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2712A - 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12712A CN104612712A CN201410675237.XA CN201410675237A CN104612712A CN 104612712 A CN104612712 A CN 104612712A CN 201410675237 A CN201410675237 A CN 201410675237A CN 104612712 A CN104612712 A CN 1046127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rectangle
- hydraulic cylinder
- trestle
-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9416 shutt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10000002356 Skeleton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23298 conjugation with cellular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21037 unidirectional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21D11/105—Transport or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ining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Backfilling the space between main building element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e.g. with concret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包括矩形支撑框架和位于矩形支撑框架底部的栈桥总成,矩形支撑框架外侧设置有对隧道二衬施工用模板总成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体系;矩形支撑框架与栈桥总成连接为一体;矩形支撑框架包括左右两道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行走梁、多个均安装在两道行走梁上的矩形支架和连接于多个矩形支架之间的纵向连接结构;两道行走梁底部均安装有行走机构;栈桥总成包括位于矩形支撑框架内侧的栈桥本体和对栈桥本体进行升降的栈桥液压升降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能有效解决传统台车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侧墙支护不合理以及侧墙易内收变形、跑模和上浮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
背景技术
[0002] 隧道模板台车通常指的是砼衬砌台车,是隧道施工过程中二次衬砌施工时必须使用的专用设备,用于对隧道内壁的砼衬砌进行施工。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施建的步伐正大踏步向前。在单线铁路隧道的二衬施工过程中,因隧道断面尺寸窄小,传统结构的模板台车在侧墙应力形成过程中因基础承载力不足,常有侧墙模板内收、上浮现象,甚至导致模板台车失稳、跑模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的人身和设备安全,阻碍了施工进度,更无法保证二衬施工的质量。因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解决上述单线隧道模板台车失稳、跑模等实际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实现台车对侧墙进行有效支护。
[0003] 但目前,由于还未出现一种能对侧墙进行有效支护的专用机械设备,传统模板台车的结构设计理论上是在侧墙模板与门架行走梁开档中设置有合理支撑角度的刚性螺旋杆件,一端从模板底部支撑,另一端在仰拱地面上凿坑支撑,从而达到牢固支护的目的。现场操作时,主要依靠台车生产厂家售后指导和隧道二衬施工人员安装,因为模板两侧底部排水管等物体的干涉,加之模板与行走梁开档尺寸约20cm〜30cm左右,操作空间极小,施工难度大,实际上很难做到理想状态下的牢固支撑,这就无法给二衬施工提供设备上的有力保障,埋下较大的安全质量风险。因而,急需一种模板台车施工过程中能对侧墙进行有效支护且能有力保障隧道二衬施工安全性的专用机械设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能解决传统台车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侧墙支护不合理以及侧墙易内收变形、跑模和上浮等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支撑框架和位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底部的栈桥总成,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外侧设置有对隧道二衬施工用模板总成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体系;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与栈桥总成连接为一体;
[0006] 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包括左右两道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行走梁、多个均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上的矩形支架和连接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之间的纵向连接结构,多个所述矩形支架通过两道所述行走梁和所述纵向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纵向连接结构包括多道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的纵向连接件;两道所述行走梁均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多个所述矩形支架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布设,且多个所述矩形支架均沿所施工隧道的宽度方向布设;两道所述行走梁底部安装有沿所施工隧道内所铺设行走轨道前后移动的行走机构;
[0007] 所述矩形支架包括左立柱、右立柱、连接于左立柱与右立柱顶部之间的上横梁和位于上横梁正下方的底横梁,所述左立柱、右立柱、上横梁和底横梁均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底部分别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上部,所述底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底部,且两道所述行走梁位于底横梁与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
[0008] 所述栈桥总成包括位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内侧的栈桥本体和对所述栈桥本体进行升降的栈桥液压升降装置,所述栈桥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前后两侧的前液压升降机构和后液压升降机构,所述前液压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前部左右两侧的前支撑立杆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正上方的前升降液压缸,所述后液压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后部左右两侧的后支撑立杆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正上方的后升降液压缸;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和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的液压缸缸体均固定在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上,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支顶在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上,且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支顶在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上。
[0009] 上述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是:多个所述矩形支架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栈桥本体的横向宽度小于矩形支架的横向宽度;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纵向长度为8500mm〜9500mm,两道所述行走梁之间的间距为3200mm〜4000mm ;所述栈桥本体的横向宽度为2700_〜3500mm。
[0010] 上述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是:多个所述矩形支架中位于最前侧的矩形支架为前矩形支架,且多个所述矩形支架中位于最后侧的矩形支架为后矩形支架,所述前矩形支架和所述后矩形支架均为模板支撑支架;所述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支撑在所述前矩形支架与模板总成之间的前侧模板支撑结构和支撑在所述后矩形支架与模板总成之间的后侧模板支撑结构,所述前侧模板支撑结构和所述后侧模板支撑结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模板总成包括支撑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上方的顶模板和左右两个分别支撑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左右两侧的侧模板,所述顶模板与两个所述侧模板连接为一体。
