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5443B - 装配型耐用光连接器转接器 - Google Patents

装配型耐用光连接器转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5443B
CN101625443B CN200910149588.6A CN200910149588A CN101625443B CN 101625443 B CN101625443 B CN 101625443B CN 200910149588 A CN200910149588 A CN 200910149588A CN 101625443 B CN101625443 B CN 1016254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onnector
adapter
tubular portion
bonding part
adapter hal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95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5443A (zh
Inventor
片木山直干
是枝雄一
古宇田光
高桥久弥
小田三纪雄
小野秀之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25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5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5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5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with an intermediate part, e.g. adapter, receptacle, linking two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astening connecting plugs and sockets, e.g. screw- or nut-lock, snap-in, bayonet type
    • G02B6/3893Push-pull type, e.g. snap-in, push-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在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彼此连接的光连接器转接器中,第二半转接器在预定方向上与第一半转接器对接。第一和第二半转接器具有在预定方向上将第一和第二半转接器保持为对接状态的接合装置。接合装置被构造为设置在光连接器转接器内部,并且由第一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中的至少一个来防止其脱离转接器中的接合。

Description

装配型耐用光连接器转接器
本申请基于并且宣称享有2008年7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177053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参考的方法,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进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光连接器插头彼此连接的光连接器转接器。
背景技术
这类转接器的一些例子公开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JP-A)No.H06-82655中。每个转接器都包括两个对接并连接在一起的转接元件,从而部件的数目可以做得很小。各个转接元件之间的连接是通过露在各个转接元件外表面上的接合装置来实现的。该接合装置包括从各个转接元件的外表面向配对的转接元件延伸的薄板弹性锁定块和形成在各个转接元件外表面上的凹槽。当各个转接元件彼此对接时,各个弹性锁定块分别按扣接合在各个凹槽中,从而将各个转接元件连接在一起。因此,很便于装配。
发明内容
但是,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JP-A)No.H06-82655中所公开的各个转接器中,由于各个薄板弹性锁定块露在各个转接元件的外表面上,由此未受到保护,因此在各个转接元件的传送或在转接器的装配过程中弹性锁定块可能会受到破坏,例如弹性变形或断裂。进一步地,即使在各个转接元件连接在一起之后,各个转接元件之间的接合装置也可能会失效,例如,在承受外部冲击时。
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是提供一种光连接器转接器,其具有少量的部件,便于装配,并且耐用。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提供了一种将第一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彼此连接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包括第一半转接器和在预定方向上与第一半转接器对接的第二半转接器,其中,第一和第二半转接器具有在预定方向上将第一和第二半转接器保持为对接状态的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被构造为设置在光连接器转接器的内部,并且由第一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中的至少一个来防止其使脱离其中的接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光连接器转接器的透视图,其中第一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处于非连接状态;
图2为图1所示的光连接器转接器的放大透视图;
图3为从一侧观察的图2的光连接器转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从与图3中的那侧相对的一侧观察的图2中的光连接器转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5A为包括在图2的光连接器转接器中的第一半转接器的示意图;
图5B为用于说明包括在图2的光连接器转接器中的第二半转接器和图5A中的第一半转接器装配在一起的状态的说明示意图,其中,只以横截面形式显示了第二半转接器;
