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7037B - 便携式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37037B CN101637037B CN2008800089200A CN200880008920A CN101637037B CN 101637037 B CN101637037 B CN 101637037B CN 2008800089200 A CN2008800089200 A CN 2008800089200A CN 200880008920 A CN200880008920 A CN 200880008920A CN 101637037 B CN101637037 B CN 1016370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pplication program
- mobile terminals
- mentioned
- recording medium
- identif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5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an additional device, e.g. smartcard, SIM or a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在通过安装记录有用户信息的识别用记录介质而作为通信机发挥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应用程序获取部(104)在初次安装识别用记录介质时将记录在识别用记录介质中的签约编号发送到服务器,从服务器下载与签约编号相关联的应用程序。对照部(108)将嵌入在应用程序中的识别信息与嵌入在识别用记录介质中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功能限制部(110)在应用程序的识别信息与识别用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限制应用程序的至少一部分功能的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安装记录有用户信息的识别用记录介质而作为通信机发挥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以便携式电话为代表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从购买时起就安装了很多应用程序。现在,便携式通信终端也能够从服务器下载文字处理器、制表软件、查看器(viewer)、游戏机、音乐播放器、电子货币、日程表(schedule)等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来使用。作为这种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仅对合法安装程序的便携式通信终端提供会员服务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122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第三代便携式电话中,规范配备了写入有电话号码等信息的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卡。通过在终端间更换SIM卡,能够以相同的电话号码使用不同的终端,或者通过在一台终端中更换多个SIM卡,能够由多个人共用终端。但是,从通信运营商之间的排斥的观点来看,也存在很多禁止更换SIM卡的所谓的被施加“SIM锁(SIM lock)”的终端。
当便携式通信终端被施加SIM锁时,每当改变所签约的通信运营商时必须还变换终端,不方便。然而,如果便携式通信终端没被施加SIM锁,则存在如下问题:导致从某个通信运营 商的服务器下载的应用程序在安装了该通信运营商以外的运营商的SIM卡时也被使用。于是,通信运营商无法回收开发、提供应用程序所需的成本,另外也难以提供独特的服务。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通信运营商之间共用终端且另一方面能够保护通信运营商所特有的应用程序、服务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通过安装记录有用户信息的识别用记录介质而作为通信机发挥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该终端具备:接口部,其与所安装的识别用记录介质进行通信;应用程序获取部,其在初次安装识别用记录介质时,与由识别用记录介质指定的服务器进行连接,下载与识别用记录介质相关联的应用程序;对照部,其将嵌入在应用程序中的识别信息与嵌入在识别用记录介质中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以及功能限制部,其在应用程序的识别信息与识别用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限制应用程序的至少一部分功能的使用。
根据该方式,在初次安装了识别用记录介质时,从服务器下载与识别用记录介质相关联的应用程序(以下简称为“应用程序”),因此在更换为不同的通信运营商的识别用记录介质时,能够迅速替换为该通信公司专用的应用程序。另外,仅在识别用记录介质内的识别信息与应用程序内的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完全使用应用程序的功能,因此即使在更换为不同的通信运营商的识别用记录介质时,也能够保护各通信运营商专用的应用程序以及使用了该应用程序的服务。
此外,在此所说的“初次安装时”包括以下两者:将识别用记录介质最初安装到便携式通信终端时;以及卸下其它识别用记录介质而安装新的识别用记录介质时。
另外,“限制应用程序的至少一部分功能的使用”包括以下方式:设为不能进行应用程序自身的动作;对发挥应用程序的功能所需的数据进行操作;以及对在发挥应用程序的功能中间接需要的结构进行操作。
应用程序获取部也可以将嵌入在识别用记录介质中的识别信息与存储在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规定的存储区域中的表示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特征的终端信息发送到服务器,从服务器接收与终端信息相关联的应用程序。通过这样,能够下载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每个类型的专用应用程序。此外,“终端信息”例如包括终端的固有ID、终端的版本信息。
功能限制部也可以在已安装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应用程序的识别信息与识别用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禁止启动应用程序。通过这样,在更换为新的识别用记录介质时,能够将与前一个识别用记录介质相关联的应用程序设为不可使用。
也可以还具备通信许可部,该通信许可部仅在安装了识别用记录介质的期间能够与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
对照部也可以作为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操作系统的功能而被实现,在应用程序启动之前将应用程序的识别信息与识别用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或者,对照部也可以作为安装在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各应用程序的功能而被实现,在应用程序启动之后将应用程序的识别信息与识别用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或者,对照部也可以作为安装在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识别用记录介质的功能而被实现,在应用程序启动之前将应用程序的识别信息与识别用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
也可以还具备应用程序删除部,该应用程序删除部在识别用记录介质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被卸下时,删除与该识别用记录 介质相关联的应用程序。由此,在更换为新的识别用记录介质时,能够一并删除与前一个识别用记录介质相关联的应用程序。
