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2188A - 电梯的出入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出入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2188A
CN101622188A CN200780052012A CN200780052012A CN101622188A CN 101622188 A CN101622188 A CN 101622188A CN 200780052012 A CN200780052012 A CN 200780052012A CN 200780052012 A CN200780052012 A CN 200780052012A CN 101622188 A CN101622188 A CN 101622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r
packaged unit
displacement
resp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52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木雄
今城健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200780052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21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2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2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出入口装置。在电梯的出入口装置中,安全触板设置在轿厢门的关门侧端部。在轿厢门上设置有触板联动机构。触板联动机构具有触板移位用连杆,与轿厢门相对于轿厢的移动联动的是,该触板移位用连杆相对于轿厢和轿厢门移位。安全触板相对于轿厢门的移位与触板移位用连杆部件相对于轿厢门的移位是联动的。在轿厢地坎的下方设置有封闭部件。封闭部件能够在使轿厢地坎与层站地坎之间的地坎间隙封闭的封闭位置与使地坎间隙开放的开放位置之间移位。在触板联动机构与封闭部件之间连接有封闭部件联动机构。封闭部件联动机构用于与触板移位用连杆部件相对于轿厢的移位联动地使封闭部件移位。

Description

电梯的出入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出入口装置,该电梯的出入口装置具有使轿厢地坎与层站地坎之间的间隙封闭的封闭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防止钥匙等异物从轿厢门的地坎与层站门的地坎之间的间隙掉落到井道内,提出了在乘客进出轿厢时利用封闭部件封闭该间隙的电梯装置。在轿厢的门开闭电动机与封闭部件之间连接有线。通过由门开闭电动机的驱动力引起的线的移动,封闭部件进行转动。通过封闭部件相对于轿厢门的地坎的转动,轿厢门的地坎与层站门的地坎之间的间隙被封闭(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29773号公报
但是,为了将门开闭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封闭部件,不仅要新设线、和绕挂线的滑轮,而且门开闭电动机的旋转行程比线的移动量要长,所以还必须新设用于调整线的移动量的大型的减速装置。因此,结构变复杂,并且制造成本也会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电梯的出入口装置,该出入口装置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封闭轿厢地坎与层站地坎之间的间隙,并且还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本发明所述的电梯的出入口装置包括:轿厢门,其能够使设置于轿厢的轿厢出入口开闭;安全触板,其设置在轿厢门的关门侧端部,并且能够相对于轿厢门移位;触板联动机构,其具有触板移位用连杆部件,与轿厢门相对于轿厢的移动联动的是,该触板移位用连杆部件分别相对于轿厢和轿厢门移位,触板移位用连杆部件相对于轿厢门的移位与安全触板相对于轿厢门的移位是联动的;封闭部件,其能够在封闭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移位,封闭位置是使设置于轿厢出入口的下部的轿厢地坎、与设置于层站出入口的下部的层站地坎之间的地坎间隙封闭的位置,开放位置是使地坎间隙开放的位置;以及封闭部件联动机构,其连接在触板联动机构与封闭部件之间,用于与触板移位用连杆部件相对于轿厢的移位联动地使封闭部件在封闭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移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述的电梯的出入口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的轿厢出入口通过各轿厢门而被完全打开时的电梯的出入口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图2中的封闭部件封闭了地坎间隙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述的电梯的出入口装置的主视图。此外,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另外,图1表示轿厢门将轿厢出入口完全关闭的状态。在图中,在轿厢(未图示)上,设置有轿厢出入口1。此外,在轿厢上固定有设置于轿厢出入口1上方的悬吊器壳体(hanger case)2。
