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0935A - 通信方法和通信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通信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0935A
CN101640935A CN200910165154A CN200910165154A CN101640935A CN 101640935 A CN101640935 A CN 101640935A CN 200910165154 A CN200910165154 A CN 200910165154A CN 200910165154 A CN200910165154 A CN 200910165154A CN 101640935 A CN101640935 A CN 101640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chang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5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0935B (zh
Inventor
茂井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40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0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0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09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终端设备。该通信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接收到对于关于无线通信的自己的设置信息的改变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与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其它通信终端建立会话;将要改变的设置内容通知给与其建立会话的所述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其它通信终端;以及将自己的设置信息从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改变为要改变的设置内容。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通信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在例如无线通信领域中使用的通信方法和通信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家用电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并且例如TV设备、记录和再现设备的常见家用电器也具有这种能力。
例如在JP-A-2008-131429中公开了在向无线LAN通信系统添加了新终端的情况下自动设置该新添加的终端的技术。
发明内容
然而,除了向无线LAN通信系统添加新终端的情况以外,还存在用户希望自己改变设置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单独地设置构成LAN的每一个通信终端,并且随着构成无线LAN的通信终端的数量的增加,过程也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当一次设置构成LAN的所有通信终端时,必须确保每一个终端的另一个通信线路。在这种情况下,过程也变得复杂。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改变设置内容的通信方法和通信终端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接收到对于关于无线通信的自己的设置信息的改变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与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其它通信终端建立会话;将要改变的设置内容通知给与其建立了会话的所述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其它通信终端;以及将所述自己的设置信息从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改变为要改变的设置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终端设备,该通信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其存储关于无线通信的设置信息;无线通信处理部;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处理部和所述存储器。在接收到对于所述设置信息的改变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根据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与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其它通信终端建立会话,并且,在将要改变的设置内容通知给与其建立会话的所述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其它通信终端之后,所述控制部将所述设置信息从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改变为要改变的设置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要在正常数据通信期间建立的会话通知要改变的设置内容。因此,通过仅输入改变内容,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设置信息,还可以同时改变除了其本身以外的、与改变之前的设置信息可无线地连接的通信终端中的设置信息,而不必强制性地确保新的通信信道。因此,可实现能够容易地改变设置内容的通信方法和通信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2是示出TV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光盘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接入点的配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无线通信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图6是描绘LAN设置信息改变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7A和图7B是用于描述当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和现有技术中的方法改变LAN设置信息时的差异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1)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整体配置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的整体配置。通信系统1包括TV设备2、光盘设备3、和可例如经由LAN(局域网)连接的接入点4。