也可以还具备数据备份部,该数据备份部在识别用记录介质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被卸下时,保存由与该识别用记录介质相关联的应用程序制作的数据。由此,能够再次利用在使用前一个识别用记录介质时制作的数据。
数据备份部也可以将数据保存到被卸下的识别用记录介质中。这样,在安装了新的识别用记录介质的期间,能够将在使用前一个识别用记录介质时制作的数据设为不可利用。
数据备份部也可以将数据保存到服务器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安装新的识别用记录介质时,既可以设为可利用保存到服务器中的数据,也可以设为不可利用该数据。
数据备份部也可以将数据保存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存储区域中。这样,如果数据形式共同化,则即使在安装了新的识别用记录介质时,也能够参照在使用前一个识别用记录介质时制作的数据。因而,能够在多个识别用记录介质之间共享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由便携式通信终端执行的程序,该便携式通信终端通过安装记录有用户信息的识别用记录介质而作为通信机发挥功能。该程序使终端发挥如下功能:在对便携式通信终端初次安装识别用记录介质时与由识别用记录介质指定的服务器进行连接;从服务器下载与识别用记录介质相关联的应用程序;将嵌入在应用程序中的识别信息与嵌入在识别用记录介质中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以及在应用程序的识别信息与识别用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限制应用程序的至少一部分功能的使用。
此外,以上结构要素的任意组合以及在方法、装置、系统、记录介质、计算机程序等之间变换本发明的表现所得到的方式 也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而有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通过安装识别用记录介质而作为通信机发挥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能够在不同的通信运营商之间共用便携式通信终端,另一方面,能够保护通信运营商所特有的应用程序或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网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硬件结构图。
图3是说明便携式通信终端中的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实现以应用程序为单位的SIM锁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功能框图。
图5是说明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用户直到能够使用便携式电话为止的过程的图。
图6是说明图5的S 18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侧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将插入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SIM卡更换为其它SIM卡时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的(a)~(d)是说明在更换SIM卡时与新旧SIM卡相关联的追加应用程序的情形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便携式通信终端;12:服务器;14:网络;48:SIM卡支架(SIM card holder);50:SIM卡;60:操作系统;62:应用程序空间;70:基本应用程序;80:追加应用程序;90:应 用程序管理服务器;102:SIM接口部;104:应用程序获取部;106:通信许可部;108:对照部;110:功能限制部;112:应用程序删除部;114:数据备份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除了具备操作系统和基本功能(例如电话功能、通信功能、软件下载功能)以外还具备当安装了SIM卡时从服务器下载与该SIM卡相关联的应用程序的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在以往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不加以区分提供基本功能的程序和提供各通信运营商所特有的追加功能的应用程序而通过相同的处理显示在终端中。在该状态下,当同意更换为其它通信运营商的SIM卡时,导致通信运营商所特有的应用程序在安装其它公司的SIM卡时也被使用。
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象的便携式通讯终端采用如下的方式:虽然终端自身是能够不依赖于通信运营商而共同使用,但是通信运营商所特有的应用程序是事后从规定的服务器获取。
本实施方式在如上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提供如下的以应用程序为单位的SIM锁功能:在更换为不同通信运营商的SIM卡时设为不可使用原通信运营商所特有的应用程序。
下面,首先记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一般性的说明,接着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以应用程序为单位的SIM锁。
图1表示包括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通信终端10的网络系统的整体结构。
便携式通信终端10是以具备通话功能和通信功能的便携式电话为代表的能够与用户一起移动的任意的硬件。便携式通信 终端10能够根据用户的操作通过接入点(acces s point)16或基站18等而连接到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因特网等网络14上,访问根据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确定的服务器12,来获取所期望的数据。
服务器12通过网络14对便携式通信终端10提供文本数据、图像数据、声音数据、运动图像数据等数据。该服务器例如既可以是Web服务器及其它的因特网上的服务主体,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如下方式等的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现:如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公共网关接口)那样在服务器侧存留处理的主要功能的方式;如Java(注册商标)小应用程序那样将处理的主要功能移到客户端侧的方式;在服务器与客户端的两方配置作为处理的主要功能的Java(注册商标)应用程序等的方式。
另外,便携式通信终端10构成为即使不访问网络14也能够通过用户操作来参照并编辑保存在内部的存储装置或存储介质中的文件。
图2是便携式通信终端10的硬件结构图。便携式通信终端1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20、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22、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24、声音控制装置26、非易失性存储装置32、显示控制装置34、输入装置38、通信控制装置40、外部存储装置42、GP S模块44以及SIM卡支架48。这些部分通过总线46相互连接。
CPU 20运行操作系统来控制便携式通信终端10的整体。另外,从ROM 24或安装在外部存储装置42中的记录介质将程序、数据读出到主存储器22,据此执行各种处理。主存储器22成为由CPU 20执行程序时所需要的临时存储区域和作业区域以及 保存执行程序所需的各种数据的区域。ROM 24是保存由CPU20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的读取专用的存储装置。
声音控制装置26被设置在以便携式电话为代表的附带电话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与麦克风28和扬声器30相连接,进行声音的输入输出控制。
