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6322B - 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及上下台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及上下台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86322B CN101586322B CN2009100745278A CN200910074527A CN101586322B CN 101586322 B CN101586322 B CN 101586322B CN 2009100745278 A CN2009100745278 A CN 2009100745278A CN 200910074527 A CN200910074527 A CN 200910074527A CN 101586322 B CN101586322 B CN 1015863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ks
- bridge
- laterally
- running gear
- cushion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它的两根前横向调整梁皆具有导向体、滑动体、液压油缸、定位体;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导向体、液压油缸固定于与其相对应的一个伸缩套上,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的底端与该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固定连接,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顶端与该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铰接,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导向体和滑动体由将二者分别在若干个相对位置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定位体锁定。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浇注设备上下台阶方法。它通过简单又灵活的方式使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顺利通过由路基和桥梁结合处产生的台阶,而且车架横向呈水平状态,设备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段铺设设备,特别是一种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上下台阶方法,所述台阶由路基和桥梁结合处产生,设备走行在轨道上,轨道由路基和桥梁支承。
背景技术
在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路基和桥梁的结合处(交界处)出现了一个高差,使得用于浇注混凝土的设备(即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无法顺利的通过这个高差。对于这个难题,相关文献并未给出如何解决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通过简单而又灵活的方式就可以使该浇注设备顺利通过由路基和桥梁结合处产生的台阶,而且车架横向呈水平状态,设备稳定性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上下台阶方法,该方法总是使车架横向呈水平状态,设备稳定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具有呈水平设置的口字形的车架、分别位于车架左右两侧前端的呈纵向设置的两根前横向调整梁、分别位于车架左右两侧后端的呈纵向设置的两根后横向调整梁、分别与两根前横向调整梁连接为一体的两个前行走装置、分别与两根后横向调整梁连接为一体的两个后行走装置、分别位于车架左右两侧前部的两个前辅助支腿、分别位于车架左右两侧后部的两个后辅助支腿、分别固定于每根前横向调整梁和每根后横向调整梁上端的四个伸缩套、用于分别调整每根前横向调整梁和每根后横向调整梁与车架相对位置进而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横向间距的四个横向调整装置、各支撑一个前行走装置和一个后行走装置的两个第一轨道和两个第二轨道、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轨道内侧并与之固定连接为一体的一对模板、分别位于两个第二轨道内侧并与之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另一对模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和每根后横向调整梁通过其上面的一个伸缩套以及其相对应的一个横向调整装置与车架连接为一体,每个前行走装置和每个后行走装置分别具有沿上述两个第一轨道或者两个第二轨道行走的车轮、车轮架,其技术方案是上述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皆具有呈纵向设置的导向体、能沿导向体上下滑动并由其限位的滑动体、液压油缸、定位体;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导向体、液压油缸固定于与其相对应的一个伸缩套上,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的底端与该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固定连接,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顶端与该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铰接,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导向体和滑动体由将二者分别在若干个相对位置固定连接为一体、而不能使滑动体沿导向体上下滑动的、该前横向调整梁的定位体锁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导向体可以为呈纵向设置的两个方管,这两个方管分别固定于与其相对应的一个伸缩套的前后两侧,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可以为呈纵向设置的、方形的两个立柱,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的两个立柱分别套装于其导向体的两个方管内;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的两个立柱的底端与该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液压油缸的缸筒纵向穿过与其相对应的一个伸缩套并与之固定连接,此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顶端与其所在的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的上端面铰接。上述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定位体可以包含分别位于该前横向调整梁的导向体的两个方管上的皆成上下排列的若干个第一横向贯通孔、分别位于该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的两个立柱上的皆成上下排列的若干个第二横向贯通孔、若干个定位销,所述这若干个定位销中的数个或者一个定位销分别同时穿过与之相对应的第一横向贯通孔和第二横向贯通孔、而将该前横向调整梁的导向体和滑动体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
