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0554B - 具有抗倾斜结构的模制系统压板 - Google Patents

具有抗倾斜结构的模制系统压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0554B
CN101600554B CN2008800027971A CN200880002797A CN101600554B CN 101600554 B CN101600554 B CN 101600554B CN 2008800027971 A CN2008800027971 A CN 2008800027971A CN 200880002797 A CN200880002797 A CN 200880002797A CN 101600554 B CN101600554 B CN 101600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wing
power receiving
periphery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27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0554A (zh
Inventor
亚历克斯·滕
华金·马丁斯·诺盖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1/848,25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7857612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00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0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0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0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42Mounting of moulds; Mould supports
    • B29C45/1744Mould support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61Means for guiding movable mould supports or injection units on the machine base or frame; Machine bases o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07Means for maintaining the press table, the press platen or the press ram against tilting or defl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4Frames; Guides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的是:(i)一种模制系统的具有抗倾斜结构的压板,(ii)一种具有包括抗倾斜结构的压板的模制系统,(iii)一种具有框架的模制系统的压板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抗倾斜结构,(iv)一种模制系统的夹具,所述夹具具有每一者包括抗倾斜结构的若干压板,(v)一种通过使用模制系统的具有抗倾斜结构的压板制造的模制物件,(vi)一种通过使用具有包括抗倾斜结构的压板的模制系统制造的模制物件,(vii)一种通过使用具有框架的模制系统的压板的组件制造的模制物件,所述组件包括抗倾斜结构,及(viii)一种通过使用模制系统的夹具制造的模制物件,所述夹具具有每一者包括抗倾斜结构的若干压板。

Description

具有抗倾斜结构的模制系统压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来说涉及但不限于模制系统,且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i)模制系统的具有抗倾斜结构的压板,(ii)具有包括抗倾斜结构的压板的模制系统,(iii)具有框架的模制系统的压板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抗倾斜结构,(iv)模制系统的夹具,所述夹具具有每一者包括抗倾斜结构的若干压板,(v)通过使用模制系统的具有抗倾斜结构的压板制造的模制物件,(vi)通过使用具有包括抗倾斜结构的压板的模制系统制造的模制物件,(vii)通过使用具有框架的模制系统的压板的组件制造的模制物件,所述组件包括抗倾斜结构,及(viii)通过使用模制系统的夹具制造的模制物件,所述夹具具有每一者包括抗倾斜结构的若干压板。
背景技术
已知模制系统的实例是(除其它以外):(i)HyPETTM模制系统,(ii)QuadlocTM模制系统,(iii)HylectricTM模制系统,及(iv)HyMetTM模制系统,其均由赫斯基注入模制系统有限公司(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imited)(位置:加拿大安大略省博尔顿(Bolton, Ontario, Canada);www.husky.ca)制造。
