帧中。在这种情况下,STA1在将以下项的附加信息记录在其相应的扩展头部中之后发送该数据帧。
对于数据帧1(分组1),结束=否,且期望的路径=AP路由路径,
对于数据帧2(分组2),结束=否,且期望的路径=AP路由路径,
对于数据帧3(分组3),结束=是,且期望的路径=直接链路路径,
这样,在实施例5中不使用像实施例2那样的特别的“路径结束”帧和“Tx路径切换请求”帧,并且每个数据帧兼作在实施例2中使用的“路径结束”帧和“Tx路径切换请求”帧。
由于数据接收侧的STA2可以从802.11MAC头部的内容获知数据帧实际已经经过的路径,因此STA2将此与扩展头部中的期望的路径信息相比较,如果该路径与期望的路径不相同,则STA2执行与当在实施例2中接收到“Tx路径切换请求”时所执行的操作相同的操作。在图10中,编号为“3”的数据帧是兼作路径切换请求和路径结束的帧。
然后,数据发送侧的STA1直到该STA1接收到来自数据接收侧的STA2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时才执行数据发送。在此时段期间,从上层传递下来的分组被缓冲在STA1内的存储器中。如步骤S512所示,从上层传递下来的分组4、5和6被缓冲在STA1内的存储器中。因此,在发送了在步骤S511中发送的数据帧后,STA1暂停数据发送,直到缓冲被释放为止(步骤S532或S534)。
另一方面,数据接收侧的STA2在步骤S521中接收来自STA1的数据帧3,并获取记录在数据帧3的扩展头部中的信息,即,以下附加信息:
结束=是,且期望的路径=直接链路路径,
由此确认该数据帧是结束帧且期望路径切换。
在步骤S522中,STA2解释该帧的内容,决定是否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并根据该决定执行处理。
如果STA2决定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2进行至步骤S523,并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步骤S525中,STA2向STA1发送该“Tx路径切换响应”帧。在本实施例中,该帧既可在直接链路路径上发送,也可在AP路由路径上发送。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22中决定不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2进行至步骤S524,并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步骤S525中,STA2向STA1发送该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
数据发送侧的STA1等待来自STA2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并且STA1在步骤S531中判定是否在预设时段内成功地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
如果在预设时段内成功地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进行至步骤S532,执行对要使用的路径的、从AP路由路径到直接链路路径的切换。接着,在步骤S533中,STA1顺序地发送被缓冲的数据(分组4、5和6)。
另一方面,如果即使经过了预定时段后也未成功地确认对“Tx路径切换响应”帧的接收,或者如果接收到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进行至步骤S534。在步骤S534中,STA1通过按原样使用迄今已使用的路径(AP路由路径)来顺序地发送被缓冲的数据(分组4、5和6),而不执行路径切换。即,STA1释放缓冲,并使用现有路径来继续进行数据发送。
在以上参照图10说明的情况中,用于切换期望路径信息的数据帧和指示路径结束的数据帧是相同的帧。然而,这些数据帧可以不一定是相同的帧。如下的设置也是可能的:其中,通过将对期望的路径执行切换的意图附加到在先的数据帧来仅发送该意图,并稍后发送路径结束帧。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数据接收侧的STA2在接收到其中通知执行“Tx路径切换”的意图的信息被写入其扩展头部中的数据帧后的预定时段内未能接收到其中指示结束的附加信息被记录在其扩展头部中的数据帧时,该STA2也发送“Tx路径切换响应”帧。
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且具有分别针对现有路径上的多个接入类别(AC)或流量ID(TID)的发送队列的情况下,针对所有的其中存在其目的地是路径切换目标(在本实施例中是STA2)的发送分组的AC(或TID),发送指示对期望路径的变更和结束的信息。如果针对多个AC(TID)发送指示对期望路径的变更和结束的信息,则新路径上的数据发送被缓冲在内部,直到针对所有已被对其发送了这种信息的全部AC(或TID)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均被接收到为止。
在图10中,数据接收侧的通信装置STA2所接收到的分组的顺序是分组1、2、3、4、5和6,该顺序与其被发送的顺序相一致。这样,根据本实施例,数据接收侧的通信装置STA2从旧路径接收带有指示该帧是结束帧和期望路径切换的附加信息的数据帧,然后发送指示路径切换已被接受的“T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数据发送侧的STA1执行路径切换,并顺序地发送被缓冲的分组。该配置允许在数据接收侧以分组被发送的顺序来接收这些分组。
尽管以上参照图10说明的示例是针对现有路径是AP路由路径且新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的情况,但本发明也适用于现有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且新路径是AP路由路径的情况。
[实施例6]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在实施例6中也顺序地执行上面参照图4说明的以下3种处理。
(a)DLS登记处理
(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c)路径切换处理
(6a.实施例6中的DLS登记处理)
实施例6中的DLS登记处理是与实施例1中的DLS登记处理基本上相同的处理。
(6b.实施例6中的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尽管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是由数据发送侧的STA1执行的,但是在实施例6中,数据接收侧的STA2执行路径更新决定处理。接收侧终端(STA2)主动检查和评估AP路由路径(STA1→AP→STA2)和直接链路路径(STA1→STA2)各自的传输特性。在接收侧也可以与实施例1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估计相应路径的传输质量。
(6c.实施例6中的路径切换处理)
下面将参照图11说明实施例6中的路径切换处理。
图11是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在该图中从左手侧起示出了以下装置:
作为数据发送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
作为通信中继装置的接入点(AP);以及
作为数据接收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2)。
应当注意,在开始执行该路径切换处理时,STA1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向STA2发送数据。如步骤S622所示,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发送分组帧1、2和3。图示的接入点(AP)执行分组中继处理。图示的AP中的虚线表示中继处理。应当注意,在该图中,AP路由路径被简称为“AP路径”,直接链路路径被简称为“直接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接收侧的STA2在路径更新决定处理中决定向直接链路路径的切换。首先,在步骤S611中,数据接收侧的STA2对数据发送侧的STA1发送“Rx路径切换请求”帧。
“Rx路径切换请求”帧是用于数据接收侧的通信装置向数据发送侧的通信装置通知改变数据发送路径的帧。该帧不是管理帧,而是比802.11MAC层更上位的层中的包含信令信息的数据帧。在本实施例中,该帧总是在直接链路路径上发送的。应当注意,由于该请求帧被封装在数据帧中,因此即使当该帧被在AP路由路径上发送时该帧也无误地到达对方。然后,STA2等待来自STA1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