一种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的上台阶方法,所述的浇注设备行走在两个第一轨道或者两个第二轨道上,两个第一轨道、两个第二轨道分别支撑在桥梁和路基上,台阶在桥梁和路基的结合处产生,其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浇注设备由其所在的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上到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所述的浇注设备的两个前行走装置行至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的上述台阶处,将上述两个前辅助支腿分别在桥梁上支起,将把每根前横向调整梁中的导向体和滑动体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而锁定的定位体解锁,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中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收缩,使其带动前行走装置和滑动体并沿导向体向上移动离开第一轨道,而使两个前行走装置收起;②在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的上述台阶处,分别加一个垫块,每个垫块由桥梁定位支承,每个垫块的厚度与其相对应的台阶的高度相等,每个垫块的上端面都带有轨道,两个垫块正好分别放在两个前行走装置的下面,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分别与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相连通;③将上述两个前辅助支腿收起,使两个前行走装置分别沿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和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使两个后行走装置分别沿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向前移动,当两个前行走装置离开两个垫块上的轨道进入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后,取走两个垫块;④当两个后行走装置行至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的上述台阶处时,将两个后辅助支腿分别在路基上支起,使两个后行走装置分别离开两个第一轨道,同时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中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长,使其带动导向体向上移动,以确保车架呈水平状态,在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的上述台阶处,分别加一个垫块,每个垫块由桥梁定位支承,两个垫块正好分别放在两个后行走装置的下面,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分别与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相连通;⑤将上述两个后辅助支腿(5)收起,使两个前行走装置分别沿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使两个后行走装置分别沿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向前移动,当两个后行走装置离开两个垫块上的轨道进入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后,取走两个垫块,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中的定位体将导向体和滑动体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而锁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行上述步骤③时,可先通过横向调整装置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的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的横向间距,便于它们的车轮能够顺利通过两个第一轨道和两个第二轨道。进行上述步骤⑤时,可先通过横向调整装置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的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的横向间距,便于它们的车轮能够顺利通过两个第一轨道和两个第二轨道。上述步骤②和步骤④中,每个垫块由桥梁定位支承的具体方法可以是每个垫块的长度与其中一个后行走装置的长度相当,每个垫块的底面带有凹陷,每个垫块通过其底面的凹陷而盖在与其相对应的一个第一轨道上,每个垫块的内侧面由与其相对应的一个模板限位,其外侧面各由一个木楔限位,所述的木楔固定于桥梁上,它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一种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的下台阶方法,所述的浇注设备行走在两个第二轨道或者两个第一轨道上,两个第二轨道、两个第一轨道分别支撑在路基和桥梁上,台阶在桥梁和路基的结合处产生,其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浇注设备由其所在的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下到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的上述台阶处,分别加一个垫块,每个垫块由桥梁定位支承,每个垫块的厚度与其相对应的台阶的高度相等,每个垫块的上端面都带有轨道,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分别与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相连通,使两个前行走装置分别走上两个垫块的轨道;B、将上述两个前辅助支腿分别在路基上支起,将把每根前横向调整梁中的导向体和滑动体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而锁定的定位体解锁,取走两个垫块,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中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长,使其带动前行走装置和滑动体并沿导向体向下移动,使两个前行走装置能够分别落到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上;C、将上述两个前辅助支腿收起,使两个前行走装置分别沿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使两个后行走装置分别沿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向前移动;D、在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的上述台阶处,分别加一个垫块,每个垫块由桥梁定位支承,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分别与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相连通,当两个后行走装置分别走上两个垫块上的轨道时,将两个后辅助支腿分别在桥梁上支起,取走两个垫块;E、将两个后辅助支腿收起,使两个后行走装置能够分别落到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上,同时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中的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收缩,使其带动导向体向下移动,以确保车架呈水平状态,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中的定位体将导向体和滑动体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而锁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行上述步骤C时,可先通过横向调整装置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的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的横向间距,便于它们的车轮能够顺利通过两个第一轨道和两个第二轨道;进行上述步骤E时,可先通过横向调整装置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的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的横向间距,便于它们的车轮能够顺利通过两个第一轨道和两个第二轨道。