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7543B - 作业工具 - Google Patents

作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7543B
CN106457543B CN201580023610.6A CN201580023610A CN106457543B CN 106457543 B CN106457543 B CN 106457543B CN 201580023610 A CN201580023610 A CN 201580023610A CN 106457543 B CN106457543 B CN 1064575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shell
power tool
fastener
too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36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7543A (zh
Inventor
田辺大治郎
藤本刚也
小林隆介
神戸邦彰
佐藤慎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eshi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eshi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eshi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keshig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57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7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7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7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24Damping the reaction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9/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sawing with straight reciprocating saw blades, e.g. hacksaws
    • B23D49/10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sawing devices with straight saw blades
    • B23D49/16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sawing devices with straight saw blades actuat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ower or prime m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1/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ight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Carrying or attaching means for tool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arrier at both 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6Vibration damp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2211/068Crank-actuated impulse-driv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73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 B25D2217/0076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 B25D2217/0092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being spring-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21Housing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45Spatial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of the tool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391Use of weights; Weight properties of the to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便使减振机构配置于壳体的侧面而将产品总长小型化也可确保制振效果的作业工具。作业工具(1)具有:电动马达;动力传送部件,承接电动马达的动力并传送至前端工具;齿轮壳体(30),至少收纳动力传送部件的一部分;重锤(80),能够摆动地支撑于齿轮壳体(30);以及螺旋弹簧(71),作为施力部件发挥功能,所述施力部件以重锤(80)位于初始中间位置的方式对重锤(80)施力,重锤(80)以夹持动力传送部件的方式分别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两侧,并且设有转动支撑轴(72),所述转动支撑轴作为连结分别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两侧的重锤(80)使其一体地摆动的连结部件而发挥功能。

Description

作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包括承接马达的动力并传送至前端工具的动力传送机构的作业工具。
背景技术