非易失性存储装置32是在电源切断后也能够保持存储内容的存储装置,包括硬盘驱动器或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等半导体存储器。
显示控制装置34生成视频信号,该视频信号用于能够由便携式通信终端10所具备的显示器36显示通过CPU在未图示的帧缓冲器(frame buffer)中描绘的数据。
输入装置38是用于由用户对便携式通信终端10输入操作指示的装置。在输入装置38中包括键、触控板(trackpad)等指示设备、各种按钮、配置在显示器36的表面的触摸面板等与设备相应的任意的设备。也可以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端子等将鼠标连接到便携式通信终端上。
通信控制装置40对利用各种通信方式进行的声音和数据的通信进行控制。数据通信方式包括基于IEEE 802.1b/g等的无线LAN、红外线通信、包通信的数据通信等的任意的方式。此外,也可以使用线缆将便携式通信终端10连接到网络14上。
外部存储装置42是使用能够更换的记录介质的驱动装置。在记录介质中包括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
GPS(Global Positi 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模块44是根据来自人造卫星的信号来对便携式通信终端的位置进行定位的装置,包括GP S信号接收用的天线、接收装置、将接收信号变换为纬度、经度的装置。
SIM卡支架48是用于安装SIM卡50的支架。
上述的各结构要素都是已知的要素,因此省略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3是说明便携式通信终端10中的操作系统(以下简称为“OS”)与应用程序的关系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通信终端10中预安装(preinstall)有操作系统60和基本应用程序70。操作系统60提供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GUI、应用软件的监视等各种各样的功能。基本应用程序70是便携式通信终端10为了发挥其功能而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应用程序。在图3中,作为基本应用程序70,示出了电话功能应用程序72、通信功能应用程序74以及软件下载应用程序76。最好由作为预安装软件的OS 60和基本应用程序70(用虚线86包围表示这些部分)提供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以应用程序为单位的SIM锁功能。
在便携式通信终端10中准备有应用程序空间62。用户能够将基本应用程序以外的追加应用程序从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下载到应用程序空间62来使用。对各通信运营商中的每个通信运营商准备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的IP地址或URL被记录在安装到便携式通信终端10中的SIM卡50中。
SIM卡50是具有内置了CPU的IC芯片的卡。在SIM卡50中记录有每个用户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为“用户ID”)、电话号码、通信运营商的信息、签约编号等的用于使便携式通信终端10作为通信机而发挥功能的信息54。能够通过插拔SIM卡50来将电话号码转移到其它终端,或者在一台终端上切换多个电话号码来使用。
在便携式通信终端10中具备如下功能:在最初安装SIM卡时从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下载追加应用程序80。在安装了 SIM卡50之后,当接通便携式通信终端10的电源时,SIM卡内的信息54被提供给便携式通信终端10。从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下载与签约编号对应的追加应用程序。在追加应用程序80中例如有拨号器(dialer)、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r:个人信息管理)、浏览器、IMS(IP Multime 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的各应用程序。
用户ID 82被加密而预先嵌入在追加应用程序80中。便携式通信终端10将追加应用程序80的用户ID 82与SIM卡50的用户ID 52进行对照。在用户ID不一致的情况下,不可使用追加应用程序或者处于功能的一部分受限制的状态。
这样,通过使通信运营商所特有的应用程序与SIM卡50相关联,能够在更换SIM卡时替换应用程序空间62的追加应用程序80,使便携式通信终端10作为通信运营商专用的终端来发挥功能。另外,如果追加应用程序的用户ID与SIM卡内的用户ID不一致,则追加应用程序的启动被限制,因此能够以应用程序为单位进行加锁。
图4是实现以应用程序为单位的SIM锁的便携式通信终端10的功能框图100。该结构在硬件上通过CPU、存储器、其它L SI以及安装在便携式通信终端10中的SIM卡50来实现,在软件上通过便携式通信终端10的预安装软件86以及追加应用程序80等来实现,但是在此绘出通过它们的联合而实现的功能块。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道这些功能块能够仅通过硬件、仅通过软件、或通过它们的组合来以各种形式实现。
SIM接口部102发挥与安装到SIM卡支架48上的SIM卡之间的接口功能。
应用程序获取部104在从SIM接口部102通知了SIM卡被安装到便携式通信终端中时,获取记录在SIM卡内的应用程序管 理服务器的IP地址或URL。然后,通过通信功能应用程序74与所指定的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进行连接。应用程序获取部104将记录在SIM卡中的签约编号发送到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响应于上述操作,向便携式通信终端发送与签约编号相关联的追加应用程序。应用程序获取部104通过软件下载应用程序76来下载应用程序。
对照部108将嵌入在所下载的应用程序中的用户ID与嵌入在SIM卡中的用户ID进行对照。用户ID最好在被加密之后嵌入到应用程序与SIM卡中。此外,代替用户ID也可以使用其它识别信息。
对照部108最好主要作为OS的功能而实现。通过作为OS的功能而实现,对照部108在各追加应用程序启动之前,能够将追加应用程序的用户ID与SIM卡的用户ID进行对照。
在由对照部108判断出追加应用程序的用户ID与SIM卡的用户ID不一致的情况下,功能限制部110限制该追加应用程序的至少一部分功能的使用。例如,如果追加应用程序是拨号器,则仅能够拨打紧急时的号码,不能拨打除此以外的号码等。
另外,在已安装到便携式通信终端中的追加应用程序与SIM卡的用户ID不一致的情况下,功能限制部110禁止启动该追加应用程序。
此外,关于“限制应用程序的至少一部分功能的使用”,有如下方式。
1.设为不能进行应用程序自身的动作。其包括以下情形等:在菜单画面等中不显示应用程序名称使得用户无法访问应用程序;删除应用程序;禁止启动应用程序;以及不安装构成应用程序的一部分模块。
2.对发挥应用程序的功能所需的数据进行操作。其包括以 下情形等:禁止或限制应用程序访问发挥功能所需的数据;通过改写、移动或删除发挥功能所需的数据来设为实质上不能发挥应用程序的功能。
3.在发挥应用程序的功能中间接需要的结构进行操作。其包括以下情形等:禁止启动发挥应用程序的功能所需的用户接口、其它程序。
通信许可部106仅在SIM卡支架48中安装有SIM卡的期间能够通过应用程序获取部104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应用程序删除部112在更换便携式通信终端的SIM卡时,删除与所卸下的SIM卡相关联的追加应用程序。具体地说,用户在想要更换SIM卡时,使便携式通信终端显示规定的画面来输入要卸下SIM卡的意思。应用程序删除部112响应于上述操作来确定与SIM卡相关联的应用程序,并从便携式通信终端中删除该应用程序。由此,能够从便携式通信终端中一并删除仅在所卸下的SIM卡中能够使用的追加应用程序。
此外,追加应用程序也可以不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被删除,只要在安装了其它SIM卡时设为不可使用即可,因此应用程序删除部112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必须的结构。