图5C为用于说明图5B中的第一和第二半转接器已经装配在一起时的状态的说明示意图,其中,只以横截面形式显示了第二半转接器;
图6为显示图1中的光连接器转接器与第一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一起使用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
图7为显示图1中的光连接器转接器与第一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一起使用的另一个例子的透视图;
图8为从一侧观察的本发明的变形的光连接器转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9为沿中心轴截取的、并从与图8的那一侧相同的一侧观察的处于图8中的状态的光连接器转接器的截面透视图;
图10为沿中心轴截取的、并从与图8的那一侧相同的一侧观察图8中的光连接器转接器装配之后的截面透视图;
图11为与图8中的那侧相对的一侧观察的图8中的光连接器转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2为沿中心轴截取的、并从图11的相同侧观察的处于图11的状态的光连接器转接器的截面透视图;和
图13为沿中心轴截取的、并从图11的相同侧观察的图8中的光连接器转接器装配之后的截面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图1和图2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光连接器转接器。
光连接器转接器,通常以附图标记10表示,其用于在预定的方向D1上将第一光连接器插头1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2彼此连接在一起,并且被设计为具有与JIS-C-5982中的F13型光纤连接器转接器相同的外部尺寸A、B和C。
第一光连接器插头1固定连接在光纤3的一端,并且可以被称为光纤连接器。第二光连接器插头2固定连接在光纤4的一端,在这里它是一种符合JIS-C-5982的光纤连接器。
光连接器转接器10包括第一半转接器11和在预定方向D1上对接在第一半转接器11上的第二半转接器12。第一和第二半转接器11和12均是由塑料制成的整体部件。因此,光连接器转接器10由两个部件组成,从而具有部件数量小的优点。
同样参考图3和4来继续描述光连接器转接器10。
第一半转接器11包括限定了用于接收第一光连接器插头1的第一装配孔13的基体部分14,和在预定方向D1上从基体部分14的一侧突出的管状部分15。管状部分15限定了用于接收第二光连接器插头2的第二装配孔16。第一装配孔13和第二装配孔16在第一半转接器11内部在预定方向D1上彼此连通。
一对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的安装凸缘17形成在基体部分14的靠近管状基体15的部分上。安装凸缘17在管状部分15侧的表面用作与第二半转接器12对接的对接端面18。
在管状部分15的外表面上,分别为凸起部分形式的接合部分21和22形成在靠近管状部分15前端的三个位置处,以便在周长方向上彼此隔开。特别地,两个接合部分21形成在管状部分15的右侧壁部分15a的外表面上,并且一个接合部分22形成在管状部分15的左侧壁部分15b的外表面上。右侧壁部分15a和左侧壁部分15b具有不同的形状,并且右侧壁部分15a具有凸起部分。
进一步地,管状部分15具有分别形成有一对在预定方向D1上延伸的切割凹槽23的上面壁部分和下面壁部分。各个切割凹槽23从管状部分15的前端延伸到基体部分14。在各对切割凹槽23之间形成了构成管状部分15一部分的悬臂锁定块24。切割凹槽23不但用于形成锁定块24,而且也能够使管状部分15的右侧和左侧壁部分15a和15b更容易弹性变形,如后面将要描述的那样。
另一方面,第二半转接器12限定了在预定方向D1上贯穿并且适于接收管状部分15的安装孔31。在安装孔31的内表面上,分别为凹入部分形式的接合部分32和33形成在三个位置上,当在安装孔31中接收管状部分15时,这三个位置与管状部分15的接合部分21和22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第二半转接器12具有在预定方向D1上与第一半转接器11的安装凸缘17对接的安装凸缘34。第二半转接器12的安装凸缘34的与第一半转接器11的安装凸缘17对接的表面用作对接端面35。
现在参考图5A到图5C来描述第一半转接器11和第二半转接器12的彼此对接的操作。
首先,如图5A所示当第一半转接器11为单独存在时,管状部分15的右侧和左侧壁部分15a和15b的中心线35a和35b分别显示为平行直线。
如图5B所示,当第一半转接器11的管状部分15插入第二半转接器12的安装孔31时,管状部分15的接合部分21和22被安装孔31的内表面挤压,从而右侧壁部分15a和左侧壁部分15b通过使切割凹槽23变窄而向内弹性变形。因此,很容易进行将管状部分15插入安装孔31的操作。即,在将第一半转接器11与第二半转接器12彼此接合时,不需要昂贵的夹具或仪器、接合部件等。进一步地,由于装配步骤的数目可以做得很少,因此,各个部件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彼此接合。
如图5C所示,当第一半转接器11与第二半转接器12对接时,管状部分15的接合部分21和22分别与安装孔31内表面上的接合部分32和33接合,以便使右侧壁部分15a和左侧壁部分15b恢复原状,由此使中心线35a和35b恢复为平行直线。因此,通过接合部分21及22与接合部分32及33之间的接合,第一半转接器11与第二半转接器12以对接状态彼此固定。
即,当第一半转接器11与第二半转接器12在管状部分15被插入安装孔31的状态下对接时,接合部分21和22与接合部分32和33在预定方向D1上接合,从而第一半转接器11与第二半转接器12连接在一起。因此,根据第一半转接器11和第二半转接器12对光连接器转接器10进行装配的操作非常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接合部分21和22与接合部分32和33共同构成将第一半转接器11与第二半转接器12保持在对接状态下的接合装置。
往回参考图1到4来描述将第一光连接器插头1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2连接到光连接器转接器10的操作。
第一光连接器插头1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2分别在预定方向D1上从两侧安装在光连接器转接器10的第一装配孔13和第二装配孔16中。然后,第一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1和2在光连接器转接器10内彼此面对,从而光纤3和4彼此光学连接。在这种状态下,各个锁定块24在预定方向D1上与第二光连接器插头2接合,从而防止第二光连接器插头2从光连接器转接器10中脱离。虽然未显示,但是第一光连接器插头1当然也被阻止从光连接器转接器10中脱离。