从前,提出一种作业工具,所述作业工具在壳体内包括往返运动转换机构或旋转传送机构等动力传送机构,并且包括对通过动力传送机构而产生的振动进行控制的减振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减振机构包含能够摆动地受到支撑的重锤部与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包含以返回至初始中间位置的方式对重锤部施力的板弹簧或弹簧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2728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现有技术中,减振机构位于前端工具的中心轴上,且配置于壳体内的击打机构与手柄之间,故总长变长。因此,专利文献1中还提出将包含重锤部及施力部件的减振机构配置于壳体的左右两侧或上表面,但与振动产生的方向相对应地,配置于左右两侧或上表面的重锤部零乱地摆动,故有制振效果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状况而成者,其目的在于解决所述课题,并提供一种即便使减振机构配置于壳体的侧面而将产品总长小型化也可确保制振效果的作业工具。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振动的强弱均可效率良好地制振的作业工具。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此种课题,本发明的作业工具具有:马达;动力传送部件,承接该马达的动力并传送至前端工具;壳体,至少收纳所述动力传送部件的一部分;重锤,能够摆动地支撑于该壳体;以及施力部件,以该重锤位于初始中间位置的方式对所述重锤施力;所述作业工具的特征在于:所述重锤以夹持所述动力传送部件的方式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作业工具具备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连结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的所述重锤而使其一体地摆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便使减振机构配置于壳体的侧面而将产品总长小型化,利用连结部件而设于壳体的两侧的重锤成为一体而摆动,故起到可确保制振效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第1实施例的总体构成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第1实施例的总体构成的纵剖面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作业工具所包括的减振机构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作业工具所包括的减振机构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5(a)~图5(b)是表示图2所示的齿轮壳体的构成的俯视图及侧视图。
图6是表示图3及图4所示的减振机构的构成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3及图4所示的重锤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8(a)~图8(d)是用以说明图3及图4所示的减振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9(a)~图9(d)是用以说明将图3所示的壳体卡止部设于其他位置时的减振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与图3所示的螺旋弹簧的摆动角度相对应的合计长度的图表。
图11(a)~图11(c)是表示作用于图3及图4所示的重锤的力矩及其变化量的图表。
图12(a)~图12(b)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第1实施例的制振的频带的图表。
图13(a)~图13(c)是表示作为对图3及图4所示的重锤施力的施力部件而使用压缩弹簧的第1例的图。
图14(a)~图14(c)是表示作为对图3及图4所示的重锤施力的施力部件而使用压缩弹簧的第2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第2实施例的总体构成的纵剖面图。
图16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作业工具所包括的减振机构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作业工具所包括的减振机构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作业工具所包括的减振机构的构成的后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第4实施例的总体构成的纵剖面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a、1b、1c:作业工具
10:主手柄部
11:电缆
12:开关机构
13:触发器
20:马达壳体
21:电动马达
22:输出轴
23:小齿轮
30:齿轮壳体
30a:贯通孔
30b:壳体卡止部
30c:转动支撑孔
31:曲柄轴
32:第1齿轮
33:运动转换机构
34:曲柄重锤
35:曲柄销
36:连接杆
37:旋转传送轴
38:第2齿轮
39:第1锥齿轮
40:击打壳体
41:气缸
42:活塞
42a:活塞销
43:击打子
44:空气室
45:旋转气缸
46:工具保持部
47:第2锥齿轮
48:中间子
50:外壳壳体
60:子手柄部
70:减振机构
71:螺旋弹簧
71a:压缩弹簧
72:转动支撑轴
72a:键槽
73:键
74:销
75:连结棒
80、80a、80b、80c、80d:重锤
81:固定孔
81a:键槽
82:支撑部
83:锤部
84:重锤卡止部
85:厚度变薄部
90:减振室
具体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此外,对各附图所示的同一或同等的构成要素、构件、处理等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重复说明。另外,本说明书中以上下方向为各图所示方向的方式来进行说明。
(第1实施例)
第1实施例的作业工具1为一面对前端工具施加前后的强有力的击打一面进行作业的击打工具,更具体而言,为如下的锤钻(Hammer drill),即装载钻机(drill)作为未图示的前端工具,一面对钻机施加前后的强有力的击打一面进行开孔。当参照图1及图2时,作业工具1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手柄部10,马达壳体20,齿轮壳体30,击打壳体40,覆盖马达壳体20、齿轮壳体30及击打壳体40的外壳壳体50,以及子手柄部6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以下将图1及图2中的左侧设为装载有前端工具的前端侧、右侧设为作业工具1的后端侧来进行说明。
主手柄部10在作业工具1的后端沿着相对于作业工具1的前端侧所安装的前端工具的轴方向而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来配置。在主手柄部10安装有电缆11,且内置有开关机构12。另外,在主手柄部10设置有能够由使用者进行操作的触发器13,触发器13与开关机构12以机械方式连接。由此,通过将电缆11连接于未图示的外部电源并对触发器13进行操作,从而作业工具1受到驱动。
