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6529A - 往复运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往复运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6529A
CN101646529A CN200880007357.5A CN200880007357A CN101646529A CN 101646529 A CN101646529 A CN 101646529A CN 200880007357 A CN200880007357 A CN 200880007357A CN 101646529 A CN101646529 A CN 101646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uring weight
reciprocating
damper mechanism
housing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73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6529B (zh
Inventor
菊池敦行
铃裹司
芳贺博
神户邦彰
池田知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hine holding company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203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788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203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7619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Koki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8/05859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8140030A2/en
Publication of CN101646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6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6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65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往复运动工具(1),包括壳体(20,30)、驱动源(21)、往复运动转换单元(34,36)和减振机构(30)。驱动源容纳在壳体中。往复运动转换单元(34,36)由壳体支撑并且配置成将驱动源的驱动力转换成往复运动,为可运动地支撑到壳体上的刀具(16)提供往复运动。减振机构(70)包括轴(72)、重块(71)、支撑构件(73)和推进部(74)。轴(72)由壳体支撑,该轴在垂直于刀具(41)往复运动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轴线。重块(71)远离轴(72)定位并且在摆动方向上是可摆动的。支撑构件(73)关于轴(72)的轴线可摆动地支撑重块(71)。推进部(74)将重块(71)在摆动方向上关于壳体推向重块的指定位置。

Description

往复运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运动工具,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减振机构的往复运动工具。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具有减振机构的称作动力吸振器的往复运动工具(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包括壳体、工作工具、电动机、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和击打机构。工作工具可以关于壳体往复运动运动。电动机、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和击打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后面固定有手柄。在壳体的下部设有缸体。缸体用作振动控制室。
在振动控制室内设有导向杆。该导向杆平行于工作工具往复运动运动的方向延伸。第一重块安装在导向杆上。第一重块插入到第二重块的第一通孔中。第二重块插入到第三重块的第二通孔中。三个弹簧的一端分别抵接在每个重块的两端上。这些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壳体的构成振动控制室的部分上。
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工作工具的往复运动运动而产生的振动,第一到第三重块关于壳体沿着导向杆在彼此上滑动。因此,可以减小振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S52-109673中披露了一种具有这种结构的往复运动工具。
发明内容
在上面所述的传统的往复运动工具中,第一重块在导向杆上滑动,第一到第三重块在彼此上滑动。不可避免地,滑动阻力很大以至于第一到第三重块不能充分地滑动。因而,由工作工具的往复运动运动产生的振动就几乎不能被足够地减小。
上面所述的传统的往复运动工具包括缸体和轴。缸体将重块和弹簧保持住,轴穿过重块和弹簧。因此,重块和弹簧是被同轴共线设置的,可以直线运动。因而,缸体和轴的使用导致了往复运动工具的成本升高。
在传统的往复运动工具中,第一到第三重块和弹簧是独立的部件。因此,减振机构的拆卸、维修和重装是困难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能够充分地减振并且具有延长的使用寿命的具有减振机构的往复运动工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拆卸、维修和重装的具有减振机构的往复运动工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往复运动工具,其包括壳体、驱动源、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和减振机构。驱动源容纳在壳体中。往复运动转换单元由壳体支撑并配置成将驱动源的驱动力转换成往复运动运动,为可移动地支撑到壳体上的刀具提供往复运动运动。减振机构包括轴、重块、支撑构件和推进部。轴由壳体支撑并在垂直于刀具的往复运动运动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轴线。重块远离轴定位,并且可以在摆动方向上摆动。支撑构件关于轴的轴线可摆动地支撑重块。推进部将重块在摆动方向上关于壳体推向重块的指定位置。
这种结构在重块摆动时仅在支撑构件与轴之间产生滑动阻力。因此,可以减小重块关于壳体运动时产生的滑动阻力。因而,在由刀具的往复运动运动产生的往复运动工具的振动的作用下,重块可以充分地摆动,从而大大地减小了往复运动工具的振动。此外,由于低的滑动阻力,所以可以提高往复运动工具的耐用性。
此外,可以减小支撑构件运动的距离,因此可以减小支撑构件运动的空间。还有,推进部可以设置成在摆动方向上不从重块的两端伸出。
优选地,设有一对减振机构。该对减振机构关于刀具的轴线彼此对称设置。
对于这种结构,由于该对减振机构关于刀具的轴线彼此对称设置,所以该对减振机构可以减小由刀具的往复运动运动产生的往复运动工具的振动。
优选地,摆动范围限制部能够在重块的摆动方向上限制重块的摆动角度范围。
对于这种结构,重块的过度的摆动(在摆动方向上的摆动范围)可以被可靠且容易地限制,从而避免了推进部的变形和损坏。