(2)电视机的配置
现在将使用图2描述TV设备2的配置。TV设备2包括调谐器部11、数据处理部12和控制部13,控制部13控制调谐器部11和数据处理部12。
从广播区内的基站发送的多个数字广播波经由天线AT被供应至调谐器部11,并且指定载波频率的频率指定数据也从控制部13提供。
调谐器部11中的频率变换部11A从由天线AT供应的多个数字广播波中选择在由频率指定数据D1指定的载波频率处的数字广播波BS,并且将数字广播波BS发送至OFDM(正交频分复用)解码部11B。在这种情况下,频率变换部11A根据从OFDM解码部11B馈送回的AGC(自动增益控制)信号S1将数字广播波BS的输出调谐至恒定的电平。
OFDM解码部11B将从频率变换部11A发送的数字广播波BS的信号电平和预定信号电平之间的差以AGC信号S1的形式馈送回频率变换部11A。此外,OFDM解码部11B对数字广播波BS进行OFDM解码处理,以恢复施加在数字广播波BS上的MPEG2(运动图像专家组层-2)传送流(在下文中被简称为传送流)TS,并且,OFDM解码部11B将恢复的传送流发送至数据处理部12的前端12A。
前端12A对从调谐器部11发送的传送流TS进行诸如误差校正和解扰的各种类型的预处理,并且将已预处理的传送流TS发送至分用器(demultiplexer)12B。
从前端12A供应的传送流TS和从控制部13供应的节目指定数据D2被输入至分用器12B。分用器12B将传送流TS临时地存储在缓冲器12C中,并以任意顺序按照预定单元从缓冲器12C读取临时存储的传送流TS。
分用器12B将以下数据分离:与由节目指定数据D2指定的广播节目名称相对应的MPEG视频数据MVD;由自动反射式幻灯机(telop)等构成的MPEG子数据MSD;和来自施加在传送流TS上的多个广播节目的数据的MPEG音频数据MAD,上述三种数据被分别发送至视频解码器12D、子视频解码器12E和音频解码器12F。
视频解码器12D对MPEG视频数据MVD进行符合MPEG压缩编码的预定解压缩处理,并将得到的视频数据VD发送至合成部12G。子视频解码器12E对MPEG子数据MSD进行符合MPEG压缩编码的预定解压缩处理,并将得到的子数据SD发送至合成部12G。
合成部12G将子数据SD叠加在视频数据VD上,并将合成的视频数据(在下文中被称为合成视频数据)VSD发送至视频信号产生部12H。
视频信号产生部12H对合成视频数据VSD进行A/D(模拟/数字)处理,然后进行符合TV系统例如PAL(逐行倒相)或NTSC(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的预定格式变换处理。然后,视频信号产生部12H将作为格式变换处理的结果而获得的视频信号VS输出至显示部(未示出)。
同时,音频解码器12F对MPEG音频数据MAD进行符合MPEG压缩编码的预定解压缩处理,并且将得到的音频数据AD发送至音频信号产生部12I。音频信号产生部12I对音频数据AD进行A/D处理,并将得到的音频信号AS输出至扬声器(未示出)。
如上所述,以这样的方式配置TV设备2,使得用户能够观看预定广播节目。
除了上述配置以外,无线通信终端50还被连接至TV设备2中的控制部13。在控制部13的控制下,当有必要时,从分用器12B将传送流TS、MPEG视频数据MVD、MPEG子数据MSD或MPEG音频数据MAD作为发送数据TD提供至无线通信终端50。
无线通信终端50将发送数据TD发送至光盘设备3或接入点4。同时,在无线通信终端50接收到从光盘设备3或接入点4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其在控制部13的控制下将接收到的数据RD供应至分用器12B。
因此,以这样的方式配置TV设备2,使得用户能够观看由光盘设备3再现的内容和经由接入点4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中登记的各种内容,并且在光盘中记录关于所需广播节目的数据。
(3)光盘设备的配置
现在将使用图3来描述光盘设备3的配置。光盘设备3具有在诸如DVD(数字通用盘)、CD(致密盘)和BD(蓝光盘)的光盘DK中记录数据的记录模式、和用于再现记录在光盘DK中的数据的再现模式。
在记录模式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20通过在伺服控制部21的控制下,经由伺服控制部21驱动主轴电机22来旋转地驱动载入在光盘设备3中的光盘DK。
信号处理部23对经由接口24供应的记录数据进行诸如调制处理的预定信号处理,并且将得到的记录数据作为激光驱动数据施加给激光控制部25。
激光控制部25驱动设置在光学拾取器26的内部的激光二极管(未示出),以便根据其中供应的激光驱动数据以恒定的功率闪光。响应激光二极管的闪光,光束LB1从光学拾取器26向光盘DK照射以闪光。从而,在光盘DK中记录记录内容。
在该情况下,从设置在光学拾取器26的内部的光接收元件(未示出)向系统控制器20提供根据在光盘DK上反射的反射光束LB2而产生的信号。
根据该信号,系统控制器20产生聚焦误差信号和循轨误差(tracking error)信号。以这样的方式配置系统控制器20:系统控制器20针对从光学拾取器26发射的光束LB1经由伺服控制部21控制光学拾取器26,以根据聚焦误差信号和循轨误差信号在光盘DK的信息记录表面上实现正好聚焦状态(just focus state)和正好循轨状态(just tracking state)。
同时,在再现模式的情况下,与记录模式中一样,系统控制器20通过在伺服控制部21的控制下,经由伺服控制部21驱动主轴电机22来旋转地驱动载入在光盘设备3中的光盘DK。
此外,系统控制器20经由激光控制部25以恒定的功率照亮在光学拾取器26的内部的激光二极管(未示出)。因此,从光学拾取器26向光盘DK连续地照射光束LB1,并且将根据反射光束LB2从光接收元件(未示出)输出的信号提供至系统控制器20,所述反射光束LB2是反射在光盘DK上的光束LB1。
与记录模式中一样,基于该信号,系统控制器20产生聚焦误差信号、循轨误差信号和RF信号,并在将RF信号发送至信号处理部23的同时,根据这些聚焦误差信号和循轨误差信号以与在记录模式中相同的方式执行聚焦控制和循轨控制。信号处理部23对其中供应的RF信号进行诸如解码处理和误差校正处理的预定信号处理,并将得到的再现数据发送至接口24。
如上所述,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光盘设备3,使其在光盘DK中记录数据并再现记录在光盘DK中的数据。
除了该配置以外,无线通信终端50还连接至光盘设备3中的信号处理部23。在系统控制器20的控制下,当有必要时,将再现数据从信号处理部23提供至无线通信终端50。