马达壳体20设于主手柄部10的前端侧下部,且收纳有作为动力源的电动马达21。电动马达21包括输出其旋转驱动力的输出轴22。输出轴22延伸至齿轮壳体30内,在其前端设置有小齿轮(pinion gear)23。
在齿轮壳体30内,在小齿轮23的后端侧,与输出轴22平行地延长的曲柄轴31能够转动地受到支承。在曲柄轴31的偏下端同轴固定有与小齿轮23咬合的第1齿轮32。在曲柄轴31的上端部设置有运动转换机构33。运动转换机构33包括曲柄重锤34、曲柄销35、以及连接杆(conrod)36。曲柄重锤34固定于曲柄轴31的上端,在曲柄重锤34的端部,与曲柄轴31离心地立设有曲柄销35。而且,曲柄销35插入至连接杆36的后端。由此,当曲柄轴31旋转驱动时,连接杆36沿着在作业工具1的前端侧所安装的前端工具的轴方向往返运动。曲柄轴31及运动转换机构33为承接电动马达21的动力并传送至前端工具的动力传送部件,且将电动马达21所产生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往返运动。
另外,在齿轮壳体30内,在小齿轮23的前端侧,与输出轴22平行地延长的旋转传送轴37能够转动地受到支承。在旋转传送轴37的下端同轴固定有与小齿轮23咬合的第2齿轮38。在旋转传送轴37的上端同轴固定有第1锥齿轮(bevel gear)39。
击打壳体40设于齿轮壳体30的前端侧,并设置有沿与输出轴22大致正交的方向延长且与输出轴22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气缸41。在气缸41内能够沿其内周滑动地设置有活塞42。在活塞42中设置有活塞销42a,该活塞销42a插入至连接杆36的前端。在气缸41内的前端侧,能够沿气缸41的内周滑动地设置有击打子43。在气缸41内,在活塞42与击打子43之间划定有空气室44。
另外,在击打壳体40内,旋转气缸45以覆盖气缸41的外周的方式能够旋转地受到支承。旋转气缸45较气缸41而更朝前端侧延长,且在其前端部设置有供前端工具装卸自如地装载的工具保持部46。在旋转气缸45的后端部设置有与第1锥齿轮39咬合的第2锥齿轮47。旋转气缸45的中心轴与输出轴22位于同一平面上。另外,在旋转气缸45内的击打子43的前端侧设置有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的中间子48。活塞42、击打子43及中间子48为承接电动马达21的动力并传送至前端工具的动力传送部件,作为向装载于工具保持部46的前端工具传送击打力的击打机构发挥功能。另外,旋转传送轴37及旋转气缸45也为承接电动马达21的动力并传送至前端工具的动力传送部件,作为向装载于工具保持部46的前端工具传送旋转驱动力的旋转传送机构发挥功能。
当参照图3及图4时,在齿轮壳体30与外壳壳体50之间配置有使通过作业工具1的驱动而产生的振动减少的减振机构70。减振机构70包括重锤80与螺旋弹簧71。重锤80及螺旋弹簧71以夹持气缸41的轴心的方式分别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两侧的相对向的位置。此外,在图3及图4中示出去除外壳壳体50的一部分、使设于齿轮壳体30的减振机构70露出的状态。
如图2及图5(b)所示那样,在齿轮壳体30中形成有在相对于旋转气缸45的轴心而大致正交的方向贯通两侧面间的贯通孔30a。此外,图5(a)~图5(b)中图5(a)为齿轮壳体30的俯视图,图5(b)为齿轮壳体30的侧视图。本实施例中,贯通孔30a以沿与电动马达21的输出轴22也大致正交的方向延长,贯通齿轮壳体30的左右侧面间的方式形成。而且,如图2所示,贯通孔30a形成于电动马达21上方的由作为运动转换机构33的一部分的曲柄轴31、作为旋转传送机构的一部分的旋转传送轴37、及旋转气缸45的轴心所包围的区域中。
如图3及图4所示,在贯通孔30a中能够转动地插入有转动支撑轴72。转动支撑轴72的两端分别自齿轮壳体30的左右两侧突出,如图6所示,分别在突出的转动支撑轴72的两端固定有重锤80。由此,分别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两侧的重锤80通过转动支撑轴72而连结并实现一体化,能够以转动支撑轴72为中心转动地受到支承。此外,图6是自上面侧观察分别固定于转动支撑轴72的两端的重锤80的图。
当参照图7时,重锤80包含:支撑部82,在一端部形成有供转动支撑轴72端部插入并固定的固定孔81;以及锤部83,设于支撑部82的另一端侧(释放端侧),支撑部82与锤部83实现一体化。在固定孔81形成有与固定孔81的轴心平行的键槽81a,在转动支撑轴72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与转动支撑轴72的轴心平行的键槽72a。通过将转动支撑轴72的端部插入至固定孔81,并将卡合的键73插入至固定孔81的键槽81a与转动支撑轴72的键槽72a,从而转动支撑轴72与支撑部82(重锤80)在转动方向上实现一体化。由此,转动支撑轴72作为连结部件发挥功能,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两侧位置的重锤80相互连结而在转动方向上实现一体化。
锤部83为与固定孔81的轴心大致垂直的以固定孔81为中心(扇轴)的扇纸状的平板。而且,在锤部83中,将与固定孔81的轴心平行的棒状的重锤卡止部84分别立设于相对于连接重锤80的重心G与固定孔81的轴心的直线而呈线对称的位置。在重锤卡止部84中卡止有形成于螺旋弹簧71的其中一端的弯折部。锤部83中,在立设有重锤卡止部84的部位形成有厚度薄的厚度变薄部85。将通过厚度变薄部85而变薄的厚度设定得较螺旋弹簧71的直径大。
如图3及图5(a)~图5(b)所示,在齿轮壳体30中,分别对应于重锤80的重锤卡止部84而设置且卡止有形成于螺旋弹簧71的另一端的弯折部的壳体卡止部30b自侧面突出而形成。螺旋弹簧71为拉伸弹簧,螺旋弹簧71架设于重锤卡止部84与壳体卡止部30b之间,在外力不发生作用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将重锤80定位于连接重锤80的重心G与固定孔81的轴心的直线相对于旋转气缸45的轴心而大致正交的初始中间位置。在重锤80位于初始中间位置的状态下,壳体卡止部30b与重锤卡止部84配置于固定孔81的轴心即转动支撑轴72的同一法线上。因而在初始中间位置,壳体卡止部30b也分别形成于相对于连接重锤80的重心G与固定孔81的轴心的直线而呈线对称的位置。由此,利用螺旋弹簧71收缩的方向的施加力,可简单地将重锤80定位于初始中间位置。另外,在重锤80位于初始中间位置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于侧面观察时重锤80的重心G配置于作为击打机构的一部分发挥功能的活塞42的轴心的附近。由此,可有效地控制由击打机构产生的振动。
在螺旋弹簧71架设于重锤卡止部84与壳体卡止部30b之间的状态下,重锤卡止部84设于厚度变薄部85,故如图4及图6所示,在作为重锤80的摆动轴的转动支撑轴72的轴方向上,螺旋弹簧71位于重锤80的区域内即重锤80的厚度内。由此,较重锤80而言,螺旋弹簧71不朝转动支撑轴72的轴方向突出,故可使减振机构70在转动支撑轴72的轴方向上紧密化,且可仅通过在齿轮壳体30与外壳壳体50之间形成微小的空间来配置减振机构70。