数据备份部114在SIM卡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被卸下时,保存由与所卸下的SIM卡相关联的追加应用程序制作的数据。由此,用户能够在以后利用由追加应用程序制作的数据。如后述那样,数据备份部114将数据备份到所卸下的SIM卡、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或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规定的存储区域。
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用户直到能够使用便携式电话为止的过程的图。
用户得到预先安装有图3中所说明的OS和基本应用程序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与通信运营商进行通话和通信的签约(S10)。 此时,最好也指定在便携式通信终端中使用的追加应用程序。如果进行签约,则从通信运营商向用户发行嵌入有用户ID的SIM卡(S12)。在该SIM卡中除了记录有用户ID之外,还记录有电话号码、通信运营商信息、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的IP地址或URL、用于确定已签约的应用程序的签约编号这样的信息。
通信运营商在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内准备嵌入有被加密的用户ID的追加应用程序(S14)。另外,使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还存储签约编号与追加应用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能够按每个SIM卡根据用户与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签约而改变从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下载的追加应用程序的种类。
当用户将SIM卡安装到便携式通信终端(S16),并接通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电源时,从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自动下载追加应用程序,在经过SIM卡与应用程序的用户ID之间的对照之后,能够通过便携式通信终端使用这些追加应用程序(S18)。
图6是说明图5的S 18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侧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将SIM卡安装到便携式通信终端之后接通电源时(S20),应用程序获取部104与记录在SIM卡内的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进行连接,并将记录在SIM卡内的签约编号发送到服务器90(S22)。此时,应用程序获取部104也可以将存储在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规定的存储区域中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版本信息、终端ID等终端信息发送到服务器90。例如,在每个终端中能够使用的追加应用程序的种类不同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这些信息在服务器90侧选择合适的追加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获取签约编号,确定与签约编号相对应的已嵌入用户ID的追加应用程序。应用程序获取部104从服务器90下载所确定的追加应用程序(S24)。
对照部108按每个应用程序将嵌入在所下载的追加应用程序中的用户ID与嵌入在SIM卡中的用户ID进行对照(S26)。如果两者一致(S28:“是”),则该追加应用程序能够安装到便携式通信终端中来使用(S30)。如果不一致(S28:“否”),则通过功能限制部110该追加应用程序设为不可使用,从而该追加应用程序不被安装,或者被安装成仅能够使用一部分功能(S32)。
图7是说明在将已插入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SIM卡更换为其它SIM卡时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动作的流程图。下面,将卸下的SIM卡作为“旧SIM卡”并将要安装的SIM卡作为“新SIM卡”来进行说明。
用户在更换SIM卡时,在便携式通信终端中进行规定的操作来显示专用的画面,指示开始更换的手续(S40)。数据备份部114参照用户ID等来确定与旧SIM卡相关联的追加应用程序。并且,参照扩展名等来确定由所确定的追加应用程序制作的数据。然后,将所确定的数据备份到预先决定的场所中(S42)。
作为数据的保存目的地有以下三个。1.将数据保存到旧SIM卡内。在这种情况下,在安装了新SIM卡时,无法使用安装旧SIM卡时制作的数据。2.将数据保存到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的用户专用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将新SIM卡安装到便携式通信终端之后能否利用所保存的数据是根据服务器和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设定而不同。3.将数据保存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规定的存储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每个通信运营商的追加应用程序之间数据的形式一致,无论安装新旧的多个SIM卡中的哪一个都能够共享数据。
在备份数据之后,用户能够选择是否删除与旧SIM卡相关联的追加应用程序。在选择了删除追加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应用程序删除部112从便携式通信终端删除与旧SIM卡相关联的 追加应用程序(S44)。在该处理结束之后,对用户显示能够卸下旧SIM卡,用户更换为新SIM卡(S46)。此外,即使不删除旧SIM卡的追加应用程序,只要用户ID不一致,旧SIM卡的追加应用程序也不启动,因此在安装新SIM卡时追加应用程序也不会被使用。
图8的(a)~(d)是说明在更换SIM卡时与新旧SIM卡相关联的追加应用程序的情形的图。
图8的(a)表示没有安装SIM卡的状态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如上所述,在未安装SIM卡时,仅安装有OS 60和基本应用程序70。在该状态下,当安装与通信运营商A公司签约的SIM卡50A时,从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将A公司的追加应用程序80A下载到便携式通信终端。
图8的(b)表示安装有已下载的追加应用程序80A的状态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在该状态下,除了能够使用基本应用程序70以外还能够使用A公司的追加应用程序80A。
图8的(c)表示在卸下A公司的SIM卡50A而安装与B公司签约的SIM卡50B的情况下的便携式通信终端。通过卸下A公司的SIM卡50A,能够从便携式通信终端删除A公司的追加应用程序80A或者设为不可使用A公司的追加应用程序80A。取而代之地,从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将B公司的追加应用程序80B下载到便携式通信终端。
