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8871B -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8871B
CN101608871B CN2009101612292A CN200910161229A CN101608871B CN 101608871 B CN101608871 B CN 101608871B CN 2009101612292 A CN2009101612292 A CN 2009101612292A CN 200910161229 A CN200910161229 A CN 200910161229A CN 101608871 B CN101608871 B CN 1016088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ression device
wave suppression
liquid
liquid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12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8871A (zh
Inventor
高德亮
戴传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612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088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8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887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5171 priority patent/WO201100938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8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8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1/00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ores or scrap
    • C22B1/26Cooling of roasted, sintered, or agglomerated 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5/00Handling or treating discharged material; Supports or receiving chambers therefor
    • F27D15/02Coo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液槽底板上,沿径向位,与环形液槽风道内、外环板等高的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连接板设置在环形液槽风道端部,沿环冷机径向剖面为U形结构;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径向宽度至少大于门型密封盖板出风口径向宽度;防液抑波装置端板为盲板;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之间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防液抑波装置内、外环板;在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内环板之间,以及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柔性密封内、外挡板;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柔性密封内、外挡板分别与门型风道内、外环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冷机,特别涉及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背景技术
环冷机环形风道的动密封采用环形风道液密封方式实现,具体由固定安装的环形液槽和与环形液槽相配合的门型密封装置实现对环形风道的动密封。在冷却区环形液槽底部开设多个便于冷却风通过的通孔。门型密封装置径向断面呈门型,门型密封装置盖板开设有与台车进风管相连通的出风口。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环板、门型风道外环板分别插入环形液槽的内环液槽和外环液槽的液体中,并与液槽底板保持一段距离。门型密封装置悬吊式地安装在回转框架的台车支承梁上,随回转框架一起运转,从环形液槽底部通孔进入环形风道的冷却风再经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上的出风口进入台车。
在环冷机的装料和卸料区不需要对台车物料进行冷却,此区域称为非冷却区,其余需要对台车物料进行冷却的区域称为冷却区。为了保证环形风道冷却区的压力风不进入非冷却区,需要在环形风道冷却区与非冷却区之间进行密封。
通常技术条件下,采用在环形风道端部固定安装挡板,以防止冷风进入非冷却区。在冷却区到非冷却区的过渡区域,所述挡板虽然可以拦截一部分冷风。
但由于环形风道冷却区内有高速流动的正压冷却风的存在,且环冷机的安装和加工误差可能造成门型密封装置具有环冷机径向和轴向的位移。当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产生径向跑偏和轴向位移时,就会出现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与所述挡板之间的刮蹭,甚至损坏所述挡板。这样挡板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之间产将生间隙,从而造成高速流动的正压冷却风从门型密封装置与挡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非冷却区,对非冷却区的卸料等环节产生影响。而且高速流动的正压冷却风会造成环形液槽中的液体产生强烈波动和液花并随风进入非冷却区和台车,环形液槽的水被带走,使得冷却区的液密封不能正常进行。而且进入台车的液体会使台车篦板粘灰结块,影响篦板透风和物料冷却,结块严重时还会引起台车卸料和复位事故。
参见图1,现有在冷却区和非冷却区之间设置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1,以实现在冷却区II区和非冷却区I区之间的密封。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1与环形液槽4底部最近一个进风口之间具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范围内的环形风道被称为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所述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位于冷却区II区内。
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内,下部是液槽底板41,顶部是门型密封装置盖板33,两侧是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前端是紧邻非冷却区的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1,后端是液槽风道端板61a。液槽风道端板61a是盲板,液槽风道端板61a与液槽风道内环板44和液槽风道外环板45等高。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与环形液槽的内环液槽和外环液槽相连贯。
环形风道的门型密封装置3是随台车一起运动的,当门型密封装置盖板33上的出风口经过所述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时,环形液槽4的液体会随风进入台车,液体进入台车会使台车篦板粘灰结块,影响篦板透风和物料冷却,结块严重时还会引起台车卸料和复位事故。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防止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液体随风进入台车的防液抑波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用于防止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液体随风进入台车。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设置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的液槽底板上,临近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侧;
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的液槽底板,临近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侧的沿径向位设置,与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等高的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
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径向宽度至少大于门型密封盖板出风口径向宽度,优选大于环形液槽风道内、外环板之间的距离;
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环形液槽风道端部,所述连接板沿环冷机径向剖面为U形结构;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为盲板;
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之间,于环形液槽底部设置有的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外环板;
在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内环板之间,以及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
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分别与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
优选地,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与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和液槽底板防渗漏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液抑波装置连接板与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以及液槽底板防渗漏连接。