优选地,支撑构件具有关于轴的轴线可以运动的一个端部和连接到重块的另一端部。支撑构件和重块可以整体摆动。摆动范围限制部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接触构件,该第一接触构件在所述一个端部抵靠在该第一接触构件时能够防止重块和支撑构件的摆动超出第一预定角度。
对于这种结构,第一弹性构件起到摆动范围限制构件的作用,用于防止重块和支撑构件的摆动超出第一预定角度。
优选地,摆动范围限制部包括一对第二接触构件。每个第二接触构件在摆动方向上设置在重块的每端上。当重块摆过第二预定角度时,每个第二接触构件抵靠在壳体上。
对于这种结构,因为在重块摆过第二预定角度时第二接触构件低靠在壳体上,因此可以可靠且容易地限制重块的过度的摆动(在摆动方向上的摆动范围)。如果第二接触构件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在第二接触构件强烈撞击壳体时,第二接触构件的冲击力可以被缓冲,从而避免了壳体的破坏和变形以及由第二接触构件的撞击引起的振动。
优选地,推进部包括一对板簧,每个板簧具有一端和另一端。板簧的一端能够接触重块。板簧的另一端固定到壳体。
对于这种结构,减振机构不像包括弹簧的那种机构一样占据很大的空间。因此,往复运动工具可以具有紧凑的尺寸。
优选地,轴的轴线与往复运动工具的重心间隔开。
对于这种结构,由刀具的往复运动运动产生的往复运动工具的振动可以使重块产生很大的振动,因此有效地减小了往复运动工具的振动。
优选地,在刀具与减振机构之间设有击打机构,并且在壳体上设有手柄。减振机构设置在击打机构与手柄之间。
对于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小由刀具的往复运动运动产生的往复运动工具的振动。
优选地,驱动源包括具有输出轴的电动机。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包括曲柄轴、曲柄重块、曲柄销和连杆。曲柄轴平行于输出轴延伸。曲柄重块随着曲柄轴的转动而转动。曲柄销关于曲柄轴随着曲柄重块的转动而转动。连杆具有连接到曲柄销的一端和能够在往复运动运动的方向上往复运动运动的另一端。曲柄轴设置在输出轴与击打机构之间。
对于这种结构,因为曲柄轴位于输出轴与击打机构之间,所以在手柄与往复运动转换单元之间形成死区。减振机构可以设置该死区中。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壳体内的空间。
优选地,支撑构件可摆动地支撑到轴上。
对于这种结构,因为支撑构件是可摆动地支撑到轴上的,所以通过在支撑构件形成用于穿过轴的孔可以容易地组装减振机构。此外,减振机构在结构上可以是简单的,因为支撑构件可以关于轴摆动而不使用轴承。
优选地,重块设置在一条虚拟线上或附近,该虚拟线自刀具的往复运动运动的轨迹延伸。
此外,对于这种结构,由于重块在从刀具的往复运动运动的轨迹延伸的虚拟线上或附近摆动,所以可以有效地减小由刀具的往复运动运动造成的往复运动工具的振动。
优选地,推进部包括一对板簧,每个板簧具有受限制部、接触部和可变形部。受限制部固定到壳体上,由壳体限制运动并且具有连接到可变形部的一个端部。接触部能够接触重块。可变形部被置于受限制部与接触部之间。可变形部包括小宽度区域,该小宽度区域在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受限制部的所述的一个端部的宽度。
这种结构可以确保每个弹簧的强度,同时避免了其长度的增加,而且可以产生小的弹簧常数。
优选地,小宽度区域的宽度在朝向接触部的方向上逐渐变窄。
对于这种结构,可以避免每个弹簧变形时小宽度区域中的应力集中。
优选地,可变形部还包括大宽度区域,该大宽度区域在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受限制部的所述的一个端部的宽度。小宽度区域置于大宽度区域与接触部之间。
对于这种结构,应力均匀地分布在板簧的整个边缘上。这样防止了板簧在其边缘处断裂。从而可以延长板簧的寿命。
优选地,接触部在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小宽度区域的宽度。
对于这种结构,可以减小接触部在重块上滑动时接触部与重块之间的表面压力。这样不仅抑制了接触部的磨损而且抑制了重块的磨损。
优选地,壳体包括容纳减振机构的存放区和可拆卸地设置的并覆盖存放区的盖。减振机构关于存放区通过盖是可拆卸的。
对于这种结构,因为盖是包围减振机构的单独的元件,所以减振机构容易从往复运动工具上拆下。这样就使减振机构易于拆卸、维修和重装。
优选地,减振机构是模块化的。
对于这种结构,减振机构可以是被加工的装配,并且可以被连接到往复运动工具上,和从往复运动工具上拆下。因而,减振机构可以容易地拆卸、维修和重装。
优选地,壳体包括覆盖往复运动转换单元的曲柄盖,该曲柄盖与盖整体成型。
对于这种结构,因为曲柄盖可以覆盖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和减振机构,所以可以减小往复运动工具的部件数量。
优选地,壳体包括支撑往复运动转换单元的曲柄箱,该曲柄箱由刚性材料制成。该曲柄箱包括存放区。
对于这种结构,因为减振机构固定到由刚性材料制成的曲柄箱的存放区上,所以重块和支撑构件可以稳定地摆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往复运动工具,其包括壳体、驱动源、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和减振机构。驱动源容纳在壳体中。往复运动转换单元由壳体支撑并且配置成将驱动源的驱动力转换成往复运动运动,为可移动地支撑到壳体上的刀具提供往复运动运动。减振机构由于往复运动转换单元的往复运动运动通过壳体的振动起作用。壳体包括容纳减振机构的存放区和可拆卸地设置的并且覆盖存放区的盖。减振机构关于存放区通过盖是可拆卸的。
优选地,减振机构是模块化的。
优选地,壳体包括覆盖往复运动转换单元的曲柄盖,该曲柄盖与盖整体地成型。
优选地,壳体包括支撑往复运动转换单元的曲柄箱,该曲柄箱由刚性材料制成。该曲柄箱包括存放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冲击工具)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的剖视图,其中从往复运动工具上移除了曲柄盖;
图3是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的减振机构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沿着图1中的IV-IV线的减振机构的剖视图;
图5A-5C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减振机构的操作的剖视图,图5A是示出重块停留在指定位置上的剖视图,图5B是示出重块在一个摆动方向上转动的剖视图,图5C是示出重块在另一个摆动方向上转动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的减振机构的板簧的正视图;
图7A-7C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将减振机构从往复运动工具移除的方法的后向透视图,图7A示出了还没有拆下曲柄盖的往复运动工具,图7B示出了移除了曲柄盖的往复运动工具,图7C示出了移除了减振机构的往复运动工具;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示出了沿着图9中的X-X线的往复运动工具的减振机构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的往复运动工具的局部剖视图;和
图13是根据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的往复运动工具的板簧。
附图标记的简要描述
1,101,201:冲击工具
20:电动机壳体
21:电动机
22:输出轴
30:齿轮箱
31A:齿轮罩
31B:曲柄箱
31B1曲柄支撑部
31B2:存放区
32:缸体壳体
33A:机罩
33B:曲柄盖
33B1:主盖部
33B2:延伸部
33C:后盖
36:运动转换机构
37:曲柄重块
38:曲柄销