图8的(d)表示安装了已下载的追加应用程序80B的状态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在该状态下,除了能够使用基本应用程序之外还能够使用B公司的追加应用程序80B。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使便携式通信终端事先具备如下功能:在安装SIM卡时从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器下载与SIM卡相关联的通信运营商所特有的追加应用程序。并 且,仅在SIM卡内的用户ID与追加应用程序内的用户ID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完全使用追加应用程序的功能。这样,在通过更换SIM卡而能够在多个通信运营商之间共用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在更换为不同的通信运营商的SIM卡时,能够迅速切换为通信运营商所特有的追加应用程序。并且,在安装通信运营商不同的SIM卡时,由于与前一个SIM卡相关联的应用程序的使用受限制,因此能够保护各通信运营商所特有的应用程序以及使用该应用程序的服务。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通过采取如下措施等也能够实现与其它公司的差别化:将便携式通信终端共用化,从而不依赖于与哪个通信运营商签约而确保用户选择终端的自由度,并且使各通信运营商所准备的追加应用程序的种类丰富或者提供与其它公司应用程序相比高功能的追加应用程序。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本实施方式表示一个例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道能够将它们的各结构要素、各处理过程组合成各种变形例,另外这种变形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也可以具备SIM卡历史记录保持部,该SIM卡历史记录保持部在每次安装SIM卡时事先记录与各SIM卡相关联的追加应用程序。SIM卡历史记录保持部例如保持使嵌入到SIM卡中的用户ID与用于确定追加应用程序的编号相关联的表。
在实施方式中,记述了在用户卸下SIM卡之前需要进行规定的手续。然而,也可以利用上述SIM卡历史记录保持部的信息来自动进行卸下SIM卡的判断。
通常,由于SIM卡被收容在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电池包的里侧,因此在卸下SIM卡时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电源被断开。当用户安装其它的SIM卡并接通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电源时,SIM卡历 史记录保持部将最后记录的SIM卡的用户ID与在该时刻安装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SIM卡的用户ID进行对照。然后,在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SIM卡被更换。
在判断出SIM卡被更换时,SIM卡历史记录保持部也可以进一步判断当前安装的SIM卡是否为最初安装到便携式通信终端中的卡。如果SIM卡是以前安装的卡,并且与该SIM卡相关联的应用程序没有被删除而留在终端内,则也可以构成为应用程序获取部不从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下载追加应用程序。另外,也可以省略由对照部进行的追加应用程序内的用户ID与SIM卡内的用户ID的对照。在这种情况下,SIM卡历史记录保持部也可以确定与SIM卡相关联的追加应用程序,并作为该卡能够使用的应用程序而向用户提示。
在实施方式中,记述了当卸下旧SIM卡时由用户选择是否删除相关联的追加应用程序。取而代之地,也可以构成为当卸下了旧SIM卡时必须删除相关联的追加应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在每次更换SIM卡时重新下载追加应用程序。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由SIM卡历史记录保持部判断出SIM卡被更换时,应用程序删除部删除留在便携式通信终端中的、与旧SIM卡相关联的所有的追加应用程序。
在实施方式中,记述了将对照部108作为OS的功能而实现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将对照部108作为从服务器下载的追加应用程序的功能而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在响应于用户对追加应用程序启动的指示而启动所对应的追加应用程序之后,该追加应用程序作为对照部108进行动作,将自身的用户ID与SIM卡的用户ID进行对照。
或者,也可以作为安装到便携式通信终端10中的SIM卡50的功能来实现对照部108。在这种情况下,在追加应用程序被启 动之前,SIM卡内的CPU作为对照部108进行动作,能够将追加应用程序与SIM卡的用户ID进行对照。
在实施方式中,记述了从应用程序管理服务器90下载根据签约编号指定的追加应用程序,但是也可以在追加应用程序的指定中使用其它的SIM卡内信息。例如,也可以根据用户ID、电话号码进行指定。
在实施方式中,假设某单独的用户更换不同的通信运营商的SIM卡来使用的情况来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考虑其它使用场合。例如,在家庭或公司共用一台便携式通信终端而家庭成员或职员每人更换专用的SIM卡来使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的动作也相同,当替换SIM卡时,下载由该SIM卡签约的追加应用程序。由此,各人下载自己所期望的通信运营商的所期望的追加应用程序,从而能够作为个人专用的便携式通信终端来使用。
在实施方式中,针对能够安装SIM卡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进行了说明。然而,如果是能够记录每个电话用户的识别信息并通过对终端更换介质来在多个终端中使用同一电话号码、或者由多人共用一台终端的记录介质,则并不限于SIM卡,也能够在任意的记录介质中应用本发明。
在实施方式中,主要针对便携式通信终端是便携式电话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HS(Personal Handy-phoneSystem: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终端等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通信运营商之间共用便携式通信终端,另一方面,能够保护通信运营商所特有的应用程序或服务。
Claims (15)
1.便携式通信终端,通过安装记录有每个用户的识别信息及签约编号的识别用记录介质而作为通信机发挥功能,该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特征在于,具备:
接口部,其与所安装的上述识别用记录介质进行通信;
应用程序获取部,其在上述识别用记录介质被安装到上述接口部时,根据存储在上述识别用记录介质中的服务器的指定来与上述服务器进行连接,并将记录在上述识别用记录介质中的签约编号发送到上述服务器,从上述服务器获取在该服务器中与上述识别用记录介质进行关联且嵌入有上述识别信息的应用程序;
对照部,其在从该便携式通信终端卸下上述识别用记录介质并安装了另一识别用记录介质时,将嵌入在已获取应用程序中的识别信息与记录在上述另一识别用记录介质中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其中,该已获取应用程序是在安装上述另一识别用记录介质之前由上述应用程序获取部获取到的;以及
功能限制部,其在上述对照部进行对照的结果为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限制上述已获取应用程序的至少一部分功能的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应用程序获取部将嵌入在上述识别用记录介质中的识别信息与存储在上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规定的存储区域中的表示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特征的终端信息发送到上述服务器,从该服务器接收与上述终端信息相关联的应用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功能限制部在已安装在该便携式通信终端中的应用程序的识别信息与上述识别用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禁止启动应用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信许可部,该通信许可部仅在安装了识别用记录介质的期间能够与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照部作为该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操作系统的功能而被实现,在应用程序启动之前将上述应用程序的识别信息与上述识别用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照部作为安装在该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各应用程序的功能而被实现,在应用程序启动之后将上述应用程序的识别信息与上述识别用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照部作为安装在该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识别用记录介质的功能而被实现,在应用程序启动之前将上述应用程序的识别信息与上述识别用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应用程序删除部,该应用程序删除部在识别用记录介质从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被卸下时,删除与该识别用记录介质相关联的应用程序。