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3008A -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周转箱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周转箱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3008A
CN101613008A CN200910039888A CN200910039888A CN101613008A CN 101613008 A CN101613008 A CN 101613008A CN 200910039888 A CN200910039888 A CN 200910039888A CN 200910039888 A CN200910039888 A CN 200910039888A CN 101613008 A CN101613008 A CN 101613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frame
turnover box
frame
plastic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39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3008B (zh
Inventor
谭炳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PING AKEI PLASTIC MACHINERY MOULD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KAIPING AKEI PLASTIC MACHINERY MOULD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PING AKEI PLASTIC MACHINERY MOULD PLANT filed Critical KAIPING AKEI PLASTIC MACHINERY MOULD PLANT
Priority to CN2009100398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130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13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3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3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30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周转箱,由相互可拆卸的塑料底盘与塑料框架组成,塑料框架由多个长方形的塑料方框层叠构成,各方框之间由螺栓连接,塑料方框外轮廓长度:1100mm-1260mm,宽度:1000mm-1100mm,高度:50mm-100mm,厚度:60mm-120mm,并且L-2δ>W;塑料底盘外轮廓规格与方框的外轮廓规格相同,并以螺栓与塑料框架最底部的方框连结。该周转箱不但可重复利用,还能随意调节装载容量;空箱可互相拼合故占用空间小、回程费用低;还可载货后能重压层叠;无需耗费木材,环保实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周转箱的使用方法,不但规范了集装箱装载,而且充分利用集装箱的装载容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周转箱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物品的组合式周转箱,尤其涉及一种专用于集装箱并可以灵活调节箱体容量的层叠式组合塑料周转箱。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周转箱在集装箱中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集装箱载物的周转箱或载物箱,居多的是由夹板钉合成一个方形木箱,装载物放入箱体后,加木盖板封装钉好,然后堆放于集装箱内进行长途运输。此类周转箱或载物箱多数是根据实际装载物体而设定大小,故此通用性差;木箱载运输到目的地后,拆开的箱体多数被破坏,不能循环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费。此外,所用木材增多,必然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不环保。