上述步骤A和步骤D中,每个垫块由桥梁定位支承的具体方法可以是每个垫块的长度与其中一个后行走装置的长度相当,每个垫块的底面带有凹陷,每个垫块通过其底面的凹陷而盖在与其相对应的一个第一轨道上,每个垫块的内侧面由与其相对应的一个模板限位,其外侧面各由一个木楔限位,所述的木楔固定于桥梁上,它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本发明通过两根前横向调整梁中滑动体相对于车架的升降来实现两个前行走装置的升降,借助加垫块采用简单而又灵活的方式就可以使该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顺利通过由路基和桥梁结合处产生的台阶,以这样的方式上下台阶可保证该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在直线段使用,也能满足在曲线段使用的要求,同时从横向上看,车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它能够适应不同高差要求,能够顺利通过不同高度的台阶,设备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由其所在的桥梁上的轨道上到路基上的轨道)。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由其所在的路基上的轨道下到桥梁上的轨道)。
图3为图2中A向的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垫块盖在与其相对应的一个第一轨道上的局部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一根前横向调整梁与其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B向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发明具有呈水平设置的口字形的车架4、分别位于车架左右两侧前端的呈纵向设置的两根前横向调整梁2、分别位于车架左右两侧后端的呈纵向设置的两根后横向调整梁6、分别与两根前横向调整梁2连接为一体的两个前行走装置1、分别与两根后横向调整梁6连接为一体的两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位于车架左右两侧前部的两个前辅助支腿3、分别位于车架左右两侧后部的两个后辅助支腿5、分别固定于每根前横向调整梁和每根后横向调整梁上端的四个伸缩套2a、用于分别调整每根前横向调整梁和每根后横向调整梁与车架相对位置进而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横向间距的四个横向调整装置7、各支撑一个前行走装置和一个后行走装置的两个第一轨道9和两个第二轨道9′、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轨道9内侧并与之固定连接为一体的一对模板9a、分别位于两个第二轨道9′内侧并与之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另一对模板9a′、液压系统、分别安装于前行走装置和后行走装置上的动力传动装置(这些为已有技术,图中未示出)。每根前横向调整梁和每根后横向调整梁通过其上面的一个伸缩套2a以及其相对应的一个横向调整装置7与车架4连接为一体,每个前行走装置1和每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具有沿上述两个第一轨道9或者两个第二轨道9′行走的车轮1a、8a和车轮架1b、8b。每个前行走装置和每个后行走装置可以采用单轮承载,也可以采用双轮承载,还可以为其它结构形式。上述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皆具有呈纵向设置的导向体2c、能沿导向体2c上下滑动并由其限位的滑动体2d、液压油缸2b、定位体2e。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的导向体2c、液压油缸2b固定于与其相对应的一个伸缩套2a上,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2d的底端与该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1b固定连接,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液压油缸2b的活塞杆顶端与该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1b铰接,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的导向体2c和滑动体2d由将二者分别在若干个相对位置固定连接为一体、而不能使滑动体2d沿导向体2c上下滑动的、该前横向调整梁的定位体2e锁定。上述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的导向体2c为呈纵向设置的两个方管(可以采用方钢管或者由钢板焊接而成),这两个方管分别固定于与其相对应的一个伸缩套2a的前后两侧,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2d为呈纵向设置的、方形的两个立柱(可以采用方钢),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2d的两个立柱分别套装于其导向体2c的两个方管内;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2d的两个立柱的底端与该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1b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液压油缸2b的缸筒纵向穿过与其相对应的一个伸缩套2a并与之固定连接(可采用法兰连接),此液压油缸2b的活塞杆顶端与其所在的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1b的上端面铰接。上述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的定位体2e包含分别位于该前横向调整梁的导向体2c的两个方管上的皆成上下排列的若干个第一横向贯通孔、分别位于该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2d的两个立柱上的皆成上下排列的若干个第二横向贯通孔、若干个定位销,所述这若干个定位销中的数个或者一个定位销分别同时穿过与之相对应的第一横向贯通孔和第二横向贯通孔、而将该前横向调整梁的导向体2c和滑动体2d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本实施例中,可以设有三个相对位置,当然若增加第一、二横向贯通孔的数量也可以设有多个相对位置)。所述液压油缸2b其进、出油口通过油管和控制阀与上述液压系统相连接。