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数据备份部,该数据备份部在识别用记录介质从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被卸下时,保存由与该识别用记录介质相关联的应用程序制作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备份部将上述数据保存到被卸下的识别用记录介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备份部将上述数据保存到上述服务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备份部将上述数据保存到该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存储区域中。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信许可部,该通信许可部仅在安装了识别用记录介质的期间能够与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照部作为该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操作系统的功能而被实现,在应用程序启动之前将上述应用程序的识别信息与上述识别用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对照部作为安装在该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识别用记录介质的功能而被实现,在应用程序启动之前将上述应用程序的识别信息与上述识别用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92405/2007 | 2007-03-30 | ||
JP2007092405 | 2007-03-30 | ||
PCT/JP2008/000521 WO2008129773A1 (ja) | 2007-03-30 | 2008-03-10 | 携帯通信端末、携帯通信端末で実行される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37037A CN101637037A (zh) | 2010-01-27 |
CN101637037B true CN101637037B (zh) | 2012-09-19 |
Family
ID=39875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0892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7037B (zh) | 2007-03-30 | 2008-03-10 | 便携式通信终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60355B2 (zh) |
JP (1) | JP5200006B2 (zh) |
CN (1) | CN101637037B (zh) |
WO (1) | WO200812977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53886B1 (ko) * | 2008-08-11 | 2011-08-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듀얼 모드 휴대 단말기의 스마트카드 인식 방법 및 장치 |
JP5288173B2 (ja) * | 2008-11-27 | 2013-09-11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プラットフォーム完全性検証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JP4871373B2 (ja) * | 2009-06-19 | 2012-02-08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
JP5674296B2 (ja) * | 2009-09-09 | 2015-02-25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
KR101203741B1 (ko) * | 2009-12-09 | 2012-11-21 |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 스마트카드 기반 위젯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그리고 이에 적용되는 스마트카드 |
JP2011250874A (ja) | 2010-05-31 | 2011-12-15 | Nintendo Co Ltd |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JP5593566B2 (ja) | 2010-06-10 | 2014-09-24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5677811B2 (ja) | 2010-06-11 | 2015-02-25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携帯型情報端末、携帯情報システム、携帯型情報端末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2012018657A (ja) | 2010-06-11 | 2012-01-26 | Nintendo Co Ltd | 情報処理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5507350B2 (ja) | 2010-06-11 | 2014-05-28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携帯型情報端末、携帯型情報端末制御プログラム、携帯型情報システム、および、携帯型情報端末制御方法 |
JP4999213B2 (ja) * | 2010-09-17 | 2012-08-15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携帯端末装置、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JP2012119965A (ja) * | 2010-12-01 | 2012-06-21 | Nec Saitama Ltd | 携帯電話端末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8260281B2 (en) * | 2010-12-07 | 2012-09-04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02034041A (zh) * | 2010-12-07 | 2011-04-27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验证绑定数据卡和移动主机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JP4882022B1 (ja) | 2010-12-28 | 2012-02-22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JP5632315B2 (ja) * | 2011-03-17 | 2014-11-26 | 株式会社オプティム | 端末のリモート操作システム、リモート操作方法 |
US8880040B2 (en) * | 2011-05-23 | 2014-11-0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obile network operator identification |