39:连杆
44:冲击构件
46:中间构件
70,170:减振机构
71,171:重块
72:轴
73,173:支撑构件
73A:延伸部
74,274:板簧
74a,274a:接触部
74b,274b:可变形部
74b1,274b1:小宽度区域
74b2:大宽度区域
74c,274c:根部
74d,274d:固定部
75:弹性构件
77:夹紧构件
79:板簧支撑构件
131A:摆动限制构件
172: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图1-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第一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应用于冲击工具1。在图1中,左侧描述为冲击工具1的前侧,右侧描述为冲击工具1的后侧。该冲击工具1包括彼此连接的具有手柄10的壳体、电动机壳体20和齿轮箱30。
手柄10连接有电缆11。该手柄10容纳有开关机构12。可以由使用者操纵的扳柄13机械地连接到开关机构12。该开关机构12通过电缆11连接到外部电源(未示出)。通过操作扳柄13,后面要描述的电动机21可以从外部电源上接通或断开。还有,手柄10包括使用冲击工具1时由使用者紧握的把手14。
手柄10的下前侧设置电动机壳体20。电动机21容纳在电动机壳体20内。电动机21包括输出该电动机21的驱动力的输出轴22。在输出轴22的端部上设有小齿轮23,该小齿轮23设在齿轮箱30中。电动机21后面的电动机壳体20上定位有控制电动机21转速的控制单元24。
如图1和2中所示,齿轮箱30包括齿轮罩31A、曲柄箱31B、缸罩32、机罩33A、曲柄盖33B和后盖33C。齿轮罩31A布置在电动机壳体20上方。曲柄箱31B布置在齿轮罩31A的上方。曲柄箱31B的后端连接到手柄10。曲柄箱31B由铝(高硬度材料)制成并且具有曲柄支撑部31B 1和存放区31B2。曲柄支撑部31B1支撑后面要描述的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存放区31B2保持后面要描述的减振机构70。如图2中所示,曲柄支撑部31B1和存放区31B2分别成型有第一开口31C和第二开口31D。通过第一开口31C,可以更新诸如运动转换机构36和活塞43(后面均会描述到)之类的元件,同时可以给这些元件供油。缸罩32位于曲柄箱31B的前端。
机罩33A罩住齿轮罩31A和曲柄箱31B的下部以构成外壳。曲柄盖33B从曲柄箱31B的上方利用螺栓33D(见图7A和7B)可拆卸地设置在曲柄箱31B上。曲柄盖33B是覆盖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后面要描述)的外壳构件。该曲柄盖33B由树脂制成并且包括主盖部33B1和延伸部33B2。延伸部33B2自主盖部33B1的后端向手柄10延伸。主盖部33B1覆盖第一开口31c(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延伸部33B2覆盖第二开口31d(减振机构70)。后盖33C紧固在电动机壳体20和曲柄箱31B的后部。后盖33C的下端连接到手柄10。
在齿轮罩31A中的小齿轮23的前侧和曲柄箱31B的曲柄支撑部31B1上可转动地支撑有平行于输出轴22延伸的曲柄轴34。与小齿轮23啮合的第一齿轮35同轴地固定到曲柄轴34的下侧。此外,齿轮35A同轴地固定到曲柄轴34的下端。曲柄轴34的上侧设置运动转换机构36。该运动转换机构36具有曲柄重块37、曲柄销38和连杆39。曲柄重块37固定到曲柄轴34的上端。曲柄销38固定到曲柄重块37的端部并且插入到连杆39的后端。曲柄轴34和运动转换机构36对应于上面提到的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往复运动转换单元由曲柄支撑部31B1支撑。
在齿轮罩31A中的齿轮35A的前侧和曲柄箱31B的曲柄支撑部31B1上可转动地支撑有平行于曲柄轴34延伸的转动传动轴51。与齿轮35A啮合的第二齿轮52同轴地固定到转动传动轴51的下端。第一伞齿轮51A同轴地固定到转动传送轴51的上端。
在曲柄箱31B的前部和缸罩32中设有在垂直于输出轴22的方向上延伸的缸体40。缸体40的中轴线和输出轴22的转动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在缸体40中设置活塞43,该活塞43沿着缸体40的内周面可滑动设置。活塞43在缸体40的轴线方向上往复运动运动。活塞43包括插入到连杆39前端中的活塞销43A。在缸体40的前部中设有击打构件44,该击打构件44沿着缸体40的内周面在其轴线方向上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40、活塞43和击槌44之间形成气室45。
在击槌罩32中可转动地支撑有转动缸体50。该转动缸体50围绕缸体40的外周面的前部。转动缸体50向缸体40的前面延伸,在转动缸体50的端部设有工具支撑部15,该工具支撑部15能够连接或拆下工作工具16。在转动缸体50的后端部上设有与第一伞齿轮51A啮合的第二伞齿轮50A。转动缸体50的中心轴线与输出轴22的转动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还有,在击打构件44的前侧中设有中间构件46,该中间构件46可滑动地逆着转动缸体50设置。中间构件46在转动缸体50的轴线方向上往复运动运动。
在存放区31B2中设有减振机构70(振动吸收器),其在手柄10的对面。参照图3-7详细描述该减振机构70。图3是减振机构70的透视图。图4是沿着图1中的IV-IV线的减振机构70的剖视图。如图3-5中所示,减振机构70主要包括重块71、轴72、支撑构件73、一对板簧74、夹紧构件77和板簧支撑构件79。
如图4和5中所示,轴72具有圆柱形状。轴72其两端固定到板簧支撑构件79。轴72的轴线垂直于活塞43的往复运动运动的方向(来回方向)延伸。换言之,轴72沿着垂直于附图平面的线延伸。轴72的轴线与冲击工具1的重心间隔。重块71在轴72的径向上远离轴72设置。正如后面要描述的,当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关于轴72摆动时,重块71位于击打机构(活塞43、击打构件44和中间构件46)之间并且设置在自工作工具16的往复运动运动的轨迹延伸的虚拟线上或附近。在重块71的下部设有阶梯部件71A。
如图4和5中所示,支撑构件73的下端部(一个端部)成型有通孔73a。轴72插入该通孔73a中。支撑构件73的上端部(另一端部)连接到重块71并与重块71整体成型。因此,支撑构件73由轴72可摆动地支撑。当支撑构件73关于轴72的轴线摆动时,重块71与支撑构件73一起关于轴72的轴线摆动。
如图5A中所示,支撑构件73具有延伸部73A,该延伸部73A穿过成型在板簧支撑构件79中的插入孔79a。延伸部73A设置在支撑构件73的下部并且在与支撑构件从轴72向重块71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在图5A-5C的左到右的方向(即前到后的方向)上与延伸部73A相对的位置上设有一对弹性构件75。
如图3和5A中所示,板簧74相互基本平行布置。如图6中所示,每个板簧74具有接触部74a、可变形部74b、根部74c和固定部74d。接触部74a能够接触重块71的阶梯部71A的基本垂直延伸的侧表面。可变形部74b具有小宽度区域74b1和大宽度区域74b2。大宽度区域74b2比小宽度区域74b1更靠近固定部74d。固定部74d成型有凹口74e。根部74c和固定部74d通过将螺栓78穿过凹口74e和夹紧构件77而被夹在夹紧构件77与板簧支撑构件79之间。这样就限制了根部74c和固定部74d的运动。因此,根部74c和固定部74d称作受限制构件。根部74c与夹紧构件77的上端相对。
小宽度区域74b1在轴72的轴向(即图6中的左到右方向)上比根部74c窄。大宽度区域74b2在轴72的走向(即图6中的左到右方向)上比根部74c宽。接触部74a在轴72的轴向(即图6中的左到右方向)上比连接到接触部74a的小宽度区域74b1的边缘宽。小宽度区域74b1从大宽度区域74b2向接触部74a逐渐变窄。如图6中所示,接触部74a上的点A与根部74c上的点B之间的距离L1约等于点A与大宽度区域74b2上的点C之间的距离L2。在轴72的轴向上,大宽度区域74b2的通过点C的部分在大宽度区域74b2中具有最宽的宽度。