[0011] 上述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是: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上还设置有对模板总成进行收模与支模的液压收支模装置;所述液压收支模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前矩形支架上和所述后矩形支架上的模板收支模装置,两个所述模板收支模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模板收支模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左立柱上的左侧模支撑油缸、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右立柱上的右侧模支撑油缸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左右两侧上方的左升降液压缸和右升降液压缸,所述左侧模支撑油缸和右侧模支撑油缸呈左右对称布设;所述左升降液压缸和右升降液压缸的液压缸缸体底部均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上,且二者的活塞杆顶端均支顶在顶模板上;所述左侧模支撑油缸和右侧模支撑油缸的液压缸缸体底部分别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上,且二者的活塞杆顶端安装在两个所述侧模板上。
[0012] 上述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是:所述顶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道上纵梁,两道所述上纵梁均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且二者均呈水平布设;所述左升降液压缸和右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分别支顶在两道所述上纵梁底部。
[0013] 上述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是: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滑移轨道,所述左升降液压缸和右升降液压缸的液压缸缸体底部均安装有能在横向滑移轨道上进行左右水平移动的平移小车;所述左升降液压缸和右升降液压缸的平移小车之间装有左右平移液压缸。
[0014] 上述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是:多个所述矩形支架中位于所述前矩形支架和所述后矩形之间的矩形支架均为中部矩形支架,前后相邻两个所述中部矩形支架的左立柱之间以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中部矩形支架的右立柱之间均设置有剪刀撑;
[0015] 多道所述纵向连接件包括左右两道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平联、左右两道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上纵联和左右两道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下纵联,所述平联、上纵联和下纵联由上至下布设;所述平联安装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的上横梁上,所述上纵联安装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的左立柱上部或右立柱上部,所述下纵联安装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的左立柱中部或右立柱中部,且平联、上纵联和下纵联均通过多个所述矩形支架分隔为多个节段;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的液压缸缸体分别固定在两道所述下纵联上,且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的液压缸缸体分别固定在两道所述下纵联上。
[0016] 上述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是:所述前侧模板支撑结构和所述后侧模板支撑结构且二者均为模板支撑结构;所述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侧部支撑件,每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均包括左右两个分别对两个所述侧模板进行支撑的侧模支撑件,两个所述侧模支撑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左右两侧;
[0017] 两个所述侧模支撑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左立柱和右立柱上或者均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或底横梁上,所述侧模支撑件的一端以铰接方式安装在左立柱、右立柱、上横梁或底横梁上且其另一端以铰接方式安装在所支撑的侧模板上;
[0018] 所述侧模支撑件为侧模支撑丝杠,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上均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分别供所述侧模支撑件安装的第一侧模支撑座,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供所述侧模支撑件安装的第二侧模支撑座,且底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供所述侧模支撑件安装的第三侧模支撑座。
[0019] 上述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是:所述栈桥本体包括主桥以及分别位于主桥前后两侧的前坡桥和后坡桥,所述前坡桥、主桥和后坡桥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主桥的顶面呈水平布设,所述前坡桥和后坡桥的顶面均为倾斜坡面;所述主桥的长度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纵向长度相同且其位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正下方;所述底横梁为凹字形且其中部位于主桥内,所述主桥的顶面高度高于底横梁的中部高度,所述底横梁的左右两端高度高于主桥的顶面高度。
[0020] 上述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是:所述前坡桥、主桥和后坡桥均包括由多个金属杆件拼装而成的支撑骨架和铺装在所述支撑骨架上的桥面钢板;
[0021] 所述前坡桥、主桥和后坡桥的支撑骨架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支撑架体,两个所述支撑架体分别为左支撑架体和右支撑架体,所述前坡桥、主桥和后坡桥的左支撑架体连接形成所述栈桥本体的左支撑骨架且三者的右支撑架体连接形成所述栈桥本体的右支撑骨架;所述栈桥本体的左支撑骨架和右支撑骨架之间通过中部连接架进行连接,所述桥面钢板包括铺装在所述栈桥本体的左支撑骨架上的左侧钢板、铺装在所述栈桥本体的右支撑骨架上的右侧钢板和铺装在中部连接架上的中部钢板;所述前坡桥和后坡桥的两个所述支撑架体与所述主桥的两个所述支撑架体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连接。
[002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3]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安装方便,投入成本较低。
[0024] 2、主要由矩形支撑框架、栈桥总成和液压支撑系统组成,其中矩形支撑框架为主体结构且其为支撑基础,栈桥总成为施工提供通车平台,液压支撑系统包括栈桥升降液压装置和对模板总成3进行支撑的收支模装置。
[0025] 3、所采用的矩形支撑框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稳定性高、整体性好,能对模板总成进行可靠支护,能满足隧道二衬施工需求,尤其是单线隧道的二衬施工需求,使用过程安全、可靠;同时,矩形支撑框架与栈桥总成组装为一体,能满足通车需求。
[0026] 4、矩形支撑框架内部设置隅撑,同时能对模板总成进行全封闭式支护,因而具有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强、安全可靠等优点。
[0027] 5、矩形支撑框架与模板支撑体系和收支模装置所形成的支护体系形成一个闭环支撑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侧墙(即侧模板)易内收变形、跑模和上浮的问题。
[0028] 6、矩形支撑框架与栈桥总成采用一体式结构,满足车辆通行需要,避免了交叉作业相互的干扰,提高作业效率。
[0029] 7、所采用的栈桥总成结构设计合理且拆装方便、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并且由前至后分为前坡桥、主桥和后坡桥三部分,使用过程中便于升降与对位。
[0030] 8、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施工成本低,施工质量有保障,并且施工效率进一步提高,在传统隧道施工台车的结构基础上,创造性地采用矩形门架结构,改善了台车两侧底部支护困难的条件,避免了底部支护与隧道两侧通过的水管等物体干涉,且断面圆周受力形成闭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台车普遍性存在的容易内收变形、跑模、上浮等问题;并且,矩形支撑框架与栈桥总成采用一体式结构,也保证了二衬过程中施工车辆和人员的通行要求。同时,本发明适用面广,能有效适用于所有单线铁路隧道的二衬作业施工。
[0031]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能有效解决传统台车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侧墙支护不合理、侧墙易内收变形、跑模和上浮等问题。