JP5520262B2 (ja) * | 2011-08-03 | 2014-06-1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提供方法 |
JP5698115B2 (ja) * | 2011-12-15 | 2015-04-08 | Kddi株式会社 | ユーザ識別モジュールカード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遠隔管理システム、遠隔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EP2605202B1 (en) * | 2011-12-15 | 2015-07-08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a secure element |
US9763080B2 (en) * | 2011-12-23 | 2017-09-1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activating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
JP5929442B2 (ja) * | 2012-04-10 | 2016-06-0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Simカード |
JP2014010542A (ja) * | 2012-06-28 | 2014-01-20 | Sharp Corp | 情報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100795B2 (ja) * | 2012-11-13 | 2017-03-22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機器を遠隔操作する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用いられる方法 |
JP6317099B2 (ja) | 2013-01-08 | 2018-04-25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プログラムの正当性を確認するための確認方法及び、確認システム |
US9503302B2 (en) * | 2013-08-26 | 2016-11-22 | Mediatek Inc. |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communication circuit |
US9125037B2 (en) * | 2013-08-27 | 2015-09-01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eferred and remote device branding |
CN105637912B (zh) * | 2013-10-14 | 2019-04-09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用于把智能电话应用转换成基本电话应用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595872A (zh) * | 2013-11-25 | 2014-02-1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自动提示对闹钟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JP6260344B2 (ja) * | 2014-02-25 | 2018-01-1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識別子決定装置、識別子決定方法、及び識別子決定プログラム |
HK1193940A2 (zh) * | 2014-05-29 | 2014-10-03 | Color I Holdings Ltd | 種啟動 卡並即時獲取餘額的方法 |
JP6134302B2 (ja) * | 2014-10-01 | 2017-05-24 | 株式会社オプティム | サービス管理サーバ及び、サービス管理方法 |
JP6225132B2 (ja) * | 2015-02-22 | 2017-11-01 | 株式会社オプティム | サービス情報管理サーバ、サービス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サービス情報管理サーバ用プログラム |
WO2019048807A1 (en) * | 2017-09-05 | 2019-03-14 | Afilias Technologies Limited | PREVENTING ACCESS TO RESOURCES BY COUNTERFEIT COMMUNICATION DEVICES |
JP7286913B2 (ja) * | 2018-03-27 | 2023-06-06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通信機器、通信機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86677A (ja) * | 2001-12-14 | 2003-07-04 | Ntt Docomo Inc |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管理方法 |
CN1430140A (zh) * | 2001-12-25 | 2003-07-1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限制内容访问与存储的设备与方法 |
JP2004153461A (ja) * | 2002-10-29 | 2004-05-27 | Ntt Docomo Inc | 通信端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2004215250A (ja) * | 2002-12-19 | 2004-07-29 | Vodafone Kk | 記録媒体の更新方法、情報通信端末及び記録媒体 |
WO2005086519A1 (ja) * | 2004-03-04 | 2005-09-15 | Access Co., Ltd. | 無線通信端末間同期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サーバ |
US7151922B2 (en) * | 2001-04-03 | 2006-12-19 | Nec Corporation | Mobile telephone using subscriber car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12052A (ja) * | 2001-04-13 | 2002-10-25 |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West Corp |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の生成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の提供方法 |
US20020188736A1 (en) * | 2001-06-11 | 2002-12-12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application usage through subscriber-application association |
JP4142287B2 (ja) * | 2001-12-25 | 2008-09-0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通信端末、コンテンツの使用制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の実行制限方法 |
JP3860555B2 (ja) * | 2003-04-04 | 2006-12-20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プログラム提供方法、会員サービス加入方法、会員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発行サーバ |