其次,对第1实施例的作业工具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用手握持主手柄部10及子手柄部60的状态下,将作业工具1按压至未图示的被切削材并拉动触发器13,由此对电动马达21供给电力,使电动马达21转动驱动。将电动马达21的转动驱动力经由输出轴22、小齿轮23及第1齿轮32而传送至曲柄轴31。将曲柄轴31的转动通过构成运动转换机构33的曲柄重锤34、曲柄销35及连接杆36而转换为气缸41内的活塞42的往返运动。而且,通过活塞42的往返运动而空气室44中的空气的压力反复上升及下降,从而对击打子43赋予击打力。击打子43前进而与中间子48的后端发生碰撞,击打力经由中间子48而被传送至装载于工具保持部46的前端工具。此外,装载于工具保持部46的前端工具的中心轴与作为击打机构的一部分而发挥功能的活塞42轴心一致,可有效地将击打力自击打机构传送至前端工具。
另外,电动马达21的旋转驱动力经由输出轴22、小齿轮23及第2齿轮38而被传送至旋转传送轴37。而且,旋转传送轴37的转动经由第1锥齿轮39及第2锥齿轮47而被传送至旋转气缸45,从而旋转气缸45旋转。通过旋转气缸45的旋转,而将旋转力赋予至装载于工具保持部46的前端工具。利用该旋转力与所述击打力,将旋转力与击打力赋予至装载于工具保持部46的前端工具,从而被切削材破碎。
另外,当作业工具1进行动作时,因击打子43的往返运动导致大体固定周期的振动产生,并被传送至收纳有击打子43的齿轮壳体30。传送至齿轮壳体30的振动被传送至能够转动地受到齿轮壳体30的支承的转动支撑轴72。当振动传送至转动支撑轴72时,重锤80以转动支撑轴72为中心而摆动。
图8(a)~图8(d)中示出如下的例子,即,如图8(a)所示那样,在初始中间位置将前端侧及后端侧的壳体卡止部30b设置于前端侧及后端侧的重锤卡止部84的各自的上方,并将作为拉伸弹簧的螺旋弹簧71分别架设于重锤卡止部84与壳体卡止部30b之间。本实施例中,在外力不发生作用的初始中间位置壳体,卡止部30b与重锤卡止部84配置于转动支撑轴72的同一法线上。进而在初始中间位置,前端侧及后端侧的壳体卡止部30b及重锤卡止部84相对于连接重心G与转动支撑轴72的轴心的直线而成为线对称的配置。如图8(b)所示那样,在重锤80自图8(a)所示那样的初始中间位置朝前端方向摆动的情况下,前端侧与后端侧的螺旋弹簧71伸长。结果,对重锤80而言,自前端侧与后端侧的螺旋弹簧71两者返回至初始中间位置的方向的施加力发挥作用。另外,如图8(c)所示那样,重锤80朝后端方向摆动的情况也相同。根据此种构成,如图8(d)所示那样,重锤80越远离初始中间位置而螺旋弹簧71的变化量(伸缩率)越增加。另外,伴随重锤80摆动的前端侧及后端侧的螺旋弹簧71的长度的变化在摆动范围内常常相同。不论在前端侧与后端侧的哪一侧摆动,均可使每单位角度的螺旋弹簧71的伸展量相同。因而,对螺旋弹簧71所施加的负载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长度的差)变小,可延长螺旋弹簧71的寿命。另外,本实施例中,设有前端侧及后端侧的2条螺旋弹簧71,但螺旋弹簧71可为1条,也可为3条以上,可与要吸收的振动的强度或频率相对应地来适当地确定条数。进而,本实施例中,在初始中间位置,以在相对于连接重心G与固定孔81的轴心的直线而呈线对称的位置设置壳体卡止部30b及重锤卡止部84的方式构成,只要壳体卡止部30b与重锤卡止部84配置于转动支撑轴72的同一法线上,则并不限于线对称的位置,不论在哪一位置设置壳体卡止部30b及重锤卡止部84,均可使每单位角度的螺旋弹簧71的伸展量相同。因而,可确保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当参照图8(a)~图8(c)时,在重锤80的摆动方向上,成为螺旋弹簧71的一部分位于重锤80的区域内的结构。由此,在重锤80的摆动方向上,可使减振机构70紧密化,且可仅通过在齿轮壳体30与外壳壳体50之间形成微小的空间来配置减振机构70。
图9(a)~图9(d)是在与图8(a)~图8(d)的例子不同的位置设置壳体卡止部30b的例子,壳体卡止部30b与重锤卡止部84未配置于转动支撑轴72的同一法线上,两个壳体卡止部30b之间的间隔变窄。该情况下,在外力不发生作用的初始中间位置,连接重锤80d的重心与转动支撑轴72的轴心的直线的方向与螺旋弹簧71的施力方向大致相同。根据此种构成,与图8(a)~图8(d)的例子相同的方面在于:摆动时利用前端侧与后端侧的螺旋弹簧71两者而使重锤80返回至初始中间位置的方向的施加力发挥作用、以及重锤80越远离初始中间位置则螺旋弹簧71的变化量越增加,但相较于图8(a)~图8(d)的构成,壳体卡止部30b的间隔变窄,故可使减振机构70紧密化。此外,如图9(b)所示那样,在重锤80朝前端方向摆动的情况下,与后端侧的螺旋弹簧71相比,前端侧的螺旋弹簧71大幅度地伸展,如图9(c)所示那样,在重锤80朝后端方向摆动的情况下,与前端侧的螺旋弹簧71相比,后端侧的螺旋弹簧71大幅度地伸展,故与将壳体卡止部30b与重锤卡止部84配置于转动支撑轴72的同一法线上的图8(a)~图8(d)的例子相比,如图9(d)所示那样,对螺旋弹簧71所施加的负载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长度的差)变大,成为对螺旋弹簧71施加负荷的状态。图9(d)中,初始中间位置为摆动角度=0°。在初始中间位置,在相对于连接重心G与固定孔81的轴心的直线而呈线对称的位置分别配置有壳体卡止部30b及重锤卡止部84,故前端侧及后端侧的螺旋弹簧71的合计长度如图10中的点划线所示那样,不论在前端侧与后端侧的哪一侧摆动,每单位角度的螺旋弹簧71的伸展量均相同。此外,图10中初始中间位置为摆动角度=0°。另外,图10所示的实线为图8(a)~图8(d)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前端侧及后端侧的螺旋弹簧71的合计长度,两者具有大体相同的曲线。
如本实施例那样在使用作为拉伸弹簧的螺旋弹簧71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那样,关于螺旋弹簧71的变化量,重锤80的摆动方向与作为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71的伸缩方向不同,故重锤80越远离初始中间位置、摆动角度越大,则螺旋弹簧的变化量越大。因而,利用螺旋弹簧71的施加力而作用至重锤80的力矩[N·m]如图11(a)中的实线所示那样,相对于重锤80的摆动角度成为非线性,利用螺旋弹簧71的施加力而作用至重锤80的力矩的变化量如图11(b)中的实线所示那样,也相对于重锤80的摆动角度成为非线性。