虽然目前也出现了一些塑料周转箱,但较多都是箱体各部分固定的、不可折叠和拆卸的,这就造成在装载多于现有周转箱内容积的物体时,必须寻求一个更大的周转箱;另一方面,在装载较小物体时,现用的周转箱又显得大材小用,浪费空间。同时,这些塑料周转箱在空箱运输的途中因为不能折叠,必然占用庞大的货位,回程运输费用大。虽然有些塑料周转箱呈喇叭口型,底小口大,空箱可以层叠,然而装上货物后就不能重压层叠和运输;此外也减少了装载空间,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周转箱,该周转箱不但可重复利用,而且能随着装载量的要求自由调节箱体装载容量。此外,空箱运输途中占用货位较小、回程费用低;空箱存放占用仓位缩小;周转箱载货后能重压层叠和运输;还不用木材,环保实用。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周转箱,由塑料底盘、与塑料底盘配合形成容腔的塑料框架组成,塑料底盘与塑料框架为可拆卸结构,其中塑料框架由多个长方形的塑料方框层叠构成,各方框之间设有联结相邻方框的连接装置,塑料方框的外轮廓长度L为1100mm-1260mm,宽度W为1000mm-1100mm,塑料方框的高度H为50mm-100mm,塑料方框的厚度δ为60mm-120mm,并且控制L-2δ>W;塑料底盘的上表面层的外轮廓规格与方框的外轮廓规格相同,塑料底盘设有与塑料框架最底部的方框联结的连接结构。以上设计是结合常用各类集装箱的箱体内尺寸而定的,常用各类集装箱的箱体内尺寸如下表:
可见,集装箱箱体的宽度最小的是框架箱2178mm,最大为干货箱2352mm,本发明通过调节周转箱的外轮廓宽度与长度,使其普遍适合于常用的集装箱;此外,本发明更巧妙的设计是本发明的周转箱可以依据集装箱箱体内部高度及装载物的实际情况,确定周转箱的层叠数,单个周转箱的高度由增减上所述塑料方框数量调节;本发明更令人意想不到的设计是,通过控制塑料方框的尺寸符合L-2δ>W,使塑料方框之间可以互相嵌套,从而节省空箱时的运输占用空间及储存空间。塑料方框的高度H小于100mm,是根据吹塑成型塑料框实际机械性能而定的,大于此数则塑料方框偏软,不适合组成本发明所述周转箱。当然,塑料方框的高度H过小也会造成原料浪费及组合时工序增多,适当控制塑料方框的高度H在50mm-100mm较适合。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前述塑料底盘与塑料方框均为一次性吹塑成型,塑料方框的四条框边各设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方框平面的方框连接通孔;对应方框连接通孔设有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可以是螺栓或销或活动扣或扎绳等,上述连接装置穿过叠合的两个塑料方框对应的方框连接通孔并使塑料方框固定联结;所述的塑料底盘上设有对应方框连接通孔的底盘连接通孔,对应方框连接通孔设有的连接结构是螺栓或销或活动扣或扎绳,连接结构穿过与塑料底盘配合的塑料方框的方框连接通孔及对应的底盘连接通孔,并使塑料方框与塑料底盘固定联结。如此,塑料方框之间、塑料方框与塑料底盘之间都可以较好配合连接。另于塑料方框四个内角位置及框边内侧设有与塑料底盘的底部配合安装的限位凹坑,如此装有装载物的本发明周转箱在层叠时,上层的周转箱底部嵌套在下层周转箱最上面的塑料方框的限位凹坑内,有效防止上层周转箱与下层周转箱相互滑移。本方案只需要开设塑料底盘、与塑料方框2套吹塑模具,将塑料方框正面与另一塑料方框反面配合叠结即可形成塑料框架,再与塑料底盘结合即可形成本发明的周转箱。
当然,更佳的方案是:前述塑料方框由若干个上框、下框交替叠合而成,其中上框的四条框边外侧各设有2组凹槽,每组凹槽各为3个凹坑,3个凹坑上下交错分布形成
Figure G2009100398889D00031
型的凹槽,上框同一框边的2组凹槽形状各自相反,上框相邻两框边相近的两凹槽形状相同;方框连接通孔设于凹坑的最深处;于上框每条框边的上内侧各设有3个上框限位凹坑,上框限位凹坑分布于框边的两端与中部;上框的底部对应上框限位凹坑各向下延伸一上框凸台。下框的四条框边外侧设有与上框同样数目的凹坑及方框连接通孔,并对应于上、下框结合面呈镜像对称;所述下框底部设有与上框凸台相配合的限位凹坑并位于下框上内侧,于下框的底部延伸有与上框的限位凹坑相匹配的下框凸台。所述的塑料底盘由支承盛载物体的上表面层及由上表面层向底部延伸出的多个支撑块一体化成型而成,支撑块使塑料底盘盛载面的底部离开地面一定高度,该高度适合于叉车的叉升物架顺利进出。于上表面层对应每个支撑块各形成一底盘凹坑,塑料底盘底部外围的底盘凹坑可配合于上、下框的凸台;塑料底盘底部外围的支撑块可配合于上框或下框的限位凹坑。此方案需要上框、下框与塑料底盘3套吹塑模具,但上框、下框与塑料底盘组合成的周转箱,即使在装载较重物体后,物体向外的张力使上、下框凸台与对应的限位凹坑紧密逼合,同时使上、下框凸台与对应的底盘凹坑更紧密逼合,加上螺栓等固定装置联结,使塑料周转箱受力分散,形变较小,如此合理的设计使各连接更为牢固耐用。
作为对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支撑块较佳的数目为9个,呈3×3格局均匀分布于塑料底盘底部。支撑块使塑料底盘盛载面的底部离开地面较佳的距离为50mm-100mm,整个塑料底盘的高度控制在80mm-200mm,如此可以方便叉车在底盘4个方向进入叉起周转箱。