[0032]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为本发明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0035] 图3为本发明矩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4为本发明底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5为本发明栈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6为本发明栈桥总成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39]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0]图8为本发明栈桥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9为本发明液压支撑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0042] 附图标记说明:
[0043] 1-1 一矩形支架; 1-1-1 一左立柱; 1-1-2—上横梁;
[0044] 1-1-3—底横梁; 1-1-4一右立柱; 1-2—行走梁;
[0045] 1-3—倾斜向支撑件; 2—栈桥总成; 2-1—前支撑立杆;
[0046] 2-2—前升降液压缸; 2-3—后支撑立杆; 2_4—后升降液压缸;
[0047] 2-5—前立杆安装座; 2-6—后立杆安装座; 2_7—主桥;
[0048] 2-71—水平支架; 2-711—纵向支撑梁;
[0049] 2-72—第一横向支撑梁; 2-8—前坡桥;
[0050] 2-9—后坡桥; 2-10—倾斜支架;
[0051] 2-11—第二横向支撑梁; 2-12—左侧钢板;
[0052] 2-13—右侧钢板; 2-14—中部钢板; 2-15—支撑角钢;
[0053] 2-16—托架; 2-17—中部连接架; 3—模板总成;
[0054] 3-1—顶模板; 3-2—侧模板; 4一行走机构;
[0055] 5-1—上支撑座; 5-2—中支撑座; 5-3—下支撑座;
[0056] 6—第二侧模支撑座; 7—第三侧模支撑座; 7-1—左升降液压缸;
[0057] 7-2—右升降液压缸; 7-3—左侧模支撑油
[0058] 缸;
[0059] 7-4—右侧模支撑油缸;8—上纵梁; 9-1 一左油缸安装座;
[0060] 9-2—右油缸安装座; 10—横向滑移轨道; 11 一平移小车;
[0061] 12—左右平移液压缸; 13—液压分支管道; 14 一供油箱;
[0062] 15一供油管路; 16—液压泵; 17—压力检测单兀;
[0063] 18—施工楼梯; 19一剪刀撑;
[0064] 20-1—平联; 20-2—上纵联;
[0065] 20-3—下纵联; 21—行走轨道;
[0066] 22一二位四通电磁阀; 23—过滤器; 24—溢流阀;
[0067] 25—侧模支撑丝杠; 26—注浆口; 27—防上浮丝杠;
[0068] 28—竖向支撑件; 29—双向液压锁。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矩形支撑框架和位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底部的栈桥总成2,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外侧设置有对隧道二衬施工用模板总成3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体系。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与栈桥总成2连接为一体。
[0070] 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包括左右两道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行走梁1-2、多个均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1-2上的矩形支架1-1和连接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之间的纵向连接结构,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通过两道所述行走梁1-2和所述纵向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纵向连接结构包括多道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的纵向连接件。两道所述行走梁
1-2均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布设,且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均沿所施工隧道的宽度方向布设。两道所述行走梁1-2底部安装有沿所施工隧道内所铺设行走轨道21前后移动的行走机构4。
[0071] 如图3所示,所述矩形支架1-1包括左立柱1-1-1、右立柱1-1-4、连接于左立柱1-1-1与右立柱1-1-4顶部之间的上横梁1-1-2和位于上横梁1-1-2正下方的底横梁
1-1-3,所述左立柱1-1-1、右立柱1-1-4、上横梁1-1-2和底横梁1_1_3均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所述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的底部分别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1-2上部,所述底横梁1-1-3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1-2底部,且两道所述行走梁1-2位于底横梁1-1-3与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立柱1-1-1、右立柱1-1-4、上横梁1-1-2和底横梁1-1-3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0072] 所述栈桥总成2包括位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内侧的栈桥本体和对所述栈桥本体进行升降的栈桥液压升降装置,所述栈桥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前后两侧的前液压升降机构和后液压升降机构,所述前液压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前部左右两侧的前支撑立杆2-1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2-1正上方的前升降液压缸2-2,所述后液压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后部左右两侧的后支撑立杆2-3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2-3正上方的后升降液压缸
2-4ο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和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4的液压缸缸体均固定在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上,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的活塞杆分别支顶在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
2-1上,且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4的活塞杆分别支顶在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2-3上。
[0073] 本实施例中,所施工隧道内所铺设行走轨道21的数量为两道,两道所述行走轨道21呈平行布设且二者之间的间距与两道所述行走梁1-2底部所安装行走机构4的间距相同。实际使用时,每道所述行走梁1-2与其正下方的行走轨道21之间支撑有多个竖向支撑件28,多个所述竖向支撑件由前至后进行布设。
[0074] 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轨道21为钢轨。所述行走机构4为行走箱。并且,两道所述行走梁1-2底部所安装行走机构4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行走机构4分别安装在行走梁1-2底部的前后两端。
[0075] 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每道行走梁1-2底部所安装行走机构4的数量以及各行走机构4的安装位置进行相应调整。
[0076]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栈桥本体的横向宽度小于矩形支架1-1的横向宽度。
[0077] 实际加工时,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纵向长度为8500mm〜9500mm,两道所述行走梁1-2之间的间距为3200mm〜4000mm。所述栈桥本体的横向宽度为2700mm〜3500mm。
[0078] 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纵向长度为9000mm,两道所述行走梁1_2之间的间距为3600mm。所述栈桥本体的横向宽度为3100mm。
[0079] 并且,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内开挡尺寸为3300mm,两道所述行走轨道21之间的轨距为 3600mm。
[0080] 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纵向长度、两道所述行走梁1-2之间的间距和所述栈桥本体的横向宽度进行相应调整。
[0081] 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和栈桥总成2均呈水平布设,相应地所述上横梁
1-1-2、底横梁1-1-3和两道所述行走梁1-2均呈水平布设。