图11(a)及图11(b)中所示的虚线如图11(c)所示那样,表示在使用压缩弹簧71a作为对重锤80a施力的施力部件时的相对于摆动角度的力矩[N·m]及其变化量。在使用压缩弹簧71a的情况下,利用压缩弹簧71a的施加力而作用至重锤80a的力矩如图11(a)中的虚线所示那样,相对于重锤80a的摆动角度成为线性,利用压缩弹簧71a的施加力而作用至重锤80a的力矩的变化量如图11(b)中的虚线所示那样,无关重锤80a的摆动角度而变得固定。因而,由压缩弹簧71a所确定的共振频率也变得固定。因此,进行制振的振动如图12(b)所示那样,仅成为以由压缩弹簧71a所确定的固定的共振频率为中心的具有固定宽度的频率带,例如当施加转速控制而振动的频率不同时,防振效果减弱。相对于此,在使用作为拉伸弹簧的螺旋弹簧71的情况下,每单位角度的力矩的变化量并非固定,随着摆动角度变大而共振频率也变大。因而,进行制振的振动如图12(a)所示那样,可对应于以变化的共振频率为中心的具有固定宽度的各个频率带,从而可获得与转速控制相对应的防振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中,以利用转动支撑轴72将设于齿轮壳体30两侧的位置的重锤80连结并实现一体化的方式构成,故作为以使重锤80返回至初始中间位置的方式施力的施力部件,即便采用压缩弹簧71a代替作为拉伸弹簧的螺旋弹簧71,也起到固定的效果。图13(a)中示出如下的例子,即利用压缩弹簧71a将具有圆弧上的抵接端的销74分别自前端侧及后端侧按压至重锤80b的支撑部82上并施力。压缩弹簧71a的施力方向为作为击打机构的一部分而发挥功能的活塞42的轴心方向。如图13(b)所示那样,在重锤80b朝前端方向摆动的情况下,前端侧的压缩弹簧71a被按压而收缩,以重锤80b返回至初始中间位置的方式施力,如图13(c)所示那样,在重锤80b朝后端方向摆动的情况下,后端侧的压缩弹簧71a被按压而收缩,以重锤80b返回至初始中间位置的方式施力。图14(a)中示出如下的例子,即利用压缩弹簧71a将具有圆弧上的抵接端的销74分别自前端侧及后端侧按压至重锤80b的锤部83上并施力。压缩弹簧71a的施力方向为与作为击打机构的一部分而发挥功能的活塞42的轴心大致正交的方向。如图14(b)所示那样,在重锤80b朝前端方向摆动的情况下,前端侧的压缩弹簧71a被按压而收缩,以重锤80b返回至初始中间位置的方式施力,如图14(c)所示那样,在重锤80b朝后端方向摆动的情况下,后端侧的压缩弹簧71a被按压而收缩,以重锤80b返回至初始中间位置的方式施力。
(第2实施例)
在第2实施例的作业工具1a中,如图15所示那样,在齿轮壳体30的上表面形成有转动支撑孔30c,如图16所示那样,转动支撑轴72能够转动地支撑于该转动支撑孔30c。其他构成与第1实施例相同。
根据第2实施例,无需在齿轮壳体30内设置贯通孔30a。在齿轮壳体30内收纳有运动转换机构33或旋转传送机构,故形成贯通孔30a的位置受到限制。相对于此,第2实施例中,可将转动支撑孔30c形成于齿轮壳体30的上表面的任一位置,从而可确保设计的自由度。
(第3实施例)
在第3实施例的作业工具1b中,如图17及图18所示那样,分别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两侧的重锤80c的其中一端侧能够分别转动地支撑于齿轮壳体30。而且,重锤80c的另一端侧超出齿轮壳体30的上表面而伸出,分别设于两侧的重锤80c的另一端侧通过连结棒75而连结。
根据第3实施例,无需设置贯通齿轮壳体30的贯通孔30a。在齿轮壳体30内收纳有运动转换机构33或旋转传送机构,故形成贯通孔30a的位置受到限制。相对于此,第3实施例中,只要利用设于齿轮壳体30的侧面的轴承或指示轴将重锤80c支撑为能够转动即可,故可确保设计的自由度。
(第4实施例)
在第4实施例的作业工具1c中,当参照图19时,在齿轮壳体30内,在小齿轮23的前端侧,与输出轴22平行地延长的曲柄轴31能够转动地受到支承。而且,在齿轮壳体30内,在曲柄轴31的前端侧,与输出轴22平行地延长的旋转传送轴37能够转动地受到支承,在旋转传送轴37的下端,同轴固定有与曲柄轴31的第1齿轮32咬合的第2齿轮38。
在齿轮壳体30内的小齿轮23的后端侧形成有减振室90。在减振室90内收纳有一端部能够转动地支撑于与气缸41的轴心正交的转动支撑轴72的重锤80d。在重锤80d的另一端侧设置有重锤卡止部84,并且在减振室90内,在重锤80d的转动范围外且转动支撑轴72的垂直上方设置有壳体卡止部30b。而且,在重锤卡止部84与壳体卡止部30b之间架设有作为拉伸弹簧的螺旋弹簧71。在外力不发生作用的状态下,如图19所示,将重锤80定位于连接重锤80d的重心与转动支撑轴72的轴心的直线相对于旋转气缸45的轴心而大致正交的初始中间位置。在重锤80d位于初始中间位置的状态下,壳体卡止部30b与重锤卡止部84配置于转动支撑轴72的同一法线上。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例,本发明为一种作业工具1,具有:电动马达21;动力传送部件(运动转换机构33或旋转传送机构),承接电动马达21的动力并传送至前端工具;齿轮壳体30,至少收纳动力传送部件的一部分;重锤80,能够摆动地支撑于齿轮壳体30;以及螺旋弹簧71,作为施力部件发挥功能,所述施力部件以重锤80位于初始中间位置的方式对重锤80施力;且重锤80及螺旋弹簧71以夹持动力传送部件的方式分别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两侧,所述作业工具包括:转动支撑轴72,作为连结部件发挥功能,所述连结部件连结分别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两侧的重锤80而使其一体地摆动。
根据该构成,即便使减振机构70配置于齿轮壳体30的侧面而将产品总长小型化,通过转动支撑轴72,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两侧的重锤80成为一体而摆动,故可确保制振效果。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转动支撑轴72为将分别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两侧面的重锤80支撑为能够摆动的轴构件。根据该构成,无须追加多余的构成而可利用将重锤80支撑为能够摆动的轴构件来使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两侧的重锤80一体化。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转动支撑轴72能够转动地支撑于形成于齿轮壳体30的贯通孔30a,转动支撑轴72与重锤80在摆动方向上无法转动地受到支撑。根据该构成,可利用简单的构成来使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两侧的重锤80一体化。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动力传送部件包括:运动转换机构33,将往返运动传送至前端工具;以及旋转传送机构,将旋转驱动力传送至前端工具,转动支撑轴72于侧面观察时配置于运动转换机构33与旋转传送机构之间。根据该构成,可使转动支撑轴72贯通于齿轮壳体30内的空隙。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对重锤80施力的施力部件(螺旋弹簧71)的变化量以重锤80越远离初始中间位置而越大的方式构成。