优选地,所述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分别与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等高。
优选地,所述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根据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的环向长度,具体为至少一组柔性密封内档板和至少一组柔性密封外挡板。
优选地,所述柔性密封内档板或柔性密封外挡板至少具有两个“几”形凸起,所述两个“几”形凸起之间具有预定尺寸的连接部。
优选地,在连接部的下方设置有垫块。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固定设置在液槽底板上的连接底立板,以及与所述连接底立板相连的连接内立板和连接外立板;
所述连接底立板具有一定高度;所述连接内立板和连接外立板分别具有一定宽度,所述连接内立板和连接外立板用于分别固定安装所述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及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且均为防渗漏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以及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采用防腐材料。
由于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包括:设置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的环形液槽底板上,且临近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侧的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并且防液抑波装置端板为盲板,连接板沿环冷机径向剖面为U形结构;这样当压力风进入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之间时,连接板可以将压力风导向,使得压力风沿着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前的过渡区进入到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上的通风孔。
当门型密封装置盖板的出风口运动,进入所述端部密封过渡区,一直到门型密封装置盖板出风口离开所述端部密封过渡区前,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将分别与门型风道内环板、门型风道外环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这时,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既在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与门型密封装置之间起密封作用,又在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与门型风道内、外环板之间的液面上起到阻风作用,防止压力风在液面经过而激起波浪和液花,以免液体随风进入台车。
同时,因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与环形液槽风道相通,且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的径向宽度大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出风口的径向宽度。冷却区的压力风可以迅速从环形液槽风道端部进到过渡区,并会随即进入台车。因为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的密封和阻挡作用能有效阻止压力风通过而进入非冷却区。
当环冷机的安装和制造偏差可能造成门型密封装置具有径向位移时,被门型风道内(或外)环板挤压的柔性密封内(或外)档板安装固定部的下方有垫块,“几”形凸起的下方具有径向变形的位移空间,柔性密封内(或外)档板与门型风道内(或外)环板之间处于一定的压紧接触状态。而相对应的另一边柔性密封外(或内)档板与门型风道外(或内)环板之间处于一定的松弛状态,但仍不影响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在液面上对压力风的阻流作用,压力风仍然会从环形液槽风道迅速进入端部密封过渡区,再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出风口进入台车。端部密封过渡区仍不会有液体随风进入台车。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能够防止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液体随风进入台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实施例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K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用于防止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液体随风进入台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密封体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2、图3,图2是本发明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实施例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K向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2,设置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的液槽底板41上,临近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1侧。
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2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的液槽底板41,临近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1侧的沿径向位设置的防液抑波装置端板22和连接板21。防液抑波装置端板22和连接板21与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44、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45等高。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22具体为盲板。
防液抑波装置端板22和连接板21的上顶部与所述门型密封装置3的盖板33保持有一段距离。
防液抑波装置端板22和连接板21的径向宽度至少大于门型密封盖板出风口径向宽度,优选大于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44、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45之间的距离。
连接板21设置在环形液槽风道6端部,连接板21沿环冷机径向剖面为U形结构。在所述连接板21上从上往下尽可能大的开设U形过风通道。
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22和连接板21之间的环形液槽4底部设置有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
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之间的径向位距离至少大于门型密封盖板出风口径向宽度,优选大于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44与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45之间的径向距离。连接板21与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44、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45以及液槽底板41、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之间固定且防渗漏连接。
连接板21具体可以包括防渗漏固定设置在液槽底板41上的连接底立板213,以及与所述连接底立板213相连的连接内立板211和连接外立板212,连接内立板211和连接外立板212与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44、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45以及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防渗漏连接。
连接底立板213具有一定高度,连接内立板211和连接外立板212分别具有一定宽度,连接内立板211和连接外立板212分别用于固定安装所述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44和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45。连接内立板211和连接外立板212的宽度需要分别满足与所述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44和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45的焊接或其他固定方式连接。
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44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内立板211远离所述非冷却区的一侧,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45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外立板212远离所述非冷却区的一侧。
连接底立板213、连接内立板211和连接外立板212共同组成U形结构。连接底立板213、连接内立板211和连接外立板212可以为一整体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密封固定安装方式安装在一起的组合结构。