如上,在减振机构70中,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经由轴72被固定到板簧支撑构件79上,板簧74和夹紧构件79经由螺栓78被固定到板簧支撑构件79上。因此,该减振机构70是以模块的形式组装的。当板簧支撑构件79通过螺栓80固定到存放区31B2的底部时,该模块化的减振机构70就固定到了存放区31B2。如图7A-7C中所示,当将螺栓33D移除,松开曲柄盖33B时,可以将减振机构70连接到存放区31B2和从存放区31B2中拆除。
接下来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击工具1的操作。使用者紧握手柄10将工作工具16压向工件(未示出)。接下来拉动扳柄13以向电动机21供电使电动机21转动。该转动驱动力通过小齿轮23和第一齿轮35传递到曲柄轴34。曲柄轴34的转动通过运动转换机构36(曲柄重块37、曲柄销38和连杆39)被转换成缸体40中活塞43的往复运动运动。活塞43的往复运动运动导致了气室45中空气的压力重复地增加和减小,从而造成了击打构件44的往复运动运动。击打构件44向前运动与中间构件46的后端冲撞,从而将冲击力施加到工作工具16。
还有,电动机21的转动驱动力通过小齿轮23、第一齿轮35、曲柄轴34、齿轮35A和第二齿轮52被传递到转动传动轴51。转动传动轴51的转动通过第一伞齿轮51A和第二伞齿轮50A被传递到转动缸50,从而导致转动缸50的转动。转动缸50的转动给工作工具16施加转动力。上面描述的施加到工作工具16上的转动力和冲击力将工件(未示出)破碎。
在上述冲击工具1操作期间,在冲击工具1中因击打构件44(和工作工具16)的往复运动运动产生了具有约恒定频率的振动。振动被传递到曲柄箱31B的存放区31B2。振动从存放区31B2被传递到板簧支撑构件79。这样,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在活塞43往复运动运动的方向(即前到后方向)上摆动。由于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摆动,可以有效地减小冲击工具1的振动,从而改进了冲击工具1的操作。
接下来,要描述冲击工具1操作时减振机构70的运动。如图5B中所示,由于冲击工具1的冲击产生的振动,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摆到前侧。在该点上,当位于重块71的前侧上的一个板簧74的接触部74a抵接在重块71上时(如图5B中所示),重块71摆到左侧抵抗该板簧74的弹性力(偏压)。同时,延伸部73A摆到后侧抵抗位于后侧上的一个弹性构件75的弹性力(如图5B中所示)。当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的倾度增加到第一预定角度时,由于的一个板簧74和的一个弹性构件75的弹性力的作用,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开始向后侧摆动(如图5B中所示)。
当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摆动如图5C中所示的后侧(后面)时,在另一个板簧74的接触部74a抵接到重块71上时,重块71摆到后侧抵抗该另一个板簧74的弹性力。同时,延伸部73A摆到前侧抵抗位于前侧上的另一个弹性构件75的弹性力(如图5C中所示)。当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的倾度增加到第一预定角度时,由于另一个板簧74和另一个第一弹性构件75的弹性力的作用,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开始向前侧摆动(如图5C中所示)。
因此,所述的一对第一弹性构件75起到摆动限制构件的作用,用于防止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的摆动超出第一预定角度。第一预定角度是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从它们的指定(初始)位置到重块71摆到如图5A-5C中所示的最左或最右边的角度。所述的一对板簧74将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推向该对板簧74、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具有如图5A中所示的这种位置关系的指定位置。“指定位置”是冲击工具1没有操作因而不产生振动时由板簧74推动的重块71停留的位置。
冲击工具1落到地板上时该冲击工具1会受到大的冲击。由于长期使用,板簧74的弹性力会消失。在任一种情形中,重块71会过度地摆动。在这种情况下,重块71在其摆动方向上会抵靠在存放区31B2的与重块71相对的部分上。重块71抵靠在存放区31B2的该部分上,其过度的摆动(在摆动方向上的摆动范围)可以得到可靠容易的限制,从而避免了板簧74的变形和损坏。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减振机构70具有重块71、轴72、支撑构件73和板簧74。轴72固定到壳体并且在垂直于工作工具16往复运动运动方向的方向上延伸。重块71远离轴72定位。重块71由支撑构件73关于轴72可摆动地支撑。板簧74在重块71的摆动方向上将重块71推回到关于壳体的指定位置。因此,在重块71摆动时,仅在确定重块71的摆动支点的支撑构件73与轴72之间产生滑动阻力。所以,可以减小重块71关于壳体运动时产生的滑动阻力。这样,重块71在由工作工具16的往复运动运动产生的冲击工具1的振动的作用下可以充分地摆动,从而大大地减小了冲击工具1的振动。因而可以充分地减小振动。此外,由于低的滑动阻力,所以可以提高冲击工具1的耐用性。另外,可以减小支撑构件73运动的距离,从而可以减小支撑构件73运动的空间。
此外,在摆动方向上,重块71的两边均设有阶梯部71A,板簧74的接触部74a分别接触阶梯部71A。因此,可以减小减振机构70在摆动方向上的尺寸。减振机构70因而可以是紧凑的,从而导致了紧凑的冲击工具1。此外,板簧74不像后面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弹簧接合单元171A那样,它们在摆动方向上不会从重块71的端部伸出。因此,减振机构70可以比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冲击工具101的减振机构170更小。
包括围绕轴72布置的弹性构件75、夹紧构件77和板簧支撑构件79的减振机构的下部,比重块71在摆动方向(图5中的左到右方向)上的摆动距离更短。因此,减振机构70在重块71的摆动方向上可以具有紧凑的尺寸。
在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摆动时,所述的一对弹性构件75将推动力施加到延伸部73A。因此,当重块71在摆动方向的一个方向上摆动时,弹性构件75可以在与所述的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上推动重块71。此外,弹性构件75可以起到摆动限制构件的作用,用于防止支撑构件73的一端和延伸部73A进一步摆出重块71被转向的位置。
推进部包括两个板簧74,这两个板簧74的一端在摆动方向上分别抵靠在重块71的两端上,另一端由板簧支撑构件79支撑。包括推进部的减振机构70不像在包括两个板簧的减振机构70的情况下那样占据很大的空间。因此,冲击工具1可以具有紧凑的尺寸。
因为轴72的轴线是与冲击工具1的重心间隔开的,所以在由工作工具16的往复运动运动产生的冲击工具1的振动的作用下可以使重块71在很大程度上摆动,从而有效地减小了冲击工具1的振动。因为减振机构70设置在击打机构与手柄10之间,所以可以有效地减小由工作工具16的往复运动运动产生的攻击工具1的振动。