根据该构成,当产生小的振动时,重锤80也充分地摆动而可控制振动,并且当产生大的振动时也可追随重锤80的摆动,故无论振动的强弱均可效率良好地制振。另外,每单位角度的力矩的变化量并非固定,随着摆动角度变大而共振频率也变大。因而,进行制振的振动可对应于以变化的共振频率为中心的具有固定宽度的各个频率带,并非仅对应于一个马达转动速度的低振动机构,即便施加转速控制,也可相对于多个转动速度而发挥防振效果。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螺旋弹簧71在两侧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卡合于设于齿轮壳体30的壳体卡止部30b与设于重锤80的重锤卡止部84。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螺旋弹簧71及重锤卡止部84在前端工具的轴方向上在重锤80的其中一侧与另一侧设置有两个。而且,将两个螺旋弹簧71配置成当重锤80摆动时伸展。另外,当重锤80位于所述初始中间位置时,两个螺旋弹簧71及重锤卡止部84是以连接转动支撑轴72与重锤80的重心的线为对称轴而线对称地配置。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关于重锤80,利用所述连结部件将一端部支撑为能够摆动的支撑部82与设于支撑部82的另一端侧的扇纸状的锤部83实现一体化,在形成于锤部83的厚度变薄部85设置有重锤卡止部84。根据该构成,可使减振机构70紧密化,且可仅通过在齿轮壳体30与外壳壳体50之间形成微小的空间来配置减振机构70。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壳体卡止部30b在前端工具的轴方向上在重锤80的其中一侧与另一侧设置有两个,当重锤80位于初始中间位置时,重锤卡止部84与壳体卡止部30b位于转动支撑轴72的法线上。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在转动支撑轴72的轴方向上,螺旋弹簧71位于重锤80的厚度内。根据该构成,较重锤80而言,螺旋弹簧71不朝转动支撑轴72的轴方向突出,故可使减振机构70在转动支撑轴72的轴方向上紧密化,且可仅通过在齿轮壳体30与外壳壳体50之间形成微小的空间来配置减振机构70。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在重锤80的摆动方向上,螺旋弹簧71的一部分位于重锤80的厚度内。根据该构成,在重锤80的摆动方向上,可使减振机构70紧密化,且可仅通过在齿轮壳体30与外壳壳体50之间形成微小的空间来配置减振机构70。
进而,根据本实施例,重锤80及螺旋弹簧71配置于齿轮壳体30与外壳壳体50之间。根据该构成,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两侧的重锤80及螺旋弹簧71被外壳壳体50覆盖,故可减少对螺旋弹簧71的动作的来自外部的影响。
以上,基于所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所述实施例中,对将作业工具应用于作为击打工具的锤钻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能够应用于具有使前端工具往返运动的构成的工具。作为此种工具,例如可列举:锤子、刀锯、竖锯等。
另外,所述实施例中,对将重锤80设于齿轮壳体30的左右两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重锤80也可以夹持气缸41的轴心的方式分别设于齿轮壳体30的上下两侧或倾斜的方向。
进而,所述实施例中,对将重锤80设于齿轮壳体30的左右两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可以夹持气缸41的轴心的方式设于击打壳体40的两侧。

Claims (15)

1.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马达;
动力传送部件,承接所述马达的动力并传送至前端工具;
壳体,至少收纳所述动力传送部件的一部分;
重锤,通过产生于所述壳体的振动而能够摆动地支撑于所述壳体;以及
施力部件,以所述重锤位于初始中间位置的方式对所述重锤施力,
所述重锤以夹持所述动力传送部件的方式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
所述作业工具包括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连结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的所述重锤而使其一体地摆动,并且
所述连结部件仅设置于相对于所述重锤的重心位置的摆动支点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为将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面的所述重锤支撑为能够摆动的轴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构件能够转动地支撑于形成于所述壳体的贯通孔,所述轴构件与所述重锤在摆动方向上无法转动地受到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送部件包括:运动转换机构,将往返运动传送至所述前端工具;以及旋转传送机构,将旋转驱动力传送至所述前端工具;所述轴构件于侧面观察时配置于所述运动转换机构与所述旋转传送机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锤越远离所述初始中间位置,所述施力部件的变化量越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为螺旋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在两侧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卡合于设于所述壳体的壳体卡止部与设于所述重锤的重锤卡止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及所述重锤卡止部在所述前端工具的轴方向上于所述重锤的其中一侧与另一侧设置有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两个螺旋弹簧配置成当所述重锤摆动时伸展。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为将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面的所述重锤支撑为能够摆动的轴构件,
当所述重锤位于所述初始中间位置时,所述两个螺旋弹簧及所述重锤卡止部是以连接所述轴构件与所述重锤的重心的线为对称轴而线对称地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锤中,利用所述连结部件将一端部支撑为能够摆动的支撑部与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侧的扇子 状的锤部实现一体化,在形成于所述锤部的厚度变薄部设置有所述重锤卡止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为将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面的所述重锤支撑为能够摆动的轴构件,