为了使周转箱能够同样适用于装载液体,本发明所述的塑料底盘与多个塑料方框配合形成的容腔内设有一顶部开口的容器;于最顶部的塑料方框设有封闭塑料方框内孔的面盖板;该面盖板与顶部的塑料方框一体吹塑成型后,于面盖板上设置对应容器开口的通孔;所述的容器下底部设有排水孔,对应排水孔的框架上设有开口并以带有阀门的水管连通排水孔。也可以在塑料方框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密封圈,各方框通过密封圈的密封形成可以盛装液体的周转箱。
此外,为了方便周转箱载物搬移,于塑料底盘底部外围的支撑块上设置滑轮。简单点也可以在塑料底盘底部四个角的支撑块下部各设置一个万向滑轮,该滑轮在塑料底盘平放时与地面分离,在周转箱倾斜时才与地面接触,如此方便周转箱在盛载较重物体时的移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周转箱结构简单新颖,周转箱的两大主体部分:塑料底盘和塑料框架采用拼接联结的方法,且塑料框架更是采用了多个塑料方框层叠构成,不但在载货的载货量上十分灵活,能够根据货量的多少而联结使用合适数量的塑料方框。而由于塑料方框之间为可拆式结构,当空箱运输途中时,可拆下部分的方框嵌套于周转箱内,最大限度节省了集装箱的占用货位;而本周转箱的巧妙性还在于,周转箱同样能够适用于盛装液体,周转箱无论在塑料底盘的底部加设的滑轮和支承块等结构都符合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对于本发明周转箱的尺寸限定,更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集装箱的尺寸而度身定做,适用于常用的集装箱。
一种使用本发明所述周转箱的方法,包括:
(1)按照集装箱箱体内部高度及装载物的实际情况,确定周转箱的层叠数,单个周转箱的高度由增减上所述塑料方框数量调节;然后在上述长方形的周转箱装载物体后,分2行放置入集装箱;
(2)周转箱放置的方式根据集装箱箱体内长度而定,可以每列周转箱为横竖丁形排布,相邻周转箱也为横竖丁形排布;也可以每列周转箱横-横或竖-竖排布;也可以是以上排布方式的混组合排布;
(3)在装载物卸载后,如周转箱总高度小于塑料方框宽度W,可以将2个周转箱互相嵌套;如周转箱高度大于塑料方框宽度W,可以将高出部分的塑料方框拆卸后嵌套其它周转箱内,拆分出来的塑料方框也可以嵌套到其它周转箱内;通过上述的结合,可以节省周转箱空箱的运输及储存空间。
以上本发明所述周转箱的使用方法,不但规范了集装箱装载,而且充分利用集装箱的装载容积。周转箱可以充分循环利用,节省了资源。对人类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塑料框架与塑料底盘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周转箱的零件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塑料框架与塑料底盘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周转箱的零件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的周转箱空箱运输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周转箱在40英尺集装箱内使用的参考图。
图7是本发明周转箱在20英尺集装箱内运输使用的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周转箱,如图1、2所示,由塑料底盘1、与塑料底盘1配合形成容腔的塑料框架9组成,塑料底盘1与塑料框架9为可拆卸结构;塑料框架9由多个长方形的塑料方框层叠构成,各塑料方框通过螺栓相互联结,螺栓穿过叠合的相邻两塑料方框对应的方框连接通孔4并使相邻塑料方框固定联结;塑料底盘1的上表面层的外轮廓规格与塑料方框的外轮廓规格相同,塑料底盘1与塑料框架9最底部的方框同样以螺栓联结。
塑料底盘1与塑料方框均为一次性吹塑成型。如图2所示,塑料方框分为上框21、下框22,上、下框交替叠合组成塑料框架9。
--上框21的四条框边外侧各设有2组凹槽31,每组凹槽各为3个凹坑32,3个凹坑32上下交错分布形成
Figure G2009100398889D00061
型的凹槽,上框21同一框边的两组凹槽形状各自相反,上框相邻两框边相近的两组凹槽形状相同;方框连接通孔4设于凹坑的最深处;于上框21每条框边的上内侧各设有3个上框限位凹坑61,上框限位凹坑61分布于框边的两端与中部,其高度为20mm;上框21的底部对应上框限位凹坑61各向下延伸一上框凸合62;
--下框22的四条框边外侧设有与上框21同样数目的凹坑及方框连接孔,并对应于上、下框结合面呈镜像对称;所述下框22底部设有与上框凸台62相配合的下框限位凹坑65并位于下框上内侧,于下框22的底部延伸有与上框限位凹坑61相匹配的下框凸台63。在组装塑料框架9时,上框21的上框凸台62落入到对应的下框限位凹坑65中,并用螺栓穿过叠合的相邻上、下框对应的方框连接通孔并使相邻上、下方框固定联结,这样就使上、下框联结更稳固。