因为曲柄轴34位于输出轴22的前侧上,所以在手柄10与往复运动转换单元之间形成死区。减振机构70设置在该死区中。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壳体中的空间。另外,因为轴72穿过成型在支撑构件73上的孔73a因而支撑构件73可以关于轴72摆动,所以可以方便地组装减振机构70。此外,因为支撑构件73可以关于轴72摆动而不使用轴承或类似物,所以减振机构70在结构上可以是简单的。还有,因为重块71在自工作工具16的往复运动运动的轨迹延伸的虚拟线上或附近摆动,所以可以有效地减小由工作工具16的往复运动运动造成的冲击工具1的振动。
当板簧74变形时,在每个是自由端的接触部74a中没有大的应力产生。但是,因为根部74c和固定部74d是夹在夹紧构件77与板簧支撑构件79之间的限制区域,大的应力产生在每个板簧74的根部74c和固定部74d中。小宽度区域74b1设置在可变形部74b的接触部74a侧上,大宽度区域74b2设置在可变形部74b的根部74c侧上。因此,这种结构可以确保每个板簧74的强度,同时避免了其长度的增加而且可以产生小的弹簧常数。此外,因为小宽度区域74b1从大宽度区域74b2向接触部74a逐渐变窄,所以在每个板簧74变形时,可以避免小宽度区域74b1中的应力集中。
当每个板簧74在由于重块71摆动而变形时,夹在夹紧构件77与板簧支撑构件79之间的根部74c附近承受的应力比板簧74的其他任何部分都大。更具体地说,最大的应力施加在运动上比其他任何部分更受限制的根部74c的中心附近(或点B附近)。一般来说,如果板簧74由于变形的应力而断裂,那断裂在大多数情况下开始在板簧74的边缘处。每个板簧74可能在板簧74的所承受的应力最大的边缘的一部分处断裂,而不会在板簧74中的所承受的应力最大的根部74c的中心部处断裂。一般来说,所施加的应力分布在成型成板簧74形状的板簧片中,因此任何点上所施加的应力取决于与使板簧74变形的载荷的作用点(接触部74a)的距离。因此,在板簧74的边缘中,最大的应力施加在与接触部74a具有距离L2的部分上。距离L2等于从接触部74a(点A)到中心部(点B)的距离L1。换言之,最大的应力施加在稍位于根部74c上方的大宽度区域74b2附近(见图6)。在图6中,在左到右的方向上根部74c的边缘部可被稍微变形。因此,施加到根部74c的边缘部的应力小于施加在大宽度区域74b2附近(点C)的应力。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大宽度区域74b2的承受最大应力的通过点C的部分在大宽度区域74b2中具有最宽的宽度。因此,应力均匀地分布在板簧47的整个边缘中。这样防止了板簧47在其边缘处断裂。因此,可以延长板簧47的寿命。
板簧74的接触部74a抵靠在重块71上,并且在重块71摆动时以高循环次数在重块71上滑动。此外,接触部74a比小宽度区域74b1的连接到接触部74a的边缘宽。可以减小接触部74a在重块71上滑动时接触部74a与重块71之间的表面压力。这样不仅抑制了接触部74a的磨损,而且抑制了重块71的磨损。
在减振机构70中,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经由轴72固定到板簧支撑构件79,板簧74和夹紧构件77经由螺栓78固定到板簧支撑构件79。因此,该减振机构70是以模块的形式组装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减振机构70当成一个组件,并且可以连接到冲击工具1以及从冲击工具1中拆除。因此,减振机构70可以被容易地拆卸、维修和重装。
此外,如图7A-7C中所示,仅通过拔出螺栓33D从而将曲柄盖33B从冲击工具1上移除,然后通过拔出用于将减振机构70固定到冲击工具1上的螺栓80就可以将减振机构70从冲击工具1上拆除。因为曲柄盖33B是包围减振机构70的单独的元件,所以容易将减振机构70从冲击工具1上拆下。这样就使减振机构易于拆卸、维修和重装。此外,因为曲柄盖33B的主盖部33B1覆盖第一开口31c,曲柄盖33B的延伸部33B2覆盖第二开口31d,所以可以减少冲击工具1的部件数量。另外,因为减振机构70是固定到由铝(高硬度材料)制成的曲柄箱31B的存放区31B2上的,所以重块71和支撑构件73可以稳定的摆动。
接下来要参照图8-10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第二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应用于冲击工具101。那些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部件和元件指定相同的附图标记以避免重复的描述,仅描述不同的方面。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冲击工具101不包括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击工具1中的转动缸50和控制单元24。因此,在冲击工具1操作期间没有施加到工作工具116上的转动,电动机21以固定的速度转动。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两个方面上不同。第一,使用弹簧147替换板簧74来作为减振机构170的推进部。第二,由运动转换壳体131可转动地支撑的每个轴172与支撑构件173在其一端整体成型。
减振机构170设在运动转换壳体131中。减振机构170包括一对分别布置在冲击工具101两侧上的单元,该对单元彼此关于工作工具116的轴线设置。如图9中所示,减振机构170的每个单元具有重块171、支撑构件173、弹簧174和摆动限制构件131A。如图10中所示,支撑构件173的一端部与在垂直于支撑构件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支撑轴172整体成型。支撑轴172还在垂直于工作工具116往复运动运动方向的方向上延伸。支撑轴172通过轴承171C可转动地支撑在运动转换壳体131上。支撑轴172的轴线与冲击工具101的重心对齐。对于这种结构,在支撑轴172转动时,支撑构件173关于支撑轴172的轴线摆动。这样,重块171与支撑构件173一起关于支撑轴172的轴线摆动。
如图9中所示,两个弹簧174的一端在摆动方向上分别抵靠在重块171的两端上。重块171具有一对在摆动方向上分别自重块171的两端延伸的第一弹簧接合部171A。第一弹簧接合部171A分别插入弹簧174的一端。因此,每个第一弹簧接合部171A与相关联弹簧174的内表面接触。
摆动限制构件131A在摆动方向上分别远离重块171的两端定位。摆动限制构件131A固定到运动转换壳体131。每个摆动限制构件131A具有垂直于摆动方向延伸的端面。相关联弹簧174的另一端抵靠在摆动限制构件131A的端面上。第二弹簧接合部131B自每个摆动限制构件131A的端面伸出。摆动限制构件131A的第二弹簧接合部131B分别插入到弹簧174的另一端。因此,每个第二弹簧接合部131B与相关联弹簧174的内表面接触。重块171、第一弹簧接合部171A和第二弹簧接合部131B关于支撑轴172的轴线布置在一个虚构的圆上。
在冲击工具101不运作时,因此没有振动产生,两个弹簧174将重块171向后推到图9所示的预定位置。在工作工具116往复运动运动时,工作工具116使冲击工具101振动。如果重块171因由工作工具116的往复运动运动产生的冲击工具101的振动而摆到图9中的左侧,那为了使重块171回到预定位置,其中一个弹簧174就将重块171推到图9中的右侧。另一方面,如果重块171因冲击工具101的振动而摆到图9中的右侧,那为了使重块171回到预定位置,另一个弹簧174就将重块171推到图9中的左侧。注意的是,摆动限制构件131A起到摆动范围限制部的作用。
因此,减振机构170可以吸收具有恒定宽度的频段的振动,该频段以由重块171、支撑构件173和弹簧174确定的共振频率为中心。实际上,由于衰减等的影响,实际的共振频段会比理论上的共振频段稍宽和稍低。因此,共振频率设置成比工作工具116的振动频率稍高。
当使重块171摆动时,第一弹簧接合部171A抵靠在摆动限制构件131A的第二弹簧接合部131B上。因此,摆动限制构件131A防止重块171的摆动穿过第一弹簧接合部171A抵靠在第二弹簧结合部131A上时的重块171的角度。也就是说,摆动限制构件131A可以容易地限制重块171在摆动方向上的角度范围。此外,由于减振机构170包括两个关于工作工具116彼此对称布置的单元,所以减振机构170可以减小由工作工具116的往复运动运动产生的冲击工具101的振动。