[0082] 如图1所示,所述模板总成3包括支撑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上方的顶模板3-1和左右两个分别支撑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左右两侧的侧模板3-2,所述顶模板3-1与两个所述侧模板3-2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侧模板3-2呈对称布设,并且所述顶模板
3-1与两个所述侧模板3-2连接形成一个封闭式模板。其中,所述顶模板3-1上开有多个注浆口 26。
[0083] 实际安装时,所述顶模板3-1与两个所述侧模板3-2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连接,这样便于对顶模板3-1与两个所述侧模板3-2的安装位置分别进行调整。
[0084] 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中位于最前侧的矩形支架1-1为前矩形支架,且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中位于最后侧的矩形支架1-1为后矩形支架,所述前矩形支架和所述后矩形支架均为模板支撑支架。
[0085]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中位于所述前矩形支架和所述后矩形之间的矩形支架1-1均为中部矩形支架,前后相邻两个所述中部矩形支架的左立柱1-1-1之间以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中部矩形支架的右立柱1-1-4之间均设置有剪刀撑19。并且,所述剪刀撑19由两根等边角钢组成。
[0086] 多道所述纵向连接件包括左右两道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平联20-1、左右两道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上纵联20-2和左右两道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下纵联20-3,所述平联20-1、上纵联20-2和下纵联20-3由上至下布设。所述平联20_1安装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的上横梁1-1-2上,所述上纵联20-2安装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的左立柱1-1-1上部或右立柱1-1-4上部,所述下纵联20-3安装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的左立柱1-1-1中部或右立柱1-1-4中部,且平联20-1、上纵联20-2和下纵联20-3均通过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ι分隔为多个节段。
[0087] 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的液压缸缸体分别固定在两道所述下纵联20-3上,且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4的液压缸缸体分别固定在两道所述下纵联20-3上。
[0088]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呈均匀布设,并且所述矩形支架1-1的数量为7个。
[0089] 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矩形支架1-1的数量以及相邻两个矩形支架1-1之间的间距进行相应调整。为施工方便,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施工楼梯18,并且两个所述施工楼梯18分别安装在所述前矩形支架的前侧和所述后矩形支架的后侧。
[0090] 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支架1-1中的左立柱1-1-1与上横梁1-1-2和底横梁1_1_3之间、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与行走梁1-2之间以及底横梁1-1-3与行走梁1_2之间均通过法兰进行连接。并且,所述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与剪刀撑19之间、平联20-1与上横梁1-1-2之间、上纵联20-2与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_1_4之间以及下纵联20-3与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之间均通过法兰进行连接。这样,通过法兰连接形成结构稳固且拆装简便的矩形支撑框架。
[0091] 其中,平联20-1、上纵联20-2和下纵联20_3均为纵向连接梁。
[0092] 同时,每个所述矩形支架1-1内部均设置有隅撑,并且所述隅撑为布设在上横梁
1-1-2与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之间的倾斜向支撑件1-3。能进一步增强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稳定性。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为本发明的支撑基础,并且矩形支撑框架上部设置有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布设在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的上横梁1-1-2上。
[0093]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支撑在所述前矩形支架与模板总成3之间的前侧模板支撑结构和支撑在所述后矩形支架与模板总成3之间的后侧模板支撑结构,所述前侧模板支撑结构和所述后侧模板支撑结构的结构相同。
[0094] 并且,所述前侧模板支撑结构布设在所述前矩形支架的横断面上,且所述后侧模板支撑结构布设在所述后矩形支架的横断面上。
[0095] 所述前侧模板支撑结构和所述后侧模板支撑结构且二者均为模板支撑结构。所述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侧部支撑件,每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均包括左右两个分别对两个所述侧模板3-2进行支撑的侧模支撑件,两个所述侧模支撑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左右两侧。
[0096] 实际布设安装时,两个所述侧模支撑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左立柱
1-1-1和右立柱1-1-4上或者均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1-1-2或底横梁1-1-3上,所述侧模支撑件的一端以铰接方式安装在左立柱1-1-1、右立柱1-1-4、上横梁1-1-2或底横梁1-1-3上且其另一端以铰接方式安装在所支撑的侧模板3-2上。并且,所述模板支撑结构中所有侧模支撑件均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板支撑结构中所有侧模支撑件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0097]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模支撑件为侧模支撑丝杠25。
[0098] 实际使用时,所述侧模支撑件也可以采用其它长度可调的支撑件,如伸缩杆等。
[0099] 所述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上均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分别供所述侧模支撑件安装的第一侧模支撑座,所述上横梁1-1-2上设置有供所述侧模支撑件安装的第二侧模支撑座6,且底横梁1-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供所述侧模支撑件安装的第三侧模支撑座7。
[0100]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侧模板3-2分别为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所述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所设置第一侧模支撑座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侧模支撑座由上至下分别为上支撑座5-1、中支撑座5-2和下支撑座5-3,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左立柱1-1-1上所设置的上支撑座5-1、中支撑座5-2和下支撑座5-3与所述左侧模板之间均装有一个所述侧模支撑件,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右立柱1-1-4上所设置的上支撑座5-1、中支撑座5-2和下支撑座5-3与所述右侧模板之间均装有一个所述侧模支撑件。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底横梁1-1-3上所设置的两个第三侧模支撑座7与两个所述侧模板3-2之间均装有一个所述侧模支撑件。
[0101]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1-1-2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侧模支撑座6,并且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1-1-2左侧所设置的第二侧模支撑座6与所述左侧模板之间装有一个所述侧模支撑件。
[0102] 由上述内容可知,与传统隧道施工台车的门架不同的是:所述底横梁1-1-3为凹字形且左右两端均通过法兰固定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1-2上,从而将多个所述矩形支架
1-1与两道所述行走梁1-2紧固连接为一体,形成稳固的矩形支撑框架;并且,在矩形支撑框架的前后侧分别设置多个所述侧模支撑件对模板总成3进行有效支撑,各侧模支撑件的布设位置和支撑角度设计合理、支护牢靠,将侧模板3-2底部受力全部传递于矩形支撑框架上,并形成闭环,因而受力效果非常好。