防液抑波装置端板22与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以及液槽底板41之间均采用固定且防渗漏的连接方式安装。
在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和门型风道内环板31之间,以及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之间,在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上可以设置有柔性密封内挡板232和柔性密封外挡板242。并使柔性密封内挡板232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之间,以及柔性密封外档板242与门型风道外环板32之间有适当的压紧力。
柔性密封内挡板232和柔性密封外挡板242与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等高。
当门型密封装置3运动时,柔性密封内挡板232和柔性密封外挡板242分别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相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
当门型密封装置盖板33的出风口运动时,进入所述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一直到门型密封装置盖板33出风口离开所述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前,柔性密封内挡板232和柔性密封外挡板242将分别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门型风道外环板32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这时,柔性密封内挡板232和柔性密封外挡板242既在柔性密封内挡板232和柔性密封外挡板242与门型密封装置3之间起密封作用,又在柔性密封内挡板232和柔性密封外挡板242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门型风道外环板32之间的液面上起到阻风作用,防止压力风在液面经过而激起波浪和液花,以免液体随风进入台车。
同时,因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与环形液槽风道6相通,且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的径向宽度大于环形液槽风道6的径向宽度。冷却区的压力风可以迅速从环形液槽风道进入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进入到连接板21、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以及防液抑波装置端板22之间的空间,并迅速通过门型密封装置盖板33的出风口进入到台车中。而且由于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2的靠近非冷却区的一侧还设置有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1,能有效阻止压力风通过而进入非冷却区。
当环冷机的安装和制造偏差可能造成门型密封装置3具有径向位移时,被挤压的柔性密封内挡板232和柔性密封外挡板242与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之间具有径向变形位移空间,柔性密封内挡板232(或柔性密封外挡板242)与门型风道内(或外)环板31、32之间处于一定的压紧接触状态,而另一边,柔性密封外挡板242(或柔性密封内挡板232)与门型风道外(或内)环板32、31之间处于一定的松弛状态,但仍不影响柔性密封内挡板232和柔性密封外挡板242在液面上对压力风的阻流作用,压力风仍然会从环形液槽风道6迅速进入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进入到连接板21、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以及防液抑波装置端板22之间的空间,再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33出风口进入台车。这样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仍不会有液体随风进入台车。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2,能够防止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III区的液体随风进入台车,起到防液抑波的作用。
柔性密封内挡板232和柔性密封外挡板242的数量根据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的环向长度可至少设置一组。
所述柔性密封内挡板232、柔性密封外挡板242的横截面可以为“几”形的凸起,所述“几”形凸起与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等高。凸起可以为一个贯穿整个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环向长度范围的“几”形凸起。
当门型密封装置3运动时,使得柔性密封内挡板232或柔性密封外挡板242分别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相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
当由于环冷机的安装等问题造成环冷机台车偏心时,门型密封装置3在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2的位置可能会具有一定量的径向位移(相对环冷机的中心),这时“几”形凸起可以具有少量凸起轴向的变形,即相对环冷机的中心的径向位移,从而保证了此处的密封和阻风效果。
一组柔性密封内挡板232或柔性密封外挡板242至少具有两个“几”形凸起,所述两个“几”形凸起之间具有预定尺寸的连接部。
当然,为了更好地保证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2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门型风道外环板32之间密封和阻风效果,所述相邻两个凸起之间具有预定尺寸的连接部,所述柔性密封内挡板232、柔性密封外挡板242在每个连接部的下方设置垫块,通过机械安装方式将柔性密封内挡板232、柔性密封外挡板242与垫块和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固定安装。
所述柔性密封内挡板232、柔性密封外挡板242可以各为一个整体,即相邻凸起之间的连接部与相邻的凸起为一整体。由于在每个连接部的下方设置垫块,并且柔性密封内挡板232、柔性密封外挡板242与垫块和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或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相互固定,因此每个凸起就具有径向(相对环冷机的中心)的位移空间。
当门型密封装置3在径向(相对环冷机的中心)具有一定位移时,每个凸起可以产生径向(相对环冷机的中心)的变形和位移,从而有效地保证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2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门型风道外环板32之间的防液抑波的效果。
两个相邻凸起之间连接部的尺寸和垫块的厚度和强度可以根据所述环冷机的大小和安装精度进行设定。只要满足在门型密封装置3的最大径向位移时,能够保证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2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门型风道外环板32之间密封和阻风效果即可。
所述柔性密封内挡板232、柔性密封外挡板242也可以完全覆盖在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门型风道外环板32相邻接的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或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的两个侧板上,以提高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2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门型风道外环板32之间的密封和阻风效果。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2是安装在环形液槽4中,为了保证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2的使用寿命,因此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22和连接板21优选采用防腐材料。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22和连接板21具体可以采用不锈钢或者铝等防腐材料。所述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231、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241也采用不锈钢或者铝等防腐材料。
为了保证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2的抑波效果,使门型密封装置3与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2之间相对运动的顺利实现,柔性密封内挡板232、柔性密封外挡板242可以采用橡胶或者发泡塑料等弹性密封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密封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的液槽底板上,临近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侧;
所述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的液槽底板,临近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侧的沿径向位设置,与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等高的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
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径向宽度至少大于门型密封盖板出风口径向宽度;