DE10316063A1 (de) * | 2003-04-08 | 2004-10-28 | O2 (Germany) Gmbh & Co. Ohg | Kommunikationssystem für den Mobilfunk mit wenigstens einem in einem Gesamtgebiet befindlichen Teilnehmergebiet |
US7374099B2 (en) * | 2004-02-24 | 2008-05-20 | Sun Microsystem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n application identifier from a smart card |
US20050239504A1 (en) * | 2004-04-23 | 2005-10-27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SIM-based automatic feature activation for mobile phones |
US20070015538A1 (en) * | 2005-07-15 | 2007-01-18 | Eugene Wang | Network and method for the localization and customization of new mobile devices employing SIM/smart card |
DE602005018921D1 (de) * | 2005-09-01 | 2010-03-04 | France Telecom | Personalisierung von Mobilstationen |
JP2008117312A (ja) * | 2006-11-07 | 2008-05-22 |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 携帯機器及びソフトウェアダウンロード方法 |
-
2008
- 2008-03-10 CN CN2008800089200A patent/CN10163703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3-10 WO PCT/JP2008/000521 patent/WO200812977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3-10 JP JP2009510753A patent/JP520000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3-10 US US12/593,895 patent/US826035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51922B2 (en) * | 2001-04-03 | 2006-12-19 | Nec Corporation | Mobile telephone using subscriber card |
JP2003186677A (ja) * | 2001-12-14 | 2003-07-04 | Ntt Docomo Inc |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管理方法 |
CN1430140A (zh) * | 2001-12-25 | 2003-07-16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限制内容访问与存储的设备与方法 |
JP2004153461A (ja) * | 2002-10-29 | 2004-05-27 | Ntt Docomo Inc | 通信端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2004215250A (ja) * | 2002-12-19 | 2004-07-29 | Vodafone Kk | 記録媒体の更新方法、情報通信端末及び記録媒体 |
WO2005086519A1 (ja) * | 2004-03-04 | 2005-09-15 | Access Co., Ltd. | 無線通信端末間同期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サー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37037A (zh) | 2010-01-27 |
WO2008129773A1 (ja) | 2008-10-30 |
US20100130254A1 (en) | 2010-05-27 |
US8260355B2 (en) | 2012-09-04 |
JPWO2008129773A1 (ja) | 2010-07-22 |
JP5200006B2 (ja) | 2013-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37037B (zh) | 便携式通信终端 | |
US7715833B2 (en) | Mobile telephone device and data-management method | |
JP4995864B2 (ja) | 無線装置での一時的な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コンポーネントの削除および再ロード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と方法 | |
CN100480948C (zh) | 移动终端、资源访问控制系统以及资源访问控制方法 | |
CN101110853B (zh) | 具有遗失保护功能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及其遗失保护方法 | |
CN101253789A (zh) | 移动站的定制 | |
CN103544409A (zh) | 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及服务器 | |
CN101656951A (zh) | 手机、手机信息备份系统及方法 | |
CN102308561A (zh) | 通过uicc进行的me网络参数配置 | |
US9313650B2 (en) | Communications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transition control device, transition control method, and transition control program | |
CN103309699A (zh) | 移动终端和应用程序安装方法 | |
CN102149083A (zh) | 个人化写卡方法、系统和装置 | |
CN103546555A (zh) | 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5430738B (zh) | 一种发起注册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8260119B (zh) | 移动终端、嵌入式sim卡及其访问方法、装置 | |
CN101996333B (zh) | 信息处理设备、程序和信息处理系统 | |
CN1980427A (zh) | 用于移动终端自动删除信息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5827739A (zh) | 联系人信息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 |
CN101969449A (zh) | 一种用于移动通讯设备终端浏览器的自动填表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
JP2009086754A (ja) | ソフトウェア更新方法および携帯端末 | |
CN112653998B (zh) | 终端设备丢失定位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8161196B2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exchangeable recording medium | |
CN106937281B (zh) | 一种终端应用的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 |
CN100512544C (zh) | 具有远程接入功能的移动电话设备及相关的远程接入方法 | |
CN106550102A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sim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