如图1、图3、图4、图5、图6所示,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的上台阶方法,所述的浇注设备行走在两个第一轨道9或者两个第二轨道9′上,两个第一轨道9、两个第二轨道9′分别支撑在桥梁10和路基11上,台阶在桥梁10和路基11的结合处产生。所述的浇注设备由其所在的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上到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所述的浇注设备的两个前行走装置1行至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上述台阶处,将上述两个前辅助支腿3分别在桥梁上支起,将把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导向体2c和滑动体2d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而锁定的定位体2e解锁(即将上述若干个定位销从第一横向贯通孔和第二横向贯通孔中拔出),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液压油缸2b的活塞杆收缩,使其带动前行走装置1和滑动体2d并沿导向体2c向上移动离开第一轨道9,而使两个前行走装置1收起(每个前行走装置收起的高度大致与其对应的台阶高度相当或者相等)。②在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上述台阶处,分别加一个垫块12,每个垫块12由桥梁10定位支承(或者说限位支承),每个垫块的厚度与其相对应的台阶的高度相等(曲线段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有可能高差不等,因此这两个第二轨道所对应的台阶的高度并不一定相等,即两个垫块的厚度并不一定相等),每个垫块的上端面都带有轨道,两个垫块12正好分别放在两个前行走装置1的下面,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分别与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相连通。③将上述两个前辅助支腿3收起,使两个前行走装置1分别沿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和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使两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沿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向前移动,当两个前行走装置1离开两个垫块上的轨道进入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后,取走两个垫块12。④当两个后行走装置8行至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上述台阶处时,将两个后辅助支腿5分别在路基11上支起(两个后行走装置的支起高度为台阶高度),使两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离开两个第一轨道9,同时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液压油缸2b的活塞杆伸长,使其带动导向体2c向上移动(恢复到过台阶前的位置),以确保车架4呈水平状态,在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上述台阶处,分别加一个垫块12,每个垫块12由桥梁10定位支承,两个垫块12正好分别放在两个后行走装置8的下面,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分别与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相连通。⑤将上述两个后辅助支腿(5)收起,使两个前行走装置1分别沿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使两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沿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向前移动,当两个后行走装置8离开两个垫块上的轨道进入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后,取走两个垫块12,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定位体2e将导向体2c和滑动体2d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而锁定。进行上述步骤③时,可先通过横向调整装置7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1的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8的横向间距,便于它们的车轮1a、8a能够顺利通过两个第一轨道9和两个第二轨道9′。进行上述步骤⑤时,可先通过横向调整装置7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1的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8的横向间距,便于它们的车轮1a、8a能够顺利通过两个第一轨道9和两个第二轨道9′。上述步骤②和步骤④中,每个垫块12由桥梁定位支承的具体方法可以是每个垫块12的长度与其中一个后行走装置的长度相当(相等,前行走装置的长度小于后行走装置的长度),每个垫块12的底面带有凹陷,每个垫块12通过其底面的凹陷而盖在与其相对应的一个第一轨道9上,每个垫块12的内侧面由与其相对应的一个模板9a限位(定位),其外侧面各由一个木楔13限位,所述的木楔可以通过钢钉固定于桥梁10上,它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上述的每个垫块12的底面的凹陷可以为与其相对应的一个第一轨道9的两个侧壁分别插入该垫块底面(底端)的两个空间部分以及该第一轨道的底壁的容置区域,所述的这两个空间部分一个呈沟槽状,另一个位于垫块的内侧面而使垫块的内侧面呈台阶状(阶梯状),当然,每个垫块12的底面与其相对应的一个第一轨道9的底面相齐,从而实现每个垫块12由桥梁支承。每个垫块12由桥梁定位支承的具体方法还可以是其它方式。每个垫块12可以由钢板焊接而成,其整体可以呈长方体形,它的长宽尺寸最好与后行走装置的长宽尺寸相当或者相等(前行走装置的长度小于后行走装置的长度,二者宽度相当或者相等),它也可以为其它形状。每个垫块上的轨道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而与该垫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的下台阶方法,所述的浇注设备行走在两个第二轨道9′或者两个第一轨道9上,两个第二轨道9′、两个第一轨道9分别支撑在路基11和桥梁10上,台阶在桥梁10和路基11的结合处产生。所述的浇注设备由其所在的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下到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上述台阶处,分别加一个垫块12,每个垫块12由桥梁10定位支承,每个垫块的厚度与其相对应的台阶的高度相等(曲线段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有可能高差不等,因此这两个第二轨道所对应的台阶的高度并不一定相等,即两个垫块的厚度并不一定相等),每个垫块的上端面都带有轨道,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分别与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相连通,使两个前行走装置1分别走上两个垫块12的轨道。B、将上述两个前辅助支腿3分别在路基上支起,将把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导向体2c和滑动体2d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而锁定的定位体2e解锁,取走两个垫块12,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液压油缸2b的活塞杆伸长,使其带动前行走装置1和滑动体2d并沿导向体2c向下移动,使两个前行走装置1能够分别落到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上。