无线通信终端50将再现数据作为发送数据发送至TV设备2或接入点4。同时,在无线通信终端50接收从TV设备2或接入点4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无线通信终端50将该数据提供给信号处理部23。该数据经由激光控制部25作为记录数据记录在光盘DK中。
因此,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光盘设备3,使其将在TV设备2处接收到的广播节目或经由接入点4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中登记的各种内容记录在光盘DK中,并使得用户能够在TV设备2上观看光盘DK中记录的数据。
(4)接入点的配置
现在将使用图5描述接入点4的配置。接入点4包括网络通信处理部32、网络接33、显示部34和无线通信终端50,所有这些部件都与控制部31相连接。
在将从TV设备2或光盘设备3发送的数据从无线通信终端50提供至控制部31的情况下,控制部31使用网络通信处理部32经由网络接33将该数据作为符合TCP(传输控制协议)/IP(互联网协议)的数据发送至互联网上的服务器。当有必要时,控制部31在显示部34上显示网络通信处理部32的处理状态。
同时,在经由互联网将数据从网络接32提供至控制部31的情况下,控制部31将该数据发送至无线通信终端50。在该情况下,无线通信终端50将这样提供的数据作为发送数据发送至TV设备2或光盘设备3。此外,无线通信终端50被配置为用作连接TV设备2和光盘设备3的无线电中继器。
如上所述,以这样的方式配置接入点4,使其对在互联网、TV设备2和光盘设备3之间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进行中继。
(5)无线通信终端的配置
现在将使用图5描述无线通信终端50的配置。无线通信终端50具有存储有多个程序的ROM(只读存储器)5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53、存储器54、显示控制部55、LAN通信处理部56和时钟部57,所有这些部件都经由总线58连接至CPU(中央处理单元)51。
存储器54存储关于无线LAN的设置信息(在下文中称为LAN设置信息),诸如加密方法所必需的加密参数,例如SSID(服务设置标识符)、IP(互联网协议)地址和WEP(有线等效保密)。
在从设置给电子设备的操作部将指令提供给CPU 51的情况下,CPU 51展开对应于RAM 53中的指令的程序,并且当有必要时,通过控制存储器54、显示控制部55、LAN通信处理部56或时钟部57来根据所展开的程序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
例如,在给出与某一终端通信的指令的情况下,CPU 51通过使用存储在存储器54和LAN通信处理部56中的LAN设置信息对经过通信的数据加密来执行进行通信的处理。
此外,例如,在给出改变LAN设置信息的指令的情况下,CPU51使用存储在存储器54和显示控制部55中的LAN设置信息,使具有无线通信终端50的电子设备的显示部将LAN设置信息的设置画面以及当前LAN设置信息的内容一起显示。
在通过设置画面改变LAN设置信息的内容的情况下,CPU 51使用要改变的LAN设置信息、当前LAN设置信息和LAN通信处理部56执行改变其本身和一起构成无线LAN的其它电子设备中的LAN设置信息的处理(在下文中也称为LAN设置信息改变处理)。
(6)LAN设置信息改变处理
现在将使用图6描述LAN设置信息改变处理。图6示出在主要通过TV设备2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将TV设备2、光盘设备3和接入点4中保持的LAN设置信息重置为TV设备2中改变的内容的情况下的例子。
换句话说,在通过重置画面改变LAN设置信息的情况下,CPU51开始LAN设置信息改变处理并进入步骤SP1,在步骤SP1中CPU 51根据已改变的LAN设置信息的类型和内容确定其中要改变LAN设置信息的无线通信终端50。
例如,当在重置画面上改变与原始接入点4相关的接入点4、TV设备2和光盘设备3的SSID的设置的情况下,其自己(TV设备2)、光盘设备3和接入点4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被确定为其中要改变LAN设置信息的无线通信终端。
在步骤SP2中,当有必要时,CPU 51使用通信处理部56验证例如在步骤SP1中确定的光盘设备3和接入点4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此外,CPU 51根据存储在存储器54中的当前LAN设置信息的内容,建立例如与步骤SP1中确定的光盘设备3和接入点4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的会话。
接着,CPU 51进入步骤SP3并将指定要改变的LAN设置信息的类型和内容、以及临时设置的开始定时和结束定时的控制消息发送至在步骤SP2中与其建立会话的无线通信终端50。
临时设置的开始定时是例如自接收控制消息的时间点起经过了m(秒)的时间点。此外,临时设置的结束定时是自发送通知进行临时设置的响应消息的时间点起经过了n(秒)的时间点。
在光盘设备3或接入点4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接收控制消息的情况下,在自接收时间点起经过了m(秒)的时间点,其自己的LAN设置信息被改变内容代替(临时地设置)而不舍弃当前内容。
通知进行临时设置的响应消息被发送至TV设备2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并等待请求完成设置的通知消息,直到自发送的时间点起经过了n(秒)。
同时,在CPU 51发送控制消息之后,其进入下述步骤SP4,并且用改变内容代替(临时地设置)其自己的LAN设置信息而不舍弃当前内容。然后,CPU 51进入步骤SP5以开始在使用时钟部57测量等待时间的同时等待来自控制消息的发送器的响应消息,并进入下述步骤SP6。
在步骤SP6中,在CPU 51确定自开始等待起已经过了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CPU 51进入步骤SP7以确定是否存在来自其中已改变了LAN设置信息的所有无线通信终端50的响应消息。
此处,在经过预定时间段之前从其中已改变了LAN设置信息的所有无线通信终端50没有接收到响应消息的情况是指:存在不能与改变后的LAN设置信息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更具体地讲,可以是这样的情况,即,其中,改变了通信频带,并且,改变的通信频带在能够与一个终端进行通信的频带内,但在能够与另一个终端进行通信的频带外。
在该情况下,CPU 51进入步骤SP8并使在步骤SP4中临时设置的LAN设置信息返回到原始内容,然后CPU 51结束LAN设置信息改变处理的过程。
因此,不会将请求完成设置的通知消息通知给光盘设备3或接入点4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在该情况下,在光盘设备3或接入点4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中,在自发送响应消息的时间点起经过了临时设置的结束定时的时间点,使LAN设置信息返回到原始内容。因此,在通信系统1中保持无线LAN的原始结构状态。