进一步地,当第二光连接器插头2安装在第二装配孔16中时,防止了管状部分15的右侧和左侧壁部分15a和15b向内变形,从而接合部分21和22与接合部分32和33之间的接合脱离的可能性很小。即,通过第二光连接器插头2,防止了上述接合装置使各个部件之间的接合脱离。因此,不但防止了对接合装置的破坏,同样防止了接合装置的失效。即,由于甚至在接合之后接合装置也不露在外表面上,因此即使承受外部冲击,该冲击也不会直接施加在接合装置上,因此,就有可能通过接合装置来保持各个部件之间的牢固接合。
图6显示了第一光连接器插头1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2连接到光连接器转接器10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
图7作为使用状态的另一个例子,显示了光连接器转接器10连接到壳体的面板41的一种结构。在后一种情况下,使用安装凸缘17和34能够将光连接器转接器10安装到壳体的面板41上。
根据前面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10,部件数量小,装配简单,而且能够防止接合装置的损坏或失效。进一步地,当第二光连接器插头2插入到光连接器转接器10的第二装配孔16中时,第二光连接器插头2用于阻止管状部分15的右侧和左侧壁部分15a和15b向内变形,因此,能够防止接合部分21和22与接合部分32和33之间的接合脱离,从而将第一半转接器11与第二半转接器12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参考图8到13,将描述光连接器转接器10的变形。变形部分中与参考图1到5所描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中的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这个变形中,在管状部分15的右侧壁部分15a的外表面上提供了两个接合部分21’,并且在管状部分15的左侧壁部分15b的外表面上提供了两个接合部分22’,即,总共有四个接合部分21’和22’。这些接合部分21’和22’分别为凹入的形式。在另一方面,在安装孔31的内表面上,适于在预定方向D1上与接合部分21’和22’接合的接合部分32’和33’形成在四个位置上,当管状部分15被接收在安装孔31中时,这四个位置与管状部分15的接合部分21’和22’一一对应。接合部分32’和33’分别为凸起的形式。
以这种方式,就有可能可选择地改变接合部分21’和22’与接合部分32’和33’的数目,此外,对于其中一个为凹入部分,另一个为凸起部分的各种形状,可以采用各种组合。
已经根据JIS-C-5982中的F13型光纤连接器转接器的例子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通常适用于通过将半转接器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光连接器转接器。
本发明的各个示例性实施例将在下面的1-8条中列出:
1.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1,2)彼此连接的光连接器转接器(10),包括:
第一半转接器(11);和
第二半转接器(12),其在预定方向(D1)上与第一半转接器对接,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半转接器具有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将第一和第二半转接器保持为对接状态的接合装置(21,22,32,33,21’,22’,32’,33’),并且
所述接合装置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光连接器转接器内部并且由第一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中的至少一个来防止其脱离转接器中的接合。
第1条中的光连接器转接器的优点在于,部件的数目很小,装配简单,此外,能够防止部件之间的接合装置的损坏或失效,从而变得耐用。
2.根据第1条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半转接器包括限定了用于接收第一光连接器插头的第一装配孔(13)的基体部分(14),和在预定方向上从基体部分突出的管状部分(15),所述管状部分限定了用于接收第二光连接器插头的第二装配孔(16),第二半转接器(12)限定了接收所述管状部分的安装孔(31),所述接合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管状部分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接合部分(21,22)和形成在所述安装孔的内表面上并且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分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分(32,33)。
3.根据第2条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管状部分被插入到所述安装孔的状态下,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使第一半转接器与第二半转接器对接,并且使第一接合部分与第二接合部分接合,从而将第一和第二半转接器连接在一起。
4.根据第2条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合部分为凸起或凹入形状,第二接合部分为凹入或凸起形状。
5.根据第2条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分形成有分别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切割凹槽(23),从而在各个切割凹槽之间提供可弹性变形的壁部分(15a,15b),第一接合部分设置在所述壁部分上。
6.根据第2条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分形成有分别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切割凹槽(23),从而在各个切割凹槽之间提供悬臂锁定块(24),所述锁定块适于在第二装配孔中与第二光连接器插头接合。