接下来,要参照图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第二实施方式的往复运动工具应用于冲击工具201。那些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和元件指定相同的附图标记以避免重复描述,仅描述不同的方面。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冲击工具201中,减振机构70关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击工具1的减振机构70颠倒设置。因此,在存放区31B2中,重块71位于一个低的位置上,板簧支撑构件79位于重块71的上方。减振机构70使用螺栓280紧固到存放区31B2。
对于上述结构,仅通过拔出螺栓33D(图7中所示)从而将曲柄盖33B从冲击工具201上移除,然后通过拔出用于将减振机构70固定到冲击工具201上的螺栓就可以将减振机构70从冲击工具201上拆除。因为曲柄盖33B是包围减振机构70的单独的元件,所以减振机构70容易从冲击工具201上拆下,从而提高了拆卸、维修和重装减振机构的效率。
此外,对于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重块71的摆动轴线可以与冲击工具201的重心间隔开。因此,当冲击工具201振动时,重块71的摆动轴线可以移动长的距离。所以,重块71可以响应于冲击工具201的振动而很好地摆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冲击工具201也达到了与上述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击工具1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的冲击工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执行各种变化和改进。例如,如图12中所示,可以关于工作工具(未示出)的轴线对称布置一对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用类型的减振机构70。在这种情况下,减振机构70分别通过也作为螺栓的轴72固定到存放区31B2。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取代所述的一对板簧74,在摆动方向上可以在重块71的两端设置一对减振器。该对减震器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起到了摆动范围限制部的作用。对于这种结构,当重块71摆过第二预定角度时,因为重块71的每个减振器在摆动方向上抵靠在存放区31B2的与重块71相对的部分上,所以可以可靠容易地限制重块71的过度摆动(摆动方向上的摆动范围)。第二预定角度是重块71和支撑轴73在重块71的减振器抵靠在存放区31B2的所述部分上时的角度。因为摆动范围限制部是一对减振器,所以在减振器强烈地击打存放区31B2时可以缓冲减振器的冲击力,从而避免了存放区31B2的破坏和变形以及由减振器的击打造成的振动。
此外,减振器的重量可以加到重块71的总重量中,从而可以增加重块71的总重量。一对减振器对应于第二接触构件。一对减振器可以设置在存放区31B2上。在这种情况下,重块71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设置在存放区31B2上的一对减振器上。
此外,上面实施方式中的减振机构70和170包括所述的一对板簧74和所述的一对弹簧174。但是,减振机构70和170可以包括一个板簧74和一个弹簧174。
板簧可以不局限于如图6中所示的板簧74,而是可以使用如图13中的板簧274。如图13所示,每个板簧274包括一对接触部274a、可变形部247b、根部274c和固定部274d。板簧274成型有V形凹口274f,该V形凹口274f在上部切出并且限定了接触部274a和两个小宽度区域274b1。即,可变形部274b具有延续到接触部274a的小宽度区域274b1。因此,板簧274可以确保板簧274的强度,同时避免了其长度的增加而且可以产生小的弹簧常数。此外,因为小宽度区域274b1朝向接触部74a逐渐变窄,所以在板簧274变形时可以避免小宽度区域274b1中的应力集中。根据板簧274的该形状,板簧274的末端部,即小宽度区域274b1的在接触部274a附近的部分,可以是窄宽度,同时在板簧274中保持了理想的应力集中。因此,板簧274在变形时几乎不会被扭曲,从而延长了板簧274的使用寿命。
上面的实施方式是冲击式钻机和击槌。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驱动工作工具往复运动运动的任何工具。这些工具的示例包括回收机锯、曲线锯、振动钻、冲击工具。

Claims (23)

1.一种往复运动工具,包括:
壳体;
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驱动源;
由所述壳体支撑的往复运动转换单元,该往复运动转换单元配置成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转换成往复运动,为能够运动地支撑到所述壳体的刀具提供往复运动;以及
减振机构,该减振机构包括:
由所述壳体支撑的轴,该轴在垂直于刀具往复运动的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轴线;
距离所述轴一定距离定位的重块,该重块在摆动方向上能够摆动;
围绕所述轴的轴线能够摆动地支撑所述重块的支撑构件;和
推进部,该推进部将所述重块在摆动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壳体推向所述重块的指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设置一对减振机构,该一对减振机构关于所述刀具的轴线彼此对称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还包括:能够在所述重块的摆动方向上限制所述重块的摆动角度范围的摆动范围限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具有能够围绕所述轴的轴线运动的一个端部和连接到所述重块的另一端部,所述支撑构架和所述重块能够整体地摆动,和
其中所述摆动范围限制部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接触构件,并且该第一接触构件在所述的一个端部抵靠该第一接触构件时能够防止所述重块和支撑构件摆动超出第一预定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摆动范围限制部包括一对第二接触构件,每个第二接触构件设置在摆动方向上的所述重块的每端上,当所述重块摆动第二预定角度时,每个第二接触构件抵靠在所述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推进部包括一对板簧,每个板簧具有一端和另一端,板簧的所述一端能够接触所述重块,且板簧的所述另一端固定到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轴的轴线与该往复运动工具的重心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刀具与所述减振机构之间的击打机构;和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手柄,所述减振机构设置在所述击打机构与所述手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驱动源包括具有输出轴的电动机,且
其中,所述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包括:
平行于所述输出轴延伸的曲柄轴;
随着所述曲柄轴的转动而转动的曲柄重块;
随着曲柄重块的转动而围绕所述曲柄轴转动的曲柄销;和