所述壳体卡止部在所述前端工具的轴方向上在所述重锤的其中一侧与另一侧设置有两个,当所述重锤位于所述初始中间位置时,所述重锤卡止部与所述壳体卡止部位于所述轴构件的法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为将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面的所述重锤支撑为能够摆动的轴构件,
在所述轴构件的轴方向上,所述螺旋弹簧位于所述重锤的厚度内。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重锤的摆动方向上,所述螺旋弹簧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重锤的厚度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内侧壳体,至少收纳所述动力传送部件的一部分;以及外侧壳体,覆盖所述内侧壳体;所述重锤及所述施力部件配置于所述内侧壳体与所述外侧壳体之间。
CN201580023610.6A 2014-04-30 2015-04-30 作业工具 Active CN1064575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3640 2014-04-30
JP2014-093641 2014-04-30
JP2014093641 2014-04-30
JP2014093640 2014-04-30
PCT/JP2015/063010 WO2015166995A1 (ja) 2014-04-30 2015-04-30 作業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7543A CN106457543A (zh) 2017-02-22
CN106457543B true CN106457543B (zh) 2019-11-19

Family

ID=54358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3610.6A Active CN106457543B (zh) 2014-04-30 2015-04-30 作业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2605B2 (zh)
EP (1) EP3138661B1 (zh)
JP (1) JP6183549B2 (zh)
CN (1) CN106457543B (zh)
WO (1) WO20151669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25864A1 (de) * 2015-12-18 2017-06-22 Robert Bosch Gmbh Absaugvorrichtung für eine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JP7350523B2 (ja) * 2019-06-10 2023-09-26 株式会社マキタ 動力工具
JPWO2023058513A1 (zh) 2021-10-08 2023-04-13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15768A1 (de) * 2002-10-31 2004-05-06 Atlas Copco Electric Tools GmbH Schwingungstilger
CN1883885A (zh) * 2005-06-23 2006-12-27 百得有限公司 减振机构
CN101462265A (zh) * 2007-12-17 2009-06-24 喜利得股份公司 手工工具机
CN101646529A (zh) * 2007-05-01 2010-02-10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往复运动工具
CN102962819A (zh) * 2011-08-31 2013-03-13 株式会社牧田 打击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02603A (en) * 1935-02-16 1937-12-21 Pinazza Giosue Percussion apparatus
US2872914A (en) * 1957-01-22 1959-02-10 Fahrni Walter Percussion machine
JPS6052915B2 (ja) * 1980-10-13 1985-11-21 誠 南舘 防振用ハンドル装置
US6974362B2 (en) * 2002-05-14 2005-12-13 Skf Autobalance Systems Ab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mpensating for unbalanced resistance forces
JP4647957B2 (ja) * 2004-08-27 2011-03-09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DE102006041430B4 (de) * 2005-09-30 2015-03-19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Werkzeugmaschine mit Motorantrieb
JP5041575B2 (ja) * 2006-03-07 2012-10-0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撃工具
DE102006000374A1 (de) * 2006-07-27 2008-01-31 Hilti Ag Handwerkzeuggerät mit Entkopplungsanordnung
JP4863942B2 (ja) * 2006-08-24 2012-01-25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ES2544818T3 (es) 2007-05-01 2015-09-04 Hitachi Koki Co., Ltd. Herramienta de movimiento alternativo
DE102007055792A1 (de) * 2007-12-13 2009-06-18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Schwingungsausgleicher
DE102007060636A1 (de) * 2007-12-17 2009-06-18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handwerkzeug, insbesondere ein Bohr- und/oder Meißelhammer, mit einer Tilgereinheit
EP2127821B1 (de) * 2008-05-27 2011-04-06 AEG Electric Tools GmbH Elektrowerkzeug mit Schwingungstilger