相反,在经过预定时间段之前从其中已改变了LAN设置信息的所有无线通信终端50接收到响应消息的情况是指:经过改变的所有无线通信终端都成功地与改变的LAN设置信息进行通信。
在该情况下,CPU 51进入步骤SP9以保持LAN设置信息中的设置内容,同时舍弃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完成设置),并且CPU51将请求完成设置的通知消息发送至在步骤SP3中对其发送控制消息的无线通信终端50,然后结束LAN设置信息改变处理的过程。
在自发送响应消息的时间点起经过了临时设置的结束定时之前,将通知消息传递至光盘设备3或接入点4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因此,在光盘设备3或接入点4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中,舍弃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完成设置),而即使在已经经过了临时设置的结束定时之后也保持LAN设置信息中的设置内容。因此,根据通信系统1中的改变的LAN设置信息构建无线LAN。
(7)操作和效果
利用上述配置,在通信系统1中,接收到对设置信息的改变请求的TV设备2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根据改变之前的LAN设置内容与构成无线LAN的光盘设备3和接入点4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建立会话,并通知要改变的LAN设置内容。
TV设备2、光盘设备3和接入点4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将LAN设置信息从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改变(临时设置)为要改变的设置内容。
换句话说,在通信系统1中,如图7A和7B所示,要在正常数据通信期间建立的基于TCP/IP的通信信道被用作用于通知要改变的LAN设置内容的信道(图7A)。相反,在现有技术中,用户自己单独地改变每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设置内容(图7B)。
因此,在通信系统1中,通过使用构成LAN的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在上述情况下为TV设备2)仅仅输入改变内容,不仅在所使用的电子设备(TV设备2)中,还同时在所有其它电子设备(光盘设备3和接入点4)中进行改变内容的改变,而不必强制性地确保新的通信信道。
在通信系统1中,接收改变请求的TV设备2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不仅通知要改变的LAN设置内容,还通知LAN设置内容的改变定时和将曾经被改变的LAN设置内容返回到初始内容的条件。
换句话说,用作主装置(master)的TV设备2中的无线通信终端50控制LAN设置内容的改变和到构成LAN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原始LAN设置内容的返回。
因此,即使当构成LAN的无线通信终端是现有的终端时,在通信系统1中,也可以改变LAN设置内容,并当没有使用改变的LAN设置内容进行通信时,也可以将改变的LAN设置内容返回至原始LAN设置内容。
根据上述配置,由于不仅在所使用的电子设备中还同时在所有其它电子设备中将设置信息改变为改变内容而不必强制性地确保新的通信信道的能力,可以通过使用构成LAN的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仅仅输入改变内容来实现能够容易地改变设置内容的通信系统1。
(8)其它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经过预定时间段之前从其中已改变了LAN设置信息的所有无线通信终端50没有接收到响应消息的情况下,对于无线通信终端50,LAN设置内容返回至原始内容。可以修改该配置。
更具体地讲,当从其没有接收到响应消息的无线通信终端50的比率变得与预定阈值一样大或更大时,在所有无线通信终端50中,LAN设置内容返回至原始内容。同时,当从其没有接收到响应消息的无线通信终端50的比率小于预定阈值时,其以这样的方式被配置:将请求完成设置的通知消息发送至从其接收到响应消息的无线通信终端50,而将从其没有接收到响应消息的无线通信终端50呈现给显示部。
当以该方式配置时,在存在越来越少的不能与改变的设置内容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50的情况下,在自动地设置其它的无线通信终端50的同时可以单独地设置这些无线通信终端50。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在基础结构模式下改变LAN设置内容的情况。然而,应理解为即使专用模式(ad hoc mode)被改变为基础结构模式,也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改变LAN设置内容。
在上述实施例中,TV设备2、光盘设备3或接入点4被用作具有通信终端设备(无线通信终端50)的电子设备。然而,应理解为电子设备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指定的例子。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包括个人计算机、PDA(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和家用电器的更广范围的设备。
上述实施例应用无线LAN。然而,应该理解,例如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1394和蓝牙的其它无线通信也可适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用作例如通过无线通信发送和接收信息的终端。
本申请包含与于2008年7月28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08-193817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该日本在先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应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基于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换,只要它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对于关于无线通信的自己的设置信息的改变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与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其它通信终端建立会话;