STA1在步骤S621中接收来自STA2的“Rx路径切换请求”帧。然后,在步骤S623中,STA2解释该帧的内容,决定是否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并根据该决定执行处理。
如果STA1决定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1进行至步骤S624,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使用当前路径执行对寻址到STA2的最后的数据的发送之后,在步骤S626中,STA1向STA2发送该“Rx路径切换响应”帧。在本实施例中,该帧是在直接链路路径上发送的。与路径切换请求帧相似地,该帧不是管理帧,而是比802.11MAC层更上位的层中的包含信令信息的数据帧。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23中决定不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1进行至步骤S625,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步骤S626中,STA1向STA2发送该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
然后,如果STA1已发送了具有被设为指示“许可”的切换许可/不许可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在步骤S627中对要使用的路径进行切换,并在步骤S628中开始在新路径上的发送。如果STA1已发送了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继续在现有路径上的数据发送。
在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之后,数据接收侧的STA2继续对来自STA1的数据帧的接收。然而,如果确认了接收到通过使用新路径而从STA1发送的甚至是单个数据帧,则STA2随后丢弃通过使用旧路径而从STA1发送的数据帧。
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在步骤S631中,数据接收侧的STA2通过使用新路径(直接链路路径)来接收作为从STA1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帧的分组4。
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到分组4后,虽然STA2通过使用新路径(直接链路路径)而接收到从STA1发送的分组5和6并对其执行处理,但是STA2丢弃通过使用旧路径(AP路由路径)而发送的分组2和3。
结果,在数据接收侧以根据分组被发送的顺序(分组1、4、5和6)的顺序来接收该分组。应当注意,尽管丢弃了分组2和3,但是可将STA2设置为在必要时对STA1执行重传请求,以稍后接收分组2和3。
通过该处理,如图11所示,即使在来自现有路径(AP路由路径)的一些中继帧被来自作为新路径的直接链路路径的帧所赶超时,也可以使帧被STA2接收和处理的顺序变得与帧分组被从STA1发送的顺序相一致。
尽管以上参照图11说明的示例是针对现有路径是AP路由路径且新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现有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且新路径是AP路由路径的情况。
[实施例7]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在实施例7中也顺序地执行上面参照图4说明的以下3种处理。
(a)DLS登记处理
(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c)路径切换处理
在实施例7中,以与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执行(a)DLS登记处理和(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只有(c)路径切换处理与实施例1中的路径切换处理不相同。下面将参照图12说明根据实施例7的(c)路径切换处理。
(实施例7中的路径切换处理)
图12是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在该图中从左手侧起示出了以下装置:
作为数据发送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
作为通信中继装置的接入点(AP);以及
作为数据接收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2)。
应当注意,在开始执行该路径切换处理时,STA1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向STA2发送数据。如步骤S722所示,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发送分组帧1、2和3。图示的接入点(AP)执行分组中继处理。图示的AP中的虚线表示中继处理。应当注意,在图中,AP路由路径被简称为“AP路径”,直接链路路径被简称为“直接路径”。
在实施例7中,如同上面说明的实施例6中那样地,数据接收侧的STA2也在路径更新决定处理中决定向直接链路路径的切换。首先,在步骤S711中,数据接收侧的STA2对数据发送侧的STA1发送“Rx路径切换请求”帧。
STA1在步骤S721中接收来自STA2的“Rx路径切换请求”帧。然后,在步骤S723中,STA1发送指示该帧是现有路径(AP路由路径)上的最后的帧的“路径结束”帧。
接着,在步骤S724中,STA2解释来自STA2的“Rx路径切换请求”帧的内容,决定是否接受该路径切换请求,并根据该决定来执行处理。
如果STA1决定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1进行至步骤S725,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步骤S727中,STA1向STA2发送该“Rx路径切换响应”帧。在本实施例中,该帧是在直接链路路径上发送的。与路径切换请求帧相似地,该帧不是管理帧,而是比802.11MAC层更上位的层中的包含信令信息的数据帧。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24中决定不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1进行至步骤S726,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步骤S727中,STA1向STA2发送该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
然后,如果STA1已发送了具有指示“许可”的切换许可/不许可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在步骤S728中对要使用的路径进行切换。然后,STA1直到该STA1接收到来自STA2的“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时才执行数据发送。在此时段期间,从上层传递下来的分组被缓冲在内部(步骤S729)。由此,在步骤S723中发送的“路径结束”帧是由STA1通过使用现有路径而发送的最后的帧。
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且具有分别针对现有路径上的多个接入类别(AC)或流量ID(TID)的发送队列的情况下,首先监测在响应于“Rx路径切换请求”而作出“许可”的决定时各个队列中的分组的存在/不存在。然后对于其中存在其目的地是路径切换目标(在本实施例中是STA2)的发送分组的AC(或TID),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帧和“路径结束”帧。
如果针对多个AC(或TID)队列存在分组,则针对所有对应的AC(或TID)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和“路径结束”。如果针对上述目的地甚至连单个发送分组也不存在,则针对任一任意的AC(或TID)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和“路径结束”。如果针对多个AC(或TID)发送响应,则新路径上的数据发送被缓冲在内部,直到针对所有已被对其发送了响应的AC(或TID)的“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均已被接收到为止。
另一方面,数据接收侧的STA2接收来自STA1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并且当在步骤S731中确认路径切换许可/不许可信息指示“许可”时,在步骤S732中在等待对“路径结束”帧的接收之后,在步骤S733中STA2再次向STA1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这是用于通知已完成了对现有路径上的最后的帧的接收的帧。可以通过使用任一路径来发送该响应确认帧。