[0103]同时,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上还设置有对模板总成3进行收模与支模的液压收支模装置。所述液压收支模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前矩形支架上和所述后矩形支架上的模板收支模装置,两个所述模板收支模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模板收支模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左立柱1-1-1上的左侧模支撑油缸7-3、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右立柱1-1-4上的右侧模支撑油缸7-4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1-1-2左右两侧上方的左升降液压缸7-1和右升降液压缸7-2,所述左侧模支撑油缸7-3和右侧模支撑油缸7-4呈左右对称布设;所述左升降液压缸7-1和右升降液压缸7-2的液压缸缸体底部均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1-1-2上,且二者的活塞杆顶端均支顶在顶模板3-1上;所述左侧模支撑油缸7-3和右侧模支撑油缸7-4的液压缸缸体底部分别安装在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上,且二者的活塞杆顶端安装在两个所述侧模板3-2上。
[0104]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模板收支模装置分别为安装在所述前矩形支架上的前模板收支模装置和安装在所述后矩形支架上的后模板收支模装置。并且,所述前侧模板支撑结构与所述前模板收支模装置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后侧模板支撑结构与所述后模板收支模装置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
[0105] 实际安装时,所述左侧模支撑油缸7-3的液压缸缸体与左立柱1-1-1之间以及右侧模支撑油缸7-4的液压缸缸体与右立柱1-1-4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连接,所述左侧模支撑油缸7-3和右侧模支撑油缸7-4的活塞杆与两个所述侧模板3-2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连接。
[0106] 相应地,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左立柱1-1-1上设置有供左侧模支撑油缸7-3安装的左油缸安装座9-1,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右立柱1-1-4上设置有供右侧模支撑油缸7-4安装的右油缸安装座9-2。
[0107]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油缸安装座9-1和右油缸安装座9-2均位于中支撑座5-2上方。所述下纵联20-3位于中支撑座5-2下方。
[0108] 实际布设安装时,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左立柱1-1-1上所设置的上支撑座5-1、左油缸安装座9-1、中支撑座5-2和下支撑座5-3,沿左立柱1-1-1的中心轴线由上至下布设;并且,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右立柱1-1-4上所设置的上支撑座5-1、右油缸安装座9-2、中支撑座5-2和下支撑座5-3,沿右立柱1-1-4的中心轴线由上至下布设。所述下纵联20-3位于中支撑座5-2与下支撑座5-3之间。
[0109]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模板3-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道上纵梁8,两道所述上纵梁8均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且二者均呈水平布设。所述左升降液压缸7-1和右升降液压缸7-2的活塞杆顶端分别支顶在两道所述上纵梁8底部。相应地,所述顶模板
3-1的左右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供两道所述上纵梁8安装的安装平台。
[0110] 另外,两道所述上纵梁8的前后两端上方均设置有一个呈竖直向布设的防上浮丝杠27。
[0111] 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1-1-2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滑移轨道10,所述左升降液压缸7-1和右升降液压缸7-2的液压缸缸体底部均安装有能在横向滑移轨道10上进行左右水平移动的平移小车11。所述左升降液压缸7-1和右升降液压缸7-2的平移小车11之间装有左右平移液压缸12。
[0112] 实际安装时,所述左右平移液压缸12与左升降液压缸7-1和右升降液压缸7-2的平移小车11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连接,所述左右平移液压缸12呈水平布设,所述左右平移液压缸12的液压缸缸体和活塞杆顶端分别以铰接方式安装在左升降液压缸7-1和右升降液压缸7-2的平移小车11上。所述平移小车11与横向滑移轨道10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进行连接。
[0113] 综上,本发明中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后升降液压缸2-4、左侧模支撑油缸7-3、右侧模支撑油缸7-4、左升降液压缸7-1、右升降液压缸7-2和左右平移液压缸12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4、两个所述左侧模支撑油缸7-3、两个所述右侧模支撑油缸7-4、两个所述左升降液压缸7-1、两个所述右升降液压缸7-2和两个所述左右平移液压缸12组成本发明的液压支撑系统。
[0114] 如图9所示,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4、两个所述左侧模支撑油缸7-3、两个所述右侧模支撑油缸7-4、两个所述左升降液压缸7-1、两个所述右升降液压缸7-2和两个所述左右平移液压缸12均通过液压分支管道13与供油管路15相接。所述供油管路15与供油箱14相接,所述供油箱14安装在所述矩形矩形支撑框架上。
[0115] 实际安装时,所述供油箱14安装在所述前矩形支架的上横梁1-1-2上或所述后矩形支架的上横梁1-1-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油管路15上装有液压泵16和压力检测单元17。
[0116] 实际进行液压管路连接时,所述供油管路15分别接12个液压分支管道13,12个液压分支管道13上分别装有一个三位四通电磁阀22,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共用一个液压分支管道13,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4共用一个液压分支管道13,两个所述左侧模支撑油缸7-3、两个所述右侧模支撑油缸7-4、两个所述左升降液压缸7-1、两个所述右升降液压缸7-2和两个所述左右平移液压缸12分别使用一个液压分支管道13。并且,每个所述液压分支管道13上均装有双向液压锁29。
[0117] 同时,所述供油管路15上装有过滤器23。同时,所述供油箱14与供油管路15之间装有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上装有溢流阀24。
[0118]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2-1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呈左右对称布设,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2-3均呈竖直向布设且二者呈左右对称布设,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
2-3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2-1的正后方。
[0119] 实际使用时,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2-1和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2-3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和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2的结构均相同。
[0120] 本实施例中,所述栈桥本体的前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供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
2-1安装的前立杆安装座2-5,所述栈桥本体的后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供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2-3安装的后立杆安装座2-6,详见图6。
[0121] 实际布设安装时,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和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2均呈竖直向布设,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和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4的液压缸缸体底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纵向连接结构上,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的活塞杆顶端分别以铰接方式安装在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2-1上,且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4的活塞杆顶端分别以铰接方式安装在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2-3上。