C、将上述两个前辅助支腿3收起,使两个前行走装置1分别沿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使两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沿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向前移动。D、在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上述台阶处,分别加一个垫块12,每个垫块12由桥梁10定位支承,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分别与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相连通,当两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走上两个垫块12上的轨道时,将两个后辅助支腿5分别在桥梁10上支起,取走两个垫块12。E、将两个后辅助支腿5收起,使两个后行走装置8能够分别落到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上,同时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液压油缸2b的活塞杆收缩,使其带动导向体2c向下移动(恢复到过台阶前的位置),以确保车架4呈水平状态,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定位体2e将导向体2c和滑动体2d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而锁定。进行上述步骤C时,可先通过横向调整装置7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1的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8的横向间距,便于它们的车轮1a、8a能够顺利通过两个第一轨道9和两个第二轨道9′;进行上述步骤E时,可先通过横向调整装置7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1的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8的横向间距,便于它们的车轮1a、8a能够顺利通过两个第一轨道9和两个第二轨道9′。上述步骤A和步骤D中,每个垫块12由桥梁定位支承的具体方法可以是每个垫块12的长度与其中一个后行走装置的长度相当,每个垫块12的底面带有凹陷,每个垫块12通过其底面的凹陷而盖在与其相对应的一个第一轨道9上,每个垫块12的内侧面由与其相对应的一个模板9a限位,其外侧面各由一个木楔13限位,所述的木楔固定于桥梁10上,它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Claims (10)
1.一种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具有呈水平设置的口字形的车架(4)、分别位于车架左右两侧前端的呈纵向设置的两根前横向调整梁(2)、分别位于车架左右两侧后端的呈纵向设置的两根后横向调整梁(6)、分别与两根前横向调整梁(2)连接为一体的两个前行走装置(1)、分别与两根后横向调整梁(6)连接为一体的两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位于车架左右两侧前部的两个前辅助支腿(3)、分别位于车架左右两侧后部的两个后辅助支腿(5)、分别固定于每根前横向调整梁和每根后横向调整梁上端的四个伸缩套(2a)、用于分别调整每根前横向调整梁和每根后横向调整梁与车架相对位置进而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横向间距的四个横向调整装置(7)、各支撑一个前行走装置和一个后行走装置的两个第一轨道(9)和两个第二轨道(9′)、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轨道(9)内侧并与之固定连接为一体的一对模板(9a)、分别位于两个第二轨道(9′)内侧并与之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另一对模板(9a′),每根前横向调整梁和每根后横向调整梁通过其上面的一个伸缩套(2a)以及其相对应的一个横向调整装置(7)与车架(4)连接为一体,每个前行走装置(1)和每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具有沿上述两个第一轨道(9)或者两个第二轨道(9′)行走的车轮(1a、8a)、车轮架(1b、8b),其特征在于:
上述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皆具有呈纵向设置的导向体(2c)、能沿导向体(2c)上下滑动并由其限位的滑动体(2d)、液压油缸(2b)、定位体(2e);
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的导向体(2c)、液压油缸(2b)固定于与其相对应的一个伸缩套(2a)上,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2d)的底端与该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1b)固定连接,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液压油缸(2b)的活塞杆顶端与该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1b)铰接,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的导向体(2c)和滑动体(2d)由将二者分别在若干个相对位置固定连接为一体、而不能使滑动体(2d)沿导向体(2c)上下滑动的、该前横向调整梁的定位体(2e)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注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的导向体(2c)为呈纵向设置的两个方管,这两个方管分别固定于与其相对应的一个伸缩套(2a)的前后两侧,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2d)为呈纵向设置的、方形的两个立柱,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2d)的两个立柱分别套装于其导向体(2c)的两个方管内;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2d)的两个立柱的底端与该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1b)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每根前横向调整梁的液压油缸(2b)的缸筒纵向穿过与其相对应的一个伸缩套(2a)并与之固定连接,此液压油缸(2b)的活塞杆顶端与其所在的前横向调整梁所连接的一个前行走装置的车轮架(1b)的上端面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浇注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的定位体(2e)包含分别位于该前横向调整梁的导向体(2c)的两个方管上的皆成上下排列的若干个第一横向贯通孔、分别位于该前横向调整梁的滑动体(2d)的两个立柱上的皆成上下排列的若干个第二横向贯通孔、若干个定位销,所述这若干个定位销中的数个或者一个定位销分别同时穿过与之相对应的第一横向贯通孔和第二横向贯通孔、而将该前横向调整梁的导向体(2c)和滑动体(2d)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