连杆,该连杆具有连接到曲柄销的一端和在所述往复运动的方向上能够往复运动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曲柄轴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与击打机构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支撑构件能够摆动地支撑到所述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重块设置在从所述刀具的往复运动的轨迹延伸的假想线上或假想线附近。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推进部包括一对板簧,每个板簧具有受限制部、接触部和可变形部,所述受限制部固定到所述壳体,所述受限制部的运动被所述壳体限制并且具有连接到所述可变形部的一个端部,所述接触部能够接触所述重块,并且所述可变形部被置于所述受限制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和
其中,所述可变形部包括小宽度区域,该小宽度区域在所述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受限制部的所述一个端部的所述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小宽度区域具有朝向所述接触部逐渐变窄的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可变形部还包括大宽度区域,该大宽度区域在所述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受限制部的所述一个端部的在所述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和
其中,所述小宽度区域置于所述大宽度区域与所述接触部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接触部在所述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小宽度区域的在所述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所述减振机构的存放区和能够拆卸地设置并且覆盖所述存放区的盖,和
其中,所述减振机构相对于所述存放区通过所述盖能够拆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减振机构是模块化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覆盖所述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并与所述盖整体形成的曲柄盖。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支撑所述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并且由刚性材料制成的曲柄箱,所述曲柄箱包括所述存放区。
20.一种往复运动工具,包括:
壳体;
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驱动源;
由所述壳体支撑的往复运动转换单元,该往复运动转换单元配置成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转换成往复运动,为能够运动地支撑到所述壳体的刀具提供往复运动;以及
减振机构,该减振机构由于所述往复运动转换单元的往复运动通过所述壳体的振动起作用,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容纳所述减振机构的存放区和能够拆卸地设置并且覆盖所述存放区的盖,和
其中,所述减振机构相对于所述存放区通过所述盖能够拆卸。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往复机构,其中:所述减振机构是模块化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往复机构,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覆盖所述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并与所述盖整体地形成的曲柄盖。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往复运动工具,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支撑所述往复运动转换单元并且由刚性材料制成的曲柄箱,所述曲柄箱包括所述存放区。
CN200880007357.5A 2007-05-01 2008-04-30 往复运动工具 Active CN1016465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20613A JP5126574B2 (ja) 2007-05-01 2007-05-01 往復動工具
JP120613/2007 2007-05-01
JP2007220328A JP4978890B2 (ja) 2007-08-27 2007-08-27 往復動工具
JP220327/2007 2007-08-27
JP220328/2007 2007-08-27
JP2007220327A JP5376194B2 (ja) 2007-08-27 2007-08-27 往復動工具
PCT/JP2008/058595 WO2008140030A2 (en) 2007-05-01 2008-04-30 Reciprocating too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6529A true CN101646529A (zh) 2010-02-10
CN101646529B CN101646529B (zh) 2013-06-26

Family

ID=40051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7357.5A Active CN101646529B (zh) 2007-05-01 2008-04-30 往复运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26574B2 (zh)
CN (1) CN10164652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6182A (zh) * 2012-11-20 2013-02-27 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电机用弹片
CN104114332A (zh) * 2012-03-22 2014-10-2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冲击工具
CN105058328A (zh) * 2015-08-30 2015-11-18 安徽省葛根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肩部支撑架的电锤建筑设备
CN106457543A (zh) * 2014-04-30 2017-02-2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作业工具
CN110125880A (zh) * 2018-02-09 2019-08-1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锁定机构及具有该锁定机构的冲击工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55843A1 (de) * 2007-12-17 2009-06-25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Schwingungsausgleicher
JP5870888B2 (ja) * 2012-09-28 2016-03-0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撃工具