在悬吊器壳体2上,固定有沿轿厢出入口1的正面宽度方向配置的门轨道(支撑轨道)3。在门轨道3上悬吊有开闭轿厢出入口1的一对轿厢门4、5。
各轿厢门4、5构成为能够在轿厢出入口1的正面宽度方向上移动。轿厢出入口1通过各轿厢门4、5在正面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而开闭。此处,图3是表示图1中的轿厢出入口1通过各轿厢门4、5而被完全打开时的电梯的出入口装置的主视图。如图1和图3所示,各轿厢门4、5能够在轿厢出入口1完全关闭的全闭位置(图1)、与轿厢出入口1完全打开的全开位置(图3)之间移动。
在轿厢出入口1的下部,固定有沿轿厢出入口1的正面宽度方向配置的轿厢地坎6。在轿厢地坎6上,沿着各轿厢门4、5的移动方向设置有地坎槽(未图示)。各轿厢门4、5的下端部插入在地坎槽中。
各轿厢门4、5具有:门悬吊装置7,其能够沿门轨道3移动;和门板8,其设置在门悬吊装置7的下部,并通过与门悬吊装置7一起移动来开闭轿厢出入口1。
各门悬吊装置7具有:沿着门轨道3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该示例中为2个)悬吊滚轮9;和设置有各悬吊滚轮9的共用的门悬吊装置主体(悬吊板)10。
各悬吊滚轮9载置于门轨道3上。此外,在门悬吊装置7沿着门轨道3移动时,各悬吊滚轮9与门轨道3接触地滚动。
在悬吊器壳体2上设置有门驱动装置11。门驱动装置11具有电动机12、和设置在电动机12的旋转轴上的驱动轮13。在悬吊器壳体2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一端部,设置有彼此同轴配置的传动轮14和第一门移动用轮15。在悬吊器壳体2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第二门移动用轮16。
在驱动轮13和传动轮14之间,绕挂有环状的传动带17。驱动轮13的旋转力通过传动带17的绕转移动而被传递至传动轮14。此外,第一门移动用轮15与传动轮14一体地旋转。
在第一门移动用轮15和第二门移动用轮16之间,绕挂有环状的门移动用带(传动条状体)18。门移动用带18随着第一门移动用轮15的旋转而进行绕转移动。第二门移动用轮16随着门移动用带18的绕转移动而旋转。
各轿厢门4、5以通过门移动用带18的绕转移动而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方式经连接部件19、20分别与门移动用带18连接。
在轿厢门5的关门侧端部,经一对触板安装部件22设置有安全触板21。各触板安装部件22能够相对于轿厢门5转动。在一个(下侧)触板安装部件22上设置有抵接部22a。通过各触板安装部件22的转动,安全触板21能够在从轿厢门5凸出的凸出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相对于轿厢门5移位,所述后退位置是比凸出位置向轿厢门5的内侧后退的位置。
在轿厢上设置有触板联动机构23,该触板联动机构23使轿厢门5相对于轿厢的移动(即,轿厢门5在开闭动作时的移动)与安全触板21相对于轿厢门5的移位联动。触板联动机构23连接在固定于轿厢地坎6上(即,相对于轿厢固定)的固定部件24与轿厢门5之间。
在轿厢门5上设置有门侧连接部件25。在固定部件24上设置有固定侧连接部件26。触板联动机构23具有:门侧连杆部件(第一触板移位用连杆部件)27,其能够以门侧连接部件25为中心转动;以及固定侧连杆部件(第二触板移位用连杆部件)28,其能够以固定侧连接部件26为中心转动。
门侧连杆部件27和固定侧连杆部件28以能够相互转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由此,随着轿厢门5在开闭动作时的移动,门侧连杆部件27以门侧连接部件25为中心转动,固定侧连杆部件28以固定侧连接部件26为中心转动。即,与轿厢门5的相对于轿厢的移动联动的是,门侧连杆部件27和固定侧连杆部件28分别相对于轿厢和轿厢门5移位。
门侧连杆部件27的端部抵接于触板安装部件22的抵接部22a。通过门侧连杆部件27相对于轿厢门5的移位(转动),触板安装部件22在与门侧连杆部件27抵接的同时相对于轿厢门5转动。通过触板安装部件22相对于轿厢门5的转动,安全触板21相对于轿厢门5移位。即,与门侧连杆部件27相对于轿厢门5的移位联动的是,安全触板21在凸出位置(图1)与后退位置(图3)之间移位。由此,通过轿厢门5移位到全闭位置,安全触板21移位到凸出位置,通过轿厢门5移位到全开位置,安全触板21移位到后退位置。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在轿厢门4上也设置有与轿厢门5一样的安全触板21和触板联动机构23。
在各楼层设置有通过一对层站门(未图示)而开闭的层站出入口。在轿厢停在各楼层时,各层站门与各轿厢门4、5对置。各层站门在通过未图示的卡合装置与各轿厢门4、5卡合的同时与各轿厢门4、5一起移动。层站出入口通过各层站门的移动而开闭。
在层站出入口的下部,如图2所示,固定有沿层站出入口的正面宽度方向配置的层站地坎29。在层站地坎29的下部,设置有作为保护板的护脚板(toe guard)30。在轿厢停在各楼层时,轿厢地坎6和层站地坎29隔着地坎间隙31对置。