4.一种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的上台阶方法,所述的浇注设备行走在两个第一轨道(9)或者两个第二轨道(9′)上,两个第一轨道(9)、两个第二轨道(9′)分别支撑在桥梁(10)和路基(11)上,台阶在桥梁(10)和路基(11)的结合处产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注设备由其所在的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上到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所述的浇注设备的两个前行走装置(1)行至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上述台阶处,将上述两个前辅助支腿(3)分别在桥梁上支起,将把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导向体(2c)和滑动体(2d)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而锁定的定位体(2e)解锁,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液压油缸(2b)的活塞杆收缩,使其带动前行走装置(1)和滑动体(2d)并沿导向体(2c)向上移动离开第一轨道(9),而使两个前行走装置(1)收起;②在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上述台阶处,分别加一个垫块(12),每个垫块(12)由桥梁(10)定位支承,每个垫块的厚度与其相对应的台阶的高度相等,每个垫块的上端面都带有轨道,两个垫块(12)正好分别放在两个前行走装置(1)的下面,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分别与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相连通;③将上述两个前辅助支腿(3)收起,使两个前行走装置(1)分别沿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和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使两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沿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向前移动,当两个前行走装置(1)离开两个垫块上的轨道进入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后,取走两个垫块(12);④当两个后行走装置(8)行至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上述台阶处时,将两个后辅助支腿(5)分别在路基(11)上支起,使两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离开两个第一轨道(9),同时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液压油缸(2b)的活塞杆伸长,使其带动导向体(2c)向上移动,以确保车架(4)呈水平状态,在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上述台阶处,分别加一个垫块(12),每个垫块(12)由桥梁(10)定位支承,两个垫块(12)正好分别放在两个后行走装置(8)的下面,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分别与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相连通;⑤将上述两个后辅助支腿(5)收起,使两个前行走装置(1)分别沿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使两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沿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向前移动,当两个后行走装置(8)离开两个垫块上的轨道进入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后,取走两个垫块(12),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定位体(2e)将导向体(2c)和滑动体(2d)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而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台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上述步骤③时,先通过横向调整装置(7)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1)的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8)的横向间距,便于它们的车轮(1a、8a)能够顺利通过两个第一轨道(9)和两个第二轨道(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台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上述步骤⑤时,先通过横向调整装置(7)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1)的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8)的横向间距,便于它们的车轮(1a、8a)能够顺利通过两个第一轨道(9)和两个第二轨道(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台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②和步骤④中,每个垫块(12)由桥梁定位支承的具体方法是每个垫块(12)的长度与其中一个后行走装置的长度相当,每个垫块(12)的底面带有凹陷,每个垫块(12)通过其底面的凹陷而盖在与其相对应的一个第一轨道(9)上,每个垫块(12)的内侧面由与其相对应的一个模板(9a)限位,其外侧面各由一个木楔(13)限位,所述的木楔固定于桥梁(10)上,它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8.一种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的下台阶方法,所述的浇注设备行走在两个第二轨道(9′)或者两个第一轨道(9)上,两个第二轨道(9′)、两个第一轨道(9)分别支撑在路基(11)和桥梁(10)上,台阶在桥梁(10)和路基(11)的结合处产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注设备由其所在的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下到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上述台阶处,分别加一个垫块(12),每个垫块(12)由桥梁(10)定位支承,每个垫块的厚度与其相对应的台阶的高度相等,每个垫块的上端面都带有轨道,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分别与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相连通,使两个前行走装置(1)分别走上两个垫块(12)的轨道;B、将上述两个前辅助支腿(3)分别在路基上支起,将把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导向体(2c)和滑动体(2d)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而锁定的定位体(2e)解锁,取走两个垫块(12),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液压油缸(2b)的活塞杆伸长,使其带动前行走装置(1)和滑动体(2d)并沿导向体(2c)向下移动,使两个前行走装置(1)能够分别落到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上;C、将上述两个前辅助支腿(3)收起,使两个前行走装置(1)分别沿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使两