[0122]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支撑立杆2-1和后支撑立杆2-3由上至下从两道所述行走梁
1-2中部穿过,两道所述行走梁1-2中部对应开有供前支撑立杆2-1和后支撑立杆2-3穿过的通孔。因而,所述栈桥本体的升降装置采用吊杆形式(即前支撑立杆2-1和后支撑立杆2-3),经过油缸伸缩(即前升降液压缸2-2和后升降液压缸2-4),便可实现灵活起升与对位。其中,吊杆(即前支撑立杆2-1和后支撑立杆2-3)穿过行走梁1-2的内腔,并且前升降液压缸2-2与前支撑立杆2-1之间以及后升降液压缸2-4与后支撑立杆2-3之间的连接铰耳均采用长孔铰销连接,可起到缓冲及自由落地的功能。
[0123]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栈桥本体包括主桥2-7以及分别位于主桥2_7前后两侧的前坡桥2-8和后坡桥2-9,所述前坡桥2-8、主桥2-7和后坡桥2_9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主桥2-7的顶面呈水平布设,所述前坡桥2-8和后坡桥2-9的顶面均为倾斜坡面。
[0124]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底横梁1-1-3为凹字形且其中部位于主桥2-7内,所述主桥2-7的顶面高度高于底横梁1-1-3的中部高度,所述底横梁1-1-3的左右两端高度高于主桥2-7的顶面高度。
[0125] 所述主桥2-7的长度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纵向长度相同且其位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正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桥2-7的纵向长度为9000mm,所述前坡桥2-8和后坡桥2-9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二者的纵向长度均为3000mm,所述前坡桥2_8和后坡桥2_9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均为8.5度左右。
[0126] 实际加工时,所述前坡桥2-8、主桥2-7和后坡桥2_9均包括由多个金属杆件拼装而成的支撑骨架和铺装在所述支撑骨架上的桥面钢板。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杆件包括工字钢和矩形钢管,所述桥面钢板为花纹钢板。并且,前坡桥2-8、主桥2-7和后坡桥2-9的支撑骨架中相邻两个所述金属杆件之间的连接采用法兰或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0127]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坡桥2-8、主桥2-7和后坡桥2_9的支撑骨架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支撑架体,两个所述支撑架体分别为左支撑架体和右支撑架体,所述前坡桥
2-8、主桥2-7和后坡桥2-9的左支撑架体连接形成所述栈桥本体的左支撑骨架且三者的右支撑架体连接形成所述栈桥本体的右支撑骨架。
[0128] 实际安装时,所述前坡桥2-8和后坡桥2-9的两个所述支撑架体与所述主桥2_7的两个所述支撑架体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连接。这样,所述前坡桥2-8、主桥2-7和后坡桥2-9能适当进行旋转,并且便于所述栈桥本体的整体升降操作。
[0129]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栈桥本体的左支撑骨架和右支撑骨架之间通过中部连接架2-17进行连接。所述桥面钢板包括铺装在所述栈桥本体的左支撑骨架上的左侧钢板2-12、铺装在所述栈桥本体的右支撑骨架上的右侧钢板2-13和铺装在中部连接架
2-17上的中部钢板2-14。实际安装时,所述中部连接架2-17由布设在同一平面上的多道中部连接杆组成。
[0130] 并且,所述栈桥本体的左支撑骨架、右支撑骨架和中部连接架2-17组成栈桥骨架,详见图8。
[0131]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桥2-7的两个所述支撑架体均包括呈水平布设的水平支架
2-71和多个由前至后支撑在水平支架2-71底部的第一横向支撑梁2-72,所述前坡桥2_8和后坡桥2-9的两个所述支撑架体均包括呈倾斜布设的倾斜支架2-10和多个由前至后支撑在倾斜支架2-10底部的第二横向支撑梁2-11。结合图7,所述水平支架2-71包括多道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的纵向支撑梁2-711。所述中部连接架2-17上方设置还有钢板支撑架,所述钢板支撑架包括左右两道分别固定在主桥2-7的两个所述支撑架体上的支撑角钢2-15和支撑在两道所述支撑角钢2-15上的托架2-16,所述中部钢板2_14布设在托架2-16上。
[0132] 综上,本发明主要由矩形支撑框架、栈桥总成2和液压支撑系统组成,其中矩形支撑框架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且其为支撑基础,所述栈桥总成2为施工提供通车平台,所述液压支撑系统包括栈桥升降液压装置和对模板总成3进行支撑的收支模装置。
[013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支撑框架和位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底部的栈桥总成(2),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外侧设置有对隧道二衬施工用模板总成(3)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体系;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与栈桥总成(2)连接为一体; 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包括左右两道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行走梁(1-2)、多个均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1-2)上的矩形支架(1-1)和连接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之间的纵向连接结构,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通过两道所述行走梁(1-2)和所述纵向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纵向连接结构包括多道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的纵向连接件;两道所述行走梁(1-2)均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布设,且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均沿所施工隧道的宽度方向布设;两道所述行走梁(1-2)底部安装有沿所施工隧道内所铺设行走轨道(21)前后移动的行走机构(4); 所述矩形支架(1_1)包括左立柱(1_1_1)、右立柱(1_1_4)、连接于左立柱(1_1_1)与右立柱(1-1-4)顶部之间的上横梁(1-1-2)和位于上横梁(1-1-2)正下方的底横梁(1-1-3),所述左立柱(1-1-1)、右立柱(1-1-4)、上横梁(1-1-2)和底横梁(1_1_3)均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所述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的底部分别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1-2)上部,所述底横梁(1-1-3)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1-2)底部,且两道所述行走梁(1-2)位于底横梁(1-1-3)与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之间; 所述栈桥总成(2)包括位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内侧的栈桥本体和对所述栈桥本体进行升降的栈桥液压升降装置,所述栈桥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前后两侧的前液压升降机构和后液压升降机构,所述前液压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前部左右两侧的前支撑立杆(2-1)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2-1)正上方的前升降液压缸(2-2),所述后液压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后部左右两侧的后支撑立杆(2-3)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2-3)正上方的后升降液压缸(2-4);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和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4)的液压缸缸体均固定在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上,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的活塞杆分别支顶在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2-1)上,且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4)的活塞杆分别支顶在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2-3)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栈桥本体的横向宽度小于矩形支架(1-1)的横向宽度;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纵向长度为8500mm〜9500mm,两道所述行走梁(1-2)之间的间距为3200mm〜4000mm ;所述栈桥本体的横向宽度为2700mm〜3500m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中位于最前侧的矩形支架(1-1)为前矩形支架,且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中位于最后侧的矩形支架(1-1)为后矩形支架,所述前矩形支架和所述后矩形支架均为模板支撑支架;所述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支撑在所述前矩形支架与模板总成(3)之间的前侧模板支撑结构和支撑在所述后矩形支架与模板总成(3)之间的后侧模板支撑结构,所述前侧模板支撑结构和所述后侧模板支撑结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模板总成(3)包括支撑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上方的顶模板(3-1)和左右两个分别支撑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左右两侧的侧模板(3-2),所述顶模板(3-1)与两个所述侧模板(3-2)连接为一体。