7.根据第6条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合部分形成在沿所述管状部分的周长方向彼此隔开的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个上,所述锁定块沿所述管状部分的所述周长方向形成在所述多个位置之间。
8.根据第1条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半转接器中的每一个都是一体形成的。
尽管已经参考其示例性实施例特别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它们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Claims (7)

1.一种用于将第一光连接器插头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彼此连接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包括:
第一半转接器;和
第二半转接器,该第二半转接器在预定方向上与第一半转接器对接,
其中所述第一半转接器和第二半转接器具有用于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将第一半转接器和第二半转接器保持为对接状态的接合装置,并且
所述接合装置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光连接器转接器的内部,并且被构造为由第一光连接器插头和第二光连接器插头中的至少一个来防止其脱离光连接器转接器中的接合,
其中,第一半转接器包括限定了用于接收第一光连接器插头的第一装配孔的基体部分,和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从基体部分突出的管状部分,所述管状部分限定了用于接收第二光连接器插头的第二装配孔,第二半转接器限定了接收所述管状部分的安装孔,并且所述接合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管状部分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接合部分和形成在所述安装孔的内表面上并且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分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管状部分被插入到所述安装孔的状态下,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使第一半转接器与第二半转接器对接,并且使第一接合部分与第二接合部分接合,从而将第一和第二半转接器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合部分为凸起或凹入形状,第二接合部分为凹入或凸起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分形成有都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切割凹槽,从而在各个切割凹槽之间提供可弹性变形的壁部分,并且第一接合部分设置在所述壁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分形成有都在所述预定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切割凹槽,从而在各个切割凹槽之间提供悬臂锁定块,所述锁定块适于在第二装配孔中与第二光连接器插头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合部分形成在沿所述管状部分的周长方向彼此隔开的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个上,所述锁定块沿所述管状部分的所述周长方向形成在所述多个位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转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半转接器和第二半转接器中的每一个都是一体形成的。
CN200910149588.6A 2008-07-07 2009-07-06 装配型耐用光连接器转接器 Active CN1016254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7053 2008-07-07
JP2008177053A JP4589990B2 (ja) 2008-07-07 2008-07-07 光コネクタアダプタ
JP2008177053 2008-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5443A CN101625443A (zh) 2010-01-13
CN101625443B true CN101625443B (zh) 2013-02-27

Family

ID=41464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9588.6A Active CN101625443B (zh) 2008-07-07 2009-07-06 装配型耐用光连接器转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47725B2 (zh)
JP (1) JP4589990B2 (zh)
CN (1) CN101625443B (zh)
CA (1) CA267121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01766B2 (ja) * 2009-10-01 2011-10-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アダプタセット
US8636424B2 (en) * 2010-10-22 2014-01-28 Panduit Corp.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USD983750S1 (en) * 2020-03-04 2023-04-18 Solteam Electronics (Dong Guan) Co., Ltd. Power connector
USD964287S1 (en) * 2021-01-19 2022-09-20 Dsm&T Compan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lange