在轿厢地坎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使轿厢地坎6与层站地坎29之间的地坎间隙31封闭的封闭部件32。封闭部件32沿轿厢地坎6配置。此外,封闭部件32经沿着轿厢地坎6的转动轴33安装于轿厢地坎6。因此,封闭部件32能够相对于轿厢地坎6以转动轴33为中心转动。另外,封闭部件32具有:安装在转动轴33上的长边部34;以及从长边部34的层站地坎29侧的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短边部35。
此处,图4是表示图2中的封闭部件32封闭了地坎间隙31的状态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封闭部件32通过相对于轿厢地坎6转动而在使地坎间隙31封闭的封闭位置(图4)与使地坎间隙31开放的开放位置(图2)之间移位。长边部34的与层站地坎29相反一侧的端部通过封闭部件32的转动而相对于轿厢地坎6在上下方向上移位。短边部35的下端部通过封闭部件32的转动而在与护脚板30接触、分离的方向上移位。在封闭部件32位于封闭位置时,短边部35与护脚板30抵接。通过短边部35与护脚板30的抵接,地坎间隙31被封闭。
在触板联动机构23与封闭部件32之间,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有封闭部件联动机构36。封闭部件联动机构36使固定侧连杆部件28相对于轿厢地坎6的移位与封闭部件32相对于轿厢地坎6的移位联动。即,通过将封闭部件联动机构36连接在触板联动机构23与封闭部件32之间,封闭部件32在封闭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与固定侧连杆部件28相对于轿厢地坎6的移位联动地移位。
封闭部件联动机构36具有触板机构侧连杆部件(第一封闭部件移位用连杆部件)37和支撑侧连杆部件(第二封闭部件移位用连杆部件)38。触板机构侧连杆部件37和支撑侧连杆部件38以能够相互转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在轿厢地坎6上,设置有使触板机构侧连杆部件37穿过的通孔39。在轿厢地坎6的下部,设置有对支撑侧连杆部件38进行支撑的支撑部件40。支撑侧连杆部件38的中间部经支撑侧连接部件4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支撑部件40连接。
穿过了通孔39的触板机构侧连杆部件37经触板机构侧连接部件4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固定侧连杆部件28的中间部连接。支撑在支撑部件40上的支撑侧连杆部件38经封闭部件侧连接部件4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封闭部件32的长边部34连接。
通过固定侧连杆部件28相对于轿厢地坎6的移位,触板机构侧连杆部件37相对于轿厢地坎6在上下方向上移位。通过触板机构侧连杆部件37在上下方向上的移位,支撑侧连杆部件38相对于轿厢地坎6以支撑侧连接部件41为中心转动。即,与固定侧连杆部件28相对于轿厢地坎6的移位联动的是,触板机构侧连杆部件37和支撑侧连杆部件38相对于轿厢地坎6移位。
如图2和图4所示,封闭部件侧连接部件43具有:固定于长边部34的封闭部件固定部43a;以及从封闭部件固定部43a凸出的凸出部43b。凸出部43b配置成相对于包含转动轴33且垂直于长边部34的平面垂直。
在支撑侧连杆部件38上,设置有使凸出部43b插入的贯通孔44。贯通孔44的内径在贯通孔44的中间部分处最小,并朝向贯通孔44的开口部连续地增大。通过将凸出部43b插入到贯通孔44内,支撑侧连杆部件38与封闭部件32连接。由此,支撑侧连杆部件38不仅在凸出部43b的轴线的周向上、而且在凸出部43b的轴线方向上也能够相对于封闭部件32转动。
通过支撑侧连杆部件38以支撑侧连接部件41(图1和图3)为中心转动,封闭部件侧连接部件43相对于轿厢地坎6在上下方向上移位。通过封闭部件侧连接部件43在上下方向上的移位,封闭部件32在封闭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移位。
在封闭部件32与轿厢地坎6之间连接有施力弹簧(施力体)45,该施力弹簧45向接近开放位置的方向对封闭部件32施力。即,施力弹簧45向封闭部件侧连接部件43接近轿厢地坎6的方向对封闭部件32施力。
通过支撑侧连杆部件38以支撑侧连接部件41为中心的转动,封闭部件32抵抗施力弹簧45的作用力而从开放位置向封闭位置移位。即,封闭部件联动机构36克服施力弹簧45的作用力,使封闭部件32向封闭位置移位。
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在各轿厢门4、5位于全闭位置时,安全触板21配置在凸出位置,封闭部件32配置在开放位置。当轿厢停在楼层并进行开门动作时,通过门驱动装置11的驱动力,各轿厢门4、5与层站门卡合着从全闭位置(图1)向全开位置(图3)移动。由此,门侧连杆部件27以门侧连接部件25为中心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固定侧连杆部件28以固定侧连接部件26为中心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当门侧连杆部件27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安全触板21从凸出位置向后退位置移位。此外,当固定侧连杆部件28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触板机构侧连杆部件37向上方移位。
通过触板机构侧连杆部件37向上方的移位,支撑侧连杆部件38以支撑侧连接部件41为中心转动,封闭部件侧连接部件43克服施力弹簧45的作用力向下方移位。当封闭部件侧连接部件43向下方移位时,封闭部件32以转动轴33为中心转动,从而从开放位置向封闭位置移位。