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上还设置有对模板总成(3)进行收模与支模的液压收支模装置;所述液压收支模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前矩形支架上和所述后矩形支架上的模板收支模装置,两个所述模板收支模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模板收支模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左立柱(1-1-1)上的左侧模支撑油缸(7-3)、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右立柱(1-1-4)上的右侧模支撑油缸(7-4)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1-1-2)左右两侧上方的左升降液压缸(7-1)和右升降液压缸(7-2),所述左侧模支撑油缸(7-3)和右侧模支撑油缸(7-4)呈左右对称布设;所述左升降液压缸(7-1)和右升降液压缸(7-2)的液压缸缸体底部均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1-1-2)上,且二者的活塞杆顶端均支顶在顶模板(3-1)上;所述左侧模支撑油缸(7-3)和右侧模支撑油缸(7-4)的液压缸缸体底部分别安装在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上,且二者的活塞杆顶端安装在两个所述侧模板(3-2)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板(3-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道上纵梁(8),两道所述上纵梁(8)均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且二者均呈水平布设;所述左升降液压缸(7-1)和右升降液压缸(7-2)的活塞杆顶端分别支顶在两道所述上纵梁(8)底部。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1-1-2)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滑移轨道(10),所述左升降液压缸(7-1)和右升降液压缸(7-2)的液压缸缸体底部均安装有能在横向滑移轨道(10)上进行左右水平移动的平移小车(11);所述左升降液压缸(7-1)和右升降液压缸(7-2)的平移小车(11)之间装有左右平移液压缸(12)。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ι-1)中位于所述前矩形支架和所述后矩形之间的矩形支架(ι-1)均为中部矩形支架,前后相邻两个所述中部矩形支架的左立柱(1-1-1)之间以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中部矩形支架的右立柱(1-1-4)之间均设置有剪刀撑(19); 多道所述纵向连接件包括左右两道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平联(20-1)、左右两道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上纵联(20-2)和左右两道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下纵联(20-3),所述平联(20-1)、上纵联(20-2)和下纵联(20-3)由上至下布设;所述平联(20_1)安装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的上横梁(1-1-2)上,所述上纵联(20-2)安装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的左立柱(1-1-1)上部或右立柱(1-1-4)上部,所述下纵联(20-3)安装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的左立柱(1-1-1)中部或右立柱(1-1-4)中部,且平联(20-1)、上纵联(20-2)和下纵联(20-3)均通过多个所述矩形支架(1-1)分隔为多个节段;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2-2)的液压缸缸体分别固定在两道所述下纵联(20-3)上,且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2-4)的液压缸缸体分别固定在两道所述下纵联(20-3)上。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模板支撑结构和所述后侧模板支撑结构且二者均为模板支撑结构;所述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侧部支撑件,每个所述侧部支撑件均包括左右两个分别对两个所述侧模板(3-2)进行支撑的侧模支撑件,两个所述侧模支撑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左右两侧; 两个所述侧模支撑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上或者均安装在所述模板支撑支架的上横梁(1-1-2)或底横梁(1-1-3)上,所述侧模支撑件的一端以铰接方式安装在左立柱(1-1-1)、右立柱(1-1-4)、上横梁(1-1-2)或底横梁(1-1-3)上且其另一端以铰接方式安装在所支撑的侧模板(3-2)上; 所述侧模支撑件为侧模支撑丝杠(25),所述左立柱(1-1-1)和右立柱(1-1-4)上均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分别供所述侧模支撑件安装的第一侧模支撑座,所述上横梁(1-1-2)上设置有供所述侧模支撑件安装的第二侧模支撑座(6),且底横梁(1-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供所述侧模支撑件安装的第三侧模支撑座(7)。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桥本体包括主桥(2-7)以及分别位于主桥(2-7)前后两侧的前坡桥(2-8)和后坡桥(2-9),所述前坡桥(2-8)、主桥(2-7)和后坡桥(2-9)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主桥(2-7)的顶面呈水平布设,所述前坡桥(2-8)和后坡桥(2-9)的顶面均为倾斜坡面;所述主桥(2-7)的长度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纵向长度相同且其位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正下方;所述底横梁(1-1-3)为凹字形且其中部位于主桥(2-7)内,所述主桥(2-7)的顶面高度高于底横梁(1-1-3)的中部高度,所述底横梁(1-1-3)的左右两端高度高于主桥(2-7)的顶面高度。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坡桥(2-8)、主桥(2-7)和后坡桥(2-9)均包括由多个金属杆件拼装而成的支撑骨架和铺装在所述支撑骨架上的桥面钢板; 所述前坡桥(2-8)、主桥(2-7)和后坡桥(2-9)的支撑骨架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支撑架体,两个所述支撑架体分别为左支撑架体和右支撑架体,所述前坡桥(2-8)、主桥(2-7)和后坡桥(2-9)的左支撑架体连接形成所述栈桥本体的左支撑骨架且三者的右支撑架体连接形成所述栈桥本体的右支撑骨架;所述栈桥本体的左支撑骨架和右支撑骨架之间通过中部连接架(2-17)进行连接,所述桥面钢板包括铺装在所述栈桥本体的左支撑骨架上的左侧钢板(2-12)、铺装在所述栈桥本体的右支撑骨架上的右侧钢板(2-13)和铺装在中部连接架(2-17)上的中部钢板(2-14);所述前坡桥(2-8)和后坡桥(2_9)的两个所述支撑架体与所述主桥(2-7)的两个所述支撑架体之间均以铰接方式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75237.XA CN104612712B (zh) | 2014-11-21 | 2014-11-21 | 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75237.XA CN104612712B (zh) | 2014-11-21 | 2014-11-21 | 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12712A true CN104612712A (zh) | 2015-05-13 |
CN104612712B CN104612712B (zh) | 2017-11-14 |
Family
ID=53147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75237.XA Active CN104612712B (zh) | 2014-11-21 | 2014-11-21 | 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12712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70298A (zh) * | 2015-12-15 | 2016-03-02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黄土隧道一次衬砌液压模板台车 |