应当注意,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的情况下,以与针对其的“Rx路径切换响应”已被接收到的TID相同的TID发送该帧。
如果在步骤S731中确认路径切换许可/不许可信息指示“不许可”,则STA2决定不执行路径切换,并继续进行现有路径上的数据接收。
数据发送侧的STA1向STA2发送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在接收到来自STA2的“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时,在步骤S741中,STA1释放缓冲,并开始新路径上的发送。如果STA1已发送了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继续进行现有路径上的数据发送。
应当注意,如果在发送了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后的预定时段间内尚未成功地接收“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则STA1也开始新路径上的发送。
此时,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的情况下,仅当确认了针对所有的已针对其发送了“Rx路径切换请求”的AC(或TID)的“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均已被接收到之后,才释放缓冲以开始新路径上的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在从数据接收侧进行路径切换请求、且从数据发送侧发送旧路径上的路径结束帧并由数据接收侧接收路径结束帧之后,数据接收侧将“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发送至数据发送侧(STA1),然后执行使用切换后的路径的数据发送。因此,如图12所示,在数据接收侧(STA2)接收的帧的顺序被设置为数据1-6的发送顺序。
尽管以上参照图12说明的示例是针对现有路径是AP路由路径且新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现有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且新路径是AP路由路径的情况。
[实施例8]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在实施例8中也顺序地执行上面参照图4说明的以下3种处理。
(a)DLS登记处理
(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c)路径切换处理
在实施例8中,以与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执行(a)DLS登记处理和(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只有(c)路径切换处理与实施例1中的路径切换处理不相同。下面将参照图13说明根据实施例8的(c)路径切换处理。
(实施例8中的路径切换处理)
图13是示出了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在该图中从左手侧起示出了以下装置:
作为数据发送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
作为通信中继装置的接入点(AP);以及
作为数据接收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2)。
应当注意,在开始执行该路径切换处理时,STA1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对STA2发送路据。如步骤S822所示,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发送分组帧1、2和3。图示的接入点(AP)执行分组中继处理。图示的AP中的虚线表示中继处理。应当注意,在该图中,AP路由路径被简称为“AP路径”,直接链路路径被简称为“直接路径”。
在实施例8中,如同上面说明的实施例6和7那样地,数据接收侧的STA2也在路径更新决定处理中决定到直接链路路径的切换。首先,在步骤S811中,数据接收侧的STA2向数据发送侧的STA1发送“Rx路径切换请求”帧。该帧是经由现有路径(AP路由路径)而发送的。
STA1在步骤S821中接收来自STA2的“Rx路径切换请求”帧。然后,在步骤S823中,STA1解释来自STA2的“Rx路径切换请求”帧的内容,决定是否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并根据该决定执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不发送在图7中使用的“路径结束”帧。
如果STA1决定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在使用当前路径发送寻址到STA2的最后的数据之后,STA1进行至步骤S824,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步骤S826中,STA1向STA2发送该“Rx路径切换响应”帧。在本实施例中,该帧是在现有路径(AP路由路径)上发送的。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23中决定不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1进行至步骤S825,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步骤S826中,STA1向STA2发送该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
然后,如果STA1已发送了具有指示“许可”的切换许可/不许可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在步骤S827中对要使用的路径进行切换。然后,STA1直到该STA1接收到来自STA2的“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时才执行数据发送。在此时段期间,从上层传递下来的分组被缓冲在内部(步骤S828)。由此,在步骤S826中发送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是由STA1通过使用现有路径而发送的最后的帧。该帧兼作“路径结束”帧。
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且具有分别针对现有路径上的多个接入类别(AC)或流量ID(TID)的发送队列的情况下,首先监测在响应于“Rx路径切换请求”而作出“许可”的决定时各个队列中的分组的存在/不存在。然后针对其中存在其目的地是路径切换目标(在本实施例中是STA2)的发送分组的AC(或TID),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帧。
如果针对多个AC(或TID)队列存在分组,则针对所有对应的AC(或TID)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如果针对上述目的地甚至连单个发送分组也不存在,则针对任一任意的AC(或TID)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如果针对多个AC(或TID)发送响应,则新路径上的数据发送被缓冲在内部,直到针对所有的已被针对其发送了响应的AC(或TID)的“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均被接收到为止。
另一方面,数据接收侧的STA2接收来自STA1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并且当在步骤S831中确认路径切换许可/不许可信息指示“许可”时,STA2在步骤S832中向STA1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这是用于通知已完成了对现有路径上的最后的帧的接收的帧。可以使用任一路径来发送该响应确认帧。
应当注意,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的情况下,以与针对其的“Rx路径切换响应”已被接收到的TID相同的TID发送该帧。
如果在步骤S831中确定路径切换许可/不许可信息指示“不许可”,则STA2决定不执行路径切换,并继续进行现有路径上的数据接收。