塑料底盘1由支承盛载物体的上表面层及由上表面层向底部延伸出的9个支撑块7一体化成型而成,9个支撑块7呈3×3格局均匀分布于塑料底盘1底部。于上表面层对应每个支撑块7各形成一底盘凹坑64,塑料底盘1底部外围的底盘凹坑64对应配合于上框凸台62或下框凸台63;塑料底盘1底部外围的支撑块7配合于上框限位凹坑61或下框限位凹坑65。如此,由上、下框形成的塑料框架9与与塑料底盘1安装时,塑料框架9最底部的塑料方框无论是上框或下框,其凸台落入到塑料底盘的底盘凹坑64中,如此保证了塑料框架9与塑料底盘1不易产生错位。再加上在塑料底盘1上设有对应上、下框的连接通孔位置的底盘连接通孔8,通过螺栓使塑料框架9在塑料底盘1上更牢固稳定。支撑块7高度为100mm,使塑料底盘盛载面的底部离开地面,整个塑料底盘的高度为142mm,如此方便叉车在底盘1的4个方向进入叉起周转箱。
由于现行的集装箱基本有干货箱、冷藏箱、开顶箱、框架箱四种,由于各种集装箱的内宽度、内高度尺寸有所不同,另长度也存在20英尺和40英尺之分;故此,本发明人对应集装箱的内尺寸,结合吹塑成型的具体情况,经过精心的策划分析,巧妙地设计出外尺寸适宜、充分利用集装箱空间的周转箱。本实施例塑料方框外轮廓的长度L为1207.5mm,宽度W为1067.5mm,高度H为99mm,δ厚度为65mm。
此外,在塑料底盘1底部四个角的支撑块下部各设置一个万向滑轮,该滑轮在塑料底盘1平放时与地面分离,在周转箱倾斜时才与地面接触,如此方便周转箱在盛载较重物体时的移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塑料底盘1与塑料框架9配合形成的容腔内设置一顶部有开口的容器;塑料框架9顶部的塑料方框设有封闭该塑料方框内孔的面盖板人。面盖板与顶部的塑料方框一体吹塑成型,然后在面盖板上对应容器的开口开设开孔。并于容器下底部开设排水孔,对应排水孔的塑料框架上设有开口并以带有阀门的水管连通排水孔。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在方框的上、下表面均设置密封圈的形式来达到盛装液体的目的。
实施例3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变而成的,概括来说是将实施例1的上框21稍作改变,然后取消下框22,塑料底盘1不变。
对实施例1的上框21,取消上框凸台62,在原上框凸台62的位置即于上框每条框边的下内侧各设有3个限位凹坑621,该限位凹坑621分布于框边的两端与中部并对应原上框的中间横截面与上框限位凹坑61呈镜像对称,限位凹坑621与实施例1的上框限位凹坑61同样可以与塑料底盘1底部外围的支撑块7相配合。如此形成本实施例的塑料方框2。
将塑料方框2正面与另一塑料方框2反面配合叠结并以螺栓穿过叠合的相邻塑料方框对应的方框连接通孔4紧固,如此交替配合叠结即可形成图3所示塑料框架91,然后再与塑料底盘1以螺栓连接结合即可形成本实施例的周转箱。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部分实施方式的替换,将塑料方框的长度、宽度、高度、厚度等作了相应的调整,以使组合的周转箱适应较小宽度的集装箱。本实施例限定塑料方框的长度L为1100mm,宽度W为1000mm,高度H为70mm,塑料方框δ厚度为50mm,以保证L-2δ>W为前提。
实施例5
一种使用上述实施例1或2或3所述周转箱的方法,包括:
(1)如图6所示,周转箱在40英尺的集装箱内的摆放。按照40英尺开顶箱集装箱箱体内部高度:2337mm,确定周转箱的层叠数为2层,由10个塑料方框结合1个塑料底盘组成一个周转箱,单个周转箱高度为10个塑料方框的高度加上塑料底盘的高度即:99×10+142=1132mm。如此2个周转箱叠加的高度为2264mm-20mm=2244mm(20mm为上周转箱座入限位凹坑的深度,即实施例1、2上框限位凹坑61或下框限位凹坑65的高度;也可以是实施3限位凹坑621或上框限位凹坑61的高度)。然后在上述长方形的周转箱装载物体后,分2行放置入集装箱;
(2)周转箱放置的方式根据集装箱箱体内长度12025mm而定,以每列周转箱为横竖丁形排布,相邻周转箱也为横竖丁形排布,总共可以放置40个上述周转箱。
(3)如图5示,在装载物卸载后,由于周转箱高度1132mm大于塑料方框宽度W=1067.5mm,可以拆卸一个塑料方框,将高度降低为1033mm,如此可将拆卸塑料方框后的周转箱嵌套于其它周转箱内,拆分出来的塑料方框也可以嵌套到其它周转箱内或互相嵌套;通过上述的结合,可以节省大概一半周转箱空箱的运输及储存空间。
当然也可以把塑料底盘拆卸下来,剩下的塑料框架高度为990mm,同样可以放置入上述周转箱,具体视实际情况调节即可。
实施例6
一种使用上述实施例1或2或3所述周转箱的方法,包括:
(1)如图7所示,周转箱在20英尺的集装箱内的摆放。按照20英尺开顶箱集装箱箱体内部高度为:2337mm,确定周转箱的层叠数为3层,由6个塑料方框结合1个塑料底盘组成一个周转箱,则单个周转箱高度为:99×6+142=736mm。如此3个周转箱叠加的高度为2264mm-20mm×2=2224。然后在上述长方形的周转箱装载物体后,分2行放置入集装箱;