第5,593,711号美国专利(发明者:葛莱森纳(Glaesener);公布日期:1997-01-14)揭示一种用于传输夹紧力同时通过使用从一个端面的若干边缘向另一端面的中心分配力的中间结构来防止端面弯曲的压板。更具体来说,本专利可认为是揭示一种用于其中产生具有第一方向的力的夹紧操作中的压板。所述压板包括具有若干边缘的第一壁及一中心区域及至少第一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适于最接近所述夹紧操作而定位。所述压板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壁间隔开且与其大致平行的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及所述第二壁大致横切所述第一方向的力延伸。中间支撑结构定位在所述壁之间且用于将所述力从所述第一壁的若干边缘朝向所述第一壁的中心区域引导,以大致防止所述第一壁沿所述第一侧的不均匀偏斜。
第5,776,402号美国专利(发明者:葛莱森纳;公布日期:1998-07-07)揭示一种通过在第一方向上产生作用于若干侧壁的力及从所述侧壁中的一者完全朝向所述侧壁中的另一者的引导力来在压板内分配力的过程。更具体来说,本专利可认为是揭示一种注入模制机器,其包括:(i)具有第一模具半部的固定压板,(ii)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具半部一同形成模具的第二模具半部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压板,(iii)用于相对于所述固定压板导引所述可移动压板的系杆,及(iv)用于将熔融树脂注入到所述模具中的注入单元。对于所述固定及可移动压板中的至少一者,力在具有第一方向的夹紧期间产生。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及可移动压板包括具有若干边缘的第一壁及一中央区域及至少第一及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侧适于最接近所述夹紧操作而定位。所述压板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壁间隔开且与其大致平行的第二壁,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壁大致横切所述第一方向的力延伸。中间支撑结构定位在所述壁之间且用于将所述力从所述第一壁的若干边缘朝向所述第一壁的中央区域引导,以大致防止所述第一壁沿所述第一侧的不均匀偏斜。本发明还揭示一种用于防止飞边形成的相关工艺。
第6,027,329号美国专利(发明者:纳萨里安(Nazarian)等人;公布日期:2000-02-22)揭示一种具有不变形的安装表面且具有将若干压板系杆外壳与模具支撑区段互连的挠性结构的压板。更具体来说,本专利可认为是揭示一种压板,其将被以操作方式耦合到多个系杆且适于在其中所述压板经受夹紧力的夹紧操作中支撑模具元件。所述压板包括模具支撑区段,所述区段包含具有用于接纳所述模具元件的模具安装表面的模具支撑构件。多个系杆啮合构件与所述模具支撑区段间隔开。挠性互连结构包含将至少系杆啮合构件与所述模具支撑区段互连的至少一个互连元件。在所述夹紧操作期间将所述互连元件置于张力下以允许所述系杆啮合构件响应于作用于所述压板的夹紧力而相对于所述模具支撑区段向上偏斜。
第WO 03/084731A1号PCT专利(发明者:沃欧哈伯(Wohlrab)等人;公布日期:2003-10-16)揭示一种用于注入-模制机器的压板,且所述压板包括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通过在系杆孔洞外部与所述框架相遇的有角肋连结到前板。更具体来说,本专利可认为是揭示一种用于注入模制机器的板,尤其是用于接纳工具的关闭及/或喷嘴板。所述板包括:(i)前板区段,其具有工具夹紧表面,(ii)后板区段,其使得力能够被引入到所述板中,及(iii)连接区段,其连接所述前板区段与后板区段。所述板的用途是避免所述板的力引入区域中的弯曲负荷。此通过在尺寸、设计及/或布置方面(除其中力被引入的区域的位置外)使前板区段、连接区段及后板区段匹配来实现,于是仅其中力被引入的后板区段中的扁平区域实质上变形,原因是力被引入的方向上的弯曲负荷。
第2004/0208950A1号美国专利(发明者:葛莱森纳;公布日期:2004-10-21)揭示一种用于模制机器的压板,其所述压板包括位于两个平面壁之间的支撑物,所述支撑物具有与第一壁成不垂直角度布置的若干肋,且所述肋将力从第一壁传输到第二壁,以便抵抗第二壁的弯曲。更具体来说,本专利可认为是揭示一种用于模制机器的压板。所述压板包括两个平面壁之间的中间支撑结构,所述中间支撑结构具有与第一壁成不垂直角度贝塔布置的若干肋。所述肋以抵抗第二壁的弯曲的方式将力从第一壁耦合到第二壁。此增加所述第二壁的刚性且因此增加所述压板的刚性,从而增加所述布置的平面度。可提供在所述肋与所述中间支撑结构之间延伸的角撑板。此具有包围并支撑注入孔且进一步增加力向第二壁的若干边缘部分的耦合以抵抗起作用而使所述壁弯曲的力的效果。
第6,439,876号美国专利(发明者:葛莱森纳;公布日期:2002-08-27)揭示一种包括使背面、壁及前面互连的间隔开的肋的模具支撑压板。更具体来说,本专利可认为是揭示一种包括可移动压板的注入模制机器,所述可移动压板具体来说适于均匀地将夹紧力分配到模具半部表面,从而降低局部化偏斜及模制物件上的不期望飞边。
第6,984,121号美国专利(发明人:菲斯巴赫(Fischbach)等人;公布时间:2006-01-10)揭示一种用于注入模制机器的模具夹紧板,其由中央板组成,在所述中央板的包围心轴传动机构的心轴孔的角落处具有套筒,所述套筒仅部分地连接到所述板。更具体来说,本专利可认为是揭示一种注入模制机器的压板,所述压板包括具有若干角落的板状的中心区域,每一角落形成有凹槽。多个套筒接纳在所述中心区域的凹槽中且界定用于容纳柱状固持及/或导引元件的若干孔。所述套筒具有与所述中心区域成对抗关系的外表面且经配置以仅用于部分连接到所述中心区域,从而建立所述中心区域与所述套筒之间的弹性连接。