然后,当各轿厢门4、5继续向全开位置移动、从而各轿厢门4、5到达全开位置时,安全触板21到达后退位置,并且封闭部件32到达封闭位置。由此,轿厢地坎6与层站地坎29之间的地坎间隙31被封闭部件32封闭起来。
在进行关门动作时,通过使门驱动装置11反转,来进行与上述相反的动作。由此,封闭部件32移位到开放位置,对地坎间隙31的封闭被解除。
在这样的电梯的出入口装置中,由于在封闭部件32与触板联动机构23之间连接有封闭部件联动机构36,封闭部件32与触板联动机构23联动地进行移位,所以无需新追加例如减速装置等大型设备就能够使封闭部件32移位。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地坎间隙31封闭,并且还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此外,由于封闭部件联动机构36具有与触板联动机构23联动地相对于轿厢地坎6转动的支撑侧连杆部件38,封闭部件32与支撑侧连杆部件38的转动联动地在封闭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移位,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使封闭部件32相对于轿厢地坎6移位。
此外,由于封闭部件32以沿轿厢地坎6配置的转动轴33为中心转动,所以能够使结构进一步简化,并且能够容易地使封闭部件32相对于轿厢地坎6移位。
此外,由于封闭部件32被施力弹簧45向接近开放位置的方向施力,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使封闭部件32向开放位置移位。由此,在例如封闭部件32从封闭部件联动机构36上脱离了的情况下,能够使封闭部件32保持在开放位置。因此,能够防止封闭部件32在轿厢升降时向封闭位置移位,能够防止封闭部件32或井道内的设备破损。

Claims (4)

1.一种电梯的出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的出入口装置包括:
轿厢门,其能够使设置于轿厢的轿厢出入口开闭;
安全触板,其设置在上述轿厢门的关门侧端部,并且能够相对于上述轿厢门移位;
触板联动机构,其具有触板移位用连杆部件,与上述轿厢门相对于上述轿厢的移动联动的是,该触板移位用连杆部件分别相对于上述轿厢和上述轿厢门移位,上述触板移位用连杆部件相对于上述轿厢门的移位与上述安全触板相对于上述轿厢门的移位是联动的;
封闭部件,其能够在封闭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移位,上述封闭位置是使设置于上述轿厢出入口的下部的轿厢地坎与设置于层站出入口的下部的层站地坎之间的地坎间隙封闭的位置,上述开放位置是使上述地坎间隙开放的位置;以及
封闭部件联动机构,其连接在上述触板联动机构与上述封闭部件之间,用于与上述触板移位用连杆部件相对于上述轿厢的移位联动地使上述封闭部件在上述封闭位置和上述开放位置之间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出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封闭部件联动机构具有支撑侧连杆部件,该支撑侧连杆部件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上述轿厢转动,
与上述触板移位用连杆部件相对于上述轿厢的移位联动的是,上述支撑侧连杆部件相对于上述轿厢转动,
与上述支撑侧连杆部件的转动联动的是,上述封闭部件在上述封闭位置和上述开放位置之间移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出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封闭部件通过以沿上述轿厢地坎配置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在上述封闭位置和上述开放位置之间移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出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的出入口装置还包括施力体,该施力体对上述封闭部件向接近上述开放位置的方向施力,
上述封闭部件联动机构抵抗上述施力体的作用力而使上述封闭部件向上述封闭位置移位。
CN200780052012A 2007-03-16 2007-03-16 电梯的出入口装置 Pending CN101622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80052012A CN101622188A (zh) 2007-03-16 2007-03-16 电梯的出入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80052012A CN101622188A (zh) 2007-03-16 2007-03-16 电梯的出入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2188A true CN101622188A (zh) 2010-01-06

Family

ID=41514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52012A Pending CN101622188A (zh) 2007-03-16 2007-03-16 电梯的出入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218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5340A (zh) * 2010-09-30 2011-03-16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电梯厅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及方法