(2)周转箱放置的方式根据集装箱箱体内长度5900mm而定,靠近车头的2个周转箱的长向与集装箱箱体长向相同,之后的周转箱以每列周转箱为横竖丁形排布,相邻周转箱也为横竖丁形排布,如此20英尺的集装箱总共可以放置30个上述周转箱。
(3)如图5示,在装载物卸载后,周转箱高度736小于塑料方框宽度W=1067.5mm,可将本实例的周转箱直接嵌套于其它周转箱内。然后部分周转箱分解出为单个或多个塑料方框,分别嵌套入周转箱或互相嵌套即可。通过上述的结合,可以节省大概一半周转箱空箱的运输及储存空间。
实施例7
一种使用上述实施例12或3所述周转箱的方法,包括:
(1)如图7所示,周转箱在20英尺的集装箱内的摆放。按照20英尺开顶箱集装箱箱体内部高度(2337mm),确定周转箱的层叠数为2层,由10各塑料方框结合1个塑料底盘组成一个周转箱,单个周转箱高度为:99×10+142=1132mm。如此2个周转箱叠加的高度为2264mm-20mm=2244mm。然后在上述长方形的周转箱装载物体后,分2行放置入集装箱;
(2)周转箱放置的方式根据集装箱箱体内长度5900mm而定,靠近车头的2个周转箱的长向与集装箱箱体长向相同,之后的周转箱以每列周转箱为横竖丁形排布,相邻周转箱也为横竖丁形排布,如此20英尺的集装箱总共可以放置20个上述周转箱。
(3)如图5示,在装载物卸载后,周转箱高度1132mm大于塑料方框宽度W=1067.5mm,可以拆卸一个塑料方框,将高度降低为1033mm,如此可将拆卸塑料方框后的周转箱嵌套于其它周转箱内,拆分出来的塑料方框也可以嵌套到其它周转箱内;通过上述的结合,可以节省大概一半周转箱空箱的运输及储存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如将本发明塑料底盘与塑料框架最底部的方框一体注塑成型,然后再与对应方框结合等形式,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周转箱,由塑料底盘(1)、与塑料底盘(1)配合形成容腔的塑料框架`(9、91)组成,塑料底盘(1)与塑料框架(9、91)为可拆卸结构,其特征在于:塑料框架(9、91)由多个长方形的塑料方框(2、21、22)相互层叠配合构成,各塑料方框之间设有联结相邻方框的连接装置,塑料方框(2、21、22)的外轮廓长度L为1100mm-1260mm,宽度W为1000mm-1100mm,高度H为50mm-100mm,塑料方框(2、21、22)的厚度δ为60mm-120mm,并且L-2δ>W;塑料底盘(1)的上表面层的外轮廓规格与塑料方框(2、21、22)的外轮廓规格相同,塑料底盘(1)设有与塑料框架(9、91)最底部方框联结的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底盘(1)与塑料方框(2、21、22)均为一次性吹塑成型,塑料方框(2、21、22)的四条框边各设有至少一个垂直于方框平面的方框连接通孔(4);对应方框连接通孔(4)设有的连接装置是螺栓或销或活动扣或扎绳等,连接装置穿过叠合的两个塑料方框对应的方框连接通孔并使塑料方框固定联结;所述的塑料底盘(1)上设有对应方框连接通孔(4)的底盘连接通孔(8),对应方框连接通孔(4)设有的连接结构是螺栓或销或活动扣或扎绳等,连接结构穿过与塑料底盘(1)配合的塑料方框(2)的方框连接通孔(4)及对应的底盘连接通孔(8),并使塑料方框(2)与塑料底盘(1)固定联结;于塑料方框(2)四个内角位置及框边内侧设有与塑料底盘(2)的底部配合安装的限位凹坑(61、65、6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方框由若干个上框(21)、下框(22)交替叠合而成,其中:
——上框(21)的四条框边外侧各设有2组凹槽(31),每组凹槽各为3个凹坑(32),3个凹坑(32)上下交错分布形成
Figure A2009100398880002C1
型的凹槽,上框(21)同一框边的2组凹槽形状各自相反,上框(21)相邻两框边相近的两组凹槽形状相同;方框连接通孔(4)设于凹坑的最深处;于上框(21)每条框边的上内侧各设有3个上框限位凹坑(61),上框限位凹坑(61)分布于框边的两端与中部;上框(21)的底部对应上框限位凹坑(61)各向下延伸一上框凸台(62);
——下框(22)的四条框边外侧设有与上框(21)同样数目的凹坑及方框连接通孔,并对应于上、下框结合面呈镜像对称;所述下框(22)底部设有与上框凸台(62)相配合的下框限位凹坑(65)并位于下框上内侧,于下框的底部延伸有与上框限位凹坑(61)相匹配的下框凸台(63)。