将要改变的设置内容通知给与其建立会话的所述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其它通信终端;以及
将所述自己的设置信息从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改变为所述要改变的设置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自改变步骤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段之前,在从在通知步骤中被通知的所有其它通信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没有接收到响应的情况下,将所述自己的设置信息返回至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
在自改变步骤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前,在从在通知步骤中被通知的所有其它通信终端接收到响应的情况下,将通知无线通信成功的消息发送至所有其它通信终端;
其中,在通知步骤中通知:要改变的设置内容及其改变定时、在自改变定时起经过的所述消息的等待时间段,用于在该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消息的情况下将设置信息返回至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自改变步骤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前,从其没有接收到响应的通信终端与在通知步骤中被通知的所有其它通信终端的比率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发送通知与从其接收到响应的其它通信终端成功地无线通信的消息,并且将从其没有接收到响应的其它通信终端或对应的电子设备呈现给用户。
4.一种通信终端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存储关于无线通信的设置信息;
无线通信处理部;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处理部和所述存储器;
其中,在接收到对于设置信息的改变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根据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与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其它通信终端建立会话;并且,在将要改变的设置内容通知给与其建立会话的所述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其它通信终端之后,所述控制部将设置信息从改变之前的设置内容改变为要改变的设置内容。
CN2009101651545A 2008-07-28 2009-07-23 通信方法和通信终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09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93817 2008-07-28
JP2008193817 2008-07-28
JP2008193817A JP4632104B2 (ja) 2008-07-28 2008-07-28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0935A true CN101640935A (zh) 2010-02-03
CN101640935B CN101640935B (zh) 2012-08-01

Family

ID=41568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515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0935B (zh) 2008-07-28 2009-07-23 通信方法和通信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04030B2 (zh)
JP (1) JP4632104B2 (zh)
CN (1) CN101640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6784B2 (ja) * 2014-01-21 2019-01-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CN105376637A (zh) * 2015-09-29 2016-03-0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蓝牙硬件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8721C (zh) * 1998-09-09 2006-06-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设备功能改变服务系统
US7200132B2 (en) * 2000-12-22 2007-04-03 Terahop Networks, Inc. Forming ad hoc RSI networks among transceivers sharing common designation
US7522568B2 (en) * 2000-12-22 2009-04-21 Terahop Networks, Inc. Propagating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 based on common designation and routine
DE60227848D1 (de) * 2001-03-14 2008-09-04 Nec Corp Verwaltungssystem für Mobile Endgeräte, Mobiles Endgerät und Programm
JP2003249935A (ja) * 2002-02-26 2003-09-0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lanシステム
US7126951B2 (en) * 2003-06-06 2006-10-24 Mesh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floor number where a firefighter in need of help is located using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and signal propagation time
JP4199603B2 (ja) * 2003-06-11 2008-12-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局