USD998570S1 (en) * 2021-01-19 2023-09-12 Dsm&T Company, Inc. Triang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lang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4729A (en) * 1992-07-30 1993-12-28 At&T Bell Laboratories Universal optical fiber buildout system
US6283640B1 (en) * 1999-04-01 2001-09-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unable optical fiber buildout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7256B2 (ja) 1992-09-04 2000-11-06 本多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のアダプタ
US6688781B2 (en) * 2002-03-11 2004-02-10 Fitel Usa Corp. Optical connector adapter having switching capability
JP3960831B2 (ja) * 2002-03-15 2007-08-15 アダマ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光モジュールコネクタおよび光モジュールと光ファイバーコネクタとの接続方法
JP4040009B2 (ja) * 2003-10-07 2008-01-30 日本通信電材株式会社 光ケーブル用接続器及び光成端箱
JP4412606B2 (ja) * 2005-03-17 2010-02-1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フィルタ及びその伝送路
US20070201798A1 (en) * 2005-10-11 2007-08-30 Adc Gmbh Hybrid adapter
US7985027B2 (en) * 2006-11-14 2011-07-26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Adapter assembly for coupling dissimilar fiber optic connector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4729A (en) * 1992-07-30 1993-12-28 At&T Bell Laboratories Universal optical fiber buildout system
US6283640B1 (en) * 1999-04-01 2001-09-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unable optical fiber buildou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5443A (zh) 2010-01-13
CA2671212C (en) 2013-05-07
CA2671212A1 (en) 2010-01-07
JP2010015096A (ja) 2010-01-21
JP4589990B2 (ja) 2010-12-01
US8047725B2 (en) 2011-11-01
US20100002999A1 (en) 201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5443B (zh) 装配型耐用光连接器转接器
CA2721233C (en) Optical connector adapter with excellent dust resistance
US5600746A (en) Patch panel and collar for optical fiber couplers
US20170363816A1 (en) Multi-fiber optic connector with pivotally-aligned ferrule
GB2460971A (en) A Downhole Optic Fiber Wet Connect Method and System
US11150415B2 (en) Field changeable fiber optic connector polarity keying
CN105026973A (zh) 用于模组化设计的工业插入式连接器的光学模组
US8979388B1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system with protected alignment pins
US8366326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6464406B1 (en) Universal adapter
CN102356341B (zh) 光纤连接器插头
US8568040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having strengthening unit
CN102135648B (zh) 光纤保护装置
US9612406B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TWI454771B (zh) 光纖耦合連接器
KR101017085B1 (ko) 광전 복합 커넥터
US8498508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101203787A (zh) 具有便于四方位双重功能连接的标记的光纤阵列连接系统
JP5869321B2 (ja) アダプタカバー、アダプタ組立体、及び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組立体
US11422312B2 (en) Fiber optic converter
KR200257489Y1 (ko) 광섬유 커넥터의 연결을 위한 어댑터
CN215867227U (zh) 一种便于光纤连接与拆卸的光纤连接器
US20230400640A1 (en) Combinable optical-fiber adapter assembly
JP3986073B2 (ja) 光コネクタ用アダプタ
WO2002037152A8 (en) Fiber optics umbilical conn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0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