第7,080,978号美国专利(发明者:葛莱森纳;公布日期:2006-07-25)揭示一种用于模制机器的压板,所述压板包括两个平面壁之间的支撑物,所述支撑物具有与第一壁成不垂直角度布置的若干肋及从第一到第二壁的肋耦合力,以便抵抗所述第二壁的弯曲。更具体来说,本专利可认为是揭示一种用于模制机器的压板,所述压板包括位于两个平面壁之间的中间支撑结构,所述中间支撑结构具有与第一壁成不垂直角度贝塔(beta)布置的若干肋。所述肋以抵抗第二壁的弯曲的方式将力从第一壁耦合到第二壁。此增加所述第二壁的刚性且因此增加所述压板的刚性,从而增加所述布置的平面度。可提供在所述肋与所述中间支撑结构之间延伸的角撑板。此具有包围并支撑注入孔且进一步增加力向第二壁的若干边缘部分的耦合以抵抗起作用而使所述壁弯曲的力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框架的模制系统的压板,所述压板包含:
模具支撑结构,其具有中央部分,所述模具支撑结构具有包围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围部分;力接纳结构,其从所述模具支撑结构偏移;中间结构,其将所述力接纳结构连接到所述中央部分但将所述力接纳结构从所述外围部分断开;所述力接纳结构具有每一者界定相应的系杆通道的相应系杆容纳角落,所述相应的系杆通道每一者经配置以接纳相应的系杆,所述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耦合到模具支撑结构的外围部分;和抗倾斜结构,其可由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抗倾斜结构连接到所述模具支撑结构,且所述抗倾斜结构从所述模具支撑结构延伸,所述抗倾斜结构连接到模具支撑结构的外围部分,所述抗倾斜结构包括:第一翼和第二翼,所述第一翼和所述第二翼中的每一个附装到所述压板的相对垂直侧,所述第一翼和所述第二翼自所述模具支撑结构朝向所述力接纳结构延伸,所述第一翼和所述第二翼相对所述力接纳结构延伸超过所述力接纳结构的相对垂直侧,其中,所述相应系杆容纳角落由所述模具支撑结构的外围部分支撑,所述相应系杆容纳角落由与所述中间结构相结合的连接部分支撑,且由所述外围部分提供的支撑大于由所述连接部分所提供的支撑。
除其它技术效果外,本发明的方面的技术效果是改善的压板操作。
附图说明
参照对本发明各实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及以下图式,可获得对本发明各实例性实施例(包括其替代形式及/或变化形式)的更好理解,图式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固定压板及可移动压板的模制系统的透视图;
图2A、2B分别是根据第二实例性实施例(其为优选实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固定压板的前透视图及后透视图;
图3是图1的固定压板的截面的透视图,其中所述固定压板沿其对角线被切开;
图4A、4B分别是根据第三实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固定压板的侧视图及俯视图;
图5、6、7是根据第四实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固定压板的透视片视图,每一者具有不同的厚度;
图8是图1的固定压板的截面的透视图,其中所述固定压板从侧到侧地被切开;
图9A、9B分别是根据第五实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可移动压板的前透视图及后透视图;
图10是图1的可移动压板的截面的透视图,其中所述可移动压板沿其对角线被切开;
图11A、图11B分别是图1的可移动压板的侧视图及俯视图;
图12是图1的可移动压板的一片的前视图;
图13A、图13B分别是根据第六实例性实施例的固定压板及移动压板的侧平面图;
图14是图13B的移动压板的侧片视图;及
图15是图13B的移动压板的透视图。
所述图式未必按比例绘示,且有时以假想线、图形表示及局部视图来图解说明。在某些示例中,可能已省略对理解所述实施例非必需或致使其它细节难以理解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模制系统10的透视图(在下文中称作“系统10”),其包括根据第一实例性实施例的固定压板100及可移动压板200。固定压板100固定地连接到系统10的框架12。可移动压板200可沿框架12滑动地移动。框架12包括准许压板200的可支撑滑动移动的轨道。在下文中,固定压板100将称作“压板100”。在下文中,可移动压板200将称作“压板200”。系统10包括为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的组件且在此处将不说明这些已知组件;这些已知组件至少部分地说明于以下教科书(以实例的方式)中:(i)奥斯瓦尔德(Osswald)/特恩格(Turng)/格尔曼(Gramann)的注入模制手册(Injection Molding Handbook)(ISBN:3-446-21669-2;出版社:汉斯(Hanser)),及(ii)罗萨托(Rosato)及罗萨托(Rosato)的注入模制手册(ISBN:0-412-99381-3;出版社:查普曼(Chapman)&黑尔(Hill))。
系统10包括:(i)框架12,(ii)注入型挤出机11(在下文中称作“挤出机11”),(iii)给料器13,(iv)夹具900,及(iv)控制单元32。框架12用于支撑优选地具有桶及定位于所述桶中的往复螺杆的挤出机11。给料器13耦合到挤出机11,以便将可模制材料的颗粒馈入到挤出机11的进料喉。挤出机11经配置以:(i)将可模制材料准备为可注入的模制材料,且(ii)将所述可注入的模制材料注入到由模具界定的模具腔(未描绘)中。夹具900包括但不限于:(i)系杆18A、18B、18C、18D,(ii)夹具致动器16A、16B、16C、16D,(iii)系杆锁定机构14A、14B、14C、14D,(iv)压板100、200,及(v)压板行程致动器22A、22B。在下文中,系杆锁定机构14A、14B、14C、14D将称作“机构14A、14B、14C、14D”。在下文中,压板行程致动器22A、22B将称作“致动器22A、22B”。图1描绘机构14A,而机构14B、14C及14D被隐藏。每一系杆18A、18B、18C、18D包括:(i)相应的夹具部分,及(ii)相应的锁定部分。