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环形液槽风道端部,所述连接板沿环冷机径向剖面为U形结构;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为盲板;
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之间,环形液槽底部设置有的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外环板;
在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内环板之间,以及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
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分别与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径向宽度大于环形液槽风道内、外环板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与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以及液槽底板防渗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抑波装置连接板与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以及液槽底板防渗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分别与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等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内挡板和柔性密封外挡板,根据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的环向长度,具体为至少一组柔性密封内挡板和至少一组柔性密封外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内挡板或柔性密封外挡板至少具有两个“几”形凸起,所述两个“几”形凸起之间具有预定尺寸的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接部的下方设置有垫块。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固定设置在液槽底板上的连接底立板,以及与所述连接底立板相连的连接内立板和连接外立板;
所述连接底立板具有一定高度;所述连接内立板和连接外立板分别具有一定宽度,所述连接内立板和连接外立板用于分别固定安装所述环形液槽风道内环板、环形液槽风道外环板及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抑波装置端板和连接板,以及防液抑波装置内环板和防液抑波装置外环板采用防腐材料。
CN2009101612292A 2009-07-24 2009-07-24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Active CN101608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12292A CN101608871B (zh) 2009-07-24 2009-07-24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PCT/CN2010/075171 WO2011009381A1 (zh) 2009-07-24 2010-07-15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12292A CN101608871B (zh) 2009-07-24 2009-07-24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8871A CN101608871A (zh) 2009-12-23
CN101608871B true CN101608871B (zh) 2010-11-03

Family

ID=41482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12292A Active CN101608871B (zh) 2009-07-24 2009-07-24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08871B (zh)
WO (1) WO20110093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2832B (zh) * 2008-11-03 2010-11-03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密封件
CN101608871B (zh) * 2009-07-24 2010-11-03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CN103925804B (zh) * 2014-04-29 2016-05-04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水密封环冷机
CN106017112A (zh) * 2015-01-06 2016-10-12 北京金都泰拓冶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环冷机滑道密封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7475A (zh) * 2008-11-03 2009-03-18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径向位移支撑装置和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
CN101387476A (zh) * 2008-11-03 2009-03-18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体
CN101403570A (zh) * 2008-11-21 2009-04-08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冷机进风系统和环形风道、及环形液槽
CN101408383A (zh) * 2008-11-21 2009-04-15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冷机进风系统和环形风道、及环形液槽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8687A (en) * 1990-09-28 1992-09-22 Hitachi Zosen Corporation Cooling apparatus for bulk material
CN100573005C (zh) * 2007-09-03 2009-12-23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环冷机的风道水密封镇波装置
CN101608871B (zh) * 2009-07-24 2010-11-03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7475A (zh) * 2008-11-03 2009-03-18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径向位移支撑装置和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装置
CN101387476A (zh) * 2008-11-03 2009-03-18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体
CN101403570A (zh) * 2008-11-21 2009-04-08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冷机进风系统和环形风道、及环形液槽
CN101408383A (zh) * 2008-11-21 2009-04-15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冷机进风系统和环形风道、及环形液槽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9-215425A 1984.12.05
JP昭59-215426A 1984.12.05
JP特开2000-310489A 2000.11.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09381A1 (zh) 2011-01-27
CN101608871A (zh) 2009-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7868C (zh) 一种改进的鼓风环式冷却机
CN101608871B (zh)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CN102261850A (zh) 水密封环冷机
CN203857623U (zh) 空调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CN101598501B (zh) 一种环形风道
KR102652304B1 (ko) 로터리 킬른 밀봉 시스템 및 로터리 킬른 설비
CN101963458B (zh)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CN101839649B (zh) 一种环形风道端部密封过渡区防液抑波装置
CN102853679B (zh) 水密封环冷机
CN101736120A (zh) 位移补偿式密封装置
CN209110141U (zh) 扇形段冷却装置
CN101480824B (zh) 强化冷却式波纹管成型模块
CN216784478U (zh) 冷却储料仓及处理炉
CN109592644B (zh) 用于氢氟酸生产工艺的反应炉炉头端面密封结构及反应炉
CN210485694U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返料器放灰管
CN201313917Y (zh) 位移补偿式密封装置
CN217858757U (zh) 一种用于铸铁模链节的分段冷却装置
CN101644541B (zh) 一种环形风道隔断
CN101644542B (zh) 一种隔断组件
CN219706062U (zh) 一种吹膜机的风环结构
CN218437339U (zh) 一种空气隔断排污系统
CN203212597U (zh) 带反冲洗机构的转炉群罩水封筒
CN215002964U (zh) 一种环冷机低温段水密封
CN203203028U (zh) 一种冷渣器
CN201333773Y (zh) 强化冷却式波纹管成型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