JP2005020162A (ja) * 2003-06-24 2005-01-20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FI20040888A0 (fi) * 2004-06-28 2004-06-28 Nokia Corp Palvelujen ohjaaminen pakettivälitteisessä dataverkossa
FR2873315B1 (fr) * 2004-07-23 2007-12-14 Recoules Sa Sa Machine d'usinage a avance mecanique autorisant une operation de debourrage
JP4213100B2 (ja) * 2004-09-17 2009-01-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JP4437761B2 (ja) * 2005-03-23 2010-03-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ネットワーク分割方法
US7693486B2 (en) * 2006-05-11 2010-04-06 Nokia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multiradio controller
JP4916242B2 (ja) * 2006-07-31 201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無線パラメータを更新する方法
US7778603B2 (en) * 2006-10-26 2010-08-17 Nokia Corporation Bandwidth conservation by reallocating unused time scheduled for a radio to another radio
US7990912B2 (en) * 2007-04-02 2011-08-02 Go2Call.Com, Inc. VoIP enabled femtocell with a USB transceiver station
KR101124900B1 (ko) * 2007-04-30 2012-04-12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새로운 기능성을 갖춘 홈 (e)노드-B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0935B (zh) 2012-08-01
US20100020778A1 (en) 2010-01-28
JP2010033268A (ja) 2010-02-12
US8204030B2 (en) 2012-06-19
JP4632104B2 (ja) 201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5436C (zh) 内容播放系统、内容播放设备和内容播放方法
US7720358B2 (en) Recording system,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device
KR101086171B1 (ko) 시청각 또는 오디오 문서들을 인코딩하고 재생하는 방법 및그 방법을 구현하기 위한 장치
KR100703099B1 (ko) 단말 장치, 센터 장치, 통신 시스템, 단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센터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단말 장치 제어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및 센터 장치 제어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KR102210956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및 영상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이동단말장치 및 이동단말장치의 구동방법
GB2403868A (en) Content transfer
JP2009522924A (ja) コンテンツ記録装置と携帯通信装置との間のデータ交換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1568001B (zh) 记录系统和装置、发送装置、记录控制方法
WO2008047647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5095455B2 (ja)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025099B2 (ja) 携帯端末
CN101640935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终端设备
JP2006174339A (ja) 映像配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28030B2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コンテンツ提供システム、視聴デバイス及びカー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US20080192658A1 (en) Media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module
JP3715587B2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587384B2 (ja)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通信装置
JP2010263532A (ja) コンテンツ記録再生システム
CN101340250A (zh) 广播调度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广播接收装置
JP2002208983A (ja) 符号化復号化装置
JP2008085741A (ja)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記憶装置、電子機器、遠隔制御方法、及び遠隔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208720B2 (ja) 放送受信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108752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システム
JP2007318334A (ja) 放送受信端末
JP2003272297A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