每一系杆18A、18B、18C、18D的锁定部分可分别与机构14A、14B、14C、14D以可锁定方式相互作用。机构14A、14B、14C、14D被收纳或支撑在压板200的相应角落中。每一锁定部分包括若干行间歇式的以圆周方式分布的齿状物,所述行齿状物具有穿过所述齿状物界定的纵向沟槽。以实例的方式,系杆18A、18B、18C、18D的锁定部分的分布式齿状物及纵向沟槽说明且描绘于第5,868,989号美国专利中(发明者:葛莱森纳;公布日期:1999-02-09)。机构14A、14B、14C、14D每一者可(分别)相对于系杆18A、18B、18C、18D的锁定部分锁定及解锁。每一系杆18A、18B、18C、18D的夹具部分以操作方式(分别)耦合到夹具致动器16A、16B、16C、16D。每一夹具致动器16A、16B、16C、16D被支撑或收纳在压板100的相应角落中。夹具致动器16A、16B、16C、16D每一者具有水力驱动的活塞,此在所属技术中为已知,且因此将不以额外细节加以说明。压板行程致动器22A、22B耦合到压板100、200;压板行程致动器22A、22B经配置以使压板200相对于压板100走行程。优选地,致动器22A、22B耦合到压板100且耦合到压板200,且应了解,可提供其它布置。控制单元32包括联接到以下各项的处理控制装备:(i)系统10的可控制组件,及(ii)人机接口30(在下文中称作“HMI 30”)。HMI 30经配置以准许系统10的操作者监控及/或控制系统10的操作,可能需要此来准许系统10制造模制物件2。将在由模具界定的模具腔中模制模制物件2。所述模具包括:(i)由压板200支撑的可移动模具部分(未描绘),及(ii)由压板100支撑的固定模具部分(未描绘)。通常,由于所述模具是在其用于模制物件时会受到磨损的工具,因此有时视需要用新鲜、新的模具代替磨坏的模具。除其它外,压板100、200的技术效果是,其如此经配置以便:(i)降低对模具的不当磨损且从而有利地延长所述模具的可用寿命,及/或(ii)降低对与系统10相关联的组件的磨损且从而有利地延长系统10的组件的可用寿命。通常,将系统10与所述模具分开销售。
图2A、2B分别是根据第二实例性实施例(其为优选实施例)的图1的压板100的前透视图及后透视图。压板100及压板200共享类似的结构或组件,且因此那些类似结构或组件在图式中使用类似的组件或部件参考编号来标识;因此,用不同的部件或组件编号来标识对于压板100、200中的任一者为唯一的不同结构元件或组件。压板100包括:(i)模具支撑结构102,(ii)力接纳结构108,及(iii)中间结构110。在下文中,模具支撑结构102将称作“结构102”。结构102具有:(i)中央部分104,及(ii)包围中央部分104的外围部分106。如果压板100用作固定压板,那么模具支撑结构102优选地界定接纳或容纳挤出机11的机械喷嘴的通路103,使得所述机械喷嘴可将来自挤出机11的可注入模制材料传送到所述模具的模具腔中。力接纳结构108从结构102偏移。中间结构110将力接纳结构108连接到中央部分104。中间结构110不将力接纳结构108连接到外围部分106(也就是说,力接纳结构108从外围部分106断开或保持从外围部分106断开)。力接纳结构108具有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其每一者位于压板100、200的力接纳结构108的相应角落中。如果压板100被配置为固定压板,那么系杆容纳角落149包括相应的夹具支撑结构140,其每一者经配置以(分别)接纳并容纳夹具致动器16A、16B、16C、16D。系杆容纳角落149还称作“系杆耳”。系杆容纳角落149每一者界定相应的系杆通道142。系杆通道142经配置以接纳相应的系杆(也就是说,系杆18A、18B、18C、18D中的选定一者)并与其相互作用。响应于力接纳结构108接纳夹紧力(来自相应的系杆18A、18B、18C、18D),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至少部分地抵抗相对于结构102的共面乱取向。
图3是图1的压板100的截面的透视图,其中压板100沿跨越压板100的相对角落延伸的对角线被切开。优选地,结构102界定额外的系杆通道142。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耦合到结构102的外围部分106。优选地,肋144用于将外围部分106与结构102耦合。根据变化形式(未描绘),使用非肋结构来替代肋144,且非肋结构执行与肋144大致相同的功能。中间结构110包括耦合到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的连接部分146。
与连接部分146的耦合效应相关联的耦合效应提供相对于与以下各项的组合相关联的耦合效应更强的耦合效应:(i)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及(ii)结构102的外围部分106。优选地,系杆容纳角落149由以下各项支撑:(i)结构102的外围部分106,及(ii)与中间结构110相关联的连接部分146;更优选地,由外围部分106提供的支撑比由连接部分146提供的支撑大,使得响应于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接纳夹紧力,连接部分146、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及结构102的外围部分106起作用及/或协作,以便至少部分地抵抗系杆容纳角落149与结构102之间的共面乱取向。