数据发送侧的STA1向STA2发送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在接收到来自STA2的“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时,STA1在步骤S841中释放缓冲并开始新路径上的发送。如果STA1已发送了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继续进行现有路径上的数据发送。
应当注意,如果在发送了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后的预定时段间内尚未成功地接收“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则STA1也开始新路径上的发送。
此时,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的情况下,仅当确认了针对所有的针对其的“Rx路径切换请求”已被发送的AC(或TID)的“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均被接收到之后,才释放缓冲以开始新路径上的发送。
根据本实施例,在从数据接收侧发出路径切换请求、且从数据发送侧在旧路径上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帧并在数据接收侧接收该帧之后,将“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发送至数据发送侧(STA1),然后执行路径切换处理之后的数据发送,因此如图13所示,在数据接收侧(STA2)处接收的帧的顺序被设置为数据1-6的发送顺序。
尽管以上参照图13说明的示例是针对现有路径是AP路由路径且新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现有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且新路径是AP路由路径的情况。
[实施例9]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在实施例9中也顺序地执行上面参照图4说明的以下3种处理。
(a)DLS登记处理
(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
(c)路径切换处理
在实施例9中,以与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执行(a)DLS登记处理和(b)路径更新决定处理。只有(c)路径切换处理与实施例1中的路径切换处理不相同。下面将参照图14说明根据实施例9的(c)路径切换处理。
(实施例9中的路径切换处理)
图14是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路径切换处理中执行的各个装置之间的通信顺序和处理的图。在该图中从左手侧起示出了以下装置:
作为数据发送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1);
作为通信中继装置的接入点(AP);以及
作为数据接收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STA2)。
应当注意,在开始执行该路径切换处理的时刻,STA1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向STA2发送数据。如步骤S922所示,通过使用AP路由路径来发送分组帧1、2和3。图示的接入点(AP)执行分组中继处理。图示的AP中的虚线表示中继处理。应当注意,在该图中,AP路由路径被简称为“AP路径”,直接链路路径被简称为“直接路径”。
尽管实施例9与实施例7基本上相类似,但是在实施例9中,数据发送侧的STA1不发送“路径结束”帧。STA1将指示该数据帧是现有路径上的结束帧的信息记录在数据帧的扩展头部中,由此将该情况通知给数据接收侧的STA2。
在实施例9中,如同上述的实施例6-8中那样地,数据接收侧的STA2在路径更新决定处理中决定到直接链路路径的切换。首先,在步骤S911中,数据接收侧的STA2向数据发送侧的STA1发送“Rx路径切换请求”帧。该帧是经由现有路径(AP路由路径)发送的。
STA1在步骤S921中接收来自STA2的“Rx路径切换请求”帧。然后,在步骤S923中,STA1解释来自STA2的“Rx路径切换请求”帧的内容,决定是否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并根据该决定执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不发送在图7中使用的“路径结束”帧。
在其中STA1使用当前路径执行对寻址到STA2的数据的发送的步骤S922中,STA1在最后的数据帧的扩展头部中存储指示该数据帧是结束帧的信息,并发送该数据。
然后,STA1进行至步骤S924,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步骤S926中,STA1向STA2发送该“Rx路径切换响应”帧。在本实施例中,该帧是在直接链路路径上发送的。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23中决定不接受路径切换请求,则STA1进行至步骤S925,生成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然后在步骤S926中,STA1向STA2发送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
然后,如果STA1已发送了具有指示“许可”的切换许可/不许可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在步骤S927中对要使用的路径进行切换。然后,STA1直到该STA1接收到来自STA2的“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时才执行数据发送。在此时段期间,从上层传递下来的分组被缓冲在内部(步骤S928)。由此,在步骤S922中发送的存储结束信息的数据帧3是由STA1通过使用现有路径而发送的最后的帧。该帧兼作“路径结束”帧。
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且具有分别针对多个接入类别(AC)或流量ID(TID)的发送队列的情况下,首先监测在响应于“Rx路径切换请求”而作出“许可”的决定时各个队列中的分组的存在/不存在。然后针对其中存在其目的地是路径切换目标(在本实施例中是STA2)的发送分组的AC(或TID),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帧。
如果针对多个AC(或TID)队列存在分组,则针对所有对应的AC(或TID)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如果不存在针对上述目的地的甚至单个发送分组,则针对任一任意的AC(或TID)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如果针对多个AC(或TID)发送响应,则新路径上的数据发送被缓冲在内部,直到针对所有的针对其的响应已被发送的AC(或TID)的“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均已被接收到为止。
另一方面,数据接收侧的STA2接收来自STA1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并且当在步骤S931中确认路径切换许可/不许可信息指示“许可”时,STA2基于来自现有路径的数据帧中的附加头部信息来检查存储指示路径结束的信息的帧。
应当注意,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的情况下,以与针对其的“Rx路径切换响应”已被接收到的TID相同的TID发送该帧。
如果在步骤S931中确认路径切换许可/不许可信息指示“不许可”,则STA2决定不执行路径切换,并继续进行现有路径上的数据接收。
数据发送侧的STA1向STA2发送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在接收到来自STA2的“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时,STA1在步骤S941中释放缓冲并开始新路径上的发送。如果STA1已发送了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不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则STA1继续进行现有路径上的数据发送。
应当注意,如果在发送存储指示对接受路径切换的“许可”的信息的“Rx路径切换响应”帧之后的预定时段内尚未成功地接收“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则STA1也开始在新路径上的发送。
此时,在各个STA和AP均支持QoS功能的情况下,仅当确认了针对所有的针对其的“Rx路径切换请求”已被发送的AC(或TID)的“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均被接收到之后,才释放缓冲以开始新路径上的发送。