JP5361504B2 (ja) * 2009-04-10 2013-12-04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US7938196B2 (en) * 2009-04-17 2011-05-10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held power tool with vibration-compensating mass
JP5345893B2 (ja) * 2009-05-08 2013-11-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DE102009044934A1 (de) * 2009-09-24 2011-03-31 Robert Bosch Gmbh Pleuelantrieb mit Zusatzschwinger
DE102009054731A1 (de) * 2009-12-16 2011-06-22 Robert Bosch GmbH, 70469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09054728A1 (de) * 2009-12-16 2011-06-22 Robert Bosch GmbH, 70469 Handwerkzeugmaschine
US8307910B2 (en) * 2010-04-07 2012-11-13 Robert Bosch Gmbh Drive mechanism for a reciprocating tool
DE102010041928A1 (de) * 2010-10-04 2012-04-05 Robert Bosch Gmbh Mehrdimensionaler Schwingungstilger
DE102010043810A1 (de) * 2010-11-12 2012-05-16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10055673A1 (de) * 2010-12-22 2012-06-28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JP5756373B2 (ja) 2011-08-31 2015-07-29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JP2014069293A (ja) 2012-09-28 2014-04-21 Hitachi Koki Co Ltd 打撃工具
JP6278830B2 (ja) * 2014-05-16 2018-02-14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15768A1 (de) * 2002-10-31 2004-05-06 Atlas Copco Electric Tools GmbH Schwingungstilger
CN1883885A (zh) * 2005-06-23 2006-12-27 百得有限公司 减振机构
CN101646529A (zh) * 2007-05-01 2010-02-10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往复运动工具
CN101462265A (zh) * 2007-12-17 2009-06-24 喜利得股份公司 手工工具机
CN102962819A (zh) * 2011-08-31 2013-03-13 株式会社牧田 打击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32605B2 (en) 2020-04-28
EP3138661A1 (en) 2017-03-08
JPWO2015166995A1 (ja) 2017-04-20
US20170043466A1 (en) 2017-02-16
CN106457543A (zh) 2017-02-22
JP6183549B2 (ja) 2017-08-23
EP3138661A4 (en) 2017-12-06
WO2015166995A1 (ja) 2015-11-05
EP3138661B1 (en) 2019-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93755B2 (ja) 電動工具
US7836971B2 (en) Power tool
CN106457543B (zh) 作业工具
EP2103392B1 (en) Hammer
RU2434733C2 (ru) Ручная машина, прежде всего перфоратор и/или отбойный молоток
EP2103391B1 (en) Hammer
JP4195818B2 (ja) 電動ハンマ
CN102421566B (zh) 冲击工具
EP2821183B1 (en) Hammer Drill
CN104339031B (zh) 往复驱动机构以及包括所述往复驱动机构的电动工具
JP2008073836A (ja) 打撃工具
US8261850B2 (en) Hand-held rotary hammer power tool
CN101903133A (zh) 手持式工具机的摆动驱动装置
EP1952950A3 (de)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Schwingungstilger
TW200800522A (en) Electrical power tool
CN1986167A (zh) 具有减振的手柄悬挂装置的手工工具机
EP3381619B1 (en) Reciprocating work machine
WO2015091012A1 (en) Oscillating mechanism for a power tool
RU2454312C2 (ru) Ручная машина с ударным механизмом
JP5376194B2 (ja) 往復動工具
CN208854649U (zh) 应用于排爆机器人的夹持模块
JP4978890B2 (ja) 往復動工具
CN210198209U (zh) 一种起倒靶机
CN103079770A (zh) 手持式电动工具
JP3106602U (ja) 遊技機の発射操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he Japanese port of Tokyo Gangnan two chome 15 No. 1

Applicant after: Machine holding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he Japanese port of Tokyo Gangnan two chome 15 No. 1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Koki Company Limite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