如上文所说明,用于至少部分地抵抗共面乱取向的方法优选地通过布置肋144以将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与外围部分106耦合来实现。应了解,可使用其它方法来实现与肋144相同的结果。以此方式,肋144提供相对于连接部分146更强的耦合效应(或增加的支撑),使得响应于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接纳夹紧力,连接部分146及肋144协作以至少部分地抵抗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与结构102之间的共面乱取向。优选地:(i)连接部分146包括相对稀量的压板材料,且(ii)肋144包括相对稠量的压板材料(也就是说,相对于与连接部分146相关联的压板材料的厚度)。此布置准许连接部分146处的“弹性作用”相对于与肋144相关联的降低的“弹性作用”(也就是说,肋144提供增加的支撑)增加(也就是说,连接部分146提供减小的支撑);在此布置下,肋144相对于连接部分146提供较小的弹性作用(或增加的支撑)。优选地,肋144分别如下定位:(i)从结构102的对角线对称偏移,及(ii)在压板100、200的相应角落处。
图4A、图4B分别是根据第三实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压板100的侧视图及俯视图。压板100包括可由框架12支撑的抗倾斜结构120。抗倾斜结构120经由连接部分124连接到结构102,且(优选地)从结构102延伸。在压板100的情况下(如果压板100用作固定压板),抗倾斜结构120固定地连接到框架12。在压板200的情况下(如果压板200用作可移动压板),抗倾斜结构120可滑动地啮合框架12,使得压板200可移动。优选地,抗倾斜结构120从结构102朝向力接纳结构108延伸(优选地,抗倾斜结构120延伸超出力接纳结构108)。抗倾斜结构120连接到结构102的外围部分106。应了解,可将压板与抗倾斜结构120一同翻新,且在此情况下,可将抗倾斜结构120作为组件99销售及/或安装。在操作中,抗倾斜结构120响应于以下各项而至少部分地抑制结构102的倾斜:(i)抗倾斜结构120与框架12相互作用及(ii)结构102支撑模具(未描绘)。
图5、图6、图7是根据第四实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压板100的透视片视图,每一者具有不同的厚度。参照图5,力接纳结构108形成框架状结构,以便可降低压板100的重量。根据变化形式(未描绘),力接纳结构108形成类似板的结构(然而,在此实施例中可增加重量)。重量降低的技术效果是压板200变得更易移动,且从而:(i)可花费更少的能量来移动压板200,且(ii)可更快地移动压板200(此可改善系统10的循环时间)。中间结构110将力接纳结构108连接到中央部分104。结构102的外围部分106不连接到中间结构110。肋144偏移地定位在与力接纳结构108相关联的相应对角线的两侧上。优选地,肋144平行于所述对角线,且从所述对角线偏移地对准。肋144延伸且与中间结构110合并。优选地,抗倾斜结构120包括:(i)第一翼127,及(i)第二翼128,其每一者附装到压板100的相对垂直侧。力接纳结构108界定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连接部分146将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耦合到中间结构110。肋144将力接纳结构108耦合到结构102的外围部分106。优选地,(i)肋144与(ii)力接纳结构108之间的耦合效应相对于(i)连接部分146与系杆容纳角落149之间的耦合效应更柔和(也就是说,更具弹性或支撑更小)。优选地通过使连接部分146使用相对于使用较厚压板材料的肋144的较薄压板材料来实现此效应。参照图6,肋144的宽度随着肋144朝向结构102延伸而变得更宽。参照图7,肋144的宽度(侧到侧的厚度)优选地在肋144与结构102合并的位置处最宽。
壁130附装到结构102的外围部分106且从所述外围部分106延伸离开。壁130至少部分地加固结构102。壁130至少部分地沿外围部分106延伸。壁130大致环绕外围部分106或沿外围部分106(沿压板100的顶侧)从第一翼127向第二翼128延伸。
图8是图1的压板100的截面的透视图,其中压板100跨越相对的垂直延伸的侧被切开。优选地,第一翼127及第二翼128从结构102朝向力接纳结构108延伸。优选地,第一翼127及第二翼128相对于力接纳结构108延伸超出:(i)力接纳结构108的背侧,及/或(ii)力接纳结构108的相对垂直侧。
图9A、图9B分别是根据第五实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压板200的前透视图及后透视图。如果压板200被配置且用作可移动压板,那么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经配置以分别接纳且容纳机构14A、14B、14C、14D。机构14A、14B、14C、14D每一者经配置以:(i)分别接纳系杆18A、18B、18C、18D,且(ii)分别相对于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锁定及解锁系杆18A、18B、18C、18D。应了解,压板100、200中的任何一个选定压板可容纳机构14A、14B、14C、14D,而压板100、200中的另一选定压板可经配置以容纳夹具致动器16A、16B、16C、16D。优选地,压板100经配置以容纳夹具致动器16A、16B、16C、16D,而压板200经配置以容纳机构14A、14B、14C、14D。
图10是图1的压板200的截面的透视图,其中压板200沿在压板200的相对角落之间延伸的对角线被切开。中间结构110包括连接到力接纳结构108的角落的连接部分146。压板200的力接纳结构108的四个角落每一者具有容纳特征230,容纳特征230每一者经配置以容纳相应的机构14A、14B、14C、14D。机构14A、14B、14C、14D经配置以与相应的系杆18A、18B、18C、18D相互作用。连接部分146相对于使用相对较厚的压板材料区段的肋144使用相对较薄的压板材料区段或部分。