根据本实施例,在从数据接收侧进行路径切换请求、且从数据发送侧在直接链路上发送“Rx路径切换响应”帧并在数据接收侧接收该帧之后,确认对现有路径上的最后的数据帧的接收,然后将“Rx路径切换响应完成”帧发送至数据发送侧(STA1)。另外,随后执行路径切换处理之后的数据发送。因此如图14所示,在数据接收侧(STA2)接收的帧的顺序被设置为数据1-6的发送顺序。
尽管以上参照图14说明的示例是针对现有路径是AP路由路径且新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现有路径是直接链路路径且新路径是AP路由路径的情况。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对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和替代。也就是说,本发明已经是以示例方式公开的,而不应被限定性地解释。应参照所附的权利要求来确定本发明的范围。
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两者的复合配置来执行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一系列处理。如果要通过软件来执行处理,则可以通过将记录处理顺序的程序安装到嵌入专用硬件中的计算机内的存储器中,或者通过将该程序安装到能够执行各种处理的通用计算机中,来执行该处理。例如,程序可被预先记录在记录介质上。除了被从记录介质安装到计算机中之外,该程序还可经由诸如LAN(局域网)或因特网等的网络而被接收,并被安装到诸如硬盘等的内置记录介质中。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种处理不仅可以被以说明书中呈现的顺序地按时间顺序执行,而且还可取决于执行处理的装置的吞吐量而被并行地或独立地执行。另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系统”是指多个装置的逻辑集合,而不限于各个构成装置位于相同壳体内的情况。
本申请包含与2008年8月14日在日本专利局递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8-208842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该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而进行各种变型、组合、子组合和替换,只要所述变型、组合、子组合和替换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内容的范围之内即可。
Claims (17)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控制数据通信的控制单元,以及
存储通信数据的存储器,
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所述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通信对方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并且在接收到来自所述通信对方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所述控制单元开始使用切换后的通信路径的数据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其中在向所述通信对方发送所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之后,所述控制单元将要发送的数据积蓄在存储器中,并且在接收到来自所述通信对方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所述控制单元经由切换后的通信路径来发送已积蓄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要发送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将表示在当前使用的通信路径上发送的最后的数据的路径结束帧发送至所述通信对方,并在发送所述路径结束帧之后发送所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将在其附加头部中存储有表示在当前使用的通信路径上发送的最后的数据的信息的数据帧发送至所述通信对方,并在发送该数据帧之后发送所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将在其附加头部中存储有表示在当前使用的通信路径上发送的最后的数据的信息的数据帧作为所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而发送至所述通信对方,并且在接收到来自所述通信对方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所述控制单元开始使用切换后的通信路径的数据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使用作为与所述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的直接链路路径来向所述通信对方发送所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
7.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控制数据通信的控制单元,
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所述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以及,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通信对方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之后,所述控制单元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并且在返回所述路径切换接受响应之后,所述控制单元丢弃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数据帧。
8.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控制数据通信的控制单元,
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所述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以及,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通信对方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之后,在接收到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结束帧、或从接收到所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起经过了等待时间的条件下,所述控制单元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接收到在其附加头部中存储有表示结束帧的信息的数据帧的条件下返回所述路径切换接受响应。
10.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向作为通信对方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并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开始使用切换后的路径的数据发送,以及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之后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并且在返回所述路径切换接受响应之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丢弃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数据帧。
1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向作为通信对方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并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开始使用切换后的路径的数据发送,以及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之后,在接收到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结束帧、或从接收到所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起经过了等待时间的条件下,所述第二元线通信装置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