CN106593472A (zh) * | 2016-12-23 | 2017-04-26 | 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断面过洞隧道衬砌台车 |
CN106837392A (zh) * | 2017-01-20 | 2017-06-13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隧道用门架式多功能支护台车 |
CN107642165A (zh) * | 2017-09-29 | 2018-01-30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体结构及连接节点结构 |
CN109914852A (zh) * | 2019-04-04 | 2019-06-21 |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支护结构 |
CN110805453A (zh) * | 2019-10-18 | 2020-02-18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 一种隧道工程挤压式二衬混凝土浇筑装置及二衬工法 |
CN111379575A (zh) * | 2020-05-11 | 2020-07-07 | 温州安荷桥科技有限公司 | 隧道衬砌台车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542778B1 (de) * | 1975-09-25 | 1977-01-13 | Bochumer Eisen Heintzmann | Verfahren zum mechanisierten einbringen von streckenausbau und einrichtung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
CN201908664U (zh) * | 2011-01-13 | 2011-07-27 | 成都天博机械有限公司 | 移动栈桥仰拱模板台车 |
CN102704949A (zh) * | 2012-06-14 | 2012-10-03 |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地下隧道无拉杆侧墙施工方法及施工用模板台车 |
CN102758640A (zh) * | 2012-07-13 | 2012-10-31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地铁隧道衬砌台车钢模板系统 |
CN202544854U (zh) * | 2011-12-09 | 2012-11-21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地铁车站衬砌台车 |
JP5148322B2 (ja) * | 2008-02-29 | 2013-02-20 |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 自走式セグメント組立装置及び自走式セグメント組立方法 |
CN203939507U (zh) * | 2014-07-01 | 2014-11-12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可分体组合式衬砌台车 |
-
2014
- 2014-11-21 CN CN201410675237.XA patent/CN10461271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542778B1 (de) * | 1975-09-25 | 1977-01-13 | Bochumer Eisen Heintzmann | Verfahren zum mechanisierten einbringen von streckenausbau und einrichtung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
JP5148322B2 (ja) * | 2008-02-29 | 2013-02-20 |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 自走式セグメント組立装置及び自走式セグメント組立方法 |
CN201908664U (zh) * | 2011-01-13 | 2011-07-27 | 成都天博机械有限公司 | 移动栈桥仰拱模板台车 |
CN202544854U (zh) * | 2011-12-09 | 2012-11-21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地铁车站衬砌台车 |
CN102704949A (zh) * | 2012-06-14 | 2012-10-03 |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地下隧道无拉杆侧墙施工方法及施工用模板台车 |
CN102758640A (zh) * | 2012-07-13 | 2012-10-31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地铁隧道衬砌台车钢模板系统 |
CN203939507U (zh) * | 2014-07-01 | 2014-11-12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可分体组合式衬砌台车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70298A (zh) * | 2015-12-15 | 2016-03-02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黄土隧道一次衬砌液压模板台车 |
CN106593472A (zh) * | 2016-12-23 | 2017-04-26 | 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变断面过洞隧道衬砌台车 |
CN106837392A (zh) * | 2017-01-20 | 2017-06-13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隧道用门架式多功能支护台车 |
CN106837392B (zh) * | 2017-01-20 | 2019-06-07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隧道用门架式多功能支护台车 |
CN107642165A (zh) * | 2017-09-29 | 2018-01-30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体结构及连接节点结构 |
CN107642165B (zh) * | 2017-09-29 | 2019-09-13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连接节点结构 |
CN109914852A (zh) * | 2019-04-04 | 2019-06-21 |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支护结构 |
CN110805453A (zh) * | 2019-10-18 | 2020-02-18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 一种隧道工程挤压式二衬混凝土浇筑装置及二衬工法 |
CN111379575A (zh) * | 2020-05-11 | 2020-07-07 | 温州安荷桥科技有限公司 | 隧道衬砌台车 |
CN111379575B (zh) * | 2020-05-11 | 2021-03-26 | 温州安荷桥科技有限公司 | 隧道衬砌台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12712B (zh) | 2017-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12712A (zh) | 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 | |
CN103967050B (zh) | 一种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 | |
CN104564102B (zh) | 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注浆装置 | |
CN109538238A (zh) | 一种隧道拱部预制管片施工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103541744A (zh) | 一种轮胎式走行全液压衬砌台车 | |
CN102704949A (zh) | 地下隧道无拉杆侧墙施工方法及施工用模板台车 | |
CN105350454B (zh) | 一种用于钢桁拱桥梁的钢拱肋外包混凝土施工方法 | |
CN102022123B (zh) | 一种多变径模板台车整体衬砌方法 | |
CN212079327U (zh) | 一种液压调节式侧墙模板台车 | |
CN104358577B (zh) | 一种隧道衬砌台车 | |
CN104533466A (zh) | 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 | |
CN204041080U (zh) | 一种内通式针梁衬砌台车 | |
CN104018855B (zh) | 一种内通式针梁衬砌台车 | |
CN202544854U (zh) | 地铁车站衬砌台车 | |
CN203603928U (zh) | 一种轮胎式走行全液压衬砌台车 | |
CN203035204U (zh) | 一种大断面隧道二衬分组模板台车 | |
CN204851287U (zh) | 一种大断面整体移动式模板支架 | |
CN101586322B (zh) | 能上下台阶的无砟轨道道床浇注设备及上下台阶方法 | |
CN206800451U (zh) | 一种管廊顶板施工台车和台车组 | |
CN104453951A (zh) | 组合式地铁车站衬砌模板台车 | |
CN201614939U (zh) | 三维空间曲面钢模台车 | |
CN209444345U (zh) | 一种隧道拱部预制管片施工装置 | |
CN103850247B (zh) |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保护板及施工机具及施工方法 | |
CN202039852U (zh) | 一种隧道掘进机中板步进加固支撑机构 | |
CN203729163U (zh) | 一种铺轨机低位顶升快速横移变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