JP5857851B2 (ja) * 2012-03-30 2016-02-1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撃工具
JP2013193186A (ja) * 2012-03-22 2013-09-30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
JP2016187854A (ja) * 2015-03-30 2016-11-04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動力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74573D1 (de) * 1981-09-29 1987-01-15 Textron Inc Nonlinear vibration absorber
GB2129733A (en) * 1982-10-27 1984-05-23 Jean Walton More-vibration-free concrete breakers and percussion drills
NL8304043A (nl) * 1983-11-24 1985-06-17 Skil Nederland Nv Inrichting voor het aandrijven van een boor- en/of slaggereedschap.
US4700817A (en) * 1985-06-27 1987-10-20 Nippon Kokan Kabushiki Kaisha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with spring-supported pendulum
US5025562A (en) * 1990-03-01 1991-06-25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Counterbalanced reciprocating mechanism
US7127973B2 (en) * 1998-02-09 2006-10-3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Reciprocating saw
US6286217B1 (en) * 1998-04-09 2001-09-11 Black & Decker Inc. Reciprocating saw with pivoted arm drive
DE19851888C1 (de) * 1998-11-11 2000-07-13 Metabowerke Kg Bohrhammer
JP3988370B2 (ja) * 2000-09-08 2007-10-1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セーバソー
DE602004026134D1 (de) * 2003-04-01 2010-05-06 Makita Corp Kraftwerkzeug
JP4647957B2 (ja) * 2004-08-27 2011-03-09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DE602004003383T8 (de) * 2004-09-13 2008-01-17 Makita Corp., Anjo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raftwerkzeugs
GB2429675A (en) * 2005-06-23 2007-03-07 Black & Decker Inc Vibration dampening mechanism
DE102006041430B4 (de) * 2005-09-30 2015-03-19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Werkzeugmaschine mit Motorantrieb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4332A (zh) * 2012-03-22 2014-10-2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冲击工具
CN104114332B (zh) * 2012-03-22 2016-05-11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冲击工具
US9808925B2 (en) 2012-03-22 2017-11-07 Hitachi Koki Co., Ltd. Impact tool
CN102946182A (zh) * 2012-11-20 2013-02-27 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电机用弹片
CN106457543A (zh) * 2014-04-30 2017-02-22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作业工具
CN106457543B (zh) * 2014-04-30 2019-11-19 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作业工具
US10632605B2 (en) 2014-04-30 2020-04-28 Koki Holdings Co., Ltd. Work tool
CN105058328A (zh) * 2015-08-30 2015-11-18 安徽省葛根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肩部支撑架的电锤建筑设备
CN110125880A (zh) * 2018-02-09 2019-08-1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锁定机构及具有该锁定机构的冲击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26574B2 (ja) 2013-01-23
CN101646529B (zh) 2013-06-26
JP2008272897A (ja) 200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6529B (zh) 往复运动工具
EP2142342B1 (en) Reciprocating tool
EP2017040B1 (en) Hammer drill with vibration dampening mechanism
JP4195818B2 (ja) 電動ハンマ
US7588097B2 (en) Power impact tool
JP5041575B2 (ja) 打撃工具
RU2496632C2 (ru) Приводной инструмент
CN101537609B (zh)
JP4793755B2 (ja) 電動工具
CN1946520B (zh) 动力工具
CN100439043C (zh) 冲击式电动手操纵工具机
CN101134310B (zh) 具有振动控制机构的电动工具
JP2005074573A (ja) 往復作動式作業工具
CN201900631U (zh) 一种钉钉子的电动冲击锤
JP5376194B2 (ja) 往復動工具
JP4805288B2 (ja) 電動ハンマ
RU2464158C2 (ru) Ручная машина с возвратно-поступательным движением рабочего органа
CN102069479A (zh) 一种钉钉子的冲击锤
JP4978890B2 (ja) 往復動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chine holding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Koki Company Limite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