12.一种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所述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
其中控制所述切换包括:
向所述通信对方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以及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通信对方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开始使用切换后的路径的数据发送。
13.一种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所述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
其中控制所述切换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通信对方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
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以及
在返回该路径切换接受响应之后,丢弃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数据帧。
14.一种由无线通信装置执行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所述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
其中控制所述切换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通信对方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以及
在接收到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结束帧、或从接收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起经过了等待时间的条件下,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
15.一种用于使无线通信装置执行通信控制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使控制单元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所述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
其中控制所述切换包括:
向所述通信对方发送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以及
在接收到来自所述通信对方的接受响应的条件下,开始使用切换后的路径的数据发送。
16.一种用于使无线通信装置执行通信控制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使控制单元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所述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
其中控制所述切换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通信对方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
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以及
在返回所述路径切换接受响应之后,丢弃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数据帧。
17.一种用于使无线通信装置执行通信控制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使控制单元控制直接链路路径与中继点路由路径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直接链路路径是与通信对方之间的直接通信路径,所述中继点路由路径是经由中继点而路由的通信路径,
其中控制所述切换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通信对方的通信路径切换请求,以及
在接收到来自切换前使用的路径的结束帧、或从接收到所述通信路径切换请求起经过了等待时间的条件下,返回路径切换接受响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08842 | 2008-08-14 | ||
JP2008208842A JP4609547B2 (ja) | 2008-08-14 | 2008-08-14 | 無線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51998A true CN101651998A (zh) | 2010-02-17 |
Family
ID=41674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65357A Pending CN101651998A (zh) | 2008-08-14 | 2009-08-07 | 无线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00039982A1 (zh) |
JP (1) | JP4609547B2 (zh) |
CN (1) | CN101651998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55741A1 (zh) * | 2011-05-13 | 2012-11-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帧发送的方法及装置、通信网元 |
CN103004245A (zh) * | 2010-07-21 | 2013-03-27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lan系统中的无线lan通信终端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
CN110351055A (zh) * | 2018-04-04 | 2019-10-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控制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CN112367259A (zh) * | 2021-01-15 | 2021-02-12 |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 物联网数据报文分发方法及装置 |
CN115567990A (zh) * | 2021-07-02 | 2023-01-03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连接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43894A2 (en) * | 2009-06-10 | 2010-12-1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ram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system |
WO2011019175A2 (en) * | 2009-08-11 | 2011-02-17 | Lg Electronic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wer save mod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CN102256329B (zh) * | 2010-05-19 | 2016-03-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
US9264939B2 (en) * | 2011-10-07 | 2016-02-1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ommunication over a wireless connection |