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沿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向前移动;D、在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9)的上述台阶处,分别加一个垫块(12),每个垫块(12)由桥梁(10)定位支承,两个垫块上的轨道分别与路基上的两个第二轨道(9′)相连通,当两个后行走装置(8)分别走上两个垫块(12)上的轨道时,将两个后辅助支腿(5)分别在桥梁(10)上支起,取走两个垫块(12);E、将两个后辅助支腿(5)收起,使两个后行走装置(8)能够分别落到桥梁上的两个第一轨道上,同时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液压油缸(2b)的活塞杆收缩,使其带动导向体(2c)向下移动,以确保车架(4)呈水平状态,使每根前横向调整梁(2)中的定位体(2e)将导向体(2c)和滑动体(2d)固定连接在某一相对位置而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台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上述步骤C时,先通过横向调整装置(7)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1)的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8)的横向间距,便于它们的车轮(1a、8a)能够顺利通过两个第一轨道(9)和两个第二轨道(9′);进行上述步骤E时,先通过横向调整装置(7)调整两个前行走装置(1)的横向间距以及两个后行走装置(8)的横向间距,便于它们的车轮(1a、8a)能够顺利通过两个第一轨道(9)和两个第二轨道(9′)。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台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A和步骤D中,每个垫块(12)由桥梁定位支承的具体方法是每个垫块(12)的长度与其中一个后行走装置的长度相当,每个垫块(12)的底面带有凹陷,每个垫块(12)通过其底面的凹陷而盖在与其相对应的一个第一轨道(9)上,每个垫块(12)的内侧面由与其相对应的一个模板(9a)限位,其外侧面各由一个木楔(13)限位,所述的木楔固定于桥梁(10)上,它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745278A CN101586322B (zh) | 2009-06-24 | 2009-06-24 | 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及上下台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745278A CN101586322B (zh) | 2009-06-24 | 2009-06-24 | 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及上下台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86322A CN101586322A (zh) | 2009-11-25 |
CN101586322B true CN101586322B (zh) | 2011-06-15 |
Family
ID=41370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745278A Active CN101586322B (zh) | 2009-06-24 | 2009-06-24 | 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及上下台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8632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1757B (zh) * | 2010-06-23 | 2012-10-17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式砂浆车的作业方法 |
CN104047211B (zh) * | 2014-07-08 | 2015-07-15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无砟轨道混凝土浇筑机用的防脱轨防倾覆安全装置 |
CN106826750B (zh) * | 2017-02-09 | 2019-06-07 | 苏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安防机器人及其上下台阶法 |
CN111719357B (zh) * | 2020-07-08 | 2021-12-17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铁路轨面局部沉降抬升系统及施工方法 |
-
2009
- 2009-06-24 CN CN2009100745278A patent/CN10158632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86322A (zh) | 2009-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74358U (zh) | 步履式平移顶推装置 | |
CN101985826A (zh) | 一种大型混凝土箱梁高空分段预制、移梁、存梁、拼装的施工方法 | |
CN101586322B (zh) | 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及上下台阶方法 | |
CN104612712A (zh) | 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 | |
WO2021196705A1 (zh) | 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 | |
CN106320736A (zh) | 建筑物移位爬坡抬升转向方法 | |
CN102002913A (zh) | 预制t梁移梁台车 | |
CN103541735B (zh) | 隧道掘进机步进顶推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209907228U (zh) | 一种钢梁顶推导向装置 | |
CN209761465U (zh) | 无反复支撑超前支护及搬运成套设备 | |
CN106285040A (zh) | 利用轨道高差实现建筑物移位转向的方法 | |
CN107762552B (zh) | Tbm后配套拖车的快速平移台车及方法 | |
CN201627144U (zh) | 双梁运架一体式架桥机 | |
CN211256687U (zh) |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线型调整系统 | |
CN201437576U (zh) | 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 | |
CN218667177U (zh) | 一种桥梁液压可调式重物移运器 | |
CN107829374A (zh) | 公路预应力砼箱梁移动模架及悬挑施工方法 | |
CN111119912A (zh) | 一种下穿铁路框架箱涵顶进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JP2898492B2 (ja) | 暗渠の据付用台車及び暗渠の据付方法 | |
CN203531916U (zh) | 隧道掘进机步进顶推支撑装置 | |
CN201330365Y (zh) | 用于隧道内双层路面结构施工的台模车 | |
CN109826173A (zh) | 一种采用桩顶移动式平台的桩基施工方法 | |
CN202809475U (zh) | 全液压全自动控制隧道仰拱栈桥 | |
CN102305035B (zh) | 车载式修井机整机对中井口调整装置 | |
CN208380591U (zh) | 自动送轨式隧道液压二衬台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