图11A、图11B分别是图1的压板200的侧视图及俯视图。第一翼127及第二翼128每一者包括相对于结构102偏移定位(优选地向后偏移)的基础支撑板122。基础支撑板122界定准许翼127、128附装到可滑动结构的一组孔洞126,以便准许压板200相对于系统10的框架可滑动地移动。在压板100的情况下(如果压板100被配置为固定压板),那么孔洞126准许压板100被闩到系统10的框架12。第一翼127及第二翼128在结构102后延伸且延伸超出力接纳结构108。优选地,第一翼127及第二翼128每一者为三角形状,以便包括:(i)连接到结构102的相应垂直侧的顶点部分,及(ii)可与框架12的轨道相互作用的延伸的基础底部部分121。第二翼128及第一翼127界定相应的通道218(或开口),通道218(或开口)起作用以加固第一翼127及第二翼128,从而降低翼127、128的重量。
图12是图1的压板200的一片的前视图。所述片穿过中间结构110。描绘结构102。中央部分104连接到中间结构110。外围部分106不连接到中间结构110。肋144偏移地定位在结构102的相应对角线的两侧上,且肋144平行于所述对角线对准。肋144与中间结构110合并。结构102可安装地支撑可移动模具部分。如果压板200用作可移动压板,那么结构102界定至少一个通道318(通常,界定多个通道318)。通道318准许排出器杆(未描绘)穿过结构102可滑动地移动。通常,每一通道具有一个排出器杆。模具的可移动模具部分(未描绘)还界定一旦可移动模具部分已被附装到结构102则将与通道318对准的通道,使得排出器杆到时可以可滑动的方式穿过结构102及所述可移动模具部分移动。以此方式,一旦使用排出器杆致动机构(未描绘,且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来致动地移动排出器杆,那么所模制的物件可由排出器杆从所述可移动模具部分中排出。
抗倾斜结构120包括第二翼128及第一翼127。第二翼128被置于结构102的垂直延伸的侧上。第一翼127被置于结构102的另一垂直延伸的侧上。优选地,壁130沿结构102的顶侧从第一翼127向第二翼128延伸。根据变化形式,壁130沿结构102的顶侧及底侧从第一翼127向第二翼128延伸。在压板200的情况下,第一翼127及第二翼128的底部区段212可滑动地由框架12的轨道支撑。结构102界定系杆通道142。根据变化形式(未描绘),结构102界定容纳系杆18A、18B、18C、18D的凹口。应了解,系杆通道142的意义涵盖:(i)由结构102界定的穿孔,(ii)力接纳结构108,及/或(iii)由结构102或力接纳结构108界定的凹口。
现在参照图13A及图13B,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大致显示于300及400处。图13A、13B分别是根据另一实例性实施例的固定压板300及移动压板400的侧平面图。压板300及压板400共享与压板100、200类似的结构或组件,且因此那些类似结构或组件在图式中使用类似的组件或部件参考编号来标识;因此,用不同的部件或组件编号来标识对于压板300、400中的任一者为唯一的不同结构元件或组件。压板300包括:(i)模具支撑结构102,(ii)力接纳结构108,及(iii)中间结构110。力接纳结构108从结构102偏移。中间结构110将力接纳结构108连接到中央部分104(图14)。中间结构110不将力接纳结构108连接到外围部分106(也就是说,力接纳结构108从外围部分106断开或保持从外围部分106断开)。
压板300包括可由框架12(图1)支撑的抗倾斜结构320。优选地,抗倾斜结构320包括:(i)第一翼127,及(i)第二翼128,其每一者附装到压板300的相对垂直侧。抗倾斜结构320经由连接部分124连接到结构102,且从结构102延伸。在压板300的情况下(如果压板300用作固定压板),抗倾斜结构320固定地连接到框架12。在压板400的情况下(如果压板400用作可移动压板),抗倾斜结构320可滑动地啮合框架12,使得压板400可移动。优选地,抗倾斜结构320从附装到结构102的连接部分124朝向力接纳结构108延伸且经由第二连接部分334连接到力接纳结构108。优选地,抗倾斜结构120在与第二中间部分334连接之前延伸超出力接纳结构108。抗倾斜结构320连接到结构102的外围部分106。应了解,可将压板与抗倾斜结构320一同翻新,且在此情况下,可将抗倾斜结构320作为组件399销售及/或安装。在操作中,抗倾斜结构320响应于以下各项至少部分地抑制结构102的倾斜:(i)抗倾斜结构320与框架12相互作用及(ii)结构102支撑模具(未描绘)。
优选地,使用弓形肋344来将外围部分106与结构108耦合。弓形肋344完全与中间部分110分离,从而降低向外围部分106的偏斜。至于前文所说明的实施例,连接部分146与弓形肋344协作以至少部分地抵抗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149与结构102之间的共面乱取向。优选地,弓形肋344在外围部分106周围以定位方式间隔开,且通常垂直于结构102及结构108两者。
对所述实例性实施例的说明提供本发明的实例,且这些实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应了解,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上文所说明的实例性实施例可适用于特定条件及/或功能,且可进一步扩展至归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各种其它应用。尽管已如此说明了所述实例性实施例,但将明了的是,在不背离所说明的概念的情况下,可存在修改及增强形式。应了解,所述实例性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各方面。本文中对所图解说明的实施例的细节的提及并非打算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权利要求书本身列举被视为对本发明不可缺少的那些特征。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因此,将以专利特许证方式受保护的内容仅由以上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定。

Claims (1)

1. 一种具有框架的模制系统的压板,所述压板包含:
模具支撑结构,其具有中央部分,所述模具支撑结构具有包围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围部分;
力接纳结构,其从所述模具支撑结构偏移;中间结构,其将所述力接纳结构连接到所述中央部分但将所述力接纳结构从所述外围部分断开;
所述力接纳结构具有每一者界定相应的系杆通道的相应系杆容纳角落,所述相应的系杆通道每一者经配置以接纳相应的系杆,所述相应的系杆容纳角落耦合到模具支撑结构的外围部分;和
抗倾斜结构,其可由所述框架支撑,
所述抗倾斜结构连接到所述模具支撑结构,且
所述抗倾斜结构从所述模具支撑结构延伸,
所述抗倾斜结构连接到模具支撑结构的外围部分,
所述抗倾斜结构包括:
    第一翼和第二翼,所述第一翼和所述第二翼中的每一个附装到所述压板的相对垂直侧,
    所述第一翼和所述第二翼自所述模具支撑结构朝向所述力接纳结构延伸,
    所述第一翼和所述第二翼相对所述力接纳结构延伸超过所述力接纳结构的相对垂直侧,
其中,所述相应系杆容纳角落由所述模具支撑结构的外围部分支撑,
所述相应系杆容纳角落由与所述中间结构相结合的连接部分支撑,且
由所述外围部分提供的支撑大于由所述连接部分所提供的支撑。
CN2008800027971A 2007-01-24 2008-01-18 具有抗倾斜结构的模制系统压板 Active CN1016005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626,661 2007-01-24
US11/626,661 US20080173190A1 (en) 2007-01-24 2007-01-24 Molding-System Platen having Anti-Tilt Structure
US11/848,253 US7857612B2 (en) 2007-01-24 2007-08-31 Molding-system platen having anti-tilt structure
US11/848,253 2007-08-31
PCT/CA2008/000114 WO2008089544A1 (en) 2007-01-24 2008-01-18 Molding-system platen having anti-tilt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0554A CN101600554A (zh) 2009-12-09
CN101600554B true CN101600554B (zh) 2012-07-18

Family

ID=39640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27971A Active CN101600554B (zh) 2007-01-24 2008-01-18 具有抗倾斜结构的模制系统压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73190A1 (zh)
CN (1) CN1016005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42668B2 (ja) 2012-04-02 2013-11-13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の型締機構
CN103568229B (zh) * 2012-07-26 2016-08-24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注射成型机
US9616623B2 (en) * 2015-03-04 2017-04-11 Ebert Composites Corporation 3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pultrusion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02556A (en) * 1965-05-20 1967-02-07 Bliss E W Co Press frame
GB2155393B (en) * 1984-01-25 1987-12-02 Karl Hehl Improved die carrier member for die closing unit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US5123834A (en) * 1991-01-10 1992-06-23 Cincinnati Milacron Mold support platen structure
US5593711A (en) * 1995-06-07 1997-01-14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Uniformly compressible platen
US6027329A (en) * 1997-03-15 2000-02-22 Hpm/Stadco, Inc. Platen having internal spring-like characteristics for preventing deformation of mold mounting face during clamping operations
DE69808429T2 (de) * 1997-05-16 2003-06-18 Cincinnati Milacron Inc Stösselträger für eine spritzgiessmaschine
JP4049523B2 (ja) * 2000-07-26 2008-02-20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トグル式射出成形機の型締装置
DE10120171C2 (de) * 2000-10-10 2003-04-17 Demag Ergotech Gmbh Formschließeinrichtung für Spritzgießmaschinen