US9059932B2 (en) * | 2011-11-03 | 2015-06-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cket ordering based on delivery route change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9392545B2 (en) * | 2011-12-28 | 2016-07-12 | Intel Corporation | Power-efficient wireless data transfer |
US8638724B1 (en) | 2012-06-01 | 2014-01-28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Machine-to-machine traffic indicator |
WO2014034389A1 (ja) * | 2012-08-29 | 2014-03-0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CN104704901B (zh) | 2012-10-05 | 2018-12-11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网络装置、承载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US20140098744A1 (en) * | 2012-10-10 | 2014-04-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protocol data units |
CN103781149B (zh) * | 2012-10-26 | 2017-04-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报文转发处理方法、系统和接入点ap |
JP5724154B2 (ja) * | 2013-05-16 | 2015-05-27 | 株式会社Skeed | 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配信のためのデータ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11088937B1 (en) * | 2014-05-08 | 2021-08-10 | Google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ed route updat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83134B2 (ja) * | 1983-05-18 | 1994-10-1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移動無線通信方法 |
JPH08294168A (ja) * | 1995-04-21 | 1996-11-05 | Casio Comput Co Ltd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端末 |
FR2798810B1 (fr) * | 1999-09-16 | 2002-05-31 | Cit Alcatel | Procede et systeme de telecommunication en mode paquets dans lequel plusieurs communications sont transferables d'un chemin vers un autre |
US7251235B2 (en) * | 2002-06-12 | 2007-07-31 | Conexant, Inc. | Event-based multichannel direct link |
US8050360B2 (en) * | 2002-06-12 | 2011-11-01 | Intellectual Ventures I Llc | Direct link relay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20060153133A1 (en) * | 2002-12-11 | 2006-07-13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fast handoff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JP2004320396A (ja) * | 2003-04-16 | 2004-11-11 | Hitachi Ltd | ワイヤレス画像送受信システム |
JP2004363645A (ja) * | 2003-05-30 | 2004-12-24 | Toshiba Corp | 伝送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4223901B2 (ja) * | 2003-09-03 | 2009-02-1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中継方法及び装置 |
US8462817B2 (en) * | 2003-10-15 | 2013-06-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ultiplexing protocol data units |
JP2005341232A (ja) * | 2004-05-27 | 2005-12-08 | Toshiba Corp | サーバ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KR100547750B1 (ko) * | 2004-07-05 | 2006-01-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의 연속적인 데이터의 전송 방법 |
JP4439354B2 (ja) * | 2004-07-29 | 2010-03-24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局および端末局 |
US7668139B2 (en) * | 2005-03-23 | 2010-02-23 | Intel Corporation | Mobile handover utilizing multicast in a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based network |
KR20070004370A (ko) * | 2005-07-04 | 2007-01-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시스템을 위한 협동중계전송방법 |
CN102347901A (zh) * | 2006-03-31 | 2012-02-0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高速媒体接入控制的存储器管理 |
WO2007142488A1 (en) * | 2006-06-09 | 2007-12-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itiating poc session including different answer modes according to media types |
JP4805081B2 (ja) * | 2006-09-29 | 2011-11-0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中継装置、無線中継方法および無線中継プログラム |
WO2008056890A1 (en) * | 2006-11-07 | 2008-05-15 | Lg Electronics Inc. | Performing presence ser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428002B2 (en) * | 2007-04-18 | 2013-04-23 | Broadcom Corporation | Cooperative transceiving between wireless interface devices of a host device |
US9072082B2 (en) * | 2010-07-29 | 2015-06-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using 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 (TDLS) |