CN102040143A (zh) * 2010-12-24 2011-05-04 东莞市快意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之同步复合式地坎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92663A (zh) * 2017-03-16 2019-10-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CN112723114A (zh) * 2020-12-29 2021-04-30 四川大学 一种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间缝隙的电梯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5340A (zh) * 2010-09-30 2011-03-16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电梯厅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及方法
CN101985340B (zh) * 2010-09-30 2013-06-26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电梯厅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及方法
CN102040143A (zh) * 2010-12-24 2011-05-04 东莞市快意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之同步复合式地坎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40143B (zh) * 2010-12-24 2013-05-22 快意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之同步复合式地坎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92663A (zh) * 2017-03-16 2019-10-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CN112723114A (zh) * 2020-12-29 2021-04-30 四川大学 一种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间缝隙的电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03087B1 (en) Door hanging apparatus and door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03387173B (zh)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
CN101622188A (zh) 电梯的出入口装置
EP2752351B1 (en) Vehicle door device
CN107445015B (zh) 一种电梯防下坠、超速、意外移动保护系统
EP3760562B1 (en) Device for limiting sway in an elevator travelling cable
JP5953983B2 (ja) ブラインド装置
CN105658561A (zh) 升降机装置
KR100942560B1 (ko) 자체 구동형 케이지 엘리베이터
CN201770386U (zh) 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封闭装置
CN207698970U (zh) 一种物料提升机
EP2055663A1 (en) Door device for elevator
CN205778350U (zh) 安全防辐射门
CN100379674C (zh) 电梯门装置
CN104443980A (zh) 自动发药机的安全柜门
ES1076410U (es) Dispositivo de suspensión y deslizamiento para puertas correderas herméticas
RU86290U1 (ru) Заград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1985340A (zh) 用于减小电梯厅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及方法
KR100967065B1 (ko) 승강기 도어 개폐 장치
CN218058071U (zh) 一种可折叠轿厢护脚板
JPH0114624Y2 (zh)
JP6056216B2 (ja) ブラインド装置
JP4383722B2 (ja) 開口部開閉装置
CN103492305A (zh) 电梯的门开闭装置
KR100271023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승장 도어 개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