US6439876B1 (en) * 2000-10-30 2002-08-27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having a platen f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clamping forces
DE10123104A1 (de) * 2001-05-12 2002-11-14 Mannesmann Plastics Machinery Formaufspannplatte für eine Spritzgießmaschine, sowie eine Zwei-Platten-Spritzgießmaschine hiermit
DE10132970A1 (de) * 2001-07-06 2003-01-23 Mannesmann Plastics Machinery Formaufspannplatte für eine Spritzgießmaschine
US7080978B2 (en) * 2003-04-17 2006-07-25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Platen
JP4364924B2 (ja) * 2005-04-25 2009-11-18 三菱重工プラスチック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射出成形機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JP4185921B2 (ja) * 2005-05-25 2008-11-2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
US7452495B2 (en) * 2006-04-19 2008-11-18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Molding-system plat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0554A (zh) 2009-12-09
US20080173190A1 (en) 2008-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32032B1 (e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having a mold plate f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mold clamping forces
CN101400499A (zh) 模制系统压板
CA2244581C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injection-moulded articles from at least two plastic melts
CN100503204C (zh) 用于将模具组装载到模制机中的改进方法
CN101600554B (zh) 具有抗倾斜结构的模制系统压板
CA2559135A1 (en) Mold support device, molding machine, and molding method
US7798805B2 (en) Molding-system platen having tie-bar accommodation corners that resist coplanar disorientation
CN100558530C (zh) 用于模制机的自动空气和水接驳系统
CN100560331C (zh) 三层堆叠模具机
PT1737639E (pt) Equipamento para produção de peças moldadas e unidade estrutural para um destes equipamentos
CN101588907A (zh) 具有抵抗共面乱取向的系杆容纳角落的模制系统压板
KR101386036B1 (ko) 조립식 물탱크용 단위패널의 합성수지 시트 융착장치
EP2114654B1 (en) Molding-system platen having tie-bar accommodation corners that resist coplanar disorientation
CA2672948C (en) Molding-system platen having anti-tilt structure
US7922479B2 (en) Modular injection molding hot runner system
CN102001165B (zh) 射出成型机模板
US20110200701A1 (en) Platen for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A2617277A1 (en) Molding machine, plasticizing unit sub-assembly and a method of reducing shearing effects in the manufacture of plastic parts
KR102458015B1 (ko) 양면사출금형용 사출성형기
US20080175943A1 (en) Molding-System Platen having Anti-Tilt Structure
KR20120010391A (ko) 생산성 향상 사출성형장치
KR101347757B1 (ko) 사출성형기용 클램핑유닛
JP2005119117A (ja) 竪型射出成形機
KR20180043126A (ko) 다층 사출 성형 금형 및 이를 구비한 사출 성형 시스템
CN102514147A (zh) 注塑机模具过渡流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