US8570964B2 (en) * | 2010-11-15 | 2013-10-29 | Intel Corporation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ordinating among multiple co-loc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s |
-
2008
- 2008-08-14 JP JP2008208842A patent/JP460954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8-07 US US12/537,821 patent/US2010003998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8-07 CN CN200910165357A patent/CN10165199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4245A (zh) * | 2010-07-21 | 2013-03-27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lan系统中的无线lan通信终端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
CN103004245B (zh) * | 2010-07-21 | 2016-06-01 |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 无线lan系统中的无线lan通信终端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
WO2012155741A1 (zh) * | 2011-05-13 | 2012-11-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帧发送的方法及装置、通信网元 |
US9231747B2 (en) | 2011-05-13 | 2016-01-05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frame,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element |
CN102780519B (zh) * | 2011-05-13 | 2017-02-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帧发送的方法及装置、通信网元 |
CN110351055A (zh) * | 2018-04-04 | 2019-10-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控制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CN110351055B (zh) * | 2018-04-04 | 2022-04-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控制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CN112367259A (zh) * | 2021-01-15 | 2021-02-12 |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 物联网数据报文分发方法及装置 |
CN115567990A (zh) * | 2021-07-02 | 2023-01-03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连接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609547B2 (ja) | 2011-01-12 |
JP2010045646A (ja) | 2010-02-25 |
US20100039982A1 (en) | 2010-0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51998A (zh) | 无线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 | |
US8724539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EP2340629B1 (en) |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5715300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そのマス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スレーブ・ユニットでアップリンク無線周波数信号を受信する方法 | |
JP4535179B2 (ja) | 無線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CN112042159A (zh) | 将3gpp网络透明集成到tsn工业网络中 | |
EP3537834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response request frame and a response frame in a multi-user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1150062A1 (en) | Method for supporting data forwarding during conditional handover and dual stack protocol handover in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020083942A (ko) | 데이터 링크 전송 제어 방법,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데이터링크 전송 제어 장치, 기지국, 이동국, 이동국 제어프로그램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 |
US9496944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WO2010137314A1 (ja) | 通信方法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 |
WO2013177972A1 (zh) | 一种数据发送、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20120236821A1 (en) |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data forwarding method in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 |
US20210029583A1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JP2011199612A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
WO202023585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acket transmission for reducing latenc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3169901A (zh) | 差分时延测量 | |
CN110168983B (zh) | 用于数据重传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210227425A1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JP4881791B2 (ja) |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 |
JP6247474B2 (ja) |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6661172B2 (ja) | 通信装置、搬送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 |
CN117730567A (zh) | 用于执行侧链路drx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140051450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8520597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in ad-hoc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