——所述的塑料底盘(1)由支承盛载物体的上表面层及由上表面层向底部延伸出的多个支撑块(7)一体化成型而成,于上表面层对应每个支撑块(7)各形成一底盘凹坑(64),塑料底盘(1)底部外围的底盘凹坑(64)配合于上框凸台(62)、下框凸台(63);塑料底盘(1)底部外围的支撑块(7)配合于上框限位凹坑(61)或下框限位凹坑(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块(7)为9个,呈3×3格局均匀分布于塑料底盘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底盘(1)与多个塑料方框配合形成的容腔内设有一顶部开口的容器;于最顶部的塑料方框设有封闭该塑料方框内孔的面盖板,面盖板与顶部的塑料方框一体吹塑成型,面盖板上设置对应容器开口的通孔;所述的容器下底部设有排水孔,对应排水孔的塑料框架上设有开口并以带有阀门的水管连通排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于塑料方框(2、21、22)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密封圈,各方框通过密封圈的密封形成可以盛装液体的周转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周转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底盘(1)底部外围的支撑块(7)上设置有滑轮。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周转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按照集装箱箱体内部高度及装载物的实际情况,确定周转箱的层叠数,单个周转箱的高度由增减上所述塑料方框数量调节;然后在上述长方形的周转箱装载物体后,分2行放置入集装箱;
(2)周转箱放置的方式根据集装箱箱体内长度而定,可以每列周转箱为横竖丁形排布,相邻周转箱也为横竖丁形排布;也可以每列周转箱横-横或竖-竖排布;也可以是以上排布方式的混组合排布;
(3)在装载物卸载后,如周转箱总高度小于塑料方框宽度W,可以将2个周转箱互相嵌套,则可以节省一半的存放空间;如周转箱高度大于塑料方框宽度W,可以将高出部分的塑料方框拆卸后嵌套其它周转箱内,拆分出来的塑料方框也可以嵌套到其它周转箱内;通过上述的结合,可以节省周转箱空箱的运输及储存空间。
CN2009100398889A 2009-05-31 2009-05-31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周转箱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3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98889A CN101613008B (zh) 2009-05-31 2009-05-31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周转箱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98889A CN101613008B (zh) 2009-05-31 2009-05-31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周转箱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3008A true CN101613008A (zh) 2009-12-30
CN101613008B CN101613008B (zh) 2011-06-22

Family

ID=41492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3988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3008B (zh) 2009-05-31 2009-05-31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周转箱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1300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7800A (zh) * 2011-10-21 2013-04-24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包装机构
CN104271458A (zh) * 2012-04-04 2015-01-07 Stp废旧电池回收有限公司 托板及托板系统
CN104354958A (zh) * 2014-10-20 2015-02-18 西安同华橡塑模具制品厂 围栏式周转托盘
CN113602632A (zh) * 2021-07-07 2021-11-05 浙江明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塑料制品及其加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44713A1 (de) * 1992-03-02 1993-12-23 Plastorbis Derisen & Mueller G Transport- und Lagerbehälter
US5799812A (en) * 1997-03-03 1998-09-01 Mansouri; Hossein Collapsible shipping container
CN2573390Y (zh) * 2002-08-30 2003-09-17 陈国瑞 组合式塑料集装周转箱
DE20307604U1 (de) * 2003-05-15 2003-08-14 Holzapfel & Co Kg Geb Zerlegbarer Behälter und Behältersystem
CN2880705Y (zh) * 2005-08-26 2007-03-21 苏州良才科技有限公司 套叠式组合周转箱
CN2897842Y (zh) * 2006-04-19 2007-05-09 苏州良才科技有限公司 单元拼叠塑料周转箱
DE102006024651B4 (de) * 2006-05-22 2008-03-06 Thermohauser Gmbh Wandung für Isolierbehälter und Isolierbehälter
CN201105835Y (zh) * 2007-11-20 2008-08-27 苏州大森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叠加式组合周转箱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7800A (zh) * 2011-10-21 2013-04-24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包装机构
CN104271458A (zh) * 2012-04-04 2015-01-07 Stp废旧电池回收有限公司 托板及托板系统
CN104271458B (zh) * 2012-04-04 2017-05-17 Stp废旧电池回收有限公司 托板及托板系统
CN104354958A (zh) * 2014-10-20 2015-02-18 西安同华橡塑模具制品厂 围栏式周转托盘
CN113602632A (zh) * 2021-07-07 2021-11-05 浙江明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塑料制品及其加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3008B (zh) 201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18608B2 (en) Transport container
CN101613008B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周转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084132A (zh) 整体纸制货物托盘
CN101022999A (zh) 载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355485A1 (en) Transportation container
CA2441380A1 (en) Container sidewall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05738557U (zh) 一种木制托盘
US6705484B2 (en) Plastic transport container with reinforced floor
CN103764521A (zh) 符合iso标准的集装箱
CN202574781U (zh) 框架式分层果蔬储运包装箱
CN206307410U (zh) 一种折叠围板箱双层吸塑天地盖
CN201411103Y (zh) 一种层叠式塑料周转箱
KR100632343B1 (ko) 겸용 컨테이너
CN201338773Y (zh) 新型货物周转箱
KR20080003752A (ko) 회수용 철제박스팰릿과 이의 제작방법
CN201231891Y (zh) 耐重搬运托盘
CN204056584U (zh) 一种盛装液体的中型散装容器
CN205770682U (zh) 一种可堆物流箱
CN208602891U (zh) 一种双层吸塑盖及包括它的围板箱
CN209225600U (zh) 环保型八角运输箱
ZA200409211B (en) A method and unit load for distributing articles.
CN101618773A (zh) 耐重搬运托盘及其制造方法
CN203958852U (zh) 电子包装箱的码垛结构
CN2900373Y (zh) 具有高抗压强度的纸箱结构
CN205770735U (zh) 一种新型可堆物流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